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子方食,阅读答案(共含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onlyyou”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晏子方食,阅读答案
晏子方食,景公使①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②,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③千金与市租④,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⑤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辞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⑥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巨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于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⑦它人,是为宰藏⑧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⑨,一豆之食,足于中,免⑩矣。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
[注]①使:派。②反:同“返”,返回。③致:送给。④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税收的一种。⑤泽覆:恩泽普施。⑥夫:发语词,表示议论。⑦迁:转移,转为。⑧宰:指家臣。⑨十总之布:一种粗布。总,量词,丝十八根称一总。后面的“豆”也是量词,一豆四升。⑩免:此指免于忧虑。
(1)
说出下列各句中“也”字的意义及用法。
(1)是寡人之过也。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之赐也厚矣。________________
(3)晏子之家若是其贫
第一文库网也?____________(2)
选择“是”字的恰当的义项填入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中。
[ ]
A.
与“非”相对,正确
B.
此,这
C.
表判断
D.
认为是正确的'
E.
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1)厚取于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 )
(2)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
(3)唯利是图( )
(4)是古非今( )
(3)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并翻译句子。
(1)景公使使者至。 解释:___________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食食之。 解释:_______________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臣代君君民也。 解释:_____________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简短的语言说明晏子不受千金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2.E;解析:
(1)
(1)助词,用于句尾,表示判断
(2)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
(3)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
(3)
(1)两“使”字,前为动词,意思是“派”;后为名词,意思是“使臣”。 景公派使臣到(晏子家)。
(2)两“食”字,前为名词,意思是“食物”;后为动词,意思是“吃”。把食物分吃了。
(3)两“君”字,前为名词,意思是“君主”;后为动词,意思是“统治”。是大臣代替君主统治人家啊。
(4)
晏子主张君主应对百姓广施恩泽,臣下不应当代替君主对百姓施恩惠或接受厚赐据为己有。钱财是身外之物,贪求聚敛会招来祸害。
晏子赠言阅读答案
晏子赠言阅读答案曾子①将行,晏子②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③,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④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⑤,不复嬴⑥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⑦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选自《晏子春秋》)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比晏子小七十多岁,不可能见到晏子,大概为编撰《晏子》者所附会。②晏子:名婴,齐国大夫。③轩:车子。④揉:使木弯曲以造车轮等物。⑤槁暴:晒干。⑥嬴:直。⑦井里:乡里。
曾子离开齐国要走,晏子去送他,说:“君子赠给人车子,不如赠给人言语。我是赠给您言语呢,还是赠给您车子呢?”曾子说:“请赠给我言语。”晏子说:“车轮,是山上很直的树木制成的。技术好的工匠用火烤它,使它圆的程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把它晒干,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对矫正弯曲很慎重。卞和得到的玉璞,看外表是井里的石块,技术好的玉工琢治它,就成为传国之宝了。所以君子对修养自己很慎重。
注:曾子比晏子小70多岁,不可能相见,本文大概为编撰《晏子春秋》者所附会。
选文主要写晏子给曾子的临别赠言。晏子在赠言中巧设比喻,告诫曾子,要想做君子,必须矫正弯曲要慎重,对修养自身要慎重。他的话可谓深入浅出,字字珠玑,既表现了晏子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他与曾子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孔子说:晏子的赠言,不脱君子的.口气!追随贤士的不会困,追随富人的不会穷,马p断足,仍能行动,这是什么缘故呢?就为辅助众多呀!所以富贵人能够让人,谁人不愿和他接近;富贵人能够爱人,谁人不愿和他亲密。语言不违逆他人,才称得知言,一言而众人响应,才称得知时。所以富者能够富人,不会使人贫;贵者能够贵人,不会使人贱;达者能够达人,不会使人困穷的。
曾参说:晏子与人言,虽则意义绝然相反,仍能用和婉的语言对答,可称深得富贵达人等的三味了。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晏子春秋・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
【译文】
曾子离开齐国要走,晏子去送他,说:“君子赠给人车子,不如赠给人言语。我是赠给您言语呢,还是赠给您车子呢?”曾子说:“请赠给我言语。”晏子说:“车轮,是山上很直的树木制成的。技术好的工匠用火烤它,使它圆的程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把它晒干,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对矫正弯曲很慎重。卞和得到的玉璞,看外表是井里那儿的石块,技术好的玉工琢治它,就成为传国之宝了。所以君子对修养自己很慎重。兰草的根,三年才长成,如果把它浸泡在苦酒里,那么君子就不接近它,一般人也不佩带它;如果把它浸泡在麋鹿肉制作的肉酱里,它的价值就抵得上一匹马了。并不是兰草的根变好了,是拿来浸泡的东西使它这样的。希望您一定寻找熏陶自己的好东西。我听说过,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邻居,出游一定结交贤士。选择住处是为了寻求贤士,寻求贤士是为了躲避祸患。我听说经常在浊水里浸泡就会变质,风俗习惯能改变人的性情,这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
