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玫瑰格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共含13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玫瑰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

篇1:《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

文本细读: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文章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首尾两段互相呼应,形成对照。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篇2:《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2、在阅读中品析作者的语言,读出自己的感悟。

预习要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生字生词注音、注释。

2、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5、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探究交流

问题一

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那些内容?

解决步骤

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讨论、交流。

(知识要点)

明确: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

问题二

读了这封信,你有哪些感受?。

解决步骤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谈感受、收获。

二、课后拓展

1、了解书信书写的一般格式

2、假如你是齐彭涛的朋友,请你给他写一封回信吧,可以询问其它的一些关于南极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生活。

课堂检测案

一、独立完成作业:积累词句

1、这种黄绿色的地衣长得极慢,有的品种长一厘米需要一千年。 2、我们长城站周围,苔藓长得非常茂盛,远远望去,一片翠绿,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二、亲子作业:家长和学识一起听写生字、词语(家长也写)一同学写会带来好的效果

课后作业:

语文实践:

1、给齐涛写一封回信。注意书信的格式。

2、预习24课。

板书设计: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南极的季节――两季:极夜的冬季,极昼的夏季

南极的气候――常刮风,风大,常有暴雪

南极的情况 南极的植物――两种:地衣、苔藓

南极的生活――寂寞、单调、充实

南极的工作――繁忙

篇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你们想去南极看一看吗?(出示课件)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地了解南极。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阅读提示:

⑴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

⑵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一起分享?

⑴南极是独特的,它“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虽然没有太阳,午夜的天也是朦朦胧胧的。”

⑵南极是恐怖的,“这里经常刮风……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⑶南极是一片孤寂的大地,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但也有几分生机、几分色彩,“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⑷南极吸引着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长城站所在的费尔德斯半岛……专业人员还进行学术或业务交流。”

⑸南极环境恶劣、荒凉,在这里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来这里的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着、思考着,“说实话……也许每片碎木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四、学习书信的写法。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

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五、作业。

假如你是齐澎涛的朋友,请你给他写封回信吧,可以询问其他一些关于南极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生活。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提示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篇4:《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优秀教案

文本细读: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语言亲切自然。文章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首尾两段互相呼应,形成对照。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你们想去南极看一看吗?(出示课件)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地了解南极。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阅读提示:

⑴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

⑵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一起分享?

⑴南极是独特的,它“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虽然没有太阳,午夜的天也是朦朦胧胧的。”

⑵南极是恐怖的,“这里经常刮风……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⑶南极是一片孤寂的大地,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但也有几分生机、几分色彩,“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⑷南极吸引着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长城站所在的费尔德斯半岛……专业人员还进行学术或业务交流。”

⑸南极环境恶劣、荒凉,在这里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来这里的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着、思考着,“说实话……也许每片碎木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四、学习书信的写法。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

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五、作业。

假如你是齐澎涛的朋友,请你给他写封回信吧,可以询问其他一些关于南极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生活。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提示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篇5: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你们想去南极看一看吗?(出示课件)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地了解南极。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阅读提示:

⑴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

⑵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一起分享?

⑴南极是独特的,它“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虽然没有太阳,午夜的天也是朦朦胧胧的。”

⑵南极是恐怖的,“这里经常刮风……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⑶南极是一片孤寂的大地,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但也有几分生机、几分色彩,“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⑷南极吸引着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长城站所在的费尔德斯半岛……专业人员还进行学术或业务交流。”

⑸南极环境恶劣、荒凉,在这里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来这里的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着、思考着,“说实话……也许每片碎木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四、学习书信的写法。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

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五、作业。

假如你是齐澎涛的朋友,请你给他写封回信吧,可以询问其他一些关于南极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生活。

篇6: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案

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

二、自读课文,清理脉络,把握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那些内容呢?

