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少东的魔法香蕉

下面给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共含14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少东的魔法香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

篇1: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材料纸(课前打印好)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课件《它们一样多吗》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篇2: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

6、是的,第二排小鸡排的长长的,但是它与第一排小鸡的数量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组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5)

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二、小鸡和我们玩完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呢?——PPT出示对应排放的花朵(上排6朵花,下排6朵花)。

提问:花儿们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花朵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那你来告诉我红色的花和紫色的花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呢?(都是6朵)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6)

小结:尽管这两排花朵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6朵。

三、花儿和我们做完数一数的游戏了,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想来玩一玩,——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猴子它们也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那你来告诉我小蓝猴和大红猴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都是7只)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出示相对应的数字7)

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四、小猴子跟我们玩游戏累了,我们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样的小动物。

提问: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

他有没有找对啊?我们请他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排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3、2、3。)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对啊?找对了。很棒。

五、幼儿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那老师先示范一遍给你们看看。小眼睛看屏幕,PPT里的这幅图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香蕉,有4个,第二排是苹果,有3个,第三排是橘子,有4个,通过数数我们知道香蕉的数量和橘子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4个。那接下来老师就要给数量一样多的香蕉和橘子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操作材料,在我们的材料纸上有四组物品,每一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样的物品。我们先找出每一组里面谁和谁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用笔把每组数量一样多物品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听懂了吗?好,现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准备好的材料纸和水彩笔,小朋友开始吧。(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结果)

活动反思:

《它们一样多吗?》是一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一概念。通过上这节课我才发现,孩子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一致,导致错觉将数量一样的物品认为是不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通过自己的教学及老师的点评,我收获很大,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在课上语言的连贯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需要我多多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篇3: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幼儿画册》第3册第22页。

2、PPT。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今天啊,老师邀请了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首先要出场的小动物会是谁呢?老师来看看。———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

提问:小鸡啊,那你们来告诉老师这两排小鸡的数量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

2、什么?(都是5只)

3、是吗?那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组就在后面贴上相对应的数字。

4、现在呀小鸡要重新变一个队形。(第一排的小鸡原地不动,第二排的小鸡散开来,排的长长的。)

提问:我们来看看变了队形之后的这两排小鸡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或不一样)

5、是吗?(第二排排的队比第一排长)6、是的,第二排小鸡排的长长的,但是它与第一排小鸡的数量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组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5)

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二、小鸡和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呢?———出示对应排放的花朵(上排6朵花,下排6朵花)。

提问:花儿们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花朵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那你来告诉我粉色的`花和红色的花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呢?(都是6朵)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贴上相对应的数字6)小结:尽管这两排花朵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6朵。

三、花儿和我们做完数一数的游戏了,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想来玩一玩,———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猴子它们也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那你来告诉我小蓝猴和大红猴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都是7只)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贴上相对应的数字7)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四、小猴子跟我们玩游戏累了,我们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样的小动物。

提问: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

他有没有找对啊?我们请他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排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3、2、3。)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对啊?找对了。很棒。

五、幼儿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那老师先示范一遍给你们看看。小眼睛看电视,电视里的这幅图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香蕉,有4个,第二排是葡萄,有3个,第三排是橘子,有4个,通过数数我们知道桃子的数量和草莓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4个。那接下来老师就要给数量一样多的香蕉和橘子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画纸,在我们的画纸上有四组物品,每一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样的物品。我们先找出每一组里面谁和谁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用水彩笔将每组里面数量一样多的物品涂上颜色。听懂了吗?好,现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画纸和水彩笔,小朋友开始吧。(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结果)

篇4: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鸡教具10个(大小相等),小猴教具14个(大的7个,小的7个)。大象3个,小狗2个,兔子3个。数字“7”2个。数字“5”2个。数字“3”2个。数字“2”1个。

2.《幼儿画册》第3册第22页。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今天啊,老师邀请了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首先要出场的小动物会是谁呢?老师来看看。---------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

提问:

1)是小鸡啊,那你们来告诉老师这两排小鸡的数量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

2)为什么?(都是5只)

3)是的吗?那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组就在后面贴上相对应的数字5)

