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遊離逃逸線之上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共含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遊離逃逸線之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篇1: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分)

语文知识(20分)

1、选出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菁华 清明 蜻蜓 青草 B、枯槁 缟素 稿件 竹篙

C、飘浮 剽悍 漂泊 缥渺 D、决心 缺点 抉择 诀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一视同人 孜孜不倦 韦编三绝 德高望众

B、心旷神怡 趋炎负势 一窍不通 无边无银

C、不功自破 移风易俗 因地置宜 既往不咎

D、珠光宝气 一窍不通 锐不可当 怨天尤人

3、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 (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语言的精华。

B、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C、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D、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4、下列句子是为不同场合拟定的标语,你认为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食堂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草坪上)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C、(汽车运输公司门口)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D、(药店门口)祝愿顾客健康长寿,务请大家常来光顾。

5、阅读以下几段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①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②广州富有地方特色的点心小食有:虾饺、干蒸、粉果、泮塘马蹄糕、蜂巢香芋角、鸡仔饼、糯米鸡、家乡咸水角,等等。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如广州酒家的满汉全筵、北园酒家的时果美点、泮溪酒家的点心宴、南国酒家的潮州菜、大三园酒家的红烧大裙翅、大同酒家的金牌化皮乳猪等。

③广州多数酒家、餐馆都经营“三茶两饭一夜宵”,而且集饮食娱乐于一体,营业时间长,饮食市场各种风味兼容并蓄,多方面满足了各类游客的需要。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三段话的意思。(2分)

(2)向外省的朋友介绍一种广州的美食,要求美食特点突出,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超40个字。(3分)

6、下图是《读者》的徽标,画面是一只绿蜜蜂,请用简洁文字对其含义加以解释。(3分)

古诗文(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B 明月别枝惊鹊,青风半夜鸣蝉。

C 雾松沆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E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F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G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6选4,共4分)。

① 天街小雨润如酥, 。

② 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 蒹葭萋萋, 。

④ ,夕贬潮阳路八千。

⑤ 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⑥ 安得广厦千万间, !

⑦,愁云惨淡万里凝。

(3)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三选二,共4分)。

①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之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句子回答)

②愁是人的一种感情,本来无形又无重,但李清照却用“, ”,形象地写出了愁的重量。

③任写两句相连的描写农村人纯朴好客的诗句 , 。

8、解释下面文言句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⑴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⑵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

⑷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 ()

⑸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55分)

三、古诗文(16分)

阅读甲、乙文段,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甲)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天子之怒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休祲降于天 皆朝于齐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不可与争锋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说唐雎和邹忌获得成功的妙处?(4分)

1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归 园 田 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请你通过想象,描述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所体现的情景;(2分)

然后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一情景。(1分)

我们学过多篇陶渊明的作品,你一定对陶渊明有所了解,请结合你对他的认识,

说说对“但使愿无违”中“愿”的理解。(3分)

四 现代文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12—13题(6分)

未来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它在深海高压低温的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状体中形成水合甲烷。这种水合甲烷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②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为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

③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在海底发现57处,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④据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了新希望。

⑤我国探测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为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预计到,石油净进口量约1亿吨,将增至2亿吨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开发可燃冰资源,对我国的后续能源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8.1亿元对这项新能源的资源量进行勘测,有望到前后摸清可燃冰家底,进行可燃冰试开采。

⑥但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由此可见,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需要小心对待。

13、选出与文章内容一致的一项:(3分)

A、水合甲烷可直接点燃,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因此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B、我国探测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

C、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D、目前我国已投入8.1亿元进行可燃冰开采。

1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⑤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B、⑤段划线句“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中的“净”不能删去。

C、由文章内容可知,人类目前已陷入能源危机。

D、由文章内容可以推断,虽然可燃冰有种种优势,但由于它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危害严重,这种未来的新能源将不被人类使用。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10分)

文段一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节选自冰心《谈生命》

文段二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候,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冰心《霞》

15.下面是对文段内容及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一具有哲理性、议论性的特点,具有作结论的性质。

B.文段二全是抒情,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再点明命意。

C.作者在这里提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与痛苦是生命之歌的主旋律。

D.“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两句是作者积几十年生活经验写成的精警之句,它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身孕育着快乐与痛苦,感谢生命是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

16、你能感受到两个文段中的什么哲理吗?请举一例说说。(3分)

17、“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两段选文及自身经历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 题。(23分)

人 间 情 分

张曼娟

⑴下着梅雨的季节,令人心浮动,生活烦躁起来。尤其是上下课时,捧抱着大叠教材讲义,站立在潮湿的街头,看着呼啸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车辆,却拦不住一辆计程车,那份狼狈,无由地令人沮丧。

⑵也是在这样绵绵密密雨势不绝的午后,匆忙地赶赴学校。搭车之前,先寻觅一家书店,影印若干讲义给学生,因为时间的紧迫,我几乎是跑进去的,迅速将原稿递交给从未谋面的年轻女店员。

⑶那女店员有一双细白的`手掌,铺好原稿,开动机器,她先印了两张尺寸较小的,尔后将两张影印稿并排印成一大张。抬起头,她微笑地说:“这样不必印八十张,只要四十张就够了。好不好?”

