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案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辉煌的背后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打电话教案设计(共含11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辉煌的背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打电话教案设计

篇1:《打电话》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打电话的方法,学会打电话。 2 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3 渗透讲文明,懂礼貌的思想。 二 教学重难点:学会打电话,练习打电话。 三 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学生通过说,演,练的学习过程,在情境中各抒己见,做到会说,会用。 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话机2部。 五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传话”。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打电话的`教学作一个铺垫,也是为了让学习气氛放松放松。 (一) 直观展示,吸引学生注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玩了一个“传话”的游戏,老师这有一个传话的工具,你们认识吗? (导出电话机) 师:啊,都认识啊!那么你们会打电话吗?(学生兴致高昂地回答:“会。”) (二) 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师:都有经验啊,那你能用你的经验帮助一个小伙伴吗?(渗透互帮互助思想,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识图说。) 师:小明生病了,不能上学,他该怎么向班主任李老师请假呢? (大家出谋划策,练习说话。)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方便快捷?(打电话) (三) 指导练习,培养良好习惯。 师:假如你就是小明,请假时该怎么说?打电话请假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加入学生讨论,适时帮扶。) 师:大家讨论得真热烈!那么假如你是小明,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该怎么说? (让学生试说,多肯定少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打电话要注意的内容,教师再小结方法。) 师:大家分析得真清楚。为了帮小明把事情办得圆满,咱们再来演演打电话的过程。同桌两人先练习,一个人当老师。一个人当小明。 师:谁想给大家表演表演?(在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评价,适时奖励。)    师:你们表演得真好!现在有一个和老师直接对话的机会,谁想把握?(添加忙音,加大难度,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四) 扩展练习,丰富交际内容。 师:如果现在真的给你一个打电话的机会,你最想打给谁?(引导学生说话,老师配合练习。)  (五)布置作业,交际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会了打电话,还帮助了小明,收获真不小!回家以后,给你最想打电话联系的人打个电话,说说你的心里话。

篇2: 《打电话》教案设计

《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揭示课题

1.观看马季的相声《打电话》,说说感受。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4个半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嗦、N儿啷。

(3)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打电话此人“唆”?作者给他的名字起成“唆”有什么用意?

自由畅谈。

2.归纳:

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嗦者说话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板书:

嗦、耗时、误事。

3.畅所欲言:

如果你是听电话的对方你会有什么感受?

4.这相声讽刺了哪些人?

5.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小结:说话太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

通俗易懂,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

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篇3:打电话课文教案设计

打电话课文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相声这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正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好教材。本案重在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相声给人的启迪,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分角色朗读、编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

2、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

(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例如:

⑴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⑵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⑶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⑷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

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习表演:

⑴ 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⑵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⑶ 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五、拓展阅读

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

【板书设计】

打电话──相声

说话啰唆 通俗易懂

废话连篇 风趣幽默

耽误事情 语言夸张

↓ ↓

说话要明白简练 给人启迪

篇4:《打电话》的优秀教案设计

《打电话》的优秀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一个挂钟、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⑴导语: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⑵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⑶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⑷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⑴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⑵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⑶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⑴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篇5:数学五下《打电话》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第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合作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生得真稀奇, 耳朵嘴巴在一起, 两人远隔千里外, 声音传递一线牵)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自由猜测)

(二)、探究比较

1、4人一组合作学习,把你们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并尝试将方案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出来。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小组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表一:)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学生汇报,选择图例上黑板。

分析方案

各组分别汇报有哪些方案。

1、分析4分钟方案。分析典型图例它的优势在哪里呢?谁最忙?师:请你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并由你们小组另7名组员配合。各组员要听清自己是在第几分钟知道的?你接到消息后做了什么?(学生具体解说方案)

师:这个方案中有没有人闲着的,请举手。

师:可见,这个方案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

师:可以怎样调整方案?

2、分析3分钟方案。

师:组长没闲着,组员没闲着,值班领导也没闲着,即:人人都没闲着,这种打电话方法大家认为好吗?好在哪里?

三、发现规律

1、填表、发现规律。(完成表二)

师:3分钟方案是不是最短的'呢?有人质疑了。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演绎一下,看是否还能调动“闲置资源”。

(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用磁扣摆一摆,小组合作,填表,思考规律)

时间 1 2 3 4 5 6 7 8

比前一分钟多几人知道 ??

知道通知的总人数(含首数1) ??

与2有缘 ??

