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含14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交加街25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学实录:
师:你们看,今天天气怎样?
生:下雪了。
师:喜欢到雪地里去上课吗?
生:喜欢。(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师:知道我们到雪地里去做些什么吗?
生:去打雪仗。
生:去外面堆雪人。
生:到外面做游戏。
生:我们去外面跑步。
生:我们去跳绳。
……
师:(教师笑了起来)我告诉大家,这节课我们到外面去寻找冬天的小秘密。
生:(学生欢呼)
师:现在,我来发到室外上课的听课证。请你准备好一支笔。现在到室外集合。
(学生纷纷到操场)
师:同学们,集合。
(学生列队集合)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冬天的小秘密,给你20分钟的时间,你可以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这样,你一定会找到冬天的很多的小秘密的。最后我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本次活动的成功。20分钟之后,回到这里集合
(学生纷纷去寻找冬天的小秘密。)
师:同学们,集合了。现在,请拿出你的笔,在你的听课证的背面,请把你发现的冬天的秘密画下来,再在你的作品上写上一句话,这句话可以是你发现的冬天的秘密;也可以是你对冬姑娘说的话;也可以是你赞美冬天的话。
(学生利用10分钟的时间完成。)
师:快把你写的美妙的句子给大家读读,好吗?
生:树上的叶子都没了,我还看见了房子上面都有雪了。
生:冬天,吸上一口空气,感觉很凉,我还发现了小雪花是六个瓣的。
生:冬天好凉啊,太阳公公也不“厉害”了。
生:我发现了冬天的空气特别好,雪很白,树上、屋顶上都是白色的
生:雪好玩,天气很冷,冻得手都动不了了,地面的水都结成冰了。
生:我吸空气时,我感受到很清爽,大树的树叶都没有了。我“啊”的时候,就觉得我的嗓子就干了。
生:冬天下的雪很白很白,可是拿鼻子一闻,什么味都没有了。
生:雪好白好白,雪好冷好冷。我看见黄雅楠说话时,她的嘴还冒热气。
……
[综合评价]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人教社的传统篇目,这一课的美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在第一二课时中,通过感悟书中的精美语言,学生已经被伟大与神气的自然所吸引,那么,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倘若能让每一个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并寻找冬天的小秘密,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学习的快乐。由此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尽管学生的语言有些稚嫩,但那是学生真实的感受,自由的表达,心灵的花朵在尽情绽放。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向阳完全小学 黄雪晴
17、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本文以韵文的形式,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印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1、会认“啦、梅”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等3个生字,认识“虫、目”2个偏旁部首。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设计思路:
课文充满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自悟文意,以及由此了解一些动物的爪印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
2、出示课题
3、观察图画、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划上记号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的同学听。
2、检查识字情况。
3、探究巧识生字的方法。
三、在课文中巩固生字的音、形、意。
1、听读课文,划出生字所组成的词。
2、赛读课文,看看本文共几句话。
3、质疑、探究。
四、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品读、读出韵味。
2、读出仔细观察事物的乐趣。
五、完成课后练习、强记忆。
六、指导书写汉字。
观察、描红、书写、扩词。
七、拓展练习、发挥想象。
1、仿编课文
2、完成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特点及青蛙冬眠的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课前准备
课件 小动物图片 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搜集动物脚趾形状的信息或图片等。
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理解第一句。
(1)(课件出示正下雪的雪景图)你想说什么?
(2)是啊,下雪后,大地一片洁白,树木、房屋、群山都披上了银装;下雪后还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这时你心情怎样?(高兴)请你高兴喊一喊,告诉大家下雪的消息。
出示句子:下雪啦(1a),下雪啦(la)!。
(3)指导朗读。啦是轻声。
指名读。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起喊一喊。
2.揭示课题。
有一群小画家听到小朋友的喊声,来到了雪地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并找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用心感受语言的美。
3.再自由读课文,数数有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师生评价。
5.齐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
1.预设学路1。
(1)你知道了什么? 师板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图)
(2)小画家画了什么? 欣赏课件。
(3)书上哪句话写了这幅情景?出示句子: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méi)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明确要有起伏。四人小组读。
(4)请你摆一摆雪地上留下的画。一生板贴: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图)其余人完成课后读读连连。
(5)看着黑板上的图片一起说一说。
2.预设学路2。
(1)你还知道什么?
