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憎主人成语故事出处及解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伊水湾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盗憎主人成语故事出处及解释(共含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伊水湾湾”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盗憎主人成语故事出处及解释

篇1:盗憎主人成语故事出处及解释

盗憎主人成语故事出处及解释

释义

憎:憎恨。盗贼憎恨他所盗的失主。比喻邪恶之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

故事

春秋时代,晋国有郤锜、郤犨、郤玉三兄弟把持着朝政。然而他们却常常顾忌当时担任晋国大夫的`孙伯宗。为此,他们经常在晋国国君面前说伯宗的坏话,挑拨国君与伯宗的关系。

时间久了,晋君渐渐对伯宗的忠诚和才干起了疑心。有一次,他终于抓住了伯宗的一个小小过失把伯宗杀掉了。孙伯宗的儿子伯州犁害怕进一步遭到株连和迫害,只得逃奔到楚国去了。

当时,晋国有一位哲人韩献子说:“郤氏大概最终难免祸患吧!善人,是天地的纪纲,郤氏却屡次杀害他们,不灭亡还会有什么好结果?”

当初,伯宗每次上朝的时候,他的妻子总是很不放心,多次劝告他说:“盗贼总是十分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老百姓也总是非常厌恶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的,您喜欢说正直的话,必然会遭到灾难。”伯宗的结局不幸被他妻子言中。

篇2: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大将名叫檀道济,身出寒门,从军二十多年,从士兵做到大将军。晋朝末期,从刘裕攻后秦战争中屡立战功,升职到太尉参军。宋文帝刘义隆上位后,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掌管兵权,所以皇帝很不放心。加上朝中一些大臣的挑拨,宋文帝起了除掉檀道济的心思。

一次宋文帝患重病,彭城王刘义康由此拟了一道圣旨招檀道济入京。檀道济入京后住在建康(南京)的檀城,过了一段时间他看宋文帝病好后准备动身回去。结果檀道济刚上船时又被招回宫,并把他捕捉下狱,罪名是图谋造反。接着他的儿子和部将也全部被杀戮。檀道济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关进大牢,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临刑前他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真是自毁长城。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

篇3: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

【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篇4: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

公元7,唐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参与后来当皇帝的李隆基发动的宫廷政变,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当皇帝,这就是唐睿宗。太平公主以为自已立了大功,从此把持朝政,为所欲为,连宰相都要听从她的话,京城里的百官更是对她敬若神明,竭力奉承。

太平公主家里有的是钱,但她并不满足,还到处搜刮钱财,侵夺土地。有一次,她纵容家奴霸占一座寺院的磨坊,寺院为此告到官府,要求主持公道。

主审这个案子的,是雍州负责地方民政等事的司户参军李元铉。李元纮为官清正,审案公正。他查明那个磨坊确系寺院所有,不怕得罪显贵的太平公主,将磨坊判还寺院。

李元纮的上司雍州长史窦怀贞得知这个事后,怕有权有势的太平公主会怪罪下来,影响到自己的前程,因此马上召见李元纮,催促他快改判。不料,李元纮不听从窦怀贞的话,当场在判决书上写了两句话:终南山也许还能够移动,这个判决绝对不可改动。写罢,把笔丢下离去。

【出处】《旧唐书·李元纮[hóng]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看了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的还看了:

篇5:成语故事出处

成语故事出处

【成语】:白云亲舍

【故事】:

唐朝宰相狄仁杰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轻时曾做过并州法曹参军。但是,他的父母却远在河阳(今河南孟县)。一次,狄仁杰登太行山,由于思乡情切,不由向河阳方向远眺,只见一片白云在天上孤零零地飘浮。狄仁杰指着那片白云对随行的人员说:“吾亲舍其下。”意思是,他的双亲就往在那片白云下面。他怅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云散云才离开。“白云亲舍”由此比喻客居他乡者思念父母。

【成语】:髀(bì)肉复生

【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肉复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故事背景是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后,丧失了地盘,只得投奔汉皇族刘表。一天,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已的髀(bì,大腿),发现上面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哭。刘备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一晃就是五年,闲居安逸,用不着骑马,髀上的肉复长,又肥又松。一想起时光过得这么快,人都快老了,复兴汉室的功业一点也没有建成,因此心里非常难受。”

“髀肉复生”由此比喻长久处于安逸环境中虚度光阴,忧虑不能再有所作为。

【成语】: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故事】:

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楚庄王领兵征讨小国陆浑。当军队行经洛阳郊区时,庄王为炫耀武力,令周人畏惧,竟在周朝境内列兵。周定王又惊又怕,马上满献上许多礼物,以讨好庄公。楚庄公接见了王孙满,又知周定王甚是忌惮自己,不禁大为得意,挑衅地问道:“你们五官里珍藏的鼎长什么样子?有多大?又有多重呢?”鼎为周朝五权的象征,庄王问鼎,充分颢示出他欲篡夺周王朝政权之野心。王孙满了解庄王用心,当下回道:“鼎的表面铸满妖魔鬼怪的.图样,好让百姓们都能认清妖怪的样子。如此一来,百姓们在山林水泽之间,一旦碰见了‘魑魅魍魉’,便能加以辨别,好立刻躲避。”王孙满继续说道:“王位的取得与保有,不在于有没有鼎,而在于 是否有崇高的道德威望足以服人。”楚庄王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又念及自己的实力与才德威望还不够服众,于是就撤兵离开洛阳。

“魑魅魍魉”也由此比喻为鬼怪之类。

多则成语故事及解释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及解释

登高必赋的出处及成语解释

成语故事解释

海枯石烂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咄咄怪事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下笔成章的解释及成语故事

黔驴技穷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大相径庭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盗憎主人成语故事出处及解释(推荐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盗憎主人成语故事出处及解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