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说课稿(共含9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iGel_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部分内容,是经济部分的主要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三个框题: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会合理消费,三个部分.本课是在这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承上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启下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一环.而本框在本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认识我国经济现状,经济制度的重要一节.因此,学好本框对于学生全面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同时,理解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认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与价值观,是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根据“三维目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能力目标: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难点: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比较法、讨论法、指导阅读法、讲授法等。
四、学法说明
1、学情分析:新课程认为: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与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再者,初三学生感性思维活跃,理性思维有了一定发展,具有相关知识与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设计学法如下:
2、学法设计
(1)、比较法: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比较、体验,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形成认识。
(2)、讨论法:本框理论性较强,打印资料供学生讨论。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激励学生交流观点,大胆质疑,主动探究、教师参与交流。
(3)、自主学习法:本框一些内容易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张扬个性,自我感悟,自我肯定,自我完善。
五、教学过程说明
1、搜集资料,进行比较,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课前根据学生对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让学生收集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发性的变化这方面的材料;同时收集一些学生消费的心理,消费行为方面的材料让学明确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要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从而理解“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运用印发资料和教材中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印发了“中央企业20××年实现利润1867亿元”,“我国入选全球500强的企业”,“20××年我国各地私营企业发展情况表”,“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变动表”等四份资料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现有资料帮助学生较直观地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打下基础,能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个体、私营经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大胆设问,引发发讨论,激活思维,深入探究
对于疑难问题大胆设问,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问题学生难以理解,单靠老师讲授学生很难有积极性,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于是我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深入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尽管学生的说法可能会五花八门,指向分散,但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这两个方面加以讨论,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4、启发点拨、整合知识、形成认知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我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初级阶段国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用关系图的方式把它们展现出来(详见公开课教案),这样学生一目了然,达到整合知识、形成认知的目的。
五,关于评价的说明
在师生,生生之间彼此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彼此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相应的鼓励,肯定和指导,实现教师评价。总之,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后评价相结合。
六、板书说明
新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可读性强,但理论性要求不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所以条刚较少,为便于学生学习,教师应在生动活泼教学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把教材知识系统化,但应简洁明了,便于掌握。为此我设计如下板书:
㈠感受身边的变化
1、“三步走”战略
2、“两个1”的目标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
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包括的内容:
(2)国有经济的含义:
地位:
作用:
(3)集体经济的含义:
地位:
作用: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七、课后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应针对性强,精而简,能体现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拓展思维,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为此,我设计如下练习。
课后作业
材料一:教材90页“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此图所述,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都是国有企业。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一、感受身边的变化(板书)
【活动一】畅谈身边的变化,了解“三步走”战略
(自由发言,身边的变化)
(教师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既体现在祖国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引导)那么,我国是通过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1、“三步走”发展战略及其确立依据(板书)
(学生自学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
(媒体展示)目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依据:我国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P34)具体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发展战略,前后跨度多少年?它表明了什么?
前两个都是,而后一个50年,这体现出什么?(实事求是)
(教师引导):“三步走”战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两个100年”的目标
2、“两个100年”的目标(板书)
(学生齐读课文)
――到建党100年时(本世纪头),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100年时(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教师提问)“三步走”战略实施情况如何?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注意: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教师引导):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实行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板书)
【活动二】自主合作学习(媒体展示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3)什么是国有经济?(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5)什么是集体经济?(6)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怎样?(7)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其确立依据是什么?(9)如何正确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学生分组自学并交流)
(教师归纳小结,对国有经济与国民经济这两个词的区别教师要稍作点拨)
【活动三】体验生活,分析变化(媒体展示)(学生讨论)
除夕,老李一家五口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聊着开心事。
李大爷说:“我们钢铁公司是国营骨干企业,今年完成了一个投资近3亿元,能生产110万吨特种钢铁的项目。今年公司产值突破了31亿元,利税达到5.1亿元。光年终奖金我就拿了5000元。”
李大妈说:“我们那个服装厂是乡镇企业,以前只能接受外贸定单,加工儿童服饰和休闲服饰,还要看外国人的脸色。今年我们引进了一套西服生产流水线,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光是税收就上缴了30万元。嘿,我还拿了元红包。”
儿子李强说:“我开了一个电脑公司,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这几天,光电脑就卖出去了20多台。呵呵,今年这个年过得美滋滋的。”
媳妇王芳说:“还说呢,我都累死了。我那个美容院生意好得不得了,请了18个员工,一直做到现在才把最后一个客人送走。年初二又有十几个新娘要等我给她们化妆。咳,看来,我是没法跟你们出去旅游了。”这时,孙子李明拿来了计算器,嚷着要算算大家今年一年的收入。不一会儿,他惊叫起来:“哇,我们家是30万元户了!这回,该买辆小汽车了吧?”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请问:(1)老李一家人所从事的职业分别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
(2)这些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各自的地位是什么?国家对它们采取什么态度?
