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大自然》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重湖叠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您好大自然》教案(共含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重湖叠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您好大自然》教案

篇1:《您好大自然》教案

《您好大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1.按音与子拍的拍号划分小节线和改写旋律,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2.根据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进行节拍节奏训练,通过:跳橡皮筋”的游戏进一步发展学生听辨音高的能力。

二、认知

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三、情意

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从优美婉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祖国

秀丽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将来把祖国山河装点得更为美好的感情和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

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突破口: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

教具准备:

计算机、录音机、磁带、串铃。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表演《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挥,用前8小节二声部合成

(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学唱二声部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问:想象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

6.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

表演《铃 儿 响 叮 当》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表演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熟悉外国优秀少儿歌曲。

二、通过不同线条、颜色与歌曲情绪的对照选择,使学生感受到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用体态动作和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及音乐的动感,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

三、欣赏不同语言、不同歌唱形式演唱的《铃儿响叮当》,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铛》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年轻人,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这清脆的马铃声回乡在田野------表现了年轻一代热情奔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歌曲。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抢答的小游戏。游戏方法是:老师播放一段歌曲片断,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歌的名称。如果你听出了歌名,就快快举起枪答器(串铃)并摇响它。如果你回答正确,屏幕上就会播放一段好看的动画。(使用电脑课件,学生回答完毕出现课题,如回答正确电脑发出“回答正确”、“真是个小机灵”等表扬鼓励的声音,并播放动画;如回答错误,电脑发出“错了,再想想”的提示。)

歌曲顺序:《大鹿》、《小星星》、《赛船》、《粉刷匠》、《铃儿响叮当》。

二、引入课题,简介歌曲:

刚才听到的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外国儿童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歌曲,作者是比尔.彭特。美国的'冬天像我这里一样气候寒冷,有的地方也是冰天雪地。歌曲描绘了一群小朋友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不畏风雪飞奔向前。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随即播放歌曲)

三、欣赏音乐

1.初听歌曲。 听了歌曲,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

2.复听歌曲,熟悉歌曲表达内容。(看动画)。

同学们说的真好,看!他们划着雪橇向我们跑来了……

3.再听歌曲,跟唱歌曲(看动画)。

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唱一唱。

4.感受歌曲情绪。

设问:

a 天很冷,风雪也很大,可这些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b 你认为用下面那种图形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最合适?(边唱边用手划线条,通过体验后回答)

c 如果我们用 表示歌曲的第一部分,还有哪里可以用这一线条来表示,听到这段音乐时请你用这一线条来划一下。

d你认为歌曲中间一部分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听音乐)

e 总结:我们可以用

来表示歌曲的情绪。(可以有多种答案)

f 学生随音乐用手指划线条,感受歌曲情绪及节奏的变化。

四、运用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的动感。

1、引导。(看画面)

看!马儿拉着雪橇在雪地上飞快地奔驰,悦耳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不时还传来几声清脆的马鞭声。突然,他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张奇怪的乐谱,(画面转为符号谱)在乐谱的旁边还放着一串串铃,他们断定这一定是这首歌曲的伴奏乐谱。你能破译这张神秘乐谱吗?

2. 分组讨论,研究怎样用这张乐谱为歌曲伴奏。

(教师设计: 表示

击奏, 表示摇奏, 模仿马鞭声。

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演奏,教师适时引导,不过于干预 。)

3、分组汇报。

4. 汇报后大家发表意见,再作修改。

五、听英文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启发学生同一首歌曲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表现歌曲。

六、学唱曲调

(1)分声部学唱,教师重点辅导二声部

(2)先学习副歌部分8小节因多合成,多听,多感受。

(3)学习主歌部分。注意唱准弱起拍部分

(4)以欢快,稍快的速度合成全曲。

七、表演歌曲:想象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八、总结:一首欢快热烈的《铃儿响叮当》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圣洁的冰雪世界,我们同歌曲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了滑雪的快乐。当我们真正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就会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欢快的歌曲到大自然中尽情的玩耍吧!