(2)出示句子:青蛙(wā)为(wèi)什么没参(cān)加?它在洞(dòng)里睡(shuì)着啦!
(3)指导朗读。
①要注意问的口气,青蛙睡得真香,小朋友轻轻地读一读,别它吵醒了。
②师生一问一答。同桌一问一答。
(4)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冬眠?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出来画画,画什么样的画?
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等。
②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编儿歌。
3.预设学路3。
(1) 你还知道什么?出示:不用(yòng)颜料不用笔,几(jǐ)步就成(chéng)一幅画。
(2) 指导朗读。我们画画要用什么呢?(颜料和画笔)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靠自己的
小脚就能作画,多神气呀,请你神气的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四)写字教学。
(1) 师范写“几”,注意竖撇。
(2) 师范写“用”,注意竖在竖中线上,学生书空笔顺。
(3) 生写在课后田字格里。
(4) 师生评议。
(五)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啦 梅 用 几 成 蛙 为 参 加 洞 睡
指名读。看谁喊得快。
2. “蛙”你是怎么记的? “睡”你是怎么记的?
3.给“成”组词。 给“加”组词。
(六)小动物们在雪地上无忧无虑得画画,小朋友想去玩吗?(想)老师把课文编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学生做动作。
(七)扩展作业
用你自己手印、脚印画一幅画好吗?
附板书: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图)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图)
课件:
[第一课时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教学设计
石屏县异龙小学 李佳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17 课,本课是一篇韵文,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介绍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7 课《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2 遍。)
2、教师强调:课题告诉了我们这是什么地方?雪地里有谁?(“小画家”)。那请你说一说,雪地里都来了哪些小画家?(指名答,依次在黑板上出示动物图片)
二、巩固字词。
1、今天这些可爱的小画家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生字宝宝,大家还记得他们吗?(复习生字“抓气球”)
2、咦,淘气的生字宝宝居然跑到了词语里,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这些词语读准确呢? (自由读――齐读)
三、理解感悟,品读课文
(一)学习一、二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再来给老师读读课文的1、2 行?(指名读)
3、李老师突然发现,自己太粗心了,刚刚的这两行课文里,老师好写少了一点东西,你能帮老师找出来吗?(少了感叹号)
4、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这句话中的`感叹号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5、是呀,下雪了大家当然开心。那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到雪地里去看看吧!(出示雪景图)
6、大家多开心呀!那这句“下雪了!”该怎么读呢?(感受快乐,指导朗读)
7、大家快乐的喊声把谁也吸引来了?(教师引读第二句)
8、课文里为什么要说“一群”小画家,而不说“一个”小画家?
(二)学习三、四句
1、老师现在特别想知道这四位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什么。你们愿意帮老师到课文里找一找答案吗? 那现在就请你轻声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句子里有老师想要的答案,就在这些句子的下面画上横线,然后赶快举手通知老师,好吗?(行间巡视,相机出示课文的第三句)
2、指名上台玩游戏:“找朋友”(在动物图的右边贴上对应的脚印图)。
老师问:小鸡(小狗…… )画什么?
3、小动物们的画多逼真呀!咱们班的小朋友画的画肯定也特别棒。那谁来说说,你平时是怎样画画的?那这些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画的?
6、是啊,这些小动物只要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在雪地上一踩,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所以就连作者也用佩服的语气写到“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出示第四句话,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五句
1、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画画,可有的动物朋友却没有来参加,它是谁呀?(出示第五句,指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2、青蛙为什么不来画画呢?
