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春节正月里主题教案(共含16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猎食动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班春节正月里主题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是一个热闹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庆气氛。
2、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尝试与他人合作制作花烛。
【活动准备】
录像带、各种花灯、日历、竹条、棉线、铁丝、彩色皱纹纸、卡纸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感受正月里(春节、元宵节)的节日。
1、观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录像,让幼儿积,让幼儿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经验。
2、帮助幼儿分析和整理录像中节日活动的名称。
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户户张贴春联、门神,有的'还挂上大红灯笼,小区、村镇的街道也挂上了彩旗、灯笼。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包饺子、备酒宴,看春节联欢晚会。
二、谈话活动,回忆自己过节的情况。
1、“小朋友们,刚才咱们看到录像片中人们过节的热闹气氛,我看到你们都很高兴,那现在来说说咱们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好吗?”
2、孩子回忆讲述自己过节的情况。
3、“正月十五看花灯,吃元宵汤圆,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好吗?”
4、孩子讲述过元宵节。认识各种花灯,激发幼儿自己制作花灯的兴趣。
5、欣赏花灯,说说自己喜欢的花灯的名称。
6、讨论制作花灯的程序,尝试制作花灯,教师指导,提示幼儿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赏评论。
【活动延伸】
大班主题活动:《正月里》
主题目标:
1.回忆和梳理正月里的经历,知道正月是一个热闹的月份,人们贴年画、贴窗花,放鞭炮、放烟花,张灯结彩、舞龙舞狮,家家户户红红火火过大年。
2.喜欢过中国年,喜欢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
3.回忆和了解正月里餐桌上寓意吉祥的美味佳肴,回味中国年特有的年夜饭,对正月里的中国饮食文化感兴趣。
4.感受正月里家人团圆甜蜜的氛围,理解人们过年时的幸福的.心情。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年、猜谜编谜、幸福的大桌子、甜甜的豆包。
社会活动:打年糕、年。
科学活动:7的组成、饺子宴、包饺子、7的加法。
艺术活动:年画、民间剪纸、烟花印象、创意花灯、扭秧歌、杀鸡宰鸭、卖汤圆、舂年糕。
健康活动:踩高跷、炸春卷。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于过年的传统习俗。
2.请家长在家与幼儿一同欣赏越剧,了解越剧,知道每个地方戏曲种类的不同。
3.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包饺子,并在大人的帮助下,幼儿参与
调馅和包馅,一起劳动和品尝。
4.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年糕的民谣,并用方言诵读,使幼儿增添兴趣。
主题环境:
1.小主题一:“红红的年”从“唐装秀”、“过年的习俗”、“花灯展”三大块创设。
2.小主题二:“甜甜的年”从“打年糕”、“各种各样的年糕”两大块创设。
区域环境创设:
语言区:语言区:提供年故事磁带,供幼儿欣赏和讲述。
美工区:提供报纸、薄雨披、彩色纸、纸绳等材料,用于制作唐装等。
科学区:投放10以内的数字卡片和“+”、“=”等符号卡片,让幼儿设计关于7的加法学习。
小班主题教案
【环境创设】
创设安全、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尽快与老师建立依恋关系。教师可经常抱抱幼儿,与他们交谈,参与他们的活动,等等。
经常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作为一日活动的背景音乐,死幼儿拥有愉快的心情。
室内装饰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多放置一些松软的布制品,营造家庭般的.氛围。
在主墙面上布置一副幼儿园的背景图,张贴每个幼儿的照片,题为“我爱你,幼儿园”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归属感。
在墙面上设置“我与好朋友手拉手”展板。每个幼儿的照片旁都贴有一长条皱纸,幼儿可根据意愿与自己的好朋友连“线”粘贴。
在园内主要环境处贴上特征明显的标志,以便于幼儿认识幼儿园的环境。
每个活动区域都有足够的材料能让几个幼儿同时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每个区域的名称、标记及内容。
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与家中相同的枕头,(最好有一些寄托美好住院的图案)以有利于幼儿安然入睡。
【家园共育】
