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第九套广播体操教案(共含19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reez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学内容:
广播操: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测运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并能熟练的操作。
2、学习新广播操,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1、动作利落、舒展。
2、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动作的衔接。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服装。
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满、精力集中。
2、宣布教学内容
教师用语言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组织:
二、准备部分
1、肩部运动2、踝腕运动
教法与学练法:教师领做并示范,学生注意力集中,动作到位。
三、基本部分
第九套广播体操
1、第三节:踢腿运动(4×8)
第一拍,左腿向侧摆起45°,同时,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第二拍,双腿并拢,屈膝半蹲,同时两臂还原至体侧
第三拍,左腿向后踢起,离地10―20公分,同时,两臂经前摆至侧上举,掌心相对
第四拍,收手收脚,还原成立正姿势
五六七八拍,动作同,方向相反
巧记方法:兰州拉面(左腿向侧摆起45°,同时,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套在脚上(双腿并拢,屈膝半蹲,同时两臂还原至体侧),碗大量足(左腿向后踢起,离地10―20公分,同时,两臂经钱摆至侧上举,掌心相对)!
2、第四节:体侧运动(4×8)
第一拍,左脚向侧一步比肩稍宽,同时左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右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
第二拍,下体保持第一拍的姿势,同时上体侧倾45°,左手叉腰,右手摆至上举掌心向内
第三拍,左腿并与右腿,同时半蹲左臂上举,右臂贴于体侧
第四拍,还原至立正姿势,同时,左臂经侧还原至体侧
五六七八拍,动作同,方向相反
巧记方法:盘起来(左脚向侧一步比肩稍宽,同时左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右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下体保持第一拍的姿势,同时上体侧倾45°,左手叉腰,右手摆至上举掌心向内),敬个礼(左腿并与右腿,同时半蹲左臂上举,右臂贴于体侧)。
a、教法:
1、教师示范完整动作。
2、分解练习: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3、教师边带领做边讲动作要求。
4、完整练习。
5、挑出自愿的好的同学领做。
b、学法:
1、认真看教师做示范动作。
2、认真模仿,看清动作路线。
3、动作到位,舒展开。
4、挺胸抬头,精神饱满。
5、努力向好的同学看齐。
6、跟着老师一起认真跳。
要求:态度要积极认真,自信,面带微笑。
四、结束部分
1、课堂小结
2、布置练习任务
3、宣布下课
原地踏步(8拍×2)
预备姿势:直立。
原地踏步两个8拍.从左脚开始,身体正直,两手半握拳,两臂前后摆动.最后一拍还原成直立.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前摆时不超过身体中心线.
上肢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左脚向左一步,两臂侧平举,双手剑指,掌心向下;
2.左臂上举同时右臂上屈,剑指于左肘前,眼看左指尖;
3 .两臂还原成第一拍的动作;
4.左脚收回还原成直立
5-8 同1-4,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二个8拍;
1左脚向左斜前方45°成弓步,同时两臂屈肘经腰侧,前伸至前平举,两手成剑指,掌心相对
2-3拍右臂经上向后绕环,后震至头上屈,掌心向外.
4左腿收回,还原成直立.
5-8同1-4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
第三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四个8拍同第二个8拍.
要求及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动作伸展;二是要注意右臂经上直臂绕环.
颈部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左脚向左一步,左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食指触右肩,头向左转,眼看左后方;
2 转头面向正前方,
3 同1
4 还原成直立。
5-8 同1-4,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二个8拍
1-2两臂屈肘,手重叠于腰后,缓慢低头,颈部前屈;
3-4缓慢抬头;
5-6缓慢抬头,颈后屈,
7-8还原成直立.
第三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四个8拍同第二个8拍.
要求及注意事项:动作缓慢柔和,视个人情况调节幅度.。
第三节 扩胸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 并腿稍屈,同时两臂屈肘经体侧前伸至前平举,合掌,低头,含胸。
2 并腿伸直同时两臂左右分开至侧平举扩胸,注意掌心向后.
3 -4同1-2.
5腿屈伸一次,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后震,手握拳,拳心向下,
6同5,
7左脚向侧成弓步,上体左侧倒,同时两臂经前左臂后震成胸前平举,右臂侧上举,拉弓式,手握拳,注意拳眼向上.
8左脚收回,还原成直立
.
后三个8拍与第一个8拍相同.
要求及注意事项:动作注意刚健有力,富有弹性,扩胸时肘与肩平.
第四节 体转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 左脚向左一步,两臂侧平举,手握拳,拳心向下;
2 上体向左转90°同时左臂屈肘于体后,拳心向外,右臂胸前平屈,拳心向下
3上体右转180°同时两臂伸直经前成左臂胸前平屈,拳心向下,右臂体后屈肘,拳心向后,眼看右后方;
4 左脚收回,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方向相反
第二个8拍
1左脚向左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2屈左膝,右腿向左后伸直,脚点地,上体向正前方稍前倾,同时右臂经后下摆至前举60°,掌心向上,左臂随之后上举,掌心向下,头看前方.
