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举一反三成语的意思及造句(共含6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冰水什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举一反三成语的解释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成语的近义词
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融会:融合领会。贯通:彻底理解。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触类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举一反三成语的造句
1、老师说如果懂得这些知识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地知道其他类似的知识。
2、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货比三家,只要挑一家来问价钱,举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3、这小伙子很聪明,才学了点发动机的知识,就能举一反三,去修理汽车和拖拉机。
4、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一课老师讲的内容,那么你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原来这些招式,和他原来所学的拳法相近,更何况今遇明师指点,他更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步惊人。
6、学数学、物理、化学也是一样,只要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7、家长更表示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子女日常起居照顾上。
8、真正聪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来,举一反三。
9、峦头理气互扣,举一反三,环环相接。
10、小明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举一反三,他又做会了好几道类似的题目。
11、我们做数学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12、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13、对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识。
14、是想着上京找人“摆平”,还是严肃处理、举一反三?
15、我们做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
16、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7、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18、凡事能举一反三,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
19、由此可举一反三,拓展我们的视野。
20、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1、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举一反三,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22、学习如同窥豹一斑,只要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23、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她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4、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对所学知识会举一反三,敢于革故鼎新,善于古为今用,并且有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识。
25、歷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26、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开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7、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28、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9、学知识贵在举一反三,生吞活剥是没有用的。
30、只有学好基础知识,做到深根固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举一反三成语造句汇总
1、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可以使大家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添加时请勿与原句重复。
3、所有的条件格式都可以利用这个属性,因此,我希望用户能够发挥创造力,举一反三。
4、此篇文章中所使用的技巧并不十分复杂,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去。
5、是想着上京找人“摆平”,还是严肃处理、举一反三?
6、重点汇报了受到省建设厅红牌警示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查找问题,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等情况。
7、这些算法和电路虽然以脑电和心电为例研究,但在研究其他生物信号的时候同样可以举一反三。
8、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
9、会后,及时召开厅长专题会议,通报检查情况,传达贯彻俞部长、卢省长指示,研究整改措施,举一反三,认真反思。
10、而且,我们更需要从实例的角度对它的作用进行探讨,以便举一反三。
11、如果我们知道大自然的一切规律,我们就只要明白一个事实,或者只要对一个现象作忠实描写,就可以举一反三,得出一切特殊的结论来了。
12、忽视了语法的作用,片面强调机械模仿和记忆,结果造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3、这个一个交友系统,对于初学者,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教程,可以参考里面的程序,举一反三。
14、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臧天朔被捕事件,娱乐圈不应该沉默,应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15、在阿里村,我虽然做的是货运生意,但是能够举一反三的朋友,肯定会从文中找出适合自己的网络之路。
16、我们要举一反三,明晚就要召开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将最近这几起事故通报全省,引以为戒。
17、我们做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
18、但凡每一次重大事件以后,我们总要认真总结一下事件的教训,以期通过事件举一反三,做到防患于未然。
19、从而不仅查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且可以举一反三,了解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0、同时也达到举一反三,为其他冶金工程(改造)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提供借鉴参考的目的。
21、我们做数学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22、要深入实际,严肃认真找问题、查问题,剖析案例,举一反三,提高有关人员的认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23、同时,其诗词又有着强烈的修辞意义和有限变无限举一反三的'艺术功能。
24、在交际中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25、抓住这些要害,réndà监督工作就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6、简单的数据库操作示例源代码。通过它举一反三能很快入门。
