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共含3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qjun12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谱一支爱国主义“主题曲”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本就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于是,“爱国主义”便当之无愧地成了近段时间最火热的话题。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且用最时尚的方式表达我们心中最炙热的情感——为“爱国主义”谱一支“主题曲”。
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我情怀作前奏,奏响激昂旋律。前奏,往往是歌曲的中心和生命,它可以渲染全曲情绪、描绘全曲意境、点明歌曲主题。何为“大我”?习总书记给出了最具时代特色的解答。“大我”即“无我”。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没有“自我”,更无得失可言。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就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我”境界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担当,为爱国主义“主题曲”奠定崇高而浓烈的感情基调。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信念作主歌,唱出心中祈愿。主歌,在把歌曲旋律推向高潮的同时,兼具交代歌曲背景的任务。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其也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更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就以“中国梦”为“大背景”,再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的担当、以积极进取的作为和必胜的信念作主歌,把爱国主义“主题曲”推向高潮。
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不息奋斗作副歌,唱响时代主题。副歌是歌曲全词的画龙点睛之处,节奏明快、感情充沛,在重复歌唱中成为“流行句”“记忆点”。“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幸福是奋斗来的”。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不管是个人理想,还是“中国梦”,唯有不断努力、不息奋斗,才能实现。我们就以拼搏奋斗的昂扬斗志为副歌,让“奋斗”成为流行,让这支充满时代色彩的爱国主义“主题曲”传唱在新时代的每个角落里。
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毅执着作尾声,倾诉未尽之意。尾声,代表歌曲即将结束。但常常是“曲虽尽意未了”,遂对歌曲情感有“补充”之意。正如那“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乡愁,对祖国,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区区一曲,怎够诉衷肠?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就把初心使命化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作为尾声,表达我们将不畏险阻,坚定走在前行道路上的决心。
谨以这支饱含真情的爱国主义“主题曲”,唱给当代青年,唱给中华儿女,唱给亲爱的祖国,也唱给全世界!
莫让爱国主义教育只上“历史课”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作出系统阐述,给出基本遵循,意义重大深远。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代中国的屈辱史、苦难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举足轻重的一环,是革命精神、红色基因接力传承的中坚力量。然俯视现实,许多地方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侧重,甚至只停留在历史教育。这并不能说是错的,但一味强调曾经所遭受的苦难,忽略党和国家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容易滋生狭隘的民族主义,渲染仇恨氛围。爱国主义教育需立足国情行策、发展成就、主题教育,不能只上“历史课”。
上好“国情行策课”,巩固爱国主义理性根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贫羸弱的年代虽已远去,伟大斗争的前路依然凶险。在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人们在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用理性的思维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思考,清楚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所面临挑战的复杂性、艰巨性、严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发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坚定百折不挠的斗争意识,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上好“发展成就课”,激活爱国主义不竭动力。中国近代史虽历经屈辱妥协、苦难坎坷,但更是一部顽强斗争,风号雨泣的奋斗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统一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到港澳回归,从青藏铁路到全国高铁网,从蛟龙号到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一桩桩一件件的奋斗成果,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激励着以青年群体为主的国人立远大志,行康庄路,革弊鼎新,攻坚克难,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上好“主题教育课”,贯彻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吸取革命斗争历史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坚定的决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上来。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强化改革发展,紧密联系群众为切入点深入学习。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眺望远方,将背靠历史,面向未来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根植在每一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灵魂深处。
“那些年、这些年”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世界的东方,一只奋力翱翔的“大鹏”正俯瞰这新时代的壮丽山河,历经上下五千年,“大鹏”依然挥动着有力的羽翼,逆风而上,奋勇直前。虽有狂风暴雨,但它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战胜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充实着自己羽翼,只为飞的更高,更远,看更独特的美景。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中一句话让我深有感悟: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
从小我们的老师、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在升国旗时脱帽,肃立,唱国歌,也经常给我们讲“那些年”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却不曾感到一丝厌烦,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年”的故事传承,才有了现在我们常说的“这些年”和“从小到大”的精彩故事。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的小家。我们应当庆幸自己是在“这些年”中长大、收获的,更庆幸自己能够聆听到“那些年”的故事。“那些年”先辈们能够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能够为国家舍弃一切,能够将自己放在最底层的位置,正是因为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把爱国放在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因为他们知道,有国才有家。
“这些年”我们感受着前辈们爱国并为之艰苦奋斗创造的“红利”,我们不在因为战乱而居无定所,不在因为没有粮食和煤炭而忍冻挨饿,不在因为没有良好的教师资源而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些年,我们无忧无虑,茁壮成长,是被人呵护的小树苗,有大树在旁遮风挡雨,才能让我们扎下深根。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扎根的土地,没有的土壤,就没有我们的成长,没有葱葱的绿叶,甚至会因为无法“呼吸”而走向死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想要完成中国梦,想要继续的砥砺前行,想让“大鹏”飞的更远,这需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努力,去奋斗,去开辟前行的路。用奋斗,充实“大鹏”的羽翼;用信念,把握好“大鹏”前进的方向;用坚持,助“大鹏”一臂之力,让“大鹏”一鼓作气,飞的更高,更远,创造属于东方的新奇迹!
★ 爱国主义教育心得
★ 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爱国主义教育总结
★ 爱国主义教育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