3、原来青蛙在冬眠呢,我们可不能打扰它。所以咱们读这句话的时候要轻轻的哦。(指导朗读“他在洞里睡着了”)
4、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一样冬眠?( 进行仿句填空练习)
四、达标深化
1、配乐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看板书试着背诵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五、欣赏儿童诗《雪地给我拍照了》
课题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
学
目
标
认知:1、认识“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这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行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学习方式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1、小鸡、小鸭的爪印和小狗、小马的蹄印图片。2、生字卡片。3、课件。4、活动音乐伴奏带。5。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设置情境,揭示课题 1师 :小朋友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小朋友画画的时候,又要用笔又要用颜料,可我不用颜料不用笔,也能画。不信,你们瞧--(师在黑板上拍出一手印)。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谁想画?”引出你们真是一群“小画家”。师板书:小画家。
2、师:冬天来了,冬爷爷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白雪,大地都变白了,就像铺上了一层地毯。在这美丽的雪地里,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用热情的声音把他们请出来。老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说:“它们说它们也是小画家,引出“雪地里的”(板书课题,生齐读)
3、师: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大家来欣赏。(课件范文,生欣赏画面)喜欢吗? 其实,这份礼物就藏在我们语文书中(P123)页,大家快找到它。课文里有好多没学过的字,怎么办呢?大家的方法真好!及时评价。
师提出要求:生自读课文:注意借助刚才的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把圈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掌握读音。 生认真倾听。
生仔细看。
生答:像“老鹰”、
指3名同学用手印画。底下学生看他们画的像什么。生伸出小手跟老师写“小画家”。
生用热情的声音邀请四位小动物。
生伸出小手跟老师写“小画家”并齐读课题。
学生边欣赏边感受画面。
生齐说:“喜欢”。
生又轻又快翻书找课文。
指名生说方法1、问同学。2、问老师。3、借助拼音来认字。
生自读课文:借助刚才的方法,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圈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掌握读音。
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导入课题并为学习感悟课文作下铺垫。
电脑动态演示,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受,整体感知儿歌的美。
自读儿歌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初步认识字形,使识字与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听读识字。
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
初
读
识
字
学习
课
文
拓
展
总
结
教学反馈
4、点击课件,小鸡送给咱们一些词语,咱们把它读出来。采用多种方式认读注音词语:师提出要求(1)学生自愿认读、教读生字。(2)当小老师读。(3)不拼音节齐读生字。
5、去掉拼音读词语:(1)男女生比赛读。5、小狗说了,这还不算识字大王,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楚才行。它给每个小组都带来一份字娃娃的礼物。师举生字卡片进行《小兔开门》游戏。
认识两个描红的 偏旁“目、虫”。
6、小鸭说了:把字娃娃送回家,不知道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课文。
师提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儿歌共有几句话。
7、小马说了:大家读的多认真啊!快读给大家听听!师请六名学生分别来读六句话。
8、这么美的儿歌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9、指导儿歌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第一句抓住“!”看多媒体课件,引导读出下雪了小动物们激动、惊喜的语气。)
10、第二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分辨量词“个、群”。课件点击(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小鸭、小马都来了来了,它们三个、四个、五个,这叫“一群”。我送给大家一个词---课件点击(三五成群)请大家读出来。
课件点击:用“个、群”填空。
我一(个)人去上学。
一(群)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
11、教师教学时借助图片感悟小画家作画,帮助让学生通过贴画家的作品,理解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问:说说为什么这样摆?指导学生学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句完整的话。引:1、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说动物,你们说它的作品。2、颠倒顺序会读吗?3、点击课件出示第三句话。引:这句话放在这里,还会读吗?
12、第四句在上一句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这些小画家画画用的是脚在雪地里踩出脚印,画的又快又好。让学生模仿老师加上动作来读句。
13、课件播放“几”字
观察它在田字格的运笔。学习新笔画横折弯勾。观察:1、几笔写成。2、怎样才能写正确,你发现了什么?
3、师指导书写“几”字。看谁写得好看。
14、写后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的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同桌互评,相互打星。
15、课间操播放录音机。
师引:小动物看到大家写字那么认真,它们想和大伙一起出来活动活动,咱们邀请它们一起来吧。(师生共同来做课间操)
16、师停止音乐,故做吃惊状态,“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么美的雪景,它为什么不和小伙伴出来玩耍?你知道什么叫冬眠吗?你们想知道什么叫冬眠吗?(青蛙这类冷血动物在冬天为保持自己的体温而不吃不喝,这种现象叫--冬眠。)
拓展:你们还知道那些动物要冬眠?
