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与答案(共含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lbi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选择题
1.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ABC
A. 社会强制性 B. 个人能动性 C. 终身持续性 D群体性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3. 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BC
A. 文化整合 B. 社会教化 C. 个人内化 D他人影响
4.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 ABC
A. 预期社会化 B. 再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二)名词解释
1. 社会化
社会化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理解过程。狭义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社会文化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它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强调个人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学习和掌握。广义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人格的整个一生。
2. 再社会化
即采取强制手段,强迫社会化失败者改变以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并向其灌输社会的规范和行为方式,确立新的生活目标。
3. 继续社会化
进入成年中期,个人无论在职业角色、社会角色还是家庭角色都需要承担许多责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知识的更新,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等,作为成年人仍面临着一个继续学习、选择和适应的问题。
社会成员退休之后,就进入社会化的最后一个时期--老年期。虽然大多数老年人不再承担社会职业角色,但仍然面临一个适应环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社会化。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也称同龄群体,伙伴群体,在社会学中往往指的是在年龄、背景、地位、志趣、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娱乐友伴群、友谊友伴群、学习友伴群以及所谓讲“哥们义气”的“朋友圈子”,甚至犯罪小团伙等都属于典型的同辈群体。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社会化的条件。
生理条件、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类拥有文化
2.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增强生存能力;培养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学习社会规范,确定社会角色
3. 个体内化的主要方式。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奖赏
4. 同辈群体的社会化与家庭和学校中接受的社会化的不同。
对于儿童来说,同辈群体的社会化与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接受的社会化是大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1)同辈群体中的社会化大部分是在未经事先安排的情况下,在无意之中进行的。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会化却主要通过成年人精心规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2)在同辈群体中,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各种活动是建立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之上。在家庭和学校中,儿童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儿童始终处于被教育者、被指导者、被关照者及服从者的位置。
(3)在同辈群体中,儿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活动内容。在家庭和学校中,儿童的活动不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是依据家庭和教师的意志和决定。
(4)在同辈群体中,儿童有自己的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可相互谈论在大人们面前不能谈论的话题,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这些亚文化和价值标准,可能与家庭和学校所传递的那些正统的、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符合成年人社会需要的主流文化、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相符,或不相符。
正是由于同辈群体中的亚文化,同伴交往既可以表现为良性的,也可表现为劣性的。良性交往能促使儿童或青少年积极向上,加速实现社会化。不良交往,则只会相互传播恶习,甚至结成犯罪团伙,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1.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3.2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
4.自考《社会学概论》单选习题及答案
5.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6.自考《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7.社会学概论自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8.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9.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1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一)选择题
1.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 ABC
A. 方法论 B. 研究方式 C. 具体技术与方法 D方法
2. 社会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论 AB
A. 实证主义 B. 反实证主义 C. 本体主义 D客体主义
3. 通常把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划分为 ABCD
A. 调查研究 B. 实验研究 C. 文献研究 D实地研究
4.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的方法 A
A. 问卷法 B. 量表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5. 实地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的方法 C
A. 问卷法 B. 量表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6. 文献研究的主要类型 ACD
A. 内容分析 B. 生活史分析 C. 二次分析 D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7. 选题阶段的任务 CD
A. 查阅文献 B.阅读 C. 选取研究主题 D形成研究问题
(二)名词解释
1. 方法论
方法论是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关于研究过程的哲学,其中包括作为研究基础的各种假说、理论,以及用以分析和解释资料的原则等等。
2.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社会学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3.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在已有社会理论或假设的引导下,按照实验设计的模型,人为地控制某些社会条件,通过观察、记录等手段分析研究对象,以探明研究对象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的研究。
4.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通过有计划地搜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5.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从大的方面看,这四种研究方式反映了两种方法论的倾向:以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为代表的定量研究方式,比较集中地体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倾向;而以实地研究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方式,则集中体现了非实证方式方法论。
同样,不同的研究方式的适用范围也不相同:调查研究最经常地被用来描述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地研究更多地是在深入理解社会现实,以及在提炼和建构理论方面发挥作用;实验研究适用于探讨事物现象间因果关系以及小群体互动情况的研究;文献研究常常被用于帮助研究者去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对象的任何反应,又是其他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达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2. 调查研究的特征。
①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②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③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才能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 为什么要采用双盲实验?
