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诚信教育心得感悟(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诚信,为做人之本;传道,乃师者之责;育人,为师者之职;唯美,乃毕生追求。作为盐城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每天,我在晨雾蒙蒙中带着激情与理想前行;在暮色沉沉中带着疲惫和欣慰归来。诚信传道,焚膏油以继晷;育人唯美,恒兀兀以穷年。盐中校园,共青山上,诚信之木郁郁葱葱,少先湖边,美德之花馥郁芬芳。
朋友们,早在两千多年前,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深刻阐述诚信是立身之本,兴业之本,是立国之本。他的经典论述,依然穿越时空、代代相传、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内在品质,并作为华夏文明的精髓传播全球。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种.种因诚信缺失频频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事情,在不断突破我们的极限认知的时候,令我们倍感欣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从公民层面呼唤诚信的回归。如果把诚信比作一朵娇艳的花朵,那么家庭、社会就是播种诚信的土壤,学校就是诚信的种子生根发芽的绿洲,教师则是播撒诚信种子的耕耘者。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只有树立高尚的师德,做诚信的教师,才能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使者。
前不久,我收到曾经的学生发来的一则短信,短信说:“老师,谢谢您!如果没有当初您的鼓励,就没有现在的我。是您的信任,给了我重新振作的希望。也许您已经记不清我的名字,但我却牢牢记得您对我说的”诚信者行天下“.我走上社会,一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虽然辛苦,虽然很累,但我学会了以诚待人,也因此换来了信任,慢慢的我开始收获成功……”. 这则短信我一直保留,每翻看一次,就会让我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反思,我付出的那一份真诚和信任,点亮了一盏迷茫的心灯,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喜悦和甜蜜。
今年,我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已经十年。回首十年,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教师,哪里有诚信,哪里就会春风化雨;哪里有信任,哪里就会春暖花开。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用自身的道德操守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用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师,每当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常问自己:你是否做到了全力以赴,去发现学生的世界?是否做到了无微不至,去抚慰每一颗需要呵护的心灵?是否做到了诚信传道育人,让孩子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有人说诚信的老师是最美的。因为诚信的老师一定是爱岗敬业的,不论寒暑交替、四季轮回,都不离三尺讲台数十课桌;诚信的老师一定是淡泊名利的,不论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平凡之中任岁月蹉跎、斗转星移。是的,我们也有酸甜苦辣,也知世事冷暖,也食人间烟。但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眸,面对家庭和社会对我们热切的期望,我们唯有擦干汗滴,让春风轻拂蓓蕾,唯有登上讲坛,传道授业,让智慧播洒希望,然后静静聆听花开的声音。
细细想来,“诚信传道,育人唯美”,平淡之语,饱含大意。待生以诚信,如同明月之清辉普照大地。老师们,让我们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和爱满天下的师者情怀,做诚信教育的倡导者、追随者和践行者!
正所谓:
一方净土载诚信,
三尺讲台显风流。
点滴耕耘育美德,
满腔热血写春秋。
诚信二字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认识诚信和做到事事诚信呢?诚信,简单来说就是为人办事以诚为本,以信相待。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今天我们所说的主要是在为人方面要做到诚信,结合我们学生的身份,我们提倡要诚信考试。
中国属礼仪之邦,自古就崇尚诚信,晁说之说过:“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一幢没有基础的高楼。即使枝叶再繁茂,建筑再宏伟,因为他没有立足的根基,他最终也无法立足于世上。而一个诚信的人,他必定是一个有品德的人,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这种人在考试中能做到心无旁鹜,不会分开心神来想如何在考试中如何作弊。一个学生在考试中作弊,那么他就再不能用真实的自己来面对别人,面对社会。
其次,考试并不是学校对学生的刁难,而是学校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检验自己在这段时间收获多少的机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用自己真正的能力去考试,就算不及格,也不应觉得怨恨;通过各种手段在考试中作弊,就算成绩喜人也不应感到坦然。这样的话,又何苦用作弊去追逐那虚假的高分呢?
