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测试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my578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测试题(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my578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二物理测试题

篇1:初二物理测试题

初二物理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液体压强试卷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所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对实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雪上飞机的轮子上装有雪橇主要是为了增加飞机在雪地上滑行的速度

B.图钉的钉帽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钉帽对手的压强

C.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力

D.溜冰时如果发现冰面有断裂的迹象应立即快速翘脚跑开

2、让自来水流过如图13-20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 )

A. 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 B. 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

C. 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 D. 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

3、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

立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

分别为FA和FB,则( )

A. pApB FAFB B. pA

C. pA=pB FAF

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13-28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

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gh.

5、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4)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6、底面积为0.2 m2,重为400 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400 cm2的水平桌面上,

铝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A. Pa B.4000 Pa C.10000 Pa D.1 Pa

7、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8、如图13-19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人漏斗中,用电吹风从

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9、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 设

液体甲的`密度为甲、液体乙的密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是:

A、甲= 乙 B、乙 C、乙 D、无法确定

10、动物的生理结构是它适应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为它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实例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不正确的是

A.啄木鸟嘴的尖喙能够让它在啄木时对树木产生很大的压强,从而啄穿树木

B.壁虎脚掌上的吸盘,能利用大气压强把自己牢牢地粘在墙壁上

C.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它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

D.深海鱼到浅海后由于水压的减小所以不能成活

二、填空题(每空1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共 2 1分)

11、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 的方法来_____ ;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 的方法来____ _。

茶壶的设计者应用到二个物理知识,请写出它所用原理的关键词 、。

12、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产生高原反应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13、大象的质量为4500 k g,每只脚底的面积是0.05m2。则大象四脚站立在水平

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

14、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某地大气压强为110 5 Pa,作用在0.02m2面积的大气压力为 N.

15、许多同学喜爱滑板运动。某同学用脚对地面向后施力时滑板前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滑板由板面、支架和轮子组成,当一个同学站在滑板上匀速直线滑行时,人和滑板受到的总重力约为600N,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810-4米2,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约为 帕。

16、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_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_ _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车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地震救援工作的队员发现,在当地烧水,水在80℃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压较

(填高或低若继续加热,则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一个游泳池水深2m,池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是 Pa;当向游泳池中继续注水时,随着水面的升高池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取g=10N/kg)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共32分)

17、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说明 ;

18、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9、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2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

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

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 的压强大小关系。

20、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

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 压力大小是: _ 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 p大气压=______ 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 ___________。

四、计算题(第21题3分,第22、23题4分.第24题6分,共17分)

21、房顶的面积是45米2,大气作用在房顶表面上的压力有多大?

22、质量50千克的一位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0厘米2,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要想很快地使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一倍,他可以怎么办?(g=10牛/千克)

2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3103帕,

则:该液体密度是多大?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是多大?(g=10牛/千克)

24、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

面中央。(g取10N/kg)(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Pa?;水对茶壶底部压力N ?;

(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Pa?

篇2:初二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

A.5N              B.50N            C.500N               D.5000N

2.关于力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马拉车匀速向前,同时车用同样的力向后拉马   D.仅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3.2月,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雪灾,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下列各项中不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

C.骑自行车时在车上安放些重物      D.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4.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若空气阻力不计,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气中受到 (    )

A.空气和手的推力     B.手的推力        C.重力        D.空气和地球的吸引力

6.如图所示的圆台状容器内充满液体,将它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跟原来相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     )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强不变,压力变小

7.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8.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9.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10.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00牛顿,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

A.100N,200N          B.0N,100N

C.100N,0N            D.100N,100N

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若沿如图所示中的虚线截为相同两块后,再平叠在一起,则前后两次(   )

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   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1

C.密度之比为2∶1           D.受地面的支持力为1∶2

1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是760mm汞柱,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水银面上升了3cm,那么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   )

A.780mm            B.760mm              C.740mm            D.无法确定

14.“海宝”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如图所示。点缀在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是材质均匀、实心的,其质量为3.0×103kg,密度为1.5 ×103kg/m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g=10N/kg,则(    )