⑷我惊异地看着她继续工作,在影印机一阵又一阵的光亮闪动里,也惊异地看着她的美丽。

⑸原本,她的五官平凡无奇。然而,此刻当我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这样宁谧的气氛中,她不再是个平凡女孩。

⑹我看着她仔细地把每一张纸整齐裁开,叠好,装进袋子,连同原稿递还给我。付出双倍劳力,却只换来一半的酬劳,她主动做了,还显得格外光彩。

⑺离开的时候,我的脚步缓慢了些,焦躁的感觉,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温柔中,并且发现,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种自在心情。

⑻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奋的热烈情绪,反而能在阳光海滩以外,见到更多更好的东西。

⑼望安岛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刚从海中捞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轻划,会发出筝的声响。夏日渡海,从望安岛到了将军屿,一个距离现代文明更远的地方。有些废弃的房舍仍保留着传统建筑,只是屋瓦和窗棂都绿草盈目了。岛上看不见什么人,可以清晰听见鞋底与水泥地的磨擦,这是一个隔绝的世界呢!

⑽转过一丛丛怒放的天人菊,在某个不起眼的墙角,我被一样事物惊住了——一具蓝色的公用电话。

⑾不过是一具公用电话,市区里多得几乎感觉不到,然而,当我想到当初设置的计划,渡海前来装置,架接海底电缆……那么复杂庞大的工程,只为了让一个人传递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为这样妥帖的心意而动容了。

⑿一个月的大陆探亲之旅,到了后期已如残兵败将,恨不能丢盔弃甲。大城市的火车站规模不小,从下车的月台到出口,往往得上上下下攀爬许多阶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过我们的负荷能力了。

⒀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车站阶梯上,我们一步也走不动,只好停下来喘息。一个年轻男子从我们身旁走过,像其他旅客一样;而不同的是他注视着我们,并且也停下来。

⒁“我来吧!”

⒂他温和地说着,用卷起衣袖的手臂抬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顶端。我们感激地向他道谢,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隐遁在人群中。

⒃穿着白色衬衫的背影,笑容像学生般纯净,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

⒄现代人因为寂寞的缘故,特别热衷于谈情说爱;然而又因为吝啬的缘故,情与爱都构筑在薄弱的基础上。

⒅有时候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会忍不住自问,我曾经替不相干的人做过什么事?

⒆人与世界的诸多联系,其实常常是与陌生人的交接,而对于这些人,无欲无求,反而能够表现出真正的善意。

⒇每一次照面,如荷花映水,都是最珍贵最美丽的人间情分。

18.读完文章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①文章写了三个小故事,请选择其中一个,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2分)

②三个小故事内容的共同特征是: , 。(2分)

19.⑴ 第⑷段“我惊异地看着她继续工作,在影印机一阵又一阵的光亮闪动里,也惊异地看着她的美丽。”第⑸段“原本,她的五官平凡无奇。然而,此刻当我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这样宁谧的气氛中,她不再是个平凡女孩。”——我为什么既认为她“美丽”,又认为她“五官平凡无奇”?(4分)

⑵文章在⒀—⒃段对助人者作了简洁的描写,请你用词语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2分)

20.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洁分析划线句“一个月的大陆探亲之旅,到了后期已如残兵败将,恨不能丢盔弃甲”。(4分)

21.⑴文中哪一句指出了社会上很多人缺少爱心、道德之心的原因?(3分)

⑵文中哪句话能使我们欣慰地感觉到社会上富有爱心的人将越来越多?(3分)

22.仿照“ 每一次照面,如荷花映水,都是最珍贵最美丽的人间情分。”写一个句子。(3分)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五、写作(6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令人神往的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二) 1、2、3、4、5﹍﹍只不过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一餐能吃几碗饭?一人能分几个梨?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数字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今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数字。有的时候,多一个数字,少一个数字,都会给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你对数字有何认识?你与数字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请选择与数字有关的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

答案

1、C,A、菁(jīng) B、篙(gāo) D、缺(quē)。

2、D 3、B4、D

5、(1)示例:食在广州 广州食文化丰富、深厚(意对即可)

(2)示例:虾饺,以鲜虾为馅,半透明的皮内鲜饺馅料隐约可见,形似一根香蕉,清鲜味美、爽滑而有汁。(准确说出该美食特点即可)

6、表现了采取丛刊精华、服务读者的理念。

7、(1)FG

(2)①草色遥看近却无;②奉命于危难之间;③白露未晞;④一封朝奏九重天;

⑤佳木秀而繁阴;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⑦瀚海阑干百丈冰。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或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8、(1)总共 (2)通“德”,感激 (3) 愁 (4) 跑(5) 靠近

9、D

10、秦王屈服了,直身坐着向唐雎道歉。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通过政治改革)战胜(别国)。

11、参考: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邹忌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

12、(1)参考:天微微亮,我就早早起身去除草,一直到月亮升起,我才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 披星戴月

(2)“愿”的理解:诗中指脱离污浊官场,返回自然,过喜爱的村居生活的心愿。

13、C(A应为几乎不产生,B应为陆上石油,D应为20才进行试开采。)

14、D(不能从原文推出)

15、B(这个文段全是议论。)

16、例①“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例②“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例③“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例④“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举例1分)以上四句阐述了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了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2分,意思对即可。)

17、比喻。 第二问参考答案:学生有了德智体美劳等丰富多彩的经历,才会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 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成功与失败等,只有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能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体会深刻,表达流畅。

18. ① 第 1 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女孩付出双倍劳力,却只换来一半的酬劳为我影印讲义。

第 2 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孤岛上架设了公共电话。

第 3 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我在大陆旅行时,得到一个青年的帮助。

②共同特征是:替 人 着 想 ,不 求 回 报 (每格填一字)。

19. ①我认为她“美丽”,是因为女孩“付出双倍劳力,却只换来一半的酬劳”的行为感动了我;“五官平凡无奇”是对女孩外貌的客观的描述。

②细心、谦逊

20. 语言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旅行的累。

表现手法的作用:为下文写青年给自己帮助的及时起了烘托的作用。

21. ⑴、因为吝啬的缘故,情与爱都构筑在薄弱的基础上。

⑵、有时候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会忍不住自问,我曾经替不相干的人做过什么事?

