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姓容名易发财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共含1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姓容名易发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篇1: 《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

学生学习目标

1.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任务

任务一: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任务二:教会学生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检测工具

一、填空。

1,26.4×4=+()+()+()

2、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3、把56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二、直接写出得数

6.5×10=0.56×100=3.78×100=

3.215×100=0.8×10=4.08×100=

教学具:口算卡,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

二、民主导入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如果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3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强调“估计”这个词。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找不同做法的学生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探索新知

(出示0.72×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3、小结:仔细观察乘法算式,你能用你的话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4、练习:结合主题图,提出问题: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风筝呢?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三、检测导结

1、课本第3页做一做1、2题

2、课本第7页练习一1、2、3题。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我们大家说点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花布每米13.5元,求买5米用多少元?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是几位小数乘整数,就是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3.5×5=67.5(元)

扩大10倍

13.5────→135

×5←────×5←───────

67.5缩小10倍675积也要扩大10倍

新知识原有知识

答:买5米需要67.5元.

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设计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做学习准备,通过学生填写、观察“复习”题中每栏表格中得数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掌握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并且通过“去掉小数点后这个数扩大了多少倍”的练习,唤起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回忆.这两个规律是本节课教学的基础,夯实这个基础,对新课的教学十分有利;第二个内容安排了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认识,通过5个3.5连加和3.5×5都能计算出5米布用多少钱这个事例,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也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第三个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首先针对学生会计算35×5而不会算3.5×5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提出对3.5×5作适当改造,把3.5×5转化成35×5来计算的设想,这种设想的提出,不仅解决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还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策略,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教学中还让学生猜想把3.5扩大10倍后,3.5×5的积会起什么变化?沟通了准备知识与新知识学习的内在联系,当学生凭借准备知识完成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的理解以后,及时对计算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特别是本课对学习方法的归纳,把重视学法、培养能力的任务落到了实处,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篇2: 《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增强估算能力,提高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算法。

师叙述:秋高气爽的假日是放风筝的好时机。广场上,天空中飘扬着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大家想放风筝吗?那我们先到风筝店看看去。(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口答燕子风筝的单价是4.5元和其它几种风筝的单价。

师:买3个燕子风筝要多少元?先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

指名口答。(比12元多,比15少)

师:准确的总价是多少?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算法。

展示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算法一:4.5+4.5+4.5=13.5(元)

算法二:4元×3=12(元)

5角×3=15(角)

12元+15角=13.5(元)

算法三:45×3=135(角)

135角=13.5元

算法四:4.5×3――13.5

重点引导学生辨析算法四,让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按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所以算法四的写法才是正确的。

师:得数不点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师小结:计算整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

师:都知道了要在计算的最后点上小数点,那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吗?

让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师: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现在你知道怎么计算小数乘整数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步骤。

师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然后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小数的积的末尾有0的可以去掉。

二、当堂检测

课件出示检测题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计算时,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问题?

四、拓展思维

课件出示

五、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的法则:

①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②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小数乘法中的积的末尾的0可以去掉。

篇3: 《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暑假生活交流

2.情境引入

师:暑假里天气炎热,为了消暑,人们通常会买一些水果吃。来看看(多媒体展示买卖水果情境)

师:从图里,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西瓜每千克3.5元,苹果每千克2.6元)。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提出问题

师:这时,来了一位小朋友,她要买3千克西瓜(多媒体展示问题)

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并说说估算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同学们各自的理由很充分,思考问题也很有深度。那么到底花多少钱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吗?

2.尝试解决问题

师:谁把你的成果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方法,在实物投影演示,并从中选择板书。)

竖式笔算35角×3=105角。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千克西瓜一共用多少钱时,老师注意到学用这种方法,(教师指板书),3千克西瓜花了10.5元,你们算得对吗?

师:你能说出理由,或者利用以前的知识来验证10.5元是对的吗?