17、指导学生也像老师这样来问第五句话。学会疑问语气。
18、读第六句,了解青蛙冬天要冬眠的特点。
19、教师引言:这么好听的儿歌放在这里还会读吗?(点击课件)
1、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
2、把儿歌加上动作来背背好吗?同桌互背,看谁的动作最优美。
3、起立带动作背诵儿歌,当然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板书或大屏。
20、说一说:(看课件上出示的动物,编成儿歌。)
教师引言:雪地里又来一群小画家,它们说:“大家可别忘了我们,我们也会画画呢?”
1、看,它们是谁,它们的脚印像什么?
2、你们能根据它们脚印像什么,模仿课文编首儿歌吗?
3、师评价。你们真可谓是一群“小诗人。”
20、师总结。
大家的想像力可真丰富,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发挥想象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儿歌作品来。
布置作业。
(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请到大自然中观察,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回家创编儿歌说给爸爸、妈妈听。
学生自愿认读、教读生字。(2)小老师读。(3)不拼音节齐读生字。
生:男女生比赛读。
认读带拼音的字卡:啦 梅 用 几 为 洞 蛙 参 加 成 长 睡
认识两个偏旁。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文。
学生练读。
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儿歌共有几句话。
1、 生手势汇报共六句话。
2、 指名读每句话,生评价。
3、师生共同读文。
4、有感情朗读一、二句话。
生回答:“不是,应该叫一只小鸡。”
生齐读“三五成群”。
生自由读句,完成填空。
指名汇报。
指四名学生上黑板,其一人分小画家的作品,四人合作贴作品。底下同学同桌俩人合作摆图片。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句完整的话。
生齐读第三句话。
生带上动作,读第四句话。
生齐读字音,学新笔划,观察“几”字在田字格中的运笔。生伸手跟老师书空新笔画。学生观察分析字形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描红,在田字格中占格试写。
生在书中练写“几”字。
生同桌互相欣赏,修改自己认为写的不够满意的笔画或间架结构。相互打星。
生将教师事先编成儿歌歌,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说,看大屏,跟音乐节奏边说儿歌,边加动作跳课间操。
指名生答:它在洞里睡觉呢!(其余同学看老师手势坐下)
指名生答:它在冬眠呢!
指名生答:就是睡觉。
指名生答:刺猬、蝙蝠、蛇、乌龟、蜗牛、熊。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生读好五、六句,并在老师的启发下了解“冬眠”。
生:会读。
生:想。(自由试着背)
生起立带动作齐背诵全文。
生仔细观看大屏。
生齐说:“绵羊、兔子、猩猩。” 并观察动物脚印,发挥想象。
生仿照课文同桌互编儿歌。
指名说仿编的儿歌。
学生倾听。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创设自主识字的空间。
当“小老师”,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成就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文识字,将识字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达到巩固新字的目的。
通过课件的展示,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起学生读句的欲望,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感悟,表达喜爱之情。
通过鲜活的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结合课文和生活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运用“一个”和“一群”。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知道一些,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将学生带入思维最近发展区,学生自主贴小画家的作品,底下的学生两人合作摆一摆作品。理解二、三句话。
先让学生观察、分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复习、巩固原来学过的偏旁,自然形成间架意识。
在生生互评中提高书写水平。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全班评议,形成价值趋向,让写美字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愿望,成为一种快乐。
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
,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
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加上动作诵读,重温课文内容。
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抓住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发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新的领域,启发学生思考。
把学生引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学会搜集资料,体验研究与成功的快乐。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竹字头)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竹字头。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笔、竹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围绕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最后归纳出2个问题:①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②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书:谁?画了什么?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巩固字音。
四、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加法,参加。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马:用熟字去掉两笔的方法记忆字形。“鸟”字去掉第一笔撇和第三笔点,再把第二笔“横折钩”改成“磺折”,就是“马”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马: 3笔。组词:马车,小马。
用:用学过的熟字“月”记,“月”字加一笔“竖”就是“用”字。不用,用心,用力。
牙: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牙: 。牙齿,上牙、下牙。
竹:用数笔画方法记。竹: 出示“ ”告诉学生是竹字头,让学生观察“竹”字与“竹字头”有什么不一样?竹子。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铅笔、笔尖、毛笔。让学生想象毛笔是用什么做成的。(出示毛笔实物)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生字的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中田格内描红。
3.在学生描字的基础上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4.在学生说位置的基础上,试着在书上把8个字试着写一遍。教师巡视辅导。
5.学生提出难写的“竹”、“笔”两个字教师范写。
6.学生独立写。
7.进行评改!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激发学生字字兴趣。
六、教师小结:
板书:
15 雪地里的小画家
谁?画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鸡、小狗、小马这四种小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特点。
2.本课背诵有难度,老师重点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及竹字头。
2.复习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感知“小画家”是谁?