篇2:《您好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您好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1.感受乐曲《溪边景色》所表现的自然景色,能听辨出表现潺潺的流水声的弦乐器音色。

2.能用欢快、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能用声势为歌曲伴奏。选择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其中一段,编创动作进行表演。

3.能用轻快、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在歌唱和视唱练习中认识和掌握弱起小节知识。能独立完成编创两小节旋律的练习。

5.继续学吹竖笛,掌握正确吹奏长音的方法。

第一课时:表演《田野在召唤》,聆听《溪边景色》

一、表演《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

春游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反复聆听)

设问:

(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奏)曲调(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进调。)

在高声部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在教师指挥下,前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4)后8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在教师指挥下,后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和谐。

(7)在教师指挥下,完整地唱全曲。

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设问:想像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

(教师不给予范围,但在巡视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如:低声部不用la,用其他虚词;再如配上乐器伴奏(口风琴、竖笛等),及打击乐器伴奏。形式上可以A段领唱加伴奏唱、B段合唱;朗诵加歌唱;歌唱与伴舞等。

(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3)评价与表扬。

二、聆听《溪边景色》

1. 简介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的代表。交响曲是一种大型乐曲体裁,是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队套曲,由管弦乐队演奏。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为四个乐章,各乐章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先后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思想。本乐章是以农村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具有田园风味的作品。

2.欣赏《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溪边景色》,想象乐曲表现的情景。

请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当你听到这首乐曲时,你好像看到了大自然的什么景色?

对音乐中表现的自然景色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3.再听乐曲,听出潺潺流水声,知道它的表现方法。

师:你能感受到乐曲中描绘的潺潺流水声吗?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4.复听乐曲,想象颤音出现时音乐所表现的大自然景色。

5.反复聆听,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第二课时:表演《铃儿响叮当》

一、表演《铃儿响叮当》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4)学习主歌部分。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4.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 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完整地表演歌曲。

第三课时  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学吹竖笛《红蜻蜓》

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1.作品简介:这首童声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共有十个段落组成,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2.初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设问:

(1)你怎么理解“变迁”这个词?“铃儿响叮当”的曲调是怎么变的?变了多少次?

(2)讨论要求:初步感受不可能太仔细,能听到几种就几种,大家集思广益。

3.再听合唱曲。

要求:这次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看看谁最快,听到分段请举手并用手指数,表示第几段。

4.全班分成二个组(可以是上一内容表演《铃儿响叮当》的两个声部为两个组),甲组为奇数组,乙组为偶数组,分别排练教材中的10个节奏谱(即甲组排练1、3、5、7、9节奏谱,乙组排练2、4、6、8、10节奏谱)。

5.试为歌曲配伴奏(在教师指导下,教师适时提醒各组准备进入,适时指挥一下)。因为是试配,以拍手为宜。

6.再次聆听合唱曲,为歌声配伴奏。

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根据规定的节奏谱,为不同的段落配伴奏,以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7.各组讨论对音乐的体验,用丰富的想象编成每一段的不同情节,并推选出五位同学叙述各段的“情节故事”。

学吹竖笛《红蜻蜓》

1.复习歌曲《红蜻蜓》,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来演唱。

引导学生为歌曲标上换气记号,按要求换气,唱出歌曲的意境。

2.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吹长音,学会吹奏长音的正确方法。

(送气时舌头要很快的向回收,像读“吐”字的感觉。)

3.竖笛吹奏歌曲《红蜻蜓》,要求用演唱的感觉来吹奏。

4.引导学生根据旋律的走向特点进行力度的变化处理,有感情的吹奏歌曲。

篇3:太阳您好教案

太阳您好教案

语言:太阳,您好目标:

1、理解诗歌的含义,知道太阳的作用。

2、萌发对太阳的兴趣,尝试寻找太阳,知道太阳无处不在。

准备:

1、最好选择一个阳兴明媚的'日子。

2、自制太阳一个。

3、绘画用的纸、笔等。

过程:

1、小水滴对太阳说。

(1)出示自制太阳。教师以小水滴的口吻对着太阳说:太阳公公,您让我变得很轻很轻,飞到天上去。我们在高高的天空上变成白云,飘来飘去,真快活!谢谢您,太阳公公!

(2)除了小水滴感谢太阳,还有谁也会感谢呢?

2、太阳,您好。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太阳,您好》。

(2)为什么我们要感谢太阳?

