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坐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共含10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坐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篇1: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拔苗助长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

对牛弹琴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鹬蚌相争

黔驴技穷 东施效颦 杞人忧天

狐假虎威 买椟还珠 画饼充饥

自相矛盾 量体裁衣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人面兽心

无价之宝 曲高和寡 自作聪明

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 随声附和

嗟来之食 塞翁失马 痴人说梦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 触斗蛮争

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

出处:清·尤侗《注云飞·十空曲》:“竖子英雄,触斗蛮争蜗角中。”

· 海屋添筹

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混沌不分

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出处:《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 蛮触相争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篇2:描写寓言故事成语

楚汉战争时期,汉王刘邦封部将韩信为齐王,对他非常宠信。韩信的谋士蒯通看到韩信的力量已经很大,就劝韩信背叛刘邦,带领军队与刘邦、项羽共争天下,那时天下三分之势可以实现。可是,韩信觉得刘邦对他不错,不忍心背叛汉王。

刘邦打败项羽后,当上了皇帝。可是,他开始猜忌韩信了。有一次,刘邦带兵出征后,吕后假传圣旨,将韩信抓起来,说韩信想篡夺帝位,准备将他杀死。韩信见到刘邦、吕后这样无情无义,后悔地说道:“我当初不听蒯通之言,所以才有今天这个下场!”

刘邦打了胜仗回来后,听别人讲述韩信的遗言,就将蒯通抓来,要治他的罪。蒯通大喊冤枉,说自己无罪。

刘邦问他:“你当初唆使韩信反叛我,我今天准备杀了你,这不是很合理吗?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蒯通一点儿也不害怕,从容不迫地说:“狗都知道对自己的主人要忠诚,我那时是韩信手下的谋士,当然要忠于韩信,为他考虑。再者说,那时候秦朝失去了政权,全天下的人都在追逐它,谁有本事就能得到它。你的对手因为力量不够才会失败,你要愿意杀就杀吧!反正你是胜利者。”

刘邦听完蒯通的话后,觉得这个人就是胆子大,对自己并不构成威胁,就把他放了。

篇3:描写寓言故事成语

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他就是蜀汉后主。由于后主年轻,朝堂中的大小国事,都由丞相诸葛亮来拿主意。这样,诸葛亮权倾朝野,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掌握者。虽然诸葛亮的威望很高,功勋卓着,但他从不骄傲,而是经常听取下级的意见,来改正工作的缺失。

丞相府中,有一位掌管文书事务的主簿官,名叫杨颙。当时,他看到诸葛亮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过问,就觉得这种工作作风对于蜀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有一次,杨颙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大事,上下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他还引经据典,列举了史书上的著名例子,劝诸葛亮不必对一切文书都亲自处理,不要为琐碎的小事而劳神,应该把一些琐细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办,而自己则履行丞相职责,只抓军政大事。

诸葛亮觉得杨颙的意见很有道理,因此对他的提醒非常感激。但是因为刘备对自己恩深如海,他唯恐一时不慎,辜负了刘备所托的大事,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

后来杨颙染上重病而死,诸葛亮心里非常悲伤,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诸葛亮还特别写了一篇文告,鼓励下属参政议政,多提意见。

这篇文告就是著名的《与群下教》。

他在文中写道:“国家大事需要大家共同讨论,所以丞相府让大家都来议论政事,以便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真知灼见,从而振兴汉室江山。”

篇4:描写寓言故事成语

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怨仇。出自《论语·公冶长》。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父亲死后,两个人很有德行,都不肯继承国君之位,为了推让君位,两人先后逃到周文王那里。

周文王死后,周武王起兵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暴易暴、以臣弑君的行为,违反了正理,曾拦住武王的车马加以劝说。周武王灭掉商纣,统一天下后,伯夷、叔齐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到山里靠挖野菜充饥,后来饿死了。

孔子说伯夷、叔齐是“古之贤人”,并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怨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很少。”

篇5:描写风的成语50个

描写风的成语50个

1、风娇日暖: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出处:宋·高观国《风入松》词:“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

2、遗风古道: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3、止谈风月: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是指莫谈国事。

4、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出处:元·李爱山《集贤宾·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5、泱泱大风:泱泱:宏大的样子。是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6、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7、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8、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9、占风望气: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10、暴风疾雨:是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清史稿·灾异志三》:“[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11、追风掣电:同“追风逐电”。

12、遗风逸尘: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的事迹。

13、月露风云:比喻无用的'文字。

14、一代风流:风流:本是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是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15、占风使帆: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16、走漏风声:泄漏机密或消息。

17、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18、骤雨狂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宣和书谱·释怀素》:“自谓得草书三昧……当时名流如李白、戴叔伦、窦臯、钱起之徒皆有诗美之。状其势以谓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19、烟花风月:是指男女情爱之事。

20、迎风招展: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

21、斜风细雨:斜风:细细微微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出处:唐·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2、雨卧风餐: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23、咏月嘲风:是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24、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25、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26、沾风惹草: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27、佯风诈冒:犹言装疯卖傻。