1.教师出示电脑课件“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冬天到了,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雪,地上、树上、房上全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大地像铺上了白地毯。这天我还邀请来了一些动物王国的朋友,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教师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依次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教师接着说:“它们可是了不起的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读课文。
三、借助课件,感悟“小画家”作画。
1.在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鼠标点击小鸡,小鸡在雪地里走,脚下留下小鸡的脚印(竹叶):鼠标点击小狗,小狗在雪地上走留下(梅花);小鸭小马在雪地上走留下(枫叶和月牙)这样的脚印。
2.提问: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会画什么呢?请同学看大屏幕说一说。
3.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理解“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指的是什么?
“竹叶”是竹子上面的叶子,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这里指小鸡的爪子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也说明了小鸡爪子的形状。
“梅花”,冬天开放,梅花是由几个花瓣组成的。这里指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枫叶”是一种枫树的叶子,出示枫叶实物让大家看枫叶的形状。
“月牙”这里是说小马的脚是月牙形状的。
4.出示电脑课件:
(1)出示:四种小动物和一些小动物们的脚印
(2)请同学操作电脑鼠标,把小动物的脚印用鼠标拖动到小动物下。如果摆得不对,脚印还回到原位。
5.学生看大屏幕说说它们会画什么?
四、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1.尝试性朗读。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提示注意第一句的感叹号,要读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四个并列的小分句,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2.老师用问题提示引读。
(1)下雪啦,下雪听!雪地里来了谁?学生读:“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谁;怎么画画?学生读:“小鸡画竹叶,……几步就成一幅画”。谁没有参加?他在洞里睡觉啦!
(2)提问;青蛙为什么大白天在家里睡觉呢?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联系已有知识,支脑筋思考后得知青蛙一到冬天,不吃不喝地睡在洞里叫冬眠。
3.分角色朗读。
女同学读一二五六句,男同学读第三、四句。
4.全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动手画画,感知“小画家”的作品。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下“小画家”的作品。
小鸡会画(竹叶),小鸭会画(枫叶),小狗会画(梅花)小马会画(月牙)
2.不会画的学生可以完成课后练习3连一连,读一读。
六、以“课件”为凭借,指导背诵。
七、延伸扩展:
启发学生思考:(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样的作品呢?(2)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板书:
15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鸭 小鸡 小马 小狗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用“几,用,鱼”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前准备
1.竹叶,梅花,枫叶的标本和图画。
2.生字卡片。
3.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空出,以便学生粘贴)。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雪,早晨打开门一瞧,大地一片银白,就象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小树也穿上暖和的白棉袄。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暖和的小房子里睡觉呢,可是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听说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就吵着要我带它们来,没有办法老师只好把它们带来了,瞧,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马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生字(出示:马),你们认识它吗?
生:认读马
师:对了,路上,它们还悄悄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认识“雪”)
2.初读课文,识记字形。
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朗读,纠正错误。
画生字
检查生字,自主识字。
师:出示“睡”,左边是什么?表示了什么?
生:目字旁,指眼睛。
师:右边是垂,眼皮垂下来就要睡着了,记住了吗?
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还会认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生:青蛙的“蛙”。青蛙是动物,有虫字旁,右边是两个土。
生:“洞”是三点水加同学的同。
生:“梅”是木字旁加每天的每。
3.细读课文,指导朗读(实录)
师: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谁发现一个奇怪的符号?(出示:!)
生:感叹号。
师:真聪明,你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来认识它吗?