1、入园初期,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使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2、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使其逐步养成按时起床去幼儿园的习惯,不要迟到。
3、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名,鼓励孩子用语言告诉自己的需要,如喝水、入厕等。
4、培养孩子饭前、吃东西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养成坐姿端正、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的进餐习惯,以及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
5、家长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即使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睡眠时间、饮食状况等。
6、在家让孩子尝试自己穿衣、穿鞋、整理玩具、逐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7、多与孩子交谈有关幼儿园的事情,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
8、关心孩子结交新朋友的情况。
【主要活动】
1、魔术师来了
2、扭扭虫的舞蹈
2、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4、我带宝贝上幼儿园
5、阿文的小毯子
6、走一走,瞧一瞧
7、拍个好笑的你
8、我会唱的歌
9、早晨多美好
10、早上好
11、丁丁的一天
12、哈罗,我的朋友
13、一对好朋友
14、鱼儿好朋友
15、橡皮膏小熊
主题活动
目标
1、回忆和梳理正月里的经历,知道正月是一个热闹的月份,人们贴年画、贴窗花、放鞭炮、放烟花,张灯结彩、舞龙舞狮,家家户户红红火火过大年。
2、在做做玩玩中欣赏中国结、欣赏元宵灯;在猜猜编编中学习猜谜语、编谜语;在剪剪画画中感受民间剪纸和唐装的魅力。
3、感受正月里家人团圆甜蜜的氛围,理解人们过年时幸福的心情。
主题活动设计说明
正月是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份,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最甜蜜的时光。在大班幼儿的记忆中,正月又是怎样的呢?幼儿经历了丰富多彩的'正月,带着满满的祝福,开始了新的学期。但此时年味依旧,兴奋依旧,因此,我们设计了“正月里”主题活动,意在抓住教育契机,我们试图通过预设活动,使幼儿对中国传统的有关年的文化了解更深、更清晰。
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教室悬挂灯笼、中国结、鞭炮等
收集有关春节的照片、画报、灯谜等布置主题墙
主要活动
安排
社会(混):年 、我们收到的礼物
体育(混):踩高跷 、噼里啪啦放鞭炮
语言:猜谜编谜 、幸福的大桌子
美术:中国结 、烟花印象
音乐:金蛇狂舞 、卖汤团
科学:复习数的组成 、比高
家长工作
重点
1、家长带领幼儿去社区感受元宵节的气氛。
2、家长引导幼儿学会合理支配使用零用钱。
有益的学习经验:
1、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习“可惜”、“回答”等词。
准备:
一个大西瓜和吃西瓜的用具。
活动与指导:
1、老师问:
(1)谁吃过西瓜呀?西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
(2)谁吃过不甜的西瓜?不甜的西瓜是什么样儿的?
告诉幼儿生的西瓜不甜,瓤不太红,不好吃。要挑熟的西瓜吃。可是,怎么挑呢?别着急,学习了这首儿歌,幼儿就会知道了。因为“西瓜里有个娃娃”。
2、老师朗诵儿歌。
3、问:爸爸用手一拍,西瓜怎么回答呀?——嘭嘭嘭或者叭叭叭。
4、请幼儿来拍一拍老师的西瓜,听一听西瓜娃娃是怎么回答的。达成共识:嘭嘭嘭,熟啦熟啦。
5、老师:“你们想见西瓜娃娃吗?我们打开西瓜,找一找西瓜娃娃吧。”打开,“真的是熟了,西瓜娃娃是诚实的好娃娃。可惜,打开瓜门儿找不到他。”强调“没有找到西瓜娃娃,真可惜。”但是,要学习西瓜娃娃说真话,做诚实的人。
6、请幼儿吃瓜。
活动反思:
让孩子完整的欣赏故事,从中强化和深入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孩子要诚实,不说谎。这个环节中有个细节以后要多多注意,在今后的故事视频教学中,应该在旁边静静观察每个幼儿,从中找出幼儿是否理解故事或者发掘他们脑袋里疑惑并及时解决。
活动目标:
1、认识西瓜的特征,知道西瓜有营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3、认识汉字“西瓜”的`字形、读音及意义。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西瓜一个。切好的西瓜每人一块。
2、水果刀,果盘。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青青藤,满地爬。结个果子圆又大,瓤甜水多绿娃娃。
2、出示西瓜,引起幼儿观察西瓜外形的兴趣。
提问:
①西瓜是什么形状的?
②瓜皮是什么颜色的?
③瓜皮上有什么?
④摸一摸,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西瓜有圆的,有椭圆的,西瓜皮是绿的,有皮上有一条条的花纹,瓜皮摸上去很光滑。
3、认识瓜瓤
①教师切开西瓜,让幼儿观察。
②看一看,西瓜里有什么?
③说一说瓜瓤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
④瓜瓤里有什么?