[出现把3.5元看作35角,35角乘3等于105角,105角以元作单位是10.5元。(教师边描述边板书)]

师:请同学评价这种方法怎样?(学生各抒己见)

师:这些方法证明了我们大家算对了。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观察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小数乘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即聪明又很会应用知识,能把没学的小数乘法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

2.尝试解决

出示0.72×5

师:这也是一道小数乘法的题,怎样写竖式呢?(师生共同写出来。)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那怎么办呢?

3.理解竖式笔算方法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一想)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③学生试算。(根据小组的意见,把这道题试着在小卷上算一算)

④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师:这样算你们同意吗?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⑤理解算理算法。

师: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板书,让学生质疑。如果没有,教师问:“在计算时,实际上算得是哪两个数相乘?”,“那么0.72×5=360吗?”,“横式的乘积怎么写?”)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小数点的位置如何确定;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指出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的过程在笔算时可以不写。

4.练习巩固,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会计算小数乘法了吗?看老师这有一组算式,请同学们算一算,比一比。

篇4: 《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超市购物”的事情,给出常见

事物的单价,让学生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已掌握,并且本节课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起来会比较感兴趣,接受起来也应该会很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能发现自己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教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到超市里买过东西啊?”生答。师:“现在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到一所超市里去转转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好不好啊?”生答。

二、新知传递:超市购物

师;呈现自动笔及挂面的物品和价格,让学生了解事物和价格信息。

(1)提出问题一:亮亮买三支铅笔花多少钱?(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师生列出1.8×3的算式和竖式,出示课题:小数乘整数(小黑板上)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得方法和过程。即,先把1.8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缩小10倍变成5.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板书)

(3)让学使用计算器验算并交流计算的结果,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4)解决问题(2)。

师先提出问题(2),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先估算,得出:买25包挂面不到25元。

教师写出25×0.95的竖式,分别提出:0.95有两位小数怎样把它变成整数?等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交流学生的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学生板演。重点知道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把0.95扩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23.75。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超市的物品价格来引入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深刻经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及过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新知的自信力打下了基础。)

三、练一练。

第一题,鼓励学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用竖式解答”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我觉得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本课的学习效果。)

第二题,勇夺计算小冠军。

3.2×340.46×18

16×0.841.5×71

第三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从王家庄到刘家湾共行了2.4小时。王家庄到刘家湾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

扩大10倍

1.8-------------18

×3×3

----------------------

5.4------------54

缩小10倍

篇5: 《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68页,例1和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二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板书竖式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纠正。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学生读题。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篇6:整数乘小数

设计者   何利明

一、教学内容

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五年级上册P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掌握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理解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和估算。

3、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与备选方案

环节意图

与实施要求

一、准备导入  :

1、复习小数的意义

说说下列小数的意义:

0.5 0.2 0.123 0.56

2、出示例题

一种抛毛线每千克售价78元,买2千克要多少元?买0.5千克要多少元?买0.1千克呢?

学生列式不计算。

3、揭题:今天继续来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另一类,一个数乘小数。

二、展开教学

1、分别说说这三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可以讨论一下。

2、揭示并板书意义

3、请在小组中相互编题来考考同学,说说意义。之后抽一个小组汇报一下编的情况和说的情况。

4、尝试用竖式来计算一下

5、反馈尝试情况: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格式上有什么要求?投影学生在草稿上的`格式。

6、用竖式规范地计算下面各题:

35×1.2 35×0.9

35×1.1 35×0.6

学生板演

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各题

四、小结:说说你有何收获?

学生对第一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肯定能说,对第二个算式不一定会说,如果学生能说,则让学生说一说,当说不明白时,则建议用合理的方式来表示(线段图、画图等)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则教师用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

让学生能顺利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作好铺垫。

让学生来说说意义,则是了解学生对这一部份的知识了解程度,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课本中的练习很好,应该充分利用。

教学反思:

篇7: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辅垫

(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

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

篇8:小数乘整数

二、指导探索

(一)出示例1

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二)讨论: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

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

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

(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提示:

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

(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

(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

(一)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什么?