生:齐读。
师:感叹号是问号和句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大家庭里的又一名成员,也标志一句话的结束。聪明的小朋友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生:六句。
师:认识了感叹号,那么感叹号该怎么读听老师读。(师范读第一句,读出雪后喜悦的心情)
生仿读
师: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一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课文中是怎样连起来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句。
生读第三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种图形,谁能认出它们是谁画的画?(出示实物投影:四种脚印)
四位同学分别给四只动物贴图
师:你们能不能按自己贴的图说一句话?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它们为什么能画出那么漂亮的图画呢?
生:因为小动物爪子形状就很好看,所以画出来的画就很漂亮。
师: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作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兄弟呀?它到哪去了?
生:睡觉去啦。
师:那我们去叫醒它吧,让它出来画画?
生:不行,青蛙冬眠了。
生:青蛙怕冷,不能出来。
师:青蛙是益虫,小朋友们请不要打扰它,让它好好睡觉吧,等到明年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
师生互读5,6句,同桌互读。
4.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
6.巩固复习生字
7.总结,课外实践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其实呀,每一种小动物都是一位小画家,今天放学后,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看看它会画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兄弟一样冬眠?下节课上课前把你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同学听好吗?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雪纯洁、晶莹,它是冬天的小精灵,也是大自然送给万物生灵的一份厚礼。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见青蛙?他正在睡觉呢!
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识字、写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结合生活实际导入。
小朋友们,前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全白了,在这样一个雪白的世界里,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雪地上玩耍,他们成了“学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强调“的”读轻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读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三、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字。
(2)指名读字。
(3)指名朗读。
(4)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许多记住这些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检查学生合作交流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指名读字卡。
(3)开火车读词卡。
(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型或动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了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四、读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3、同桌互听互读。
4、齐读课文。
五、写字。
出示要写的字“几”、“用”
1、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用”。
4、学生描红,练写“几、用”
5、展示较好的字。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教学设计]
mozhi
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以及“虫、目”这2个偏旁,会写“几、用、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内心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背诵;向往冬天,有一种要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渴望到大雪纷飞的冬天,到雪地上去尽情地嬉戏、玩耍。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情境图,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一、导入新课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都有谁呢?引导学生看图,并贴出动物名字。(今天,我们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看看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
板书:13 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
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
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练习复述课文
1、师述: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在情境中背诵。
2、在情境中背诵。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给大家介绍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吗?
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青蛙 睡觉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
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读词语、生字卡
竹叶、小马、月牙、不用
马、牙、用、笔、、成、参、加、睡
师:同学们请注意了,这里有词语、有生字,每位同学先自己大声学习地读一读,要多读几遍,并且要读得响亮。,让其它同学都能听清楚。
(生自读)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生:(上台带领大家读)
师:(生欲下)你是老师,你不抽查一下吗?
生:(抽查)
师:你是老师,学生读好了,你不评价一下吗?
生:(抽查并评价)
师:这么多字你们都认识了?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几、用、鱼”三个字,提醒学生注意在田字格利居中安排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用“:外边的同字框大小适中,最后一笔竖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横折的横压横中线上。鱼的最后一笔为长横。
(四)巩固练习。
1.连一连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月牙 枫叶 竹叶 梅花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口( ) q( ) 冂( )
(五)、思考
1、你们还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2、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到雪地“画画”?