A.这座“海宝”的重量为3.0×103N

B.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力为3.0×103N

C.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为3.0×104Pa

D.这座“海宝”的体积为20m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9分,每空1分)

15.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______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17.一辆重为1.5×104N的东风日产某品牌小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受到的支持力是_________N。

18.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__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 N,方向为____________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N。

19.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两只乒乓球,两球之间间隔1cm,用一根细管向两管之间吹气,发现两球会靠拢,这是由于吹气时两球之间的气流速度较_________,压强较________的缘故。

20.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大坝船闸是_____________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21.如图,用一块轻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插入水中并使塑料片距水面20cm,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酒精(酒精=0.8×103kg/m3),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酒精的高度为_________cm。

22.如图所示,U型管一侧盛有煤油,另一侧盛有水,并且液面相平,当把阀门打开时,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维修汽车的千斤顶利用了_____________原理,小活塞面积为2cm2,大活塞面积为800cm2,当用100N的力作用在小活塞上,能顶起__________N的汽车。

三、作图题:(共6分)

24.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的小球受到的重力为6N,用给定的标度画出它受到重力的图示。

四、实验探究题:(20分)

26.(8分)下表是某实验组同学做的“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 0.8

2 木块与木板 6 1.2

3 木块与毛巾 6 2.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器材有:木块,小桌,砝码,海绵.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1)我们是根据海绵的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甲、乙两图说明: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丙、丁两图说明: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8.(6分)如图是用压强计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13分。解答过程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物理量要写明数据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9.如图,学生课桌质量为9㎏,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m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5×10-3m2、容量为1L、装满水后水深为18㎝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不计水杯的质量,取g=10N/㎏)   求:

(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         (3分)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         (3分)

(3)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3分)

(4)水对塑料水杯底部的压强。   (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C C D C A B A D A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9分,每空1分)

15、相互的    形变    16、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17、2×103  1.5×104   18、5  水平向左  10  水平向左  10

19、大   小      20、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连通器

21、25     22、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23、帕斯卡     4×104

三、作图题:(共6分)

四、实验探究题:(20分)

26、(1)大   (2)2和3   (3)控制变量法

(4)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7、(1)形变程度(凹陷程度)  (2)大    (3) 小

28、(1)密度  (2)深度  (3)相等

五、计算题:

29、解:(1)m水=水V杯=1×103㎏/m3×10-3m3=1㎏……1分

∵m杯=0

∴F=G=(m水+m桌)g=10㎏×10N/㎏=100N  ……………2分

(2)P=F/S=100N/(4×4×10-4m2)=6.25×104Pa  ………3分

(3)F′=G杯+G水=(m杯+m水)g=1㎏×10N/㎏=10N…1分

P′=F′/S′=10N/(2.5×10-3m2)=4×103Pa ……………2分

(4)p水=水gh…………………………………………………1分

=1×103㎏/m3×10N/㎏×0.18m………………………………1分

=1.8×103 Pa …………………………………………………1分

篇3:初二下册寒假物理测试题

初二下册寒假物理测试题

1.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是

A. 焦耳 B. 瓦特 C. 牛顿 D. 帕斯卡

2. 图1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3. 图2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4. 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5.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四层楼房的高度约为30m 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

C.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6cm D. 一 个大西瓜的质量约为0.15kg

6. 图4所示的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7. 图5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8. 下列情形中,关于做功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B. 小刚推汽车没有推动,但小刚的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C. 起重机吊着物体静 止在空中,重力对物体做了功

D. 马拉车前进的过程中,马的拉力对车做了功

9. 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用滑轮组提升这些砖则需要几个小时。二者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

C. 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D. 起重 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篇4:初二物理第五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五单元测试题

1.、小王同学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6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2-2-14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 cm B.30 cm C.20 cm D.10 cm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4.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2-2-15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 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法成像

6.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2-16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7.在很远处 的电灯光射到凸透镜上,此电灯的像( )