实验组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期待也可能影响到实验的进行,对行为的测量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因此,必须排除这种期待的影响。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更严格的实验设计中,往往会考虑采用双盲实验的方法。
4. 二次分析与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比较。
二次分析就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而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是对他人或前人的、现有的以频数、百分比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的分析。与二次分析有一个相似的方面,即它们所用的资料都是别人已收集好的。只是二次分析所用的是原始数据资料,而现存统计资料的研究者由是利用那种以频数、百分比等统计形式出现的聚集资料。
5. 实地研究的观察者有哪几种类型。
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采用观察的方式来收集资料。他通常选择不同的角色。社会学家瑞芒德勾德按照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将实地研究者的角色分为四种:
①完全参与者。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是他所研究事件的真正参与者或装作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而别人只知道研究人员是参与者,而不是研究者。上例中的罗森汉教授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②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
这种角色参与被研究对象的全部活动,并同时说明自己的研究者。这种角色的典型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怀特对“街角社会”的研究。怀特选择在美国波士顿一个叫“科纳威里”的意大利贫民区,通过一个叫多克的头头融入这个社区,并宣称正在写一本关于科纳威里的书。在长期的观察中,他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得出了有关群体结构和个体表现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③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这种角色以研究者的身分出现,与研究对象交往,但不参与被研究对象的活动。这种角色的典型例子是新闻记者。
④完全观察者。
这种角色不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对社会过程作纯粹的观察,研究对象并不知道自己被人在研究。
1.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2017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
3.自考《社会学概论》单选习题及答案
4.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5.自考《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6.社会学概论自考真题练习及答案
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8.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9.201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1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
1.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 C
A. 迪尔凯姆 B. 帕森斯 C. 韦伯 D吴文藻
2. 社会流动的功能 ABCD
A. 调整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加强社会整合
B. 促进社会分层体系的量变,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
C. 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激发社会成员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D. 形成开放的社会结构,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
3. 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为 D
A. 个人流动 B. 代内流动 C. 向上流动 D水平流动
4.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 ABC
A. 预期社会化 B. 再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上所处的相对位置,围绕这一位置,人们规定了一套权利和义务。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网的各个纽结。
2. 水平分化
水平分化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类型没有社会地位等级的差别。
3. 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在某些社会结构层面上发生的社会流动。规模宏大、流动速度快、变动急剧。其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上的重大变化。
4. 代内流动
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变化。通常以社会成员的职业地位为标准,比较同一成员或同一批成员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职业状况。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西方学者对社会分层的测量。
不平等指数、五等分法、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2. 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的区别。
社会分层是以一定的标准区分出来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现象。
阶级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划分阶级的依据是经济因素,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领取财富的方式和数量。
阶层是社会中处于某种特殊地位的社会集团。它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外,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组成的社会集团。阶级划分的依据是经济,阶层划分的依据不完全是经济,职业、权力、受教育程度、社会声望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分层的标准。
社会分层的意义较为宽泛,并涵盖阶级、阶层。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分层内容具体包括阶级、阶层、层界。
3. 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社会流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划分,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2)根据流动方向划分,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3)根据代际关系划分,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4. 中国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1.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
2.2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3.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4.2017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与答案
5.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6.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8.201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9.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10.精选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
1.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 ABC
A. 方法论 B. 研究方式 C. 具体技术与方法 D方法
2. 社会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论 AB
A. 实证主义 B. 反实证主义 C. 本体主义 D客体主义
3. 通常把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划分为 ABCD
A. 调查研究 B. 实验研究 C. 文献研究 D实地研究
4.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的方法 A
A. 问卷法 B. 量表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5. 实地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的方法 C
A. 问卷法 B. 量表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6. 文献研究的主要类型 ACD
A. 内容分析 B. 生活史分析 C. 二次分析 D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7. 选题阶段的任务 CD
A. 查阅文献 B.阅读 C. 选取研究主题 D形成研究问题
(二)名词解释
1. 方法论
方法论是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关于研究过程的哲学,其中包括作为研究基础的各种假说、理论,以及用以分析和解释资料的原则等等。
2.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社会学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3.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在已有社会理论或假设的引导下,按照实验设计的模型,人为地控制某些社会条件,通过观察、记录等手段分析研究对象,以探明研究对象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的研究。
4.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通过有计划地搜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5.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从大的方面看,这四种研究方式反映了两种方法论的倾向:以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为代表的定量研究方式,比较集中地体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倾向;而以实地研究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方式,则集中体现了非实证方式方法论。
同样,不同的研究方式的适用范围也不相同:调查研究最经常地被用来描述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地研究更多地是在深入理解社会现实,以及在提炼和建构理论方面发挥作用;实验研究适用于探讨事物现象间因果关系以及小群体互动情况的研究;文献研究常常被用于帮助研究者去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对象的任何反应,又是其他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达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2. 调查研究的特征。
①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②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③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才能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 为什么要采用双盲实验?