现在呀小鸡要重新变一个队形。(第一排的小鸡原地不动,第二排的小鸡蛋散开来,排的长长的。)

提问:

1)我们来看看变了队形之后的这两排小鸡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或不一样)

2)为什么?(第二排排的队比第一排长)

3)是的,第二排小鸡排的长长的,但是它与第一排小鸡的数量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组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5)

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2小鸡和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换其他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

1)对,是猴子。它们也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

2)那你们来告诉我小蓝猴和大红猴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

3)为什么?(都是7只)

4)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贴上相对应的数字7)

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3猴子们也跟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也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样的小动物。

提问:

1)这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

2)他有没有找对啊?我们请他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排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3、2、3。)

3)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对啊?找对了。很棒。

2.幼儿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

怎么玩呢?那老师先示范一遍给你们看看。小眼睛看电视,电视里的这幅图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桃子,有4个,第二排是苹果,有3个,第三排是草莓,有4个,通过数数我们知道桃子的数量和草莓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4个。那接下来老师就要给数量一样多的桃子和苹果图上颜色。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画纸,在我们的画纸上有四组物品,每一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样的物品。我们先找出每一组里面谁和谁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用水彩笔将每组里面数量一样多的物品涂上颜色。听懂了吗?好,现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画纸和水彩笔,小朋友开始吧。(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结果)

活动反思:

《它们一样多吗?》是一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一概念。通过上这节课我才发现,孩子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一致,导致错觉将数量一样的物品认为是不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通过自己的教学及老师的点评,我收获很大,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在课上语言的连贯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需要我多多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篇5: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及反思《它们一样多吗》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及反思《它们一样多吗》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让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习物体的数量不受颜色特征、实物大小、排列形式和种类的影响。由于初次接触次类数学内容,考虑到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有限,我选择了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小鸡、毛毛虫、小猴、芹菜、包菜、草莓、西红柿、西瓜、辣椒、鱼、苹果”作为例子来加深孩子的理解,从熟悉的具体事物向抽象的比较进行过渡,这对幼儿思维的'提升是有益的。

【活动目标】1、学会不受颜色特征、实物大小、排列形式和种类的干扰来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自己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PPT、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每排5只)。

提问:两排小鸡一样多吗?为什么?

(2)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上排为黄鸡,下排为灰鸡,每排5只)。

提问:两排小鸡一样多吗?为什么?

(3)出示上下疏密不一的两排小鸡PPT(上疏下密,每排5只)。

提问:这两排小鸡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为什么?

(4)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毛毛虫PPT(上密下疏,每排6条)。

提问:这两排毛毛虫一样多吗?为什么?

(5)出示上下大小不同的两排小猴PPT(上密下疏,上排7只大猴,下排7只小猴)。

提问:这两排小猴一样多吗?为什么?

(6)出示种类不同、大小不同、疏密不同的两类物品一样多(芹菜和包菜、草莓和西红柿、西瓜和辣椒、鱼和苹果)

2、幼儿分组操作

3、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熟悉的物体为载体,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不受颜色特征、实物大小、排列形式和种类的影响。7以内的点数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很容易的事,它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在于数的守恒上,为了让幼儿能简而易懂的了解数的这一特征,我采取了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切入。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很是有难度的。在这个实践的活动中,我有着很大的不足:

1、集体活动中的游戏渗入程度不够,幼儿操作少,导致了幼儿互动不是很理想,幼儿的活动应是以游戏为主,幼儿操作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2、活动给人小学化的感觉。这些都是幼教活动中的大忌,我以后会尽量克服这些缺点,继续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篇6: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6以内数量的多少;2、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会辨认1-6的数字;会正确区分红色和蓝色;幼儿会使用木夹子;幼儿会念“晒鱼”的儿歌。

2、物质准备:

教具:1――6的数字卡;5条红鱼和3条蓝鱼的示意图三张;红、蓝水彩笔各一支;进场音乐和游戏进行时的音乐各一段。

学具:红、黄、蓝、紫色小鱼若干(木夹子染上颜色、画上眼睛当小鱼); 筷子人手两根; 包装错误的小鱼若干份(卡纸中间写有1――6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卡纸边上夹上与中间数字不一样多的小鱼);大箩筐一个;小箩筐3个;小水桶24个。

