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教学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xiaohan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前后教学设计(共含1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oh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前后教学设计

篇1:《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过程,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及应用意识。

重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位置关系。

难点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关键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

1、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2、淘气说:“我老是忘记自己排队的位置,聪明的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那个热心的小朋友来给淘气处处主意呢?

(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可以了)

3、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随着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1、今天,森林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运动会,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呢?

(小鹿、小松鼠、小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如有人说大象的话就提醒:大象相当于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是裁判)

2、那你们猜一猜谁会跑在最前面呢?为什么?

3、一起来看一看xx猜的对不对。(播放flash)

4、谁跑在最前面?(小鹿)

5、睡在它的后面?(小兔)

(引导学生说完整: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6、小兔在小鹿的后面也就是说小鹿在小兔的?(前面)

7、谁来完整的说一遍?

(小鹿在小兔的前面,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让多个学生练习说)

8、谁在小兔的后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那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

完整说(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9、老师都糊涂了,怎么一会小兔在前面,一会小兔又在后面呢?

(因为和小鹿比,小兔在后面,和小松鼠比,小兔在前面)

10、他说的很好,前后是相对的,我们在说前后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11、说一说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小松鼠在谁的后面?小乌龟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1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同桌两人练习说一说。

13、知道了他们的前后,我们就能给他们颁奖了,一起来说说,谁跑了第一?谁跑了第二?谁第三?谁第四?谁第五?谁来给他们颁奖?(把小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的领奖台上)

1、跑步比赛结束了,下一环节进行的是赛车比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flash)

2、说一说1号车排第几?5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在几号车的前面?(4、2、3)

完整的把题再读一遍。

3、书上56页有一道题和它非常相似,你们试着来做一下

4、照样子,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号车排第几?2号车排第几?3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在几号车的后面……)

(1)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的后面同学,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指名练习回答)

(2)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有哪些同学?

(3)第3竖排起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xx同学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多练习几个同学)

(1)(播放ppt)小淘气听了大家的劝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高高兴兴的来动物园玩,到动物园一看,小动物们正在做捉迷藏的游戏,小牛找不到大家了,咱们一起来帮帮它,好不好?谁来告诉它小鸡在哪?(房子的后面)小猫在哪?(房子的前面)小狗在哪?(大树的前面)小兔在哪?(大树的后面)……

(2)小淘气在动物园玩了一天,他非常累,要坐着汽车回家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在哪一站?(播放ppt)(动物园),你怎么知道的?(站牌的上面写着动物园),

这辆车是从哪开来的?(火车站),

下一站是?(大连湾)

我们要去振兴路小学,还有几站?(3站)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如果不去学校了,我们去大连湾,还有几站?(2站)

去公园?(1站)

1、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好,老师出一个难题来考考你,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小鹿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8个)

怎么算的?(4+3+1=8)

4表示什么?(小鹿前面有4个小动物)

3表示什么?(小鹿后面有3个小动物)

1表示什么?(小鹿)

3、现在老师前面有2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

(2+3+1=6)

2、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来看看大家用的怎么样?第一小组起立,裴浩亮后面的同学到走廊里排队,车伊祺前面同学到走廊里排队(依次按照前后顺序把学生叫到走廊里排队)

篇2: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注意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饶口令”。

2、能用部首查字法,能根据词语选择字的意思。

3、能区分不是同一类的词语,进行词语逻辑归类的训练。

4、能按句号、问好、叹号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能把一句话分成几句话。

5、能读懂一段总分段式的话,找出总起句,说出分述部分是怎样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题(注意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饶口令”)

1、自由朗读绕口令。

2、指名读。重点读准“盆、瓶、碰、乒”等字的音。区分:in和ing;en和eng

3、同桌互相读,读准字音。

4、练习读得又快又好。

自由练→指名读→同桌互读

二、学习第二题(正确运用同音字、形近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自己读、划、改,并想想为什么要用这个字。

3、大家交流。说说造成错字的原因:同音字、形近字混淆。

4、结合班级实际,纠正这单元中容易错的字。

三、学习第三题(能用部首查字法,能根据词语选择字的'意思。)

