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共含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事多疲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鸟对人类的好处可大呢!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呜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鸟的绝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老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1. 用“||”给这段话分层,写出第二层的大意。
第一层:鸟对人类的好处可大呢!
第二层:鸟的羽毛颜色提供可贵的资料。
大意:鸟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帮助人类。
第三层:小朋友都应该保护益鸟。
我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划分层次的。
2. 写出鸟类对人类的好处:
(1)让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
(2)可以消灭害虫、老鼠,保护树木,帮助农民。
(3)为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
树木是化(huà)妆(zhuāng)师(shī),把祖国打扮(bàn)成绿色的世界,给人类带来优美的环境。
树木是氧气制造厂,供给人生存的氧气,使我们呼(hū)吸(xī)顺(shùn)畅(chàng)。
树木是过滤器( qi),它能净(jìng)化空气,降( jiàng)低(dī)沙尘(chén),减 (jiǎn)少噪(zào)声,为人类带来健(jiàn)康 (kāng)。
树木真是人类的保(bǎo)护(hù)神。
1.课文中写树木是( )、( ) 和( )。
2.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树木方面的知识,你认为树木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化妆师 氧气制造厂 过滤器
2.天然遮阳伞(答案不唯一)
人类的朋友——燕子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1、认真阅读全文,用下定义的方法概括“燕子”的特征。(连同标点不超过20字)
2、第一段空白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A、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
B、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C、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翔技能
D、燕子还具有高超的飞翔技巧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中的_______到______。
4、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第一段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5、在文中画出一处描写的文字,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仿第三段“燕子是益鸟”的写法也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
标语:A、______________ _
B、_____________ 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的朋友——燕子》答案
1、燕子是一种勤劳、聪明、勤飞、善飞的益鸟。
2、B
3、主要(主)、次要(次)
4、不能去掉。燕子只是鸟类最善于飞翔的一种鸟,去掉“之一”,燕子就变成鸟类中惟一最善于飞翔的了,这样就不符合实际。
5、“它们一会儿……滑翔几分钟”生动具体地说明燕子高超的'飞行特技。或“甚至在……孩子们”直观、形象地说明它们学会了在飞行中解决一切的本领。
6、标语:(只要内容上符合要求、语言简洁、有一定哲理性即可。引用名言警句亦行。)举例:青蛙、蜘蛛吃蚊子、黄鼠狼吃老鼠等。
老挝湄公河中的美人鱼,一旦发现有人落水或船只遇难,就会见义勇为将落水者或船只托出水面,直到他(它)们化险为夷才放心离去。
德国下萨克森洲警犬学校里的小猪与警察结下不解之缘,经过训练的小猪,两个月后,能准确地从一个冰柜中找到曾经让它在别的地方嗅过的一瓶牛奶。九个月后,能够隔着皮箱嗅出毒。以后不久,又能嗅出深埋地下1.5米深的毒和作案工具,于是会用鼻子加上蹄脚把发现的毒挖出来。你看,小猪并不蠢。
在英国的东海岸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四点多,格利斯一家三口正在沙洲上散步。突然浓雾弥漫,他们匆匆忙忙地想打道回府,却已来不及了,上涨的潮水切断了沙洲与海滩的通路,一瞬间,他们就要被海水淹没。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六、七只海豹窜到他们身边,不断地撞击着他们的腿,把他们拱出海面,鼓励他们与大海奋战。大约两个小时,格利斯全家转危为安。他们久久地跪在海边,向着海豹游去的方向望着……
1.文章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人类的好朋友。
2.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自然段,用“_____”画出动物帮助人类的句子。