实验组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期待也可能影响到实验的进行,对行为的测量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因此,必须排除这种期待的影响。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更严格的实验设计中,往往会考虑采用双盲实验的方法。
4. 二次分析与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比较。
二次分析就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而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是对他人或前人的、现有的以频数、百分比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的分析。与二次分析有一个相似的方面,即它们所用的资料都是别人已收集好的。只是二次分析所用的是原始数据资料,而现存统计资料的研究者由是利用那种以频数、百分比等统计形式出现的聚集资料。
5. 实地研究的观察者有哪几种类型。
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采用观察的方式来收集资料。他通常选择不同的角色。社会学家瑞芒德勾德按照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将实地研究者的角色分为四种:
①完全参与者。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是他所研究事件的真正参与者或装作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而别人只知道研究人员是参与者,而不是研究者。上例中的罗森汉教授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②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
这种角色参与被研究对象的全部活动,并同时说明自己的研究者。这种角色的典型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怀特对“街角社会”的研究。怀特选择在美国波士顿一个叫“科纳威里”的意大利贫民区,通过一个叫多克的头头融入这个社区,并宣称正在写一本关于科纳威里的书。在长期的观察中,他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得出了有关群体结构和个体表现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③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这种角色以研究者的身分出现,与研究对象交往,但不参与被研究对象的活动。这种角色的典型例子是新闻记者。
④完全观察者。
这种角色不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对社会过程作纯粹的观察,研究对象并不知道自己被人在研究。
1.2017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2.精选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3.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4.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练习试题
5.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6.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7.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
8.《法学概论》自学考试模拟试题
9.自考《社会学概论》选择题练习
10.自考社会学概论简答题练习
(一)选择题
1. 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C
A. 人口问题 B. 失业问题 C. 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2. 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 D
A. 就业 B. 失业 C. 显性失业 D. 不充分就业
(二)名词解释
1. 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社会成员所关注的某种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能够引起他们的好奇、关心、评论,一段时期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因此,社会热点有时也被称作社会焦点问题。
2.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三)简答及论述题
1.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
(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6)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2. 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
(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
社会问题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社会热点问题。只要它没有得到解决或缓解,就一直存在并为人们所关注而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明显的时效性,一旦问题解决或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就会被其他新的社会热点所取代。
(2)性质不同。
社会问题一般部是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是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新鲜事物,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丑恶现象。
(3)表现形式不同。
社会问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则是显性的。
(4)涉及范围不同。
社会问题关注的是公共麻烦,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可以是个人或社会的发展问题或新的价值观念(如生活方式)等。
(5)推动的媒介不同。
推动社会热点舆论的是传播媒介,是新闻工作者,他们凭着敏锐的新闻嗅觉,感觉到某种社会现象或事件的重要性,会引起社会关注,便大量报道,吸引人们的注意,形成社会热点。新闻工作者也将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热点来宣传,而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是社会学者,社会学者凭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凭着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某一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持续地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解释。
1.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3.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4.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测试题