1、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按要求查带点的字,再交流的结果。

(重点交流据词定义)

篇3:前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指出:“关心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结合课标,加之来自农村孩子的实际,我设计了课前调查事例收集、课堂交流、小组讨论、体验等环节,让学生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萌发对电视工作者的尊重,懂得感激,知道感恩。

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认知比较广泛,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体验也较深刻,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能通过自己眼睛的观察,身体的接触,心灵的感受,认识多姿多彩的传媒,但他们对荧屏前后的工作者没有深入了解,认识不到电视工作者的辛劳,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全方位感知并感悟电视工作者的劳动。在学习方法方面,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组合作、调查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丰富发展他们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并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

3、激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使学生体会到荧屏工作者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这些电视节目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生看大屏幕:

(1)、天气预报能让我们了解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2)、动画片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3)、充满激情的文体节目不仅使我们感到兴奋,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朝气。

(4)、现场直播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地发生的大事。

2、师:电视以它丰富的内容、动感的画面吸引着我们。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3、那你和你的家人平时最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呢?

二、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

1、师:看来,大家爱看的电视节目真的是丰富多彩。看着荧屏前精彩的电视节目,你们想知道荧屏后这些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荧屏前后。(板书课题:荧屏前后)

2、看视频,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3、师:看完了视频你了解些什么?

3、师总结:每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都要经过:前期策划阶段——中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

4、师:从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都需要荧屏前后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参与。那你们知道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课本的第54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三、了解荧屏前后电视工作者的工作

1、指名回答:荧屏前后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1:有主持人

师:主持人是栏目的形象代表,是电视节目得以播出的最后程序,他的工作主要是:(1)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2)负责与节目相关信息的采集、审查;(3)负责电视节目的主持工作。

2、师:还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2:还有播音员

师:播音员是从事电视台新闻报道、天气预报等电子媒体节目播音工作的人。他的主要工作是:(1)负责新闻等信息的播报;(2)有时进行信息的采编;(3)随机处理稿件差错,确保安全播音。

3、师:还有哪些电视工作者?

生3:还有电视演员、影视演员等

师:演员是参加戏剧、电影、电视等表演的人员。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决定着一部表演作品的成败。演员的工作主要是: (1)研读剧本或脚本;(2)准确把握编剧的思路;(3)听从导演的现场及幕后指挥;(4)恰当的自由发挥,使所扮演的角色真实。

4、师总结:在这许许多多的电视工作者中,主持人、播音员、演员是荧屏前的电视工作者,编导、音效师、化妆师、舞台设计师、摄像师、还有新闻记者是荧屏后的电视工作者。

四、体会荧屏工作者工作的艰辛

1、师:为了制作出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电视工作者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2、小组内交流。

(1):讲新闻主播的工作事迹。

师:许多人都觉得播音员每天在镜头前,挺神秘,也挺风光。然而镜头背后的甘苦却鲜为人知。 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两位电视主持、播音的事迹,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

事迹一:(出示图片)赵忠祥是我国创业时期的电视工作者,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男播音员,他从1960年2月至今,先后担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逾五十年,他五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论在新闻播音还是在担任主持人期间,也不论是直播还是录播,在历次重大广播中从未出现差错,均圆满完成任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迹二:(出示图片)《新闻联播》节目主播、播音指导罗京同志,从1983年8月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起,二十多年的播音主持经历,罗京同志承担了无数次大型活动的现场报道和重大新闻播报工作,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2):讲演员拍摄过程中的事迹

师:演员们的拍摄过程不仅艰辛而且有时会受伤。

(出示图片)著名演员吴京在拍摄电影《战狼2》,吴京说道,动作演员不受伤还是动作戏吗?我觉得不能再去天天说自己受伤,多辛苦,第一丢脸,说明你受伤水平不高,要不就是说你做事不专心,还有的会说老是拿受伤来博得大家的同情,你们怎么看呢?

