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四部曲”的大学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快乐阿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抓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四部曲”的大学论文(共含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乐阿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抓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四部曲”的大学论文

篇1:抓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四部曲”的大学论文

抓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四部曲”的大学论文

一、备课

一节课能否上得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记得刚工作那年,笔者对于教材不熟悉又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当时备课就根据一本教学参考书,把参考书里面的内容一一写在教案上,书本上密密麻麻地也写了很多,在课堂上又急于想把所有内容都教给学生。结果学生一开始还认真记笔记,后来渐渐就不想记了,或者随便写点,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笔者及时刹车,静下心来反思,发现这也是当时我们新教师的一种通病,备课备了很多,面面俱到,上课的时候总希望把备的内容全部教给学生,满堂灌,总觉得在课堂上讲得多,学生就能学得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讲了些什么。

那么,如何备好一堂课呢?通过摸索,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学会钻研。在,当笔者接手笔者所在学校的第二届高三英语时,为了了解高考动向,暑假里,笔者做了很多份高考卷,做到对高考的考试方向胸有成竹。同时,笔者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那一年笔者所教的两个文理班每个班都有20多个同学及格,并且有四、五个同学达到120分以上,最高分131分,该同学还以618的高分考上厦门大学。

其次,备课要突出重难点,比如这堂课主要是学习这个单元的词汇,那么在备完词汇内容后多准备一些针对这一节课重难点的习题给学生机会去练习,可以采取填空、造句、选择题、默写等方式让学生去熟悉、掌握这些新的词汇。这也有助于教师在下堂课回顾上一堂的内容时学生马上给出反馈。

第三,是要备学生。农村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很好,而且一个教师教的两个班级学生之间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呢?备课时,我们可以研究如何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备好、备熟、备灵活、备新颖,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在一节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使备课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推动作用。

二、听课

听课是青年教师学习借鉴他人课堂教学优点,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方法之一。听课,特别是听老教师、经验丰富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对青年教师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上,每个教师都有他的闪光点,通过听课,如果我们能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效果会很不错。

刚工作那年,随着笔者在教学上遇到的诸多困惑,笔者会主动去听同备课组教师的课,从他们那里笔者注意到了授课教师的教态、板书、教学的手段、组织教学的方法、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驾驭课堂能力、课堂气氛、时间安排、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中发现闪光点,再为我所用。同时,通过听一些校内甚至校外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笔者学会了在备课以及实际教学中如何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如何在教学中用什么样的教学原则,是否注重抓基础、重方法练技能,是否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是否注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等。通过听课,笔者很快地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对于抓好学生英语成绩很关键。

首先,上课要精神饱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和性格,像有些教师很幽默,有些教师课堂比较温和,也有些教师上课充满热情等,他们都能够充分地将自己的性格融汇到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而一个有个性、与众不同的教师往往能够吸引学生和带动学生。就笔者本人而言,只要走进教室,就会显得精神饱满,充满热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始终坚持扎实课本,背记内容尽量在课堂完成。学生每天要背要记的内容很多:语文要背,数学公式要背,政史地要背,理化生也要背。而英语更是非背不可,英语单词如果不背阅读完型内容看不懂,作文也不会写。所以,英语背记内容特别多,单词要背,课文要背,天天都有背的任务,如果“背”成为学生害怕和头疼的事,那就很难让学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尽量将要背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熟悉,在新课完成后,尽可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巩固、掌握。这样,背诵不仅不会成为负担,课堂就能背下来的成就感反而能激励学生,提高上课效率。

最后,适当调节课堂气氛。英语是一门语言科目,不仅要求学生能静得下来,更需要学生能动得起来。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那么当教师需要他们活跃时,学生会显得没有热情配合,设计的活动环节也会显得生硬不自然。笔者很喜欢和学生就话题内容穿插一些我们的大学生活等,如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晚会,让他们憧憬一下美好的大学生活,接着笔者会话题一转:要想实现美好的大学梦想,现在就好好学习吧,再苦也是值得的。这样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四、课后落实

首先,作业和试卷的批改要及时有效。作业,教师一定要自己批改,而且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应该要留意那些错误率高的题目,可以把题号记录下来在第二天的课上着重进行分析,或者也可以把错题进行归类。比如主要是错在定语从句这块语法上面,那么有可能在课上没有讲透,学生还不理解。下一堂课可以针对这个语法再讲一遍。另外,有时候也会发现有些同学作业错误率很高,说明这些同学基础不好,可能只是课堂上听未必能听懂。那么,可以把这些同学单独叫过来面对面帮他们分析,等在课堂上分析的时候他们相当于是听第二遍,那就不至于像听天书一样了;此外在与这些基础差的学生交流中还可以发现他们的薄弱环节,鼓励他们多来问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教师作业改得及时认真也能杜绝那些抄作业现象。

其次,落实英语听力等专项训练。英语满分150分,而听力占了30分,听力在试卷中占的比重是五分之一。此题型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考试中后面几个大题的发挥,因此,听力的重要性跃然纸上。那么,听力如何才能做好?除了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课外训练的落实也尤为重要。每周我们安排至少四次的听力训练,通常安排在晚自习前半小时,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听完听力、对完答案后,要回归到听力原文,查找出错的原因:是单词不认识,是单词弱读连读没听出来,还是因为熟词新意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都要总结、归纳、整理。此外,听力中的对话或文章一般都是比较生活化、地道的,所以课后可以多读,大声地朗读甚至背诵听力中的对话或文章,这对培养我们的语感和英语思维,以及克服汉式思维都大有益处。

最后,落实背诵和默写。英语学科,即使教师课堂教学再出色,单词课文的背记如果不落实,还是很难出成绩,这一点是我们所有英语教师的共识,也是最辛苦和让人无奈的事情。背诵笔者喜欢每一两周选一些好的课文片段或者高考英语作文范文让学生理解性地去背诵,在背诵中培养英语语感的同时掌握一些关键的句型、短语。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更有信心,需要我们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弥补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使农村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篇2: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虽然小学生学习英语在当今社会上成了流行,但那只是城市里的事情。在农村特别是在我们苏北地区,由于农村小学英语课时设置的限制,课外学习途径的缺乏,教学策略引导不到位,周围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孩子学好英语的道路崎岖而艰难。英语教学依然步履蹒跚,与城市的差距逐渐扩大,教学质量提高缓慢。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深切体会到农村小学英语成长的艰辛。如何优化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想方设法使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拓展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空间,努力开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执教者思考的问题。

一、苏北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

(一)、英语学习环境的欠缺

小学英语重在说,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农村环境缺少英语交流的场所与氛围,学生在家里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家庭书面作业,而真正在课堂上感受的机会不多。而农村的活动场地广,孩子回到家很容易成群结队地在水泥场上,广阔的田野里“疯”、“野”,却很少会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任何所学知识,操练一下英语会话,玩玩英语游戏。

(二)、家庭教育的短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的家长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英语更是知之甚少。苏北地区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孩子大都由祖父母看管,对儿童开展英语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加大了英语教育开展的难度,有很多孩子的家长虽然知道英语非常重要,但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也就是说缺乏在家教育孩子英语的能力。

(三)、英语师资的匮乏

师资力量缺乏可以说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软肋。当前苏北农村学校严重缺少英语教师,工作量普遍过重,一般都要担任多个班和跨几个年级的教学,甚至兼教语文、数学等科目,每周担任20节课左右,这样花在教材钻研、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辅导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地减少了。况且现有的英语教师大部分是转岗培训出来的,甚至许多老师连转岗培训也不曾有,只是找一个英语基础略好的兼课罢了。

(四)、农村小学英语配套设施跟不上

农村小学英语从软件上得不到很好的满足,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再者,从学校的硬件设施考虑,英语教学设备、设施、图书、音像、教具不能到位,教师上课什么都没有,仅靠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学校没有语言配套卡片、磁带、挂图、活动手册,更别说一些音像设备了。这样的条件与城市相比,简直是天堂与地狱。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学习的态度及学习的热情。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在农村,想要依靠学生的自觉,借助家长的帮助来拓展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那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氛围中学习、使用英语?面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处境,我们不可盲目地效仿他人,而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尽可能设计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方法,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之路。

二、实施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孩子“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必须让学生得学之乐,才是正轨。”小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认识事物的动机。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语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没有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倦。如果对孩子玩的天性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在游戏中来学习英语,学会说英语,增强他们对英语的乐趣,揭掉英语的神秘的面纱,使学生进入一种“乐于说——愿意说——敢于说——会说”的良性循环。教师可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开口,例如,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初学,有害羞、怕出错等心理,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如果发现表达有错的学生,教师也不要马上制止和批评,而是要予以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教学形式要活泼有趣,气氛要轻松愉快,从而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学生学习英语有了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增强,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二)、教师要下功夫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几乎所有小学生在学英语之前已较熟练地掌握母语,他们习惯用母语思维、交际,用母语接受新事物、理解新问题,母语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要自觉与不自觉地把英语与母语联系起来,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教材中没有音标教学,他们总是用汉字或拼音字母来给单词注音。比如学习yes时,会用汉语注上“爷死”,这严重影响了单词的正确发音。在我发现之后,严加制止,反反复复纠正发音,让他们多听录音。有同学向我反映:老师,课文录音我听了好多遍可就是记不住。我马上纠正了他的听力方法,他只是拿着书对着听,只起到了一种校对作用,而没有用脑子。教师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来教,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小学英语则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小节奏,多频率,课堂上少讲多练多重复,让学生多听录音,多参与英语游戏,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为学生创造一个

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语言的熏陶。

我经常给孩子们说,如果让你们在讲英语的国家住几年,肯定能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既然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很重要,而小学生学习英语时,缺少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那么作为教师就要营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来。首先课堂要英语化,创设语言环境。在城市里,英语学校、英语辅导班随处可见。这些地方的存在为城市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英语的场所和机会。而在农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学校里的英语课几乎成了农村小学生们学习和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要使学生学好外语,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尽量暴露于目的语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40分钟,老师多用英语来表达,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但是小学生的词汇太贫乏了,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开始他们会听不懂、不习惯,教师在上课时可放慢语速,并辅以身体语言。老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说慢一点,反复重复,反复感受,尽量少说汉语,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纯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教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开朗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语感。其次,要创设情景,实践性和交际性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而且它不同于其它学科,不能仅仅是一般的实践,如重复、模仿、套用、改写等,而要利用英语进行交际。要让学生习惯用英语思维,大胆和好表现是小学生的特点,也是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有利因素,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才能有效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以保持。教师就要想办法创设情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再者,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让英语生活化。英语老师是他们唯一的依靠,离开老师,离开学校,学生就没有听英语、说英语的意识。有些家长由于经济原因,不肯给孩子买复读机,对于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这是很不利的。我做了许多思想工作,问题全部解决,“回家录磁带”,英语自然而然走出了校门,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让学生体验在录音棚的感觉。第二天,把他们的录音在同学面前检查,让学生自己评出优劣,好的加以奖励,差的加以鼓励,学生进步很快。学英语的兴趣得以维持,这也正是小学英语成功的关键。