(三)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五、反馈调节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 填结果.

( ) ( )

( ) ( )

( )×( )

六、课后作业

(一)计算

0.86×7     2.14×62    0.375×12

1.8×395    0.45×108   1.056×25

(二)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光的时间略去不算)

七、板书设计

篇9: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1.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用加法计算:13.5+13.5+13.5+13.5+13.5

用乘法计算:13.5×5=67.5(元)

答:5米要用67.5元.

教学设计点评

小数乘整数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小数乘证书的意义和方法,在复习中设计了两个动画,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新课中,大胆让学生尝试、讨论,把学生引导到算理的探究过程之中。

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于小数乘以整数的探究活动

1.现在每度电0.4元,请你调查统计一下你们学习小组家庭月有用电度数,并计算出各个家庭每月应交的电费,最好能够设计一张表格。

2.调查附近超市中你最爱吃的食品的单价(单价是小数),然后算一算买一对、一打或一箱应花的钱数?

篇10: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1.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用加法计算:13.5+13.5+13.5+13.5+13.5

用乘法计算:13.5×5=67.5(元)

答:5米要用67.5元.

教学设计点评

小数乘整数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小数乘证书的意义和方法,在复习中设计了两个动画,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新课中,大胆让学生尝试、讨论,把学生引导到算理的探究过程之中。

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11:小数乘整数

1.现在每度电0.4元,请你调查统计一下你们学习小组家庭月有用电度数,并计算出各个家庭每月应交的电费,最好能够设计一张表格。

2.调查附近超市中你最爱吃的食品的单价(单价是小数),然后算一算买一对、一打或一箱应花的钱数?

篇12:“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很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本课分层次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依托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计算,包括估算、笔算等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 同时,着重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法可一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得数转化成以元做单位的数。运用现实经验进行小数与整数的转化,初步理解算理,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例2脱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2,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关键:正确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知识转化。

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铺垫

1、0.09米=( )厘米3.5元=( )角

150千克=( )吨 42米 =( )千米

2、0.45扩大10倍是( ) 75缩小10倍是 ( )

扩大100倍是( ) 缩小100倍是( )

扩大1000倍是( ) 缩小1000倍是( )

3、0.725去掉小数点,比原来倍

4、13×12=156

13×120= ( )

13×1200=( )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小数与整数的互相转化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思维方法,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则是转化的主要依据。通过口答练习,为学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

一、依托现实情境,初步感悟

1、出示例1情景图,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选择买3个3.5元的风筝要多少钱进行讨论

(估算大约要多少钱)

2、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可能会有下列方法: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

着重请方法4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之一

4、小结并揭题: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方法4的着重讨论,在培养学生估算、计算能力的同时,感悟小数成整数还可以先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出示0.72×5

现在0.72不再表示钱数,没有了具体的单位,你还能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3、汇报演示。

板演计算过程,呈现思考过程

交流时:(1)估算,得数是否可能正确

(2)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乘积又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将思考过 程板演化。(通过交流和板演,在引导学生描述转化过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指出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

4、反馈练习。

竖式计算 14.5×8 3.06×5(注意末尾0的处理)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 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巩固联系

1、对比练习:做一做1(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沟通两者联系,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2、明辩是非:(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

2. 41.3 5 0.2 5

× 6 × 3 × 8

-------- --------- --------

1 2 .4 4 0 .5 2 0 0

3、笔算。7.08×6 9.35×8

4、实际问题解决。奉化到宁波40.6千米,来回一趟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五、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 45×1.9=

4.5 ×19 = 4.5×1.9=

0.45×19 = ( )×( )=0.855

(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前2-4题是对本课的巩固,后两题是拓展提升,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感受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众向思维培养。)

