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zlthx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共含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zlthx”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

篇1: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难点: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分别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两幅画均为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这中艺术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意象艺术。

教师板书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环节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找出意象艺术的具体概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朗读。

2.教师播放图片,继续追问:

——①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②对比之下,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依次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塞尚的《圣维克多山》、蒙克的《呐喊》以及梵高的《星月夜》。

学生观察图片并大胆表述自己对作品的见解,最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述补充: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3.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讲解分组讨论,由师生总结得出结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在借助画笔表现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或情感。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并提出问题

——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述:从《教皇英诺森十世》中能感觉到的对象的性格特点,而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情绪和气氛,即紧张和惶恐。

2.展示朱耷的花鸟画《鹌鹑图》,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如何表现意象的,并总结意象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欣赏、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意象艺术的特点分别是:

①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②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

③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我们以怪异的感觉。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点;

2.引导学生课下搜集更多关于意象艺术的作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进行欣赏,并将自己的看法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五、板书设计

走进意象艺术

一、什么是意象艺术?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三、意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六、课后反思

篇2:美术教案-[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    邢述评撰写

〖教学内容〗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4课

一、课时

1课时

二、课堂教学思路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意象艺术作品使学生明白意象艺术和前课所学的具象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紧抓以学生为主体来作为主线,让学生去思考意象艺术作品。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能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三、课业类型:欣赏

四、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认识和理解。

(三)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创造目标

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美术家心内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五、探索重点

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六、探索难点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七、教学用具

(一)教师用具:

1、油画作品:写实型艺术作品(具象艺术)如下图1;写意型艺术作品(意象艺术)如下图2、若干张。

         图1                           图2

2、国画作品:工笔画艺术作品(具象艺术)如图1;写意画艺术作品(意象艺术)如图2、若干张。

如图1   如图2

3、媒体设备

(二)学生用具:

1、《美术鉴赏》课本

2、最欢喜的一幅画

3、习作本

八、教学过程()

探索目标

探索过程

设计意图

学习欲望

1、温故与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这两件名作:《蒙娜丽莎》(油画·1503-15)达·芬奇(意大利);《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马蒂斯(法国)。分组讨论。(2)让每组代表谈谈这两件作品作者所运用的艺术语言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3)学生回答:(略)

(4)老师引导、归纳:这是两件题材相同(人物肖像画),但表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名作。前一节课的“走进具象艺术”已涉及到《蒙娜丽莎》的表现形式(略),而《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向意象艺术的殿堂,一起来欣赏、学习意象艺术作品。

(5)板书或媒体展示课题:

篇3:美术教案-[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象艺术。

效应

2、新课与学生

(1)    板书或媒体展示:

◎什么叫意象艺术?

(2)    学生回答:(略)

(3)    老师引导、归纳

在《新华词典》中:“意”为愿望、料想.“象”为形状、样子。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于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有啥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如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圣维克多山》,画中的山、房子、树、天空都变成细小的块面形象)

(4)    板书或媒体展示: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媒体展示名作《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

(5)学生讨论、回答:(略)

(6)老师引导、归纳

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板书或媒体展示:

(7)◎请同学讨论: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8)学生回答:(略)

(9)老师引导、归纳

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B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C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主动学习

4、提问与反馈

(1)板书或媒体展示:

◎请同学讨论:国画作品中的工笔画艺术作品和写意画艺术作品(如本案中,国画作品的图1和图2)在表现形式上有啥不同?

(2)学生讨论、回答:(略)

(3)老师引导、归纳:(略)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应设置一个能换起学生自问、自答、探求知识的课堂环境。

如每组互提、互问、互答。

良好的学习行为

自主学习

4、练习与巩固

(1)你最欢喜的一幅画是意象艺术作品还是具象艺术作品吗?

(2)你怎样理解意象艺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真实”?

(3)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板书设计】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一、什么叫意象艺术?

二、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

三、请同学讨论: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四、练习与巩固

篇4:美术教案-[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    邢述评撰写〖教学内容〗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4课 一、课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1课时二、课堂教学思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本课旨在通过欣赏意象艺术作品使学生明白意象艺术和前课所学的具象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紧抓以学生为主体来作为主线,让学生去思考意象艺术作品。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能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三、课业类型:欣赏四、教学目标 (一)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认识和理解。(三)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创造目标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美术家心内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五、探索重点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六、探索难点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七、教学用具(一)教师用具:1、油画作品:写实型艺术作品(具象艺术)如下图1;写意型艺术作品(意象艺术)如下图2、若干张。

篇5: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优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二、[教学方法]展示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

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2、冷抽象、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及观点。

冷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热抽象含义: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赏析 《百老汇的爵士乐》。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先鉴赏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然后一边听爵士乐(爵士乐:《蓝色狂想曲》),一边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活动:老师介绍:1、爵士音乐;2、蒙德里安生平简介;3、蒙德里安对百老汇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对爵士音乐的感受。

问题思考与探讨:

学生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这幅作品使用的语言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块让你联想起什么?横竖交错的线条让你想起什么?

教师活动:老师补充总结

能力练习: 欣赏几幅作品,判断它们是属于冷抽象还是热抽象艺术作品。

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思考:具象艺术能够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而抽象艺术却完全排除现实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问题引出:

(二)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

问题思考: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25页,回答问题。1.抽象艺术的形成?: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1.抽象艺术的形成:

19世纪中叶照相机的发明加速人们对美术的本质思考,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已经基本确立

2.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

照相机的发明,现代的社会化大分工,西方科学理性的影响。

抽象艺术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三)抽象艺术的特点:

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独特的艺术美包括: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 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e光影与运动。

学生能力练习:让学生自己来欣赏作品,判断作品的艺术美的表现。

知识补充:抽象艺术在我国的独特表现,

抽象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拓展:学生欣赏完这些作品后,跃跃欲试,都想创作抽象艺术作品,那么,这时候老师要适时满足学生的欲望

动手实践,创作作品。

让学生听一首音乐,创作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重点讲述的是冷、热抽象艺术作品,抽象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

四、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课课题,然后分别展示冷抽象、热抽象美术作品,分析其分类、代表艺术家、特点等环节,分析鉴赏部分作品。

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第四课教案

诗歌意象鉴赏与艺术的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雕塑艺术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第四课 画故事-人教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

走进艺术主题班会

幼儿园大班《走进夏天》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身边的设计艺术

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推荐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美术鉴赏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