3右脚收回,同第1拍;
4左脚收回,还原直立.
5-8与1-4相同,但方向相反.
第三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四个8拍同第二个8拍.
要求及注意事项:体转时两脚不动.
第五节 下肢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 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向后点地,同时两臂屈肘,胸前交叉,手握拳,拳心向内;
2 右腿前踢约90°,同时两臂经前下向后摆,拳心向上;
3 还原成第1拍的动作.
4 左脚收回,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方向相反
第二个8拍
1左腿屈膝上踢,右腿直立同时左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右手触左脚,眼看左脚;
2左脚还原,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3-4同1-2,
5-7同1-3,方向相反;
8还原直立
.
第三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四个8拍同第二个8拍.
要求及注意事项:前踢腿时两腿伸直,上体正直,仿踢毽式动作,轻松自然.
第六节 全身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 左脚向左一步,同时转体90°右脚后点地,两臂上举,掌心向前,挺胸抬头;
2 右脚上步,平行于左脚,同肩宽,同时上体前屈,手指体前触地;
3 右脚并与左脚,同时两手扶膝,肘向外,指尖相对,眼看前下方;
4还原直立.
5-8同1-4,
第二个8拍同第一个8拍,第三,四个8拍同第一个8拍.第二个8拍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体前屈时腿伸直,下蹲时,双膝并拢,视个人情况降低幅度.
第七节 跑跳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3拍左脚开始向前跑三步,两臂屈肘,前后自然摆动,
4跳起,右脚并于左脚成直立;
5跳起成分腿直立,同时两臂胸前平屈,手握拳,拳心向下,
6跳起成直立,
7跳起成分腿直立,同时两臂经侧至头上击掌,
8跳起还原直立
.
第二个8拍
右脚开始向后跑三步,动作同第一个8拍,
第三,四个8拍同第一,二个8拍
要求及注意事项:跑跳要富有弹性,击掌时臂伸直.
第八节 整理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
1 -2左脚向左一步,右脚并左脚稍屈膝,同时两臂经侧下落后拍打两腿外侧
2 -4同1-2,方向相反.
5-6同1-2,
7-8右脚向右一步成开立,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第二个8拍
1-2拍上体左转同时两臂屈肘左手拍打右后腰,掌心向外,右手掌拍打左侧肩,
3-4上体右转动作同1-2,方向相反,
5-6为上体左转,左手拍打右后腰,掌心向外,右手掌拍打左侧腹,
7-8左脚收回,还原成直立,
第三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四个8拍,同第二个8拍,方向相反.
深呼吸
:第1-2拍左脚向左一步,两臂经侧缓慢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深吸气,
3-4两臂经屈肘缓慢向下按掌,指尖相对,深呼气,
5-8同1-4,听到”停”的口令,左脚收回成直立.
要求及注意事项:拍打动作相对放松,深呼吸用腹式呼吸完成.
教学目标:通过这种广播体操的学习,对于学生们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这类型的体操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确保大家在健康的环境中得以学习,帮助更多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教学准备:将广播体操的音乐带准备好,另外在各个班级当中选取两名领操员进行领队,让体委发挥出实际的功效,在排列集合以及队伍队形的安排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帮助大家在体操的训练和应用环节,得到更好地加强.
教学过程
1、首先可以让全校领操员在台前进行动作的学习,根据每个动作和环节上的应用,可以确保台下的学生在技术动作的掌握上得到认知和了解.
2、尤其是第一节的伸展运动和预备式的练习,要让各班级的老师在私底下进行监督和指导,对于表现不好或者是动作不标准的学生,进行规范性的研究,以免造成整体队形不一致的危险出现.
3、打开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进行练习,此时不怕出错要让学生大胆的跟随着节奏进行训练,每个节拍都需要进行三次以上的音乐播放,才能在节拍和动作指导相互配合,得到更好地表现.
4、针对于每个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帮忙和指导,对于体操做的动作标准的班级可以进行队列表演,这会激励更多的班级体会到体操学习的重要性.
结束:通过广播体操的训练,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心,为日后的集体活动积极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九套广播体操教案
教学内容:
广播操: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测运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并能熟练的操作。
2、学习新广播操,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1、动作利落、舒展。
2、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动作的衔接。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服装。
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满、精力集中。
2、宣布教学内容
教师用语言导入本课教学内容
组织:
二、准备部分
1、肩部运动 2、踝腕运动
教法与学练法:教师领做并示范,学生注意力集中,动作到位。
三、基本部分
第九套广播体操
1、第三节:踢腿运动(4×8)
第一拍,左腿向侧摆起45°,同时,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第二拍,双腿并拢,屈膝半蹲,同时两臂还原至体侧
第三拍,左腿向后踢起,离地10-20公分,同时,两臂经前摆至侧上举,掌心相对
第四拍,收手收脚,还原成立正姿势
五六七八拍,动作同,方向相反
巧记方法:兰州拉面(左腿向侧摆起45°,同时,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套在脚上(双腿并拢,屈膝半蹲,同时两臂还原至体侧),碗大量足(左腿向后踢起,离地10-20公分,同时,两臂经钱摆至侧上举,掌心相对 )!
