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hen888392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含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hen888392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1:《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3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蝉/则千转不穷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水/皆缥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2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 ”即可看出。(3分)

[参考答案]

10、(2分)C

11、(2分)B

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

(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

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篇2:《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答案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蝉/则千转不穷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水/皆缥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2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 ”即可看出。(3分) 湖南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10、(2分)C 11、(2分)B 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 (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

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知识拓展]

答谢中书书

朝代:南北朝

作者:陶弘景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

1.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之:的。

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6.四时:四季。俱:都。

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鉴赏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阅读全文,则朗朗爽口,美文丽句脱口而出,顿时吐气如兰。“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归纳之句又回首返顾,使得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就是最后简短的议论,也是言简意赅,切中文义。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篇3:与朱元思书与答谢中书书阅读比较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与答谢中书书阅读比较及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负担。) B. 蝉则千转不穷(不断。)

C.古来共谈(皆,共同,一起。) D.晓雾将歇(休息。这里指散尽。)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猿则百叫无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择其善者而从之

C.实是欲界之仙都。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4.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山峰,【乙】文中写到“高峰入云”,请写出【甲】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动态的句子。(2分)

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篇4: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节选阅读理解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节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四时俱备 ( )

②晓雾将歇 ( )

③互相轩邈 ( )

④窥谷忘反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鸢戾天者,望峰息心。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甲】文写到“猿鸟乱鸣”,【乙】文中具体描写猿鸣声的`句子是: 。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具备;②消散;③向高处伸展;④通返,返回

2、①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②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就会平息他们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猿则百叫无绝

4、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篇5:《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题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题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5—9题。(1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②。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辉,指交相辉映。②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③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④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晓雾将歇 ( ) (2)夕日欲颓( )

(3)猿则百叫无绝( ) (4)横柯上蔽( )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沉鳞竞跃 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 (3分)

9.【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1)消散 (2)落下 (3)停止 (4)在上面 (4分)

6. B(3分)

7.(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4分,每小题2分。)

8.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3分)

9.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4分)

篇6: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题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4.翻译《与朱元思书》里面的.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篇7: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题

21.B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篇8:《与朱元思书节选》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节选)》阅读及答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猿则百叫无绝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小题3】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凭借(依仗) (2)停止(断绝,消失) (3)通返,返回(回去)

【小题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小题3】(2分)表达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表达对朋友婉言相劝);从侧面衬托了山水的奇异之美。

篇9:《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负担。) B. 蝉则千转不穷(不断。)

C.古来共谈(皆,共同,一起。) D.晓雾将歇(休息。这里指散尽。)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猿则百叫无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择其善者而从之

C.实是欲界之仙都。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4.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山峰,【乙】文中写到“高峰入云”,请写出【甲】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动态的句子。(2分)

1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与朱元思书》 6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与朱元思书翻译

与朱元思书训练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