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PEP小学英语三年级第三单元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含18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ic”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How are you? I’m fine./ Fine./ Very well, thank you./ Thanks.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2)能够听说、认读blue,green,yellow,red,purple,white,black,brown,pink,orange这些表示颜色的单词。
(3)能够听懂会说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能听懂、会说表示赞成别人提议的感叹语Great!并能在实际情景中恰当地运用。
(5)能够会唱歌曲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和colour song.
(6) 能够听懂并作出let’s paint部分的反应,以及let’s chant部分的绕口令
2、知识目标
(1)认读A,B部分Let’s learn, 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2)理解Let’s do ,Let’s chant,let’s paint等部分内容。
(3)了解story time, culture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文化目标:学习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旗以及国家名称的缩写形式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How are you? I’m fine./ Fine./ Very well, thank you./ Thanks.等问 候语。教师要注意How are you?是用语熟人之间有一段时间未见面,或是对方身体欠佳,或是较正式地向别人打招呼等场合。因此,要告诉学生,不必每次见面都问此话。每天见面时,只要说Hello./Hi.就可以了。同时,本单元还学习有关颜色的单词,虽然颜色比较多,但可采用颜色卡片,或者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色彩来讲解,难度不是很大,只有“green”一词的字母组合“gr”的发音较难把握,教师要多带读。
三、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重点学习How are you? I’m fine等问候语,难点是B部分let’s talk以及Let’s do等内容。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模仿与记忆力很强,而且极具学习的潜力。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所以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语言并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本课时的部分单词在以前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所以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增加了一些难度,结合以前所学句子:It's ... / Do you like ...? 等句。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单词的认读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目的旨在以滚雪球的方式以旧带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同时让学生在大量输入的基础上达到大量的输出,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策略方法
本单元根据教学内容主要采用TPR教学法,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A Let’s talk Let’s play A Let’s sing
第二课时:A Let’s learn Let’s do Let’s paint
第三课时: B Let’s talk Let’s play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 Let’s do
第五课时:Let’s chant let’s check culture
第六课时:C Story time C Let’s sing
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 话题:Colors
2. 课题说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颜色单词的听、说、认读。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与前两单元的教学内容并无太大联系。
3. 课时说明: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颜色教学的第一课时。
4. 学生情况说明:本案例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些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设置的总体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听、说、认读颜色单词:red、yellow、blue、green、purple;学生通过学习单词能够对What color is it? / Is it red? 等句进行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回答;学生能通过调色初步了解三原色。
2. 能力目标
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能够在老师的提示下根据具体情景进行简单的提问。
3. 情感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喜好;注重学生兴趣的提高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听、说、认读颜色单词red、yellow、blue、green、purple。
2. 教学难点:red、green的发音与句型“What color is it?”“Is it red?”“Maybe it's red.”等句的理解与回答。
(四)、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
2. 教师准备各色苹果,背面写有对应的颜色单词,单词表面被一层白纸遮盖。
3. 教师准备一次性透明杯、三原色。
4.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次性透明杯、三原色。
5.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文具单词卡、彩虹条。
(五)、教学步骤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Let's do.
Open your pencil-case.
Show me your sharpener.
...
边听磁带边做动作。(学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
(教师出示文具单词)T: Where is your pen / ... ?
Ss: Here it is. (学生边说边出示文具,有些学生看到单词反应快些,有些则慢些。) 通过唱一唱、做一做来热身,使学生放松心情,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英语学习状态。
2. 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a. 呈现新句(What color is it?)
T: Where is your crayon?
T: What color is it? (教师指向个别学生的蜡笔)
T: It's red. (教师自问自答)
T: What color is it?
T: What color are the apples? (教师指向黑板――树上挂着很多背面朝上并被白纸遮盖的苹果)教师设置悬念。
b. 认读、操练单词
T: What color is it? (教师摘下苹果,被白纸遮盖的单词部位朝学生)(教师慢慢撕开白纸,并以直拼形式呈现单词red,再翻到涂有颜色的一面)教师用升降调带读 red。教师纠正个别学生的发音。
T: What color is it? (教师把苹果的单词面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学生来摘下另一个苹果)
T: Is it red?
T: What color is it? Let's have a look.(由学生揭开白纸)blue.
T: It's blue. Do you like blue? (与个别学生进行问答)
T: What about this one? Maybe it's red. / Maybe it's yellow. ... Can you? (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猜测)(揭开白纸,呈现yellow)教师带读yellow。
T: We still have two apples. What color is it? (学生摘下一个)
T: Maybe it's ....
(揭晓答案,green)教师带读green,注意学生的发音。
c.(课件打出彩色风景图)
T: The grass is green. / ... is green.
T: What else is green?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描述完绿色让学生对其他颜色进行描述。)
T: What is yellow in the picture?
(点击课件出现白雪公主)
T: Yes. Snow White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点击课件风景图――七个小矮人围着白雪公主在唱“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T: Is it yellow now? (点击课件,白雪公主的衣服变成了黄粉相间色
T: No. It's yellow and pink.(教师反复两次并强调“and”)
T: What color are the pants? (教师指着各个小矮人的衣物)
T: Yes. It's red and pink.(教师用夸张的语调给以肯定)
T: This one?
T: Is it pink? (指教室里的物品)
T: Is it pink? (教师随手拿起讲台上的一块橡皮)教师把橡皮送给回答准确、声音最响亮的学生。
T: Is it pink? (教师摘下树上最后一个苹果,并揭开白纸呈现单词,purple)
T: Do you like purple?
T: I like purple, too. Look! It's purple. It's a purple apple.(教师边说边将苹果翻到有颜色的一面。)
T: Oh! I'm sorry. I forgot to paint it. Let's do it now. 教师指着每组学生前面的颜料。(教师有顺序地指导学生进行调色)First, Let's mix red and yellow. Second, ... Third, ...
教师请调得好的小组成员上台给苹果上色。
Ss: Here it is.
问题突然转换学生有些发愣。
教学反思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tthezoo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主要设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听、说、读、写新词:tallshortthinfat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四个形容词对动物进行简单地描述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到动物各有特点,他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动物,在动物园参观时做文明游客。
针对这些采取相应合适的教学方法,已达到预期目标。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是为了迎合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有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首先得去学。这一教学方法再整节课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比如其中一个简单的highandlowvoice在课堂中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在其中,大声时多放在较难掌握读音的thin,对于th发音的掌握比较好。课前设定的知识目标基本达标效果好。当用所学单词描述动物特点时我采用先举例子再操练检查。这时候不足的一点是举例用到的几个句型有一些细微的差距,导致少部分学生混淆了,如:Itisapig,it’sfat.又说道Thepigisfat.学生在照样子说句子时一些人说成了itpigisfat等错误句型。这一点是做的不足,没有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初学英语对于句型本来就觉得有难度,以本班的学习程度来看举例子时简单的说It’sfat.It’sthin.即可。加之,目前大部分学生每周只有三节课能接触到英语,既使在英语课堂上也只有少数优秀的积极的学生想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堂课上单词、对话或课文等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这一点让我反思在备课时候备学生这一点功夫没下到。这也让我想到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考虑大纲目标更该灵活对待,教学工作不比其他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有标准又标准不能死板的
一致。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当全面考虑。备课,课本身一成不变但备出来的教学方案却千变万化。
在操练单词环节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比预期的效果略有差距,有些学生由于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及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因此,他们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就连不得不参加的“onebyone”都是极低的声音,试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学生,不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且语言知识也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再现。进行“pairwork”时,他们总是不投入,缺乏跟同学的合作精神。