5.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过关试题
6.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7.精选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
8.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练习试题
9.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10.20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A.毕加索
B.马蒂斯
C.莫奈
D.凡·高
2.在西方,首次较有系统地阐述艺术起源于模仿的理论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康德
3.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
A.胡适
B.周作人
C.李大钊
D.蔡元培
4.唱、念、做、打这四种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广泛应用于( )
A.话剧
B.戏曲
C.电影
D.歌舞剧
5.意大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属于( )
A.表现主义电影
B.新现实主义电影
C.新浪潮电影
D.左岸派电影
6.戏曲作品《桃花扇》产生于( )
A.元代
B.明代
C.清代
D.民国初年
7.艺术家应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是( )
A.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理论研究能力
B.高超的鉴赏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批评能力
C.敏锐的感知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D.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艺术技巧
8.下列戏剧作品中,创作于古希腊时期的是( )
A.《钦差大臣》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等待戈多》
9.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代表作是( )
A.《红高粱》
B.《芙蓉镇》
C.《夜宴》
D.《霸王别姬》
10.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的编导及主演是当代著名舞蹈家( )
A.杨丽萍
B.刀美兰
C.赵青
D.陈爱莲
11.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是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 )
A.艺术构思
B.艺术意蕴
C.艺术风格
D.艺术体验
12.《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作曲者是( )
A.德沃夏克
B.贝多芬
C.格什温
D.柴可夫斯基
13.突出强调鉴赏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艺术批评形态是( )A.心理学批评
B.接受批评
C.文本批评
D.社会历史批评
14.中国古代书法家中有“书圣”称号的是( )
A.王羲之
B.怀素
C.张旭
D.颜真卿
15.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位于( )
A.柬埔寨
B.缅甸
C.越南
D.印度
16.著名民乐作品《十面埋伏》属于( )
A.弹拨乐
B.打击乐
C.管乐
D.弦乐
17.在中国戏剧史上塑造了繁漪这一重要形象的剧目是( )
A.《日出》
B.《上海屋檐下》
C.《雷雨》
D.《茶馆》
18.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19.雕刻《晨》、《暮》、《昼》、《夜》的作者是( )
A.米隆
B.多那太罗
C.米开朗琪罗
D.罗丹
20.电视剧《京华烟云》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原作作者是( )
A.老舍
B.周作人
C.沈从文
D.林语堂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22.从艺术学的角度看,电视和电视艺术有何不同?23.简述艺术活动的审美性这一特征。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音乐作品:民乐《二泉映月》
25.绘画作品:《向日葵》(下图)
26.戏剧作品:《哈姆雷特》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审美想象是艺术创作诸心理要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请阐述审美想象的涵义、特性及其与联想的关系。
28.审美效应是艺术鉴赏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请结合自身经验,阐述审美效应的三种表现。
参考答案
一、1.A2.B3.D4.B5.B6.C7.D8.C9.D10.A11.C12.A13.B14.A15.D16.A17.C18.B19.C20.D
二、答案要点:
2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活动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22。电视属于大众传播媒介,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艺术主要是指运用电视手段创作和传播的各种文艺作品,其中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文艺专题节目、音乐电视、电视综艺节目等。电视艺术是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3.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艺术的意识形态特性是隐含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三、答案要点:
24.《二泉映月》为二胡独奏曲,是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盲艺人华彦钧(人称“阿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该曲用激昂悲愤的曲调,倾吐了自己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不平。该曲主题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上句带有倾诉性,令人深思;下旬富于起伏变化。乐曲演奏手法采用我国民乐中最常见的变奏体曲式结构,将主题变奏五次,刚柔轻重,变化万端。
25.《向日葵》是19世纪荷兰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画面上向日葵的色彩浓烈刺目,展现出画家热爱生命的激越情感和强烈的艺术个性。整幅画的平面处理明确,形象均用单线勾勒,光线明快响亮,极富装饰趣味。画面上浮雕似的笔触非常明显,厚涂的颜色丰富了视觉效果。
26.《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而且被公认为最为杰出的一部。该剧讲述王子哈姆雷特发现叔父杀父、娶母、篡位的罪行,立誓为父报仇;他在复仇过程中失去了恋人、朋友及母亲,最终与奸贼同归于尽。这一悲剧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一徘徊于崇高与虚妄之间、耽于思索、忧郁而又孤单的典型人物形象。该剧运用复仇剧传统,创造新的冲突与典型人物,着力刻画悲剧主人公在特殊情境下的性格矛盾和内心冲突。语言多富于哲理和诗意,间以插科打诨和幽默的双关语,融合了通俗剧和宫廷剧的趣味。
四、答案要点:
