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ha21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猫吃鱼》教学设计(共含1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ha219”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篇1: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数学情境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吃鱼”图。

有一天,猫妈妈有事外出,她给小猫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你们猜是什么?对了,是小猫最爱吃的鱼。(出第一幅图)数一数,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几条鱼呢?

师: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你猜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认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课件出示依次出示第2,3,4幅图。

2、师:你能把这4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吗?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由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生交流。

二、建立数学模型:

1、师:在“小猫吃鱼”的故事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可以一幅图一幅图的提问题,也可以连在一起提问题)

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

生可能问: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又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小猫再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

还可能问:猫妈妈给小猫留了3条鱼,最后剩几条了?

以上一一在“小猫吃鱼”课件片段2,3,4上出示。

2、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想一想,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3-1=2 3-2=1 3-3=0

②3-1=2 2-1=1 1-1=0

讲一讲每个算式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为了进一步理解得0的过程,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学具。小猫那么喜欢吃小鱼,你喜不喜欢小鱼啊?把你的小鱼学具拿出来。

3、听老师的口令摆一摆。

摆1条小鱼,拿走1条,还有几条小鱼,应怎样列算式?(1-1=0)

摆2条小鱼,拿走2条,还有几条小鱼,应怎样列算式?(2-2=0)

摆4条小鱼,拿走4条,还有几条小鱼,应怎样列算式?(4-4=0)

摆5条小鱼,拿走5条,还有几条小鱼,应怎样列算式?(5-5=0)

5-5=0 这个算式中,前面的5表示什么?(我们摆的5条小鱼)后面的5表示什么?(拿走5条)得数0表示什么?(都拿走了,一条也没有,用0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之间说一说。(发现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0)

通过直观的操作,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的实际意义。

4、游戏活动:玩“青蛙跳水”的游戏,拿5个乒乓球,一盆水,把球往水盆里投,看能投中几个,有几个没投中,(也可先预设自己能投中几个,)再列出相应的算式。

投中1个,有4个没投中,这种情况下,可以怎么列算式呢?可能1+4=5,也可能5-1=4, 有5个球,投中1个,有4个没投中。或5-4=1,有5个球,4个没投中,投中1个球。

还可能投中2个、3个、4个、5个等,或者一个也没投中呢。说一说算式。

青蛙跳水的游戏实际上是为试一试中“套圈”做铺垫。

5、课件出示第28页“试一试”(套圈)。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1+3=4 4-( )=( ) 学生可能出现4-1=3 或 4-3=1

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还有其他的可能吗?你能列出算式吗?和同桌说一说。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渗透加减法互逆的关系。)

6、你们玩过“吹泡泡”游戏吗?课件出示,(吹泡泡)。请你们认真观察这幅图, 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三、练习应用:

为了避免比较抽象的训练,在练习应用这个环节,也应该创设富有情趣的、开放的情境,习题的设计还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我的习题是这样设计的:

1、摘苹果:看图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

2、小猴吃桃:看图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

3、29页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可能出现:5=4+1 5=1+4 5=3+2 5=2+3 5=0+5 5=5+0

5-4=1 5-1=4 5-2=3 5-3=2 5-5=0 5-0=5

4、29页第4题,说一说:能说出差几个杯子?差几把勺就可以了,至于列算式,我个人认为暂时不做全面要求。

5、□-□=0,今天我们学会了得数是0的减法,像这样的算式,你能说几个?

篇2: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篇3:《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篇4:《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

《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练习一P30

教学要求: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七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3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

(2)组织生分组交流。

(3)反馈讨论结果。

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篇5:《小猫吃鱼》数学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开放题的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

(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

(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练习一    P30

教学要求: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七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3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

(2)组织生分组交流。

(3)反馈讨论结果。

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篇6:小猫吃鱼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 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案点评:

紧密结合学生熟悉实际生活的特点,大胆构思,重新创设课件。创设了给小明过生日生活情节,巧妙地将小猫吃鱼这个课题加入这一情节中,从而形成了这一完整的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这个情境,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时采取紧密结合画面,让学生观察、猜想、推理、探索的.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探究活动

鸡毛信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材料

45封“鸡毛信”.

制作方法

在45张硬纸卡片上分别写上5以内所有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并在左边画片鸡毛.

游戏过程

1.将“鸡毛信”平均分发给参加游戏的学生.

2.出示六个信箱,英文字母为信箱代号.