(3):讲摄像师的工作事迹:

师:十几千克重的摄像机,一直不离旺堆的肩头,为了让我们看到更真实、更清晰的画面,他克服重重困难,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师:在世界上还活跃着这样一批摄像师:(出示图片)他们或潜到海底,或走进大漠,或深入森林,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追逐野生动物的身影,以尽可能近的距离直面(出示图片)毒蛇、杀人蜂、吸血蝙蝠、鲨鱼、猎豹、狮子等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动物,他们就是危险动物摄影师。

3、师:了解了荧屏前后电视工作者的工作事迹,你感受到了什么?

4、学生自由说一说感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

5、师总结:每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浸透着电视工作者的心血、希望和智慧。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他们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6、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说些什么呢?

7、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对他们说一声: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8、生:致敬!齐说:荧屏前后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走进电视工作者,搜集有关电视工作者的事迹,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荧屏前后

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

篇4:前后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现在站在你们的什么方向吗?

生:前面。

师:你知道你们面朝的方向是前还是后呢?

生:前。

师:那我们背对的方向呢?是前还是后

生:后。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前后”。(教师边说边点题)

1、前后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站得直吗?那看哪位同学坐得比老师还直。现在老师是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向后转:现在呢?

师:同学们,一般情况下,面朝的就是前,背对的则是后。你记住了么?

师:教师在上课之前,听到一个好消息,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

我们一起去为运动员加油,好吗?

生:(齐说)好。

师:你知道他们在进行什么比赛吗?

生:跑步比赛。

师:有哪些运动员呢?(点名回答)

生:小鹿、小兔子、乌龟、蜗牛、小兔。

师:你真棒,认识这么多的.动物。(学生边说教师边指)

师:它们朝哪个方向跑?你是怎么知道的?(点名回答,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哪里是前,从而方便下面的判断。)

生:朝那个方向跑,因为动物的面朝那个方向。(学生用手指出方向)

师:你们说对吗?快看,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

认真观察,比赛的情况如何呢?注意:当比赛开始后,我们一齐

拍手喊加油,好吗?(目的是让学生进入角色,增强学习兴趣。)

生:(齐答)好。

师:现在,老师来当裁判,(手势)运动员,各就各位,预备跑!

师生:(一起拍手喊)加油,加油……

师:停!

师: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点名让学生自由的说,教师不作限

制)例如:

生1:鹿跑在最前面,是第一名。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1:松鼠在鹿的后面是第二名,小兔是第三名,乌龟是第四名,蜗牛是第五名。

师:你说得真好,谁还看到了什么?

生2:松鼠在白兔的前面,白兔在松鼠的后面。

生3:鹿在松鼠的前面,松鼠在鹿的后面;小兔在乌龟的前面,乌龟在小兔的后面;乌龟在蜗牛的前面,蜗牛在乌龟的后面。

生4:鹿跑在最前面,蜗牛跑在最后面。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你们能完整地把小朋友们看到的都说出来吗?试试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二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自由练习说,教师巡视并辅导)

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生:鹿跑第一,松鼠跑第二,兔子跑第三,乌龟跑第四,蜗牛跑第五。鹿在最前面,松鼠在它的后面,鹿在松鼠的前面;松鼠在兔子的前面,兔子在松鼠的后面;兔子在乌龟的前面,乌龟在兔子的后面;乌龟在蜗牛的前面,蜗牛在乌龟的后面。

师:你真棒!对他的精彩表现,同学们一起来鼓励他。

(或者学生不能说得那么完整,教师将做以下处理)

师:你有补充吗?你觉得刚才那位同学讲得怎样?(让其他学生补充。)

师:刚才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听,另一边的赛车场多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生:好。

(屏幕转换赛车画面)

师:现在,跑在最前面的是几号车?(点名回答)

生:2号车。

篇5:《荧屏前后》教学设计

《荧屏前后》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和其劳动的尊重。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08~109页。

