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的试卷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桂佩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的试卷答案(共含11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桂佩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的试卷答案

篇1: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点P(2,-3)所在象限为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当ab时,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a-3b-3 B、3-a3-b C、D、

3.点A(-3,-5)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 )

A、(1,-8) B、(1, -2) C、(-7,-1 ) D、( 0,-1)

4.如右图,下列能判定 ∥ 的条件有( )个.

(1)(3)(4) .

A.1 B.2 C.3 D.4

5.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6-2x,x-5)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3

6.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1+ B.21+ C.3A=22 D.3A=2(2)

7.已知五个命题,正确的有( )

(1)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⑵有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3)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⑷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有理数

(5)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8.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 B.10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C.样本容量为100名 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

9.若 是49的算术平方根,则 = ( )

A. 7 B. -7 C. 49 D.-49

10. 如右图, ,且A=25,C=45,则E的度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点P在第二象限,P到x轴的距离为4,P到y轴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 )

1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13.若不等式组 解集为x2,则 的取值范围是 .

14. 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 和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那么,第三根木棒长 (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15. 在自然数范围内,方程x+3y=10的解是____ ___.

本文导航 1、首页2、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23、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3

16.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为无理数为

(相邻两个3之间的7逐渐加1个)

17. 小陈从O点出发,前进5米后向右转20,再前进5米后又向右转20,,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时一共走了_________.

18、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先从湖里捕捞100条鱼坐上标记, 然后放回池塘去,经过一段时间,待有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第二次再捕100条鱼,发现有5条有标记,那么你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

三、解下列各题(共76分)

19. (每题6分)(1)计算

(2) 解方程组

(3))解不等式组并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 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10分)

如图,EF∥AD,2,BAC=85.求AGD的度数.

解: ∵EF∥AD,2=____( )又∵23∥____( )BAC+______=180 )∵BAC=85AGD=_______( )

21(10分)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试计算 的值.

22、(10分)小龙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 他从中随机调查了40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况(收入取整数,单位:元),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表.(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请你估计该居民小区家庭属于中等收入(大于1000不足1600元)的大约有多少户?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篇2: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推荐

一、填空(25分)

1.20前面的第8个数是(12)。

2.比9多4的数是(13),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18)。

3.14里面有1个(十)和4个(一)

4.写数九十一二十十八

(9)(11)(20)(18)

5.看图填空。

(1)从左边数,第(2)、(6)和(8)个是,

是第(4)个。

(2)有(2)个,有(3)个,有(3)个.

(3)比多(2)个

6.看钟面填空。

(8)时(9)时大约(3)时

7.20和15中间的数是(16171819)(2分)

8.按要求排顺序。(3分)

(1)13,18,20,19,15,3

(3)(13)(15)(18)(19)(20)

(2)10,17,12,5,8,18

(18)(17)(12)(10)(8)(5)

二、在里填数。(12分)

5+(6)=11(5)+9=14(12)-2=10

8+(8)=167+(8)=159-(9)=0

9+(5)=1410-8=(2)4+8=9+(3)

(9)+9=184+9=(13)(5)+5=17-7

[关于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推荐]

篇3: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数学答案

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数学答案

一、知识之窗:(共20分,每空1分)

1、7/9的分数单位是( ), 1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2/5 的分子增加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8/9至少加上( )个1/9,和是最小的质数。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正方体可以说是( )都相等的长方体。

4、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作成一个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

5、12的所有约数和是( )。

6、在比100小的自然数中能被2、3、5整除的最大的数是( )。

7、按要求写出三组互质数:两个数都是质数( ),两个数都是合数( ),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 )。

8、2米的1/7是1米的( ),是( )米。

9、8÷( )=1/4 = ( )/24。

10、把两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快乐ABC(共7分,每小题1分)

1、用4、2、0三个数能组成( )个能被2和3整除的三位数。

A、3 B、4 C、6

2、把36分解质因数是( )。

A、36=4×9 B、36=2×2×3×3 C、36=1×2×2×3×3

3、下面分数中,最小的是( )

A、2/7 B、5/8 C、27/16

4、大于2/9而小于5/9 的真分数有( )个。

A、2 B、3 C、无数个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B、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C、互质的两个数的公约数只有1

6、把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这根铁丝的( )。

A、1/6米 B、5/6米 C、1/6

7、a/9是最大的真分数,那么a的值是( )A 8 B 1 C 9

三、小小评判家(对的画“√”,错的画“×”,(共5分)

B、1 C、9

1、长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2、1/16能化成有限小数。( )

3、一个数的约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4、因为42÷7=6,所以42是7的倍数,7是42的约数。( )

5、整理原始数据的一般方法是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

四、小小神算手(共38分)

得数(每小题1分,共10分)

4/5+ 2 = 1 - 2/7= 7/10- 3/10= 0.8×125-10 = 2/5 +3/5 =

1/5+3/5 -4/5 = 5/7+5/14 = 3/4+1/7 = 5×1.4 - 0.4×5 = 7/8-2/9 +1/8 =

2、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1) 13/15-1/6+5/6= (2) 25-5/12-7/18= (3) 2/3+1/6-5/12=

(4)2/3+4/5-(4/5-1/5 )= (5) 3C(19/21-9/14 )= (6) 7/15+11/15-(3/10+11/15 )=

3、解方程(求未知数x,每小题2分,共6分)

(1)1/4+ x =11/12 (2) x -3/16 =5/8 (3)x +(1/3+3/4 )=2

4、只列式,不计算(共4分,每小题2分)

(1)从9/10与1/2的差里减去一个数,得1/4。这个数是多少?