2、第四节:体侧运动(4×8)
第一拍,左脚向侧一步比肩稍宽,同时左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右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
第二拍,下体保持第一拍的姿势,同时上体侧倾45°,左手叉腰,右手摆至上举掌心向内
第三拍,左腿并与右腿,同时半蹲左臂上举,右臂贴于体侧
第四拍,还原至立正姿势,同时,左臂经侧还原至体侧
五六七八拍,动作同,方向相反
巧记方法:盘起来(左脚向侧一步比肩稍宽,同时左臂侧平举掌心向下,右臂胸前平屈,掌心向下,下体保持第一拍的姿势,同时上体侧倾45°,左手叉腰,右手摆至上举掌心向内),敬个礼(左腿并与右腿,同时半蹲左臂上举,右臂贴于体侧)。
a、教法:
1、教师示范完整动作。
2、分解练习: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3、教师边带领做边讲动作要求。
4、完整练习。
5、挑出自愿的好的同学领做。
b、学法:
1、认真看教师做示范动作。
2、认真模仿,看清动作路线。
3、动作到位,舒展开。
4、挺胸抬头,精神饱满。
5、努力向好的同学看齐。
6、跟着老师一起认真跳。
要求:态度要积极认真,自信,面带微笑。
四、结束部分
1、课堂小结
2、布置练习任务
3、宣布下课
体育教案-队列广播体操
十七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1 周 第 2 课 教 师: 王 飞
教学任务
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
1、复习广播体操预备节第1、2、节,展现自信、自强,充
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图示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三 、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
(一)动作名称:热身运动、上肢运动、
(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动作发力迅速、到位准确,过程线路清晰。
(四)教学重点:两臂曲直分明。摆动幅度大、方向正,屈膝弹动柔和,屈膝弹动与手臂屈伸、振摆协调。
(五)教学难点:踏步与走动轻松,充满活力,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两臂摆动幅度小且肘外展。
(2)动作发力不快、到位制动慢。
(3)侧点步两脚开度太小、重心无明显下降。
十
三
分
钟
十七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1 周 第 2 课 教 师: 王 飞
教学任务 | 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 教学内容 | 1、复习广播体操预备节第1、2、节,展现自信、自强,充 部分 |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 次数 | 时间 | ||||
开始部分 | 一 、开始部分: ??????????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 | 三分钟 | ||||||||
准 备 部 分 | 二、准备活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图示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分 钟 | ||||||||
基 本 部 分 | 三 、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 (一)动作名称:热身运动、上肢运动、 (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动作发力迅速、到位准确,过程线路清晰。 (四)教学重点:两臂曲直分明。摆动幅度大、方向正,屈膝弹动柔和,屈膝弹动与手臂屈伸、振摆协调。 (五)教学难点 :踏步与走动轻松,充满活力,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两臂摆动幅度小且肘外展。 (2)动作发力不快、到位制动慢。 (3)侧点步两脚开度太小、重心无明显下降。 | 十 三 分 钟 |
小学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规范学生的.动作技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及集体荣誉感。并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特举行全校学生第九套广播操比赛,具体计划如下:
二、活动主持:教务处具体指挥
三、参赛年级:
全校1至6年级学生参加。
四、参赛时间及地点:
时间:第 14 周 星期五下午1:40
地点:操场
五、比赛内容及办法
1. 比赛内容及流程:出场→队形队列→小学生广播操。
2.出操顺序由抽签决定,进场原则上各班方队齐步走的形式进行。
3.做操时原则上各班成方队进行,鼓励不同的队形,领操员在前,面对评委席。
4.队列队形内容包括“向左或向右看齐”“报数”(报告评委前完成)“立定与稍息”、“按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齐步走”等(进退场时完成)。
六、比赛形式:团体赛(以班为单位)
七、奖项设置:
1.以班级为单位设最佳组织奖、道德风尚奖
一年级三个班为
二、三年级一组、四、五、六年级一组进行比赛,每班参赛人数以班级现在人数为准,如有身体有特殊情况除外,其中至少有1人为领操员。
2.名次奖设一年级个1等奖,二、三年级组1.2等奖,四、五、六年级1.2等奖
八、活动要求
1.体育教师与班主任要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2.各班依照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加紧训练。
3.各班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风建设。
九、比赛工作人员
主 席:榆阳镇中小学小学校长张伟民
主 持:榆阳镇中小学教务主任陈晓艳
主席台布置:六年级一班
场地 安 排:杨瑞 席培峰 刘海
摄 影:高江
音乐 播 放:林文军
指挥进退场:各班主任
评 委: 张伟民 叶应雄 郭保国 薛琴琴 贾改玲
统 分:白忠霞
奖状 填 写: 陈艳妮