教学过程:

一、师生拎小鱼桶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幼儿拎着装有红色、兰色小鱼的小鱼桶室外排队)。师生一起跟随音乐愉快入场。

二、游戏一:晒小鱼(红色),会准确地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数量尽量控制在6以内)

1、老师讲解“晒鱼”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一起在音乐声中“晒小鱼”,老师提醒幼儿边晒小鱼边点数。音乐停的时候,大家都停止“晒小鱼”。

3、幼儿数数自己晒了几条红色小鱼?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晒的小鱼数量。

5、老师举1――6的数卡,每举一个数卡,请晒了相应数量小鱼的幼儿站起来展示一下。

三、游戏二:变小鱼,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1、幼儿尝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1)老师出示自己晒的一串红色小鱼(数量为5),请幼儿一起数一数,老师晒了几条红鱼?

(2)请幼儿比一比自己晒的小鱼数量和老师晒的小鱼数量,谁多?谁少?

(3)启发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的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4)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5)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添上”)

2、师生晒蓝色小鱼

(1)师生在音乐声中比赛“晒鱼”,(游戏规则同上面晒红鱼的规则)。

(2)音乐停的时候,停止“晒鱼”,请幼儿轻声、快速地数数自己晒了几条蓝色小鱼?

3、幼儿尝试把自己的蓝色小鱼变成和老师的一样多

(1)数数老师晒了几条蓝色小鱼?(老师出示自己晒的蓝色小鱼,数量为3。)

(2)引导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晒的蓝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把蓝鱼变得跟老师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去掉”)4、幼儿练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和蓝色小鱼变得一样多

(1)请幼儿比一比自己的红鱼和蓝鱼,谁多?谁少?

(2)引导幼儿想一想能用几种方法把红鱼和蓝鱼变得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出示相应的“添上”或“去掉”的示意图。

5、请幼儿把自己的红鱼和蓝鱼放在小鱼桶里,师生一起送到指定的地方。

四、游戏三:包装小鱼,练习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食品加工厂有一批小鱼不符合包装要求,每一份小鱼数量与包装纸上的数字不一样多,要求把每一份小鱼数量变得和包装纸上的数一样多。包装对了就放到盒子里。”

篇7: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活动目标:

● 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 准确感知8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 教具:卡片5张,7、8的数卡。

● 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教师出示卡片,请幼儿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图形。启发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并送上相应数量的数卡。

● 幼儿操作练习。

请将相同数量的物体画线连起来。

● 游戏活动:采花。

玩法:将场地布置成草地,草地上有许多鲜花的卡片(正面花形,反面8以内的圆点),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跑到草地上采花,每人采一朵,数数卡片背面圆点的数量,然后看老师手中的数卡,老师举起数卡7,拿有7个圆点的幼儿立即将卡片举起来,小朋友互相检查是否正确,换数卡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拓展:

● 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幼儿玩游戏:配对。

玩法:为幼儿提供1DD7的点卡3套;1DD7的实物卡3套。幼儿每两人一组玩游戏。将点卡背面朝上,无规则散放在桌子上,将实物卡片打乱反扣在桌子另一边,两人轮流拿牌(点卡),将牌拿完后,第一个幼儿先翻一张实物卡,如果实物卡的数量与自己手中的某一张点卡数量相同,则出掉这一对牌,如果不同,就将实物卡放回原处。然后由第二个幼儿拿牌,玩法同第一个幼儿。

篇8: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判断物体的多少,认识数的不变性。

2、能熟练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灵活运用变成一样多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气球、灯笼图片若干;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

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幼儿操作用白纸、彩笔。每人一份不同颜色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游戏:

师举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的,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是不一样多的,就把手抱住膝盖。比比谁的反应最快。

二、动物王国的迎国庆联欢会正在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

出示红气球(6个)绿气球(5个)

1、请幼儿分类并且对应排列。

2、比比两种气球是否一样多,哪种颜色的气球多(少),多(少)几个?怎样才能使他们一样多?