22.写出比喻给一分,句子内容,句式符合要求给二分

篇2:小升初语文联考模拟试题

小升初语文联考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枯涸(hé) 踱步(dù) 戛然而止(gá)

B.伎俩 (zhī) 要挟(xié) 不屑置辩(xiè)

C. 颓唐(tuí) 蜷缩(juǎn) 忐忑不安(tè)

D.阻挠(náo) 岔道(chà) 寝食难安(qǐ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脉博 静谧 唏嘘 焦躁不安

B.摩挲 璀璨 青睐 谈笑风生

C.伶俐 仓穹 慷慨 甘败下风

D. 铿锵 懒惰 防碍 世外桃源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B.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句子是( )(2分)

A.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合作,积极探索。

C.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5、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2分)

A.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色厉内荏

B.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口是心非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D.呆若木鸡 一日三秋 如虎添翼

6、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

(1)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一线光亮。

(2)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3)渐渐的,渐渐的,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4)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5)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6)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

A.(4)(6)(5)(2)(1)(3) B. (4)(5)(2)(6)(1)(3)

C. (4)(5)(6)(2)(3)(1) D. (4)(5)(6)(3)(2)(1)

7、下面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他不能给你讲真话。B.难道他能不给你讲真话?

C.他能不给你讲真话吗? D.他不能不给你讲真话。

8、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2分)

A、千树落花红B. 云傍马头生C.山高月上迟D.春到鸟能言

9、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1)拈轻怕重()(2)举一反三( )

(3)犹豫不决()(4)囫囵吞枣( )

10、写出有关寓言、历史故事的成语各两个(4分)

寓 言(1)(2)

历史故事(1) (2)

11、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在语文考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大家坐立不安,非常着急。

改成比喻句:

(2)李宁严肃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成转述句:

(3)仿写:大自然像一本书,藏着丰富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掘。

大自然像 ,等着

12、根据人物、情节写书名。(4分)

(1)过五关斩六将( ) (2)黛玉葬花( )

(3)卖火柴的小女孩() (4)智多星吴用( )

13、把下列谚语、俗语补充完整(2分)

(1)千里之行, 。

(2)书山有路勤为径, 。

14、古诗文默写(6分)

(1)待到山花烂漫时, 。

(2)子曰:“ ,可可以为师矣"

(3) ,不教胡马度阴山。

(4)王师北定中原日, 。

(5)九州生气恃风雷, 。

(6)不要人夸颜色好, 。

二、阅读(40分)

(一)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5、解释字义(2分)

(1)任()(2)尔()

16、“咬定”,这是 手法。(1分)

17、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 的品质。(2分)

18、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 ?的风骨。(2分)

篇3:中考英语一模联考试题(带答案)

四、阅读理解。

My first photo was taken at the age of 9.While I couldn't even remember the model of the camera,I do remember the enjoyment of looking through the photos.

When I was 16 years old,I bought a Canon camera before an overseas trip.Over the years I took many photos with it.There's Aunt Sarah,smiling in front of Buckingham Palace;Aunt Sarah,smiling under the Eiffel Tower;and Aunt Sarah,smiling in a Venetian Canal.Everyone knows what Aunt Sarah looks like.They also know what Europe's great landmarks(显著地面景观) look like.I didn't think about composition(构图) when taking the photos.

After the camera was stolen,I didn't buy one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I didn't want to buy a camera that I work difficulty until I found a Vivitar Series camera.It worked well in natural light,and I took a lot of photos with it.From then on,I had an artist's eye.My pictures were not of familiar Greek architectures.Instead,I took pictures of farmers at work in the field,fishermen repairing their nets.I captured(抓住) the color and character of the country.My friends were so interested that they asked for more.

Of course,I won the first prize easily in some photo competitions.My friends often told me that I moved from an amateur(业余爱好者) to an artist.

3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writer's first camera was very __C__.

A.advanced B.hightype

C.simple D.ugly

37.The latest photos of the writers are mostly about __B__.

A.only the smiling persons

B.the character of the country

C.the familiar Greek architectures

D.lots of famous buildings

38.One can become an artist if he __C__.

A.takes a camera with him

B.knows the history of a place

C.is interested in not only the landmarks but also the people of a place

D.learns how to draw and paint pictures of a place

39.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__A__

A.My first photo B.A lost camera

C.A photographer D.An artist

五、短文填词。(,佛山)

阅读下面5段语言材料。从A到F选项中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标题,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Here are some things you can do to help stop 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

40.Walk,cycle,take a subway or a bus.Ask your parents to u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instead of using cars too often.

41.Think before you throw away waste.Cut down on how much you throw in the waste.And be sure to take ewaste,like computers,mobile phones and harmful waste to a special recycling waste bin.

42.When it comes to your shopping habits,think of buying products that are better for the environment or that are made from recycled materials,and above all,have less or no packaging(包装).

