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成语踌躇满志的文章(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baidkw”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成语踌躇满志的文章
成语“踌躇满志”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就是通常说的《庖丁解牛》。通行的版本是下面这样: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替梁惠王宰牛,手触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顶的地方,都发出声响,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竟然同《桑林》、《经首》的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高,实在是高!你是怎么有这么高的手艺的?”
庖丁放下刀子说出了一套宰牛而不伤刀的道理,接着说:“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断句应该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为什么这样说?
一、“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本是整齐、对称的`句子。《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有:“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可见,“踌躇”与“四顾”是同义词。
二、“踌躇”本意是犹豫不决,而“满志”是达到目的。犹豫不决同时又得意,这两种相对的情绪不应该同时出现。
三、“提刀”、“善刀”是解牛的两个过程,“提刀”是将要开始,“善刀”是解牛结束。开始前,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这是说庖丁虽然技艺高超,但是一点儿不敢掉以轻心,他并不是上去就下刀,而是提刀观察,“四顾”周围,面对大牛也是“踌躇”的,也是要寻找最佳路径的。而“满志”达到目的后,将刀擦拭好,保存起来。
四、这些话全是庖丁回答梁惠王的,“踌躇满志”就是“牛”。一个厨子,宰个牛就敢在大王面前“牛哄哄”,说自己“踌躇满志”,被宰的将是他自己。庖丁是不敢在大王面前“踌躇满志”的,实际上,人家一点儿也没“牛”,是断句断错了。
五、解一回牛,庖丁就踌躇满志,庖丁吹牛,这样的人想要技艺高超也难。
重新断句后,成了这样:“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翻译过来是:将要解牛时,提着刀站在那儿,因为解牛的事而环顾四周,小心翼翼,犹豫不决;任务完成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将刀保管起来。
您看,这有多顺溜!
成语解释: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成语繁体:躊躇滿志
成语简拼:CCMZ
成语注音:ㄡˊ ㄨˊ ㄇˇ ㄓ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踌躇满志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踌躇,不能读作“shòu zhù”。
成语辨形:踌,不能写作“筹”。
成语辨析:踌躇满志和“趾高气扬”;都可形容“因得意而有点忘形”的样子。但踌躇满志表示“心满意足”;是中性成语;“趾高气扬”表示骄傲自大;是贬义成语。
近义词称心如意、心满意足
反义词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成语例子:这在胡景伊自然是踌躇满志,而在尹昌衡则会义愤填膺了。(郭沫若《少年时代 黑猫》)
英语翻译:be self…satisfied
日语翻译:得意然(とくいぜん)となる
俄语翻译:пóлный самоовóльства
其他翻译:<法>fier de ses succès
【成语】: 踌躇满志
【拼音】: chóu chú mǎn zhì
【解释】: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 爱情文章
★ 工作文章
★ 爱国主义教育文章
★ 心得体会文章
★ 食品安全文章
★ 朗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