奖状 颁 发: 叶应雄
程序设计考试题(100分)
已知在文件IN.DAT中存有若干个数(个数<200)四位数字的正整数,函数ReadDat是读取这若干个正整数并存入数组xx中。请编制函数CalValue(),其功能要求:1.求出这文件中共有多少个正整数totNum;2.求这些数中的百位数位置上的数字小于十位数位置上的数字的数的个数totCnt,以及满足此条件的这些数的算术平均值totPjz,最后调用函数WriteDat()把所求的结果输出到文件OUT9.DAT中。
注意:部分源程序存放在PROG1.C中。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数据函数ReadDat()和输出数据函数WriteDat()的内容。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NUM 200
int xx[MAXNUM] ;
int totNum = 0 ; /* 文件IN.DAT中共有多少个正整数 */
int totCnt = 0 ; /* 符合条件的正整数的个数 */
double totPjz = 0.0 ; /*平均值 */
int ReadDat(void) ;
void WriteDat(void) ;
void CalValue(void)
{
}
void main()
{
clrscr() ;
if(ReadDat()) {
printf(“数据文件IN.DAT不能打开!007n”) ;
return ;
}
CalValue() ;
printf(“文件IN.DAT中共有正整数=%d个n”, totNum) ;
printf(“符合条件的正整数的个数=%d个n”, totCnt) ;
printf(“平均值=%.2lfn”, totPjz) ;
WriteDat() ;
}
int ReadDat(void)
{
FILE *fp ;
int i = 0 ;
if((fp = fopen(“in.dat”, “r”)) == NULL) return 1 ;
while(!feof(fp)) {
fscanf(fp, “%d,”, &xx[i++]) ;
}
fclose(fp) ;
return 0 ;
}
void WriteDat(void)
{
FILE *fp ;
fp = fopen(“OUT9.DAT”, “w”) ;
fprintf(fp, “%dn%dn%.2lfn”, totNum, totCnt, totPjz) ;
fclose(fp) ;
}
in.dat文件内容:
6045,6192,1885,3580,8544,6826,5493,8415,3132,5841,
6561,3173,9157,2895,2851,6082,5510,9610,5398,5273,
3438,1800,6364,6892,9591,3120,8813,2106,5505,1085,
5835,7295,6131,9405,6756,2413,6274,9262,5728,2650,
6266,5285,7703,1353,1510,2350,4325,4392,7573,8204,
7358,6365,3135,9903,3055,3219,3955,7313,6206,1631,
5869,5893,4569,1251,2542,5740,2073,9805,1189,7550,
4362,6214,5680,8753,8443,3636,4495,9643,3782,5556,
1018,9729,8588,2797,4321,4714,9658,8997,2080,5912,
9968,5558,9311,7047,6138,7618,5448,1466,7075,2166,
4025,3572,9605,1291,6027,2358,1911,2747,7068,1716,
9661,5849,3210,2554,8604,8010,7947,3685,2945,4224,
7014,9058,6259,9503,1615,1060,7787,8983,3822,2471,
5146,7066,1029,1777,7788,2941,3538,2912,3096,7421,
9175,6099,2930,4685,8465,8633,2628,7155,4307,9535,
4274,2857,6829,6226,8268,9377,9415,9059,4872,6072,
小学生广播体操体育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课要怎么上,这让许多老师头疼。特别是遇到全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那可是忙坏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学得不情愿,动作不到位。老师又因为这样而担心。那么在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广播操的体育课中如何进行教学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体育课,认识广播操
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对于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习惯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帮助他们,做好过渡的工作。首先让学生认识体育课。什么是体育课?体育课上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当然在一年级只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课是锻炼身体,让我们健康成长的就可以了。其次告诉学生学习广播操是在学习一种本领,是在锻炼身体,能够学会广播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件。由此让学生认识学习广播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听指挥的习惯
体育课其实很强调学生听从指挥。在宽阔的操场上,只有听从指挥,体育课才能进行。所以在上一年级体育课是时要强调听从老师的按排,注意听好口令。当然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所以接受口令的反应会比较慢。我们可以在下达口令前加一个前调。如“注意,听口令”。有了这个前调,学生可以有一个缓和的时间,能够先集中注意力再听口令做出反应。而且在无形中告诉学生注意了老师要下达口令了。使学生养成听口令的好习惯。
三、学习口令,分解动作先行。