学生人数过多导致课堂秩序有些混乱,且在个别展示的时候效果差异大,学得好的学生可以看着图片有声有色的描绘,但是后进生就是不太开口,学生对于说英语的羞涩,不自信全部暴露。同时,课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语音掌握更加困难。由于不知道英语的基本音标,对他们来说,英语单词实在难记,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如果教师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点,就会使教学“机械化”。使得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但是不重复又怕掌握不了。所以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方式有趣有效。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困难较多。没有一个好的氛围,但是,我们老师可以自创,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对话和活动,让学生进行表演,在动手的同时多动动口,使简单的句子落到实处,能够脱口而出。而且,可以要求学生在英语课上要用英语交谈,在平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尽量多用英语,不管语法是否对,你能讲就是值得表扬。应该摒弃传统的我读你跟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更加用心的对待每堂课每个学生。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ow are you? Im fine./ Fine./ Very well, thankyou./Thank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 2.能听说、认读blue, green, yellow, red, purple, white, black,brown, pink, orange这些表示颜色的单词。 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能听懂、会说表示赞成别人提议的感叹语Great!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恰当地运用。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教学How are you? Fine, thankyou.等问候语。教师要注意How are you?是用于熟人之间有一段时间未见面,或是对方身体欠佳,或是较正式地向别人打招呼等场合。因此,要告诉学生,不必每次见面都问此话。每天见面时,只要说Hello!或Hi! 就可以了。 2.Lets play 本部分设计的两人小组活动,主要是进一步练习并运用Letstalk部分的内容。教师还可以设计其它的游戏活动进行多种的练习。 二.课前准备 1.Mr.Black, Miss White的头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MissGreen的头饰。 2.一个小球。 3.“Hello” 的歌曲录音带。 4.教师与一位学生准备下列对话: T: Hello, ...! How are you? S1: Fine, thank you. 三.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 / 复习(Warm-up / Revision) (1)教师播放“Hello”歌曲,师生合唱,伴随拍手等动作。 (2)师生互相问候。 (3)学生进行日常对话,如: S1: Hello! / Good morning. / Good afternoon.Whats yourname? S2: My name is .... S1: Nice to meet you. S2: Nice to meet you, too.等等。 也可采取开火车的方式进行。 2.新课展示 (Presentation) (1)教师举起Miss White的头饰说:This is MissWhite.然后教师戴上Miss White的头饰与学生打招呼: Hello! / Goodmorning, boys and girls.Im Miss White.Nice to meetyou.让学生说:Nice to meet you, too.用同样的方法介绍MissGreen和Mr.Black. (2)让学生上讲台扮演Miss White, Miss Green和Mr.Black, 由MissGreen向Mr.Black介绍Miss White。教师可先做示范。如: Mr.Black: Good morning, Miss Green. Miss Green: Good morning, Mr.Black.This is Miss White. Mr.Black: Nice to meet you. Miss White: Nice to meet you, too. (3)教师请课前与自己准备好对话的学生上讲台扮演Miss Green,自己扮演Mr.Black 与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T: Good morning, Miss Green.How are you? S1: Fine, thank you. (4)听录音、放投影,或通过录象、VCD来展示Lets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需帮助学生理解,因为Mr.Black和MissGreen有一段时间没见面,所以用How are you?问她身体或近况如何,MissGreen回答:Fine, thankyou.表示身体和近况都很好。如果需要,可以用中文解释。 3.趣味操练( Practice) (1)教师说:How are you? 让学生跟读。教师再回答:Fine, thankyou.注意学生fine中的元音字母“i”的读音是 / ai / , 而thank中“th的发音,要夸大地让学生看舌尖的位置处于上下齿之间。然后对学生说明,实际讲话中,只要舌尖轻轻触及上牙齿的'下端,同时送气,即可正确地发“th”这个音。 (2)游戏“抛绣球” 教师将小球抛给一个同学说:How are you? 这位同学说:Fine, thankyou.再将球抛给另一个同学,接着说:How are you? 以此类推。 (3)游戏:同桌两人互相击掌问好,如: S1: Good morning.How are you? S2: Fine,thank you. 也可让学生在同桌练习完后,在教室自由走动,击掌向他想打招呼的同学问好,教师可放音乐来规定时间,音乐停的时候,击掌最多的学生为胜利者,可给予奖励。 (4)教师让学生戴上Miss Green, Miss White,Mr.Black的头饰来表演本部分的对话。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教师可根据前两个单元学生获奖的具体情况,与学生讨论本单元的获奖目标,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贴纸数量适当调整获奖目标。做活动手册第三单元第1部分练习。方法和步骤参考第一单元。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在实际情景中会用How are you?来询问身体状况。也能用Fine,thank you.来表示自己的身体很好。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教学关于颜色的单词:blue, green, yellow, red,purple。 2.Lets do 本部分是通过用“Show me....”的指令来练习和运用有关颜色的单词。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blue, green, yellow, red,purple的卡片(单词卡片和颜色卡片)。 2.教师准备Lets do中的有关动作的图片。 3.教师准备pencil, crayon, eraser, ruler, pen的图片。 4.教师和学生都准备红、黄、绿、蓝、紫色的蜡笔。 5.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色的彩垫。 6.教师准备一张有红、黄、绿、蓝、紫色的彩虹图。 三.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 / 复习(Warm-up / Revision) (1)学生之间的日常对话,要求使用How are you? 来问好。 (2)用“猜物”游戏来复习Unit1所学的文具。教师先出示要复习的文具:pencil, pen, crayon, eraser,ruler。 (3)做Captain says或Simon says的游戏,给学生如下指令: Show me your pencil / ruler / earser / crayon / pen.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彩虹图,指着蓝色,教blue,让学生跟读。以同样的方法教green, yellow,red和purple,并将颜色卡和词卡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learn部分的词汇并要求学生指着相应的颜色,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教师在自己喜欢的颜色卡旁画一个笑脸,说:I like ....让学生重复。 (4)做“Listen and do”的游戏,由教师发指令,如:Show me yourcrayon.引出:Show me your red crayon.让学生跟读。 3.趣味操练 (Practice) (1)教师说一种颜色并指向一个学生,被指的学生重复说出那种颜色,并指出教室中有那种颜色的东西。 (2)游戏:猜颜色 教师请一位同学面朝黑板,然后请座位上的同学任抽一张颜色卡,请那个同学猜,给他(她)三次机会,猜对的可为本组赢一分。 (3)跳彩垫 教师将彩垫铺在教室的空地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派一名选手,教师说一种颜色,他们就要跳到相应颜色的彩垫上。谁的速度快,谁是胜利者。(注意活动的安全性) (4)教师让学生翻开课本,在自己喜欢的颜色旁画笑脸,然后告诉同桌Ilike .... (5)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 (6)同桌两人将自己准备的蜡笔放在桌子上,互相给命令,如:Show meyour red crayon. (7)教师使用Letsdo的动作图卡,请一个同学上讲台看图卡,然后根据图卡做动作,下面的同学要说出图卡上画的是什么指令。说对的可为本组赢一分。 4.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练习。可让学生先按要求圈出图中物品,再根据录音给物品涂色。方法和步骤参考第一单元。 5.课外活动 ( Add-activities) (1)听录音,边说边做动作。 (2)将自己家的物品的颜色用英语说给家长听。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pant 本部分是给小丑涂色,主要复习头部的部位和颜色的名称。 2.Lets sing 本部分是一首巩固所学颜色的歌曲。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未涂色的小丑的头像。 2.教师准备黄、红、蓝、绿、紫各色衣服一件。 3.学生准备一个未涂色的小丑的头像。 4.教师准备一套彩色蜡笔。 5.学生准备一套彩色蜡笔,并准备一张白纸。 三.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 / 复习(Warm-up / Revision) (1)让学生说第二单元 Letschant的歌谣。将全班分为两组,一组问:Where is your eye (ear... )?一组答:Here it is! 并指相应的部位。 (2)分别将学生以颜色来分组,可分为红组、绿组等等,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哪个组的。 (3)让学生说出他(她)在教室所看到的颜色,谁说的最多,可给予奖励。 (4)教师将未涂色的小丑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来摸小丑头部的各部位。如教师说:head,学生就上讲台摸小丑的头。也可两组派选手比赛,看谁最先摸到。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教师将未涂色的小丑的头像贴在黑板上,拿出蜡笔,边说边演示,如:Colourthe facepink.就将小丑的脸涂成粉红色。演示时教师的动作要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并强调动作colour。给小丑涂完色后,教师重复自己涂色的动作,并让学生跟读。 (2)教师穿上准备好的黄色衣服,指着衣服问学生,Who is wearingyellow today? 然后回答Miss / Mr.... is wearing yellowtoday.让学生跟读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的未涂色的小丑头像,让他们根据听到的指令来涂色,教师可有意打乱指令,不按照课本上的指令。 (2)让学生自己在白纸上画个怪物,让同桌之间发指令,如Colour theface purple.Colour the mouthgreen.等等,不拘泥于头部,可给怪物的全身涂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3)让学生听Lets sing录音,拍手随着节奏一起唱。 (4)当学生熟悉歌曲后,教师可穿上准备好的其它颜色的衣服,让学生替换歌曲中的颜色,以此来丰富歌曲内容。如:Who is wearing green today? Green today?也可采取对歌的方式,让一部分同学唱Who is wearing ...today?,另一部分穿着此颜色衣服的同学答:Im wearing ... today.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3部分练习。方法和步骤参考第一单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的汽球涂得漂亮。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将Colour Song 唱给家长听。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在A部分Lets talk会话学习的基础上,增加Imfine.Thank you. / Very well,thanks.等对问候的多种回答语的教学,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 2.Lets play 本部分通过“Chain game”的活动,让学生大量的练习与运用Letstalk部分会话小学三年级英语pep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教学情况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也了解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认真备课,
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授课,师生共同发展。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老同事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学校方面,为了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本学期多次组织集体教师开展公开课活动,教师利用定期的开课日,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开课的这一天,所有教师都准时参加,而且校领导也参加这项活动,这些说明学校领导对英语这一学科的重视。上完课后,学校领导及各位教师共同评课,共同探讨如何上好英语课。每一次活动都能使各位教师学到新的东西,并激励着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实践,不断探索。
三、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实物、磁带、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引导、启发、教育学生一方法。学生以游戏、唱英语歌等方式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每课的句型结构,懂的它的规律,学会用学过的单词使用新句型对话。对话中照顾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对话的反应能力,每课讲授完后,要求学生必须读熟,会默写单词,会做基本的对话练习。让学生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巩固旧知识,得到两面照顾,不得松懈。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困难,有些学生已经厌恶英语学习,日益侵蚀,使教学有时无法进行。于是,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情和玩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会用,反复练习句型和单词,提高水平,使学生从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习英语是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不能松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辅导中下等生,让他们能跟得上,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能顺利通过。
四、在课后反思和批改作业方面。
每上好一堂课,我们教师都要做适当的工作总结和反思,这样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圆满进行,反思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事自己的问题,反思自身在高效课堂中是否发挥了导师即指导和辅导的做用,这样我们才能在高效课堂的浪潮中不断成长进步。
