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uoou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共含1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uoou”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

篇1: 《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西、北》这节课是在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认识位置-----前、后、左、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要能够用给出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课堂教学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加密联系在一起的。方位知识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把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吸收新内容,在理解的意义上把握新知,本节内容的教学我都尽力做到每个环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并且是学生所熟悉的。如课堂的导入部分:早上,小明起床,吃过早餐,背上书包迎着太阳上学去,你知道他面向什么方向吗?

这里很多同学都是非常熟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很多同学都说出了小明面向的是东面,这时老师就借这个机会给同学们留下了问题。我们知道了东面,如何辨别南、西、北这些方向呢?让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这四个方向的教学主要是要引导学生记忆这些方向,如东对西、南对北,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是按顺时针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记忆。

篇2: 《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

1、利用现实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对“太阳从东方升起”这一生活现象的已有认识进行教学。面对太阳站立,根据“前面是东”,分别确定后面、左面、右面各是哪个方向,把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学生已有的'“前、后、左、右”的认识建立联系,促进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认识有关方向的知识。

活动指一指:介绍班级的情况。同学们已经初步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着老师报方向,你们能迅速地指出吗?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呢?

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这是辨认方向的一个好方法。

活动转一转:现在老师再报出一个方向,你们能很快地面向着这个方向吗?依次面对南、面对北、面对西。会向右转吗?全体起立面向哪儿?向右转,面向哪儿?再向右转,面向哪儿?再向右转,面向哪儿?再向右转,面向哪儿?(又回到了东面了)

如果老师让你们面向南面的时候,再右转,你想一想,会面向哪儿?再向右转呢?再向右转呢?通过刚才不停地向右转,你发现了什么?(东南西北是顺着右转动的,数学上叫顺时针),这是辨认方向的又一个好方法。

只要告诉我们一个方向,就能按照顺时针转的方法辨别其余三个方向。

3、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方位概念。如:观察和交流学校教学楼,自己家的东、南、西、北各有哪些建筑,让学生通过对物体位置的描述,来体验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尽管本课大部分同学都能充分的领会并运用,但仍有极少数同学方向感差,对他们来说辨认方向仍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个别指导来帮助他们。

篇3:《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从学生生活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利用校园环境资源,设计练习活动,在活动中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中来,这就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其充分感知“东南西北各占一方;面对东方,向右旋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顺时针正好转了一圈”等等。

第二个环节由室外辨别东南西北,转入室内进行地图上的辨认东南西北,是在学生获得具体想象感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出示第4页的例2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校园的示意图写下来再交流,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符合儿童空间方位的认识顺序,进一步丰富了对方位知识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篇4: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

四个方向。并且说说 回忆上节课的儿歌以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观察主题图,说说自己是从哪里找到四个方向的。 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已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从图中找到这四个方向。

第( 2 )课时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四、课堂总结

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出示挂图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      走了    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

获?  集体汇报交流。

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提问

先观察示意图,阅读问题,并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

板书

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东                          西

课后

反思

篇5:认识东、南、西、北(二)/认识东、南、西、北(三)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认识东、南、西、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2及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九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正确区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方,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东、南、西、北方的过程,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当你走进校门的时候面向哪个方向?升国旗的时候你们朝着哪个方向?你家的阳台朝着哪个方向?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方向问题。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辨认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板书课题:辨认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

1.明确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辨别方向?

2.结合座位辨认东、南、西、北方

(1)初步感知方位

今天,我们教室里有5个学习小队(学生在教室里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队就座

,老师要送每个小队一个好听的名字--瞧瞧

中心队、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喜欢吗?

这个小队在我们的中间,我们应该把哪个名字送给他们呢?

其余4个小队,我们就根据你们在教室里坐的方向来取名,好吗?小朋友们,你们能分清现在的东南西北吗?

这是北方队,那其余的几个小队你能说说看吗?

南和北知道了,东和西又在哪里呢?你怎么知道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活中看太阳升起的方向可以确定东方,便可以推测出其他几个方向;也可以用指南针测出北方,再找出其他几个方向。

从我们坐的方队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2)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方位

现在全体起立,我们面向东方,看看我们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

转一下身,当我们面朝南方时,再指指看,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又分别是什么方向?再面朝西方、北方,看看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又分别是什么方向?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真会观察,请大家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现在我们教室里的方向。

三、巩固运用

1.课堂活动第2题

现在,各小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我想考考大家,(教师走到教室中间)请中心队的孩子起立,面向北方队,说一说你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并看看各有些什么?(学生自由说后抽代表向全班交流)

教师:请东、南、西、北队的同学分别说一说,自己对面的同学坐在什么方向?