广播操教学一般分为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环绕这些教学的始终是口令: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所以口令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1、要先让学生学会喊口令,知道一个口令叫一拍,使他们了解口令的规律,为动作教学做铺垫。
2、在分解教学时先介绍每个动作,告诉学生每个动作有几拍。有时一个动作两拍(1-2)有时一个动作一拍(1-)。强调拍子及拍数为我们学习动作的整齐度做铺垫。
3、在分解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跟教师一起喊拍子。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二是培养学生注意拍子对应动作的`习惯。在难度大易犯错误的动作上可以强调动作而不喊拍子。如12-转头-再转头。这样便于学生注意重要动作。方便教学。
4、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巩固。在细节动作方面介绍学生去注意,认真去学。但不要太强调细节。在学习动作的初始阶段对于动作的要求是总体掌握。在巩固阶段再进行细节方面的调整。
四、注意复习巩固
在学会一节广播操之后要反复的练习,巩固已学动作尤为重要。并且注意在巩固阶段进行细节动作的调整。一个正确的动作反复练习会越做越好看。一个错误的动作反复练习就会一错再错,以至到最后很难改正。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在特别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及优美度。
设计意图:
《套圈》这个音乐活动是一个比较老的教材,在以往的活动中是由教师将套圈的方法告诉幼儿,然后幼儿学会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幼儿的主体地位。对照新《纲要》的理念要求,我尝试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开放”的活动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发现套圈的方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新的教学观成为“老教材”的领路人。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探索套圈的方法,学会三人协调地动作。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2.能够随着音乐自主创编一些套圈玩法。
3:乐意与每一个同伴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能够让幼儿会玩三人套圈的游戏。
2. 难点:探索套圈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歌曲《三人套圈》 2、课件、视频 3、毛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带小朋友进活动室。老师说:小朋友们好,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有好朋友吗?谁是你们的好朋友呢?一起清唱《找朋友》。
2.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好朋友抱一抱》当我说:“找啊找啊找朋友,二个小朋友抱一抱。”你们就快速的找到朋友抱在一起。然后三个、四个抱一抱。
二、播放视频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游戏,小朋友先看视频,然后我们一起玩游戏。
2.先让幼儿尝试着玩,让幼儿自己摸索着找出游戏规则。三个人在一起应该怎么套圈?
三、观看图片
看图片里幼儿的手,老师总结游戏规则:1.要双手交叉。2.一个小朋友的左手放上面右手放下面,另外两个小朋友左手放下面右手放上面。3.两个小朋友用手去套另一个小朋友,再互相的用手套,最后完成游戏。
四、玩游戏
听音乐一起玩游戏。在手上套上毛穗,作为区别,老师做指导。
活动延伸
让幼儿想想其他套圈的方法,也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套住腿、胳膊、脑袋等。随着音乐自己创编游戏。
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玩了这个套圈的游戏,你们觉得有趣吗?回去把这个游戏也教给爸爸妈 妈跟他们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学会做套圈游戏的基础上,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初步跟唱歌曲。
2、初步尝试跟着音乐三人结伴做游戏。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三人交叉握手做套圈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游戏《身体乐器》:启发幼儿探索把身体当作乐器,在音乐伴奏下,发出种种有节奏的声音。
2、发生练习《套圈真有趣》
3、复习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1)唱一遍(2)两声部边唱边表演4、复习游戏《套圈》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的游戏,叫做《套圈》游戏。
(提醒幼儿游戏规则:三人结伴,正确地交叉握手,商量好先套谁,再套谁,后套谁。)
5、学做音乐游戏:
(1)老师边唱边示范。
A、师:我看见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我也很想玩这个游戏,谁和老师一起来玩?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请配班老师与一幼儿共同示范)师:做套圈游戏真开心,有谁发现老师做游戏的时候和小朋友做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做的时候有音乐)B、教师边唱边示范表演。
师:刚才老师在做套圈游戏的时候还一边唱歌呢,你们听到歌里唱的什么吗?
C、老师清唱歌曲,让幼儿泛说歌词,了解歌曲内容。
师:歌里唱的就是我们做游戏的内容,把大家一起做游戏很有趣的事情和很高兴的心情唱出来了,听听都唱了什么?