(六)讲评小结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几 用 鱼
教后反思:
作者邮箱: moshuichunlan123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知识目标:
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叹句、比喻句,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习感叹句和比喻句是本课教学的又一教学难点。
二、确立教学方案,落实教学目标
(一)教学环节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儿童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加上学习本课时,正是下雪的季节,我们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帮助我们的教学。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课前观察,激发兴趣
在学习本课之前,教师充分利用一切下雪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下雪后,小鸟、小狗、小猫、小鸭等动物的脚印。并组织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
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说一说下雪的情景。
下雪后,许多小动物来到雪地上玩,说一说它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因为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所以,学生会兴致勃勃的说出许多动物的脚印,很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3、学生自读,感知课文
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有一位诗人看到了下雪的美丽景象,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请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比如:用拼音、问同桌、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
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初步认识字形,使识字与感知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4、魔术激趣,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都较为枯燥,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但是,识字写字又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怎样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呢?为此,我结合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和“字形小魔术”来帮助学生识字写字,效果不错。
5、课文练习相结合,学习感叹句、比喻句
学习感叹句、比喻句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难点,在学习感叹句时,课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进行教学;教学比喻句时,则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观察雪景,或者收集报纸杂志上的雪景图片,说一说”进行教学。
6、发散教学,突出重点
针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在教学第三句和第四句后,可启发学生: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它们像什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发散学生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认识事物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返回首页】【收藏本文到IE】【中教论坛】【关闭】 本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儿童趣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加上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教学设计]
泗城三小 孙莉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及四种动物头饰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
1 师:小朋友们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又要用笔又要用颜料,可我不用颜料不用笔,也能画画儿。不信,你们看--(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拍一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2 指名上黑板上作画,再个别问画的是什么。
3 大家画的可真棒!我送大家一个词--小画家。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地说:“我是小画家”。
过渡:小画家们,冬天来了,冬爷爷是个魔术师,他“呼”的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大地都变白了,就象铺上了一层地毯。在这满地的雪地里,来了几位小动物(贴四种动物图)它们说,它们也是小画家。刚才我们用手在黑板上作画,它们是在雪地里作画,它们是--雪地里的(板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师范读课文)这份礼物就藏在我们课本的123页,大家赶快找到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3检查生字词情况。
A小鸡送给咱们一些字词卡,咱们赶快把它读出来!
B小狗说,这还不能算识字大王,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才行。说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C小鸭说,把生字娃娃送回家,不知道大家认不认识它们?
D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句。
A(创设情境)早晨,小动物们刚起床,一推开窗户,
呀--(生接:下雪啦,下雪啦!)
B认识感叹号。细心的小朋友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符号(出示感叹号)认识它吗?感叹号是句号和问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家族的有一名成员,它也标志着一句话结束!
C指导朗读。认识了感叹号,应该怎么读?师范读,读出喜悦心情。生自由练读,男女分别齐读。
2学习第二句
理解“一群”;认识成语“三五成群”
练习:
1 我一( )人在写字
2 今天来听课的老师有一( )人
3学习三`四句。
a戴头饰 表演。
师:小鸡从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象(贴图)-----生接:竹叶。
我们说:小鸡画竹叶。
小狗 、小鸭、小马依次表演,并训练说话。
b 师: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
生: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C 指导朗读。
4 学习课文第五、六句。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觉啦)
我们去叫醒它吧?让它和小画家一起画画,好不好?(不好)
为什么呢?听录音,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师:青蛙是益虫,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他好好睡觉吧!等到春天睡醒后,他还会帮我们捉害虫!
指导朗读
四 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他们的作品还在(板书)。哎呀,老师忘了谁画的什么了。可他们 的名片还在(动物卡片) , 你们能把小画家与它的画连起来吗?
2 学生上黑板贴动物名称
3 看板书说 画 。
五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作者邮箱: changjiang6530@163.com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台州市椒江区桔园小学 郭恩平
学习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三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明白小动物脚趾的特点。
3.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歌的美丽和雪景的美丽。
教具准备:
幻灯片、生字卡片。
一.以图激趣,引入课题
出示:雪景图
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什么?怎么想的?想说些什么?
雪虽然很冷,但雪地很美。它还带给我们冬天的快乐。
雪地太美了,就连小动物们也禁不住跑到雪地上来了。你们看,谁来了?
请听课件朗读课文。
问:小动物们到雪地干什么?(画画)
那么我们可以叫这些小动物们什么名称?
他们在什么地方画画?
出示课题。朗读课题。注意“的”字读轻声。
二.学生初读课文
这首儿歌美吗?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要求:
1.自己学会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顺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课件)
其中哪些字你们以前就会读的?
请说说你以前是怎么认识它的?
你来教大家学这个字好吗?
还有几个字谁愿意来教大家学?
你们的识字本领真大!
2.拿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四.学习课文
1.小朋友,你们喜欢课文里的哪些句子,来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你喜欢它吗,那么你应该读出喜欢,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是真的喜欢。
2.指导朗读第一句
出示:下雪啦,下雪啦!