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

3.5×3=10.5 0.72×5

3.5 -- - 3 5 0.7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3 ×3× 5 × 5

------------- ------- --------

10.5元 ----105角 3.60 缩小到它的1/100 360

篇1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索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72 × 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更好地理解算理。)

(5)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体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出课件)。

1、放飞第一个风筝。(点击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70。712 1。2

×4 ×4 ×5×5

_____ _____ __________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点击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7。5 1。35

× 4× 3

__________

300 40。5

(2)解决问题:

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点击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1.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2篇)

2.小数乘法主题教学设计

3.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4.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5.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6.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7.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8.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版)

9.《认识一位小数》教学设计

10.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篇14: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  曹逸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

出示表格:

因数

2

2

2

2

因数

3

30

300

3000

6

60

600

6000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   2角×4=8角   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

小结:说一说9.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      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口答:2.5×15     1.14×5       0.013×20

把它转化成×(),在从积的()边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再用竖式计算。

三、活学活用、拓展延伸

1、针对性练习:

因数

12

12

0.012

0.12

因数

36

0.36

36

3600

432

43.2

2、对比练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并加以比较:

16.11×8         16.11+8

3、走进生活:

两种包装的薯片价格如下:

100克售价5.4元        50克售价2.75元

那种包装的薯片便宜? (请计算说明)

4、开放性练习:

假如每组有100元钱,大家对照好又多购物单,确定想买的商品的名称、单价、和数量,并计算出相应的价格,填写下表: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应付的钱数:

找回的钱数:

篇15: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提出要求。

课件显示:介绍三峡概况,如三峡工程建设有关图片,特别是发电情况。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说出三峡美丽、能创造财富、建设三峡工人辛苦等。)

2、点出重点,引出课题。

课件显示:三峡一施工队,有3名工人;超市部分饮料或矿泉水的价目表。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师:三峡工程如此的庞大,需要三峡建设者付出很多的劳动,他们真是辛苦。你们看这三位工人叔叔正在吃饭,让我们一起到超市买些饮料或矿泉水给他们解解渴,怎么样?请你为这3名工人叔叔挑选一种饮料或矿泉水,每人一瓶。你打算买什么?你们能算出购买这种饮料或矿泉水应付的总钱数

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独立选择,说出列式。

生1:我选的是每瓶1.5元的矿泉水。1.5×3=4.5元,一共花了4.5元钱。生2:我买的是每瓶1.8元的小瓶q儿。1.8×3=5.4元,也就是5.4元。生3:我买的是每瓶2.5元的,2.5×3=7.5元。

生4:我买了非常柠檬,每瓶2.6元。列式2.6×3=7.8元。

……

(2)观察算式特征,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发现,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你们看这四个算式都是小数乘整数(教师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同学们学过吗?(没有)但这四位同学却将这些算式正确的算出来了,老师非常佩服他们。

(3)交流计算思路,总结小数乘整数的基本方法。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指出其中转化成整数方法的实用性。

师:那位同学起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算出2.5×3=7.5的?

生1:我是先将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生2:我是用加法进行计算的2.5+2.5+2.5=7.5(元)。

生3:我是先算出2×3=6(元),0.5×3=1.5(元),6+1.5=7.5(元)。师:这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2.5×3=7.5(元),特别是这位同学,他先将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他实际上是将题中的小数转化成了整数来计算,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方法,同学们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是不是可以向这位同学学习,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呢?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讨,理解算法。

由三峡工程发挥的效益,引入课件,显示:第90页图。

1、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

学生读情境图中的文字。

师: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寻找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2、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好不好?(师板书问题)

(生独立列式计算,看学生能否根据数量关系和乘法意义列出合理算式。)

生:58.6×6=

师:请你估计一下58.6×6大约是多少?

生:58.6≈60,60×6=360。

3、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4、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的答案?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①58.6586

351.63516

②58.6×10=586

586

3516

3516÷10=351.6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做题形式虽然不一样,但老师发现了他们都用到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586

351.6缩小到原来的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是××同学做的,同学们看,他是直接用竖式计算的,我们请××同学说一下他的计算思路,好吗?