(四)、广辟第二课堂,促使学生乐学,学以致用。

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说会的。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精心组织口语交流及多种课外活动,构建课外英语学习的平台,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房间里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每月定期摆放部分学生制作好的优秀的英语手抄报,供学生观赏。室外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定期更换功能,鼓励学生在出黑板报时尽量使用英语,并且定期更换内容。组织学生在教室张贴英语单词。同时,还可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老师要带头“学以致用”,“课堂学了,课外就用。”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成立校园英语广播站,每期有一、两个人利用早读前及两操后的课间活动时间教日常交际用语或播放课本的儿童歌曲,此项活动由学生负责,以期达到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的效果。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在农村,虽然缺乏英语的环境氛围,但农村又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农家院就是学生进行交际的有利场所。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能用英语的必须用英语交流。另外,省教育厅为我们送来了与教材配套的DVD系列教学光盘。光盘创设的语境是我们平时英语课堂无法达到的。那迷人的动画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景,老师亲切,Magic滑稽,不同人物“客串”,无不给孩子们一种新鲜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提高了他们学说英语的兴趣。其次,光盘中老师的标准发音帮助我们放心地渡过了英语教学的语音关。有些发音我们老师也把握不住,老师在光盘的帮助下矫正了自己的发音,不再会因此而贻误学生学习,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举办英语会,组织背诵、朗诵活动、英语学习园地。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充实,创造了更多的语言表达实践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巩固了所学知识。这要比在课堂上收获的更多。

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小学英语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小学英语成功的保证。一个教师必须要有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意识,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断发展的紧迫性和使命感。首先要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一是提高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二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断地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教学技能;三是更新教学观念,比如学习和领悟新课程,随时用最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教学。四是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的调整自己的教学,使之能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后,作为课题教学的实施着,教师应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深入探讨教学问题,努力探寻对自己学生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再者要不断的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特别是课件制作和使用的知识。上课前多在网上收集有关素材,编辑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知识与趣味性结合的课件,并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英语教育资源。

四、家校合作,共同监督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醒我们每位英语教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要协同家长的力量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大多数家长已经明了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他们由于自身对英语的生疏和实际生活的体验,迫切希望孩子能很好的掌握英

语。但是也正是由于家长自身英语水平普遍有限,他们对孩子的辅导非常吃力。甚至有许多家长不知道口头和听力作业也是正式作业,他们以为只有书面作业才是重要的,致使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读习惯。开学初的家长会是教师争取家长支持的大好时机,可以向家长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希望他们如何来配合教师对其子女的教学。家长在课外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孩子喜欢学英语,共同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学;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多听录音,多录音,督促孩子做作业,背书,默词等。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就不让他们接触电脑、电视、VCD这些信息渠道。其实我认为家长应引导孩子们正确运用它们,让其合理收看和搜集一些对学习有用的节目和信息,如《蓝猫学英语》等,这些节目对提高孩子们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我经常同家长谈起,赚这么钱还不是为了孩子,如果把孩子耽误了,有钱又有什么用呢?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经常给他们设计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并利用电话,及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常常让学生给家长带一些督促性的作业,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效果显著。

结 论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在实践中交流为主要目的。只要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勇于进取,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自身钻研大纲、驾驭教材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教学良方,就能早点走出英语教学困境,能够早点悟透小学英语教学的玄机,就一定能培养起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兴趣与能力,为我们苏北农村小学的英语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3:我的大学四部曲论文

我的大学四部曲论文

当人们总结过去的事情,开头第一行字总是“时间过得飞快”,亦或是“时间如白驹过隙般”。似乎开头拿来说事的总是“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时间记录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时间在让我们悄悄地成长,慢慢地变老。

当时间还停留在20xx年x月x日的那天时,那时的我20岁,刚刚踏上自己的大学之旅,心情是高兴的,激动地,喜悦的等等。反正各种可用来描述自己快乐的心情的词语都可以用上。那一年,我在读大一,那一年,我与西安工业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一:我在《呐喊》

时间带我又回到了大一。那天,我来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大学,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马路,陌生的教室,陌生的人群。我站在学校图书光下面,想象着我即将开始生活的大学生活,心中满是窃喜。我终于上大学了,我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

走在校园里,我们是成群结队边走边笑,似乎那份热情永远都不会消失殆尽。刚走进大学,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那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候甚至是出了宿舍,在学校里找个卫生间都是那么的难,因为这个学校,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大!在我们这些新生眼里,大学的“大”就是视觉上的“大”。

或许人总是这样,当一个新的事物走进你的生活的时候,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上了大一,也听着自己的表哥表姐们给自己讲述一些大学应该干的事情。当然,他们讲给我听的也排除不了学生会,大学的社团。于是,我就想着自己应该进学生会应该进社团。抱着好奇的心态,我选择了一个音乐社,当我填上自己的个人信息的时候,人家通知我第二天几点到哪面试!“面试”?我的字典里又多了一个词语,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面试!当然结果是要说的,我没有通过面试,用一句比较时尚的话,就是我被刷了!于是,我从此就再也没有尝试过学生会,社团类似的招新。

当然,刚来学校,我们总要跟一个群体打交道,那就是我的舍友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总有各种各样的好奇心掺杂在里面,总有说不完的奇闻异事。似乎每个人都是在喊,宿舍里只有在晚上熄灯了才能安静下来。来上学了,我不得不说的就是学习,因为既然在学校,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当然,作为大一新生,我们说起来要规矩了很多,每天按时上课,上课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课堂上也认真的在做笔记,几乎所有的学习和生活还延续着高中时的样子!当老师告诉我们大学的学习方式跟高中的差距很大的时候,似乎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是大学生了!有时偶尔走在路上,我们总会下意识的评论一下路人甲或路人乙。有时候会跟身边的伙伴小声嘀咕着:他或她应该是高二或高三的吧?呵呵,当这句活说出去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应该是“大二”或“大三”。这时的我们会笑的前仰后合,原来我已经是大学生了!

总之,大一的我们都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会遵守规矩,会头抬起来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课。虽然有时脸上不免会有现茫然的表情。在一切好奇心都被满足了之后,我的大一生活也结束了,总结一下,我对自己的大一生活和学习还比较满意,因为我从中收获了友情和热情!

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大一生活吧!当你在饭堂吃饭时发现饭里有一条虫子时,拿着碗找饭堂师傅大声嚷嚷的就是大一!这时候的我们,总喜欢《呐喊》。

大二:我在《彷徨》

这里,插一段大二生活的前奏!那就是大学一年一度的军训生活。大一结束了,我们便在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开始了为期二十天的军训生活。那时候,正值夏天炎热的时候,地面上渗出来的热气似乎都快把我们一个个大一的菜鸟们蒸熟了。站军姿,踏步子,踢正步等等所有枯燥无味的事情。我们都得一遍遍重复着。直到太阳落山了,我们的腿僵了,才会结束一天的训练。

军训,教会了我坚持,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品质,虽然这过程中我们会骂教官,但是过后,当你回忆起来得时候,你会觉得你真的收获了很多。

军训说完了,现在开始了我的大二生活。当一切好奇感消失殆尽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大学生活也不过如此。当上课时总是踏着铃声进教室的,就是我们大二的学生。当自己跟周围所有人都混熟了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开始堕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才有一种感觉,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了,也由此会感叹,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它还可以干很多事情。

走在校园里,当你看到一对对情侣手拉手走过时,你偶尔会回头再多看两眼,因为这时,你看到的是大学里经久不衰的话题:恋爱。这时,你似乎也很想感受一下恋爱时什么滋味,于是,不明不白的,我恋爱了!这时候的我,也开始迷茫了,平时除了学习,剩下的时间,就是约会。有时候偶尔会逃课去约会,这时候的我,逃课时还会担心老师会不会点名!似乎我也意识到,大学里,没有谁没有逃过课的??

当我在大二的时候,我真的很迷茫,因为似乎学的所有的课程都是和我所学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扯不上,我开始在思考我们所学这些课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大二的生活,有时会很精彩,但更多的是平淡。想的最多的问题不是如何去好好学习,而是如何好好的玩。在不一定带学而一定要带玩的思想中,我结束了我的大二生活。

概括一下大二的生活:当你在饭堂吃饭的时候发现碗里有一条虫子,立刻放下筷子走人的是大二!这时候的我们,内心充满着《彷徨》。

大三:我在《伤逝》

当我《呐喊》着过完大一,《彷徨》地结束我的大二生活时,我来到了大三,也是大学生活中最关键的一年。经历了大一大二的洗礼,我似乎明白了我该去做什么了。换了一个校区,我也换了一个生活学习的方式。不再像大一大二那么幼稚和疯狂了。每做一件事情,我都会理性地思考这件事情该不该去干,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熟吧。平时准时上课,虽然老是踏着铃声进教室,但总还会去上课,因为专业课很多,课程也安排的满满的。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我应该去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内在修养。在一年后i,我便将不再是学生,所以,我要珍惜剩下的这段时光。

每每走在校园中,看着成群结队去上课的,就会想起自己也曾是大一,看着三三两两地去上课的,我也会想起我迷茫的大二生活,眼前便会浮现出自己大一大二时的天真幼稚。脑海里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弥补大一大二自己欠下的东西。说的少了,做得多了,这或许就是大三典型的特点。

总的来说,大三的我过得很充实,也感受到了时间的重要性,但是,当你想再要抓住时间的腿不让它跑的时候,它偏偏跑得是那么得飞快!