A.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在透镜的焦点以内

C.在电灯的同一侧 D.在焦点以外两倍焦距以内

8.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能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9.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 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一个同学用照相机(不用闪光灯)拍摄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 )

A.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能拍摄出,但照片上像的左、右与人相反

D.能拍摄出,但照片上像的上、下、左、右与人相反

篇5: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央取食物时筷子与食物的摩擦 B.机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

C. 走路时鞋子与地面的摩擦 D爬竿时手与竿的摩攘

2.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

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

C.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

3..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是平衡力

B.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于它是静止的,所以它没有惯性

D.由于它与桌面之间力,所以它能保持静止

4. 国在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吸烟,室内的人就很容易闻到烟味,这表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

5. 下列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 杆的是( )

A . 测物体质量的天平B夹取食物的筷子

C.开啤酒瓶盖的扳手 D_剪铁皮的剪刀

6. 如图4所示.在起 重机匀速向上起吊重物的过程中, 若不计空气阻 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所受的重力与重物对钢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重物对钢绳的拉力与钢绳对重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重物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它将会静止

D.在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物的机械能不变

二.填空题

1.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 ______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 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2.一个盛水的平底茶杯,质量为450g,底面积为5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g取10N/kg),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3.歼10是我国直行研发的新型 战机,当发动机以1.2l05N的推力使其以二倍声速(声速为340m/s)飞行时.10s飞行的距离________m,发动机推力的功率是_______W.

4. 某中 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200cm2.双脚站立

时,他对 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N(g取10N/kg),压强是 Pa.

5.小红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A侧吹气(如图8所示),会看到气球 向 (选填A或B)侧运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 强越 .

6.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 当物块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

m1= g;当把此物块轻放人盛 满酒精的'烧杯中,物块静止时 ,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2 m1

(选填、=或).(酒精密度为0.8103kg/m3,烧杯足够大.)

7. 用力击打鸡蛋 下面的硬 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硬纸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三.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是甩开瓶扳手打开瓶盖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动力F 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 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如图13所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解答题

1.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11(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于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

(l)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

块是何种金属.

2. (l)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物块,使物块做________运动(测力计示数见图),根据_______知识,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

(2)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14所示为例,求注射器 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_______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_________ (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再算横截面积,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10s内使物体匀速上升2m。已知物体重400N,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

(1)拉力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篇6:初二物理单元透镜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单元透镜单元测试题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初二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透镜及其运用,希望大家练习!

1、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2、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眼睛相当于凹透镜

B.近视看远处的物体清晰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

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做手影游戏”、“看电影”、“湖中树的.倒影”、“用照相机摄影”等。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折射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摄影──光的反射

D.电影──光的直线传播

篇7: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2.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3.为北京20xx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4.在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0.1m

B.0.2m

C.0.3m

D.0.5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5度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3.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

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光合成的。

5.红玫瑰只_________红光,因此它是红色的;透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_________色的。

三、实验探究题(16题2分;17题、18题各7分;共16分)

1.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2.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5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现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

下表是小聪的实验记录,在第_______次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第______次实验成像特点制成的。

实验次数 像的情况

正立或倒立 缩小或放大 实像或虚像

1 倒立 缩小 实像

2 倒立 等大 实像

3 倒立 放大 实像

4 正立 放大 虚像

透 镜 像的性质

A 倒立 放大 实像

B 倒立 缩小 实像

C 正立 放大 虚像

(1)若在第3次实验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它们之间的凸透镜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可使光屏上再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填蜡烛或光屏)

(2)实验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多少,如果没有太阳光,怎样利用白炽灯粗略地测量出焦距?说出你的办法.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烛焰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测出像距,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请问他的操作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四、综合题(19题6分;20题10分;共16分)

1.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篇8: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1.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2.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图 中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自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某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骑车时车胎发生了缓慢漏气.那么车胎对路面的( )