(3)太阳在哪里呢?请你们找一找,然后向太阳问好。

(4)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太阳的“痕迹”,如:花上、草上、昆虫身上以及每一样东西都沐浴着阳光。

(5)引导幼儿向太阳问好,从心里感谢太阳。

附:

太阳,您好太阳,您好!

不管我到什么地方,您总是给我温暖,谢谢您!

是您让露珠晶莹,让花儿开放,我要向您问好!

您点点头,眨眨眼,送给我更多的温暖!

篇4: 《老师您好》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试着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重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生字表上没有的字查工具书,读完课文后,再读生字表。

2、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崇高 浸透 项目 辛劳 汹涌 塑造 朝霞

编织 茁壮 衷心 祝愿 波涛 创造 智慧

蕴含 春晖 闪耀 甘露 情不自禁

3、读第二遍课文,达到读通句子。

4、读第3、4遍课文,达到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5、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老师“好”在哪里?试着写一写。

6、从文中标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试着写一写你的理解,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蕴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茁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衷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课本上描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本课生字写3遍。

8、把本课生词、课后三题写2遍。

9、预习了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写在下面)

篇5: 《老师您好》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高尚,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1、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经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敬重。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

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身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和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设计:

(一)组词

铺( ) 浸( ) 顶( ) 霞( )辛( )

哺( ) 侵( ) 项( ) 假( )幸(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编织( )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ōng zhōng ) 塑造(sù shù)

笑语盈盈(yín yíng) 浸透(jìn jìng )

第二课时

一、听写。

高尚 智慧 波涛 发明 浸透 涌出 塑造 朝霞 茁壮 衷心 祝愿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局部,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一起解决。

3、重点局部,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一起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生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发明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

四、指导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五、作业:

1、感悟积累。

本文是一首( ),赞美了教师事业的( )和( ),抒发了小朋友们对老师的( )、( )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说句;

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其中“春蚕”指( ),“理想的丝线”指( ),“甘露”指( ),“茁壮的新苗”指( ),表示了( )。

4、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篇6:1老师,您好! 教案

1老师,您好! 教案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歌的意思。 2、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边读边想,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  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  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进入课文、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学生互评。 4、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四、齐读课文,总结五、指导书写生字。交流难字、组词、描红。六、作业。 1、  抄写。崇高  智慧  波涛  创造辛劳  浸透  涌出  塑造朝霞  茁壮  衷心  祝愿 2、  组词。编(  )涌(  )霞(  )浸(  )骗(  )捅(  )假( )侵(  )偏(  )诵(  ) 3、  填上合适的词。架起(  ) (  )地前进铺设(  ) (  )地开放塑造(  ) (  )的新苗闪耀(  ) (  )的辛劳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课文重点句子。 2、  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听写。崇高   智慧   波涛   创造 辛劳   浸透    涌出   塑造 朝霞   茁壮   衷心   祝愿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①指名读;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齐读。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四、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五、作业: 1、  感悟积累。本文是一首(  ),赞美了教师事业的(  )和(  ),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  )、(  )之情。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     )(     )改为陈述句:(  )(  )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  )其中“春蚕”指(  ),“理想的丝线”指(    ),“甘露”指(     ),“茁壮的新苗”指(   ),表现了(    )。 2、  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 老师,您好! 崇高  辛劳 美好  祝愿

篇7:《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并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难点: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有顺序他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三、教学准备

放大挂图一幅、新年老人服饰、礼物袋。小朋友汇报的成绩道具若干。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新年的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老人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挂图,练习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

“谁,怎么样地走来,来干什么?”

(新年老人,扛着一大袋礼物,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2)小朋友看到新年老人来了,多高兴啊!会怎么欢迎他呢?

(3)出示课题。

2、看图练习说话。

(1)指导看图。图上有哪些小朋友在欢迎新年老人?(可以给他们取名。)

小朋友们手上拿着什么?他们会对新年老人说些什么?