曾子①将行,晏子②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③,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④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⑤,不复嬴⑥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⑦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选自《晏子春秋》)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比晏子小七十多岁,不可能见到晏子,大概为编撰《晏子》者所附会。②晏子:名婴,齐国大夫。③轩:车子。④揉:使木弯曲以造车轮等物。⑤槁暴:晒干。⑥嬴:直。⑦井里:乡里。
曾子离开齐国要走,晏子去送他,说:“君子赠给人车子,不如赠给人言语。我是赠给您言语呢,还是赠给您车子呢?”曾子说:“请赠给我言语。”晏子说:“车轮,是山上很直的树木制成的。技术好的工匠用火烤它,使它圆的程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把它晒干,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对矫正弯曲很慎重。卞和得到的玉璞,看外表是井里的石块,技术好的玉工琢治它,就成为传国之宝了。所以君子对修养自己很慎重。
注:曾子比晏子小70多岁,不可能相见,本文大概为编撰《晏子春秋》者所附会。
选文主要写晏子给曾子的临别赠言。晏子在赠言中巧设比喻,告诫曾子,要想做君子,必须矫正弯曲要慎重,对修养自身要慎重。他的话可谓深入浅出,字字珠玑,既表现了晏子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他与曾子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孔子说:晏子的赠言,不脱君子的口气!追随贤士的不会困,追随富人的不会穷,马蚿断足,仍能行动,这是什么缘故呢?就为辅助众多呀!所以富贵人能够让人,谁人不愿和他接近;富贵人能够爱人,谁人不愿和他亲密。语言不违逆他人,才称得知言,一言而众人响应,才称得知时。所以富者能够富人,不会使人贫;贵者能够贵人,不会使人贱;达者能够达人,不会使人困穷的。
曾参说:晏子与人言,虽则意义绝然相反,仍能用和婉的语言对答,可称深得富贵达人等的三味了。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晏子春秋·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
【译文】
曾子离开齐国要走,晏子去送他,说:“君子赠给人车子,不如赠给人言语。我是赠给您言语呢,还是赠给您车子呢?”曾子说:“请赠给我言语。”晏子说:“车轮,是山上很直的树木制成的。技术好的工匠用火烤它,使它圆的程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把它晒干,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对矫正弯曲很慎重。卞和得到的玉璞,看外表是井里那儿的石块,技术好的玉工琢治它,就成为传国之宝了。所以君子对修养自己很慎重。兰草的根,三年才长成,如果把它浸泡在苦酒里,那么君子就不接近它,一般人也不佩带它;如果把它浸泡在麋鹿肉制作的肉酱里,它的价值就抵得上一匹马了。并不是兰草的根变好了,是拿来浸泡的东西使它这样的。希望您一定寻找熏陶自己的好东西。我听说过,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邻居,出游一定结交贤士。选择住处是为了寻求贤士,寻求贤士是为了躲避祸患。我听说经常在浊水里浸泡就会变质,风俗习惯能改变人的性情,这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②直指使:官职名。 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 ⑤箸:筷子。 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俟其来款之 俟:
(2)无人治具 治具:
(3)自朝过午 朝:
(4)直指谕其训 谕:
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刘南垣公曾在朝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
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
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垣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
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2)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7.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刘麟教育学生的过程及结果,并对他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6分)
过程:
结果:
评价:
4.(4分)(1)等 (2)下厨张罗(或做饭 ) (3)早晨 (4)明白、悟出
5.(2分)(C)
6.(6分)
(1)(3分)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
(2)(3分)饥饿时饭菜易做易食,饱时饭菜难做难吃,美味也不易下咽啊。这是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7.(6分)过程:诚恳挽留直指使吃一顿饭,故意拖延时间,让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时,用粗粝的饭食招待他。当他吃饱后对着丰盛的美食再也无法下咽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
结果:直指使明白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部下了。
评价示例:刘麟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
①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②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⑤,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③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④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⑤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选自《昨非庵日纂》卷九)
[注] ①刘南垣(yuan)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 款待。⑤治具:烧饭。⑥饮馔(zhuan):饮食。⑦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各食三碗 食不饱,力不足