A.压强变大 B.压强变小 C.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

5.关于足球运动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踢出去的足球,不受脚的作用力

C.足球撞击球门柱并被弹回的过程中,足球没有发生形变

D.足球下落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不变

6.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指用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7.大气压强的值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1N B.10N C.100N D.1000N

8.如右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

A.上升,降低 B.下降,升高 C.上升,升高 D.下降,降低

9.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可能会出现( )

A.两船并行,造成相吸相撞 B.室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

C.台风刮过,压塌屋顶 D.汽车驶过,路边的树叶被卷入车底

10.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没入 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

11.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 放入其中,鸡蛋静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

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 和 ,则( )

A.F1=F2, = B.F1=F2, C.F1

12.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l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 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J 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3W

13.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同学进行爬竿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了9s,乙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了10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是5:6,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是( )

A.4:3 B.3:4 C.27:25 D.25:27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B.做功的时间越短,则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 D.功率小,做功一定小

15.高空中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向地面投下救灾物资,则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动能、重力势能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C.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6.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 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___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____N.

17.一个重5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若受到100N竖直向上的拉力后,物体对地面 的压力为________N,若将此物体放在一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将_______500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lOO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OO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m,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功是_______,水平推力的功率是________。

19.如图,甲、乙二台功率一定的机器做功时做功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______机器的功率大,若甲、乙机器做相同的功,乙机器做功的时间更_______。

20.长沙体育中考,男生新设引体向上项目。如图所示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6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4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______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g取10N/kg)

三、作图题(22=4分)

21.画出图中漂浮在水面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2.如图,实心铜球沉在装水的容器底部静止,画出铜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3.在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过程中,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__和内能。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 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小车所受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是 .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XX.下列给出了几种XX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XX的阻力,XX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XX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 图.

24.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的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 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图b,可以得出:力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小刚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 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______、图_____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 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 ,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 ,比较 _____ 。

五、计算题(10+10=20分)

25.跳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健身活动,经测试重500N的某同学1min跳绳120次,每次脚离地约0.06m(设每次离地高度和时间都相同)。

(1)该同学跳一次做功多少焦耳?

(2)他在这1min的锻炼中消耗的功率是多大?

(3)跳绳时对地面的压强与站立时相比较有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

26.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 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g取10N/kg),求:

(1)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图乙中A点)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篇9:初二下册物理寒假作业测试题

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食用油 B.水 C.白酒 D.酱油

2.下列物品中,物质硬度最大的是确良 )()

A.刀片 B.塑料尺 C.铅笔芯 D.粉笔

3.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全品中考 ()(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C.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5.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

A.质量 B.体积 C. 表面积 D. 密度

6.,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比热容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也可以没有空隙

B.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9.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

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 21个水分子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

12.小敏在观赏世乒赛时,对乒乓球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

B.乒乓球改变运动方向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接触时,乒乓球先给球拍一个力,球拍然后也给乒乓球一个力

13.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14.如图所示,小明沿水平拉着带钩的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做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5.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一端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 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16.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62 g,合 kg;若这个苹果的体积是180cm3,则该苹果的密度为 g/cm3,合 kg/m3。

17.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 mL,(酒=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 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 kg。

18.足球运动是大家喜爱的运动,它包含有许多物理知识: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踢出去的足球会继续运动,这是由于 的缘故;飞行中的足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停在地面上的球受到平衡力是草地对球的支持力和 。

19.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仍会向前滑行。汽车在淋湿的路面上行驶,交通事故要多些,原因是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 (填较大或较小),容易打滑。

篇10:初二上册物理测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4.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5. 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

8.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10.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

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

12.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丙的速度最小,它们的s-t图像为图2所示,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的s -t图可能为图线a

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b D. 丙的s-t图可能为图线c

1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4、“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为参照物的.

1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16.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 (3)0.6min=_______h

17.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下右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_ h.

18.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8小题) (17小题)

四.实验题(4分+2分+9分=15分)

19.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cm。

20、读图,如图: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_______。

(19小题)

2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m 0.9

时间t/s 2

平均速度v/(m/s)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3)该实验所用的斜面坡度应_________些较好(选 “大”或“小”)

(4)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和 ______。

五、计算题(6分+8分=14分)

22、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长的时间?