成语“一诺千金”大家都知道。古人有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汉朝的季布,以真诚守信为世人所景仰。后来季布跟随项羽,项羽败于刘邦,株连到他,为刘邦所通缉。许多人都知道季布的为人,因此都愿意出来帮他避难,使他安全避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为人诚信,还受到了汉朝的重用。古人有例为鉴,我们更应应将这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将它发扬光大,将中国人的诚信展现给外国人,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这个文明之都。
谈到这里,我想起孟德斯鸠的一句话:“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现的时候做些什么。”因此,考试,并不仅仅在考验我们的知识水平,更是在考验我们的道德水平,上海就曾有几十名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学校开除。这并不是小题大做,作弊关乎到一个人的诚信问题。作弊不单是失信于老师,更重要的是失信于自己。
作为学生,要对老师有诚信,做到诚信考试;对自己也要有诚信,要做到心口如一。不屈从自己内心的欲望,不屈从自己内心的恐惧,不掩饰自己的错误。
所以说诚信也是一种才能,而且是一种不容易得到的才能。我希望大家都要拥有它,无比珍视它,更要去努力维护它。
你浅浅的一声保证 在我心底荡起深深的一阵涟漪
“叔叔,天气热,买瓶水吧”“呃......谢谢,我不渴”“叔叔,你就买一瓶吧,这是我的暑假作业,我保证,我的水是合格的”......哦,可爱的小孩儿,对你的这声保证,我真不知道我的感受是喜还是悲。
诚然,我的迟疑是无心之举,但我知道,我的无心之举却已在小男孩纯洁的诚信之墙上划了深深的一道痕,使他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以至于要做出保证来证明自己的诚信,对此,我只能向他道声抱歉了。
此事虽小,却给了我深深震撼,其反映出的是社会诚信大问题。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数千年的传承,诚信得以形成体系融入到民族道德框架,可见,诚信得来不易。然而,检视现实社会生活,不诚信的现象呈现出高发与泛化态势,其在叩问人们良知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撬动着诚信这座大厦的根基。
诚信是立世之本,齐家之道。社会化是现代生活的基本特征,诚信是构筑社会网络的根本,是人与人交流的纽带;人们如果失信于人,最起码的代价是不再被人所信任,如果不诚信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将愈发孤立,社会网络会随之崩溃,很多美好的品德将无从施展。诸如郭美美事件,正是因为诚信的缺失,致使本应是善行的慈善事业遭受重挫。
诚信是黄金原则,商业之魂。诚实守信作为帝王原则在市场经济时代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在当前经济生活中,不诚信现象尤为突出;商品产品方面,虚假广告层出不穷,诸如毒奶粉、地沟油、僵尸肉、假药物等问题食品药品事件屡屡爆出;交易流通方面,坑蒙拐骗行为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手段,拖欠赖账、以次充好、偷税漏税、伪造变造票据等不诚信行为也屡见不鲜;金融方面,金融机构坏账烂账、信用卡诈骗、各种形式的造假等行为屡禁不绝。以上不诚信现象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害。事实证明,只有诚信的商业行为,才能造就繁荣的商业帝国,才能使经济腾飞。
诚信是执政之策,行政之基。我们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只有取信于民,才能依靠人民,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政府行政,唯有以人为本,祛除形式主义、浮夸之风、弄虚作假行为,不搞政绩工程、升迁工程、劳民工程,踏实行政,才能取信于民、政通人和。
诚信是化解执行难、维护司法权威的金钥匙。生效裁判文书得以充分履行,是司法权威的重要体现。司法实践中,“老赖”现象屡有发生,不仅损害了一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也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各级法院公布“老赖”名单及最高院最近发布的人民法院依法惩处拒执行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均体现出对“老赖”这种不诚信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这不仅是维护司法权威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诚信、从根本上化解执行难困局的必然要求。
社会诚信的缺失,既有现实的因素,也有历史的根源,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无论原因如何,只要我们坚持初心,从自身做起,确保自己诚信,由己及人,必将人人诚信,我们的社会亦将更加和谐稳定!
农历正月十二的早晨,我还在睡梦中,突然听见妈妈在叫我:“宝贝,快起来,下雪啦!”我一听连忙爬起来,往窗外一看,呀!外面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连爸爸的车上都有一层厚厚的雪。街上来往的人不多,偶尔一两个也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嘴里还不时冒着一股热气。
我起床来到店铺,看见爸爸在搬货,惊奇地问:“爸爸,这么冷的天还要去送货吗?”