大三:当你在饭堂吃饭的时候,发现碗里有一条虫子,把虫子夹出来继续吃的是大三。

大四:我在《朝花夕拾》

突然间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的是大四,经历过大三的蜕变,大四的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给我的压力。学期刚一开始便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于是,在回顾自己前三年大学生活的所作所为,开始在为制作一份让社会认可简历而在努力地回忆。大四,最为突出的就是课逃得越来越多了,为的,就是在奔波于各个学校的招聘会,有时候会为被通知面试而感到喜悦,有时候会为被单位拒绝而悲伤。有时候再后悔自己大学前三年浪费的时间太多。大四,给人总体的感觉是忙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琐碎事,当闲下来想想自己究竟忙了些什么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大四,是在回忆;大四,是在总结。大四的我,似乎变得现实了很多,也变得伤感了很多,偶尔静下心来,想的都是大学前三年发生的点点滴滴,有时候很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没那么快就结束,有时候真想重新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人真的有时候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这就是为什么人越长大越复杂。

大学,教会了我很多,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有时候大一大二偶尔一句“学长”,才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也马上要结束了。偶尔也会向自己的表弟表妹讲一些大学里应该去做的事情,跟他们分享分享我的大学经历,然后鼓励他们去好好地充实自己,争取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大四,当你在饭堂吃饭的时候,发现碗里有一条虫子,装作没看见继续吃的是大四。因为学校的饭自己也吃不了多长时间了,自己不愿意去破坏这份对学校的感情!

大四的我们,总在《朝花夕拾》!

篇4: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新教材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渗透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单元整体观念

教师在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前必须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析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教学的难点。这样有利于合理、科学地安排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相互衔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总的“warming-up”,这一“warming-up”是整个单元内容的引入。如:Book lA Unit 5“The silver screen”所以本单元的“Warming up”就是与荧屏有关,除了单元总的“Warming-up”外,我们平时的每一节课前都设计一个“warming-up”,而这个“warming- up”就是上节课的回顾和本节课的引入,所以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前一课时与本一课时的自然衔接。每单元的课时内容安排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从 “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reading,integrating skills”,再到work book中的“listening,talking,integrating skills”;也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思路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因为我觉得新教材体现了在理解学生的兴趣和困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和独立自主的教学,所以有时我就用WB中的listening,或SB中speaking作为reading的引入。如:Book lA. Unit 1的课时我们是这样安排的:The first period:Warming up & speaking:Topic:Good friend The second period:Reading (Integrating skills:SB and WB & writing.)

Topic:Different kinds of good friends e-pal How to get in touch with a pen-friend,or pen pal.writing e-mail.The third period Reading“Huck‘s Friend”(We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friends.and we’ll see what kind of friend Huck has)The fourth period:Listening & speaking(SB and WB)Friends have the same interest and opinion but friends can also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or opinions.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Good friends should…。

The fifth period:Grammar:Good friends should have……/Good friends→should be.The grammar“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The sixth period:Revision:Word study,vocabulary,grammar and so on.

二、精心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每节课都应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真实情景,设计一个可操作的“任务型”活动,而这一活动一般都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在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安排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的“任务型”活动可以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去寻找。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真实感。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去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某个任务,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运用英语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就会愿讲、多讲,老师不必担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其实学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况且,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讲,就不用担心学生的英语学不好,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愿讲而靠老师讲,那肯定是学不好英语的,当然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即使是语法教学也可设计一个可以操作的“任务型”活动,如教定语从句时,我们先安排学唱英语歌曲,第一遍学生听并且填所缺的词,第二遍学生一起唱,第三遍就请两位学生表演唱,然后老师就引出:

1)XXX is the student who sings us the song.

2)XXX is the student who also sings us the song.3)。XXX and XXX are the students who sing us the song.引出之后老师可以设计几个任务:Task 1.Free talking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 )is a person( )。

Task 2. Complete the sentences:1.A bookworm is a person who( )。

2.A sports fan is a person( )

3.A nurse( )

4.A clock is a machine( )。

Task 3. Complete the sentences.(Unit 4)

1.Zhang Heng is the man who( )seismograph in 132. 2.Howard Carter is the man who( )King Tut‘S tomb in 1937. 3.The Titanic is the ship( ) after hitting an iceberg. 4.Beijing is the city( )has got the chance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Task4:Pair work One speaks Chinese and the other speaks English. Task 5:Practice:teacher,is easy going/treat us as friends;gives us a lot of homework,never makes jokes Model:A good teacher is one who is easy going. A good teacher is one who treats us as friends. A teacher who gives us a lot of homework is not a good one. A teacher who never makes jokes is not a good one.

根据上述“models”教师提供:mum/dad,classmate,boyfriend/girlfriend…让学生组织句子。这样的教学就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框架。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

三、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继续深造以及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也是各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材料都要充分地利用,除了每单元的三篇阅读材料外我们基本上每一单元后再补充一篇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单元中的“language points,grammar”有时多讲点与少讲点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这种内容重复率很高的,即使课文中没讲到,练习中也会出现。阅读教学我们基本上也采用常见的模式:fast-reading、careful reading.Fast-reading的问题只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就能找到即可:careful reading的问题可设计一些细节的寻找(time and places,characters…)、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问题。如:Book LA Unit 4 Reading“The Rescue” Fast-reading Questions:1)。What natural disaster did Flora and Jeff meet? 2)。What rescued them?

Careful-reading:Questions:

1)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hat did Flora hear and see?

2)Where did she see a wall of water that Was quickly advancing towards her?

3)What Was Flora‘S feeling?

4)Where Was Flora when the flood began?

5)Can you describe the house?

6)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places?

Discussion:1)What do you think of Jeff/Flora?

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四、如何处理听力材料

听力分为听力测试(Listening test)和听力教学(Listening teaching),有的老师所重视的听力多数是属于听力测试,即根据听力材料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在进行高考听力的模拟训练。而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教学的材料,它有各种形式的答题要求,如:填空题、回答题、完成句子、正误判断等。或许学生一开始会觉得难度较大,甚至有的老师也这样认为,据了解有的学校可能把这部分的内容删去了。其实在听力教学中关键是教师对听力材料作如何的处理,我们经常做一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处理工作。

如对Book LA Unit 3中的listening我们采用了下列的教学步骤:Step 1.Lead-in. 1.What‘s the date today?(Because it Was iust before National Day)

2.What important day will be soon?

3.What will you do in the holiday?

4.Would you like to travel?

5.Where can we go for a travel?——Forbidden City, Eiffel Tower,South Pole/North Pole,the moon,the Ocean…(let Ss say what they like to say.If the Ss don,t say some places,the teacher Can mention)。

6.How Can we travel?

(by bus/traln/plane/spaceship/lift/swimming/walking.。)

Step 2.Warming-up During National Day,we can go to many places by man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So Let‘s make a trip plane for our National Day.——Ex 3 on page 15.You have four choices.Go to london from Shanghai.from Being to Guang Zhou,from Chongqing to Chengdu,from Da lian to Qingdao. Think it over and decide:Which places would you like to go?How would you like to go there? Wh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there?

Suggested answer:I‘d like to go to Qingdao from Dalian by ship because I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ea sights.I will swim in the sea and eat sea food in Qingdao. Step 3.Li Stening After talking about our trip plan,Let’s lidten to other travelers‘plants/experiences.There are five travelers. Listen carefully and find out:Where are they? What did they do? How did they travel?(Finish listening Ex 2)

Step 4.Speaking We Can go to many places by bus…。even by spaceship? In the future,space travel won‘t be very difficu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Imagine there is a time machine,with it you can travel to the past or the future.You can visit any year you want.So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Which year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 Where would you go? Why? Then make up a dialogue following the example. Step 5.Conclusion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raveling because traveling is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But remember:What should we do ? What should not we do during the travel?(Looking at the pictures in warming up Ex 1)Are the travelers doing right?

——We should travel more because travel can help us a lot.But during the trip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and protect the places of interest and environment.

这样在听前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铺垫把听力材料化难为易,学生在听力训练时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不会觉得手忙脚乱,实现了听力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使一整节课有机的结合起来,步步紧扣。

五、备课组的合作意识

“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既是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备课组活动的主旋律。要提高整个年级学生的成绩,团队精神比独斗单打更为重要,特别是现行的这套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知识面广,如果只凭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我们就利用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分头准备,如收集有关资料、探讨教学方法,做到资源共享、资料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

以上是我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改革后几点心得体会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案。尽管新教材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认为这是一本成功的教材,它为中学英语教学进行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也为以后编写出更好的教材奠定了基础。

参考二:高三英语复习

高三英语复习中的三个突破:即突破阅读理解,突破书面表达,突破短文改错三大难关。在NMET卷中此三 题共85分,占总分的56%,比重大,也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而且英语运用能力的高低集中又都大致体现在这 三大题上。因此,我们应把它们列为重点和难点。

一、大量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 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时要首先注意内容的广泛性。高考 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导、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 明文等。如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前后因果等。新闻标题、电视语言则多使用省略句。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会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在阅读中,要慎重选材。选 材要适合学生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有些老师只考虑到扩大词汇量和迅速提高解题能力,一 味偏重选生词多的文章和出难题,其结果往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提高能力极其不利。另外,在大量阅 读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地使同学们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在 实践中,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①快速的浏览能力;②巧妙的猜词能力;③独立的分析能力;④准确的 捕捉主题句的能力;⑤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就如虎添翼,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 毕业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会受益无穷。

二、突破书面表达关,提高写作水平

书面表达是近似于翻译的“写话”,要求学生从表达信息的角度组织文字,而且将信息嵌入英语特定的框 架(即句型结构)中。书面表达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不敢动手 ,有畏难情绪,表达不准确,言不达意,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要改变这种现象,高三复习势必 全面进行,层层推进,步步过关,下面几点尤为重要:

1、抓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 ,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到高三阶段时要求能掌 握三千左右的常用词,掌握住这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短文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也达到了大纲上的要求。

2、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 以少出错误,事实上,历年高考书面表达项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以简单句为主。有一年我市统考中,在书面 表达题提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原定于星期四举行的篮球比赛推迟至星期六举行。”许多考生用含有定语从 句的复合句翻译,结果出现了结构、时态和主谓不一致等五花八门的错误,而另有一些考生,记住了初中第三 册的一个基本词组“have a match”用三个简单句表达“We decided to have a basketball match on Thursday .But now we have to put it off.We'll have it on Saturday.”虽然表达不尽理想,但基本意思传达了出来 ,且无大错。