三、潜心读书,认真思考,练习朗读。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读了这封信,南极给你那些感受?”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后的“词句积累”一题中展开学习,先让学生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地衣生长慢”和苔藓长得茂盛“两个句子。在看课后的词句积累,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是带着重号部分的补充说明,有了画线就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悟。

2、落实课后的第一题,给培养齐朋涛写封回信。教师先让学生想一想要写的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写。

3、学习书信的写法。教学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

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五、字词教学

“凌”字要读“ling”,不能读“lin”,“菌”字的声调是一声,不要读为三声。

六、课后反思

篇7: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练习题

有关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练习题

一、看一看,写一写。

昼—(昼)—(昼夜)凌——()

朦—()—()藻—()—()

藓—()—()豹—()—()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朦胧()茂盛()寂寞()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南极一年分两季,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一种叫地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在石头上,一丛一丛的'。这种黄绿色的地衣_____________,有的品种长一厘米需要一千年!

3.说实话,这里环境___________、荒凉,生活寂寞、单调。

篇8:《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你们想去南极看一看吗?(出示课件)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地了解南极。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阅读提示:

⑴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

⑵读了这封来信,“南极”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一起分享?

⑴南极是独特的,它“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虽然没有太阳,午夜的天也是朦朦胧胧的。”

⑵南极是恐怖的,“这里经常刮风……听了让人毛骨悚然。”

⑶南极是一片孤寂的大地,是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但也有几分生机、几分色彩,“在这里,常见的植物有两种……给这孤寂的大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也为这银白世界平添了几分色彩。”

⑷南极吸引着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长城站所在的费尔德斯半岛……专业人员还进行学术或业务交流。”

⑸南极环境恶劣、荒凉,在这里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来这里的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着、思考着,“说实话……也许每片碎木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四、学习书信的写法。

一、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二、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五、作业。

假如你是齐澎涛的朋友,请你给他写封回信吧,可以询问其他一些关于南极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生活。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2

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

二、自读课文,清理脉络,把握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句子理解有关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那些内容呢?

三、潜心读书,认真思考,练习朗读。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读了这封信,南极给你那些感受?”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后的“词句积累”一题中展开学习,先让学生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地衣生长慢”和苔藓长得茂盛“两个句子。在看课后的词句积累,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是带着重号部分的补充说明,有了画线就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悟。

2、落实课后的第一题,给培养齐朋涛写封回信。教师先让学生想一想要写的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写。

3、学习书信的写法。教学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称呼(2)问候语(3)正文(4)祝愿的语言(5)署名(6)写信日期

五、字词教学

“凌”字要读“ling”,不能读“lin”,“菌”字的声调是一声,不要读为三声。

六、课后反思

篇9:《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

4.学习掌握写信的一般格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

2.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了解有关南极的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词。

2.搜集有关南极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南极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的气候、地理特点。(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字;清理脉络,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把句子读通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看拼音、查字典等方法)

(二)生互相交流。

(三)检查生字

1.出示生词卡片。

朦朦胧胧(lóng)、凌(líng)晨、毛骨悚(sǒng)然、野兽(shòu)

苔藓(xiǎn)、寂寞(mò)、腐朽(xiǔ)、残骸(hái)

贼鸥(ōu)、极昼(zhòu)

2.指名读。

3.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关于南极的哪些内容呢?(南极的气候,南极的植物,长城站所在岛的面积和岛上各国考察站之间的关系,还有作者在南极工作、生活情况的介绍等。)

三、感悟语言,品读文字。

(一)生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封信,南极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谈各自的不同的感受,并按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二)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

预设一

1.南极的气候(用疑问的句式开头,犹如在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感到和蔼可亲。接着告诉读者:南极一年分为夏冬两季以及夏季的天气特点。)

2.南极的植物(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后的“词句积累”一题中展开学习,先让学生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地衣生长慢”和苔藓长得茂盛“两个句子。在看课后的词句积累,让学生领会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是带着重号部分的补充说明,有了画线就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悟。)

3.长城站所在岛的面积(我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以世界的中国长城命名,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北京距离17501.949千米。站区南北长2千米,东西宽1.26千米,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10米。)