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今后继续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真正做到“It is fun, it is easy.”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学期以来,本人勤勤恳恳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孜孜不倦地传授给学生各种英语会话知识并经常练习,努力开发快乐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转眼间本学年结束了,一学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懈的精神从事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本学年本人任教三年级三个班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酸甜苦辣我都品尝过,但我无愿无悔,终身立志在小学英语教育战线上。我能够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从事英语教学。能够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请予以批评指正,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多次在语音室上课。在课堂上多游戏、多情景对话,多唱英语歌曲和歌谣。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本人注意重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拨引导。对于个别后进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最后,在本学年里,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做好备、讲、批、辅、考等工作,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注重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注重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用“情”感人,以“情”动人,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教学效果比较好。
总之,成绩是有的,但也有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改正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更大的进步!请领导多多指导。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用英语表达事物的颜色,其内容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有利于他们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材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实践、参与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融学习情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中,突出兴趣培养,重视学科内容的有效融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一个半月左右的三年级新生,学生的好奇心强,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有着强烈的兴趣,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愿意同他人合作,在学习上认真、进取,乐于在课堂上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本班的绝大多数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强,课堂气氛活跃,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及学习习惯,学生愿意进行交际,在交际中学习英语,感悟英语,在游戏中体验英语,认识英语。但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学英语,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能听、说、认读五个颜色单词red, blue, yellow, green, black.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2、能掌握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并且能灵活地运用。
(二)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悉运用所学颜色单词,并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让学生学会用What colour is it ?和 It’s…来提问和回答周围的事物的颜色。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听、说、认读颜色单词:red、blue、yellow、green、black;
2)让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
2、教学难点:
1)能在游戏活动中熟悉运用所学颜色单词,并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2)能掌握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并且能灵活地运用。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B Let’s tal部分是在学习了A部分Gd rning.This is….的基础上,学习Gd afternn!及答语,以及Nice t eet u.及其答语Nice t eet u, t.等会话用语并进行简单的师生交流。Let’s pla部分主要是通过做活泼有趣的布袋木偶游戏活动,来巩固练习和运用Let’s tal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会话Gd afternn!及答语,以及Nice t eet u.及其答语Nice t eet u, t.与他人之间进行简单的交流。
2.知识目标:
听懂、会说句型Gd afternn. Nice t eet u ,Nice t eet u, t.
3.情感目标: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在实际情景中听懂、会说Gd afternn! Nice t eet u. Nice t eet u, t.
2.难点:Gd afternn! 和Nice t eet u.的连读,及 afternn 的正确发音。
四、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n
1.Sing a sng“Hell”.师先放录音,后师生随录音跟唱并伴有动作。
2.请同学上台戴头饰表演A部分Let’s tal。
Step 2 Presentatin
1.教学Nice t eet u.及答语:Nice t eet u, t.和M.
(1)教师戴Miss Green的头饰向学生打招呼:Gd rning.I’ Miss Green.What’s ur nae? 学生回答。教师主动同学生握手,引出对Nice t eet u.的教学。师教读,重点示范nice的发音并板书。学生跟读、模仿Nice t eet u.的发音,然后机械操练(多种形式)。
师让一生戴着Miss Green的头饰,示意该生向老师打招呼:Gd rning. I’ Miss Green. Nice t eet u.师马上接着说Nice t eet u, t.并和Miss Green握手,引出对Nice t eet u, t.的教学。师教读,示范发音,并板书Nice t eet u, t.学生跟读、模仿Nice t eet u, t.的发音,进行机械操练。
(2)让三生分别戴Wu ifan和Wu ifan’s ther and father的头饰,师介绍并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问好,并适时鼓励评价。例如:T: Hell!This is Wu ifan. 其他学生向他问好Nice t eet u, 接着Wu ifan说:Nice t eet u, t.接着师戴着Wu ifan的头饰说:Hell!This is .This is dad. Ss: Nice t eet u! /dad: Nice t eet u, t.接着师教读/dad,示范发音,并让生跟读。集体读,分组读,个人读。
(3)同桌练习:一人充当新朋友hn,互相握手问好。师先示范:Hell/Hi,I’ hn/M nae’s hn,Nice t eet u.S1:Hell/hi,I’ xxx/M nae’s xxx,Nice t eet u,t.
2.教Gd afternn及其答语Gd afternn.
(1)用准备好的时钟(4:15)来表示afternn,让学生明白下午的意思。教学afternn, Gd afternn.师教读,示范发音并板书Gd afternn.让学生跟读。集体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2)小组内练习,出示钟表(下午三点),让一生戴Chen ie的.头饰,引导其他学生向她问好。师先示范:Hell! Chen ie. Gd afternn! C:Gd afternn! Mr Zheng.
Step 3 Practice
1.听音正音:
学生边听边跟读模仿对话内容,在跟读的过程中要边读边用手指着对话内容。
2.师生、生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3.表演展示:让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
4.游戏 Let’s pla:准备一些布袋木偶,让学生拿着木偶按照Let’s pla的对话,同桌一起玩游戏。
Step 4 Prductin
Grup wr: 周末你常去朋友家做客,见到他(她)的家人,你们会怎样用英语进行交流?
师与一生示范:Hell!Gd afternn/rning. M/Dad,This is….Nice t eet u.Nice t eet u, t.
每个小组分别是一个家庭,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再找2—4组的学生进行汇报展示,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评价。
Step 5 Prgress
1.小结:T: What have u learned tda?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2.Hewr:
(1)听录音并跟读 Let’s tal 的对话。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向家长及老师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学反思: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三年级的学生接触了英语才一个学期,对英语的基础知识只限于最基本的日常用语交流。个别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用语和指令还不能很快作出反应。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好胜、好动、好表演、胆子大,这就给了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要求教师用各种教学手段,动用自己的表情、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计本课时时是用情景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问与答,分角色地进行表演。
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以活动教学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手段,以生动的.画面、实物为辅助,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真实、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本节课在教授新知识上始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其次,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层次与梯度,从机械模拟到趣味操练,再到创编对话,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但体现了从“不会到会”这一学习过程,而且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但遗憾的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运用,缺乏情感目标的教学,没有抓住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当保护动物,热爱动物……希望在下次教学中补上。
人教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talk & Point and say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会认读句型: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 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2. 让学生学会询问他人的身份并知道如何应答。
三、教学重难点
1. 正确运用句子: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
2. 单词who’s的发音,以及单词that和father中th的发音。.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教师播放P8的Let’s chant,学生跟着录音哼唱。
2. 活动:介绍自己的朋友。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如:Hi, I’m Sam. I’m from China. This is my friend, Tim. He’s a boy. He’s a student. He’s from China/ the UK/ Canada/ the USA/ Australia.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师生观察Let’s talk的教学课件,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同的教学课件,使学生既了解了对话的含义,又了解对话运用的情景。
2. 教师提问: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静听。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读。教师注意带读学生不易掌握的读音,如:who’s, that, father等。
3. 教师安排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对话。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动: 1.教师呈现课本中Point and say部分教学挂图。
2.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图中的对话。
3.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父亲的照片,两人一组,介绍自己的爸爸。请几组学生到讲台前进行对话表演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chant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father, dad, mother, mom, woman。
2.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 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3. 能够听音跟唱本课的Let’s chant。培养学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学会感恩。
三、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单词:father, dad, mother, mom, woman和句型: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
2. 能够理解和运用句型: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单词卡、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父亲,根据学生爸爸的照片,同学四人小组活动,如:
Group leader: Who’s that man?
S1: He’s my father.
S2: He’s my father. He’s 35.
S3: He’s my father. He’s a teacher.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单词man和 woman
(1)呈现Mr Jones, 师生对话:
T: Who’s he? S1: He’s Mr Jones.
T: Is he a man? S2: Yes, he is.
(2)呈现Miss White,师生对话:
T: Who’s she? S1: She’s Miss White.
T: Is she a man, too? S2: No, she is a woman.
对比学习man和woman。
(3)教师带读单词man, woman。教师读一遍学生读三遍。
2. 运用man和woman。
如:Yao Ming is a man. Deng Yaping is a woman.
教师呈现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说My father is man. My mother is a woman.