3.学生按要求投送信件:

(1)把得数是5的信投入A;

(2)把得数是4的信投入B;

(3)把得数是3的信投入C;

(4)把得数是2的信投入D;

(5)把得数是1的信投入E;

(6)把得数是0的信投入F.

篇7:小猫吃鱼教学反思

《小猫吃鱼》这一课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上好,特别对于我这种刚刚接触数学教学领域的新老师,就更难了。在备课时,自己对这节课心里就没有底,自己心里想着难,结果导致这节课上得更难。我预设是要引导学生通过 “ 小猫吃鱼 ” 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但在引导他们一幅图一幅图地进行学习时就显得很生硬,如第三图的列式可以是 3 — 2=1 ,也可以是 2 — 1=1 ,我在备课时就是理不清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所以上课结构也不够清晰,结果 李辉老师一展示就让学和我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两种算法体现了不同的角度,前者是体现从1 图到3 图的情境,后者是体现2 图到3 图的情景,第4 图同上。从这个环节我看到了自己对于教材的思考维度不够,教材处理存在许多不足,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在“试一试”环节中,第1 题是“套圈”,这个题目需要学生从具体情境到抽象思维地解题,具体解题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 套进1 个:1+3=4,4—1=3 ② 套进2 个:2+2=4,4—2=2 ③ 套进3 个:3+1=4,4—3=1 ④ 套进4 个:4+0=4,4—4=0 ⑤ 套进0 个:0+4=4,4—0=4 ;我的教学预设是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上所有的可能情况,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这样全方位的思维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高了。而李辉老师对这个题目的处理很巧妙,她也是引导学生猜套进几个圈,但她没有去追求把所有情境都呈现出来,而是依学生发现的情况而定,从学生的思维出发。看到这,我不禁感叹,我那哪算的上引导学生学习,只是要学生跟自己思维走,那样的思维怎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呢?

通过对李辉老师的观课,我认识到一年级数学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 正确解读教材,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例子,对于教材的处理不能见题解题,我们要交给学生多维的、发散的思维,自己首先得有多维的、发散的思维。

二、 语言要贴近学生,一年级学生刚进小学,对于小学的学习还会存在些不适应,这需要我们要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切记不能急躁。

三、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多动口多动手,多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说出来、读出来,以助他们进行知识巩固。

四、 对于教学不能有畏教的情绪,因为自己的情绪会传染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更难。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相信学生。

篇8:小猫吃鱼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爷爷过生日的故事情境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细心观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能有意识培养学生有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提出加和减的问题,并且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小组合作等实践活动一,列出不同的算式解决问题,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培养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是值的反思的是在本单课的过程中,我的个人思路不够灵活,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知识的生成,例如:学生在本课第三环节中学生提出2 — 2=0时我没有及时的板书,到了我讲了3 — 3=0的.时,学生的思维发生了变化,失去原有的构思。使这一环由学生的自主生成转化成教师强行贯输在学习效率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多注重捕捉知识的生成及时给于肯定。其次还要更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有关学习有趣的实践活动。

篇9:小猫吃鱼教学反思

《小猫吃鱼》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连环画,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结合生动有趣的“小猫吃鱼”、“套圈游戏”、“吹泡泡”等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多彩多姿的数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独立表象的同时,让学生也能较正确的描述每幅图的意思,列出相应的算式。

在“试一试”环节中,第1题是“套圈”,这个题目需要学生从具体情境到抽象思维地解题,具体解题有以下几种可能①套进1个:1+3=4,4—1=3 ②套进2个:2+2=4,4—2=2 ③套进3个:3+1=4,4—3=1 ④套进4个:4+0=4,4—4=0 ⑤套进0个:0+4=4,4—0=4;我的教学预设是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上所有的可能情况,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这样全方位的思维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高了。

本课的不足之处存在以下这几点:

1、如果能让学生举例子说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中就更好了

2、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可能自己的评价性语言,教学语言不够生动,我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有点沉闷。

3、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多动口多动手,多引导学生把学习的知识说出来、读出来,以助他们进行知识巩固。本节课我没有创造让学生多动手的机会。

篇10:小猫吃鱼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我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深入地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计算能力。

2、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图形抽象→数字抽象的过程,使学生逐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中通过“小猫吃鱼”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然后通过圆形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最后再由数字计算和规律探求加深理解。这样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差几个杯子)并利用“套圈”“小鸡吃食”等材料进行讲故事、讨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与合作交流能力。