(2)13/15减去1/4 与2/9的和,差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一条公路已修14千米,还剩18千米,已修的占未修的几分之几?未修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5分)

2、一根铁丝,第一次截下1/5 米,第二次截下2/5米,还剩 1/5米,这根铁丝原来有多少米?(3分)

3、甲3分钟走213米,乙4分钟走325米,丙5分钟走505米,他们三人每分钟各走多少米?哪个走的速度快?(5分)

4、一个长方体铁皮桶长5米,宽0.8米,高0.4米,它能装水多少升?做这个铁皮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铁皮厚度不计)(5分)

5、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六(1)班全体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做花,其中男同学20人,平均每人做花280朵,女同学10人,一共做花3400朵,请问你,全班同学平均每人做花多少朵?(3分)

6、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下面是活动人数的原始数据,请你先整理这些数据填表,然后再完成统计图。(5分)

语文组:正正正正

数学组:正正正正正

美术组:正正正正

英语组:正正正正 ┰

体育组:正正正正正正

7、明明家有一个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体鱼缸,里面装有高30厘米的水,明明在往缸内放入一条鱼时,发现水面上升了0.5厘米。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说明:此题至少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再另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可做加分处理。 (4分+10分)

[20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数学答案]

篇4:-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一、填一填。(共31分)

1. 6+6+6+6=( )×( )

2、

每盘苹果( )个,( )盘苹果,一共( )个。

=

3、( )里最大能填几?

( )×4<27 ( )×8<50 6×( )< 32

4.5、在○里填上“>”、“<”或“=”。

9×6○50 3+3○2×3 1×7○0×7

5. 7×3=21,读作( ),其中7和3是( )数,21是( )

6.两个数的积是64,和是( )

7.把口诀填完整

( )三十 ( )六十三 三七( )

( )四十二 三三( ) ( )十八

8.计算8×9和9×8时,用的乘法口诀是( )

9. 看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再看算式写口诀

五七三十五 算式:( )( )

6×7=42 7×6=42 口诀:

10、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11. 写出各部分名称。

二.祝你都算对(28分)

1、口算(20分)

5×5= 2×2= 2×8= 5×9= 4×6=

7×3= 12+20= 6×6= 6×3= 89-34=

6×9= 7×6= 75-68= 8×3= 8×0=

6+6= 5×6= 7×7= 9+6= 5×1=

2、用竖式计算(8)

7×6= 9×5= 8×8= 5×7=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个6相加的和列式是( )。

①6+5 ②6× 5 ③5+5+5+5+5

2、7+7+7+7+7可以写成( )。

① 7×4 ②7×5 ③7×6

3. 孙悟空吃了5个桃子,猪八戒吃了孙悟空的6倍,猪

八戒吃了( )个桃子。

① 25 ② 30 ③ 36

四、解决下面问题。(共27分)

1、二年级(1)班有9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二年级(1)班一共有多少人(3分)

2.小红一天在校学习6小时,一个星期在校学习多少小时?(4分)

3、欢迎小动物

(1) 填一填(每空3分,共计12分)

只数

(2)每张桌子周围最多坐7只小猴子,4张小桌子够小猴子们坐吗?

(4分)

4. 妈妈买来一些桃子,如果每篮装8个,可以装4篮。妈妈一共买来多少个桃子?(4分)

答案

一. 共31分,第1题1分,其余每空1分。

1.4×6.

2.3 4 12 3×4=12

3. 6 6 5

4. >= >

5.7乘3等于21 因 积

6.16

7.三四 七九 二十一 六七(三) 得九 二九(三六)

8.八九七十二

9.5×7=35 7×5=35 六七四十二

10.一 两

11.边 顶点 边

二.1,口算 每个1分 25 4 16 45 24 21 32 36 18 55 54 42

7 24 0 12 30 49 15 5

2.竖式计算。每个2分。42 45 64

三.选一选。共6分,每题2分

②②②

四.每空2分 2 2 2 3

五.1.4×9=36

2.6×5=30

3.21 25 36 9 4×7=28 28>25 够坐

4.8×4=32

篇5: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或词组,读两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B 2.C 3.A 4.B 5.A 6.A 7.C 8.B 9.B 10.C

三、根据你所听到的问句,选出正确答句,读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C 2.B 3.A 4.B 5.C

四、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读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C 2.B 3.B 4.C 5.A

五、听录音,完成短文,读三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French; lives; ships; listening; him

笔试部分

一、写出下列词组的英语或汉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collect stamps 2. learn…from… 3. on Tuesday morning 4.talk about 5.write an e-mail to me