〖教学准备

1.假如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同学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读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同学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同学:“在这幅导读图中,有两幅画面表示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昨天晚上谁看了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请同学自愿回答。“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一起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同学:“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同学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学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同学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同学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同学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同学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依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和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同学做具体说明,以协助同学直观地进行了解,除了他们直接在荧屏上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还需要许多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这些劳动同样凝聚着辛勤汗水。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假如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走进课堂,与同学做面对面的交流,并解答同学提出的有关问题。

4.教师总结,安排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应当就同学比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协助他们了解其制作过程,以便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同学所接受。

2.邀请的电视工作者以不是主持人或播音员为宜,以免因为“明星”效应而影响本课题的教学。〖家庭作业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评价建议

对于归纳和整理得比较有条理的小组提出褒扬。

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电视工作者的不同分工和实际工作的局面。协助同学体会到,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离不开每一位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课文以小文的话提出了本课题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教师的话说明了电视工作者的劳动与电视节目的密切关系。这四幅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电视节目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参照教材第54、55页)

篇6:《前后》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让幼儿能正确的使用方位词:前、后 。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慢羊羊头饰一个

2、灰太狼头饰一个

3、喜羊羊头饰(与男幼儿人数相同)美羊羊头饰(与女幼儿人数相同)

4、大树一颗(灰太狼藏在大树后面)

5、小兔子和小狗娃娃各一个

6、玩具若干个(分别放在小兔和小狗的前面和后面)

7、创设活动情景:教师的一头坐着孩子,中间放上小兔和小狗,小兔的前面放上点玩具,小狗的`后面放上点玩具,另一头放一颗树,灰太狼藏在树后面。

8、经验准备:幼儿对灰太狼与喜羊羊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动重难点:

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区分前面和后面。

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前 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过程:

1、做拍手律动,(上拍下拍 前拍 后拍)

2、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来,提问小手藏在了那里,藏在了后面。小手伸出来,现在你的小手在身体的那面,小手在身体的前面。

3、提问:老师在你们的那面,老师在我们的前面。老师转过身去,提问:现在你们在我的那面,我们在老师的后面。

4、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老师的前面,提问:现在xx小朋友在老师的那面,xx在老师的前面,在请一个小朋友站在老师的后面。提问:他站在老师的那面,他站在老师的后面。

5、点一个小朋友,指定,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前面,在请一个,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后面,提问幼儿,我的前面有谁,我的后面有谁。

6、引起兴趣: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师: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啊?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你最喜欢谁啊?为什么?

幼:我喜欢……

师:嗯,那今天啊,韩老师来扮演慢洋洋长老,我们小朋友来扮演小羊,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

7、电话铃响,懒洋洋长老接电话。

师:(铃响后)喂,你是谁啊? 哦,你是熊妈妈啊?你打电话找

我懒洋洋长老有什么事? 哦,你是说你家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想让我懒洋洋长老来帮你把玩具找回来是不是啊?那我问问我的小羊们愿不愿意帮你们!小样们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们愿不愿意帮熊宝宝吧玩具找回来啊。(愿意)熊妈妈,你听到了吗?小羊们都说愿意,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来帮助你了。

8、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师:现在这样灰太狼非常的狡猾,我们小样们现在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他,等会儿和长老一起去抓灰太狼好不好,不过在去抓灰太狼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你们要是通过的话我才能让你们去抓狼,有没有信心。(有)听命令行动

教师发号口令:

现在所有的小羊听着,小男孩现在是喜洋洋,小女孩是美羊羊,现在听我口令。

1)请所有的美羊羊走到自己的椅子后面。

2)请所有的喜洋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面。

3)请所有的喜洋洋向前走一步。

4)请所有的美羊羊向后退两步。

(好现在所有的小羊都回到座位上。)

9、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现在我慢洋洋长老要和喜洋洋一起去侦察敌情了,我们轻轻的走过去,看看灰太狼在哪里,然后悄悄的在心里面记着,一起出动去把它抓起来。

长老带着喜羊羊轻轻的走去抓狼。

喜洋洋出动抓狼,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灰太狼。

请美羊羊在旁观战,思考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看到玩具的踪迹。

美羊羊出动,寻找玩具,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找到了玩具。

10、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师:(电话铃第二次响)喂,是熊妈妈啊!我们已经把灰太狼他们抓来了,而且还把熊宝宝的玩具找到了,嗯!你要和我们的小样们说谢谢啊!{熊妈妈说,谢谢小羊们}(不用谢)哦,好的,我知道了!再见!熊妈妈!