3、抓各种体裁的写作。目前中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相对低弱,这是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所造成的 。为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加强各种体裁的短文写作很有必要。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离开了大量的 练习是难以提高能力的。中学课文有记叙文(包括日记)、描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如书信、便条、通知) 等,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写作体裁至少出现了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因此,比较全面地进行各种体裁 的练习势在必行。

三、突破短文改错关

短文改错的错误涉及语法、习语、行文逻辑、单词拼写等内容。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 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的头脑。此题难度较大,学生对此有一种畏惧 心理。为此,教师应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使之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减少盲目性。

判断不准是学生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苦于找不准错误,将不该改的改了而该改的又未改。这是由多种因素 造成的,但缺乏足够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是个重要原因。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就会慢慢了解命题人的思维和 “习惯”出现的错误。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主谓不一致,人称前后不一致,名词单复数的误用,形容词和副词的 混用,动词的时态不当,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及关联词使用不当等。足够的训练会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减 少盲目性,做到看准问题有的放矢,提高正确率,以通读全文,熟悉内容,整体把握。

许多学生习惯拿起题目就做,对文章缺乏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这样会导致脱离语境,不考虑上下文联系 而支离破碎地理解原文,甚至断章取义。针对这种情况,应指导学生先通读全文,以取得对文章的完整、确切 的理解,再进行改错。只有这样,才能“登高望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把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一方进行听说读写 的全面训练,一方面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和突破,才能适应NMET新型题的变化。

篇5: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文/白贺楠

摘 要:从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争取让农村小学英语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实效。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环境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重在说,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高考做准备。小学就应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语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没有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倦。农村小学生初学英语,有害羞、怕出错等心理,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如果发现表达有错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说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敢说。教学气氛要轻松愉快,也就培养了小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学生学习英语有了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增强,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习方法适合自身

对小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小学生在学英语之前已较熟练地掌握汉语,他们习惯用汉语思维交际。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要自觉不自觉地把英语与汉语联系起来。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时,先注重发音。比如,有的学生学习bus时,会用汉语注上“爸死”,这严重影响了单词的正确发音。在我发现之后,严加制止,反复地纠正发音,让他们多听录音。(www.fwsir.Com)教师不要仅仅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还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练,在活动中多接触英语知识。小学英语没有高考的压力,更是改变学习方法的好时候。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少讲多练多重复,让学生多听、多说、多参与,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如果让小学生在美国呆上几年,肯定能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可见语言环境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小学生学习英语时,缺少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创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来。在课堂上要尽量讲英语,创造语言环境。学校里的英语课成了农村小学生学习和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去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来表达,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世界都是汉语的世界,要尽量传递英语知识,使农村的小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就掉队,当他们不能跟上队伍的时候要停下来等待,要伸手拉一把。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方英。高中英语教学心得[J]。新课程:教育学术,(02)。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小学)

篇6: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文/刘媛媛

摘 要:小学英语课从无到有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学校有限的条件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唱、玩、演等方式,着重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兴趣;氛围;语言实践;创新归纳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在农村教学中一直都没能被重视起来,其一是农村英语师资相对紧缺,其二是英语教学缺乏语言环境。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一直在研究怎样上好英语课。大中城市有的是全封闭英语教学,学生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由外国人全英语教学,生活全用英语;有的是在多媒体上播放英语故事、对话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模仿能力;再不济的城区学校也能满足像配备专职教师和安排比较科学的课时量等条件。但相对于城市和城区的农村学校来说,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点读机”,但由于缺乏专职教师以及学校和家长的不够重视等,使农村的英语教学困难重重。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想让农村的孩子们把英语学好,教师就不得不更加用心了。经过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并借鉴其他课程教学理论,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我渐渐摸索和总结出几种方法: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尽量能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的内容能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pencil,rubber等学习用品是他们平常学习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pear,orange等水果或My family,My mother,My father等又都是如实反映他们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学生在学过这些英语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理解。

二、在趣味情境中学口语,增强记忆力,加强口语训练

小学生的注意和记忆的指向往往受兴趣影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在趣味学习与训练中增强记忆力。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对话内容设计有趣的呈现情境,激发学生急于学习、模仿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仿读、跟读甚至表演,使学生在想学、爱学的心理状态下学口语。在多种形式的操练中,巩固英语口语,增强记忆力。之后还可以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训练,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三、重视语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就明确指出“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自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小组练习等,教学方法多样,让学生在运用中增长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创造和归纳,拓展学习渠道

由于农村孩子受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的约束,孩子们没有太多的钱来支付更多的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对于教师这个知识来源更加依赖。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把知识进行加工、总结,把大量的.知识浓缩成精华,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容易记忆。例如,教单词,免不了涉及音标,复杂的发音让学生容易混淆记不牢固。对有一些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根据汉语声母排序来记英语辅音的音标,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多年来前辈们积累下来的顺口溜来帮助孩子们记忆,这对于一些难掌握的知识点很奏效。如,be动词的用法,就可以这样记忆: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全用are。

总之,事在人为。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只有我们教师开动脑筋,才能让学生的英语课充满欢笑和活力,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也才能努力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师。也许除了我以上所述的方法外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共同的努力和共同的智慧,把我们的农村英语教育事业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龙蟠小学)

篇7: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 要:英语写作在高考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从农村地区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突破口,寻求如何加强英语写作教学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学;写作现状;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写作是体现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书面表达一直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写作是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山区学校。本文就农村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写作训练的策略进行剖析阐述。

一、写作教学现状

1。词汇、短语运用能力差,无法准确表意

受词汇量和阅读量的限制,学生掌握的英文词汇、短语、句式匮乏,未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习惯,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用英文准确表意。

2。运用母语思维,Chinglish屡见不鲜

学生用英语写作时受汉语思维影响把汉语中的一些词汇或表达方式生搬硬套到英语作文中。显然这是在二语习得中出现的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这种负迁移减到最低限度。

3。写作内容匮乏,语篇生涩,段落、文章的逻辑性差

传统的英语教学把语言知识放在首位,忽视了文章的篇章结构,因而学生的作文大多内容空洞贫乏、信息感不强、逻辑性差,不能完整、连贯地刻画主要细节,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

4。只注重写作结果,忽视写作过程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课堂留给学生写作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教师大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教师在批改讲评作文时只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而忽视对写作技能的指导,忽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价,由此导致许多学生的写作训练流于形式。

5。书写不规范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作文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标点使用不当、大小写混乱,从而导致考试时扣卷面分和感官分。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书写问题,及时提醒、指正,慢慢改变学生的书写。

针对以上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错误和困难,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探寻出了一些提高写作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二、写作训练途径

1。强化基本功训练

(1)从词汇教学入手,抓好语言基本功

在教学中注意把词义、词性及词的用法结合起来,既注重语言的信息性,又注意语言的使用性。

(2)加强英语基本句型的训练

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子,都有能表达该句中心意思的“主句”,其余则是起修饰、补充作用的定语、状语以及各种类型的“从句”。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六种基本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针对这一特点,训练学生“写”就要抓住六种基本句型的训练,牢记句型,不断运用。六种基本句型是:主语+系动词+表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There+be结构。其次,加强句型教学,要对一些句子进行结构分析,增强他们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种表达的训练。再次,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巩固语言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基本语感的训练。

2。从日常教学抓起,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阅读—积累—模仿—自主表达”四个阶段。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熟读或背诵一定量的.范文,充分积累写作材料,积累一定量的短语、习惯表达和精彩句式,强化正确意识和语感。多次感受语言、模仿语言、内化语言,最终写出自己的文章。

3。关注写作训练的规范性

(1)规范写作步骤

高中写作训练应以高考写作题型为指导,严格规范学生的写作步骤,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学生应遵循以下5个步骤:认真审题,拟好提纲(确定题材、人称、时态)—确定要点、遣词造句(列举细节要点)—连句成文、突出主题—及时复查、修改润色—规范誊写。

(2)规范书写和文体格式

高考英语写作常涉及的文体有说明文、应用文、提纲作文和开放作文。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清楚,熟悉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熟练而清晰地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要正确。

(3)加强仿写训练

书写的心理活动是由观察到临摹,由临摹到自主,由自主到熟练的过程。借助范文加强仿写训练是有效提高学生习作的方法之一,仿写既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树立样板,而且要注意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学生要在仿照范文写作中,学会语言、章法和表达技巧。

4。高效、有针对性地批改作文

作文批改是最能体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指导作用的一个环节。在批改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错误的同时也指出闪光点,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1)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作文

赏识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思维灵活的良药。在作文评改中,尽可能地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把他们写得好的、表达贴切的句子指出来,在旁边加批注,让他们更有信心地去写作,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写作欲望。

(2)注重语句的地道、行文的流畅

语句是否地道,行文是否连贯决定着一篇习作能否成为一篇好的文章,这一切取决于学生是否会使用合适的连接词与过渡语。

习作评价中要多鼓励学生使用过渡语,为文章增色添彩。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写作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才能有所突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写作训练,每次作文要及时批改,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评改,灵活使用多种方式,多面批、多表扬、多鼓励,学生才能逐渐不怕写作文,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傅瑞屏。评一节高中英语优质写作课。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贾冠杰,马寅初,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05。

篇8: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探讨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探讨论文

一、中学英语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差异

当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老师不在拘泥于对语言细节的要求,而是对于一个完整篇章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的是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并且能讨论中心思想、主题思路、情感态度、隐含信息等。学僧的学习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学生便不能很快的适应这种学习主旨的变化,就会产生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衔接上的问题。也就给大学英语教与学两方面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于出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劲头不足,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效果不好等等一系列相联系的症结。

二、大学英语教育和高中英语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同大学英语教学本身不相衔接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学教学的目的、手段、方式、重点等环节与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一些调查和研究都表明,中学生学习英语最注重语法,其次才是关注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大学生最怕词汇,其次是听说。中学英语自从使用中英合编教材以来,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原来唯语法论走到避语法论,凡是教师上公开课,一定避开语法,似乎语法本身就是洪水猛兽。虽然在使用中英合编教材后,中学生的听说和日常运用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因为轻视语法教学,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语言错误频繁,语句错误荒谬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中学大班上课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本身就只会让学生做选择题,从而学生也导向性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习题上,而非真正提高自己语言基本功上,因此导致学生听说能力较弱。对于大学侧重于听说的教学自然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和影响。另外,由于大班学生人数众多,即使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说练习,每节课有机会训练的学生数和训练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无法使最大范围的学生收益。而机械式、模块化的训练最终并不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应对生活场景的能力。其次由于学生习题和试卷过多采用客观题,标准化试卷己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垢病,但是教育和考试体制在那里,教师也只能说说,实际的行动仍旧是让学生进行选择题的训练,而主观题却被远远忽视,甚至于学生很少做翻译,翻译能力尤其低下。