打乱对应排列的形式,如:不绿气球挤在一起或把红气球变成竖形排列,问:现在红气球和绿气球是不是一样多?(引导幼儿知道不管怎么排列它们的数量没有变化)

三、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4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6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

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

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去掉多的两个、加上两个或多的给少的一个)

四、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

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1、示范教幼儿对应记录比较的`方法。如红的和绿的比较,先确定记录符号,红的用红圆圈表示,绿的用绿圆圈表示。记录时,拿一个记录一个,强调要对应排列,进行比较。(师生共同记录)

2、请幼儿进行记录:红的和黄的比较(教师边出示幼儿边记录)。分别用红笔和黄笔作记录。

3、请幼儿拿自己的一份积木,边拿边记录。得出比较结果。

篇9: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判断物体的多少,认识数的不变性。

2、能熟练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灵活运用变成一样多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气球、灯笼图片若干;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

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幼儿操作用白纸、彩笔。每人一份不同颜色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师举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的,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是不一样多的,就把手抱住膝盖。比比谁的反应最快。

二、动物王国的迎国庆联欢会正在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出示红气球(6个)绿气球(5个)

1、请幼儿分类并且对应排列

2、比比两种气球是否一样多,哪种颜色的气球多(少),多(少)几个?怎样才能使他们一样多?

打乱对应排列的形式,如:不绿气球挤在一起或把红气球变

成竖形排列,问:现在红气球和绿气球是不是一样多?(引导幼儿知道不管怎么排列它们的数量没有变化)

三、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4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6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

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

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去掉多的两个、加上两个或多的给少的一个)

四、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1、示范教幼儿对应记录比较的方法。如红的和绿的比较,先确定记录符号,红的用红圆圈表示,绿的用绿圆圈表示。记录时,拿一个记录一个,强调要对应排列,进行比较。(师生共同记录)

2、请幼儿进行记录:红的和黄的比较(教师边出示幼儿边记录)。分别用红笔和黄笔作记录。

3、请幼儿拿自己的一份积木,边拿边记录。得出比较结果。

反思

本节教学,课前我准备不充分,语言组织不严谨,在环节上衔接不好,以至于活动层次有点不分明。这个活动的教具太多,摆放的问题我考虑的不周到。针对这个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课后我深入地反思,希望在下一次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篇10: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活动目标:

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判断物体的多少,认识数的不变性。

能熟练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灵活运用变成一样多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活动准备:

气球、灯笼图片若干;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

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幼儿操作用白纸、彩笔。每人一份不同颜色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师举画有多少不一两组物体的卡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的,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是不一样多的,就把手抱住膝盖。比比谁的反应最快。

二、动物王国的迎国庆联欢会正在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出示红气球(6个)绿气球(5个)

1、请幼儿分类并且对应排列

2、比比两种气球是否一样多,哪种颜色的气球多(少),多(少)几个?怎样才能使他们一样多?

打乱对应排列的.形式,如:不绿气球挤在一起或把红气球变成竖形排列,问:现在红气球和绿气球是不是一样多?(引导幼儿知道不管怎么排列它们的数量没有变化)

三、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4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6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

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

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去掉多的两个、加上两个或多的给少的一个)

四、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1、示范教幼儿对应记录比较的方法。如红的和绿的比较,先确定记录符号,红的用红圆圈表示,绿的用绿圆圈表示。记录时,拿一个记录一个,强调要对应排列,进行比较。(师生共同记录)

2、请幼儿进行记录:红的和黄的比较(教师边出示幼儿边记录)。分别用红笔和黄笔作记录。

3、请幼儿拿自己的一份积木,边拿边记录。得出比较结果。

篇11: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幼儿画册》第3册第22页。

2.PPT。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1.今天啊,老师邀请了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首先要出场的小动物会是谁呢?老师来看看。---------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

提问:小鸡啊,那你们来告诉老师这两排小鸡的数量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

2.什么?(都是5只)

3.是吗?那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组就在后面贴上相对应的数字

4.现在呀小鸡要重新变一个队形。(第一排的小鸡原地不动,第二排的小鸡散开来,排的长长的。)提问:我们来看看变了队形之后的这两排小鸡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或不一样)