师:套圈这首歌一共唱了几段?三人在一起师怎么做游戏的?歌里什么地方唱到做游戏师很高兴的?(幼儿讨论,教师用歌词小结并演唱)D、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拍出节奏。
(2)幼儿学唱歌曲,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老师唱歌。
A、教师按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幼儿跟念。
B、幼儿跟唱歌曲:逐段放慢速度跟唱→老师请两个幼儿三人一起边演示边带幼儿唱(两遍)→原速跟唱。
6、幼儿尝试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唱歌、游戏。(2~3遍)师:很多小朋友都有点会唱了,那我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边游戏一边跟着音乐来唱歌。
7、复习节奏乐《喜洋洋》:比较协调一致地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活动反思:
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导入活动的内容。
结合图谱,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节奏。
学习用快乐、自豪的声音演唱;师幼互动、分角色演唱,激发幼儿的学唱兴趣。
将问题直接抛给幼儿,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着音乐三人套圈的玩法。
多次尝试,帮助幼儿掌握音乐游戏三人套圈的方法。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在会玩了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难度,创造性地发挥幼儿的表现能力,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与客人老师的互动,拉近了幼儿与客人老师的距离,给幼儿一种亲近感。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和动作的敏捷性。
2、熟悉圈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意性。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直径40厘米塑料圈人手一只。
2、小红旗4面及录音磁带,预先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在教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圈操,教师自编上肢、下肢、体侧、体转、腹背、跳跃等动作。
2、基本部分:
(1)集体套圈。
让幼儿练套圈看谁套得最快,共同找出快速套圈的方法:即把圈从头经过身体到脚下脱出,圈一只不离手。
集体练习。
(2)集体套圈赛跑。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听到信号,每队第一名幼儿向前快跑至圈处,套圈一个后,把圈放回原处继续向前跑;每一个圈都套过,再绕过红旗跑回来拍下一位幼儿的手;下一位幼儿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活动,至每队幼儿都进行过这种活动为止。
请两位幼儿示范玩法,集体进行数次,竞赛。
(3)自由玩圈。
让幼儿自由进行圈的一物多玩,如抛接圈、绕圈、滚圈、套圈、转圈、跳圈等。
3、结束部分
听音乐跳《我愿做个好孩子》,游戏或活动。
活动延伸:在户外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创圈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这个活动比较喜欢,都参与其中,玩得很开心。课后有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瞄得好准,我长大了当警察叔叔”活动目标基本达到,个别幼儿的投扔不够协调,也许是我的讲解不够“幼儿化”。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学会做套圈游戏的基础上,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初步跟唱歌曲。
2、初步尝试跟着音乐三人结伴做游戏。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三人交叉握手做套圈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游戏《身体乐器》:启发幼儿探索把身体当作乐器,在音乐伴奏下,发出种种有节奏的声音。
2、发生练习《套圈真有趣》
3、复习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1)唱一遍
(2)两声部边唱边表演
4、复习游戏《套圈》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的游戏,叫做《套圈》游戏。
(提醒幼儿游戏规则:三人结伴,正确地交叉握手,商量好先套谁,再套谁,后套谁。)
5、学做音乐游戏:
(1)老师边唱边示范。
A、师:我看见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我也很想玩这个游戏,谁和老师一起来玩?(请配班老师与一幼儿共同示范)师:做套圈游戏真开心,有谁发现老师做游戏的时候和小朋友做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做的时候有音乐)
B、教师边唱边示范表演。
师:刚才老师在做套圈游戏的时候还一边唱歌呢,你们听到歌里唱的什么吗?
C、老师清唱歌曲,让幼儿泛说歌词,了解歌曲内容。
师:歌里唱的就是我们做游戏的内容,把大家一起做游戏很有趣的事情和很高兴的心情唱出来了,听听都唱了什么?
师:套圈这首歌一共唱了几段?三人在一起师怎么做游戏的?歌里什么地方唱到做游戏师很高兴的?(幼儿讨论,教师用歌词小结并演唱)
D、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拍出节奏。
(2)幼儿学唱歌曲,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老师唱歌。
A、教师按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幼儿跟念。
B、幼儿跟唱歌曲:逐段放慢速度跟唱→老师请两个幼儿三人一起边演示边带幼儿唱(两遍)→原速跟唱。
6、幼儿尝试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唱歌、游戏。(2~3遍)
师:很多小朋友都有点会唱了,那我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边游戏一边跟着音乐来唱歌。
7、复习节奏乐《喜洋洋》:比较协调一致地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教学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难把要点讲清楚,但因为听不清应该怎么做,孩子学得很累;同时孩子没有经历探索的过程,也就体验不到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能不能让孩子从动作开始,通过自己的探索,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不仅让孩子学会游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获得一种遇到困难可以自己试一试,如果不行可以换一种方法再试,最终总能成功的经验。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基础。 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慢慢减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间的互相协调和合作。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教师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恶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种同伴之间的资源利用,一种同伴间的互动。通过互相的提醒,孩子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小百科:套圈1.圈套。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2.两个套连的圆圈。2.两个套连的圆圈。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z我�{细心地在字旁加上圆圈,还在‘硬译’两字旁边加上套圈。”现如今多用在竞技赛事中,指的是环行赛事中第一名选手追赶上最后一名选手,称套圈。3.套圈,民间民俗游戏的一种。手持特定的圆圈型东西,站在指定的位置,扔出去,套中特定的物品即可免费获得。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固体、液体的取用
教学工具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
教学过程
【引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他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说明】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他们是你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药品的取用
指导学生阅读P151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1、固体药品的取用
【说明】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演示】
1)取锌粒
2)取少量碳酸钠
【解释】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说明】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解释】
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
3、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演示】滴管的使用,实验1-3
【小结】
1、固体的取用方法
2、液体的取用方法
作业:
课后小结
1、固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广口瓶
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快状)
注意: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细口瓶
取用:倾倒
注意: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九单元教案
教材说明
本单元以太阳为主题组合单元,包括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一篇科学幻想的说明文。《太阳的话》和《海上日出》都抒发了诗人、作家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前者以太阳的身份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后者描写观察海上日出的过程,抒写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太阳》可以做文章层次结构方面的练习。
语文天地中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成语和名句,体会祈使句的感召力,感知一词多义的现象。
作文的三个题目分别对应《太阳的话》、初显身手和《太阳城》,在单元开始时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资料,酝酿习作。
教学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精读的方法,坚持记摘录笔记,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思路,同时读出自己的感受。
建议教学10课时。
太阳的话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了解诗意,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2、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
一: 激趣导入
1、 学生听谜语,猜太阳.