43.It takes a lot of energy to heat water.Don't always heat the water when you do washing with the washing machine.Wash a full load of clothes in cold water.

44.Talk to your friends, family and school teachers.Teach them what you've learned and make your house and school as green as possible.Think of ways to educate others.Create fundraisers(募捐活动) in your local community to make a change.

A.Don't throw away waste.

B.Avoid products with a lot of packaging.

C.Recycle more.

D.Use less hot water.

E.Drive less.

F.Spread the word.

40.__E__ 41.__C__ 42.__B__

43.__D__ 44.__F__

六、书面表达。(,西宁)

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保护我们的地球是当前最重要的事。请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倡议你的同学从小事做起,加入低碳生活一族。(首句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要求包括以下要点:

1.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2.去超市自备购物袋;

3.不要购买不必要的东西;

4.不要购买一次性餐具;

5.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With global warming getting worse,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live a low carbon life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greenhouse gases.

We'd better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paper and electricity we use.We should also use less carbon and oil.It's importan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and computers when we leave the room.We should take our own bags when we go shopping instead of using plastic bags from supermarkets.We can buy fewer clothes that are unnecessary.We shouldn't buy or use oneoff cups,chopsticks or bowls.It's good for us t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instead of taking cars.We can also plant more trees to freshen the air around us.

Let's take action and create a lowcarbon society.

篇4: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6分,共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2分)

A、不逊(xùn) 宽恕(shù) 黝黑(yǒu) 油光可鉴(jiàn)

B、尴尬(ɡān ɡà) 炽热(zhì) 迁 徙(xǐ) 不屈不挠(ráo)

C、田圃(pǔ) 静谧(mì ) 亵渎(xiè dú ) 吹毛求疵(cī)

D、侥幸(jiǎo) 慰藉(jiè ) 戏谑(xuè)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的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B、杨利伟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常常令同行俯首称臣。

C、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李娜终于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D、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B、夏天的南洞,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C、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教育制度。

D、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4、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一次来到鸡足山,早晨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金顶,那里已经是 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②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 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普遍采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

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十九世纪末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6、根据提示填空。(其中①——③小题必做,④⑤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做, 算前一题。每空1分,共6分。)

① ,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③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情怀,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的句子是: 。

④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⑤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作为你的座右铭: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第7小题,共6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作原料,用生石灰、工业强酸强碱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记者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有舆论认为,药监局应该扩大“毒胶囊”抽检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媒体曝光的9个企业的13个不合格批次产品。公安部于4月19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密排查、严厉打击“毒胶囊”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已立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业明胶和胶囊生产厂家10个,现场查扣涉案工业明胶230余吨。国家药监局表示,对于此次通报的问题胶囊,已责成企业所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查封上述企业胶囊剂生产场所,责令上述企业立即召回检验不合格批次药品,由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销毁。

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② 从“毒胶囊”事件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③ 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杜绝或减少“毒胶囊”事件的发生?(2分)

篇5:淄博市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辗转(zhǎn) 聆听(líng) 随声附和(hè)

B.慰藉(jí ) 赡养(shàn) 相得益章(zhāng)

C.帷幕(wéi) 藐视(miǎo) 目不暇接(xiá)

D.追溯(sù) 提防(dī) 贻笑大方(y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淄博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发了以猪龙河、玉龙河为代表的系列水系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在今年的法国网球赛中,中国选手李娜力克对手,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叹为观止。

C.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旧居,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

D.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4.综合性学习。

毕业前夕,班级要制作一期以“光阴的故事”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栏目。

【岁月如诗】光阴似箭,岁月无情。你认为下面哪句诗没有表达这一主题,不应入选本栏目。( )(2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折。

C.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岁月留影】时光匆匆,岁月留痕。记录光阴流逝的或许是一本尘封的日记,或许是一片枯黄飘落的树叶,或许是一张历经沧桑的脸庞……请你从生活中选取一个镜头,并借助联想作简要描绘。(3分)

答:

【岁月留言】在即将毕业之际,回顾四年的光阴,你一定感慨万千。请写一段话,作为初中生活的留念。(3分)

答:

5.默写填空。(6分)

(1)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中秋来临之际,某月饼公司可以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哪两句诗印在包装盒上,既能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愿,又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4)梅、松、竹因不畏严寒,品性高洁,被称为“岁寒三友”。请任选其一写出两句赞颂它的古诗。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第6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策: (2)正患己不能知 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安可诬一世之人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岂借才于异代乎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译文:

10.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5分)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第5期)

1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春天的标准、 、春天的秘密。(2分)

12.文章引用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语句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3.请说出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答:

14.阅读第⑦段,分析加点词语“流连忘返”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5.阅读⑥⑦段,选出对两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春天从来不到高山驻足,春天到达海边的时间较晚,这是高山和海滨成为避暑胜地的根本原因。

B.热空气上升,高空高太阳又近,所以气温应该随地势升高而增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C.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而是先把地面烤热,所以空气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距离地面的高度。

D.春天迟到海边的原因是有两个:一是海水温度变化较慢;二是海风吹来吹去,影响气温。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番薯

龙应台

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的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十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

“你们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

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 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

“我是以色列人,在苏黎世住二十几年了。不,我不喜欢瑞士!”

不喜欢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国度?为什么?

“工业高度的发展,环境都被破坏了,你看,树也被砍了,草原上盖房子,大自然愈缩愈小……”她抱怨着,我心里在说:妇人,你简直人在福中不知福,在瑞士说环境污染?