3.对比学习father和mother。
教师带读单词father和mother。教师读一遍学生读三遍。
4. 学习Let’s learn
(1)呈现课文课件,熟悉本课单词和对话。
(2)播放录音,学生静听。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3)分多种方法朗读,练习对话。
(4)小组表演对话。
5. 活动:用明星照片,让学生两人一组运用句型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6. 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跟着录音说唱。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游戏:鱼尾配对游戏
分别画出鱼的身体和尾巴并剪下来,在鱼的身体上画上贴上单词汉字小卡如男人,女人,爸爸,妈妈,尾巴上贴上英文man, woman, father, mother,将之分散贴在黑板上或放在桌子上,每个同学轮流上前把鱼和鱼尾接上,并且正确的把汉语和英语读出来。
2. 活动:介绍家庭成员的照片。
学生出示一张母亲的照片。S1: Who is she? S2: She is my mother.教师向学生解释mom和dad更多地用于日常口语中。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spell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ten, red, leg , pen。
2.了解字母e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能够听懂指令,完成Read, listen and
circle.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四会单词、字母e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字母e的发音读新单词。
四、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单词卡片、课件。
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教师拿出单词卡片,同学快速说单词:father, mother, man, woman, dad, mom。
2. 播放Let’s chant的歌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哼唱。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利用课件呈现Listen, repeat and chant,让学生找出四个单词的共同点:
每个单词中都含有字母e。
每个单词中的e都读/e/。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拼读规则读出单词ten, red, leg, pen。
3.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练习单词的发音。
4.说短语或者句子:让学生利用本课的四个单词自由地说短语或者句子。如ten legs, a red pen, I have ten pens.等。教师利用本课所学单词造句:Ben has ten red pens.
5.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Listen, repeat and chant的单词。
6.小组学习:找一找还有那些单词中字母e的发音是/e/。
7.教师引导学生拼读Read, listen and circle四组单词。
8.播放read, listen and circle的录音,要求学生圈出听到的单词。
9.教师播放Listen and write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10. 让学生在四线格上抄写单词ten, red, leg, pen,并指导学生描红。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小组比赛:小组比赛:对号入座
教师把每个单词代表单词的图卡与词卡打乱,分发给三组学生,限定时间。哪一组最先把图片与单词对号入座则获胜,优胜组奖励加分。
2. 请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发音规律尝试朗读下面的单词。
get, bed, egg, beg, pen, ten, tell, text, pet, seven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talk & Let’s play
二、教学目标
1. 能理解会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 能够听、说、读句型:Who’s that boy? He’s my brother. Is she your mother? Yes, she is. Is he your father? No, he isn’t.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性格以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掌握Let’s talk的对话。
2. 能够听、说、理解句型:Is she your mother? Yes, she is. Is he your father? No, he isn’t. He’s my teacher!并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用句型。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游戏:丢了哪个单词?
呈现单词:pen, ten, leg, red, mother, father, dad, mom, woman, man, brother,让学生认读后,抽出一个单词,让学生猜哪一个单词不见了。
2.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鼓励学生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出示小弟弟的照片,问: Who’s that boy? Guess, please! 板书brother 认读单词,教师领读单词。
2. 教师呈现Let’s talk的课件,问问学生:图片上都有谁?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3. 教师播放Let’s talk的录音,让学生猜一猜对话的大体意思。教师引导学生说出Is he/she your father/mother?的答语: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
4. 教师板书Who’s that boy?和答语He’s my brother.以及Is he/she your father/mother?的答语: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然后引导学生做替换练习。
5. 教师再次播放Let’s talk的录音, 学生跟读。请两组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语音语调。
6.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读 Let’s play 部分的句子。
7. 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Let’s play的对话。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游戏:找妈妈
教师拿出一张学生妈妈的照片,让学生拿着照片一边传递一边问:“Is she your mother?”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Yes, she is.和No, she isn’t.”。然后替换男性的照片继续提问。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learn & Let’s chant& Start to read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sister, brother, grandmother, grandma, grandfather, grandpa,
family。
2. 能够听、说、读句型: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grandpa.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3. 能够跟唱本课的Let’s chant。
3.培养学生要尊敬老人、团结友爱的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
1. 掌握sister, brother, grandmother, grandma, grandfather, grandpa, family。
2. 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句型:This is…来介绍家庭成员。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挂图、教学课件、全家福照片。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利用呈现上节课的Let’s talk,对话挖空。让学生根据图片补全对话。
2. 游戏:猜猜看。出示一些小明星的照片,然后问学生:Who’s that boy/girl?让学生用:He’s / She’s…作答。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Let’s learn
(1)教师拿出一张家庭照片T: This is a family photo. 让学生抢答family的意思。教师讲解 family的意思是“家人”。
(2)从学生的全家福中随意抽取一张问:Whose family photo is this?引导该学生回答:This is my family photo. 然后让其他学生对照片中的人物进行发问,由该生回答。通过对话,引出新单词:sister, grandfather, grandpa, grandmother, grandma。教师点拨:grandpa, grandma 多用于口语中。
(3)播放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4)小组学习:看图片指认单词。
(5)出示挂图,让学生用This is my …. 描述family tree上的人物。
2. 学习Let’s chant
(1)教师提供没有文字的图片,组织学生口头训练,谈论图中人物。
(2)教师教读单词all和短语help each other.
(3)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静听。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唱。全体学生一起哼唱。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活动:游戏规则教师用一张画有大问号的白纸(把问号挖空)盖住family tree的单词,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单词。引导学生复习句型:Who’s that…? This is my ….
2. 让学生制作自己的family tree, 并在小组内利用本课的句型进行介绍和交流。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Start to read& Let’s check & Let’s sing & Part C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完成本课时的阅读任务。
2. 能完成Let’s check的听力任务,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训练听力的同时检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唱歌曲I love my family。
4. 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能够听懂、会说,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正确介绍家庭成员。
2. 正确理解歌曲的含义,能够分角色表演小故事。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文挂图、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教师播放本单元的歌曲“I love my family”,学生跟唱;男女生比赛唱歌曲。
2. 出示本课Part A Let’s learn和Part B Let’s learn情景图片,复习单词。
3. 教师出示两篇“Let’s talk”课文图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Unit2的两篇“Let’s talk”。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可以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Start to read
(1) 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并尝试翻译课文。
(2) 分小组完成Read and match的连线任务。小组成员互相核对答案。
(3) 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4)教师提供没有文字的图片,组织学生口头训练,谈论图中人物。
2. 学习Let’s check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Listen and number 图画,猜测每幅图的意思。
(2)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复述出所听句子。
(3) 学生根据录音排出正确的顺序。
(4) 师生核对答案。
(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Look and tick的图画,观察图片中的人物。
(6)学生齐读A项和B项的单词。
(7)让学生根据图片选择答案。
3. 学习Story time
(1)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动画,让学生大致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讲解文中难点词句:beautiful, actress和Wait a minute!教师先出示一位漂亮女演员的照片,说句子:Look!She is a beautiful actress. 教师板书并带读,学生跟读。出示上册Recycle 2 Read aloud的情节内容,复习Wait a minute!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3) 听录音前,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Who’s that woman?
Is she beautiful?
What does she do?(What’s she? / What’s her job?)
(4) 播放录音,学生静听。再次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
(5) 请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让其他学生判断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6) 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练故事内容。
(7) 小组展示:小组上台表演故事,看看哪组表演得好。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游戏:组装单词。
每小组准备一套字母卡,让每一组摆一摆本课学过的单词。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根据老师朗读的单词组装单词。比比哪组摆得最快。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牛津小学英语5A》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lessn, sing, sng, dance, pla.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learn, listen, ae, ride, put, can.2. 比较熟练的掌握句型: Can u…?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单词:ride, put.
第四教时
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词汇。2.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 Can u…?
es, I(we) can. / N, I (we) can’t. What can u d? I can…能较熟练地在情景中运用所学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Listen t … , please. Nw, fllw e, please. es. / O. / All right. O. Let’s sing it tgether.。4.解元音字母a在单词里的'读音。5.能有表情地演唱 ‘ We can sing and dance’
教具准备:1.Part A 挂图2.单词图片3.歌曲“We can sing and dance ”
教学过程:
1.Sing “We can sing and dance”
2.Free tal and revisin
1) Greetings
2) Act part A
3. Learn part A ( the first paragraph)
1) T: Listen t the tape please, and tr t answer questuin:
a.What tie is it nw?
b.Where are the students?
c.What are the ding?
S: 听本课课文第一段介绍性录音磁带。
T: Let’s sa it b urselves.
S: 复述本段。
3)T: Can u act Part A nw?
S: es, we can.
邀请同学上讲台表演,可分旁白、老师、高山等角色
4.Learn F≈G
1)T: Bs and girls, let’s pla a gae ‘ hide and see’.
(介绍游戏规则:捉迷藏)
Where’s Li Hng? Wh can find hi?
S: I can. He’s behind the dr, I thin.
T: Oh, n.
S: He’s beside the windw, I thin.
T:Oh, n.
S: …(继续猜测)
T: es, u’re right.
(此游戏也可以扩展为找东西,一学生藏,其他学生找)
2)T: Shw the wrds n the blacbard:
after, basetball, class, dance
引导学生总结元音字母a在这些单词里的发音。并请学生举其他同类例子。
5nslidatin and d exercises
1)As and answer using the drills:
Can u…?
es, I (we) can. / N, I (we) can’t.
What can u d?
I can…
2) Finish the exercises n the wrb.