(2)在四人小组中向新年老人汇报。

(3)想一想,新年老人听了小朋友的话,心里怎么想,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同桌互说。要求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来提。

(5)表演说话

篇8:老师您好音乐教案

老师您好音乐教案

备课时间:9月2日 授课时间:209月 日       第嘁沪 单元主题   老师您好                     授课内容 老师您好 课型   听赏     教材解析    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歌中唱出了孩子对老师的依恋之情,旋律平缓、亲切,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地眷恋和感激。     教学重难点 学会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并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媒体使用   录音机 课时安排   1/2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听赏歌曲《老师您好》 1、边听《老师您好》的音乐边拍手。 2、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等等。 揭示课题:老师您好 二、再次听赏歌曲《老师您好》 (1)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 (2)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3) 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  (4) 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  (5) 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播放歌曲,聆听后分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深情的。你们设计了一些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表现呢? 三、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学生用设计的体态动作如:拍手、跺脚、捻指、摆动身体等             让学生畅谈自己与老师一起的生活、学习。老师也畅谈自己的老师,使学生感觉尊师之情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               sssss 资料粘贴处sssss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歌曲的表现。 四、写祝福语献给老师, 《老师您好》这首歌描述了老师辛勤的劳动,赞美了老师无私的奉献,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知心话要对老师说吗?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候,你会为老师献上什么祝福呢? (学生写献给老师祝福的话语,请部分同学上台有感情地朗诵出来,然后同桌之间将自己写的祝福语互相交流朗诵) 背景音乐:《老师您好》 五、复听全曲 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跟着乐曲轻声哼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六、总结,下课。 这节课我们将我们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了我们的老师,但我知道每一位老师最想要的节日礼物就是看到你们健康的成长,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你们愿意送这样的礼物给老师吗!       再次听赏,边听赏边写下,你对老师的祝福。                   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 探究活动     本课设计以学生为主题,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兴趣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感受、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   板书设计   老师您好     作业设计   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反思 及随笔             相关链接    

篇9: 《太阳,您好》大班教案

目标:

1、知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变化。

2、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准备:

1、活动前一天,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家准备冰(容器中盛水,并放入写有名字的硬纸片,放上一根线。结成冰后,连容器一起带来)。

2、给每一桌幼儿提供一杯水。

3、提供镜子、透明玻璃杯等。

3、平底电锅一只。

过程:

1、小水杯里的奥秘。

(1)出示几杯水,请幼儿观察。这就是我们昨天一起准备的水,看看发生变化了吗。(教师可将结冰的杯子翻转,引导幼儿观察:水结成了冰,是固体,不会像液体那样流动了)

(2)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已结冰,有的还是水)怎么会这样的呢?

(3)幼儿讨论后得出结论:昨天放进了冰箱的杯子里有冰块,而没有放进过冰箱的.杯子里仍是水。结冰的杯子里,有些冰已经融化,又有冰,又有水。

2、移动小水杯。

幼儿用小手摸摸冰,说说感觉。(冰冰凉的、很硬、滑滑的)小水滴变成了冰,我们有办法让它变成水吗?

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让杯子里的冰融化。如:用纸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用手去握杯子,看看有什么变化。

抓住小水滴。

教师将一杯水倒入烧杯在酒精灯中加热煮沸,请幼儿猜测水会怎么样。

幼儿观察几分钟,看看发现了什么,烧杯中的水是否会减少。

教师用镜子、纸、透明玻璃杯等举到烧杯上方,去“抓住”(吸附)小水滴。

小水滴为什么都逃出来了?(热了以后,小水滴变轻了,变细小了)它被“抓住”了吗?告诉幼儿细小的“水滴”被“抓住”以后,又“抱”在一起,变成“胖胖”的水滴了。

篇10:《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并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难点: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有顺序他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三、教学准备

放大挂图一幅、新年老人服饰、礼物袋。小朋友汇报的成绩道具若干。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新年的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老人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挂图,练习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

“谁,怎么样地走来,来干什么?”

(新年老人,扛着一大袋礼物,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2)小朋友看到新年老人来了,多高兴啊!会怎么欢迎他呢?

(xx说:“新年老人,您好!”

“欢迎您!新年老人!”

“祝您新年快乐!”

“祝您健康长寿!”

篇11:《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3)出示课题。

2、看图练习说话。

(1)指导看图。图上有哪些小朋友在欢迎新年老人?(可以给他们取名。)

小朋友们手上拿着什么?他们会对新年老人说些什么?