三、如果做好高中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的衔接

1、大中学英语教师双向交流

在我国,几乎所有大学英语教师没有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也少有大学英语教师潜心研究现行中学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都缺乏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其实是站在一个自己认定的层面对学生施行教学,这样往往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课堂上常出现曲高和寡的场面。因此笔者以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在新生入校前接受培训,条件允许的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有一轮高中教学经历,至少能对中学英语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这样接手大学英语教学会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条件不成熟地区高中和高校英语教研室应结成相互交流学习的联合体,定期互派教师观摩,听课,发现对方学生的长处与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或是到中学进行调研,与中学共同开发教学科研课题,实现高中和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样高中教师也需要对大学英语有透彻的了解,也需要认真琢磨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在高中阶段竭力促成学生向大学英语的平稳过渡。

2、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法指导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来学习,相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学生自然的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功课的学习研究上,这样在学习英语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认识到英语这门工具学科的重要性,使其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自主学习英语动力。如上论述了中学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不能像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一样,再用原来的思路和方法去学习。一方面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英语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执行。

四、结语

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研究经验,笔者总结了大学英语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衔接转换问题。希望通过此文,能对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有所启发,铜大学英语教师共同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教育工作。

篇9:高中英语教学新策略论文

按照教育部改革的新高中英语课程的要求,高中英语老师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英语,帮助他们形成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做得更好。但是现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英语老师的课程教学质量也得不到切实的提高。显然,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高中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期,应该抓住机遇,尽快转变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适应当前新标准,达到真正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及其问题

相比低年级英语,高中英语的内容难度更大,词汇容量更多,并且句法语法也在难度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无力感变得的更加强烈。而且,目前高中英语课程正处于改革的阶段,高中英语老师的教学面临着更大的难题: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量大幅度增加,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教师和学生都因为英语教学的变化而面临着共同的英语教学问题。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种变化无疑是一种挑战,有些学生由于不适应这种巨大的变化渐渐地对学习英语失去了耐心和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英语课上心不在焉,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并且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缺乏扎实的英语基础的学生又表现的无从下手,难以全面深入的了解学习英语。以上列举的这些情况都是在学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现象,也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拦路虎”。高中英语教学的对象是高中生,他们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此时正是他们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也未发育成熟,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面对英语学习上的困难还不能妥善的处理,极容易因为遭受打击而退缩、失去耐心,而英语学习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效率。因此要改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状况,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将其引入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它将对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篇10:高中英语教学新策略论文

在高中所有的课程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一个核心课程,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对外开放交流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更是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仍不完善,并且没有一个合理一致的教学标准。因此,我们应该立足现在,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发挥出高中英语教学的学科优势。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满足新课程的标准,改变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新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如下:

(1)高中英语教学应改变教师教育观念。高中英语老师奉行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在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标准下,他们应该适当的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作出改变,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帮助他们克服只能死记硬背的英语学习误区,让他们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勤于听说读写,乐于探究,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必然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成绩。因此,高中英语老师应该改变他们对于英语教学的观念,比如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知识的构建者,自主学习和问题意识是改变学习方式的有效方法。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那么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改变。高中英语老师应该由过度注重英语教材中有限的知识体系和局限的内容转变为多让学生自己实践性的学习英语,做到活学活用,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建立并完善一种有效科学的教学体系,既要强调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知识,也要要求学生重视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达到学以致用,形成良性循环;

(2)高中英语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高中时期的英语,相对于初中来说,内容更加复杂,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这就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高中英语老师应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从而使他们由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英语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现状,实现高中英语教学效果质的飞跃。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成了高中英语老师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对英语有学习的兴趣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在高中英语的习题练习时,由于难度大且比较枯燥,学生可以会出现厌学的情况,教师留的习题作业不愿意做,讲解习题不愿意听,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讲解习题时掺杂一些小趣味性内容,比如讲选择题时,要求学生可以抢答,但是不能直接回答ABCD,选A要喊出apple选B要喊出boy选C要喊出cat选D择喊出dog,如果喊出ABCD就要进行惩罚,给同学们讲个笑话或者是唱首歌。这样的小趣味活动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英语的渴望和热情。言而总之,高中英语学习仍属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高考。显然,这种应试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学阶段作为重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通过改变他们固有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英语教学策略,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让他们爱上英语,自觉去学习英语,成为英语学习中的master,而不再被动苦恼的接受英语知识,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探讨的学习英语,从而真正的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篇11: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周静

摘 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高中英语需要深入的改革,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并对高中英语进行深刻的探索,整合教学资源,探索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更新着。在时代潮流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摒弃老旧的教学模式,学习外语教学的新理念,转变教师对于学生以及教材的观念,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师打破以往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英语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做出的几点意见:

一、透彻分析改革的目的

国家之所以对教育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出更好的教育制度。以往,陈旧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很弱,却有很强的应试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单一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当前,时代的高速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1.成立教学小组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之间可以成立教学小组,小组与小组相互学习,互相探讨各自的教学经验,以探索出更能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学习方法。

在进行小组教学方法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行思考,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小组教学方法研究时提出来,各个小组互相探讨,以研究出更好的.方法。

2.成立学习小组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面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班里应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学习。各个小组人数不易太多,否则并不能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若小组人数过少,则不能进行互相探讨,也无法良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应适当地安排小组人数,让其一方面支持小组的探究活动,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若在学习时发现问题,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利用组内探讨的方式来解决发现的问题,若学生并不能良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则应该帮助学生解决,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狠抓薄弱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而学生自己也常常会感觉到自己在某一方面存在薄弱,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狠抓薄弱环节。

学生在一方面的缺陷会影响其整体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正确的方法来弥补学生的不足。例如,听力是英语中颇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英语时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按时练习听力,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达到效果。或者边听边写,好的听写练习能够起到更良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存在着词汇量匮乏的缺点,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组内听写的方法考察学生的词汇量,然后针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训练。

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1.积极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要发现问题,就需要用实践,所以重要的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是否可以发现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就是对教师的考察和测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难免会出现林林总总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些教师常常会在上课时面对这种情况: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虽然国家颁布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学生还并没有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在课堂中也很难配合教师。另外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或者是分组学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面对,经过总结和探讨,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解决。

2.深入探究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要学会自主探究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而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新的教育制度下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让教师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敢于评价教师,对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予以指出。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评价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于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探究。

四、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1.高中英语教学要真正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意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改变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

以往,传统的教学只强调对英语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素质。因此新课改要求学生是教学的主题,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人生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效率、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做到全面发展。

2.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对于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应正确理解教材,处理好自己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以正确的方式取舍教材。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要让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新课程要求高中英语更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开发,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还应该教给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观念,摒弃老旧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服务,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新课改的成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探索要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总而言之,培养当代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来讲,语言学习必然存在着困难,因此,教师更应该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让学生拥有自我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刘道义。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

[2]李广才。对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思考[J].华章,2009(2)。

[3]沐正芳。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

[4]范伟。实施新课程小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实验研究的思考与建议[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5)。

[5]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材教法的继承与创新[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5)。

指导老师:刘慧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篇12: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探究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探究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陈惠华

江西省丰城市董家中学(331100)

目前,一些农村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城市差距很大。农村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比城市学生差,甚至明显差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口语 ,不少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和自信心, 让教师痛心却又无可奈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他们生活在农村这一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小学英语基础不好。由于小学英语师资力量短缺,大部分农村中心小学都没有开设英语课,何况村小呢?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英语课,但英语课教师却由语文或数学科任老师任,英语课上的还是语文数学。还有的虽然开了英语课,但英语老师大都是半路出家,因此往往造成语音不准,给中学老师英语正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生源不足。中学本身的英语教师本来就不足,有的好老师被抽调到城市去了,农村英语教师力量相对薄弱。但农村英语教师往往又是最累的,因为学生家里条件好的就都往城市转。这样一来,农村的生源就越来越差,并恶性循环,导致农村英语教师吃力不讨好,有力无处使。

最后,家庭教育不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大多是农村初中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特别是英语都不够重视。尤其这几年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大部分孩子都有老人监护,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除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作为农村初中的英语老师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才能尽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1农村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用新的教材教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新形势给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应付挑战,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教材教法。

首先,要具体分析自己的薄弱之处。新教材对教师的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要求有了提高,这一点是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师的弱项。因此,我们要反复练习,要求学生会说的自己一定要说得很流利。同时,要注意积累好的课堂用语,并在课堂上应用自如。

其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理论修养对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非常重要。对自己的教学时间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对一些有普遍性的难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也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提高业务素质,适应新教材教法的有效途径。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的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英语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要贴近生活不失时机的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比如教名词时可以本班学生或他们熟悉的人名、地名来教;教方位介词时,可直接利用他们座位前后左右关系来教;教他们问路语句时就让他们说周围的真实地名;教学电话用语时,可以让学生按平时习惯先用中文两人一组,模拟打电话,然后再让他们把同样的内容用英文表达出来。有了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就变得轻松,学习兴趣也浓了。

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因对英语老师的好感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情感,会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容易接受。初一新生刚入中学的大门,往往不能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特别是对小学教师的感情颇深,与中学教师还未建立相对亲和的关系。这时,教师就应放下架子,多与他们沟通。有些教师觉得农村孩子家庭教育欠缺,与他们走得太近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农村的孩子有着他们祖辈们传下来的淳朴善良的美德。只要你有心与他们交朋友,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们,他们一定会愿意接受你,从而努力学好英语。

3创新教学手段,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特别是地处偏僻的农村教师,对这个理念在行动上还是流于形式,他们习惯了旧式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因此,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靠死记硬背,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学生的活动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和能力的必要过程。因此,老师掌控学生语音、词汇和语法也特别重要。其主要把握三点:

一是严把学生语音练习。在预备课程中教授语音时,我花了很长时间让学生认识并会读每个音标,尤其是元音。现在学生看书后的生词时,基本可以读出来了。现在再教单词重音和音节时难度大大减小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出现完全听不懂的情况。平时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多读多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我很重视每天的早读。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课上,我要学生大声朗读,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增强记忆。