27.(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获得丰厚审美经验以及从事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2)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28.(1)审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①共鸣,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②净化,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③领悟,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2)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
执业药师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基础知识
一、以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新斯的明用于去神经的骨骼肌和眼则出现
A.肌肉松弛,瞳孔扩大
B.肌肉松弛,瞳孔缩小
C.肌肉兴奋,瞳孔缩小
D.肌肉兴奋,瞳孔无变化
E.肌肉和瞳孔均无变化
答案:D
2.手术后肠麻痹常用
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丙胺太林 D.毛果芸香碱 E.阿托品
答案:B
3.某重症肌无力患者用新斯的明后,因过量出现腹痛、腹泻、流涎、出汗、瞳孔缩小、肌肉震颤和胆碱能危象。解救药应是
A.阿托品 B.新斯的明 C.碘解磷定 D.筒箭毒碱 E.阿托品+碘解磷定
答案:E
4.重症肌无力的对因治疗药
A.糖皮质激素 B.钙制剂 C.新斯的明 D.氯化钾 E.地西泮
答案:A
5.重症肌无力患者有呼吸抑制和缺氧者禁用药除外
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B.氯丙嗪 C.吗啡 D.地西泮 E.氯仿
答案:B
6.患者有轻度重症肌无力应选用哪种药为宜
A.钙制剂 B.新斯的明 C.糖皮质激素 D.氯化钾 E.地西泮
答案:B
7.患者,男,36岁,患轻度震颤麻痹,长期服用某药后肌僵直及运动迟缓的症状明显改善,但同时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该病人服用的药物是
A.左旋多巴 B.金刚烷胺 C.卡比多巴 D.司来吉兰 E.苯海索
答案:A
8.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机制是
A.促使多巴胺释放
B.补充脑中多巴胺
C.中枢抗胆碱作用
D.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
E.直接激动DA受体
答案:B
9.金刚烷胺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机制除外
A.直接激动DA受体
B.抑制DA的再摄取
C.促进多巴胺的释放
D.抗胆碱作用
E.在中枢转化为DA而起作用
答案:E
10.下列哪种联合用药治疗震颤麻痹的方法是合理的最好的
A.左旋多巴+维生素1
B.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C.卡比多巴+维生素B6
D.左旋多巴+维生素B6+卡比多巴
E.多巴胺+苯海索
答案:D
11.关于左旋多巴特点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疗效产生较慢
B.对轻症效果好
C.改善肌强直效果好
D.缓解肌颤效果好
E.运动迟缓效果好
答案:D
12.服用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为提高疗效可同服
A.维生素B6 B.氯丙嗪 C.卡比多巴 D.利血平E.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药
答案:C
13.患者,女,20岁,因患癫痫大发作长期服用某药癫痫得到很好控制,但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和齿龈增生,此药是
A.苯巴比妥 B.卡马西平C.苯妥英钠 D.扑痫灵 E.丙戊酸钠
答案:C
14.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是
A.氯硝西泮 B.丙戊酸钠 C.乙琥胺 D.卡马西平E.苯妥英钠
答案:C
15.某患者,有癫痫小发作合并大发作应选用的药是
A.苯巴比妥 B.丙戊酸钠 C.苯妥英钠 D.卡马西平E.乙琥胺
答案:B
16.对癫痫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均有效的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苯巴比妥 C.丙戊酸钠 D.卡马西平E.乙琥胺
答案:C
17.治疗三叉神经痛应首选
A.去痛片 B.安定 C.阿司匹林 D.卡马西平E苯妥英钠
答案:D
18.治疗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是
A.安定 B.乙琥胺 C.苯妥英钠 D.卡马西平E.丙戊酸钠
答案:D
19.苯妥英钠不宜用于
A.癫痫大发作 B.癫痫持续状态 C.癫痫小发作 D.局限性发作 E.精神运动性发作
答案:C
20.属于阿片生物碱类药
A.可待因 B.哌替啶 C.芬太尼 D.美沙酮 E.镇痛新
答案:A
21.吗啡产生强大镇痛作用的机理是
A.选择性抑制痛觉中枢
B.镇静并产生欣快感
C.模拟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
D.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
E.降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
答案:C
22.下列哪项不是哌替啶的适应证
A.创伤所引起的疼痛 B.手术后疼痛 C.晚期恶性肿瘤的疼痛 D.分娩止痛 E.神经痛
答案:E
23.吗啡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时的急性锐痛只是因为
A.吗啡对于急性锐痛效力>对慢性钝痛的效力
B.其成瘾性大
C.吗啡治疗急性锐痛时,不产生副作用
D.吗啡对急性锐痛有选择性作用 E.达峰时间快,血药浓度高
答案:B
24.心源性哮喘可选用
A.异丙肾上腺素 B.阿托晶 C.哌替啶 D.肾上腺素 E.地塞米松
答案:C
25.雷尼替丁按化学结构是哪一类的H2受体拮抗剂
A.咪唑 B.呋喃 C.噻唑 D.吡啶 E.哌嗪甲苯类
答案:B
26.被列为非麻醉性镇痛药的是
A.哌替啶 B.可待因 C.镇痛新 D.芬太尼 E.美沙酮
答案:C
27.大剂量引起血压升高的镇痛药是
A.吗啡 B.镇痛新 C.芬太尼 D.哌替啶 E.美沙酮
答案:B
28.属于水杨酸类的药物
A.吲哚美辛 B.醋氨酚 C.保泰松 D.布洛芬 E.阿司匹林
答案:E
29.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是
A.美散痛 B.氟哌啶醇 C.阿司匹林 D.氯丙嗪 E.氢化可的松
答案:C
30.患者,男,20岁,癫痫持续状态,作为首选.地西泮的最佳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口服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静脉点滴
答案:A
31.能明显缩短快波睡眠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氯丙嗪 D.水合氯醛 E.利眠宁
答案:A
32.患者因腰肌劳损引起肌痉挛,临床上选用的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是
A.普鲁卡因 B.地西泮 C.筒箭毒碱 D.琥珀胆碱 E.毒扁豆碱
答案:B
33.地西泮不具备下列哪项作用
A.抗焦虑作用 B.镇静,催眠 C.抗抑郁作用 D.抗惊厥作用 E.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答案:C
34.常用的抗惊厥药除外
A.苯巴比妥 B.水合氯醛 C.异戊巴比妥 D.地西泮 E.口服硫酸镁
答案:E
35.关于水合氯醛错误的叙述是
A.催眠作用迅速
B.不缩短快波睡眠时相
C.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
D.安全范围比巴比妥类大
E.用于顽固性失眠.