师:熊妈妈说请美羊羊们把找到玩具放在熊宝宝的前面,请喜洋洋们把抓来的狼放在熊宝宝的后面。

(幼儿上前按要求摆放。)

11、游戏结束:我们的抓狼任务成功,表扬表扬自己。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以后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为了不使整个过程看起来太乱,在去寻找玩具和抓狼的时候我没有请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请个几个,由于过于紧张还给漏掉了一些个环节,导致整节课看起来过于简单,时间也显得太短,评课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错误点和建议对这节课看来都很有用,通过评课这节课也显得条理更加清晰了,谢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加油的。

篇7:《前后》优秀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

2、体验前、后关系的相对性,并学习正确表述。

3、引发幼儿学习前后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的胸贴人手一张、背景音乐一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我们被邀请到青青草原上去玩一玩,请你们手拉手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出发!

2、播放音乐,师幼伴随着音乐跳圆圈舞。(放图片)师:来到了青青草原,你们看到了什么?(青青草原上的景色可真美呀!)

3、师:现在我们排成两条队伍休息一会,给前面的小朋友捏捏肩,让他放松放松!

提问:

(1)谁没有帮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前面一个)

(2)谁没有被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后面一个)

小结:原来队伍是有方向的,有最前面一个和最后面一个。

(3)师:现在我们向后转,看看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4)XX小朋友,你排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二、游戏:找到了

1、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好多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呀!待会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张胸贴,贴在胸前,记住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

2、提问:你找到了谁?是在哪里找到的?(请个别幼儿说明自己找的地方)

验证:他说的对吗?

3、师:恭喜你们,现在都成为了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

三、游戏:对号入座

1、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对号入座”。

2、师:坐在位置最前面的是懒羊羊;坐在位置最后面的是喜羊羊;还有灰太狼,你们说说它应该坐在哪里?中间是什么位置?谁的前面谁的后面?

3、提问:你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每一排都问一下)

4、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骑大马”的游戏,请你们转过身来坐好。

提问:

(1)现在看看坐在最前面的是谁?坐在最后面的是谁?

(2)你现在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为什么和刚刚的不一样?

小结:原来我们的方向改变了,位置的前后关系也跟着改变了。

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说明游戏规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老狼,几点了”,我来扮演老狼,当我说“天黑了”的时候所有动物就站好不动,我会说我想吃谁,如果你们在我抓到他之前把他救回座位上,那他就安全了。

2、集体游戏。

3、验证:师:我们一起看看,你们有没有救对人?我要吃的是不是这只羊呀?

4、幼儿带领游戏。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扮演灰太狼,谁愿意来试试?

五、结束活动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我们到操场上继续玩一玩!

篇8:《前后》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过程,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及应用意识。

重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位置关系。

难点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关键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

1、今天,森林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运动会,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呢?

(小鹿、小松鼠、小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如有人说大象的话就提醒:大象相当于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是裁判)

2、那你们猜一猜谁会跑在最前面呢?为什么?

3、一起来看一看xx猜的对不对。(播放flash)

4、谁跑在最前面?(小鹿)

5、睡在它的后面?(小兔)

(引导学生说完整: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6、小兔在小鹿的后面也就是说小鹿在小兔的?(前面)

7、谁来完整的说一遍?

(小鹿在小兔的前面,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让多个学生练习说)

8、谁在小兔的后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那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

完整说(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9、老师都糊涂了,怎么一会小兔在前面,一会小兔又在后面呢?