2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说说心理想对太阳说的话.
3 、你们对太阳说了这么多,她也有话想对同学们说, 她的话都写在一首诗中,你们想读吗?
4、 出示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师读课文.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 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你体会到了什
3、 指名分节读课文 .
此次以读准字音为标准.
学生互评.
边读边评边正音
三、学习生字:
1、小组自学生字,
2、练习带拼音组词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诗意,体会太阳的心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 、 检查学生读生字卡片。
2 、 全班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读音以及长句子的断句。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指名说.
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读.
生互评,师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太阳要来到我们周围的心情.
师可适当范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
1 学生自主读文,边读边想象.
2 启发学生想象太阳带来了色彩缤纷的花朵,带来了树林中泥土与树叶的方向,深深地吸一口气,好舒服呀!看,太阳还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阳光,我们可以在草地上踢球,唱歌,跳舞多么快乐啊! 请大家再试试读这节诗.
自由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读.
3 太阳还会带着什么向我们走来? 激发学生想象,用 我带着( ),快乐地向你走来。 的句式续说句子,由此体会到太阳把一个五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
4 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五 学习课文第三节
回忆课文第一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按照同样的方法读好第三节。
六 创设情景,升华情感
1打开门窗,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师升合作读课文。
2配上音乐,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诵读。
七 拓展延伸
想想自己会对太阳说什么。
海上日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一、导入 课题:《海上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习。
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②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
③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况。
①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
②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
四、再读课文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 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2. 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3. 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
解决的办法:
问题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自求解答。
问题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蒸腾,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显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人们只看到红色,看不到别的颜色.可为什么没有亮光呢?因为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光亮不大,透过浓密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太阳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问题3:太阳升起来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因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上升。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气不断向上涌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这种不断波动的光射人的眼里,就造成一纵一纵的感觉。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从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体会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品读词句,体会日出时景象的伟大奇观。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有序描写,巧妙用词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文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情况。
板书:天气晴朗多云
2.分男女生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蓝天、红霞慢慢升起的太阳 太阳射在黑云背后的景象)
3.再现海上日出的景象。
4.说一说,要是你亲眼看到海上日出的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太神奇了、海上日出不愧是伟大的奇观)
5.过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的2、3小节,想想作者在观察或用词造句方面那些独到之处
二、品读词句
1.学生自读,思考以上的问题并在文中作上记号。
2.同桌或小组交流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自读情况。(归纳如下)。
a观察方面:不仅观察了太阳的形状,还观察了太阳的色彩亮光及其动态(太阳慢慢升起的情景),即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
b写作方面:有序,能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用词造句方面更妙,具体表现如下:
(1) 作者所用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点。
(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艰难程度及样子的壮观,精神的.顽强。
(3)反映了观日出的真实感受。
4.指导朗读。
(1)个人尝试读,找找感觉,看看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和 语速。
(2)在小组里读一读、评一评。
(3)展示读。
(4)回忆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观察海上日出这一部分内容的。
(5)板书:品读词句 体会语感
5.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特殊情况下(多云)海上日出这部分内容。
6.学生自读。
7. 检查自读情况。
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重点交流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的理解。(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齐读2至5节。
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整个过程,抓住了景物变化的特点,写出了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三、学习最后一节
1.这句话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总结全文)
2.自读体会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赞叹)
四、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
3.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
日出前 蓝红亮
海上日出 日出时 脸 升 云霞 夺目日出后 躲 透
太 阳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收集太阳和自己熟悉星球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4、根据本文的写作结构和说明方法,仿写一篇介绍星体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3、收集和处理有关星球的信息。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导语: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早晨,从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研究员,了解了解太阳。请挂牌上岗,大家一起进入实验室研究太阳,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工作最出色。
(一)课前交流整体感知
1、资料交流、感受新知(网络)
课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谁来为大家展示你所收集的资料。
2、创设情境、引发质问
(媒体演示七彩奇观)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此时,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此时教师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秘地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吗?好像有谁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学生们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
问:他是谁呀?