师:请小组来汇报分析,每一分钟的人数变化。

生:(边演示边说)第一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2,首发1,新接1);第二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4,首发1,新接3);第三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8,首发1,新接7);师:猜一猜第四分钟又有多少人新接到电话呢?这8人分别是谁通知的,请你在刚才画的图上补画出来。

师:同学汇报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第三行数据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接下来,我们来探究这种打电话的方法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四、优化方案。

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

六、总结反思

篇6:中班小老鼠打电话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 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 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 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 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 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

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活动小结。

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篇7:大班音乐课小老鼠打电话教案设计

大班音乐课小老鼠打电话教案设计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

2.胸饰:猫、老鼠各一半以上。

3.多媒体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打电话”导入,初步学习对话部分。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集体听节奏学说。

3、教师与幼儿互动游戏。

二、学习歌曲,体验情趣。(出示图谱,按节奏念歌词)

1、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感知前半段音乐

2、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初步感知后半段音乐,并游戏。

4、完整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引导幼儿富有感情地演唱,表现出小老鼠的开心和害怕。

三、师生游戏。

1、师扮老鼠,幼儿当猫,引出最后一句

2、幼儿选择角色游戏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形式与同伴进行交流,但一不小心往往会拨错电话,就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那首歌一样,老鼠打的电话居然是一只猫,这首歌歌词诙谐幽默、曲调活泼节奏欢快,中间还有打电话时的`对白之处,间奏较多,我在设计时重点巧妙设计了这些对白和间奏之处,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让孩子在活动中为高兴而唱,为欢乐而舞。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不学习它的粗心和荒唐。

篇8:小学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练习,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明,口齿清楚。

3.学会打电话并懂得打电话中的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

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打电话内容集中,语气简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导入课题。

二、读一读。

1.读12自然段,想想打电话首先要做什么?

2.你知道怎么样拨号码吗?

3.怎样知道号码已经拨通了?

三、听示范电话,思考问题。

1.听录音电话对话。

2.思考讨论:

(1)录音是谁与谁的电话对话?

(2)王小红想告诉妈妈什么?

(3)改:你觉得打电话中应注意什么?

3.师小结:(1)通话时,做到内容集中,语言要简明扼要。

(2)通知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四、试一试(分角色)

同桌之间学生上台表演师检查(选2名中下生演)

五、练一练。

1.阅读课文第3部分,思考:

(1)王林要打电话给谁?怎样称呼?

(2)告诉王林妈妈什么事?

(3)这个电话你该怎么打?

2.检查

3.在说(3)的基础上,各自设计对话。

4.自愿上台表演,共同评议。

5.师小结。

6.同桌练习。

六、作业(选择一题)

1.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给远方的亲戚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学会了打电话。

3.给本地少年宫打个电话,问问有关事项。

板书:

打电话

先:

拿耳机,拨号码

接通电话

接着:

向对方问好

问清单位

再:

请对方找通话人

作自我介绍

然后:

开始通话

篇9:对外汉语教案设计实例-打电话用语1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实例-打电话用语1

第三课 电话用语     Talking on the phone     一、句子   1. 喂,玛丽   在 吗? Wéi, mǎlì zài ma? nHello. Is Mary there? 2. 玛丽不   在。 Mǎlì bú zài。 nMary is out. 3. 请 你 告诉玛丽, 明天 的太极拳 课 改到下    星期三 下午。 Qǐng ,nǐ/ gàosù mǎlì, míngtiān de tàijíquán kè/ ,gǎidào, xià xīngqīsān xiàwǔ。 nPlease tell Mary, the Tai Chi class tomorrow is rescheduled to next Wednesday afternoon. 4. 好, 等    她 回来 以后, 我   一定 告诉她。 Hǎo, děng tā huílái yǐhòu , wǒ yídìng gàosù tā。 nOk, I’ll tell her when she is back. 5. 是 国际交流处吗? Shì guójì jiāolíu ,chù ma? nIs it the International Office? 6. 我    找   王   老师。 Wǒ zhǎo Wáng Lǎoshī。 nI am looking for Teacher Wang. 7.在, 请   等    一下。 Zài, qǐng děng yíxià。 nShe/He is here. Please hold on. 8.我   想    换 一下我的课。 Wǒ xiǎng huàn ,yíxià wǒ de kè。 nI would like to have a change for my class arrangement. 9.我就 是。 Wǒ jìu shì。 nI am just the one you are looking for. 10. 你 打错了。 Nǐ dǎ cuò le。 nYou dialed the wrong number. 二、        会话 第一段: DIALOGUEI:    A:喂,    玛丽   在   吗? Wéi,Mǎlìzàima?         Hello. Is Mary there?     B:玛丽不在,她出去了。请   问, 您   是   谁? Mǎlì bú zài, tāchūqù le.Qǐng wèn, nínshì shéi?         Mary is not here, she is out. Who’s this, please? A:我是   她的`   同学   小林。她   什么   时候   回来? Wǒ shìtādetóng xué Xiǎolín.Tā shénmeshíhòuhuílái?         This is her classmate Xiǎolín. When will she be back? B:我不   清楚。 Wǒ bù qīngchu。         I am not sure. A:请你   告诉 玛丽,   明天   的太极拳   课   改到   下    星期三   下午了。 Qǐng ,nǐ/ gàosù mǎlì,míngtiān de tàijíquán kè/,gǎidào, xià xīngqīsānxiàwǔ le。         Please tell Mary, the Tai Chi class tomorrow is rescheduled to next Wednesday afternoon. B:好,   等她回来   以后,我   一定    告诉她。 Hǎo, děng tā huíláiyǐhòu, wǒ yídìnggàosù tā。         Ok, I’ll tell her when she is back. 小林,你 的   电话    号码    是    多少? Xiǎolín, nǐ de diànhuàhàomǎ shì duōshao ?         Xiaolin, what’s your phone number? A:我的手机    号码是    1 3 7666373 78。 Wǒ de shǒujī hàomǎ shì yāo sān qī liù liù liù sān qī sān qī bā。         My cell phone number is 13766637378. B:是 不 是    1 376 663737 8? Shìbushì yāo sān qī liù liù liù sān qī sān qī bā?         Is it13766637378? A:对。 Duì。         That’s right. B:我会    告诉玛丽你来过   电话。    Wǒ huìgàosù mǎlìnǐ lái guòdiànhuà。         I will tell Mary you’ve called. A:谢谢!    Xièxiè!         Thank you! B:不 客 气,再见。    Bú kè qì, zàijiàn.         You are welcome. Bye! A:再见。 Zàijiàn.         Bye.