二是丰富学生词汇。我认为词汇是学英语的基础。学生认为单词太多,难记。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单词时让学生自己先读,我主要教那些他们认为难读的词。这样可以缩小生词量,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课堂上讲单词用法时,我举一些很容易的例子,让学生自己翻译。此外我要求学生通过记句子来记忆某些单词的用法。

例如let,我叫他们记住他们最熟悉的一句话Let me see. 这样就记住let的用法了。学好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虽然不能说是好方法,但学语言却离不开“死记硬背”。

三是正确运用语法。语法课上我注重操练,并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比如说7B第二单元,我补充了no和none的用法及区别。比如:What about going (go) shopping?填going的原因是about是介词,其后要用动词的-ing形式。我要求学生看自己做错的地方,把一些做错的题目写在他们准备的错题本上,作为复习材料。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我觉得教学生怎样去做每一种题型也很重要。做听力的时候,一定要先熟悉听力内容,把图片的内容写在边上,而在做对话题的时候把每种答案可能的问题简要地标出来。(Yes,there is.的问题是Is there……?)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先是把文章看完,再看题目,然后到文章中去找答案,并用笔划出来以便确认其准确性,通过这样练习,我感到学生会觉得阅读理解还是挺简单的。

4运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学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使用时应恰到好处。不能为了作秀而用。许多农村中学年龄较大的英语教师对电脑,多媒体的使用不是很熟,需要多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教材。

总之,农村初中学校应怎样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还需要我们广大农村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只要做到了以上这些,就一定会对现状有所改观,使学生能顺利迎接新一轮即高中阶段的挑战。

浅谈如何在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

“壁虎事件”虽然打乱了我原来的教学计划,但是,我巧妙地将偶发的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使其成为生成活动的教学内容。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整合课程开展过程中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细心观察和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挖掘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为幼儿生成更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2注重师幼互动,在互动讨论中确定生成活动内容

从教育本质上看,教育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而幼儿园教育就是通过师幼关系,借助其他物质条件和手段,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活动。在整合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和孩子们进行互动讨论,通过平等互动的讨论,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确定生成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成为课程设置的一份子,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在《最棒的我》的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特别的我”。首先,我给孩子们带了自己的自画像,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长相特征。这感染了孩子们,他(她)们立即感觉到介绍这个自画像的方式很有意思,纷纷踊跃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来。大家围绕自己的长相、特征进行讨论。

在讨论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德德说:“我是个男孩子,我有小鸡鸡,女孩子是没有小鸡鸡的。”俊俊接着说:“男孩子要站着小便,女孩子要蹲着小便。”这时君君也发话了:“是啊,我妈妈说女孩子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要保护自己。”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由于现代父母教育观念的提高,信息渠道的现代化,他们对于男女性别的不同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我也加入了孩子们的讨论中:“小朋友很棒哦,发现了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样的,除了这些,男孩子和女孩子还有哪些区别,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借助这个互动讨论的平台,我了解到孩子们除了关注自己和他人长相特征外,还对男女性别上的不同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便设计了生成活动《我会保护自己》,让幼儿了解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从小建立他们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

3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生成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这个目标出发,把儿童需要学习的内容、获得的关键经验回归到儿童生活和环境之中,按照生活的逻辑组织和展开课程。在整合活动中除了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以外,我们应更注重活动的延伸和生成部分,尤其是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环境中的资源开展有效的生成活动。更具体地讲,在整合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家乡的本土资源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

在名为《各行各业》的主题活动中,由于我园的大部分孩子爸爸妈妈都在美的公司上班,我便组织孩子认识美的工程师这个行业,带孩子们参观他们工作的地方,了解风扇的组装过程,甚至延伸开展新的主题《我是北蛉恕罚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北虻姆⒄贡浠,了解北虻牡缙髌放疲参观北虼表景点。通过这些了解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更进一步扩展整合课程内容。

4扩展阅读范围,巧妙结合优秀读本深入开展生成活动

在整合活动中不仅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还要关注教学资源的多元化。阅读无疑就是一种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增加知识的活动。它不仅可以为幼儿开辟更广阔的认识世界的窗口,还可以将阅读渗透到主题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巧妙结合各种优秀读本开展生活动,为幼儿更好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班主题活动《宝贝一家》中,为了认识家庭成员,我借助读本《我爸爸》,通过幽默搞笑的读本内容,帮助孩子们加深对爸爸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人的情感。又譬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最棒的我》中,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但在控制情绪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我结合读本《我好生气》开展生成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当自己生气的时候,有哪些方法让自己不再生气,并让自己心情好起来。

总之,幼儿园整合课程充满多样性,充满弹性,充满教师的自创性,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调整,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生成活动题材,开展生动有趣的生成活动,让我们的课程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进一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在预设和生成活动中师幼共同“舞场起舞”,共同成长进步,最大化地实现整合课程核心价值,促进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参考文献

[1]周兢.整合课程生成发展活动的几种类型[J].幼儿教育,2007(2).

[2]张春霞.让意外成为生成互动导火线[J].学前课程,(7、8).

[3]曹华.对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9下) .

篇13:大学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 当地农业推广服务工作实践 》

1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

1.1教育培训服务

秀洲区以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五个一批”、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农业专业技能、转移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驾驶员等教育培训项目,为全区农业推广人员、社区管理人员、农业带头人、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手等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据统计,秀洲区共开展教育培训班6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1180余人次,其中农技推广人员培训450人次、社区管理人员培训450人次、农业带头人培训790人次、农场主培训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85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90人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1450人次、转移技能培训4600人次、其他技术培训7000余人次。

1.2农业信息服务

秀洲区以区农业信息网为中心,连接镇(街道)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镇级信息服务站和村委会、农业大户等村级信息服务点,建成了完善的三级信息服务网络。

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介(如“秀洲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的有效结合,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等农业推广对象提供了农产品供求、名优特产推介、新技术宣传等农业信息服务。

1.3农技推广服务

经过近几年的组织建设,秀洲区已基本建成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指导员组成的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建立了由责任农技人员联村包户、履行“班主任职责”的新型推广服务模式。

同时,结合科教单位、科技示范园的研究和实践,将先进、高效、成熟、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了技术条件。

2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重推广、轻服务

当前,秀洲区农业推广重点集中在农业生产中,对产前和产后的服务较少,且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中,仅以农业推广机构完成指定推广任务为目标,只注重对被推广对象实行单方向的技术推广,忽略了被推广对象的真实需求,缺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综合技术服务及产前、产后全程服务的`推广理念。

2.2重模式、轻效率

目前,秀洲区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是政府推广机构自上而下地行使行政性推广职能的模式,即“决策+技术”的行政式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的单向性和政策性,决定了被推广对象难以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限制了其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与决策权,使其只能被动接受推广服务,难以发挥其应用先进农业科技的主动性,最终导致推广效率下降。

2.3重职能、轻协作

秀洲区共有9个县级专业化农业推广机构,由于工作职能和专业不同,各个推广主体之间在开展农业推广服务时经常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与链接,农业科技信息与成果不能及时共享与传播,导致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不能有效运行,使农业科技研究部门、各推广机构与被推广对象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4重数量、轻质量

篇14: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剖析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剖析论文

[摘要]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在跨文化交际人才方面也具有更大的需求量。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所谓跨文化交际,即通过中介语言的应用实现不同语言习惯、文化双方的互相交流。在具体内容方面并不仅仅局限在信息的简单交换方面,也积极地强调民族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方面的交流。在我国现今积极对外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在大学中能够做好教学模式,培养更多这类人才。

一、加强体系建设

良好的认知体系是实现模式建立的重要内容:(1)大学英语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建立全面、正确的教学理念,作为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对跨文化交际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够在同教学经验、条件主动结合的基础上探索相关教学模式,在对英国文化认知不断丰富的基础上为跨文化教学做好准备;(2)在英语教学当中,需要做好教学目标的科学树立,即将满足社会现时期发展需求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作为教学当中的重点,在对高校现有教学条件优势进行不断挖掘的情况下做好教学手段以及相关结构的调整,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提供服务;(3)要在教学中对可能涉及的主体关系形成全面认识,包括我国以及英国文化、两国文化以及语言教学等。可以说,只有认清大学英语整体发展方向,才能够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满足需求;(4)做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原则的确定。原则制定的好坏将直接对具体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具体原则设置时,需要积极强调以人本文,在对学生潜能进行充分挖掘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教师水平

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此,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英语教学人才队伍建设:(1)健全高校英语教师选拔机制,使学校教师队伍当中能够具有更多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2)对于高校内部现有教师,需要积极做好跨文化交际相关内容的培训,使教师在获得更高理论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做好具体应用手段的应用,以此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3)要积极引入外教,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同外教直接交流的机会,在加强双方沟通的情况下使学生能够对两国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形成全面认知。同时,外教同国内教师相比,其在跨文化方面的认识可以说更为深入,这在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加强理论研究

首先,高校跨文化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全面的调查以及研究,以此保证本校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在理论探索方面能够得到完整、较快的建设。其次,要做好外国理论研究成果的收集归纳,在同我国目前情况充分结合的基础上细致地归纳以及吸收国外先进的部分,以此为我国英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依据。最后,要把握好我国的市场情况,在做好跨文化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联系具体职位需求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使所制定的教学模式能够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四、扩大教学机会

对于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模式来说,其创新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但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来说,由于课程较多,学习时间有限,对此,在建立该模式时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跨文化方面学习的主动性。在具体培养方式上,则具有较多的选择,如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对英国文化形成全面认知;由学校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数量充足的书籍等,帮助学生能够有机会来到外企实习。同时,学校也需要同外界加强接触,邀请跨文化培训方面具有成就的人,使其来到校内定期授课,以此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现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有条件的学生,也需要积极鼓励其到英国旅游交流,更进一步提高其跨文化水平,即在联系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做好具体方式选择。总之,在我国对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对跨文化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高校在教学中能够做好重点把握,保障工作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玲洁.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实践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44-45.

[2]钟夏平.高职《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改革[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10):111-112.

[3]赵巍.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6):88-89.