师:(板书课题)你们认识它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太阳公公。
学生质问:
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或是到网上去查寻。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再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谁是一名合格的科学研究员!
(二)自学课文,理清结构。
1、自学课文(课件演示太阳探密):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来研究学习。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
2、理清结构
指导①: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要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板书,一个自然段一个意思)要求学生读后把每个自然段概括的内容写在旁边,像加注一样。
板书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人的关系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2、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幼儿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
准备:
圈12个玩法:将幼儿分成三组,幼儿在起点处,依次将圈从头向下套至地上,6个圈全部套完后,跑向终点,先到者为胜。
规则:
圈必须从头向下套至地上
活动反思: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为了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往往采取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思考。而体育活动本身就和游戏密切相连。小兔跳彩圈,采用游戏的方式,锻炼幼儿的双脚同时向前跳和向上跳。游戏简单、适宜小班幼儿掌握,在游戏情节的贯穿下又不乏单调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发掘他们的表现技能和自我满足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感知体育与情感上的共进。本次活动组织后,我们小二班幼儿都开始叫我“兔妈妈”了,孩子们一直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对本次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此可说明本次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和影响,孩子们通过游戏情境中的角色扮演、自我表现,使幼儿的自我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活动目标:
1、能看准物体抛扔,提高目测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2、喜欢民间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绳子一根
2、棉布缠好的铁丝圈若干
3、一些小的玩具、糖果若干
活动重点:
让幼儿喜欢民间游戏
活动难点:
能看准物体进行抛仍,并套住物体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转体运动(4个8拍)
2、振臂运动(4个8拍)
3、压腿运动(4个8拍)
4、跳跃运动(4个8拍)
二、导入部分:
1、“小朋友都逛过庙会吗?你印象里哪个好玩的游戏是使用这个圈的”(教师出示圈)
2、“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小窍门?”(幼儿自己讲解游戏要点:身体弯低、看准目标、用力准备。)
三、游戏部分:
1、教师将小玩具、小摆设等分散地放置在地上,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测量出对孩子合适的距离,在地上用绳子划定出界限。
“今天我们也来玩这个好玩的游戏,看谁的收获最大”
2、教师讲游戏规则。
(1)幼儿站在起点处,抛扔铁拳去套场地的小玩具、小物品等。
(2)根据所套中的物品的距离,可以换的相应的糖果。
3、幼儿尝试套圈游戏。
(1)近距离尝试
(2)加大难度,远一点的距离。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试试的过程中解密“套圈”游戏的诀窍,初步掌握三人一起握手与解套的方法。
2、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商量、合作后成功的喜悦。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事先录好游戏的'影片等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一个小老鼠
重点:营造游戏情境,鼓励幼儿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
二、套圈
1、唱“套圈”
重点要求:唱好“呀”的发音。
2、看“套圈”
(1)观看“套圈”游戏的影片。
——观后幼儿自由探索2分钟(无音乐)
(2)观看老师与同伴现场的“套圈”游戏。
3、试“套圈”
(1)播放视频1
——幼儿自由练习(两遍音乐)
逐步分析出“套圈”的动作秘诀(两人照镜手拉手,出去找个好朋友,一人两手要交叉,我们的手儿拉起来)
(2)继续探索套圈的秘诀(套圈的时候身体要蹲下,手要放低;手要拉紧不放松等)
4、玩“套圈”
(1)提问:一开始怎么站好?什么时候拉手?什么套圈?
在音乐声中理解游戏规则
(2)在不同节奏的旋律中边唱边做游戏。
【游戏目的】:
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准备材料】:
大小不同的圈个、底柱个。
【游戏步骤】:
成人先将个圈按大小顺序放在底柱旁。引导幼儿把圈套在柱子上,大的在上面,小的在下面,依次套。
将圈任意混放在桌上,引导幼儿依次套在柱子上,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均可。
也可将圈依次叠高。
【游戏提示】:
底柱应稳定地放在桌上。开始游戏时,可用上下有粗细的柱子,以便让幼儿知道是否放得对,以后改用上下一样粗细的柱子。
游戏中成人可适当提示。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于这个活动比较喜欢,都参与其中,玩得很开心。课后有个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瞄得好准,我长大了当警察叔叔”活动目标基本达到,个别幼儿的投扔不够协调,也许是我的讲解不够“幼儿化”。
★ 广播体操口号
★ 广播体操口号
★ 广播体操口号大全
★ 套圈
★ 做手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