教师小结:西瓜里有瓜瓤,有瓜籽,瓜籽是黑色的,可以吃,也可以当种子。西瓜瓤很甜。
4、幼儿品尝西瓜。
5、认读汉字“西瓜”
6、教育幼儿多吃水果。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吃西瓜的感觉。
活动评价:
1、能说出西瓜特征。
2、能认读汉字“西瓜”二字。
3、喜欢吃西瓜。
4、知道西瓜有营养。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会用活泼跳跃的唱法歌唱。
2、会使用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
重点:
用活泼跳跃的唱法歌唱。
难点:
用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过年的意识经验,钢琴伴奏,图谱。
活动过程:
1、谈话:快过年了,你们想做些什么呀?(做客,收压岁钱……)有没有看过放鞭炮啊?是什么声音?(嘣啪)你们有一首儿歌还记得吗?(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放鞭炮……)那你们知道敲锣打鼓是什么怎样的吗?(咚咚咚锵)
2、教师演唱一遍歌曲。——你们小耳朵竖起来听好了哦,等等我来提问,看看那个小朋友真的是认真的听的。
3、提问并根据回答出示图谱。——你们听到什么了?……哦~敲锣打鼓的声音咚咚咚锵,恩,你真棒。过新年了,要敲锣打鼓,小朋友们很开心,还穿起了新衣服。
4、音乐伴奏,看着图谱学唱歌曲。——好,我们来跟着音乐试着唱一遍。
5、跟我念:咚咚咚锵。
6、鼓励小朋友大胆想象,给歌曲创造简单的动作。——你们看懂小脑筋想一下,我们怎么来给这首歌配上动作呀?
7、学习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
主题目标:
1.回忆过年的欢乐情境,乐意表达新年的快乐,体验新年后老师、小朋友见面的愉快心情及相互关爱的情感。
2.尝试收集各种与过年有关的红色物品,了解新年的习俗,感受收集与分享的快乐。
3.学习用语言描述糖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表达自己对糖果的喜爱。
4.欣赏糖果美丽的包装,尝试用糖纸、糖袋制作漂亮的小物件。
5.愿意与同伴分享糖果。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红色大收集、糖果雨、云朵棉花糖。
社会活动:见面真开心、我的新年礼物、搓汤圆、甜蜜糖果屋。
科学活动:小动物做客、生的和熟的、小狗糖果店、棉花糖、甜甜和咸咸、包糖果。
艺术活动:灯笼、鞭炮串串、红红的糖葫芦、包春卷、我是棉花糖、糖纸、超级大糖。
健康活动:放鞭炮、摘糖果、开心跳跳糖。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与过年有关的红色物品。
2.家长可以在家多与孩子交流有关过年的知识,让幼儿更加了解新年。
3.鼓励孩子要每天坚持早起上幼儿园,天气好时坚持户外锻炼。
4.请家长帮忙收集糖纸,带来幼儿园放在甜蜜屋里展示供幼儿欣赏。
主题环境:
1.小主题一:“红色大收集”从“见面真开心”、“鞭炮串串”两大块创设。
2.小主题二:“甜甜的糖果”从“甜蜜糖果屋、“棉花糖”两大块创设。
区域环境创设:
1.娃娃家:投放可爱的娃娃、餐具、玩具食品、红色纸鞭炮等布置成温馨的家。
2.图书角:提供各类有关过年特征的图书。
3.美工区:提供彩色扭扭绳、糖纸、糖袋、棉花等材料,供幼儿制作漂亮的小物件。
4.科学区:投放各种颜色的物品和卡
活动目标:
1 、理解民间童谣的情节。
2、感受民间童谣的幽默。
活动准备:
民间童谣儿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1、念唱童谣,激发幼儿朗读童谣的兴趣。
2、在音乐背景下欣赏童谣《过年谣》
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二十四,刷下对子写大字;二十五,家家户户糊窗户;二十六,上街去割过年肉;二十七,全家老小都洗脚;二十八,糕儿馍馍两笸箩;二十九,提上壶壶灌烧酒;年三十,供上祖宗摆上肉。
二、利用课件帮助幼儿年童谣。
引导幼儿重点讨论:“一天接一天”事情的变化。
提问:孩子们你觉得有趣吗?有趣在哪里呢?那小朋友在儿歌里听到的每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呢?哪一天才是过年呢?