(3)老李工作的工厂属于什么行业?你还知道还有那些行业是由国有经济控制? (4)你的周围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5)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
(由学生回答,教师指导、肯定学生的观察,引导其做一个有心人)
教师归纳小结: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它有多种实现形式。其中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联系我国科技发展、生产力发展状况分析理解)
【活动四】总结富裕的秘诀(媒体展示)(学生讨论)
你如何评价老李一家人的话?
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总结老李家的致富秘诀?
在我国,像老李一家的情况不是少数,他们走上了富裕道路说明了什么?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归纳(肯定学生有道理的回答,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评价:他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走上致富的秘诀。A、李大爷看到了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的投入是该厂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B、李大妈看到了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人民收入,是致富的重要原因。C、李强和王芳看到了个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个体经济的发展,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人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原因:(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李大爷一家得以致富的关键。(2)、一家人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根据自身情况从事多种经济活动,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归纳升华)在我国现阶段各种经济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必须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不能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课堂总结(略)
[课堂练习](媒体展示)
单项选择题
1、我们中学生之所以要关注经济发展,是因为( )①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要靠经济的发展②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③可以帮助我们感受经济生活的变化,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④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上的使命,更好地融入社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三步走”。目前正在完成的是( )
A.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到建国100年时,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是( )
A.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D.初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公有制B.非公有制C.个体经济D.国有经济
5、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6、控制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分是( )
A.公有制经济B.混合所有制经济C.国有经济D.集体经济
7、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它决定了我国只能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③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它的发展。
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不可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
简要回答
8、你知道哪些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例子?集体经济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有那些作用?
9、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私营企业?它们的作用如何?
分析说明
10、【材料一】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
项目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75%
25%
工业总产值
62%
3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
62%
【材料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1952年
1978年
国民生产总值
679.00亿元
3624.10亿元
15万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
183.70亿元
1132.26亿元
3万亿元
进出口总额
19.40亿美元
206.38亿美元
1.38万亿美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未统计)
343.4元
8400元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材料一体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⑵它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⑶请你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11、杨妈妈的账本(教材P88,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杨家的账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从账本记载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比较杨妈妈与女儿的账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课堂反思]略
[板书设计]
一、感受身边的变化
1、“三步走”发展战略及其确立依据
2、“两个1”的目标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
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确立依据――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教学流程图
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制定目标------找出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媒体展示和运用------课堂总结----------课堂练习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基本实现现代化?什么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什么要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公有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什么还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的日益显现,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就有必要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2)课程标准的依据。
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讲解了主要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目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内容,是第七课整个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3、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4、教学重难点: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说教法。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基于此,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生活实际,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从教法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针对学生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模糊认识,我本着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阅读、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2、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引导学生探究“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等内容,把基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上。做好分析、探究工作,正确引导,就能把课堂教学内容讲活。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这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阅读讨论法。
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比较法。
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就有辨析、体验、过程。我采用比较法教学,如改革开放以前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比较,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作用方面的比较等。
四、说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引言导入新课。引言从概括性的意义上,说了三层意思。一是经济建设在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中的基础性作用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中心地位;二是从引导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切入本课学习内容;三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一步升华。可以看出,本课引言是描述性的。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我选择了典型事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得出结论。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课堂练习。
练习的设计,使学生再次巩固学到的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知道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地位和作用;知道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能力目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从我国各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具有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难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书指导法、情景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的有关数据。
学生:收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有关材料,体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思考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越来越好》片段)
(教师提问)听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歌曲中反映出我们的生活在不断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关注我国经济的发展,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参与经济生活,这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负的使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新课教学: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板书)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板书)
一、感受身边的变化(板书)
【活动一】畅谈身边的变化,了解“三步走”战略。
(自由发言,身边的变化)
(教师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既体现在祖国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引导)那么,我国是通过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1、“三步走”发展战略及其确立依据(板书)
(学生自学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
(媒体展示)目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依据:我国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P34)具体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发展战略,前后跨度多少年?它表明了什么?