我看到的湖,清得可以数水中的水草石头,雪白的天鹅、黑色的野鸭在雾中若隐若现,栗子落进湖里几声滴答。我看到一里又一里的草原,草原边有郁郁的森林,林中有潮湿长着果莓的小径。苹果树扎根在草坡上,熟透的红苹果滚下坡来,被花白的乳牛蹄子踩碎。牛脖子上的铃铛在风里叮当叮当传得老远。

而她在抱怨大自然的破坏?

“我比较向往你们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共存,尊敬大自然,体认人的渺小……”

我忍不住笑起来。又是一个向往东方文明的西方人!她大概在书店里买了两本封面优雅的介绍东方哲学的书,用空灵的画与空灵的文字谈禅家、说老庄。她怎么不知道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呢?或者曾经有个中国人热切地告诉她,中国是如何如何地与天地为一体,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山林缺少水土保持,水灾频发……

“我也不喜欢瑞士人的物质主义,一心一意只是钱、钱、钱。他们根本忘记了如何简单地去生活。你们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功利,你们比较讲究精神性灵上的追求,对不对?”

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

“而且,在瑞士,人的心很冷,人与人的距离很远。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美丽的房子、昂贵的汽车、漂亮的花园,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情,房子越大,人越寂寞。你们中国人很讲感情的,不是吗?”

“是的。”我很肯定地回答,她开心地笑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对她解释中国人与瑞士人一个重要的不同:中国人对“自己人”讲感情、重道义,对陌生人却可以轻易践踏。瑞士人或许对“自己人”非常冷漠,但他们对“陌生人”却显得相当“温情”;我若牵着幼儿的手出去,一副“妇孺状”,一路上不断有人帮我开门、关门、提菜篮、推婴儿车;连公共汽车都会在开动之后又特别为我停下来。

“住上几年你就会知道,”妇人握着我的手道别,“瑞士实在不可爱!你一定会想念中国的。”

我已经在想念中国了,可是我想念的中国不是她包装精美的东方幻想国,而是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

拎着番薯回家,要放在水里煮一煮。

(摘自《人在欧洲》,三联书店,1994年3月,有删改)

16.本文以“番薯”为题,但写“番薯”的内容却很少。“番薯”在文中有何任用(2分)

答:

17.文中的妇人和作者对瑞士和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瑞士中国

老妇人环境被破坏;讲求物质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

作 者

18.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语句。(4分)

(1)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提示:“不知道……也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一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答:

(2) 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提示:“我”为什么会感尴尬?)

答:

19.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着作者对中国怎亲的认识和情感?(4分)

答:

20.面对文中妇人对中国的这些认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4分)

答:

四、写作(共50分)

21.成长的路上,我们会经历很多,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份亲人的关爱,那次失败的体验……都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请以“ 的馈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是少于600字。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B(2分)

2.C(2分)

3.B(2分)

4.【岁月如诗】B(2分)

【岁月留影】示例:秋风起,黄叶纷飞,佝一只只金黄的蝴蝶,悠悠落地,遥相春日,满树绿叶的娇嫩,心中不觉一惊:光阴如此匆匆!(契合主题1分,描绘生动具体1分,情感表达充分发挥分,共3分)

【岁月留言】示例:时光如白驹过隙,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曾经的拥有与失落,都随风而逝,只有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化作美好的的回忆,永驻心间。(从语言表达和情感抒发两方面酌情减分,共3分)

5.(1)清风半夜鸣蝉(2)春蚕到死丝方尽(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示例: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竹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不得分,共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6.字面上是说迷路时,忽然发现了一个村庄,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只要写出哲理,意思对即可3分)

7.(1)用鞭子打,驱赶(2)担忧,担心(每小题1分,共2分)

8.B(2分)

9.(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每句1分,共2分)

(2)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后句也可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2分)

10.要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共3分,要点答出2点即得2分,最后一个要点2分,共4分,在表述上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11.春天的行程(“春天的脚步”也可,2分)

12.一是引出说明的内容,二是用文学语言,增加说明的生动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1个要点得2分,答出2个要点得3分)

13.运用了列数字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春天的标准。(说明方法2分,作用2分,共4分)

14.“流连忘返”本意是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春天在海边持续时间较长这一气候现象。(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共3分)

15.A(3分)

16.引出下文,在结构上首尾呼应。(每个要点1分,共2分)

17.

瑞士中国

老妇人我和大自然和谐共存;讲究精神性灵的追求;人与人之间很讲感情。

作 者自然环境优美,对陌生人很温情环境破坏严重;中国人重视亲情,但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每空2分,共6分)

18.(1)这一句式,一气呵成,层层递进地写出了祖国环境破坏之严重,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2分)

(2)老妇人认为中国人比较讲究精神性灵的追求,但现实里的中国人却正在变得越来越功利。老妇人描述的中国与现实的中国相差甚远,因而作者感到尴尬。(2分)

19.现实生活里的祖国尽管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她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作者深深地爱着祖国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认识2分,感情2分,共4分)

20.可从环境现状、精神追求、传统文化、爱心与责任心等方面谈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认识要深刻,语言要流畅。(思想2分,语言表达2分,共4分)

四、写作(共50分)

21.略

篇6: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含书写分2分)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6分)

过去的一年,对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必将载( )入史册的一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中国人以精彩绝lún( )的体育盛宴,让世界了解一个正在jué( )起的中国。“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中国人以chóu( )躇满志的矫( )健身姿,向世界展示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而面对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国人以不屈不挠( )的顽强意志,向世界表明一个日益成熟的中国。展望,我们正满怀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 ,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