4.岛上各国考察站之间的关系(各国友好往来)

5.作者在南极工作生活情况的介绍(6、7自然段)

预设二

落实课后的第一题,给齐朋涛叔叔写封回信。

(1)可先让学生想一想要写的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写。

(2)学习书信的写法。教学时,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①称呼②问候语③正文④祝愿的语言⑤署名⑥写信日期

二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题一个一个写清楚,语言要写得自然、明白。

四、拓展延伸

生交流有关南极的资料,师补充(课件出示关于南极洲的有关资料。)

五、字词教学

“凌”字要读“ling”,不能读“lin”,“菌”字的声调是一声,不要读为三声。

六、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南极的资料,制作一期关于南极的手抄报。

篇10:《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了解“极昼、毛骨悚然、苔藓、残骸”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

4.学习掌握写信的一般格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

2.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了解有关南极的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词。

2.搜集有关南极的资料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篇11:《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教材分析】

课文是大明的爸爸收到大明的信以后写的回信。信中叙述了大明爸爸收到信和照片后的高兴心情;介绍了南极的气候特点和有趣的动物有及国家为南极考察队员提供的良好工作、生活条件;并对大明提出“争取更大的进步”的希望,从而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亲情。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收信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并感受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的亲情。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继续认识收信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词句训练和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大明爸爸收到信后,给大明回了一封信。

2、“南极来信”指从南极寄来的信。

篇12:学《从南极寄来的一封信》后续

学《从南极寄来的一封信》后续

齐澎涛:

你好!

在白色的.荒漠里,你觉得寂寞吗?在这个科考活动中你觉得辛苦吗?

从这封信中,我似乎看到了那白雪皑皑的南极。太阳高悬在天空,终年不化的积雪覆盖着大地。雪地上,一丛丛茂盛的苔藓在上面顽强地生长着。远远望去,就象一片草原。远处,几只企鹅正在那儿悠闲地散着步。还有几只海豹在慵懒地晒太阳……

啊!多么美妙的一幅景象!

你们长城站周围的国家科考站,为什么和你们互相往来? 为什么专业人员还和你们进行技术交流?为什么你们这里只有两季?真想和你继续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期待着你的回信。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每天快乐!

此致

敬礼

尧尧

12月2日

篇13:收到的你祖母从加拿大寄来的信。请你根据来信的内容写一封回信。

收到的你祖母从加拿大寄来的信。请你根据来信的内容写一封回信。

假如你叫婷婷,下面是你收到的`你祖母从加拿大寄来的信。请你根据来信的内容写一封回信。

September 12, 2003

Dear Ting Ting,

I had a letter from your mother a few days ago, but she didn't give me much news about you.

She said you went on an ecology summer camp. When I heard that you had seen a snake, I was worried. I hope someone killed it!

I was sorry to hear that you had hurt your knee. How did that happen? I hope it is better now.

I know your birthday is coming soon, so I am enclosing a check for you. Write soon and tell me what you decide to do with the money. I want you to spend it on something nice.

With lots of love.

Yours,

Grandma

注意:

1. 词数: 120 左右;

2. 参考词汇:生态学 ecology .

September 28, 2003

Dear Grandma,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the check. It was really kind of you to send me so much money.

I spent one week at an ecology summer camp in the countryside. Yes. We did see a snake. Five of the boys drove it away. I was excited when they did it.

Thank you for your good wishes about my knee. That afternoon, after I returned to school, I fell over on the stairs. It was not serious and it's getting better now.

Since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nature, I've decided to spend the money you sent me on a telescope. I can use it to observe natural things. Will that be all right?

With lots of love.

Yours,

Ting Ting

寄往南极的信

《在南极的日子》 教案

一封蓝色的信

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一封写给哥哥的信

给自己一封鼓励信

一封给父母的信

一封感恩的信作文

一封给姑妈的信

一封迟来的信读后感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共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的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