6. 立刻 7. 相同的爱好 8. 呆在床上 9. 11:45 10.大声地说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的括号内。(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B 2.C 3.B 4.C 5.A 6.A 7.B 8.A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三、从Ⅱ栏中找出能回答Ⅰ栏中问题的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E 2.B 3.D 4.C 5.A

五、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to water 2.are playing 3.are 4. cards 5.skating 6. watch 7.has 8.Nancy’s 9.her 10.go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Is; any 2.How; do 3.What; does 4.don’t; playing 5.time; for

七、阅读短文并判断正误,正确的写 T,错误的写 F。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F 2.F 3.T 4.F 5.T

八、阅读短文并选择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C 2.A 3.B 5.B 5. B

篇6: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对计算部分完成得较好,这也是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学生在作业上,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解决问题列式结果单位括号只写一半等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习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计算教学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以及第六单元)。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习。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习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习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习练习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习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习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习,为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表内乘法

(1)乘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

(2)乘法应用题,复习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习。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习“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习。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四、复习目标

(一)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习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二)复习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5、复习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五、复习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六、复习难点

1.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

3.厘米和米的复习

七、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4.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八、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转困措施

1.对各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转化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学困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点击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7: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要点]

1、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3、掌握混合两步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能解答一些简单的.两步运算实际问题。

5、掌握万以内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的数大小、会估计万以内的数。

6、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的数。

7、正确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8、能解答一些简单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1)进一步巩固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篇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二年级有学生26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计算的能力参差,动手操作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等。新课程内容多,说实话,好几个内容都把握不准。总的感觉是这册教材难度挺大的,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所以必须利用复习阶段,查漏补缺,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巩固一些基础知识。

二、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6.“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8.“找规律”的复习

找规律知识的复习重点是培养学生找循环规律的能力。

三、复习要求

【知识要求】

1.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和巩固发展技能技巧。

2.使学生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能力要求】

1.通过基本概念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要求】

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要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篇9: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一、考试基本情况统计。

本次二(1)和二(2)共有120人参加考试。二(1)班平均成绩92.71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9%,位于年级第一名;二(2)平均成绩89.07分,及格率100%,优秀率61%,位于年级第三名。

二.试卷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计算、填空、选择、判断、测量、统计和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双基。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1、口算部分是加减乘中最简单的一步计算,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做题较好,80%的学生全对。

2、填空:容易出错的是第4、8、9小题。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的第2小题650、(630)、680、695、(710),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是每次减15。第8小题是考查和5、7有关的口诀。第9小题中出错较多的是,个别学生不细心,没有认真计算。

3、第三大题选择:这个题目的第1小题,大部分学生因不理解讲台是什么而理解成讲桌出错,第4小题是谁家离得近,少数学生因对题不理解,得分率较低。

4、第四大题判断:出错最多的是第4小题,其次是第5小题。第4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认为锯掉一个角可能会是三个角,没有考虑到五个角的情况而出错。第5小题是加画一条线就增加了2个直角,这道题学生没有考虑到如果随意画有可能不是直角的情况。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参考]

篇10: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

1、4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2、用6、2、0、7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3、在右图括号里填上这扇门合适的长度单位。

4、

(1)竹林在水池的.()面。

(2)猴山的()面是水池。

(3)乐园在竹林的()面,

在水池的()面。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0+60=480-80=600+900=780-30=50+600=

700-500=72÷8=6×9=80+30=40×2=

5×30=20×7=43×2=2×13=21×3=

2、完成下列竖式。

1857668659981422

+321+218-798-359×2×3

3、比一比,算一算。

6+9=7+9=8+5=18-9=15-7=

60+90=70+80=80+50=180-90=150-70=

16-8=5×6=7×8=3×5=

160-80=50×6=7×80=30×5=

篇11: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复习内容与重点措施:

(一)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分三个层次复习。

(1)通过实验例子和操作复习100以内进位加法法和退位减法的算计方法,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增加一些简便计算内容。

(2)复习加减应用题分:分总关系,相差关系两大类。以生活数学为题材编写复习练习题。这部分有些个学生数量关系不太明确,要通过复习训练,达到每位同学明确基本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3)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复习时应用一些对比题,选择题,使学生明确加减应用题与乘除应用题意义,正确解题。加强两问应用题的练习,为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二) 表内乘除法

(1)乘法、除法知识部分。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掌握的比较好。难点是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明确乘除意义。

(2)乘除应用题,复习数量关系,增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的学习。部分学生掌握的乘除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是很扎实,要从数量关系着手,要重点复习“倍数”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弄清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几?的解题方法。

加强对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 ,正确解题。

加强对有余除法应用题的练习,特别是联系实际处理余数问题。

(三)厘米和米的复习。联系实际明确厘米和米的认识。根据实际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运用厘米和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二、复习的目标

1、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习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三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

(2)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计算,熟练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掌握加减乘除基本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三个数量关系,正确解题。

2.复习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1)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2)复习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三、复习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

2、复习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积极辅导差生,让基本的大纲要求必须100%的实现达到。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试题

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数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期末考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的试卷答案(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的试卷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