23、近年来,某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 m处以72 km/h 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5m/s的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 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人,提出两项合理建议。

六.综合能力题(8分)

24.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由图像中可以获取那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B D C B D B A A D ABC AC ABC

二. 填空题

三. 14. 地球 西山 15. 2.5 2.5 16. 0.05 10 0.01

17.最快行驶速度为40km/h 1.5 18. 甲、丙 乙

四.实验题

119. 1mm 1.84 20. 5 min10s 21. (1)0.26 6 0.13 0.15(2) 不是

(3) 小 (4)刻度尺 停表

五、计算题

22. 100

23.(1)不能

(2)交叉路口,减速慢行;请遵守交通规则,按指示灯行驶。

六.综合能力题

24. (1).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2).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3).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速度为60 km/h

(4)。在8:20~8:23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篇11:初二物理单元测试题附带答案

第I卷物理(选择题 共39分)

1.小明身高175 cm,质量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他的“1柞”约为40 cm(柞:念zha,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他的“1庹”约为3 m(庹:念tu6,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 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 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 65 m B.1.75 m

C.1. 85 m D.1.95 m

4.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

5.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6.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7.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8.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2m/s B.1.3m/s D. 0.67m/s D.2.3m/s

9.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8cm=18cm÷100=0.18m B.18cm=18cmx =18m

C.18cm=18÷(100m)=0.18m D.18cm=18x =0?18m

10. 某物体第1S运动1m,第2秒运动2米,第3秒运动3米,则 (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1.5米/秒 D、物体3秒的速度是3米/秒

11.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V1 – V2)/t。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新课标 第一网

A. O B.2 m/s C.3 m/s D.6 m/s

1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第Ⅱ卷物理(非选择题,共61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4.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卞的路程用时t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15.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6.(1)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的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和拍摄装置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汽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5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0.5s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将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 m(结果取整数).(2)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17.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是 cm。张阳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如图,则该同学的成绩为 。

18.“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俗语中“进”是以 为参照物,“退”又是以 为参物.

19.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个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二、解答与探究题

(一)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0.如图所示,在图中作出以2m/s作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一时间图象。

21. 在图中画出物体以3m/s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22.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下来,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映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4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于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一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二)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3.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觯哪些信息?

(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

24.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三)实验探究题:第25题9分,第26题8分,第27题4分,共21分

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 s;

VAB=_ m/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26.小刚是班上有名的短跑运动员。有一天,大家为小刚跑步的速度是否比小玲骑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事争论起来,大家吵着要在操场上进行比赛。正在这时,小玲说,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

(1)小玲所指的速度是什么速度?

(2)请你设计一个比赛方案,来证明小玲判断的对错;

(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能进行吗?

(4)以下两表是体育老师为小刚、小玲测试的成绩表,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1:小刚跑步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2.8 5.1 8.6 11.5 18.8 30.3 45.2 58.5 82.5 122.5

表2:小玲骑自行车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5.0 7.5 10.0 15.0 26.0 34.2 42.0 50.0 62.0 82.0

①在400 m全程中,小刚和小玲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路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比小玲的平均速度大?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④我们把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的路程称为一个阶段。问:从起点开始,在哪一个

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27.测火车速度

提出问题 国庆节期间,小芳和同学们乘火车从襄樊回重庆,当火车行至襄渝铁路大巴山冷水隧道前一段平直轨道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手边的器材估测火车的速度?”