爸爸说:“要,我昨天答应了文浆的老板今天要给他送料去。”
“会多吗?”一旁的妈妈听到后关切地问。
“就先送两包,他的母猪今天断料了。”爸爸不紧不慢地说。
“不能等天气好点再送去吗?就两包,又那么远,多不划算啊!”妈妈看着屋外的恶劣天气,极力建议,“要不叫他自己来拿?”
“人家骑摩托车不方便。”爸爸一边开单一边说。看来爸爸是下定决心要去送了。
“要不叫他去附近的猪场先借两包吧!”妈妈仍劝说着。
“不行,他那里很偏僻,离他最近的猪场也有五公里。”爸爸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
“要不叫他先用其他的料代替一下,也许明天就会天晴了。”妈妈担心还是不想让爸爸去。
“他要的是哺乳料,很关键,差一天都会影响母猪的奶水,再说我已经答应他送过去了,我不能失言,做买卖最重要的就是诚信。”爸爸斩钉截铁地说。
“那你小心点!刚下过雪路滑。”妈妈见拗不过爸爸只好“妥协”了。
“好,你们放心吧!”说完,爸爸开车出发了。
看着爸爸远去的车,我恍然大悟:为什么镇上这么多店,顾客却喜欢来我们店。原来大家都看到了爸爸有一颗诚信的心。
首先,诚信教育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环节。从诚信教育做起,从塑造公民诚信品格、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做起,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大力培育诚信文化和诚信意识。诚信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社会诚信体系的支撑。首先要从政府诚信做起。诚信,既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政府和制度的要求。如果没有政府诚信和制度诚信,个人诚信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最后,要以诚信的态度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贯彻和落实到实践层面。这就要求人们由内而外地认知和认同,以诚信的态度来践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心里认同,然后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个人做起,从诚信做起,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信守承诺,反对虚妄和欺骗。只有国家、社会和个人都讲诚信,人人都以诚信原则要求和约束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社会风尚。
我常常想:诚信是什么?一件小事验证了我的思考。
星期一的早自习时,数学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还好,我考了93.5分,至少回家不会挨骂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正在我暗暗高兴时,一道横式映入眼帘,这道横式非常可疑,“咋是36呢?应该是39吧?”这时我的大脑迅速意识到——老师给我误批了,我做错了。我微笑的脸僵住了,一看题目,有4分呀!如果被周围的同学发现了的话,那我就89.5分了,老妈说过90分以下,可是要受惩罚的!这时,我的心情变得沉重了,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但我的脸上还是挤出一丝笑容,以掩饰内心的不安。幸好同学们没有发现这个“秘密”。为了不受惩罚,我决定将错就错,趁同桌不注意,我悄悄地把36改成了39。可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39”像长了张恐怖的脸,龇牙咧嘴地朝我怪笑,让我心神不宁,以至于老师在讲评时我都心不在焉。
“丁零零”,终于熬到了下课。我把自己的卷子藏得严严实实,生怕哪个同学看到。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操场参加升旗仪式。操场上,鲜艳的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同学们都庄严地注视着国旗,可我却觉得鲜艳的国旗刺眼极了,眼里看到的尽是那个“怪笑”的“39”。随后,音响中传来老师诵读的“二十四字社会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朗朗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可是,我的声音却越来越小,小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算了,还是坦白吧!不就是4分吗?没有“优秀”我也还是个“英雄”啊!大不了,我下次多考4分,将功补过。我又一次下定了决心。想到这儿,我的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似白云悠闲飘过。
回到教室,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刚才藏起来的卷子,又把“39”改回了“36”,然后直奔老师的办公室。
“老师,这题你给批错了。”我不好意思地小声说。老师接过卷子,看到上面涂改的痕迹,什么都明白了,他没有抓起办公桌上的红笔,在我的卷上画个叉,却伸出手,拍拍我的肩头,微笑着说“诚信比分数更重要!老师不扣你的分,这4分加给你的诚信!”我望着老师,脸上也绽开了笑容。
忽然,我的心里射进一缕阳光,暖暖的感觉。
★ 资助诚信教育心得
★ 教师心得感悟
★ 语文教师感悟心得
★ 教师备课心得感悟
★ 生活教师心得感悟
★ 教师工作感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