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塞翁失马阅读练习及答案(共含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ohnzjj”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塞翁失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积累下列文言词汇,用现代汉语写出加粗词的含义。
①有善术者________
②马无故亡入胡________
③人皆吊之________
④死者十九________
2.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居数月 见宫殿数十所
B.此独以跛之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C.此独以跛之故以亿万记
D.近塞上之人 下车引之
3.翻译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①本文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②成语“________,________”就出自本文。
参考答案:
1.①善:精通,擅长;②亡:逃跑;③吊:安慰;④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2.A
3.这种祸事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
4.①祸福相依、好坏共存,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歧路亡羊》比较阅读答案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5分 )
[甲]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间训》
歧路亡羊
[乙]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①,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注释】①反:同“返”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
人皆吊之(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亡一羊( ) 多歧路( )
24、翻译下列语句( 4分 )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②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25、与“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2分 )
A. 人皆贺之 B. 杨子之邻人亡羊C. 吾不知所之 D. 何追者之众
26、分别概括 [甲]、[乙]两则寓言的寓意,比较两则寓言,归纳出寓言的一些特点。( 5分 )
寓意:[甲]:
[乙]:
寓言特点(两条以上):
参考答案:
23、慰问 带着 丢失 分岔
24、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25、B
26、指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1、《塞翁失马》节选自《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西汉淮南王 等编著。“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____________连用。
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2)居数月 居
(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
(4)堕而折其髀 髀
(5)死者十九 十九
(6)人皆吊之 吊
3、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
参考答案
1、淮南子 淮南鸿烈 刘安 焉知非福
2、逃跑 经过 带领 大腿 绝大部分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3、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福呢? 年轻力壮的人拿起弓箭参加战斗。
4、祸与福是对立统一的。(或: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亡:_______ 将:_______ 好:_______ 吊:_______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引弦而战
A、马无敌亡而入胡
B、将胡骏马而归
C、堕而折其髀
D、而疑邻人之父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逃跑 带领 喜好 慰问
2、B
3、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青壮年男子们都拉开弓箭奋勇作战。
4、因为塞翁认为祸和福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转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引出好结果。(意对即可)
阅读。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此何遽不为福乎( )
(2)居数月( )
(3)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 )
2、翻译。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谈谈此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怎么就 (2)经过 (3)大腿
2、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3、说明世上有时坏事能变好事,好事也能变成坏事。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
善______________
亡______________
将__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一则__________(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
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
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一)、
1、
《塞翁失马》节选自《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西汉淮南王等编著。
“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____________连用。
2、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马无故亡而入胡(2)居数月(3)其马将胡骏马而归(4)堕而折其髀(5)死者十九(6)人皆吊之
3、翻译下列句子。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
参考答案:
1、淮南子 淮南鸿烈 刘安 焉知非福
2、逃跑 经过 带领 大腿 绝大部分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3、
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福呢?
年轻力壮的人拿起弓箭参加战斗。
4、祸与福是对立统一的。
(或: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坏 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胡: 胡人(的住地)
皆: 全;都
此: 代词这
居: 停止;休息;止息
归: 回去
十九:十分之九
2.用“/”将本文划分层次。(在原文划分)
3.用一个成语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答: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5.翻译下列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道术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鱼化石阅读答案
散步阅读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
海市蜃楼阅读答案
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①亡而入胡:
② 其子好骑:
③人皆吊之: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丁壮者引弦而战。
【小题3】为什么塞翁马无故亡而入胡而不忧,其马将胡马而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4分)
【小题4】在胡人大入塞时,其他丁壮者奋起反抗而死亡,可他们父子相保,你认为他们这是一种福吗?(4分)
答案
【小题1】①逃跑 ②喜好 ③慰问
【小题2】(1)这怎么不是福呢? (2)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
【小题3】因为塞翁认为祸和福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转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引出好结果。
【小题4】此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这不是一种福,而是苟且偷生,失去了做人的气节。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亡,一词多义,逃跑。好,一词多义,喜好,爱好。吊,一词多义,慰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比如题中的亡,有很多种意思,但在亡而入胡一句中当逃跑的意思讲。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此(这)、何遽(怎么)、不为(不是)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丁壮者(壮年男子)、引弦(拿起武器)、战(作战)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例如翻译丁壮者引弦而战时要注意它的判断句式者。
【小题3】试题分析:当马无故亡而入胡时,塞翁说此何遽不为福乎;当其马将胡马而归塞翁说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当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时,塞翁说此何遽不为福乎。在塞翁看来,祸和福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转化的,在特定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引出好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理解。
点评:根据文章的情节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文章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方面入手。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本题中,当发生祸患,别人都来慰问时,塞翁却并没有显得忧愁,当发生好事,别人都来祝贺时,塞翁却并没有显出很高兴,通过塞翁在事情发生时说的话可以看出,他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小题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有自己的观点,且理由充分合理即可。答题时可从个人角度来谈,也可以从国家民族利益方面来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对塞翁和儿子父子相保是不是一种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认为这是一种福的,也有认为这不是一种福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和材料的内容说出具体的理由。
1.擅长、善于。 逃跑。带领。因为
2.(1)这一损失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
(2)靠近边塞的人家,战死的青壮年占十分之九。
3.寓言;祸与福和可互相转化,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工作与生活方法。(意对即可)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
①人皆吊之吊:______________
②其父曰 其:______________
③其子好骑好:______________
④死者十九十九: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吊:对其不幸表示慰问。
②其:他,他的。
③好:喜欢。
④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2.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个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3.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好与坏,得与失,祸与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意对即可)
4.“略”。
★ 塞翁失马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