3.从文中摘录三个成语,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格利斯一家得救后,久久地跪在海边,向着海豹游去的方向望着。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人类的好朋友》答案
1.美人鱼 小猪 海豹
2.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六、七只海豹窜到他们身边,不断地撞击着他们的腿,把他们拱出海面,鼓励他们与大海奋战。
3. 见义勇为 打道回府 转危为安
4.此时他们会想:多亏了这些海豹我们才能得以生还。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更多的人,让人们都来保护海豹。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1、认真阅读全文,用下定义的方法概括“燕子”的特征。(连同标点不超过20字)
2、第一段空白处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A、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
B、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C、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翔技能
D、燕子还具有高超的飞翔技巧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中的_______到______。
4、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第一段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5、在文中画出一处描写的文字,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仿第三段“燕子是益鸟”的写法也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
标语:A、______________ _
B、_____________ 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燕子是一种勤劳、聪明、勤飞、善飞的益鸟。
2、B
3、主要(主)、次要(次)
4、不能去掉。燕子只是鸟类最善于飞翔的一种鸟,去掉“之一”,燕子就变成鸟类中惟一最善于飞翔的了,这样就不符合实际。
5、“它们一会儿……滑翔几分钟”生动具体地说明燕子高超的飞行特技。或“甚至在……孩子们”直观、形象地说明它们学会了在飞行中解决一切的本领。
6、标语:(只要内容上符合要求、语言简洁、有一定哲理性即可。引用名言警句亦行。)举例:青蛙、蜘蛛吃蚊子、黄鼠狼吃老鼠等。
苍蝇能够成为人类的朋友阅读答案
有人说,“上帝以其智慧创造了苍蝇,却忘记告诉我们为什么创造它。”是的,苍蝇找不到一丁点让人们喜欢的地方。可是,当你了解了苍蝇,就会发现苍蝇不仅是世界上与人最不共戴天的动物,还是医学上的奇迹。
苍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多年前的希腊人说,苍蝇被切去了头,还能生活好长时间。繁殖则是苍蝇最擅长的事情。如果一对家蝇和它们的后代不受打扰,仅仅6个月,最终呈现在你眼前的会是19100亿亿只苍蝇。苍蝇携带着肮脏的细菌,人们试尽了各种办法与这种受诅咒的飞虫对抗,然而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彻底消灭苍蝇。它们总能躲过人们笨拙的攻击。科学家花费了多年时间才发现,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苍蝇一样地飞行,苍蝇会直飞向前;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盘旋,表演快速转弯;可以在空中战斗,比最好的F14战斗机做得还要完美。这种出色的控制能力取决于苍蝇背后的一对被称为平衡棒的短而粗的翅膀。这两个鼓槌形的小东西起到定位仪的作用,可以让所有的苍蝇表演令人惊叹的特技飞行。
苍蝇还有许多让我们惊叹的本领。
在白光环境下,苍蝇的视觉速度,至少是人眼的5倍~6倍。苍蝇也许看不到非常细小的东西,但是却十分擅长定位运动。苍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非常完美,它们的视觉反应也许是现在已知的动物界中速度最快的,它们察觉光线变化的速度要比我们人类快约10倍。苍蝇眼中的场景就好像我们看到的慢动作,这无疑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性命攸关的求生能力。我们和苍蝇共享同一个物理空间,却站在不同的时间轴上。
在真正了解苍蝇之前,很难想象苍蝇能够成为人类的朋友。
苍蝇和蜜蜂一样能够传授花粉。维多利亚湖畔的人们则会把困扰它们的苍蝇群收集起来,捣碎、煮熟,——蠓饼是非常美味的季节性食品。在一些刑事案例中,运用苍蝇知识的法医昆虫学也一直被用于判定谋杀罪的证据。
如今,医生们发现了苍蝇的幼虫——蛆越来越多的用途。他们甚至发现,蛆特别喜欢咀嚼几种皮肤瘤。但是有人希望接受蛆的治疗吗?人们把它们称作恶心的家伙,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蛆通常与肮脏、腐烂等东西联系在一起。因此,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拒绝把这种出现在垃圾箱的东西放在伤口上。
也许在将来,苍蝇还可以在其它方面给我们带来帮助。
现实生活中的苍蝇是工程学方面的杰作。在我们能够建造出接近这种小家伙的灵活性的任何东西之前,科学家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发明出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长着六条腿的机械杰作。至少,我们可以下令机械苍蝇不要在我们的晚餐上呕吐!