27、我们不能死板的学习知识,要学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28、培养启发学生的“愤”、“悱”之感,发展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正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一、举一反三成语解释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举一反三成语近义词
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融会:融合领会。贯通:彻底理解。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触类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闻一知十 [ wén yī zhī shí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贯通融会 [ guàn tōng róng huì ]
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三、举一反三成语造句
1、由此可举一反拓展我们的视野。
2、为让人们吃透精神,他条分缕析,举一反三,那慢条斯理的话语,犹如工笔画般细腻。
3、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把二连加四次就是二乘以四,举一反三,把五连加四次就是五乘以四。
5、英语课上老师举一反三的告诉我们这句子应该怎么读。
6、“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7、凡事能举一反三,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
8、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触类旁通。
9、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举一反三,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10、我们不能死板的学习知识,要学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11、我们做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
12、培养启发学生的“愤”、“悱”之感,发展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正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13、举一反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4、老师说如果懂得这些知识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地知道其它类似的知识。
15、学数学、物理、化学也是一样,只要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举一反触类旁通。
16、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臧天朔被捕事件,娱乐圈不应该沉默,应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17、学习如同窥豹一斑,只要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18、要有侧重的重点记忆,针对性地练习,把每章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弄明白,能够举一反三。
19、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20、对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识。
21、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2、峦头理气互扣,举一反三,环环相接。
23、真正聪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来,举一反三。
24、歷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25、家长更表示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子女日常起居照顾上。
26、简单的数据库操作示例源代码。通过它举一反三能很快入门。
27、熟读这本方法论,从此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推求众理。
28、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举一反三,以一知万。
29、读书要求灵活运用,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30、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标准应该是能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
31、学知识贵在举一反三,生吞活剥是没有用的。
32、表情等进行交流,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33、村长在全村大会上举一反三的告诉大家怎么把这种庄稼种好。
34、可以使大家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添加时请勿与原句重复。
35、语文老师举一反三的教我们怎么写作文。
36、数学老师把这道题举一反三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37、我举一反三的教弟弟怎么把这个任务做好。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推及,推论。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善于推论,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能够由此知彼。
【出处】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举一反三”谓触类旁通。《北堂书钞》卷九八引《蔡邕别传》:“ 邕 与 李则 游学鄙土,时在弱冠,始共读《左氏传》,通敏兼人,举一反三。”
【近义词】闻一知十 问牛知马 融会贯通 触类旁通
【反义词】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举一反三 → 三生有幸 → 幸灾乐祸 → 祸国殃民 → 民富国强 → 强作解人 → 人多势众 → 众口铄金 → 金刚怒目 → 目光如鼠 → 鼠窃狗偷 → 偷工减料 → 料事如神 → 神通广大 → 大敌当前 → 前所未闻 → 闻一知十 → 十围五攻 → 攻苦食淡 → 淡汝浓抹 → 抹月秕风 → 风花雪夜 → 夜郎自大 → 大打出手 → 手到病除 → 除暴安良 → 良工心苦 → 苦大仇深 → 深入人心 → 心安理得 → 得胜回朝 → 朝梁暮陈 → 陈陈相因 → 因循守旧 → 旧地重游 → 游山玩水 → 水涨船高 → 高义薄云 → 云兴霞蔚 → 蔚然成风 → 风流罪过 → 过街老鼠 → 鼠目寸光 → 光前绝后 → 后发制人 → 人云亦云 → 云过天空 → 空穴来风 → 风卷残云 → 云泥之别 → 别具匠心 → 心口如一 → 一丝不挂 → 挂一漏万 → 万古长青 → 青黄不接 → 接二连三 → 三牲五鼎 → 鼎足而三 → 三命而俯 → 俯仰由人 → 人一己百 → 百折不回 → 回味无穷 → 穷极无聊 → 聊以自慰 → 慰情胜无 → 无拳无勇 → 勇往直前 → 前挽后推 → 推己及人 → 人众胜天 → 天灾人祸 → 祸福相依 → 依依不舍 → 舍己为人 → 轻而易举 → 举一反三 → 三生有幸 → 幸灾乐祸 → 祸国殃民 → 民富国强 → 强作解人 → 人多势众 → 众口铄金 → 金刚怒目 → 目光如鼠 → 鼠窃狗偷 → 偷工减料 → 料事如神 → 神通广大 → 大敌当前 → 前所未闻 → 闻一知十 → 十围五攻 → 攻苦食淡 → 淡汝浓抹 → 抹月秕风 → 风花雪夜 → 夜郎自大 → 大打出手 → 手到病除 → 除暴安良 → 良工心苦
1、由此可举一反三,拓展我们的视野。
2、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对所学知识会举一反三,敢于革故鼎新,善于古为今用,并且有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识。
4、凡事能举一反三,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
5、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举一反三,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7、我们做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
8、是想着上京找人“摆平”,还是严肃处理、举一反三?