三、游戏活动
让幼儿根据童谣内容,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来展现儿歌的意义。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有关过年的童谣和幼儿念一念,说一说余年相关的习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清楚的讲述新年里自己最高兴的事,感受快乐。
2、初步养成安静的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园庆祝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自由讲述新年时看到了那些变化(如:街上的变化、幼儿园里的变化等)。
2、观看录像《幼儿园的庆祝活动》。
3、启发幼儿呼想说一说这几天最高兴、最有趣的事。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进行适当提问或启发,帮助幼儿清楚的讲述。
4、要求幼儿安静的听别人讲话,要做到:仔细听,不讲话,尊重别人。
5、告诉幼儿过新年时大家都很开心,每个人把最高兴的事说出来,这样大家都为你高兴。
表扬讲述生动及注意听的幼儿。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参加人数:记录人:幼儿表征:
活动二过年真热闹
一、活动名称:
过年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十二属相和生肖,知道自己的属相和新的一年是什么生肖年。
三、活动准备:
查找收集有关新年及十二生肖的知识和图片;挂历、爆竹、年画、灯笼、对联等;幼儿自己的生肖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春节
1、出示挂历,请幼儿注意公历和农历的不同,找出农历春节的红色日期(日历上公历的日期写在上面,字稍大;农历的日期写在下面,字稍小)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春节的习俗,让幼儿自由说一说,如:杀年猪、扫尘、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鞭炮、拜年等。
3、讲解“守岁”和“放鞭炮”习俗的来历,教师讲述“年”的故事。
(二)、认识十二生肖
1、教师出示不同的生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十二生肖。
2、让幼儿拿出自己生肖图片,观察自己的生肖图片和其他小朋友的.是不是一样的?(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年龄的幼儿生肖是不一样的)
3、教师出示十二生肖图,师幼学读儿歌
提问:今年是猴年,猴后面是什么生肖年?幼儿根据十二生肖儿歌回答:明年是鸡年。
(四)、拓展活动
师幼一起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布置教师。
附:十二生肖儿歌
一鼠二牛三老虎,
四兔五龙六条蛇,
七马八羊九只猴,
十鸡十一狗十二猪。
四、年的故事
我国民间是以农历记载年的,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因为邻近立春,又叫春节,过春节又叫“过年”。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只出现一次,就是正月初一前一天,大年三十晚上(即除夕),它要挨家挨户的吃人,人们怕被它吃掉,就关紧门户,在屋里点上灯,一宿不睡,灯火通明,还要在窗外放鞭炮吓走“年”,因为“年”最怕光和声响,这样“年”被吓走了。新一年,人们都能平平安安。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2、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教案准备: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教案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2、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3、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4、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活动目标
认知方面知道:
1、新的一年是20,是鼠年。
2、过年时要敲锣打鼓放鞭炮,家家挂福字,贴窗花,挂彩链、彩旗,放气球等。
3、过了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4、让幼儿了解新年的由来,感受新年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新年。
语言方面:
1、能把新年看到的喜庆景象,大胆地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周围的人听。
2、能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并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
3、丰富幼儿的词汇,会说简单的祝福语,收到礼物时说谢谢等。
动手操作方面:
1、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操作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我国传统文化、民间习俗。
难点:
1、能把新年看到的喜庆景象,大胆地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周围的人听。
2、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过年啦”主题活动墙。
2、制作彩旗、彩链、鞭炮、贺年卡等。
3、发动家长带一些布置环境的材料(气球、灯笼、中国结、福字等)。
4、剪贴窗花,布置喜庆的走廊。
活动过程:
认识新年
社会:新年到谈话:要过新年了科学:新年我知道
迎新年
歌唱:新年好儿歌:新年到谈话:怎样过新年
韵律活动:敲锣打鼓放鞭炮科学:冻冰花
手工活动:粘贴彩链、彩旗棉签画:鞭炮
制作:鞭炮、贺年片师生共同布置喜庆的新年环境
庆新年:和大班哥哥姐姐共庆新年
1、看大班哥哥姐姐表演节目。
2、和大班哥哥姐姐找朋友。
3、互送礼物。
4、说祝福语。
5、给爸爸、妈妈送贺卡,说祝福语
长大一岁了:
谈话:小时候的我
社会:我长大了
谈话:我会说、我会做……
儿歌:大一岁了、我会了
歌曲:我长大了
1、通过故事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2、欣赏儿歌“十二生肖”,知道“十二生肖”排列顺序,使幼儿对儿歌语言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故事,课件“十二生肖”的儿歌。
活动流程:
[引出问题]——[故事欣赏]——[欣赏儿歌]
过程:
一、引出问题你知道自己属什么?还知道谁属什么吗?知道共有多少属相吗?
二、故事“十二生肖”
老师讲完故事适当提问巩固听过的故事内容。
三、欣赏儿歌“十二生肖”
听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老师讲幼儿的回答给与完整的圆满。
四、结束前的小结现在谁知道“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么?“十二生肖”怎么排列我们一起说一说。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PPT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动手制作。
2、掌握团压技能,会用辅助材料制作。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一个托盘,每盘六团面,彩色圆纸片若干。
2、人手一个塑料面板。
3、教师用塑料桌一张,托盘一个,面板一个,面团,彩色圆纸片。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过程:
1、用神秘盒引出活动内容
2、示范讲解“饼干”的制作方法。
3、幼儿制作饼干,启发幼儿制作不同口味的饼干。
4、摆放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可在娃娃家制作。
教学反思:
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发他们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
★ 小班春节语言教案
★ 小班游戏主题教案
★ 春节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