6. Hewr
1) Review the wrds and expressins, prepare fr the dictatin
2) Written wr: Part C. Mae sentences and transla
小学英语三年级《colors》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听、说、读、认:blue, pink, black, white.
2、会认读have, pet, it, rabbit, color, star, teacher…..
3、会说I have a… What color is it? It’s….
4、能听、说、读、写R r, S s, T t
教学重点:
1、会听、说、读、认:blue, pink, black, white.
2、能听、说、读、写R r, S s, T t
教学难点:
会说I have a …. What color is it?It’s….
教学过程:
一、复习Lesson 13, say a chant,
Yellow, yellow, yellow, a yellow banana
Green, green, green, a green frog
Orange, orange, orange, an orange fish
Red, red, red, a red apple
二、由以上四种颜色,引出另外四种颜色的教学,拿出四张不同颜色的.图片,教学:blue, pink , black,white
三、出示四张图片教学并操练
1、出示一张a black cat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ca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ack.
2、出示一张a pink fish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fish. What color is it?
S: It’s pink.
3、出示一张a white rabbit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rabbi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white.
4、出示一张a blue kite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kite.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ue.
四、听录音,跟读课文
五、字母教学
1、学习字母R r
出示a rabbit的图片,问“What’s this?” 操练a rabbit,接着问:“What’s the first letter?”
出示字母卡片,辨别大小写,教读音。
指着卡片:“Big letter R, small letter r, R r is for rabbit, R r, R r. R r.”
2、同法教学S s
3、同法教学T t.
4、范写,书写。
六、完成Listen and circle the right picture.
七、总结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
八、Homework
1、朗读课文
2、完成《活动手册》Lesson 14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王红丽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单元整体设计,体现灵活开放”这一教学理念显得尤为关键,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相应地解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构建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单元整体设计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把握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挖掘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设计单元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规划单元教学时间的整体性,实施单元作业的整体性的教学手段和谋略。实施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主要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以单元为备课的基本单位系统的设计教学,整体处理单元教学内容,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是实现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一、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理清单元整体目标与模块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最重要的是单元整体目标的设定,当前的上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基本围绕某一主题按单元编排,单元内不同课时的内容虽然在形式上各具风格,但它们一般多围绕单元话题展开,因此各课时之间存在着关联。这些关联如同无形的纽带,将各版块之间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同一单元中的几个课时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产生整体感,并围绕话题有效地建构相关的语言知识体系。单元目标有课时的纵向目标的连接和延续,也有横向目标之间的交差和互补,横向目标和纵向目标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立体的目标网络,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目标紧紧地围绕在一起,达到教学目标。下面以上教版五年级小学英语Unit 4 Grandparents为例来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语境中学习词汇always,usually,often,visit,sometimes, never.
2.在语境中熟练运用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your grandparents?询问他人日常行为活动。运用句型: I usually play chess with my grandpa.来表达日常的行为活动。
3.掌握字母组合sh的发音。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回答问题、朗读对话、对话表演、听说结合、阅读等方式带动对核心词汇句型的感知和理解,在所创设的日常活动的情境中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谈论与家人的日常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Love my grandparents.”的主题情景中体验亲情的美好,进一步巩固本单元语言,并渗透爱的教育。
基于以上单元目标进行分课时教学目标设定:
通过单元整体目标的设定和单元课时目标的设定,让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清晰地把握在基于单元目标中单课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上每一课时时目标非常明确,从而实现课课连接、课课递进的要求,以达到完整教学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语言的整体效果,最终使学生在不同课时中获得了不同的语用体验,积累了学习经历,提升了语用能力。
二、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上教版)教材围绕某一主题分四个模块编排,每一个模块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栏目组成,每个栏目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有些侧重词汇、句型,有些突出语篇,并在各单元中提供了各种活动形式也风格迥异,但围绕同一模块主题展开的单元间的教学内容必定有所关联。这些无形的关联把看似分散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整个模块、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产生整体认知感,利于建立言语习得的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朱浦老师指出: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关注同一主题的话题的关联性;区分单元文本与单课文本的不同特点;单元目标的设定要重情感体验、重运用;关注单元内容的整合下的学生能力的体现。
1.各栏目内容互相整合
小学英语(上教版)每个单元中各个栏目有所侧重,有些以词汇和句型为主,有些侧重语法、语音等,围绕单元主题,设定课时话题,根据话题整合各栏目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下面以上教版五年级小学英语Unit 4 Grandparents为例来说明。
2.合理调整单元教学内容
基于学情,基于教材,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创设学生喜爱的话题语境,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增加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常用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方法就是再构文本,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再处理的再构过程,使得它成为一个具有情境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意义上的文本语段。()下面以上教版五年级小学英语Unit 4 Grandparents为例来说明。
三、基于单元整体的板书设计
随着英语整体教学研究的推进,现在的板书往往更加关注整体,使板书呈现语义功能。现代板书具有以下作用:通过板书可以知道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和新授词语,通过板书,能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通过板书可以语用输出。以牛津英语6B Module 3 Unit 2 Sea water and rain water 第二课时板书为例:
以上板书设计体现了三“语”整体设计。以教材整体内容为语量基础;以语言整体内容为语境基础(设计的语境必须用教材的语言);以语义整体内容为语用基础(用话题来体验)。
四、基于单元整体的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现在的作业不是停留在机械的词语抄抄写写上,而是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语言训练,形成语言技能。因此,依据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在作业方面注意和课堂教学保持一致,注重语言训练和交际能力的形成。
如,学习了“Going to school”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班级学生上学的方式并在基础上开展“绿色出行”的倡议书活动。“Family life” 布置作业让学生记录家庭成员周末所做的事情,在班级中交流家庭成员的周末生活。以上作业设计能实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能力的转化。学生通过作业能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技能内化为综合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去应用,并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实践、体验、分享、激励,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PEP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3Lookatme各课时教学反思
Unit3LookatmeALet’sTalk教学反思
优点:本部分主要是对句型Goodmorning.Howareyou?I’mfine,thankyou.Let’sgotoschool.OK!的学习,教学时,我对前两个单元的问候语进行整合引出本单元的教学,即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又使学生自然地转入新课的学习不足:情境创设的'太少。
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Unit3LookatmeALet’sLearn教学反思
优点:由于这几个单词是我们所熟悉的身体部位,教学过程中我可通过介绍自己的这几个身体部位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不足:eye和face两个单词的元音音素学生容易发音不到位,mouth一词的尾音发音较难,需要多加训练。
改进措施:同时我在上课是尽量是每一个学生有表现的机会这样边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Unit3LookatmeAlettersandsounds教学反思
优点:本部分主要是对Ee,Ff,Gg,Hh,Ii;这几个字母书写和发音的学习,并且初步掌握两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和三个辅音字母作为首字母时的发音,并且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教学,教学时我让学生边学边练,并且及时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当堂便记住本课内容。
不足: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太少。
改进措施:多留出一些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写的练习。
Unit3LookatmeBLet’stalk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是对话课,是对partA部分的练习和承接,学习新单词puppet和鼓励用语great。本节课我利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融入到相对来说更为真实的情景中来。
不足:但是,上课时由于过多的时间就用在了呈现新知上,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操练。
改进措施:多留一些时间进行操练。
Unit3LookatmeBLet’slearn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是一节单词课,是对partA部分的承接,在上课时我借助身体各部分来教学,把Let’sdo的内容融入到单词呈现中去,有助于学生边学边练,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不足:但是在上课时操练过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在以后教学时注意引导,多给学生时间相互交流,自主学习。
改进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操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来估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回顾、讨论、交流,在必要的时候适当予以指导、提示,而不是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1.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通过解决“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测的方法,在交流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针对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2.及时总结,促进知识的生成。
在教学中,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之后,教师作以恰当的总结,帮助学生把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进行完善。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启迪,更提高了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吗?
2.估测一下面前的橡皮、铅笔有多长,书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谁估得准。
3.揭示课题:大家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十分接近,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一下估测更长的距离,你们有信心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先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加深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的理解。再让学生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预热。
⊙联系实际,学习估测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7页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上学采用的是哪种交通方式。(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等)
(3)每天上学在路上要花多长时间?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估测的方法。(出示课堂活动卡)
(1)汇报估测结果。
预设 生1:我走200步大约是100米,从家到学校需要走600步,大约是300米。
生2:我从家到学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地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2)说一说你喜欢哪种估测方法,从你家到学校的距离适合用哪种方法来估测。
3.总结估测较长距离的方法。
方法一 步数估测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数出从家到学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后换算出结果。
方法二 时间估测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长时间,再统计从家到学校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换算出结果。
方法三 站点估测法。公共汽车走一站地大约是500米,只要知道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几站地就能估算出结果了。
师小结:同学们的估测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测的时候都知道要确定一个单位长度,然后看从家到学校有几个这样的单位长度,就能估算出结果了。
4.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27页下面“做一做”。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估测,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测更合理、更准确;然后对大家的估测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形成技能。
人教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Where is my car?》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talk & Let’s play
二、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日常用语:Where’s my pencil box? 及答语:It’s in your desk. It’s under your book.