(4)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经典诗词,常以它无声的力量抓住你的心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 , ”是豪迈者的气魄;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 ”是归隐者的超然;岑参的“ ,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送别者的柔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是奉献者的赞歌……

(7)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说:“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更重要。”请写出学过的古诗词中表现坚定信心的诗句: , 。

3.综合性学习(4分)

初三(1)班开展了主题为“趣味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小组任务是组织一场“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请你参加。

(1)A同学想以“语文”的“语”字起头让大家做“成语接龙”游戏,请你试试看,最少填三个(必须是成语)。(2分)

语重心长→ → →

(2)B同学带你走进趣味语文园,让你完成“心”的归宿,请你任选以下的“心”,仿照前面句式写出两句。(2分)

虚心 诚信 专心 宽心 灰心 私心 歹心 妒心

信心,它是飞向理想王国的“神天使”。

恒心,它是通向事业大门的“通天梯”。

4.名著阅读(4分)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发,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①一同消灭了。(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注①:明社:明朝社稷。

(1)文学名著《水浒》中有的梁山英雄是根据其体貌特征来起绰号的,如美髯公朱仝、黑矮汉(黑三郎)宋江等。请你从文段中再选两种体貌特征,写出对应的英雄姓名。(2分)

(2)文段最后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杜甫《望岳》和《春望》,完成题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C.《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

D.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6.杜甫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两首诗加点字(“钟”和“溅”)任选一例加以赏析。(2分)

我选 ,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丙)邹与鲁讧①。邹穆公问曰:“吾有司②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③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⑤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慢上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⑥夫民今而后得反⑦之也。君无尤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有司:与下文的“长上”都指官吏。③莫之死:没有百姓为他的长官而死。④疾:憎恶。⑤转:弃尸。⑥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百姓,百姓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 ⑦反:报复。⑧尤:责备、归罪。

7.给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4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诛之,则不可胜诛

8.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2分)

A.寡助之至 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人不知而不愠

D.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千里不敢易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

10.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 指 (用乙文原句回答),(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可以用(甲)文中哪些语句来印证?(2分)

11.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三个语段均表现了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取信于民的思想。

B.(甲)段采用议论方式,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进行说理。(乙)(丙)两段则采用人物对话方式,在对话中体现自己的主张。

C.(甲)(丙)两段文字选自《孟子》,(乙)段选自《左传》,作者是春秋时代的左丘明。

D.孟子的说理善用排比、对比,语势充沛,这一特点在(甲)(丙)两个文段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13分)

漫话阶梯(刘心武)

①最早的阶梯,追求的完全是连接两个以上的不同平面的功能性。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梯逐渐具有了心理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建造阶梯,不仅是A为了方便从一个平面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平面,而且也是B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②比如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本来,那地面是平的,可以平地起殿堂,但为了体现出天子的威严,就先起五米高的基座,再建造大殿,而分为几层的基座,再以阶梯连接,阶梯中段专供皇帝行走的部分,称御道,用最优质的汉白玉石,雕出祥云飞龙的图案。过去都称皇帝为“陛下”。“陛”是皇宫阶梯的专称。明明皇帝高高在上,臣民在他殿堂的阶梯下,似乎称他“陛上”才对,但皇帝至少在口吻上喜欢贬低自己,比如自称“寡人”,这份虚伪很有意思。

③中国古典建筑,不仅是皇宫,像祭坛、寺院、道观、王府等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都一定要平地垒起高基座,建造有气派的阶梯,以体现出对神佛贵人的尊敬。现在仍存在的河南开封龙亭,是将这种心理需求达于极致的典型。它是在平地拔起的十三米高台上盖出一个殿堂,里面供奉着称颂“真龙天子”即“皇帝万岁”的牌位,专用于在彼处由钦差大臣宣谕“圣旨”。殿堂即“龙亭”前面的台阶分三层共72级,故意建造得相当陡峭,那夸张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发出心理反应。

④近代社会建筑中的阶梯仍可起到主导人的心理意识的作用。由吕彦直设计的完成于1929年的南京中山陵,由陵下到陵寝主体,落差为73米,设置了八个过渡性平台,一共有392级台阶(当时中国人口为三亿九千二百万)。当谒陵者在头几个平台的阔台阶上往上行走时,所望见的只是天宇,要随着一步步地攀登,那顶部的蓝瓦祭堂才会慢慢地浮现眼前。这就是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能够“默默想音容”,将崇敬与缅怀的情绪达于浓酽。

⑤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有意将其基座与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取齐,但阶梯的设计,则采取了广阔通透的方式,尤其是东门阶梯的设计,很有大国气派,可以容许成百上千的人同时拾级而上,确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

⑥城市公众共享的阶梯设置,一定要突破狭隘的功能需求,营造出奇趣妙境。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是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最出彩的就是1723年由德·桑蒂斯和斯佩基设计的那一组面对“破船喷泉”的扇形阶梯,它不仅是“视觉冰激凌”,更可以当作舞台承载多种形式的表演。已经有太多的电影利用它作为背景去表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命运,那一组台阶实际上已经是人们熟悉的具有生命的存在。

⑦至于室内的阶梯,我们习惯叫作楼梯的建筑部件,虽然如今有了电梯,但它们仍是不可或缺的。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华侨大厦,它的大堂南侧那一架弯转落地的宽大阶梯,十分堂皇,风姿高雅,是“以梯吟唱”的代表作。民居里的阶梯,现在花样很多,法式的旋转楼梯似乎相当流行。