B.自朝过午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不敢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D.罗列盈前 曾不盈寸
8.下列加点以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B.徐喷以烟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翻译:
(2)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翻译:
10.阅读本文,可以看出直指使有 的优点。他的老师有
的优点。(2分)
7.(2分)B
8.(2分)A
9.(4分)(1)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 (2)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 (每句2分 ,意对即可)
10.(2分)(直指使)知错能改(意近即可) (刘麟老师)教育得法,善于开导学生。(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麟曾任工部尚书,已告老还家。听说有位直指使(官职名),对饮食特别讲究,他百般挑剔,常常因为饭菜做得不合口味,责骂部下,郡县的长官每逢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他。刘麟对直指使说:我本想设宴加以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留顿便饭吧。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张罗,家常便饭,吃得下吗?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可是从早上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受,又不便张口催促,只得勉强忍着。好不容易等到饭菜端出,直指使抬眼一看,竟是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直指使一连吃了三碗饭、三碗豆腐,直到觉得撑得难受,才将碗筷放下。
不一会儿,只见仆人从屋内陆续捧出金盘玉碗,里面盛着山珍海味,一件件地摆在他面前;碟盘罗列,布满一桌。刘麟拿起筷子,亲自给直指使夹菜,劝直指使下筷。可是直指使吃不下去,为难地说:大人……我确确实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 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菜饭易做易吃,饱时饭菜难为,美味也不易下咽呀。此乃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①,其夫为相御②,拥大盖,策驷马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④深矣,常有以自下⑤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⑥。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
①窥:暗中查看。②御:驾马车。③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④志念:志向,意念。⑤自下:谦卑,认为不如别人。⑥抑损:抑制,克制。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晏子为齐相②夫问其故()
③然子之意()④晏子怪而问之()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晏子怪而问之A、然子之意B、此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既而归,其妻请去。
⑵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小题4:、试说说文中晏子和仆御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①做,担任②原因、缘故③神情、神态、表情④以……为怪,对……感到奇怪(2)C
小题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小题1:(1)(车夫)回家之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2分)(2)日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2分)
小题1:晏子:谦虚谨慎、善于发现、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车夫:知错能改、从善如流(4分,各2分,各答到一点即可)
小题1: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⑵此题考查“之”的用法。A、B、D三项中的之字,都可翻译为“的”,C项翻译为代词“它”。故选C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此题目。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但必须从文中得出有益的启示。
阅读理解。
晏子仆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指车夫)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文章通过晏子的车夫由傲慢转变为谦逊的故事,阐明了“满招损,______”的'道理,发人深省。
2.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车夫的妻子“从门间窥”时,映入她眼帘的是两个形象:她做车夫的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贵为齐相的晏子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解释不适当的一项是:
[ ]
A.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偷看)
B.其夫为相御(相国,宰相)
C.拥大盖,策驷马(鞭子)
D.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4.下面句中的“御”字 ,意义和“其夫为相御”中的“御”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B.乃为人仆御
C.御以实对
D.晏子仆御
5.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其妻请去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C.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其客意少舒
6.解释下面句中的“其”字。
(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
(2)其夫为相御( )
(3)其妻请去( )
参考答案:
1.谦受益
2.“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C
4.B
5.C
6.(1)晏子
(2)她(御之妻)
(3)车夫
★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
★ 晏子的故事
★ 宝宝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