篇10:对外汉语教案设计实例-打电话用语2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实例-打电话用语2

第二段: DIALOGUEII: A:是   国际   交流   处吗? Shì guójì jiāoliú ,chù ma?         Is it the International Office? B:是, 您   找   谁 ? Shì, nǐn zhǎo shéi?         Yes, it is. Who are you looking for? A:我   找    王    老师。 Wǒ zhǎo Wánglǎoshī。         I am looking for Teacher Wang.     B:我   就是。 Wǒ jiù shì.         I am just the one you are looking for.    A:王   老 师,   我是   英文    学院    的John。 Wánglǎoshī,wǒ shìyīngwén xuéyuàn de John。         Teacher Wang, this is John from the English Faculty. 我   想    换   一下   我 的课。 Wǒ xiǎng huànyíxiàwǒ dekè。         I would like to have a change for my class arrangement. B:你    打算   怎么换? Nǐ dǎsuàn zěnme huàn?         What’s your plan for the change? A:我   打算    把    星期 五的 课    换到    星期 三。 Wǒ dǎsuànbǎxīngqīwǔ de kè/ huàndàoxīngqīsān。         I am going to change the class on Friday to Wednesday . B:星期    三    上午   可以吗? Xīngqīsān shàngwǔ kěyǐ ma?         Is Wednesday Morning OK? A:没问题。谢谢   您! Méiwènti。Xièxie nǐn!         No problem. Thank you! B: 不 用谢。John, 这个    星期六    我们去    韶关    旅行, 你去 不去? Búyòng xiè。John,zhègexīngqīliù/ wǒmen qù Sháoguān lǚxíng. Nǐ qù buqù?         You are welcome. John, we are going to have a trip to Shaoguan this Saturday. Would you like to come? A:太好 了, 我   一定   去。    Tài hǎo le,wǒ yídìng qù。         Great ! I am in. 听 说    韶关   有   一个特别    有名   的'   寺庙。 Tīngshuō/ Sháoguānyǒuyígètèbiéyǒumíngdesìmiào。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very famous temple in Shaoguan. B:是 啊,那是   南 华寺。       Shì a. .Nà shì Nánhuá sì。         That’s right. It’s Nanhua Temple. 唐代   有名    的    和尚   慧能   法师到   现在   还在那里 呢。 Tángdàiyǒumíngdehéshàng/Huìnéng fǎshī/ dàoxiànzài háizài nàlǐ ne。         The famous monk in Tang Dynasty, Master Huineng,is still there. A:太神奇   了! 我   一定   去   看看。    Tài shénqí le! Wǒ yídìngqùkànkàn。         That’s wonderful!I am surely going to have a look. B:星期六   上午8点    我们   在   大门口   上车。    Xīngqīliù shàngwǔ bā diǎn/ wǒmen zàidàménkǒu shàngchē。         We will take the bus at the main gate of the campus at 8 o’clock on Saturday morning. A:好。    星期六   见!    Hǎo。 Xīngqīliù jiàn!         OK. See you Saturday! B:再见。    Zàijiàn        Bye! 三、        生词 1.出去   chūqù (动词)   ―― step out, go out (v.) 2.请问    qǐngwèn(短语)   ―― excuse me, may I ask (phrase) 3.同学   tóngxué(名词)   ―― classmate, fellow student (n.) 4.时候   shíhòu (名词)   ―― period; time; moment (n.) 5.回   huí(动词)   ,―― return, go back (v.) 6.来   lái   (动词)   ,―― come (v.) 7.清楚    qīngchu (形容词)   ―― clear ; know clearly (adj.) 8.太极拳    tàijíquán ,(名词)    ―― Tai Chi (n.) 9.课    kè(名词)    ―― class, lesson ( n.) 10. 改    gǎi(动词)   ,―― correct, change (v.) 11. 到    dào ,,(动词)   ,―― reach, arrive; up to (v.) 12. 星期   xīngqī ,(名词)    ,―― week (n.) 13. 以后    yǐhòu(名词) ,   ,―― afterwards, later (n.) 14. 一定    yídìng (形容词/副词),―― sure, certain; -ly (adj./ adv.) 15. 告诉   gàosù(动词)    ―― tell ( v.) 16. 