2. 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3. 通过大声朗读,能理解对话大意,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4. 教育学生正确放置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的重点词语进行简单描述,用Where is …? It’s in/ 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
2. 需要多次练习under的发音。
四、教学准备
单词卡、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师生日常用语问候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内容。T: Boys and girls,Let’s begin our English class now. Uh-oh!Where is my English book?I can’t find it. Can you help me? 学生说出课本在讲台下面。
2.教师把一些学习用品放在不同的地方,如:铅笔盒放在讲桌内,铅笔放在书本下面等。然后教师对学生说:I can’t find my pencil box. Where is it?引导学生回答:在桌子里。教师说:Yes. It’s in the desk. 教师板书并教读句子:Where is my pencil box?和It’s in my desk.
3.教师把找到的铅笔盒打开,拿在手上,说:Uh―oh! Where is my pencil?引导学生回答:在书下面。教师按照学生提示移开书本,说:Oh, yes! It’s under the book!教师板书并教读句子Where is my pencil?和It’s under my book.
4. 教师可用book,ruler, pen等学习用品与学生进行替换练习,巩固学生对句型的掌握,如:
T: Where is my book?
S: It’s in your desk.
T: Where is my ruler?
S: It’s under your book.
5. 出示Let’s talk 图片:School is over .Zhang Peng and John will go home. 板书Let’s go home.。
6.播放Let’s talk录音,学生跟读。
7. 学生自读、集体分角色读、小组内分角色朗读Let’s talk的对话。
8. 教师在课件上出示Let’s play的内容,然后将问句的图片和单词卡贴在黑板上。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台下的学生说句子,台上的学生找出相应的图片贴在横线的相应位置。教师及时指导。
9. 学生在小组内继续游戏。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游戏:我会说
两位学生一组,A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盒,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放在铅笔盒或桌子的里面或上面,请B同学用in, under作答:
A:Where is my pencil?
B:It’s in the pencil box.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二、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以下单词:on, in, under, chair, desk及句型: Where is the ruler? It’s under the chair.
2.能听懂Let’s do的指令,并根据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
3.通过演示,说唱哥窑等形式来反复练习三会单词及句型。
4.教育学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教学重难点
1. 掌握单词in, on, under, chair, desk五个单词。
2. 能运用句型Where is ...? 询问物体的位置并进行回答。能根据指令将物体放在相应的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四、教学准备
教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文具。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师生利用文具进行句型练习:Where is my pencil/ruler...?Here it is!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课件出现zip, this is zip. He is careless.他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他在找什么呢?屏幕出现Where is the ruler?教师领读。然后呈现两个问题: where在哪个句子中出现过。Where is the ruler?的意思。
2.屏幕呈现书桌和椅子图片,利用听音、找单词,和教师分解读音学生自主拼读的方法学习这两个单词。
3.课件呈现on, in, under三个词,教师带读几遍单词,然后小组内开火车读.
4. 用课件出示Let’s learn的图片,让学生用介词on, in, under和同桌说几句话,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
5.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问:Where is my pencil?接着把铅笔放在自己的头上说:It's on my head. 学生小组内做游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一种文具分别放在自己的桌子上,椅子下面、铅笔盒里,其他同学就文具的位置进行对话。如:A:Where is the crayon? B: It's on the desk. ...
6.播放Let’s learn的录音,学生跟读对话。
7. 教师展示 Let’s do 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做的动作。
8. 播放本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做相应的动作。
9. 请一名学生句子,其他同学做相应的动作.
10. 教师随意读句子,全体学生做相应的动作.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小组游戏:Simon says
利用Let’s do的内容,由每个小组的小老师发指令,组内其余的同学做动作,并轮换做小老师发指令。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spell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dog, box, orange, body。学习字母o在单词中的发音,认读和书写含有这个字母的单词。让学生进入运用语言的状态。
2. 通过听、说复习单词的写法, 强化英语单词的书写训练。
3.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能够听懂、会说单词dog, box, orange, body。
2. 能够朗读并正确抄写本课所学单词。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单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请两位同学根据讲台上的文具位置,用Where is the…? It’s in/on/under…进行对话表演。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教师同时呈现dog,box,orange,body的单词和图片,请学生读出单词,并找一找四个单词的共同点,如单词中都有字母o,都发//的音。
2. 播放Listen, repeat and chant的录音,请学生进一步熟悉发音并跟着录音拼读单词。
3.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单词的拼写,思考并说出其共同字母,然后归纳出字母o的发音是短音//。
4.以dog为例,教师放慢速度并以夸张的口型读出单词dog,引导学生思考dog由几个音素组成,分别是什么。并以同样地方法对box,orange和body进行拆音。
5. 学生花样读listen, repeat and chant(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等)。
6.播放Read, listen and number的录音,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编号。
7.教师播放Listen and write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8. 让学生在四线格上抄写单词big, pig, six, milk,并指导学生描红。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拼音游戏,举举说说。 教师准备多张蓝色的辅音字母卡片和若干红色的字母o卡片,请几位学生上讲台,请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在规定时间内组合成一个单词并按顺序站好,双手举起字母卡,请台下的学生拼读此单词。
2. 请根据o的发音规律尝试朗读下面的单词。
hot, mop, hop, fox, box, not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talk & Let’s play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2. 能在语境中理解Is it in …? Yes, it is. No, it isn’t.,并在图片或动作等帮助下理解句子:Have a good time!
3. 能简单询问物品的位置。能正确使用肯定和否定回答。
4. 能够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Let’s play的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1. 在语境中运用一般疑问句Is it in/on/under…?来询问物品所在的位置,并给出回答:Yes, it is. No, it isn’t.
2. 由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语序的转换,it is和is it的转换容易混淆。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播放P39的Let’s do的录音,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2. 请学生介绍课桌上摆放的文件,鼓励学生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介绍情景发生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引导学生回答问题:What is Mike looking for? Where is the cap?
2. 播放录音,跟读对话。
3. 全班朗读对话。
4. 分角色表演对话。教师扮演妈妈,全班扮演Mike;全班分成四大组,第一、二组学生扮演妈妈,三和四组扮演Mike;小组内成员练习对话。
6. 出示Let’s play的课件,教师说明游戏规则。两人小组练习,学生A蒙着眼睛或趴在桌子上,学生B则把学生A的某一文具藏起来,学生A用 Is it in/on/under…?提问。有三次提问机会。此游戏也可以在四人小组里进行。一名学生藏学习用品,另一名学生戴着眼罩猜学习用品在哪里,一名学生做裁判,一名学生做记录员。每人有三次提问机会。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教师利用课件把Let’s talk的'对话内容挖空,把学生分为两组,分角色补全对话。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learn & Let’s do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ap, ball, car, boat, map。
2. 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在语境中运用Is it in/on/under…? 并作答:Yes, it is. No, it isn’t.
三、教学重难点
1.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ap, ball, car, boat, map。
2. 在语境中运用Is it in/on/under…?Yes, it is./No, it isn’t.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情景动画、录音机、磁带、单词卡。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游戏:猜猜猜。
教师展示不透明的玩具箱实物,请学生猜里面的玩具。玩具箱里的玩具可以是玩具车和玩具动物,甚至可以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学过的玩具食物。学生猜不中的时候教师通过展示玩具的一小部分提示学生。如果学生猜对,就给与奖励。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cap和map
(1)从玩具箱里露出cap和map的一小部分,请学生猜测,然后教读单词。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讲解这两个单词的意思。
(2)教师板书单词,让学生注意观察单词的拼写。
(3)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单词。
2. 学习单词ball和car。
(1) 教师出示球和玩具小汽车的实物,问:What are these?教师请会的同学教会其他学生,如果都不会,则由教师教读。
(2) 教师板书单词,让学生注意观察单词的拼写。
(3)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3. 播放Let’s learn的录音,让学生跟读。请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朗读单词。
4. 教师展示Let’s do的课件,出示小船的图片,请学生读单词,之后教师做出划船的动作,请学生一起跟着边说边做:Row a boat. 教师通过同样的方式呈现剩下四个句子:Bounce a ball. Drive a ear. Put on a cap. Read a map.
5. 教师播放Let’s do的录音,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6. 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跟老师一起做动作。
7. 师生一起边说边做动作。
8. 组织四人小组操练,请几个小组在全班展示。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游戏:最佳搭档。
二人一小组上台,一学生根据从教师手中抽的图片(Let’s do的图片)表演动作,另一学生用英文猜出动作。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Start to read & Let’s check & Let’s sing & Part C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
1. 能完成本课时的阅读任务。
2. 正确完成Let’s check的听力作业,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训练听力的同时检查
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能够学会唱歌曲Where is the toy car?