28、遗风馀烈: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

29、月晕而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30、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胭脂片。”

31、魆风骤雨:犹暴风骤雨。

32、月白风清: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33、遗风馀教: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34、逐风追电:追赶迅风和闪电。

35、拏风跃云:比喻气概雄伟。

36、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37、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是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38、争风吃醋: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是指女子。是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39、遗风旧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40、移风易俗: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41、遗风余烈:遗风: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余烈:前人的功业。前人流传下来的功业和风尚。亦作“余业遗烈”、“遗风余韵”。

42、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众人都担心这时正是下雷雨的节令,猛不防来一阵骤风暴雨,人们藏在地洞里难免遭水淹。”

43、有伤风化:是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是指男女关系方面)。

44、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45、吟风咏月:旧是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46、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出处:宋·刘斧《青琐高义·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47、扬风扦雅:品评诗文。

48、逐日追风: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49、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50、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多是指马飞速奔驰。

篇6:50个成语和解释

50个成语和解释

1.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2.蛊惑人心:蛊惑:迷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3.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4.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5.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6.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7.精明强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8.博古通今:通:通晓。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9.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 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10.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11.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12.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13.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14.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大张旗鼓:张:陈设,展示。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16.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17.口若悬河: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18.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改弦易辙:辙:车轮轧过的痕迹。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20.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21.绵里藏针: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22.夸大其词: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

23.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24.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25.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26.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27.灯红酒绿: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28.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9.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30.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31.并行不悖: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32.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33.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34.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35.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36.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37.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38.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39.爱不释手: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40.金碧辉煌: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41.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42.安民告示:安定人心的布告。现多用来比喻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在做某事之前,把有关内容、要求等 先让人知道的通知。

43.出类拔萃: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44.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45.沧海一粟: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46.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47.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48.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49.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50.反躬自问: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篇7:描写春天的景象的成语50个

描写春天的景象的成语50个

1、春风和煦:用来形容春天阳光温暖而舒适。

2、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用来形容暮春景色。

3、柳绿花红:用来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4、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鲜艳。用来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5、春回大地:好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用来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6、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7、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8、红情绿意:用来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9、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10、花团锦簇:用来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11、春风雨露:好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12、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13、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用来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14、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用来形容大好春光。

15、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用来形容春光艳丽。

16、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

17、花明柳媚:用来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1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用来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19、春暖花香:用来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20、雨后春笋:就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1、春色满园:春日的景色充满家园。用来形容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气象。

22、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就是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23、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就是指春秋美景。

24、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就是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25、桃红柳绿:字面意思桃花嫣红,柳枝碧绿。用来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绚烂的春景。

26、草丰林茂:丰,茂都是茂盛,意思是生机勃勃,草和树林长的都很茂盛。用来形容春天草木生长的非常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27、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28、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用来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29、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0、桃李争辉: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用来形容春色美丽。

31、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用来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2、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就是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3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好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好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34、万象回春:万象:一切景象。就是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用来形容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景象。

3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36、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用来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37、花红柳绿:就是指花木繁茂的样子。用来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3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用来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39、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用来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40、鸟语花香:鸟鸣叫,花喷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41、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42、草长莺飞:①江南暮春时节景象②用来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43、着手成春: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就是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44、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用来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45、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46、百花齐放:百花,泛就是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相斗艳。用来形容春天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47、春暖花开:本就是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48、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49、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用来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50、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篇8: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

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

1、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5、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6、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7、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8、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9、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0、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1、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12、完壁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3、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4、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1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6、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17、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18、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9、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20、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21、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22、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3、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24、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5、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篇9: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励志网点评:这是一条非常著名,也非常具有警示作用的成语。虽说它有形容“知错就改,为时不晚”的意思,但我认为,它更是给世人提供一种严谨恪守,谨言慎行的“克己”之态。倘若“每日三省”能放在平时,“逆耳忠言”可闻于终日,那么或许我们就不用掉到坑里了。

篇10: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

“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是,古印度时,一个国王为了治理好自己的臣民,维护社会的和谐,统一臣民的信仰,他想到一个诱教之法:他让几个盲人去摸大象的一部分,然后让这些盲人当着所有臣民的面,来讲述大象的样子。因每个盲人感受到的部位不同,因此描述也就有差异,《大般涅槃经》记载:“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这种情景让臣民在大笑之余,又有对自己平日不妥行为的反省。

励志网点评:盲人摸象是形容人们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这种现象在现在经常发生:你是否曾被人误解,被人不问青红皂白的就乱训一顿?你是否曾因为网络上的只言片语,就对某一人或某一事发布自己观点,甚至大肆转发?这些不就是“盲人摸象”在当下的典型?因此,古人的哲思并不落时,过时的只是我们对其理解的观念。

成语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寓言故事《乐不思蜀》

成语寓言故事《纸上谈兵》

成语寓言故事《田忌赛马》

成语寓言故事《非驴非马》

成语寓言故事:罄竹难书

成语动物寓言故事

成语寓言故事《中流砥柱》

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