四、反思小结

五、课外实践

课外完成练习九第4题。

认识东、南、西、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例3,练习九第5题。

教学目标

1.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会看简单的路线图(4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第49页例3的挂图(删去图中的人物及对话语)。

①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4个方向?

②说一说,大象园、天鹅湖分别在斑马园的什么方向?

③说一说,狮子山、长颈鹿园分别在斑马园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愉快的星期天到了,洋洋去动物园玩。她看完了狗熊后,想要去看长颈鹿,但不知该怎么走了,你们能当当小导游,告诉她该怎么走吗?(教师将洋洋的人物图片贴在狗熊馆)

教师:谁能再来说一说刚才洋洋从狗熊馆到长颈鹿园的行走路线?(抽生再次描述)

2.体会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洋洋从狗熊馆到长颈鹿园,除了刚才同学们谈到的这种路线,还有别的路线吗?

如果你是洋洋,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

3.解决更多的路线问题

洋洋的问题我们帮助她解决了,大家真能干!你们还能再当当小导游,介绍介绍怎样才能从狐狸馆走到天鹅湖吗?

小导游们,如果要从猴子山走到鸵鸟园,又该怎样走呢?

4.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路线问题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请同桌的两个小伙伴合作,扮演小导游的同学根据洋洋同学的提问,在图上演示行走路线。

三、巩固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5题。

四、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学会了什么?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4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7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折一折

同学们都喜欢折纸游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折一个方向板。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然后打开,中间就有一个“十”字形的折痕,这就是一个方向板了。(教师示范)

想一想,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方向?(东、南、西、北)请把这些方向写在方向板上。这个方向板我们就做好了。学生填写如下:

2.辨一辨

在地图上是怎样规定方向的?你知道我们教室的北面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室的南面在哪里?

3.说一说

出示情境图:(上面只标有商场、学校、邮局、医院,中间有一辆小汽车。)

你能说一说在这幅图上,小汽车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有哪些建筑物吗?

板书课题:认识方向(二)。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方向

一位叔叔要到银行去取钱,但他迷路了,你能说说银行在哪个方向吗?因为它在东和北的中间,我们通常说成“东北”,而不说成“北东”。

看一看,在这幅图上,你还能发现一些这样的方向吗?

有没有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人们常说“四面八方”,现在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吗?

2.及时巩固

学生尝试完成书中第54页的填空,教师作指导。

3.辨认教室里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方向

我们教室里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又在哪里呢?

现在方向板上有8个方向了,我们可以用它帮我们找准方向。我们已经知道了教室里的北方,请大家借助方向板,将方向板上的北方对准教室的北方,找出教室的其他7个方向。再闭上眼睛想一想教室的8个方向。

谁能说说老师现在站在你的哪个方向上?4.课堂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题。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第1题。

四、全课总结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第2~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8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游玩过哪些景点?当我们到一个地方游览时,可以先看看它的导游图,了解各游览景点的位置与方向,然后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篇6:解决问题(二)、解决问题(三)/认识东、南、西、北(一)。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求两数差等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学会分析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并能列举出题中的相关条件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58×98×64700-357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出示以下题目

(1)一个花瓶可以插9朵玫瑰,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朵玫瑰?

(2)有40朵玫瑰花,够插在这样的4个花瓶里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二、新课教学

出示第37页例2情景图。

仔细观察图中的信息,它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

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什么?那这道题我们可以怎么解答?

怎么估算呢?装得下吗?

既然肯定不能装完,那究竟这7本相册装了以后还剩下多少张没装呢?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解答呢?

这道题的主要数量关系又是什么呢?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还剩的相片数=一共的相片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

观察上面表中的条件,在这个主要的数量关系式中,什么条件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没有直接告诉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求?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如下:

还剩的相片数=一共的相片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

现在你能解答这个问题了吗?请在我们的解答方案后写出你的解答算式。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4题的情景图。

学生独立解答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四、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分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解题结果的严谨性。

3.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价值体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奔扑阆旅娓魈

78×6938×6138×5205×3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出示以下题目

(1)三年级一班有50个同学,每个同学发4个作业本,一共发了多少个作业本?