5.是吗?(第二排排的队比第一排长)

6.是的,第二排小鸡排的长长的,但是它与第一排小鸡的数量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组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5)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二、小鸡和我们玩了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呢? -------出示对应排放的花朵(上排6朵花,下排6朵花)。

提问:花儿们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花朵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那你来告诉我粉色的花和红色的花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呢?(都是6朵)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贴上相对应的数字6)小结:尽管这两排花朵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6朵。

三、花儿和我们做完数一数的游戏了,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想来玩一玩, -------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猴子它们也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那你来告诉我小蓝猴和大红猴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都是7只)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贴上相对应的数字7)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四、小猴子跟我们玩游戏累了,我们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样的小动物。

提问: 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

他有没有找对啊?我们请他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排就贴上相对应的数字3、2、3。)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对啊?找对了。很棒。

五、幼儿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那老师先示范一遍给你们看看。小眼睛看电视,电视里的这幅图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香蕉,有4个,第二排是葡萄,有3个,第三排是橘子,有4个,通过数数我们知道桃子的数量和草莓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4个。那接下来老师就要给数量一样多的香蕉和橘子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画纸,在我们的画纸上有四组物品,每一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样的物品。我们先找出每一组里面谁和谁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用水彩笔将每组里面数量一样多的物品涂上颜色。听懂了吗?好,现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画纸和水彩笔,小朋友开始吧。(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结果)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课前我准备不充分,语言组织不严谨,在环节上衔接不好,以至于活动层次有点不分明。这个活动的教具太多,摆放的问题我考虑的不周到。针对这个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课后我深入地反思,希望在下一次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篇12:中班数学教案:一样多

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材料纸(课前打印好)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课件《它们一样多吗》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PPT课件

6、是的,第二排小鸡排的长长的,但是它与第一排小鸡的数量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组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5)

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5只。

二、小鸡和我们玩完游戏了,我们请小鸡休息,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呢?——PPT出示对应排放的花朵(上排6朵花,下排6朵花)。

提问:花儿们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花朵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那你来告诉我红色的花和紫色的花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呢?(都是6朵)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6)

小结:尽管这两排花朵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6朵。

三、花儿和我们做完数一数的游戏了,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想来玩一玩,——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猴子它们也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那你来告诉我小蓝猴和大红猴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都是7只)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出示相对应的数字7)

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四、小猴子跟我们玩游戏累了,我们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样的小动物。

提问: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

他有没有找对啊?我们请他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排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3、2、3。)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对啊?找对了。很棒。

五、幼儿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那老师先示范一遍给你们看看。小眼睛看屏幕,PPT里的这幅图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香蕉,有4个,第二排是苹果,有3个,第三排是橘子,有4个,通过数数我们知道香蕉的数量和橘子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4个。那接下来老师就要给数量一样多的香蕉和橘子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操作材料,在我们的材料纸上有四组物品,每一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样的物品。我们先找出每一组里面谁和谁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用笔把每组数量一样多物品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听懂了吗?好,现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准备好的材料纸和水彩笔,小朋友开始吧。(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结果)

活动反思:

《它们一样多吗?》是一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一概念。通过上这节课我才发现,孩子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一致,导致错觉将数量一样的物品认为是不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通过自己的教学及老师的点评,我收获很大,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在课上语言的连贯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需要我多多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篇13:中班数学它们一样多吗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会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2、能自己检查操作的结果。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重点与难点:

能不受实物大小、颜色特征的影响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法、操作法等。

二、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啊,老师邀请了很多小动物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首先要出场的小动物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

提问:小鸡啊。那你们来告诉老师这两排小鸡的数量是-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2、那它们一共有多少只?(都是6只)3、是吗?那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组就在后面出示相对应的数字)4、现在呀,小鸡要重新变一个队形。(第一排的小鸡原地不动,第二排的小鸡散开来,排的长长的。)提问:我们来着看变了队形之后的这两排小鸡是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呢?(一样或不一样)5、是吗?(第二排排的队比第一排长)6、是的,第二排小鸡排的长长的,但是它与第一排小鸡的数量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我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组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6)小结:原来啊这两排数量一样的小鸡,尽管它们变了队形,但是它们的数量还是一样多,都是6只。