(2)在四人小组中向新年老人汇报。

(3)想一想,新年老人听了小朋友的话,心里怎么想,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同桌互说。要求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来提。

(5)表演说话

A、先自己准备,你向新年老人说什么?

B、老师扮演新年老人,指明几个同学上台共同表演。集体评议。

C、分小组表演说话。推荐一人当新年老人,其他学生向新年老人说的话不能重复。

D、分组上讲台表演,集体评议。

(6)总结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向新年老人汇报了自己一年来的进步。新年老人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新年老人提出的要求去做,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12:您好

您好!

您近来身体可好?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给您写信,是为了跟您谈谈我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这个梦想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为梦想而努力拼搏。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乡村教师,您知道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梦想吗?

那是因为五年前的一天,我离开家乡来的了连州这个陌生的城市读书,今年春节我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我和曾经一起无忧无虑、玩耍嬉戏的小伙伴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我不在的这些年里发生的趣事。但我发现她们对学习都只字不提,我好奇地询问,得知她们是因为村里的学校没有老师,去镇上的学校路途遥远,所以就辍学了。那一刻,我就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长大以后当一名乡村教师,为家乡做贡献,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乡村的孩子,让他们跟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最好的教育。这就是我的梦想!虽然有些人认为这个梦想非常可笑,没有远见,可我不这么认为,我坚信,我的梦想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梦想就像希望的种子,播撒在我的心田,只要付出汗水,梦想的花苞就会绽放。我深信,我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就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却为乡村的孩子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乡村教育事业!

现在我要为我的梦想而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四年级:赛尔1

上一篇:胜似亲人 下一篇:为什么不和谐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13: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您好!大自然》教案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您好!大自然》教案

教学内容:一、歌曲《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二、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本课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的:一、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能力。

教材分析:《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

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同学们,我们也出去春游过,你们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快乐)那你们来听听歌曲的

意大利小朋友出去春游的心情是怎样的吧?

二、聆听歌曲,尤其注意聆听这首歌曲的二声部。

1、先给同学们范唱第二声部,也先教学生学第二声部;

2、等学生的第二声部稳固之后,再学唱第一声部旋律;

3、请能唱第二声部的同学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唱第二声部,

其余剩下的同学就演唱第一声部;

4、台下的同学一起再来学唱第二声部,巩固第二声部,或者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然后再反过来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对二声部的比较熟悉了,再强调合唱的要求,和谐,声音统一等等;

5、讲解弱起小节,要求学生学会分辨弱起小节的几种形式;

6、在第一声部能找出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7、两个声部都用“啦”来演唱,要求声音集中,统一,优美,和谐;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平时演唱二声部的歌曲比较少,通过这次练习,发现他们慢慢喜欢上了二声部的演唱,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不过还是要多加强二声部的训练,培养他们聆听其他声部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铃儿响叮当》、欣赏《我们的田野》、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聆听二声部的能力,并让学生喜欢上合唱;

二、感受歌曲的情绪,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铃儿响叮当》;

重点、难点: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合唱是一种最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它有多个声部的和声,你能感受到和独唱完全不同的一种演唱形式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你们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田野》;

二、你们认真聆听第二声部是用轻声地“唔”来衬托的,能听出来吗?你觉得是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三、要求同学们根据歌曲的情绪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四、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大家也非常熟悉了,但这首歌曲的合唱你们听过吗?

五、下面一起来欣赏经过改编的合唱曲《铃儿响叮当》;

六、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七、分成几个小组,集思广益,能听几种就几种;

八、认真听听,看你能听出几个段落?

九、跟着音乐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注意歌曲情绪,因为这首歌曲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就不多花时间学习,主要是掌握歌曲情绪,演唱该歌曲就行了。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几节课的合唱欣赏与学习,对合唱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逐渐的喜欢上了合唱,希望以后还能多进行二声部的练声曲的练习,加强同学们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

篇14:老师,您好!(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高天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及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老师,齐读讨论: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承生答师述: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补充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全诗

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谁比老师读得还好。

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崇(chóng)

浸( jìn )

塑( sù )

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

(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

(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公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

1、指名读: 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1)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

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

(!)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 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不…

古今中外,每个…都…

(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

a.说说意思。(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指导朗读这三句

6、过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

8、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1) 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 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 再读: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

1、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小节,写了什么?一起背诵一遍,再去体会一下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二、学习第二节(6-9句)

1、导入: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学习下一节:

2、自由读,思考:这一节歌颂了什么?(美好与神圣)

3、轻读思考: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

4、学习第三句

(1) 出示: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2) 指名读句子:谁来表现一下?