(2)三年级二班有46个同学,每个同学发5个作业本,一共发了多少个作业本?

(3)三年级一班发了200个作业本,三年级二班发了230个作业本,两个班一共发了多少个作业本?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三)。

二、新课教学

出示第38页例3情景图。

仔细观察图中的信息,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觉得这道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什么?它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讨论好了吗?这道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什么?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一共要剪的圆片数=大圆的个数+小圆的个数。

这道题除了用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数量关系式也能解答?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一共要剪的圆片数=每个学生要剪的大小圆的个数×学生人数。

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和题中告诉我们的条件,我们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得出了这道题两种不一样的数量关系式,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数量关系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那下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这两种思路都是正确的,它们解出来的结果会相等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第2题。

这道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什么?

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式,它们分别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后全班订正。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7~11题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第1,2题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沟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促进学生乘法运算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经历整理与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整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

3.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

60×4=2×300=80×7=500×6=7×400=

120×3=3×110=7×14=6×210=5×15=

二、整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估算。

367×7607×4410×3

学生估算出结果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然后板书估算的方法是:

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能举个例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吗?

这三道题都用了估算的方法,你们估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吗?有没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这些估算结果谁对呢?

你认为哪个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呢?

三、整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出示整理与复习第1题,要求学生笔算出结果后,再说笔算方法。

学生比较后回答。

整理与复习第2题。

让学生不计算直接连线,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通过这道题的练习,明白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练习八第2,4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三、东、南、西、北

认识东、南、西、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

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我们刚才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

在地图上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

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哪一方?谁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书:南、北)想一想,地图的左边、右边是什么方向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

(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面向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②游戏:小小机器人,面向地图指方向!(教师说地图方向,学生用小手指出这个方向)

2.理解运用

(1)教师:请孩子们看书中47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你是怎样发现的?

这个叫做方向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你还能联想到其他几个方向吗?(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3)说一说: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如果站在草坪、新华书店、红光路转盘、少年宫看,岗亭的方向又该怎样说呢?岗亭没动,为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呢?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中例1第(2)小题

三、解决简单问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中国地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重庆市,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家乡重庆的东、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2题。

篇7:《认识东、南、西、北》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辨认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面向图书馆)早晨,小明来到学校锻炼身体。用前、后、左、右介绍一下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分别在小明的什么方位。

学生介绍。

2.课件出示小明面向体育馆图。

师:继续用前、后、左、右介绍一下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分别在小明的什么方位。

学生介绍。

师:怎么图书馆有时在小明的前面,有时在小明的后面?教学楼有时在小明的左面,有时在小明的右面?

生:因为小明转了个身。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描述这四个建筑物的位置与方向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东、南、西、北。(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前、后、左、右空间方位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在利用前、后、左、右来描述建筑物的方位时,感受到利用前、后、左、右来辨别方向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初步感知东、南、西、北

1.初步感知“东”。

师:每天早晨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教室的东面在哪呢?

请同学们指一指教室的东面。

2.初步感知“南”“西”“北”。

(1)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么确定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出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你能通过儿歌找到其他的方向吗?

学生自己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找出南、西、北来。

请一位学生边读边指明方向。

全班学生边读边指明方向。

3.让学生找一找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有什么,再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早晨,太阳在东方”,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以学生喜爱的儿歌借助“太阳”认识其他的三个方向,使学习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方向,形成方位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深入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转一转,找一找

按老师的要求找到正确地方向,并说一说后面是什么方向。

如:面向东面,后面是( );面向西面,后面是( );面向南面,后面是( );面向北面,后面是( )。

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四个方向的特点: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板书:东——西 南——北

2.转一转,想一想

师:按老师的要求转一转,同时想一想一直朝哪个方向转的。

师: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

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带领学生再次感受这个规律:面向东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面向南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面向西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面向北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

3.转一转,说一说

师: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只告诉你一个方向,你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吗?

全班活动:面向老师指定的方向,说一说其他的三个方向。如,面向南面,说一说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方向。

小组活动:一人说指定方向,其余学生说出其他的三个方向。

【设计意图】创设体验方位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进行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丰富对方位的体验,进一步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四)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逐一出示课前的情境图。

用东、南、西、北方位词说一说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分别在校园的哪一面。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改变,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变。

2.知识拓展。

师:我们利用早晨太阳在东方,能够确定其他的三个方向。在生活中还有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1)介绍指南针。

(2)介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看北极星、看树的年轮、看树叶等。

3.课后延伸。

看看学校操场和自己住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把主要的标志物记下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应用到生活当中,凸显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认识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篇8:《认识东、南、西、北》教案

课题

认识东、南、西、北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学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并培养方向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

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

2、导入新授课。

师问: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

二、探究新知

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

(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东方)

(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西方)

(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提问: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方向?