前两个都是,而后一个50年,这体现出什么?(实事求是)
(教师引导):“三步走”战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两个1”的目标。
2、“两个100年”的目标
(学生齐读课文)
——到建党100年时(本世纪头),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100年时(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教师提问)“三步走”战略实施情况如何?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注意: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教师引导):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实行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造福人民经济制度》优秀教学反思
在学校今年举行的第21界教学艺术节活动中,我出了一节《造福人民经济制度》的公开课,在出课之前,我做了认真的准备,但在试讲的时候,我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节课还没有平时上的好,学生很有意见,我也很苦恼。为什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会有如此糟糕的效果?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很难,课堂的容量又很大,教法处理的不当,教学的任务就无法完成。我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先是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提纲的内容,自己完成不了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进行交流共同解决。由于我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问题又多,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使本来就难理解的问题又加大了难度,而不是把难题化简了,主要是没有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接受能力,效果适得其反。如填写我国经济制度中的各种经济成分的地位的表格,学生就不会做,即耽误了学生的时间,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对一些身边的事情不了解,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的不多。后来我就采取了其他教师的建议,把这个表格删除,简化导学提纲的内容,设计的问题简单明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效果很好,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吸取的教训。
但在这节课中,应该值得肯定的是,我选取了学生身边的事例,如宝钢、华西村、珲春市的东市场、全家福超市和附近的小商店,让学生区分它们各属于哪种经济成分,结合我国今年十一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视频,即对学生进行了时事教育又使学生认识到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突出了教学重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一节课的内容多,难度又大,而且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又和以往的不同,我及时的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规律,使学生发现了对我国的多种经济成分的论述是从含义、地位到作用的顺序进行论述的,学生发现了这一规律以后,我又及时进行鼓励,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受益终身。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对知识的归类,有利于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如教学中我把各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以表格和填空的形式列在了一起表格填完以后学生马上就知道了它们是经济成分的地位,又得出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二、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上
由于课前没有时间试课件,结果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播放的视频歌曲《越来越好》的声音太小,我在进行调试的时候又没有调好的情况下,又没有对歌曲的大意进行一下说明,使本节课一开始就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好,这说明我的课堂应变的能力很差。
三、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
在课堂教学中我缺乏鼓励性的语言,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对学生回答问题点评的语言不到位,吝啬鼓励的话语,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些问题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加以改正的。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九年级思想政治教材第三单元的重点内容,在这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认识我国经济现状,经济制度的重要一节。学好本框对于学生全面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本框的重点是“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难点是如何理解国家对非公有制的政策。为了让学生更好接受新知识,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充分,课堂上积极参与,基本大到预期目的,教学效果良好。
反思本节课较好之处是:
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祖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必要性,坚定了学生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同时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深刻理解了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构成,增强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这样很好的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并结合本课特点,课前认真地对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了解,设计本课的学法、教法,从而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够顺利展开。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了学生探究和合作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发讨论,深入探究。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参与意识很强,学习热情很高。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作用,容易让学生混淆,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个别展示表述自己的理解,小组集体展示,既锻炼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又让同学们详细掌握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的安排略显仓促,知识的处理不够仔细。
2、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紧张,还是不能完全达到脱稿展示。
3、个别预设问题不够科学。
这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虚心接受专家的指导,向其他教师学习优点,经常听课,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同时通过专家和教研组的评课,我将继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继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实践探索,提高自己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我们这所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的大舞台上,展示自我,创造成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两个1”目标的具体内容。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各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
能力目标:
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基础和非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教学重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掌握
[教学难点]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发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畅谈变化,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材料:除夕之夜,小强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爷爷深有感触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听广播。”爸爸接着说:“我年轻的时候,要跑到几里外才能看一场电影。”小强自豪地说:“现在,我可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奶奶兴奋地说:“现在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哇。”
教师: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体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例子吗?
学生:衣、食、住、行、通信……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
活动一:感受身边变化,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多媒体显示教材P88的小栏目“杨妈妈与女儿的账本”)杨家的账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账本记载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比较杨妈妈与女儿的账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既体现在祖国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学生:谈谈家庭或本地区所发生的变化。
教师: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我国采取了“三步走”战略,究竞“三步走”战略是什么?请阅读课本,然后结合下图思考。
(板书)
学生:略
教师:“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根据什么定的?