(二)小蝴蝶和我们玩完游戏了,我们请小蝴蝶休息,接下来出场的会是什么呢?--PPT出示(上排5只蝴蝶,下排五只蝴蝶)。

提问:蝴蝶们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蝴蝶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那你来告诉我蓝色的蝴蝶和黄色的蝴蝶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呢?(都是5只)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5)小结:尽管这两排蝴蝶它们的颜色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5只。

(三)和我们做完数一数的游戏了,还有其他小动物也想来玩一玩,--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问:猴子它们也排成了两排。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颜色,大小)那你来告诉我小红猴和大绿猴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一样多)为什么?(都是7只)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每数完一排出示相对应的数字7)小结:尽管这两排猴子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多,都是7只。

(四)小猴子跟我们玩游戏累了,我们请它们下去休息一会。接下来出场的会是谁呢?它们已经等不及了。现在老师把它们都请出来。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样的小动物。

提问:三排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一个“找出数量一样多的游戏”?我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最先找出来。

他有没有找对啊?我们请他数一数。(幼儿每数完一排就出示相对应的数字3、2、3。)你们说他有没有找对啊?找对了。很棒。

(五)幼儿分组操作。

师:接下来的时间老师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那老师先示范一遍给你们看看。小眼睛看屏幕,PPT里的这幅图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香蕉,有5个,第二排是苹果,有5个,第三排是橘子,有4个,通过数数我们知道香蕉的数量和苹果的数量是一样多的,都是5个。那接下来老师就要给数量一样多的香蕉和苹果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操作材料,在我们的材料纸上有四组物品,每一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样的物品。我们先找出每一组里面谁和谁的数量是一样多的,然后用笔把每组数量一样多物品后面的圆圈涂上颜色。听懂了吗?好,现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准备好的材料纸和水彩笔,小朋友开始吧。(教师提醒幼儿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检查结果)

活动反思:

《它们一样多吗?》是一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一概念。通过上这节课我才发现,孩子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一致,导致错觉将数量一样的物品认为是不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篇14:《变成一样多》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能根据数字的要求补画实物,使数字与实物数量相符。

2、能用添画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小动物过生日情景PPT,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卡人手一张。人手一只红色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伸手指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关于数字的手指游戏。;.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首先,我们看看自己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5)老师一边念儿歌,说到“伸出你的手指来”的'时候,小朋友就伸出手上的手指,随便伸几个都可以。

师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都伸出手后,师挑选比自己伸的多的孩子上来,请小朋友想一想,两个人的手指要变得一样多,老师该怎么办。(渗透用“添上”的方法解决“变成一样多”的问题。)

2、复习数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说说这个数字能代表什么。(5只小鸭子、6张桌子……)

3、展示小兔、小狗、小猫过生日的PPT情景(1)根据小动物身上的点数,确定小动物几岁了。(复习点和数的对应)(2)小动物过生日要插蜡烛,看看小动物自己准备的蜡烛对不对,不对怎么办?(添画,使蜡烛数量和小动物年龄相符)。

难点解决:怎样添画,从一开始数,手指帮忙点。少了没关系,继续数下去,数一个,画一个,一个一个添上去。

(3)小动物来祝贺。动物妈妈身上有数字,数字是几就代表后面跟着几个宝宝。幼儿观察动物宝宝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4)小动物给三个小寿星送礼物。小寿星几岁,就送几个礼物。幼儿观察礼物数量对不对,不对的,用添上的方式改过来。

4、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有个小客人还没来?是谁呢?(小刺猬)。他们去准备果子了。刺猬身上有数字几,就是背上背了几个果子。刺猬妈妈背对了,刺猬宝宝少背了,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刺猬宝宝把少背的果子添上5、活动结束。

师:我们送背好果子的小刺猬去参加生日聚会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数字宝宝》含反思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分类》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及反思《认识日历》含反思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初一上学期数学教案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花灯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集锦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幼儿园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它们一样多吗》含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