[4]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

篇15:简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简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艺体类英语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艺体类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根据EGP和ESP的教学理念,探索构建“EGP+ESP”的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实现艺体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艺体类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

在艺术文化和体育活动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大环境下,社会十分需要一批既具有较高的艺体专业水平,又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探讨与合作的高素质艺体类专业英语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高校针对艺体类开展ESP教育(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探索构建合理的高校艺体类教学模式,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1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根据教育部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1]。而艺体类英语一直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全国80%左右的高校都开设有艺体类专业。近几年,随着艺考的升温,高校对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2]。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各高校的艺体类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学习目的强烈、但英语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英语基础差”等特点,导致艺体类英语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制度中对艺体生专业成绩的要求高于文化科目的要求,造成学生对英语基础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由于缺乏系统扎实的英语学习,进入大学以后,这类学生很难跟上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

2)目前高校虽然有许多内容丰富、题材新颖的大学英语教材,但是大多数教材对艺体类学生来说,语言要求偏高,选材内容不贴近专业,真正适合他们的教材凤毛麟角,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3)大多数艺体类的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只要加强他们的语言基本功就可以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课堂氛围枯燥呆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就是期末考试成绩,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使得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也比较滞后。由此可见,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EGP和ESP的涵义和关系

2.1涵义EGP和ESP是当代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两大重要分支。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即通用英语或公共英语,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项语言的基本技能。在我国,从小学到高中直到大学,传统的英语课程设置基本都属于EGP的范畴。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这一教学理念在20世纪中期随着全球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发展而兴盛起来。它指根据学习者未来所从事职业的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Strevens提出了ESP的四个不变特征:1)必须满足学习者特定的要求;2)在内容方面必须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3)重点放在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语言运用上(如词汇、语法、语篇等);4)与通用英语形成对照[4]。

2.2两者的关系通过上面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看出EGP和ESP有着明显的区别:1)两者所适用领域的具体要求和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并且在词汇、语法、语用、修辞等方面各有特色。ESP有着自己的词汇特点、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等。如award在通用英语里的意思是“奖品,授予”,但是在法律英语里是“判决书”的意思。2)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也有差异。EGP讲授的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帮助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普遍特征,从而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而ESP在基本的语言技能之外,还要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它重点探讨和分析英语各种功能语体的特殊性,服务于某些特定专业[5]。由此可见,EGP是不能取代ESP的。然而,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分支,两者也是有密切联系的:EGP是ESP的初级阶段,ESP是EGP的高级阶段。虽然两者在适用领域和对象上有所不同,但是专业英语是以基础英语为前提和铺垫的,所以ESP是EGP的延伸或扩展。ESP也不能淡化或取代EGP重要的教学地位。两者应该看成是为了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两个不同层面。

3构建“EGP+ESP”的教学模式

著名语言学家刘润清认为:“将来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6]要想培养出新一代的高级应用型人才,EGP和ESP教学缺一不可:通过EGP阶段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后面的与本专业结合的ESP学习打下基础,实现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的有效衔接。,高等教育组委会组织召开了“首届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要求大学英语改革要顺应艺体专业的特点,改善并提高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使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方法更恰当,考核方法更灵活。在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中,笔者在本校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EGP+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证明其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为期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校艺体类大学英语适当压缩EGP的基础阶段的时间,加大ESP的教学内容,实行“一年EGP必修+一年ESP选修”的课程设置模式。在第一年的EGP必修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修补和巩固。跟大多数高校一样,南京晓庄学院的艺体类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整体比较薄弱,语言知识和技能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第一学期,教师要侧重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词汇、语法和口语等训练,巩固他们基本的英语技能。第二学期,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适当加强四级的专项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灵活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使大多数学生对日常话题能进行适当的口语表达或翻译,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后面专业英语的学习做准备。到了第二年ESP选修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的需要,选修专业英语的课程。目前我们开设的ESP选修课程有“美术英语”“体育英语”“跨文化交际”和“中国文化概况”。在第一学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ESP教学导入或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法,组织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话题的讨论和交流,将ESP慢慢渗透到教学中。到了第二学期,学生完全适应了ESP的学习环境,可以加强专业学习任务的难度,通过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教学方法,即“内容与语言融会式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ESP教学,让学生既学习了专业学科内容,又掌握了这门学科所需要的英语,从而实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笔者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和2016届艺体类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79.1%的学生赞成EGP和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72%的学生认为通过两年的学习,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以前增强了;73.6%的学生认为CLIL教学方法促使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方面都有所进步。由此可见,在我校艺体类学生中实行大学英语“EGP+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4艺体类大学英语“EGP+ESP”的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1)虽然我校在实行“EGP+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ESP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目前市场上的ESP教材日渐丰富,但是针对艺体类的ESP教材非常少。本校所选择的《美术英语》《体育英语》这两本教材,语言程度较高,学生觉得有一定难度,任课教师只有找适当的补充资料来弥补差距。因此,选择和开发适合艺体类的ESP教材成为首要任务。

2)“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EGP+ESP”相结合的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有语言知识,还要有专业学科知识,这对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尝试大外教师跟专业教师合作教学,通过自学、参加培训、集体备课等办法,努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要提高艺体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打破对艺体生的传统教学观念,及时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课堂活动形式,增加学生互动。教师还应该及时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翻转课堂”和多媒体网络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也更接近实际应用。

4)建立和完善“EGP+ESP”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该模式中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摒弃以前仅靠期末成绩来评价的单一做法,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如课后观摩、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等,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和成绩综合起来进行评价[7]。只有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充分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

5结语

艺体类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语言学习与艺体专业知识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有助于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助于加速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双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2]李冬辉.转型期高等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房彦.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7).

[4]StrevensP.ESPafterTwentyYears:AReappraisal[M].Singapore:SeameoRegionalCenter,1988:1-13.

[5]颜钰.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

[6]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7]王雪燕,颜士君.关于艺术类大学英语ESP与EGP教学模式融合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

作者:黄兰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篇16: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论文

摘要:本文在阐述语言和文化之间关联的基础上,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策略及方法,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策略;方法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依据、原则、策略及方法

(一)文化导入的依据

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靠语言传承和传播。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导入和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开阔学生视野,使他们掌握跨文化交际策略,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相互尊重是基础。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比较客观的、无偏见的态度来审视异族文化,以平和的心态去吸收异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

2求同存异是关键。“存异”相对“求同”来说不太好把握,对待与我们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我们需仔细认知,提高鉴别能力。比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又如,“龙”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而西方人却认为它是邪恶的象征。这两种价值观念就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

3 去粗取精是途径。在中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必然有部分文化内容具有时代局限性,教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摒弃落后的、不健康的文化信息,重视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信息的引导。

(三)文化导入的策略

1从词汇的角度入手,挖掘词语的意义及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词义,避免望“词”生义。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以单词“white”为例。英语学习者对“white lie”就容易产生误解。难道谎言是白色的?显然说不通,正确意思是“善意的谎言”。同样道理,许多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也感到费解。此外,汉语中的“白痴“(idiot);“白费事”(all in vain,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其对应的英语词汇都与“white”无关。

2从习语的角度进行文化教学,能帮助学生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英汉两种语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征,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比如,我们用成语“味同嚼蜡”表达“对事物了无兴趣或文章(讲话)枯燥”的意思,而在英语中用“as dry as sawdust”(像锯末儿干巴巴的)。教师平时就要指导学生多收集素材,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 从风俗习惯角度进行文化教学,可帮助学生增加对中西方人行为习惯差异的理解,从而减少交际障碍。比如: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呀”,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事实上在某些场合并不适用。如在餐桌上请客人吃饭喝酒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让别人先上车或先进门时应说“After you”。西方人也很少用“please”表示礼貌的请求,一般只在“Could you please …?”句型中使用。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并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邀请外籍教师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和互动,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真正体验到中西文化差异。

鼓励、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作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报刊、影像、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以及语言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同时还可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写影评或者从电影中找出Native Speaker对话中的用词习惯和表达特点。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信息,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西方文化的资料,如报刊、图片或影视等,鼓励他们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制作英文名片;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陶冶情操。课外活动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读或者泛读英语教师应该多找一些原版文章。近些年,英语教育界不断提倡运用真文教学。原汁原味的Authentic Text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选择真文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英文原版小说、国外的英文报刊等以及网络上的电子原版文章。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面分析一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导入内容不够丰富

由于受教材中文化内容含量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课堂输入的文化内容十分有限。有些教师仅在导入环节依照教参进行一点文化背景介绍,之后又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和语法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语言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因素。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输入成败的关键是确定内容及其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仔细挖掘教材,发现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①词汇的文化内涵。②结合语篇有关内容引出相应的文化信息。教师要善于灵活取舍或不断补充、更新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文化气息浓厚、反映社会发展和我国文明进步的语言材料,突出语言的时代感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单一

多数教师在文化教学中采取“旁白”的方式,学生缺乏自我体验,尤其缺乏对诸如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社会关系等深层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恰是导致语用失误,致使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对文化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适当关注学生在文化输入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参与程度。可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其相关内容的介绍与训练,同时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围绕主题展开的交际活动中,并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巩固和提高。同时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语言教学相脱节

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难,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却不简单。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均有所涉及,却未将二者有机结合,甚至可能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是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承,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意义;要么是脱离异国语言的文化知识堆砌,偏离了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文化和语言在学生的思维中多为孤立的现象,学生很难体会到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作用,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了。

现代课堂英语教学倡导互动模式(Interactive teaching),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要给学生全方位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的机会。教师应注意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比较、讨论、辩论等开放式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渗透,也就是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中英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文化导入需要教学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需要硬件设施与教师文化素养的共同提高。本文所述原则、策略及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天虹.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

2. 赵厚宪.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6)

3. 李颖.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引入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11:113.