(因为和小鹿比,小兔在后面,和小松鼠比,小兔在前面)

10、他说的很好,前后是相对的,我们在说前后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11、说一说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小松鼠在谁的后面?小乌龟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1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同桌两人练习说一说。

13、知道了他们的前后,我们就能给他们颁奖了,一起来说说,谁跑了第一?谁跑了第二?谁第三?谁第四?谁第五?谁来给他们颁奖?(把小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的领奖台上)

(1)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的后面同学,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指名练习回答)

(2)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有哪些同学?

(3)第3竖排起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xx同学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多练习几个同学)

(1)(播放ppt)小淘气听了大家的劝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高高兴兴的来动物园玩,到动物园一看,小动物们正在做捉迷藏的游戏,小牛找不到大家了,咱们一起来帮帮它,好不好?谁来告诉它小鸡在哪?(房子的后面)小猫在哪?(房子的前面)小狗在哪?(大树的前面)小兔在哪?(大树的后面)……

(2)小淘气在动物园玩了一天,他非常累,要坐着汽车回家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在哪一站?(播放ppt)(动物园),你怎么知道的?(站牌的上面写着动物园),

这辆车是从哪开来的?(火车站),

下一站是?(大连湾)

我们要去振兴路小学,还有几站?(3站)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如果不去学校了,我们去大连湾,还有几站?(2站)

去公园?(1站)

1、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好,老师出一个难题来考考你,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小鹿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8个)

怎么算的?(4+3+1=8)

4表示什么?(小鹿前面有4个小动物)

3表示什么?(小鹿后面有3个小动物)

1表示什么?(小鹿)

3、现在老师前面有2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

(2+3+1=6)

2、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来看看大家用的怎么样?第一小组起立,裴浩亮后面的同学到走廊里排队,车伊祺前面同学到走廊里排队(依次按照前后顺序把学生叫到走廊里排队)

篇9:《荧屏前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激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

3、真正体会到荧屏工作者的工作辛苦。

三、教学准备:

1、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学生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四、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放一段精彩的《快乐大本营》综艺节目片段。谈话导入:好看吗?你们还喜欢看什么节目?指名学生回答。

引导看教科书导读图,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

“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荧屏工作者吧。

2、介绍荧屏工作者的故事。

(1)出示幻灯片,他是一位记者,大家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作的吗?(点名提问)

(20xx年5月13日凌晨,新华社摄影记者陈燮(前)在赶往震中地区北川县的途中遭遇塌方,他借助车灯,架起海事卫星迅速向北京新华社总社传稿。)

(2)播放视屏。她也是一位记者,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呢?(点名提问)

(记者跟随救援队伍冒着沿途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将群众急需的食物徒步送到映秀。)

教师总结:是啊,我为我们有这样的记者而骄傲。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荧屏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吧。

3、体验活动

(1)小新闻主播

出示主播工作的幻灯片。他是一位新闻主播。有人会说:做新闻主播风光无限,还能出名,让我们体验一下新闻主播工作的辛苦吧。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主播了,面对荧屏,我们要坐端正,表情凝重,不要说话,静静坐一分钟。时间到时,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说)

教师总结:是啊,主播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2)小摄像师

4、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学生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篇10:《荧屏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08~109页。

〖教学准备〗

1.如果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学生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读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学生:“在这幅导读图中,有两幅画面表现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昨天晚上谁看了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请学生自愿回答。“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学生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全班交流。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了解,除了他们直接在荧屏上看到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还需要许多其他工作人员的'劳动,这些劳动同样凝聚着辛勤汗水。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走进课堂,与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并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4.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应当就学生比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帮助他们了解其制作过程,以便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学生所接受。

2.邀请的电视工作者以不是主持人或播音员为宜,以免因为“明星”效应而影响本课题的教学。

〖家庭作业〗

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评价建议〗

对于归纳和整理得比较有条理的小组提出表扬。

四幅照片反映的是电视工作者的不同分工及实际工作的场面。帮助学生体会到,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精彩的电视节目,离不开每一位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课文以小文的话提出了本课题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教师的话说明了电视工作者的劳动与电视节目的密切关系。这四幅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电视节目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感受。(参照教材第54、55页)