⑧阶梯并非简单事物,在当下生活中,除了其实用性,“阶趣”应该是设计者考虑的重点,特别是涉及到公众共享时。

12.完成下面的表格,归纳阶梯具有的心理属性。(3分)

紫禁城三大殿

河南开封龙亭

体现出对神佛帝王的尊敬

南京中山陵

北京人民大会堂

13.第①节中划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分)

14.阅读第⑥节,品味加点词“视觉冰激凌”的妙处。(3分)

15.以下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古到今,先中国再外国,由室外到室内,说明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B.紧扣“阶梯具有阶趣”这一说明中心,开篇总起,逐层递进,环环相扣。

C.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如第⑦节中举王府井大街华侨大厦一例,生动地说明了室内阶梯体现阶趣这一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语言准确平实,如第④节中加点的“只是”“才”“慢慢”等词语写出了中山陵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心理的特征。

16.我们在八年级学过的《台阶》一文中台阶具有怎样的心理属性?(2分)

(四)阅读下面小说,回答问题(13分)

赤子情怀(马乔里·金南·罗林)

我住在卡罗来纳的雾峰山。那是个秋天,我需要安静远离人群。我思想混乱,山中的空气能帮我更好地写作。我也想看秋天的红叶、南瓜,想感受自由自在生活的兴奋。这些,我在孤儿院的一间小房子里都得到了满足。

搬进这间屋子时,我请求孤儿院的嬷嬷派个男孩儿砍些生炉子的柴料。

大约一周后,一个小男孩儿站在我面前,我的狗派特没有龇叫着提醒我。这个男孩儿穿着一条破旧的裤子和一件洗得单薄的衬衫。寒风凛冽,他却没穿鞋。

“今天我来劈柴。”他冲我笑了笑,“我认识各种各样的木头,太太。我在孤儿院劈柴已经很久了。”

那天我静下心来写了一下午。太阳慢慢落到了阴冷的山后,我听到门外男孩儿的脚步声。

“现在,我必须去吃饭了。明天下午我再来。”

我给了他一些钱,他瞅了瞅我,又瞧了瞧钱,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他没说出口。他转过身去,又扭头冲我嚷道:“明天我要砍些小块儿的。你需要些小薄块儿的、中块儿的和一些大块儿的。”

第二天,他又来了,而且一直干到该收工的时候。他的名字叫杰瑞,12岁,从4岁起就来到了孤儿院。

那天斧子把儿坏了,杰瑞说孤儿院能修。我给了他些钱去修理,他却不接受。

“这钱我来出,太太。是我弄坏的,我砍木头没有砍准位置。”

“但是杰瑞,没有人每次都能砍准位置。斧子把手也不牢,我会和卖斧子的人讲的。”

直到听见我这样讲,他才愿意接受这份钱。

寒冷的一天,杰瑞挨着我坐在火炉边。我的狗伏在他的身旁,我们望着燃烧的火炉,突然,杰瑞说起了他以前从未讲过的话:“您看起来像我妈妈,尤其是坐在火炉边时。我妈妈住在曼威尔附近。”

得知他有个妈妈,我大吃一惊。另外,我也很生她的气。她怎么能抛弃这么可爱的男孩儿?他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心中充满疑惑却不敢询问,害怕勾起他的痛楚,因而和他说话小心翼翼。

“你最近见过妈妈吗?”

“我每个夏天都能见到她,她派人来接我。”杰瑞满心欢喜地诉说着,“她一有机会便从曼威尔来看我。她现在不工作。她想送我一只狗,可他们说,在孤儿院孩子们不能有狗。她前些时候还送给我一件温暖的休闲服,她还送给我一辆自行车呢!当其他的孩子答应小心爱护时,我就让他们骑自行车玩。”

我努力试图理解他妈妈。她没完全忘记他。但为什么呢?除了穷还有其他原因吗?

杰瑞仍很快乐,用很柔和的语调说道:“我要用您给我的钱为妈妈买副手套,白色的手套。她喜欢白色的手套。”

我完成了我的写作,但高兴不起来,思绪还在游离。自从那夜炉边谈心之后,我们再没谈起她。他有个妈妈,不管什么样的妈妈,这个事实令我为他感到欣慰。

我准备离开时,对他说:“杰瑞,你已是我的好朋友。明天我们分别以后,我会时常想起你,会非常想念你。派特也会想你。”

他一句话也没说。

我望着他沉默不语地爬上了小山,期待他第二天来为我们送行,但他没来。我把所有的东西放进了汽车,关上屋门,驱车驶往孤儿院去看他。我告诉那儿的嬷嬷我要离开,请她帮忙找一下杰瑞,我要和他道别。她迷惑不解:“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担心他生病了。昨晚,他没吃晚饭,一个孩子说他曾去林中散步。”

“这儿有点钱,”我说,“在他生日和圣诞节时,请您用它给杰瑞买点儿东西吧。要是我给他买东西,我怕和他妈妈买一样的东西,这样,请你们买,他会得到不同的东西,比如不会有两辆自行车。”

她诧异地看着我说:“山里没地方骑车。”

她的.愚蠢困扰着我。“我的意思是,我不想给他买他妈妈会给他的东西。如果我不清楚她已经给了他一辆自行车,或许我会送他一辆。”