58.6

351.6

生:我是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

师:我知道了,原来××同学的做法和前面两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只不过他把转化过程放在脑子里进行的,这种方法非常的好,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给同学做个样子,好不好?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师: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好,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大家解决。1351610

出示问题: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师:谁来介绍以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我们第一步算出的是谁乘15的积?(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75.8

╳6╳14

8802232

8.12

2.多媒体出示我帮三峡叔叔算一算。(课本92页第6题)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

生回忆交流,看生能否回顾所学知识。

篇16: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辅垫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价2元,买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感悟:单价一定时,购买的数量越多,用的钱就越多,购买的数量越少,用的钱就越少。因数2积200

因数3积600

观察: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二、联系生活、指导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价9.8元,买4盒

(1)估计: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应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2角×4=8角40元-8角=39元2角方法三:9.8×4=39.2(元)竖式计算

(3)点拨:为什么这样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竖式计算?

重点点拨:把9.8×4转化为什么数相乘?

小数点怎样处理?为什么?

小组讨论与看书自学相结合

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这样处理?教师板书过程小结:说一说).8×4的计算过程

2、深入探索:

迁移:0.98×4=

0.098×4=说一说想法,算出答案。

观察:仔细观察题组,这三题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你发现积的小数的位数受什么数的影响?与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很快的找到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小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运用计算方法:

口答:2.5×151.14×50.013×20

把它转化成×(),在从积的()边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再用竖式计算。

篇17: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重点是学生把整数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

2、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它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这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积里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在整数乘法积随因数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主要策略:

1.要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例4中均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来掌握其方法。

3.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主要在例4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五、教具准备:课件,练习纸。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盒。

六、教学活动过程。

1.数学应用我最棒。

我的学生李亚宁前两天去烧烤节啦。给我带来了这些图片。(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烧烤节是我们诸城的旅游特色啦,同学们有机会也去见识一下。李亚宁是个非常喜欢观察生活并且发现数学问题的学生,她给同学们带了很多数学问题来考察大家的应用能力。有信心吗?

(出示练习题)

⑴烤肉串每串1.5元,我们买了10串,需要多少钱?

⑵有一家烧烤店,他们的烤鸡翅每串5.5元,一晚上大约卖出了100串,大约卖了多少钱?

⑶这次烧烤节之旅我们10个人共花了375元钱,请问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再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同桌互相评价一下,如果觉得他做得不错,就画一个笑脸。

2.实践探索我最强。

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烤鸡翅,(图片)每串4.5元,买了3串,一共要花多少钱?

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思考一下,写到练习纸上。(大约2分钟)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出示讨论主题)

1.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么算。

2.你们小组哪种算法最好?

现在请几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请1—2个小组展示)

要求:同学展示的时候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过后可以举手给他们做补充。

老师注意引导:你们小组共想出了几种方法?你们为什么这么算?

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整数乘法的算式是有区别的。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谁还想更条理的讲一讲?哪个小组能够讲得更明白?(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算法。)

主要强调和明确算理: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作,这样就扩大了若干倍,计算出得数来要保证原算式的得数不变,就要把积再缩小相同的倍数。强调:这是一种转化(板书)的思想,同学们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能会提到这两个问题:

一是学生可能会说到“把小数点落下来”的说法。这时要抓住提问:这种说法正确吗?强调:不是小数点落下来,而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用准备好

的题卡进行解释(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应该在哪里。)

二是学生可能会说到“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的说法。这时要抓住提问:有小数的乘法列竖式时是相同数位对齐了吗?强调:我们在计算有小数的乘法时要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然后再移动小数点。其实是转化成整数之后相同数位对齐了。要保证转化成整数后相同数位对齐,所以末位要对齐。]

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展示,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很方便。请看大屏幕:我们再回顾一下。(出示计算过程和算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同学们可以只列左边的算式,右边的思考过程在大脑里记住就可以啦。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解决几个问题试试?