4. 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故事内容,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1. 能听、说、认读本单元单词。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听、说本单元对话部分的主要句型。
2. 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表演出这个小故事。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文挂图、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教师播放本单元的歌曲“Where is the toy car?”,学生跟唱;男女生比赛唱歌曲。
2. 出示本课Part A Let’s learn和Part B Let’s learn情景图片,复习单词。
3. 教师出示两篇“Let’s talk”课文图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Unit 4的两篇“Let’s talk”。
4.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可以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Start to read
(1) 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并尝试翻译课文。
(2) 分小组完成Read and tick的任务。小组成员互相核对答案。
(3) 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4)教师提供没有文字的图片,组织学生口头训练,就图中物品所在位置提问。
(5)小组内学生两人一组玩提问和回答的游戏。学生A提问:Where is the map? 学生B猜:Is it on the desk?,学生A用Yes, it is.和No, it isn’t.作答。
2. 学习Let’s check
(1)先请学生观察Listen and tick or cross.的四幅图片,教师分别问船、帽子、小汽车、球在什么位置,学生回答。
(2)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复述出所听句子。
(3)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请几个学生说出答案。师生核对答案。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Look and tick的图画,观察图片中的玩具。
(5)小组讨论,在玩具箱旁的单词中,有哪些是玩具箱里的玩具。如果玩具箱里有这个玩具,就在该单词前的空格打勾。
3. 学习Story time
(1)教师引导学生看第一和第二幅图,并讨论:What are Zoom and Zip playing? 引出Hide and seek, 并解释这个短语的意思。
(2)教师提出问题:Where is Zip? Is she under the table? Is she under the bed? Is she in the toy box? Where is Zip?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静听。
(3) 请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让其他学生判断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4) 再次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
(5) 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练故事内容。
(6) 小组展示:小组上台表演故事,看看哪组表演得好。
Step 3 巩固与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游戏: 大转盘。
规则:教师出示标有本课单词的大转盘,转动指针,指针停止时学生说出指针所指着的单词和单词的汉语意思。
Step 4 总结(Summary)
六、课后反思
曹伟华、张琦
【摘 要】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课例阐述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操作方法,即准确定位,整体设计单元目标,凸显递进性;主线贯穿,整体设计单元话题,凸显语境性;有序推进,整体设计单元板块,凸显功能性;及时反馈,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凸显延续性。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整体设计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通盘考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以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形成性评价。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有利于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杜娟,)。
本文将以某教师执教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s的单元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基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方法。
一、单元目标的整体设计――准确定位,凸显递进性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资源,而单元是教材的基本单位,这就要求教师整体考虑单元的教学,不能孤立地看待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内容,备课时要从整体教材的视角看待局部教材内容,将每个单元、每个课时乃至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具有两方面的内涵。首先,单元目标整体设计指教学目标设计应综合考虑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单元目标统领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服务于单元目标,不同的课时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但目标要求在课时之间应呈递进式状态。
其次,单元目标整体设计是指教学目标设计应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五项内容进行融合,使教学中诸多因素相互渗透,纵横贯通,从而达到整体联动、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立体效果,促使学生逐步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整体教学理念,执教教师对My Friends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分课时教学目标作了如下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与日常交际用语“He's/She's my friend.” “Goodbye.”。
(2)能听懂、会说、会读词汇:my、friend、she、she's、he、he's、too、this、is、sister。
(3)会唱歌曲Goodbye。
(4)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字母:Hh、Ii、Jj、Kk。
2. 能力目标
能较熟练地运用句型“This is . . .” “He's/She's . . .”介绍自己的朋友或家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能初步理解he、she、he's、she's、my friend的意思。
(2)能初步感知Story Time板块文本对话的意思。
2. 能力目标
能较熟练地朗读Story Time板块的对话,感知句型“He's/She's . . .”。
3. 情感目标
在表演对话中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会读、会说、会运用句型“He's/She's . . .” “He's/She's my friend too.”。
(2)能听懂、会说、会读字母:Hh、Ii、Jj、Kk。
2. 能力目标
能运用句型“He's/She's . . .” “He's/She's my friend too.”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3. 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This is . . .”。
(2)能朗读、表演Cartoon Time板块的文本内容。
(3)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字母:Hh、Ii、Jj、Kk。
2.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句型“This is . . .” “He's/She's . . .”介绍自己的朋友或家人。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思考与分析]
单元目标不是课时目标的简单堆砌,课时目标也不是单元目标的简单分解。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设计需要教师对本单元的重点语言知识和学生预计可以达成的课时目标进行整体把握,并将其有效分解,使分课时教学目标既有所侧重,又相互兼顾。
仔细观察上述单元目标和三个分课时目标可以发现,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相统一,课时目标服务于单元目标。其一,分课时目标以单元总目标为基准,但又经过再设计,体现了分课时目标要求。其二,分课时目标制定完善,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涉及了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兼顾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其三,分课时目标的设定由易到难,以逐渐递进的态势实现本单元各课时教学目标的一体化。例如,对于本单元目标语言“He's my friend.”和“She's my friend.”的处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生能较熟练朗读Story Time板块的对话,感知语言;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生能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运用语言;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生能介绍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并补充Cartoon Time板块中的句型“This is . . .”。分课时目标是系统的、递进的、连续的和相互联系的。
二、单元话题的整体设计――主线贯穿,凸显语境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每单元都设定了一个话题,此话题如同无形的纽带,将单元各板块内容有效统整。因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单元话题的整体设计。教师要着眼于单元话题,通过主线贯穿,对单元话题进行解读和再构,设计出具有课时特色的分课时话题,使整个单元的话题既统一,又呈现各自的个性。
在对My Friends这一单元话题进行整体设计时,执教教师对单元话题和分课时话题作了如下巧妙设计,创设了多元化的语境,让学生置身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开展真实对话。
[思考与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仅遵循板块内容,设计一个个相对零散的小语境,会对学生接收信息产生干扰。为了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以一条清晰的主线将课时内容合理串联。本单元的话题为Friends,单元各板块的教学内容也与Friends紧密相关。执教教师将单元话题作为教学主线,统领整个单元教学。而后,教师对单元话题再构,设计分课时话题。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为Story Time板块,分别出现了Miss Li、Helen、Mike、Yang Ling等人物。教师以关键人物Mike为抓手,将话题再构为Mike's Friends,借助教材文本资源,创设文本语境。教师首先导入对Mike的身份标注,通过介绍Mike的朋友,复习前两个单元中出现的人物;接着转换场景,教学Mike和朋友们下课后向老师告别的情景,以及Mike和Yang Ling放学后向家人介绍朋友的情景。各环节紧扣课时话题,语境的创设和引入流畅、自然。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为Fun Time和Letter Time板块,这两个板块的'内容相对独立,缺乏内在联系,教师将话题再构为Miss G's Friends,以活动巧妙连接两个板块,为学生创设自主体验的游戏语境。教师呈现了一系列趣味、生动的活动:Guess My Friends(猜猜我的朋友),衔接第一课时的文本内容,复习和巩固目标语言;Guess Who(猜猜是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目标语言;Get to Know Letter Friends(认识字母朋友),过渡至四个字母的学习,重点夯实对四个字母的认读和辨析。各项活动的内容围绕Friends展开,语境创设新颖独特,引人入胜。
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为Cartoon Time和Letter Time板块。教师依托Cartoon Time板块中的动画人物形象Sam将话题再构为Sam's Friends,创设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多元语境。上课伊始,教师设计Yes or No活动,创设活动语境;而后设疑导入动画,创设动画语境,开展新授、表演、运用等活动;最后又巧妙引入Hide and Seek动画画面,指导学生用“This is big K. This is small i.”等句子来描述自己发现的字母,在真实的场景中拓展语言。
三、单元板块的整体设计――有序推进,凸显功能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由诸多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具有各自的板块功能:Story Time为语篇阅读板块,强调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培养;Fun Time为词汇与句型操练板块,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单元目标语言等。“单元板块整体设计要求教师了解各个板块在单元教学中各自承载的不同作用,充分挖掘板块功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语言发展、认知的规律,将单元内各板块合理规划,有效完成单元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任洁,)。
在整体设计My Friends单元板块时,执教教师依据各课时目标选择与之匹配的单元板块作为教学内容,板块内容的安排体现了每一课时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推进过程。
[Story Time]输入文本对话,整体感知
1. 学生整体感知、理解Story Time板块的文本。
2. 学生朗读对话,感知目标语言:He's my friend. She's my friend.