答案:D
36.巴比妥类药物的用途哪项除外
A.消除具有中枢兴奋作用药物所致的失眠
B.小儿高热惊厥
C.苯巴比妥常用于癫痫小发作
D.麻醉和麻醉前给药
E.苯巴比妥可用于高胆红素血症
答案:C
37.地西泮的临床应用哪项除外
A.治疗焦虑症 B.治疗失眠症 C.治疗癫痫 D.夜惊和夜游症 E.用于麻醉和麻醉前给药 答案:E 38.吡格列酮是哪类结构的药物 A.双胍类 B.磺酰脲类 C.噻唑烷二酮类 D.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E.氢氯噻嗪类药物 答案:C
39.炔雌醇的乙醇溶液与硝酸银试液产生白色是由于分子中有
A.羟基 B.醇羟基 C.乙炔基 D.氟原子 E.甲基酮
答案:C
40.在合成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哪个基团是必需的
A.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羟基
B.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吡啶环
C.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咪唑或三氮唑环
D.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吡环
E.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哌嗪环
答案:C
41.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理是
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结节-漏斗适道的DA受体
B.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A受体
C.阻断中脑-皮质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
D.阻断结节-漏斗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
E.中脑-边缘系统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
答案:B
42.有癫痫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禁用药
A.氟哌啶醇 B.三氟拉嗪 C.氯丙嗪 D.舒必利 E.五氟利多
答案:C
43.下列哪种情况下降温作用最
A.氯丙嗪+阿司匹林
B.氯丙嗪+哌替啶
C.氯丙嗪+异丙嗪
D.氯丙嗪+物理降温
E.氯丙嗪+地塞米松
答案:D
44.有关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阻断α受体及拟胆碱作用
B.过量可引起低血压,可用肾上腺素治疗
C.抑制促性腺素分泌,因而使催乳素分泌增加
D.抗精神病作用,不会产生耐受性 E.大剂量可引起麻醉
答案:D
45.氯丙嗪所引起的低血压可用
A.异丙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后马托品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胺
答案:D
46.下列哪些不良反应对于丙米嗪是错误的
A.阿托品样副作用 B.体位性低血压 C.心律失常 D.诱发消化道溃疡 E.精神异常反应 答案:D
47.丙咪嗪的作用特点哪项除外
A.抗抑郁作用起效慢
B.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明显
C.对正常人引起思睡乏力等
D.可用于单相型抑郁症
E.双相型抑郁症患者偶可促使抑郁转为躁狂
答案:B
48.丙咪嗪主要用于治疗
A.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抑郁症 D.焦虑症 E.恐惧症
答案:C
49.躁狂症的精神病患者,下列那组药全可选用
A.氯丙嗪、丙咪嗪、碳酸锂
B.异丙嗪、丙咪嗪、碳酸锂
C.氯丙嗪、碳酸锂、氟哌啶醇
D.氟哌啶醇、丙咪嗪、地西泮 E.氯丙嗪、碳酸锂、地西泮
答案:C
50.吩噻嗪类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很小的药物
A.氯丙嗪 B.硫利哒嗪 C.奋乃静 D.三氟拉嗪 E.氟奋乃静
答案:B
51.关于舒必利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A.对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作用不明显
B.镇吐作用不明显
C.不良反应少
D.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E.亦可用于溃疡病
答案:B
52.抗焦虑新药丁螺环酮的作用特点哪项除外
A.低于镇静剂量既有明显抗焦虑作用
B.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
C.增强中枢抑制药作用不明显
D.起效慢,但疗效与苯二氮卓类相当
E.不良反应少
答案:B
53.叶酸用于治疗
A.溶血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答案:C
54.新生儿出血应选用
A.安络血 B.氨甲苯酸 C.维生素K D.双香豆素 E.抑肽酶
答案:C
55.香豆素类的抗凝机制是
A.对抗Ca2+
B.抑制凝血酶的形成
C.对抗维生素K
D.抗血小板聚集
E.抑制纤维蛋白的形成
答案:C
56.香豆素类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口服 B.起效慢 C.作用持久 D.体内有抗凝作用 E.过量也不易引起出血
答案:E
57.关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不正确的叙述是
A.选择性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维蛋白溶酶原
B.可产生出血并发症
C.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栓塞
D.副作用小
E.对人无抗原性
答案:B
58.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是因为
A.抑制PGH2的合成
B.抑制PGI2的合成
C.抑制PGG2的合成
D.抑制PGG2和PGH2的合成,进而使TXA2合成减少
E.直接抑制TXA2的合成
答案:D
59.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
A.抑制TXA2合成酶,减少TXAe的合成
B.抑制环氧酶,减少TXA2合成
C.对抗TXA2的'作用
D.抑制血小板生成
E.诱导环氧酶使PGl2的合成增加
答案:B
60.关于右旋糖苷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扩充血容量
B.抗血小板聚集
C.无阻止红细胞聚集及纤维蛋白聚合的作用
D.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
E.主要用于低血容量休克
答案:C
62.胰岛素降血糖机制除外
A.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
B.促进糖原合成
C.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D.减少糖原异生和分解
E.抑制糖原合成
答案:E
63.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时须静脉给予
A.格列齐特 B.格列吡嗪 C.格列本脲 D.胰岛素 E.苯乙双胍
答案:D
64.下列药物中不是氨基糖苷的药物
A.链霉素 B.庆大霉素 C.阿米卡星 D.新霉素 E.克拉维酸
答案:E
65.易引起低血糖症的药物有
A.地塞米松 B.胰岛素 C.普萘洛尔 D.氢氯噻嗪. E.可乐定
答案:B
66.胰岛素急性耐受性的诱因除外
A.体内生成胰岛素相关抗体
B.糖尿病并发应激态状态
C.体内酮体增多
D.脂肪酸增多
E.血液PH降低
答案:A
67.胰岛素的体内过程不正确的描述是
A.口服无效
B.皮下注射吸收快
C.代谢迅速
D.作用可维持几小时
E.胰岛素主要在肝脏灭活
答案:E
68.下列属于长效胰岛素是
A.结晶锌胰岛素悬液
B.结晶锌胰岛素
C.无定型胰岛素悬液
D.正规胰岛素
E.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答案:A
69.阿卡波糖降糖机制是
A.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B.胰外降糖效应
C.抑制α-葡萄糖苷酶
D.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
E.抑制胰岛素酶的活化
答案:C
70.双胍类降糖药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刺激症状 B.乳酸性酸血症 C.低血糖反应 D.过敏反应 E.畸胎
答案:B
71.甲苯磺丁脲临床适应证是
A.幼年型糖尿病
B.轻、中型糖尿病
C.完全切除胰腺的糖尿病
D.轻、中、重型糖尿病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72.磺酰脲类可治疗糖尿病主要是由于