(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

站在操场中央,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

(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背对背而站)

(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也是背对背而站)

(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哪两个是相对的。

(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三、巩固练习

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

(1)提问: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什么方向。

(3)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2、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说一说,教室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2)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

3、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

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四、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方向:东、南、西、北。同学们都掌握了吗?

篇9:教案: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案: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学生体验在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卡片东、南、西、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荆州的东西南北方向? 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知道了东与西、南与北是相对的方向。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作业:认方向。

篇10:课文《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4.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通过游戏,自主探索,认识对方法的辨别以及描述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用太阳帮助我们来辨别方向。

师:用太阳辨别方向虽然很方便,但是有时会受到条件限制,譬如说是夜晚或天阴多雨雪的情况下,聪明的人们为了更好的掌握方向,利用磁石制造了指南针等辨别方向的工具。(出示录像:指南针的作用)

师:有了指南针,我们可以很快的确定“南北”方向,如果,现在我们找到了“北向”,怎么确定东西和南向呢?(学生回答)

师:有时,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不能

精确表示物体的方位,人们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种表示方位的方法,即“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游戏:找方向,完成校园示意图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

5.请你观察这幅图,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教师引导完成填空内容。

三、认识简单的线路图

1.小羊要到小牛家,需要向( )走( )米。

2.小羊要到小马家,需要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

3.小牛要到小猫家,需要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

4.小狗要到小马家,需要向( )走( )米,再向( )走 ( )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11:《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优秀教案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12: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一、布置课前预习:

二、谈话导入

1、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集体交流。

思考学过的东、南、西、北的知识。

1、学习例4

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

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的同学交流。

观察指南针图,说出正确的方向。 复习旧知,巩固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为后继的学习做好认识上的铺垫。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初步感知新方向。

第( 3 )课时

三、教学效果测评

四、巩固练习

五、全课小结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 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

设计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课后

反思

篇13: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水心集团学校    张勤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1、能在不同的位置认识方向,体会中心点变了,但东南西北是不变的。

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正好转一圈。

教具准备:课件、指南针、方向牌、练习纸

教学预案:

一、谈话引入。

1、让学生用“前后左右”这几个方位词,来介绍圆形阶梯教室的四周都有些什么?

思考:为什么同样这个教室,师生的表述会不一样?

引出:朝向不一样,所以前后左右的事物就不一样。

单单用“前后左右”来介绍还不能很清楚地表达物体所在的位置,我们还得学习新的有关方向的知识。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

生:东、南、西、北(或东北、西南、西北、东南)

教师解释课题:东、南、西、北

二、实际观察,体验方位

1、初步了解辨认方向的方法

让学生说说知道有哪些辨认方向的好办法吗?(太阳、北斗星、指南针……)

根据学生课件演示。

2、实际观察,感受方位。

(1)辨认方向

请学生用认为可行的方法来确定教室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四人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个别学生用方向牌表示出来。

请学生观察一下教室的各个方向有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2)活动巩固

A转一转

老师说东、南、西、北,请学生快速辨认后面对站好。

教师口令:东、南、西、北

再来一次:东、南、西、北

让学生谈谈体会。

B指一指

请学生伸出两只手,分别指出两个方向。

教师口令:东和西;南和北

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C“东南西北”任选一个方向

“东南西北”任选一个方向站好。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学生活动后汇报。

通过刚才的活动,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

(3)辨认方向练习

如果告诉你一个方向,你能很快地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吗?

练习纸。同桌合作完成。

学生完成后,指名讲解,师生讲评。

指一名学生做小老师,定一个方向考考全班。

三、巩固拓展

(1)说说以教室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说说以校园为中心,东南西北又各有什么?

(2)说说温州地图中的东南西北

出示“温州城区地区(一部分)”

指出地图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以××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

任选一个建筑物为中心,说说。

三、全课总结

《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东洞庭西洞庭绕口令

南渡北归读后感

认识教学反思

阿西里西教学反思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南仁东事迹和颁奖词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

《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精选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