篇11:《第一节上下和前后》教学设计

《第一节上下和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难点、重点】:

1会辩认和区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学生的文具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今天是什么日子?开学的第一天,你一进到班级里看到了什么呢?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与方位有关的话)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说的这些话中就蕴含了一些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方位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上下。出示挂图。

老师介绍南京长*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自由观察这幅图,你发现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这幅图吗?(自由发言)

(3)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能*存在吗?卡车在上面,火车在下面,行吗?(引发思考,并说出理由)

(4)卡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5)如果把你的书、文具等物品摆一摆,你能说出它们的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吗?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2前后。(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3)强调前面和后面也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存在。

(4)*解决做一做第2题。

三实践应用

拍手游戏。教师说方位,学生拍手表示。

四全课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自己回家画一幅图,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出来,并对家长说出它们的方位。

篇12:分辨前后鼻音教学设计

分辨前后鼻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注意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饶口令”。

2、能用部首查字法,能根据词语选择字的意思。

3、能区分不是同一类的词语,进行词语逻辑归类的训练。

4、能按句号、问好、叹号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能把一句话分成几句话。

5、能读懂一段总分段式的话,找出总起句,说出分述部分是怎样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题(注意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饶口令”)

1、自由朗读绕口令。

2、指名读。重点读准“盆、瓶、碰、乒”等字的音。区分:in和ing;en和eng

3、同桌互相读,读准字音。

4、练习读得又快又好。

自由练→指名读→同桌互读

二、学习第二题(正确运用同音字、形近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自己读、划、改,并想想为什么要用这个字。

3、大家交流。说说造成错字的原因:同音字、形近字混淆。

4、结合班级实际,纠正这单元中容易错的字。

三、学习第三题(能用部首查字法,能根据词语选择字的意思。)

1、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按要求查带点的字,再交流的结果。

(重点交流据词定义)

篇13: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过程,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及应用意识。

重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位置关系。

难点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关键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

1、今天,森林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运动会,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呢?

(小鹿、小松鼠、小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如有人说大象的话就提醒:大象相当于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是裁判)

2、那你们猜一猜谁会跑在最前面呢?为什么?

3、一起来看一看xx猜的对不对。(播放flash)

4、谁跑在最前面?(小鹿)

5、睡在它的后面?(小兔)

(引导学生说完整: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6、小兔在小鹿的后面也就是说小鹿在小兔的?(前面)

7、谁来完整的说一遍?

(小鹿在小兔的前面,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让多个学生练习说)

8、谁在小兔的后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那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

完整说(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9、老师都糊涂了,怎么一会小兔在前面,一会小兔又在后面呢?

(因为和小鹿比,小兔在后面,和小松鼠比,小兔在前面)

10、他说的很好,前后是相对的,我们在说前后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11、说一说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小松鼠在谁的后面?小乌龟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1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同桌两人练习说一说。

13、知道了他们的前后,我们就能给他们颁奖了,一起来说说,谁跑了第一?谁跑了第二?谁第三?谁第四?谁第五?谁来给他们颁奖?(把小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的领奖台上)

(1)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的后面同学,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指名练习回答)

(2)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有哪些同学?

(3)第3竖排起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xx同学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多练习几个同学)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来看看大家用的怎么样?(依次按照前后顺序把学生叫到走廊里排队)

篇14:《认识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区别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

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3、幼儿感知上下的方位。

师:“大灰狼明天要开一个玩具店,可是货架上的东西还没有摆上去,谁能来帮帮大灰狼呀?

4、区别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请幼儿将玩具放入货物架中。(幼儿自由操作)

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对性。

小结:在表述物体的位置时一定要说完整的话,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6、看图说一说。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

三.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

四:做游戏。(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篇15: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

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5、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6、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说一说:“()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3、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出示课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出示第11页的第1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前面面谁在谁的后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

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一起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课

《前后》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反思

一年级人教版前后上下教学设计

前后教学反思

《上下前后》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考试前后作文

推荐信前后稿比较

考试的前后作文

手术前后的散文

考试前后作文300字

前后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前后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