A.抑制胰岛(oc细胞,使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
B.抑制肝脏胰岛素酶
C.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D.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E.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
答案:D
73.对正常人和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糖尿患者均有降糖作用的口服降糖药
A.普通胰岛素 B.苯乙双胍 C.二甲双胍 D.硫脲类药 E.格列奇特
答案:E
74.具有抗利尿作用的口服降糖药
A.格列本脲 B.甲苯磺丁脲 C.格列波脲 D.氯磺丙脲 E.格列美脲
答案:D
75.粘液性水肿治疗药
A.甲状腺激素 B.氢氯噻嗪 C.呋噻米 D.乙酰唑胺 E.螺内酯
答案:A
76.能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和合成的药物
A.甲亢平B.他巴唑 C.丙基硫氧嘧啶 D.复方碘溶液 E.阿替洛尔
答案:D
77.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的机制是
A.抑制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
B.抑制过氧化物酶
C.拮抗TSH
D.抑制5-脱碘酶
E.抑制5-脱碘酶
答案:B
78.硫脲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粒细胞缺乏症 D.肝炎 E.畸胎
答案:C
79.对大剂量碘错误的描述是
A.具有抗甲状腺作用
B.用于甲亢长期内科治疗
C.用于甲状腺危象
D.用于甲亢术前准备
E.长期服用可诱发甲亢,也可诱发甲低
答案:D
80.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治疗宜选用
A.小剂量碘剂 B.大剂量碘剂 C.甲状腺素 D.他巴唑 E.以上均不能用
答案:D
81.抑制甲状腺球蛋白的水解酶,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药物是
A.甲硫氧嘧啶 B.他巴唑 C.大剂量碘 D.[3]I E.甲亢平
答案:C
82.硫脲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消化道反应 C.白细胞减少症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转氨酶增高
答案:A 83.小剂量碘剂适用于 A.长期内科治疗粘液性水肿 B.甲亢 C.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 D.克汀病 E.甲亢手术前准备 答案:C
84.治疗甲状腺危象可用
A.他巴唑 B.甲亢平C.普萘洛尔 D.大剂量碘+丙硫氧嘧啶 E.甲基硫氧嘧啶
答案:D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
85.氯磺丙脲临床应用
A.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B.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C.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
D.尿崩
E.肾性水肿
答案:AD
86.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A.重症糖尿病
B.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无效者
C.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D.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
E.与磺酰尿类合用于对胰岛素产生耐受患者
答案:ABCDE
87.肝素的抗凝环节是
A.激活血浆抗凝血酶Ⅲ
B.抑制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
C.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D.抑制血浆抗凝血酶III E.阻止血小板聚集
答案:ABCE
88.维生素K的适应证包括
A.梗阻性黄疸
B.早产儿、新生儿出血;
C.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
D.水杨酸类药物引起的出血
E.香豆素类药物引起的出血
答案:ABDE
89.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有以下哪些特性
A.低剂量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应器
B.在一些病例可引起巴金森氏综合征
C.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释放
E.减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
答案:ABDE
90.氯丙嗪降温作用的特点是
A.降温作用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使产热减少,不影响散热过程
C.降低正常与发热患者的体温
D.使产热和散热均减少
E.剂量越大,降温作用越明显
答案:ACE
9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作用的特点是
A.作用部位在体温调节中枢
B.通过抑制中枢的PC的生物合成而起效
C.主要增强散热过程
D.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
E.可使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ABCD
92.与巴比妥类比较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作用的优点是
A.缩短慢波睡眠时相弱,停药后反跳现象轻
B.安全范围大
C.无肝药酶诱导作用
D.不良反应轻
E.对焦虑引起的失眠效果好
答案:ABCDE
93.应用抗癫痫药物需注意
A.单纯型癫痫可先联合用药效果好
B.疗效不佳时应立即换药
C.癫痫发作时需静脉给药
D.长期用药直至控制症状与发作 E.用药期间注意毒副反应
答案:DE
94.注射氯丙嗪可引起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是因为
A.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B.直接扩张血管
C.阻断α-受体
D.阻断M-受体
E.阻断DA-受体
答案:ABC
95.苯二氮卓类的中枢作用机制是
A.激活BDZ受体
B.解除了GABA调控因子对GABA受体的抑制
C.使GABA受体活化
D.能使C1-通道开放
E.增强GABA能神经的功能
答案:ABCDE
96.醋氨酚的作用特点为
A.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同
B.作用缓和温和持久
C.几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D.对胃肠道刺激作用小
E.适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
答案:BCDE
97.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作用的特点是
A.作用部位在体温调节中枢
B.通过抑制中枢的PG的生物合成而起效
C.主要增强散热过程
D.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
E.可使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ABCD
98.苯妥英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A.精神行为异常 B.齿龈增生 C.叶酸缺乏 D.畸胎 E.高血钙
答案:ABCD 99.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是 A.抗癫痫 B.治疗外周神经痛 C.抗心律失常 D.小儿高热引起的惊厥 E.治疗心力衰竭 答案:ABC
100.维生素B6降低左旋多巴抗震颤麻痹疗效其原因是
A.减少左旋多巴的吸收
B.增加左旋多巴在外周的转化
C.增强外周脱羧酶的活性
D.直接对抗左旋多巴
E.增强中枢脱羧酶活性
答案:BC
关于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1、国际期货市场是怎样产生的?