Story Time板块作为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篇文本,教给学生初步阅读语篇的策略和把握主干信息的能力。三年级的内容较浅显,对于文本的处理要定位准确,既不可拔高,也不能偏易。
[Fun Time & Letter Time]体验实践活动,夯实训练和初步接触字母
1. 学生进一步学习单元目标语言,在游戏中自主体验和归纳。
2. 学生初步感知字母,逐一认读字母及字母组合。
Fun Time板块通过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和日常用语。该板块列出了单元中的重点目标语言和语法知识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达成充分训练目标语言的目的。
[Cartoon Time & Letter Time]输出语言内容,拓展运用和再次辨析字母,指导书写
1. 综合运用单元目标语言,关注语言拓展提升。
2. 学生熟练辨析字母,能正确、清晰地书写字母。
Cartoon Time板块旨在通过趣味卡通故事,帮助学生强化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关注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思考与分析]
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如果企图把语言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可能会使语言失去其完整性和真实性”(杜廷云,)。只有从整体思考,关注板块间知识点的联系,才能实现板块功能的有效融合。基于对单元各板块在分课时中功能的准确把握,执教教师对每课时的语言能力目标进行了重组和再构。
第一课时:基于文本,理解并模仿语言。教师没有过多地处理文本中的词汇、句型,仅要求学生随文识意,点到为止,将教学重心放在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上,教学中运用模仿录音、角色配音等方式引导学生模仿文本语言。
第二课时:基于活动,掌握语言结构。执教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任务型活动,在完成一项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掌握语言结构。
第三课时:基于交际,真实运用语言。教师借助多种资源,帮助学生归纳介绍他人的语言交流方式,并补充与拓展语言内容。同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以上板块整体设计从感知和理解语言到掌握语言结构再到真实运用语言,逐层深入,有序推进,体现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过程。
四、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及时反馈,凸显延续性
课后作业不仅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也是学习方法的反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需要统一规划每课时的作业,使其前后联系,有效延续。
在整体设计My Friends单元作业时,执教教师对作业进行了如下规划:
[第一课时作业]
1. Read Story Time at least three times after the tape.
2. Use “He's/She's . . .” and “He's/She's my friend.” to introduce your friends.
3. Make a friend card.
[第二课时作业]
1. Stick your posters on the wall.
2. Talk about your friends with cards.
3. Read the letters from Hh to Kk.
[第三课时作业]
1. Make a cartoon friend card.
2. Read and act out Cartoon Time.
3. Copy letters Hh, Ii, Jj, Kk.
[思考与分析]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来设计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述三个分课时的作业有以下特点:
首先,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更喜欢动静结合的作业。教师在每份作业单中除了布置书面抄写类的作业和口头朗读类的作业之外,还设计了动手操作类的作业,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更乐于参与,乐于完成。其次,教师要求学生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动手操作类的作业,图文并茂,具有开放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分课时作业有效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具有衔接性和延续性。比如,第一课时的作业中设计了“Make a friend card.”,第二课时上课伊始就插入了反馈环节,让学生借助名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而后作业中再次设计“Talk about your friends with cards.”的活动,语言目标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延伸至课外。第三课时的作业则结合卡通板块,要求学生设计卡通人物的名片,卡通人物形象数不胜数、可爱有趣,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进一步拓宽了学以致用的渠道。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厘清单元教学思路,解决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偏离的问题;有助于教师整体规划板块资源,开发板块功能,形成单元整体教学框架;有助于教师挖掘单元教学主线,创设多元语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参考文献
杜娟. 2006. 新课程教学问题实践与研究(小学英语)[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杜廷云. 2015. 小学高年级英语单元整合策略实践与思考[J]. 小学教学设计,(12):14-16.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任洁. 2014. 在整体中建构单元各板块有效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21-25.
译林出版社. 2014.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T]. 南京:译林出版社.
――――――――――――
附作者信息:曹伟华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教研室
张 琦 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 is my car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武安市阳邑小学 杨俏 .4.10
概述: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4Where is my car?本单元共需六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单词desk, in, under, Where is ...It’s in\\\\ under ...并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句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使学生口语练习生活化,交际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理念:
在跨越式为指导下,以语言运交际为中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努力为学生创设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任务型教学,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想,使语言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单词 desk, in, under,句型:Where is ...It’s in\\\\ under ...2.能力目标
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句型, Where is ...It’s in\\\\ under ...并且用已经学过的学习用具来练习Let’s play的内容。
3.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长课外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是三年级学生参加跨越式教学已经有一学期了,他们已经适应了跨越式课堂模式,听说能力都比较强。乐于感知,模仿习得英语。所以本节课采用多种方式来教学,让学生从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听、说、认读单词 desk, in, under,句型:Where is ...It’s in\\\\ under ...教学难点:where 的读音,能理解方位介词in, under 的含义。 教学策略:
由于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英语一学期了,读与说的能力相对较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语言交际的教学策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创设、教室内真实的辅助性教学资源提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领会教具准备: 1.相关人物单词的图片和卡片。 2.教师自制的PPT。
3.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拓展资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Warm-up /Revision (5minutes) sing a song.(2minutes) 教师播放歌曲《Where is the toy car?》
【设计意图:让学生唱熟悉的歌曲,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营造英语氛围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环境中。】
二.Presentation(15minutes)
1教师指着教室里的一张桌子说:This is a desk.It’s a yellow desk.从而让学生知道desk就是桌子的意思。然后教师把一支铅笔放在桌子里面说:Where is my pencil? It’s in the desk.教师又把一本书放到桌子上说:Where is my book? It’s on the desk.教师又把铅笔盒放在桌子底下说:Where is my pencil box? It’s under the desk.【设计意图:采用教室里的具体的实物和学习用具来展示单词,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会很好奇,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在PPT上进一步展示图片来练习单词和句子。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和练习所学新句子。】
3.教师播放 Let’s play 部分的录音,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文具和自己制作的单词卡片拿出来做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可以巩固和练习所学新句子。】 对话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4.对话练习(Model\\\\Pair work\\\\Feedback) A: What can you see? B: I can see a bag/book … A: Where is the ruler/pencil…? B: It’s in /on/under… 两人一组练习展示。
【设计意图:利用真实的情景把学到的知识活用到言语交际中,从而实现跨越式的要求。】
三.Extending reading 10分
总共四篇阅读材料。第一篇是课本上的听力材料,听后让学生回答问题:Where is the book? 第二篇是dialogue2-2 听后让学生获取新单词:behind,next.第三篇是让学生获取新句型: There are some …in/under.第四篇是reading1听后让学生回答问题:Where is my market? 【设计意图:让学生听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短文,大信息量输入,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语境中体会、理解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听读的能力及语感。通过听 后反馈信息,在交流中进一步学习拓展句型。】
四. Cooperation and making dialogues 8分 支架如下:
A: What can you see? B: I can see a … A: Where is the … B: It’s in/under the … A: What colour is it? B: It’s … 两人一组练习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学生听读情境对话的反馈和运用,同时也是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能落实课标的要求,又能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五. Summary What did you learn?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 Homework
和同学们用自己的学习用具练习今天所学的句型。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Unit 4 Where is my car?
desk in Where is …? under It’s in\\\\under …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A Let’s learn
学校:
执教年级: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三年级下册Unit5 Do you like pears? Part A Let’s learn.它们涵盖了本单元重点句型和词汇,即“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和pear,apple,orange,banana”这四个单词。在单词和句型教学上,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情境,以学生喜欢的话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过去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使得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和表达能力。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本堂课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营造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景。课堂上尽量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注重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词汇:能够听说认读水果类单词:apple, pear, orange, banana.句型:能够听懂并会说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
2.能力目标:
能够在图片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询问他人对某物的喜好并回应他人的询问。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模仿、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1)能够运用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来询问他人和表达自己的喜好。(2)掌握apple, pear, orange, banana的发音以及复数形式的发音
教学难点: 1.对名词复数有初步的认识。 2.orange, banana的发音。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水果歌》视频。请学生说一说,在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水果?出示课题带领学生读(板书课题)。
二:学习Let’s learn部分
1.我们的第一位小客人来了(课件出示梨子图),他是(梨子)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出示pear单词)指导学生认读。Pear小客人把他的小伙伴们也带来了(出示梨子图及单词pears)指导学生认读。同学们,你们仔细看一看pear和pears有什么区别吗?(板书pear pears)
2.下面,我们请出第二位小客人(课件出示苹果图)他是(苹果),他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课件出示apple)指导学生认读。我们的小客人苹果看到你们,有点不好意思,脸都红了,所以他把自己的小伙伴也叫来了(出示苹果图及apples)指导学生认读。同学们,你们仔细看一看apple和apples有什么区别吗?(板书apple apples)
3.下一位小客人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出来了(课件出示香蕉图)他是(香蕉)他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哦(出示banana)指导学生认读。他的小伙伴也来凑热闹了(出示香蕉图和bananas)指导学生认读。指导学生区别banana和bananas。 4.最后一位小客人登场了,(出示橙子图)他给自己取一个洋气的名字(出示orange)指导认读。我们的橙子小客人也把他的小伙伴叫来了(出示橙子图及oranges)指导认读。引导学生区别orange和oranges。板书orange和oranges 5.淘气的apple小客人发话了,他要和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同意吗?那我们和他一起来看看游戏小提示(课件出示游戏要求)。小组完成拼图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6.pear小客人,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你喜欢梨子吗?(出示课件Do you like pears?你喜欢梨子吗?)指导学生认读。引导学生说(出示Yes,I do是的,我喜欢。和No,I don't不,我不喜欢)指导学生认读并板书。
6.banana小客人说他想考考你们,出示课件Do you like…?Yes,I do.是的,我喜欢。No,I don’t.不,我不喜欢。你们能用这个句型说出对其他三种水果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吗?指导学生说并板书
7.看到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我们的第四个小客人orange,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课件出示水果图)待会儿他们会轮流消失,谁消失了,你们就大声地喊出他的英文名字。准备好挑战了吗我们开始了。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画出你喜欢的水果,并用英语说一说。
五、板书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a pear Pears an apple apples a banana bananas an orange oranges
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