电话    diànhuà   (名词)    ―― telephone (n.) 17. 手机   shǒujī(名词)   , ―― cell phone (n.) 18. 号码    hàomǎ (名词)   ,―― number (n.) 19. 过   guò,,(助词)    ―― pass, over (past indicator) 20. 国际    guójì, (形容词)   , ―― international (adj.) 21. 交流   jiāoliú ,(动词/名词)   ,―― communicate, exchange(v./n.) 22. 处    chù(名词)   , ,,―― department, office (n.) 22. 找   zhǎo,(动词)   , ,,―― look for (v.) 24. 英文    yīngwén   ,(名词)    ―― English (n.) 25. 学院   xuéyuàn(名词)    ―― school, faculty, college (n.) 26. 换    huàn    (动词)    ―― change, exchange (v.) 27. 打算   dǎsuàn(动词)    ―― intend, plan (v.) 28. 怎么   zěnme,(副词)    ―― how, how come (adv.) 29. 旅行    lǚxíng(动/名词)    ,―― travel; journey, trip (v./ n.) 30. 特别   tèbié,(形容词/副词)   ―― special, particular; -ly (adj./adv.) 31. 有名    yǒumíng,(形容词)   ―― famous (adj.) 32. 寺庙   sìmiào,(名词)   ,―― temple (n.) 33. 和尚   héshàng,(名词)   ―― monk (n.) 34. 法师   fǎshī    ,(名词)   ―― Master (n.) 35. 神奇   shénqí ,,(形容词)    ―― magical, wonderful (adj.) 36. *玛丽   Mǎlì   (proper noun) 37. *小林   Xiǎolín   ,(proper noun) 38. *韶关   Sháoguān    (proper noun) 39. *慧能法师    Huìnéng fǎshī   (proper noun) 四、      &nb

篇11:《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案设计及反思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情境,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转化成已有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情景剧《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2、提出数学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3、列算式

8.54÷0.7=45÷7.2=

二、探索发现

1、比较这两道算式与前面所学内容的不同点,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2、组内讨论,合作交流,整理填表

3、汇报方法

(1)把元化成角:85.4÷7450÷72

(2)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变成

85.4745072

(3)重点讨论方法二,汇报表格内容

解决目的:使除数的小数变成整数

解决依据: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以谁为标准:除数

注意事项:除数被除数必须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4、小结。补充书上内容

三、解决问题

1、森林医生

2、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3、解决实际问题

书p65(4)(5)

四、拓展练习

小竞赛

反思:

本节课我按照教材的内容呈现,分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几大模块,引导学生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得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强调把未知化为已知的`同时强调了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如自行讨论、合作填表、自行总结等。对于学生易发生混淆的情况,如被除数和除数都化成整数,或以被除数为标准等,课堂上都进行了强化训练,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生动的小情景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丰富的练习题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能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运算技能,进行实践应用。特别是最后的小竞赛,把大家的热情集中了,使本节课在高潮中结束。

本课设计的不足之处是,表格内容过多,学生填起来比较繁琐,浪费时间。另外学生汇报的方法有些单一,应进一步引导其发散思维,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打电话检讨书

打电话读后感

上班打电话检讨书

打电话读后感800字

小班教案《打电话》

中班打电话教案

打电话教学设计

涉外打电话礼仪

打电话对话范文

小老鼠打电话教案

打电话教案设计(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打电话教案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