她仍旧凝视着我。最后说:“我不明白,他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妈妈。他的妈妈在他4岁那年得了重病,把他送来孤儿院,后来还来孤儿院看过他,不久就死了。”

17.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杰瑞和“我”的故事,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我到雾峰山写作→杰瑞帮我劈木柴→ → → →我得知杰瑞妈妈早已病逝。

18.杰瑞的母亲早已去世,但杰瑞向我述说母亲时,却“满心欢喜”“很快乐”,你对此怎样理解?(3分)

19.杰瑞为什么不辞而别?请你根据文意作推测。(2分)

20.通读全文,你认为杰瑞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21.下面两题任选一题进行作答。(3分)

(1)本文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待杰瑞母亲早已不在人世,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三、写作(50分)

22.肖伯纳说:“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害羞的经历。你可能为说错话、做错事而害羞,可能因害怕被拒绝、被嘲笑而害羞,也可能因怕生、胆怯而不好意思……害羞是一种自省,是一种自律,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焦虑与压抑,有时也是一种美。

请以“害羞”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篇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1、伦 崛 踌 zǎi jiǎo náo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可以放宽)

3、(1)长生不老 老当益壮 壮志凌云(长治久安 安贫乐道 道听途说……)填出一个不给分,两个给1分,填出三个给2分)

(2)虚心,它是金色秋天的“丰收者”。诚心,它是友谊园圃里的“艳丽花”。专心,它是攻无不克的“金刚钻”。灰心,它是时代洪流的“淘汰者”。私心,它是走向深渊的“大祸根”。歹心,它是残杀自身的“刽子手”。宽心,它是健康益寿的“灵芝草”。妒心,它是人体内的“毒性瘤”。(再如其他三字语:“拦路虎”“垫脚石”“金钥匙”等等)

4、(1)(写出1个给1分)头陀:武松;胖大和尚:鲁智深;青面:杨志;黑大汉:李逵;茁壮妇人:孙二娘;姣长妇人:扈三娘……(2)对五猖会热切盼望和向往;对现今五猖会的简单感到遗憾和失落。

5、 C(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

6、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连花也流泪,表达诗人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

7、限制;赐福;案件;尽、完

8、 A

9、(1)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只要君王施行仁政,他的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死。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D(丙文没有运用排比)

附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府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上层的人工作轻慢并且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12、体现天子的威严 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崇敬与缅怀 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

13、不能颠倒,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第二个分句是文章说明的重点,本文就是紧扣阶梯的心理属性这一特征来说明的。

14、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西班牙广场上扇形阶梯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说明了阶梯能营造出奇趣妙境。

15、B 本文说明中心应是阶梯的心理属性;“逐层递进,环环相扣”之说没有依据。

16、《台阶》中台阶造得高,体现屋主人的地位高。

17、杰瑞跟我述说妈妈;杰瑞不辞而别

18、他爱他的母亲,想念他的母亲,始终在虚幻中想象母亲的存在,想想母亲对他的爱,这就表现了杰瑞对母亲的赤子之心。

19、他把我当作他的母亲,对我要离开很伤心,不能面对这种分离,所以悄悄地躲起来了(不想让“我”看到他的伤心难受,怕“我”知道真相。)

20、诚实善良,品行端正,坚强懂事、懂得感恩、 失去了父母的可怜的孩子。

21、(1)结尾评析(1)在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有震撼人心的效果;(2)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2)伏笔:前些时候她送给我一件很温暖的休闲服,而现在杰瑞却穿破旧裤子和单薄衬衫,说明杰瑞关于妈妈的述说是想像的。

篇8:高三语文三模作文

孔明鞠躬尽瘁,立志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安得广厦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老迈,身居茅屋,仍心系黎民……千千万万人,便炼就千千万万的励志人生,谱写出一曲曲励志的进行曲,在这花花世界中飞扬!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人的一生最美丽的不是拥有砖石般坚硬、闪亮的外壳,而是风雨吹打、岁月煎熬的逆风人生。前些年,中国内地热播一部风靡亚洲的励志韩剧——《大长今》,该剧女主人公医术精湛,药膳食补亦堪称美味。中宗十分信任她,将身体完全交给她诊断,并下赐“大长今”称号。但真正让人钦佩的不是这些,而是剧中女主人公长今在一段有一段的浪潮中恬淡平和、宠辱不惊、游刃而解。尽管她最后没能留在宫中,但与心爱之人结为连理的结局也令人称道。从长今身上我领悟到:人一辈子,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是付出了多,做到为心无愧,做到无怨无悔。就算是做一朵无人知晓的“梅花”,也会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阔达。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の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在酒吧重复唱着心声的艺人,在书桌前写着一封有一封被退稿文章的作家,在滂沱大雨下奋力训练的运动员……或许他们当中有的人是那个跑龙套的“路人甲”,或许他们当中还有人为了那数秒的镜头默默排练,或许他们当中有的人日既一日、年既一年吃着生硬的派分盒饭。但是他们相信自己这朵野百合也会有春天,相信自己会一鸣惊人!正如周星驰那部《喜剧之王》诠释地那样,每个人都在坚守着、创造着,为了自己那小小的梦想、大大的愿望,他们相信“天道酬劳”、相信“水滴石穿”,品味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品味跌倒又爬起的励志人生!

高三两校联考语文试卷试题

高三潍坊三模语文作文

潍坊三模语文作文范文

湖南省“三市七校”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物理一模试题

南京三模物理试题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试卷

初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必修三《发现》期末检测试题

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中毕业生联考三模语文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