(出示大屏幕,烤鱼的问题。独立解决,巡视请1—2位同学板演。并发现出错的问题,收起来准备展示。)

在订正这道题时要强调: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要扩大100倍转化成整数计算,然后所得的积要再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同时如果积的末尾有0可以省略不写。

请小组内互相评价,如果你觉得每位同学都做得不错,在他的练习纸上画星。

出示巡视中发现的做错的题。你能说说错在哪里吗?

3.灵活应用我自信。

同学们请坐好,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小数的乘法。老师想看一看同学们是不是会用了,有没有信心?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闯关比赛,看哪些同学最棒!

出示第一关,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完成,完成就马上坐好!

订正答案,电脑出示。自己评价,如果做得很好就画一个小旗。

出示第二关,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只给你们一分钟,老师喊停就马上坐好。订正答案,电脑出示。自己评价,每做对一道给自己画一面小旗。

出示第三关,小帮手。提问:你认为这种花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钱?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把可能的钱数写在黑板上,(最好能有小数的钱数)。然后挑两个整数钱数和一个小数钱数,请同学们快速算一算。

订正答案时,进行拓展延伸:最后这一个题是两个小数相乘,你会坐吗?能说说是怎么做的吗?有不少同学还不会做,不要紧。这其实是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预习,下一节课再交流好吗?

4.温馨提示:在课的最后,老师想请同学们了解这些知识。(出示课件,烧烤的坏处以及老师的建议。)

下课。

灵活应用我自信的练习题:

第一关: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2.5→()5.48→()×7×7×3×3()←()()←()第二关:看谁做的快对又快!

12.4×7=0.72×5=2.3×12=2.05×4=

第三关:小帮手。

老师想买一块花布做条裙子穿,花布每米元,需要1.5米的花布,需要花多少钱?

4.温馨提示:(课件滚动播放烧烤的坏处以及老师的建议)烧烤食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了蛋白质的利用率:肉类在烤炉上烧烤,维生素和氨基酸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严重影响这些营养的摄入。

2.隐藏着致癌物质:肉类中的核酸在“梅拉德”反应中,与大多数氨基酸在加热分解时产生基因突变物质,这些基因突变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3.容易感染寄生虫: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若是不合格的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隐患。

经过烧烤,食物的性质偏向燥热,加之孜然、胡椒、辣椒等调味品都属于热性食材,很是辛辣刺激,会大大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

另外,食用过多的烧煮熏烤太过的肉食将受到寄生虫等疾病的威胁,甚至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造成眼睛近视。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吃烧烤的次数,尽量选择无烟烧烤。如果你真的很爱吃烧烤的东西,我建议吃完东西2小时候,喝一些酸奶,可以保护肠胃,防止食道癌。平常也可多吃写木耳,白萝卜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排毒的效果很好!

篇18: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1

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

“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教学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教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板书:13.5

×5

教师:“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变成了什么?”(13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13.5135

×5×5

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教师在整数乘法下面写出积(675)。13.5135

×5×5

675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3.5变成1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了10倍。)教师依照教科书例题的形式,用彩色粉笔画出从13.5到135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10倍”。

“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

“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比原来扩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10倍。)教师用彩色粉笔画出从675到小数乘法竖式积的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缩小10倍”。

“要把675缩小10倍,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13.5×5的积应该是多少?”(67.5)

教师在小数乘法竖式下面积的位置上板书:67.5

教师:“买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67.5元)教师在横式上写出得数,注明单位名称,板书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小数看作整数,小数扩大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也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3.基本练习。

做教科书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教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9.76×14)

“同学们能根据例题的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要让学生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例题的异同。(这道题因数有两位小数,都是小数乘整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并按照下面的问题顺序回答:读算式;说出是什么数乘什么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再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与练习中因数的小数位数的不同情况,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数学五上《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小学数学教案

《小数乘整数》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

《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精选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