4. 潘伟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5. 苏晓萍.英语教学中应融入中国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7.11

篇17: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改革 创新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已使得这门课程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和交流能力方面。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资培训、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模式及手段等方面都需要作出重大改革。就教学理念而言,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从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说,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今后工作、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从我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来看,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应该是精品教学。但实际存在的教学理念、环境和现状似乎未能满足打造精品的需要,仍然存在考试能力强而语言应用能力弱的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新生实施教学改革,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以及相关二语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培养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加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之更好地具备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多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以培养学习者应用能力的教学法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二)英语教学存在费时低效的情况。很多学生经过多年学习,仍不能熟练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口头交流时对方讲的听不懂,自己讲时又表达不准确,写作能力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等问题。

(三)英语的教学主要停留在词汇、语法层面,缺乏对学生进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的指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因文化差异而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合时宜。

(四)英语的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策略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挖掘。

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一)建立丰富的个性化的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大力改革目前教学模式。

为了符合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首先必须是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中心,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英语的课时逐步到达30―50%,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把目前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的学习结合起来。建立自主外语学习中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为学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孟 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 陕西省 712100)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改革 创新

生构建良好的外语学习资源库和外语学习环境。自主外语学习中心可以包括英语听力材料、外语学习软件、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英语趣味软件等等,同时可以提供视频点播服务,学生可以在中心学习使用各种学习软件,收看外语原版音像资料,进行网上交流等等。

(二)制定详细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英语学习中心建成后,为能充分利用,达到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必须在科学和详细的研究后制定我们学院自己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实施步骤。目前试点院校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但是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校,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三)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园网和因特网的作用,构建英语学习的平台。

《要求》在教学模式中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体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这也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学生答疑、辅导、作业等等也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本文载自论文库

(四)加强对教师的动员和培训。

目前在我院大部分教师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的学习和理解还远远不够,对于新一轮全国范围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认识也远远不够。同时实施新模式教学后,教师的任务和压力加大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可能会面临的备课和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新的压力。这也需要学校重视教师新模式英语教学的培训,否则改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五)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

教学模式改革能否成功,需要各级领导和主管机关的支持,特别是学院的支持,如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中心需要的资金,网络平台改造和建设,外语学习资源库的建设等等。我们在今年5月份申报了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此项目九月份刚刚通过评审,并且得到了教育厅的资助,这也将是我们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

(六)教学模式改革的预期成果。

进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我院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将会有很大的改变,可以符合《要求》的规定。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能力为目标,同时将学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从而在根本上改变目前还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促进英语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我们还应该从大学英语考试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语言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按照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将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进行整合。强化改革的系统性,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篇18:如何提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水平论文

如何提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水平论文

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处境相当困难,如何解决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个人认为应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学生,认真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在思想教育上和教学教育上双管齐下,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提高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英语,所以学习英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全社会都在重视它。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学习英语并不是无用的,在家劳动并不是不需要英语,例如,现在很多家用电器的操作说明都是英语,不学英语就没法操作。另外,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越聪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英语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使他们成为“我要学习”的主体,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时刻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大家都明白,影响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智力因素,绝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但不管是哪种因素,在学生学习上存在着困难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挖苦讽刺,犯错后不要大声喝斥。平时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应及时发现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多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动力。所以,教师要主动去关心他们,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找到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和知识的缺漏情况后,要针对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和压抑感,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同时,要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增强信心,给学生多讲道理,给他们多加帮助,他们一定能把英语学好。学生认真学习英语了,那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就提高了。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如教教单词、背背课文、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运用“精讲精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钻研教学大纲,认真吃透课本,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精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精讲透,不该讲的不要在课堂上讲,尽量避免占用课堂时间。而怎么样讲,这就关系到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备好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善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多听多说,多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增加课堂教学兴趣,完成课后预习和复习任务。

四、营造情境氛围,发展学生个性

学好一门语言,关键是要有一个氛围。要学好英语,提高教学质量,仅仅靠课堂45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练习,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平时多给学生听录音、看影碟、看幻灯、看英语短片电影、看送教下乡的一些碟片,多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平台,开展书法、朗诵、阅读理解等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分组参加,这样成绩差的同学也有机会参加,让他们开口。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英语活动,如“中秋晚会”、“圣诞晚会”、“元旦晚会”和“迎新晚会”等等,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朗诵、唱歌、猜谜语、绕口令、演短剧等,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课前势必去积极准备。把生活引入课堂,再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这样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英语,锻炼英语,从而突破口语屏障。

总之,通过教师的多方努力,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多与学生接触交谈,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坚持下去,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提高。

篇19: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

摘 要:教学过程离不开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生活中寻找德育素材,在教学知识、课外活动时进行德育自然渗透,并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切实做到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被忽略 挖掘德育素材 注重德育渗透 以身示范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然而,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大部分教师仅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德育教育却被忽略了。在大家的心目中都以为德育教育是政治老师的事儿,是政治课上的事儿。其实不然,德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所在,没有这一项,任何形式的教育即为空谈。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素材

要想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英语教师就要充分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因地制宜,切实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1、莫忘在单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单词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素材,如在教学“China”、“Chinese”、“motherland”时,我告诉学生:当今中国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国家,我们应当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你们能用这些词造句吗?学生很快就用英语表达出:WeareChinese.WeloveChina.Weloveourmotherland.无需过多地读写这些单词,学生就能牢记它们,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2、注重语言交际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交际。教材对话中设计了中外学生同校或同班学习的情景,也渗透了很多思想品德方面的因素,如礼貌、友爱、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等,要抓住对话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如:“Goodmorning!”“Howareyou?”“Hello!”“Nicetomeetyou!”“Thankyou!”“Sorry.”这些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

我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3、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4Reading《Shesaidhelpingotherschangedherlife》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奥运会及世博会志愿者的图片,然后引出了志愿者教师——YangLei,并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是否愿意当志愿者。当学到Thefoodwasverysimple——teachersateporridgethreetimesaday时,我让学生说出他们一日三餐吃的是什么,和甘肃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Whatshouldwedo?看着学生严肃的表情,听着“Weshuldworkharder”、“Wewillhelpthem”的话语,我知道我的学生懂得了爱!

二、注重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要精心设计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乐”学而“学”。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扩大德育渗透的范围。如每天的EverydayEnglish和相应的英语展板,不定期举行的英语朗读、英语书写和英语小品比赛,唱英语歌、英语手抄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从而扩大了德育的渗透范围。

三、以身示范,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要通过英语教师自身良好的言行和道德文化素质影响学生的思想。“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那么许多时候便可三缄其口。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响后,教师就要站到教室门口;地上有纸,教师随手捡起;地没有扫,教师带头拿起笤帚……用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用默默的奉献精神去鼓舞学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优秀教师还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

总之,农村英语中的德育教学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2、《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

篇20: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二中 沈 盐

【摘要】在课业不轻松的高中学习中,谁抓住了学生的心,谁就是机智的用心者,在趣味中不知不觉融汇知识,使学生不自觉而获得。本文,笔者将简述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点,并介绍几种笔者以为恰好的高中课堂教学的活动。

【关键词】英语教学;趣味性;亲切感;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34-01

英语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难的一个部分。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文化理解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外,更多的是为了直面高考,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教学目标。然而如何让学生在高中三年内在英语学习上顺利过渡,尤其是在升入高一时,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并能持续英语学习的兴趣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头。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说到这儿,笔者就以个人的教学经验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发表一些见解。

英语教学的趣味性,笔者认为,它大的方面就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互相配合所营造出来的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其中不乏辅佐资料以及知识的学习,小的方面具体一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学的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例如词汇教学中,当需要就某个词举例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举较为真实的例子,也就是就学生的实际拿学生举例。当然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深的认识和了解。语法教学亦然。其目的是使学生受关注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在亲切中加深记忆。

二、英语教学的新鲜感

其来源于教师讲到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而对学生来说又很新的知识。(英语教学论文 )例如单词change,动词名词都有”改变,变化”之意,而其中名词还有“零钱”的意思。教师讲的时候可以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有一种机器,类似我们的提款机,这种机器下面有一个标识就是change,当你把10元钱放进去,就会出来10个1元,然后让学生去大胆的猜词义(当然教师也可以拿事物做演示),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有正确的答案,而后教师又还可以拓宽:在美国也有一些调皮捣蛋分子,他们在这个标识change之后加了四个字母Bush,说道这时,反应快的孩子会立马说出“换布什”,又如在讲到crash的动词性时,可以提到学生比较熟悉的一句中式英语:Two car pengpeng ,one car die. 然后教师问学生pengpeng是两个车怎么了,答案会有的,然后将句子改成正确的英文表述:Two car crashed, one of which broke down .这个时候就便于帮助记忆,当然这一点并不是独立存在,它须于其他几点融会贯通。但是它要求教师有较新较广的知识以及较强的观察力。

三、英语教学互动中的趣味性

1、紧扣课文的.互动。教师要有较全面简洁的指令,以便激发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外研版英语必修2的第五单元“报纸与杂志”第43页,第四段提到中国是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并且杨利伟是32个国家的太空人当中的第438位。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不问为什么中国是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而却有总共32个国家拥有太空人,那么学生就会容易忽视,并且课文过半学生或许会觉得稍有枯燥感。而此时在课文中场提到这个问题,恰恰可以使学生们眼前一亮,并适时增加民族自豪感,或者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此点,只要教师善于深思,就不乏与学生互相讨论之话题。

2、语法项目的互动。刚进入新的班级老师可以用句式:Little do I know about you,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introduce yourself. 不知不觉间灌输本分倒装句式。以及If 条件状语从句虚拟,教师可以预先备好实物----一张百元小钞和一张写着one billion dollars 的白纸。预演:If I have one hundred RMB, I will go shopping. If I had one billion dollars, I would settle in north Europe.这样不需多讲,让学生直接体验虚拟语气。之后还可以再说 If I hadn’t come here, I wouldn’t have known you. 来体会时间差异造成的句式差异……

3、高中课堂可操作的几种学生间的互动活动(warming-up)。

第一,let’s have a bet. 教师须提前准备好几道T or F 题目(ppt), 将学生分为四组,并给所有组同等的基数分,而后让每组押分,错扣对加(每一次所押分数以已有基数分封顶)。其中建议可以根据情况,涵盖名人趣事,文史……

4、练习反应的T or F,反应最快者,可以适当奖励一点小物件以激发学生。(老师说几句文化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短句,一次一句)

第三,根据图片提示猜内容,或者是根据部分图片猜整体。这个可以预设一些词汇,算是对词汇的复习。比方说学到pour 的时候,可以提到cats and dogs----it rained cats and dogs……

5、在单元结束时,可以根据 ppt 模版编设一组全班本单元单词竞赛,就像开心辞典的模式那样,学生选择分数,而后分数背后出现相对应的词的英文解释。算是对一单元词汇的复习。

6、popular words.根据热门词汇的英文翻译,比方说,裸婚,炫富,潘浚预设场景/ 图片,让学生去猜其中文释义。

7、在听力练习前,可以适当的选取激励人心的英文歌曲,听歌填词,作为热身运动。根据时间,可以适当地截取一段。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任务并不是教者或学者一方就能承担起来的,它需要教者与学者之间产生一种和谐和共鸣。希望这种和谐能伴学子们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去接受更深更广的精神洗礼。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的论文

论文写作的基本四部曲

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怎样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的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要因材施教的论文

高二农村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总结

抓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四部曲”的大学论文(共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抓好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四部曲”的大学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