答: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芝加哥。1848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芝加哥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保证金制度,向签约双方收取不超过合约价值10%的保证金,作为履约保证。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的诞生。随后,在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更加促进了投机者的介入,使期货市场流动性加大。1883年成立了结算协会,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会员提供对冲工具。到1925年,芝加哥交易所结算公司(BOTCC)成立,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结算出具雏形。
2、什么是期货合约、期货交易、期货市场??
答: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将来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统一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它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它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在现货交易发展的一定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就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其职能是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
3、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联系也区别?
答:联系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在现货交易发展到一定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区别①交割时间不同,现货交易一般是即时成交或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商品的交收活动,买卖双方一旦达成交易,实现商品的所有权的让渡,商品的实体即商品本身便随之从出售者手中转移到购买者手中。期货交易从成交到货物的.收付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发生了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②交易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从这个意义上说,期货不是货,而是关于某种商品的合同。
③交易目的不同,现货交易的目的是获得或让渡商品的所有权,是满足双方需求的直接手段。期货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商品,套期保值者是为了转移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投机者的目的是为了从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中获得风险利润。
④交易的场所和方式不同,现货交易一般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交易灵活方便,随机性强,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交易。期货交易必须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方式进行。
⑤现货交易主要采用到期一次性结清的结算方式,同时也有货到付款和信用交易中的分期付款方式等。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交易双方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始终维持一定的保证金水平。
4、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的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远期交易是期货交易的雏形,期货交易是在远期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区别①交易对象不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远期交易的对象是交易双方私下协商达成的非标准化合同,所涉及的商品没有任何限制。
②功能作用不同,期货交易的功能是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远期交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调节供求关系,减少价格波动的作用,但是远期交易缺乏流动性,所以其价格的权威性分散风险的作用大打折扣。
③履约方式不同,期货交易的履约方式分实物交割和对冲平仓两种履约方式。远期交易虽然可以采用背书转让方式,但最终的履约方式是实物交割。
④信用风险不同,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信用风险小,远期交易从交易达成到完成实物交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
⑤保证金制度不同,期货交易有特定的保证金制度,按照成交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向买卖双方收取。远期交易是否收取或收取多少保证金由交易双方商定。
5、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是双向交易、对冲机制;有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具有杠杆作用。
6、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有什么不同?
答:基本经济职能不同,证券市场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期货市场的基本职能是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
交易目的不同,证券交易的目的是让渡证券的所有权;期货交易的目的是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或获取投机利润。
市场结构不同,证券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期货市场并不区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保证金制度不同,证券交易必须缴纳全额保证金,期货交易只需缴纳期货合约价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7、国际期货市场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过程。
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诞生;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期货品种出现。
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所诞生在英国伦敦,1876年成立;1933年,纽约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市场带巨大的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的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部分(IMM)首次推出外汇期货合约。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8、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特点?
答:①期货中心日益集中
②联网合并发展迅速
③金融期货后来居上
④交易方式不断创新
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9、我国期货市场是怎样建立的?
答:我国的期货市场起因源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80年代中后期,一批学者提出了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设想。1988年3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批发市场贸易,探索期货交易。”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并于1992年1月18日开业,同年5月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同年年底,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