(3) 理解词语:“笔尖飞舞”指老师在干什么?“春蚕”指谁?

谁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笑语盈盈”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 指谁?

谁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4) 指导朗读:带着感激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的亲切。

5、过渡: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于是,诗人又送给他们一句话

6、学习第一句

(1)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齐读

(3)讨论句意,交流。用知识和科学教学技巧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人才,教师的教育激起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他们将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4)指导朗读

7、过渡: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培育着代代新人,不思回报。同学们相对老师说什么呢?

8、学习第四句

(1)出示:“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老师,您好!”

(2)指名读:谁来读好这一句?

(3)理解:谁来说说看,“鲜花”指什么?“幸福地开放” 指什么?(学生。孩子们在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关怀爱护下幸福成长)

(4) 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我们的诗人?“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它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说明祝愿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

(5)齐读这句:让老师听到你最真心的,发自内心的祝福!

9、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10、指导齐诵全诗

三、总结:学了《老师,您好!》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再诵全诗

四、作业:

1、组词

浸( ) 项( ) 塑( )霞( )

侵( ) 页( ) 望( )假( )

2、选择正确读音

崇高(cóng chóng) 浸透(jìn jìng)

塑造(sù shù)情不自禁(jīng jīn)

3、填上合适的词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编织( )

4,小练笔(作为周三的日记):

《老师,我想对您说》

板书:

5、老师,您好!

昨天 今天

崇高 现实 理想 感激

浸透 、蕴含

教师

事业

真理和智慧

美好 春晖和朝霞 祝愿

春蚕、甘露

作者邮箱: gaotian111981@.sohu.com

[老师,您好!(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老师,您好!(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苏霞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 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 指名读;

②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课后反思:

今天在上节课初读的基础上,准备一节课上完《老师,您好!》

开课,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

(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激起共鸣,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

接着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那句话,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的读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教师情感。)

然后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学生讲述原因中,自然将自己生活经验和诗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的理解了诗意。

接着在类似于赛读中,将情感的涌动推上高潮。

而后,请学生说说,本诗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并请学生帮助解答,同时联系自己经验,体会情感。

此时学生已经将诗意与诗情与自己情感相通了,再整体读的时候,自然就表达的淋漓尽致了。

最后,我布置将全诗背诵,准备进行教师节表演。

问题反思:

教学中有迂回现象,学生喜欢的句子跳跃性很大。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当然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使学生深化理解与情感的必要方式。但是,在局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学生整体把握,这样使得全课就有些支离破碎了。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老师,您好!(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6:老师,您好 教案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和艰辛,培养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投影、录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在你的几年学校生活中,哪些教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班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老师,您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体会感情

1、师配乐范读。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4、教师投影出示学生朗读中存在问题较多的诗句,加以示范和指导。

5、指导讨论:从这首诗歌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1、对“崇、涌、塑”等字进行书写指导。

四、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自由谈对教师的了解,重点谈对教师工作的认识。

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自评互评,重在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重点交流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练习描红,书写生字。

3、读一读并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老师,您好 教案教学设计]

篇17:四年级语文教案《老师,您好!》

四年级语文教案《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高尚,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1、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经常把老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

3、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敬重。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

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身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和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设计:

(一)组词

铺()浸()顶()霞()辛()

哺()侵()项()假()幸()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架起()

塑造()编织()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ōngzhōng)塑造(sùshù)

笑语盈盈(yínyíng)浸透(jìnjìng)

第二课时

一、听写。

高尚智慧波涛发明浸透涌出塑造朝霞茁壮衷心祝愿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局部,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一起解决。

3、重点局部,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一起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生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发明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

四、指导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

太阳您好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的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的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语文教案:您好,新年老人教学设计

祖国您好记叙文

《老师,您好》说课稿

老师您好读后感

您好再见说说

您好老师作文

《您好大自然》教案(共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您好大自然》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