科学家对苍蝇似乎很感兴趣,但生活中人们仍然没有停止寻找最有效的消灭它们的办法。为了这个达到目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一批科学家用高速摄影录下苍蝇的.逃生方式,以破处解决苍蝇逃生的秘密。我们都知道苍蝇有厉害的两只复眼,但其实它们的视力非常差,只是在侦测快速移动的物体方面,是它们独一无二的强项。而且它们遇险时不但会拍拍翅膀飞走,还会屈起六只脚极速弹跳,逃离现场。专家说,苍蝇懂得翅膀和脚并用,绝非条件反射,而是用脑思考得出的逃生策略。
12.“苍蝇能够成为人类的朋友”,结合原文分条概括苍蝇能成为“人类朋友”的理由。(4分)
答:
12.①利用苍蝇传授花粉。
②把苍蝇做成美味食品蠓饼。
③运用苍蝇知识的法医昆虫学可用于侦破刑事案件。
④可利用蛆虫来治疗皮肤瘤。
⑤可根据苍蝇的特点制造出某种机械杰作为人类服务。
13.下列不属于“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彻底消灭苍蝇”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科学家研究发现,苍蝇可以直飞向前,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试图消灭苍蝇,它们总是能躲过人们笨拙的攻击。
B.苍蝇有出色的飞行控制能力,它有一对鼓槌形的短而粗的被称为平衡棒的翅膀,这让它拥有高超的飞行技巧。
C.苍蝇的视觉反应也许是动物界中速度最快的,它们察觉光线变化的速度要比人类快约10倍,擅长定位运动。
D.苍蝇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对家蝇和它们的后代仅仅经过6个月,就很可能会发展成为成千上亿的庞大群体。
13 .A/“苍蝇可以直飞向前”不是人类无法彻底消灭它们的原因,“总能躲过人们笨拙的攻击”并非原因的陈述。
14.根据原文有关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苍蝇是医学上的奇迹,有非常强的繁殖能力和再生能力,这将给人类解决生育难题、研究断肢再生等方面提供借鉴。
B.我们和苍蝇共享同一个物理空间,却站在不同的时间轴上,这样就注定了在现阶段人类采取的灭蝇措施都是徒劳的。
C.苍蝇有两只复眼,但视力很差,这给人们寻找灭蝇的途径提供了便利,人们于是发明了粘蝇纸、灭蝇灯等灭蝇工具。
D.为了更好地利用苍蝇为人类服务,科学家通过高速摄影破除解决其逃生秘密,发现苍蝇遇险时懂得翅膀和脚并用来逃生。
14.C/ A.“再生能力”于原文无据,相关推断不合理。B.“人类采取的灭蝇措施都是徒劳的”过于绝对,推断武断。D.科学家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找寻最有效地消灭苍蝇的办法,理解有误。
人类水资源现状 阅读答案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步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高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印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 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分)
2.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方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什么?
3.第段中,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因素有三点:(3分)
(1) ;
(2) ;
(3) ;
4.第段中“人类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的“仅”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参考答案:
1.(2分)对象:人类水资源现状 顺序:逻辑顺序 (每空1分)
2.(2分)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3.(3分)(1)地区颁布不均(或:水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2)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3)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
4.(3分)不能。(1分)“仅”字突出了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仅”字在此句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2分)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6.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只要考说明文,考查说明方法是必有一题,需掌握常见的说明文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答作用时应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对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不能简单地只从理论上概括作答。句意表明“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列数字意在准确说明这个特征。
.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答案】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说明文层次分明,只要针对题干说明的主体对象“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来概括即可。“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我国人均……制约因素”--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中国平均遭到污染”--水资源遭到污染。
⑴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第⑵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从第⑶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 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 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5.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 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2. 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3. D(2分)
4.C(2分)
5. 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文意影响相对较小的一项是(2分)( )
A.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
B.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C.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D.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能力。考说明文,对说明语言的考查是常见题,我们应记住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做此类题,我们应先清楚考查句的说明对象和特点,再看考查词对说明对象特点所起的作用,A、B、C三项去掉后改变了原句意思,只有D项“仅”是突出强调的作用,去掉后力量减弱,但没改变原句意思。故选D。
1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 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 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准确理解能力。只要仔细读原文,此题不难。A项原文意是“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数量关系不准,B项原文意是“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是推论不是定论,是将来时,不是现在时。D项原文意应表明“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只有C项跟原文符。
20.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答案】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解析】本题属思维拓展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感悟。尽管属于开放性题,但答案要体现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思想,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老挝湄公河中的美人鱼,一旦发现有人落水或船只遇难,就会见义勇为将落水者或船只托出水面,直到他(它)们化险为夷才放心离去。
德国下萨克森洲警犬学校里的小猪与警察结下不解之缘,经过训练的小猪,两个月后,能准确地从一个冰柜中找到曾经让它在别的地方嗅过的一瓶牛奶。九个月后,能够隔着皮箱嗅出毒。以后不久,又能嗅出深埋地下1.5米深的毒和作案工具,于是会用鼻子加上蹄脚把发现的毒挖出来。你看,小猪并不蠢。
在英国的东海岸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四点多,格利斯一家三口正在沙洲上散步。突然浓雾弥漫,他们匆匆忙忙地想打道回府,却已来不及了,上涨的潮水切断了沙洲与海滩的通路,一瞬间,他们就要被海水淹没。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六、七只海豹窜到他们身边,不断地撞击着他们的腿,把他们拱出海面,鼓励他们与大海奋战。大约两个小时,格利斯全家转危为安。他们久久地跪在海边,向着海豹游去的`方向望着……
1.文章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人类的好朋友。
2.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自然段,用“_____”画出动物帮助人类的句子。
3.从文中摘录三个成语,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格利斯一家得救后,久久地跪在海边,向着海豹游去的方向望着。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