篇11:小猫吃鱼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我特别自己画了四幅图画来配合教学,结果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我到底画得好不好这个问题上,我应该直接画得好一点,就不用惹出这么多问题了。

这一课其实也算涉及了连减的问题了,有几个孩子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比如3-1-1=1,这让我觉得很高兴。大部分的孩子在我刚开始没有提醒的时候,第一幅图并没有列出算式,我提醒小猫一只鱼都没有吃,可以说它吃了几只鱼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就列出了3-0=3的算式,而且之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家都能够很快的列出这样的算式,表现还是很不错。对后面三幅图,孩子们都是列出的3-1=2,3-2=1,3-3=0的算式,老师问到还有没有其它的算式,没有同学知道,然后我尝试把四幅图画摆成一排,一个一个来看,这样更好观察,就有孩子说出第三幅图还可以这样列式3-1=2,2-1=2。第四幅图可以列成3-1=2,2-1=1,1-1=0。只要好好引导他们,他们的思维还是很发散的,所以老师在这方面要学习和积累好多经验,这是我们新老师非常需要的地方。

而且现在慢慢要学习5以后的加减法了,孩子们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让他们觉得还容易了,有的孩子表现出了吃力的现象,我觉得需要背诵9以内数的加减法表,但是孩子们始终是没有背语文积极,还是需要让他们觉得更加有趣才行,不过班上还是有几个喜欢数学的学生,应该利用少数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配合老师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篇12:小猫吃鱼作文

小猫吃鱼

泽国小学二(5)班陈筱煜

小猫的主人不在家,小猫感到非常的无聊,就拿起纸和笔在小板凳上专心致志地画画,画了一张自已最喜欢吃的小鱼。

小猫看着自已画的小鱼直流口水。心想:我好久没吃到小鱼了,主人的鱼缸里那条鱼儿够我饱餐一顿吧。

小猫想着想着就猛得向鱼缸扑去。一看,小鱼还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呢!小猫不顾三七二十一,伸手一把抓住小鱼就往嘴里塞,不一会就把它吃了个一干二净。小猫舔了舔嘴角,摸了摸肚皮,心满意足的说:“这条小鱼真好吃啊!”

主人快回来了。小猫想:主人回来看不到非打我不可,该怎么办呢!它看着自己画的小鱼,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它把纸鱼放进鱼缸。

嘿嘿,小猫还觉得这个办法天衣无缝呢!

篇13:小猫吃鱼作文

小猫吃鱼作文

小猫吃鱼

今天,小猫捉了许多鱼。它吃得饱饱的',小猫决定把一条最大的留到明天吃。

到了第二天,小猫早早地起了床,它拿出那条胖胖的鱼,再拿出小刀和叉子,又去洗了个手,就准备吃鱼了。小猫看见那条又大又肥的鱼,“口水直流三千尺”。小猫恨不得把它一口吞下去。于是小学作文 ,它拿起鱼狠狠地咬了一口,它说:“真好吃呀!”突然,小猫觉得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了,真难受。它小心地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几根鱼刺。小猫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我得慢点吃。”于是,小猫又拿起刀切了一片鱼肉,把刺挑了,再用叉子叉上送进嘴里。很快,小猫把鱼吃得干干净净。

小猫用手摸了摸自己鼓鼓的肚子,舒服地伸了个懒腰,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突然它想起妈妈说过吃完饭要洗手洗脸,它又赶忙把脸弄湿了,用爪子蹭了蹭脸。然后就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篇14:小猫吃鱼作文

今天,我买了5角钱的小鱼放到水盆里,又抱来邻居家的小花猫,想看看它是怎样吃鱼的。小花猫先用一只爪子去抓小鱼,不行;又用嘴触水面,还是不行。

小花猫生气了,把两只爪子同时放在盆沿上,把盆弄翻了,鱼和水撒了一地,鱼离开了水,干巴巴的跳起舞来,弄的小花猫眼花缭乱。一会儿,小鱼不跳啦,小花猫用爪子摸小鱼,让它继续跳,小鱼终于不动了,小花猫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吃完了,又来到干净的地方,洗了脸和爪子。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吃鱼日记

梦见乌龟吃鱼

《小猫钓鱼》教学反思

吃鱼的教训小学作文

什么猫不吃鱼脑筋急转弯

春节吃鱼的寓意是什么

幼儿园品德教案《小猫钓鱼》设计

《小猫种鱼》教学教案设计

两只小猫教学反思幼儿

《小猫吃鱼》教学设计(共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猫吃鱼》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