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这样读?他读得好吗?
下雪时,雪花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
好,我们来轻轻地读一读!
雪花美吗?美在哪里?(洁白,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好,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
下雪了,你们喜欢吗,高兴吗,为什么?
好,我们来高兴地读一读。
如果你早上第一个发现下雪了,想告诉所有的人,你会怎么来读?(高声)
好,我们来告诉所有的人。高声地读一读。
3.你们的声音叫来了谁呀?
出示第二句: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谁来读一读?
“一群”什么意思?
如果是很多小鸡,就叫(一群小鸡)
很多小马就叫--,很多小鸭就叫--很多小狗就叫--
你还会说:一群什么东西?
4.出示最后一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谁来读这一句?
如果读得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如果不大好,问他这样读可以吗?
青蛙睡着了,我们应该怎么读?(轻轻地,不要吵醒它)
谁再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重点学习第三句
青蛙睡着了,正在做美梦呢,我们不要惊醒它。
我们回到雪地上来,看四位小画家的表演吧。
出示: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大家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课件出示:竹叶、梅花、枫叶。
月牙是什么?(弯弯的月亮)画一圆月,问这是月牙吗?
小动物们用笔画的吗?用颜料了吗?
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用什么画的?
看课件演示,动物脚趾与画的相似。
出示:小鸡的脚爪像 ,小狗的脚趾像 ,小鸭的脚趾像 ,小马的脚趾像 。
6.引
小朋友们,小鸡、小鸭、小马和小狗真是天才的小画家。
雪地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小画家跑来呀?你们想象一下。
如果它们来了,又会画些什么呢?课后请你们画在纸上好吗?下节课给全班小朋友们看看。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谁来给大家提个醒,这三个字哪些地方写字时需要注意的。
作者邮箱: guoenp@sina.com.cn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认识课文的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3、 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美景,看完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课件展示)
2、 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看,地白了,树白了,屋顶也白了,多美的景色啊!小朋友们,你们最想做什么呢?
3、 揭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 课件出示,学习生字。
3、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4、 指名读,并请同学说说读懂了什么。(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精神)
三、 朗读感悟
1、 出示课件
师:下大雪的时候,看到满地的白雪,你们心情怎样?谁会读第一句?
指名读,自由读
2、 指名读第二句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说说有哪些小画家来了。(齐读)
3、 这些小画家来到雪地里都画了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三句。
指名读。
展示课件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还能画别的吗?为什么?
师范读,生仿读。
练习:课后读读连连
4、 自由读第四句,指名读
师:为什么不用颜料不用笔?
引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5、 瞧,小画家们画得多高兴啊,咦,怎么没看见青蛙啊?它为什么没参加?
指导读五、六两句。
(了解青蛙冬眠的习性)
6、 师范读全文,生分组朗读,反复练习,读好课文。
7、 指名朗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四、 实践活动
回去了解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它们会画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下节课来跟同学们说说。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认识大体个偏旁“竹字头”会认出个字.知道4种小动物脚趾的不同特点及青蛙冬眼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小动物分别画了什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是重点;为什么他们画了不同的画?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爪蹄)子的不同特点是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重点,澈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小画家,看看书中插图,他们是谁?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1.它们会画什么?2.用什么工具画画?3.它们在哪儿画画
二.边读边悟,自已解疑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步bu,着zhao的发音)
2.再读课文,寻找答案
3.分组朗读,讨论答案
4.集体学习,汇报成果,教师指导
(1)雪地里的小画家多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一群)怎么读才能体现出动物多呢?你来试试看
(2)它们会画什么?(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小狗画梅花.小马画月牙)为什么画的内容不一样?(因为它们画的实际是自己的脚印,它们脚印不同,脚印也就不一样)
(3)它们在哪儿画画?(雪地上)你认为还可以在什么地方画画?(泥地.沙子上.沾着水在干地面上......)
(4)大家玩得这么开心,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它正在冬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呢?(蛇.龟.熊)
5.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1)师生配合,一问一答
(2)边看图,边背诵
三.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1.熟读课文,并理解,背诵课文
2.预习生字.词
[雪地里的小画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