进行实验 许多同学参加了测量,他们各自的做法如下:

(1)小芳听到列车上广播:“前方S=3 km便是大巴山冷水隧道。”恰好此时火车鸣笛,小芳测得经t秒后听到从大巴山反射来的回声后说:“我已能算出火车的速度。”

(2)坐在窗旁的小军不动声色,看着窗外每隔S=100 m的电线杆,并数着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数出每通过两根电线杆时自己脉搏跳动了N次,小军突然宣布:“我已测出火车的速度。”设小军自己平时每分钟脉搏跳动n次。

(3)小强跑到列车驾驶室,回来后笑着说:“我已知道了火车的速度。”

(4)小慧看着自己的手表,问了一下乘务员每根铁轨长L,数出t秒内铁轨响了N次,小慧说自己的方法可以测火车的速度。

实验方法交流

小芳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小军的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

小强测量方法是 ;小慧的测量方法是 ;

附加题:小明注意家里摆钟(图甲)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舳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11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 60 0.70 0 .80 0.90 1.00

周期T/s 1.1 1.3 1.4 1.5 1. 7 1.8 1.9 2.0

周期平方T2/s2 1.2 1.6 2.O 2.3 2.9 3.2 3.6 4.0

(1)从上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越 (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如图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成 关系.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名为了减小误差是怎么办的? 。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摆钟的长度? 。

参考答案:

1A2D3.B4.A5.A6.D7.C8.A9.D10.B11.D12.B13.B

14.s/(t1+t2+t3) 乌龟 15.40 16.7 0.5 17. 2.20 4min28.7s 18.水 岸19.北 5

23.(1)从交通标志牌上知:此位置距香山出口5 km;此段路程中行驶速度是100km/h或者是限速为80 km/h。

(2)汽车此时超速;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180 s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225 s的时间。

(4)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等。

24.(1)6 m/s (2)5 m/s

25.(l)v=s/t(2)小(3)40.0 1 0.2 0.5 (4)大 变速直线 (5)大

26.(1)平均速度(2)提示:人起跑速度快,如果比赛路程只有几米,自行车还没来得及加速,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就更小,人骑白行车比跑步更轻松,比赛路程长时,跑步的人平均速度小(3)提示:分别记录两人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求出平均速度(4)①3.3 m/s;

4.9 m/s;②160 m;③42 s;④200—240 m

27.根据v声t+v车t=2s得:v车=(2s-v声t)/t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60/n S,则由v车.(N. 60/n)=s得v车=sn/60N

通过看驾驶室里的速度显示表的示数知道火车速度的

根据V车t=(N-1)L得V车=(N-1)L/t

附加题:(1)长 (2)答图所示 (3)正比 (4)可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如30次)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1次的时间 (5)将钟摆的长度调短

篇12: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的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期末的测试题

一、选择题(153分=45分)

1. 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 的( )

A. 日本军机 B. 海面上的军舰 C. 海面 D. 海岸

2.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教室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m B. 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C. 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N D.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4.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 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5.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 禁止广场舞活动

C. 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6.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7.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D. 日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

8.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温度

9.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 )

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0.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 )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1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如图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1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 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B.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形状一定改变

D.w 以上说法皆不正确

13.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 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 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 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 体是手

14.随着我国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在轨道舱内进行体育锻炼必将成为航天员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列适合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 ( )

A. 举哑铃 B. 跳绳 C. 踢毽子 D. 拉弹簧拉力器

15.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 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 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 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171分=17分)

16.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____ mm,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 cm.

17.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_________ km/h,合 _________ m/s.

18.如图所示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秀丽全景.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水上高度约为46m,地下最深处为﹣32.5m,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这是由于 _________ 现象形成的,倒影与国家大 剧院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金蛋,这个金蛋的总高度应为 _________ m.

19.用托盘天平测量某金属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_________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 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_________ g;若此金属块的体积为20cm3,则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___ Kg/m3.

20.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 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 0.16mg/ cm3.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 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_________ g.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 _________ N.(g取10N/kg)

21. 如图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 , 同时他的头被撞得很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 .

22.如图所示,小明在体育馆地面上测量运动鞋底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应沿 _________ 方向拉动,并使运动鞋做 _________ 直线运动.在运动鞋内再放一个重物,运动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_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

物理第二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测试题

初二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测试题

高二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

初中三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初二物理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工作总结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初二物理练习题

初二物理测试题(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二物理测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