学生:略
教师: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并且经我国十四大、十五大的进一步丰富,形成了“两个100年”的目标,那么“两个100年”的目标又是什么?
学生:略
教师总结:
建党100年:19-(目标是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建国100年:1949年-2049年(目标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了更好地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我国正在实施第三步走战略,并且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那么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国人民的努力……
教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有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那么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的经济存在形式又有哪些?先思考“宝钢”材料,然后回答课本问题。
学生:略
教师:像“宝钢”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还有哪些?
学生:银行、石油、电力、交通、通信……
教师:这些行业主要由国家控制,说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但除国有经济外,我国的集体经济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请看位于北京郊区的韩河村……
学生: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
教师: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国是否只有这两种经济形式?还允许其他的经济形式存在吗?
学生:允许。
教师:大家说说看,还有哪些形式?
学生: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教师:大家试举一个体经济的例子,并结合该例子说说为什么我国还要允许个体、私营等这些经济形式存在?
学生:街边的小卖部、菜市场的卖肉户……
教师:它们都有些什么作用?
学生: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增加税收……
教师:是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等都有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也允许这些经济存在。通过上述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
学生:略
教师总结:
(板书)
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填写下表:
单位
所属经济成分
一位外商投资的皮鞋厂
陈雨自己开的杂货铺
李娅就职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孙跃就职的`镇办饲料加工厂
小王自己投资创办的服装厂
教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能把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各种所有制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三步走”,也懂得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作为年青的一代,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我国经济建设奠定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附材料:
1、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深圳中兴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构成中,国有股36%,社会法人股31%,社会公众股33%的股本结构。依托“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从一个原始投资300万元的小企业,经过的发展,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著名企业。
2、身边的国有企业:
第七课 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能力目标: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教学重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教学难点: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法;讨论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其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关注我国经济的发展,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学会合理消费,这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负的使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讲授新课 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一)感受身边的变化 活动1:杨妈妈的帐本 (1)杨家的帐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既体现在祖国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比较杨妈妈与女儿的帐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答:①杨妈的是柴米油盐等小账,杨女儿是家里的购进大件、花销在千元的吃饭等,即家庭支出结构的变化及数额的显著变化;②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坚持改革开放及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1、“三步走”战略 ①目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②出发点:我国国情(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具体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 注意: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问题1:我国的“三步走”战略是什么? (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活动2:如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宝钢”,抓好这些“关键少数”,对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①地位:它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②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问题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有哪些?(P90上)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⑴国有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积聚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包括哪些? 答: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如国防工业、造币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B、支柱产业和高心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如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建筑业等。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如大江大河的治理、重点防护林工程、重点公益事业等。D、自然垄断的行业如油田、天然气、大型煤矿等。】 问题3:什么是国有经济?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有何意义?(P90中上) ⑵集体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活动3:你还知道哪些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例子?集体经济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问题4:什么是集体经济?巩固发展集体经济有何意义?(P90下-91上) ⑶(问题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如何?):(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P91中)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4: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私营企业?它们的作用如何? (答:①私营企业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等。 ②作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就业和税收,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5: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填写P91中的表格 (答:分别是:外资经济、个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4、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活动6: (1)你如何评价这几位村民的话? 【答:评价:这几位村民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该村走上致富的秘诀。A、采药民看到了集体经济和良好的自然条件的重要作用。该村因地制宜,兴办药厂,是致富的重要原因。B、村委会主任看到了国有经济(国家的支持地)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该村经济发展的保证。C、村支书从国家制度上缝隙了该村致富的原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该村经济得以发展、人民生活得以富裕的关键。D、经营餐馆的村民(有致富的意识和吃苦的精神)看到了个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个体经济的发展,既有利于该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村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记者可以从哪些方面总结这个村庄的致富秘诀? 【答:(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该村致富的关键。(2)国家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该村致富的基础。(3)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该村致富的重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问题6: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P91下、92上、下) 课堂小结:“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造福于民的经济制度。 作业设计 1、我国的“三步走”战略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有哪些?(P90上) 3、什么是国有经济?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有何意义?(P90中上) 4、什么是集体经济?巩固发展集体经济有何意义?(P90下-91上) 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如何?):(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P91中) 6、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P91下、92上、下) 7、见《高效速练》相应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一)感受身边的变化 1、“三步走”战略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 (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4、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 作文 人民广场
★ 请人民评议
★ 人民奖学金申请书
★ 调解协议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