9、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0、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11、只有学好基础知识,做到深根固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12、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13、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4、小明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举一反三,他又做会了好几道类似的题目。
15、对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识。
16、我们做数学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17、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18、峦头理气互扣,举一反三,环环相接。
19、真正聪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来,举一反三。
20、歷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21、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一课老师讲的内容,那么你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2、这世界上有的人举一反三,一教就会,但也有无论怎麼教仍是顽石难以点头的人。
23、家长更表示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子女日常起居照顾上。
24、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开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5、学数学、物理、化学也是一样,只要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6、所有的条件格式都可以利用这个属性,因此,我希望用户能够发挥创造力,举一反三。共2页:12下一页。
27、学习如同窥豹一斑,只要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28、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货比三家,只要挑一家来问价钱,举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29、原来这些招式,和他原来所学的拳法相近,更何况今遇明师指点,他更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步惊人。
30、老师不仅要教授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教授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成语意思造句
1、无补于时: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造句:现在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2、精兵简政:简:使简化、造句: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藏龙卧虎:指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造句:上海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4、为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造句: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闻鸡起舞:听见鸡鸣就起身,比喻人发奋学习,励精图治、造句:老爷爷在乡下修养,每天闻鸡起舞,打太极拳健身、
7、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8、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造句:每个人都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大碗,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9、金石为开: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造句:表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高,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动王小姐的、
10、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1、投笔从戎:一个人抛弃文职而加入卫国的行列、造句:大伯父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进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12、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13、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造句: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14、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造句: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15、虎背熊腰:形容人身材魁梧健壮、造句:小伙子年虽十七,却是~,身体很魁梧、
16、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7、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8、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造句:犯人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19、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造句:他做什么事都马马虎虎的。
20、龙腾虎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造句:坚信只要克服这个困难,一切都会好转,任自己龙腾虎跃、
21、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造句:我知道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22、前车之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镜、造句: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下次出门一定会带雨具、
23、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造句: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
24、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造句: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25、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6、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27、衣不曳地: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造句: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28、晨钟暮鼓: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造句: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妈妈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29、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造句: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30、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造句:我在准备对付对手的办法,我要虎口拔牙!
31、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32、赞叹不已:已:止,完、连声赞赏不止、造句: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33、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34、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造句: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35、调虎离山: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造句: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
36、虎头虎脑: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造句: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非常结实
37、降龙伏虎: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造句: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
38、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造句:这样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
39、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40、虎视耽耽:如老虎般贪狠的注视,比喻心怀不轨,伺机掠夺。造句:窗檐上的花猫,虎视耽耽地盯著餐桌上那盘香喷喷的糖醋鱼、
41、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造句: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42、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造句:这次比赛虽然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
43、津津有味: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兴味浓厚。造句: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44、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造句: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45、白手起家: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造句:王董事长白手起家,如今是王氏集团的总裁、
46、勤能补拙: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造句:勤能补拙,只要你多付出心力,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47、破釜沉舟: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造句:既然来了,就要有破釜沈舟的决心,不得冠军绝不回去、
48、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造句: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一、丰富多彩成语解释
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二、丰富多彩成语近义词
五花八门 [ wǔ huā bā mén ]
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多姿多彩 [ duō zī duō cǎi ]
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很多种颜色。
林林总总 [ lín lín zǒng zǒng ]
繁多:地球上的生物~,生物学家们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三、丰富多彩成语造句
1、欢声笑语透着和谐和吉祥。在灯笼里丰富多彩的庙会里在声声的祝福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2、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3、生活像一栋你生活的大房子,它可能空虚无物,它也可能被你布置的丰富多彩。
4、世界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
5、今天的晚会将会上演丰富多彩的曲艺节目。
6、充足的课余时间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7、咱们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8、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9、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怎么能说单调呢?
10、学校给我们寒假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1、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12、我们要懂得调剂生活,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3、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观众看了都感到满意。
14、课外活动要丰富多彩,枯燥乏味没人愿意参加。
15、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16、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17、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18、他积累的剪报丰富多彩,给他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帮助。
19、民族园里丰富多彩的民族表演令同学们一饱眼福。
20、那台节目丰富多彩,我看过之后,久久难以忘怀。
21、这台晚会内容丰富多彩,好戏连连,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22、广州交易会上的商品,丰富多彩,蔚为大观。
23、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
24、爱情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赏心悦目。
25、小商品交易会上陈列的各种新产品丰富多彩,真是美不胜收。
26、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青年志愿者活动坚持常年不懈。
27、生活中自己需要去找窍门才会过得丰富多彩。
28、在工厂的办公室,我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涤纶纱。
29、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面具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驰名于世。
30、拉合尔作为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
31、阵容齐整,艺术力量雄厚,集综合艺术于一体,演出节目丰富多彩。
32、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个世界上最丰富多彩和硅化木最大的集合。
33、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34、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
35、有关钟馗的神话和故事历代不衰,钟馗的身世也被演绎得丰富多彩
★ 举一反三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