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的发言稿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盏淡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的发言稿(共含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盏淡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的发言稿

篇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的发言稿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一共选了四篇课文:《父亲,树林和鸟》,《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植物之间的“爱”和“恨”》,《失踪的森林王国》和两首古诗《小池》,》《泊船瓜洲》。另外还有一个“积累与运用”。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的父亲一生最喜爱的是——树林和歌唱的鸟。让人像是走进了优美的大自然,去感受鸟儿的呼吸,去聆听鸟儿的欢唱。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讲了作者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因为他们认为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进而体会人们美好,淳朴的心灵。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这篇课文各人们介绍了有关植物之间的科普知识,让人们知道植物之间也可以相生相克。

《失踪的森林王国》这则童话,以森林王国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它最后的消失,说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是很大的,唤起了人们环保的意识。

《小池》这首诗歌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这首诗写的是小池。小池里有一股细细的泉水,水面上有树的倒影柔和的阳光照耀着小池民,池中荷花尖上停着一只蜻蜓。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全诗基调总体上是愉快,喜悦的,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有关“人与自然”为主题的文章。三年级学生对这一方面了解不多。我们要向他们进行教育: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人和动,植物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保护她。节约用水,减少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让他们开展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准确书写,随文理解重点词句。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在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五、教具准备:

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片,相关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

六、教法,学法指导:

“积累与运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去感悟,去发现,去探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质疑,自己释疑。教师的点拨要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在朗读中领悟内容,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七、课时安排:

《父亲,树林和鸟》3课时,《花是种给别人看的》3课时,《植物之间的“爱”和“恨”》2课时,《失踪的森林王国》1课时,两首古诗《小池》,》《泊船瓜洲》共3课时。另外“积累与运用”共4课时。

篇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西师版三年级说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

中心发言人:绿叶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一共选了四篇课文:《父亲,树林和鸟》,《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植物之间的“爱”和“恨”》,《失踪的森林王国》和两首古诗《小池》,》《泊船瓜洲》。另外还有一个“积累与运用”。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的父亲一生最喜爱的是--树林和歌唱的鸟。让人像是走进了优美的大自然,去感受鸟儿的呼吸,去聆听鸟儿的欢唱。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讲了作者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因为他们认为花是种给别人看的,进而体会人们美好,淳朴的心灵。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这篇课文各人们介绍了有关植物之间的科普知识,让人们知道植物之间也可以相生相克。

《失踪的森林王国》这则童话,以森林王国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它最后的消失,说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是很大的,唤起了人们环保的意识。

《小池》这首诗歌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这首诗写的是小池。小池里有一股细细的泉水,水面上有树的倒影柔和的阳光照耀着小池民,池中荷花尖上停着一只蜻蜓。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全诗基调总体上是愉快,喜悦的,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有关“人与自然”为主题的文章。三年级学生对这一方面了解不多。我们要向他们进行教育: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人和动,植物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保护她。节约用水,减少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让他们开展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准确书写,随文理解重点词句。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在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五.教具准备:

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片,相关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

六.教法,学法指导:

“ 积累与运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去感悟,去发现,去探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质疑,自己释疑。教师的点拨要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在朗读中领悟内容,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七.课时安排:

《父亲,树林和鸟》3课时,《花是种给别人看的》3课时,《植物之间的“爱”和“恨”》2课时,《失踪的森林王国》1课时,两首古诗《小池》,》《泊船瓜洲》共3课时。另外 “积累与运用”共4课时。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西师版三年级说课)]

篇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新时代的儿童,在春天的雨露下,像盛开的花朵,愉快的生活,茁壮的成长。他们用鲜艳的红领巾,与明媚的春天,宽阔的大地组成了五光十色的多彩世界。感受生活得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来之不易是本组教材的专题。

“识字6”展现了几幅现实生活得美丽风景图,让孩子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是让学生了解“昨天”,让他们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课文《画家乡》是让学生感受“今天”,让他们知道伟大的祖国是多么辽阔,是多么美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热情。诗歌《快乐的节日》是让学生展示“明天”,让学生在珍视今天的同时,快快乐乐地拥有美好的明天。

这是一组实施美育的好教材,我们应该凭借教材,带领学生欣赏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抓住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培养美的情操。教学时,可借助本组导语,引导读目录,让孩子借助拼音浏览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叫草内容,并提示学生围绕“幸福生活”的专题,主动发现、收集有关材料。学完本组课文后,把这些材料展示给大家,看看谁的收获大。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唱歌比赛、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本单元66个字,会写3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了解数量词的使用方法,并练习使用数量词。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前要求学生广泛搜集与课文有关文字资料及图片,使学生形成一种感性认识。

2、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掌握生字、词,完成积累字词任务。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多让学生问哪些地方我还不明白。

4、本单元课文基本上都有与之相联系的歌曲,听听音乐,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5、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61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2课时

王二小2课时

画家乡2课时

快乐的节日2课时

篇4: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单元教学建议】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陶醉其中,还要展示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也引发学生自已搜集有关材料的热情,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以达到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2、精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议议,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语句。

【单元教学时间】

9《自然之道》 2课时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

11《蝙蝠和雷达》 2课时

12《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机动课时 2――4课时

梁琼琼: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

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齐育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邱优娥:

《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后的“资料袋”简要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王玲霞:

《大自然的启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

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

篇5: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时间】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篇6: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未来的学校400字(1)

一晃23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2037年了。在这内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事物都有极大的变化,就比如说:学校。接下来就让我就为你们介绍一下2037年的学校吧。

走进学校,首先就可以看见一片树林。树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在这里散步,乘凉。在树林中有一条用五颜六色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树林深处。沿着小路走下去,你会看见一池清泉,这座泉水的名字叫“知泉”。那它为什么叫知泉呢?原来是因为,考试前学生会感到压力。所以,每次考试前,学生们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到这里来复习。虽然并不一定会让学生考的好,但是至少可以增加一些自信。在喷泉的中央是一本很大的石书,在石书的中心有一个小孔,小孔不停的喷水出来就形成了喷泉。

知泉后面就是教学楼了,教学楼分为两栋,一个是教学用的,一个是实践用的。2037年的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的课本变成了平板电脑,而铅笔盒里的铅笔、钢笔、自动笔……变成了一支光能笔。什么又是光能笔呢?光能笔就是利用光能写字的笔,写在纸上留下的`是金黄色的光芒,这种笔写下的字用普通橡皮擦是擦不掉的。必须用一种叫“光能回收器”的小型机器才能办到。

怎么样?未来的学校令你很向往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未来的学校400字(2)

2032年,这时我是名科学家,已经很久未回家乡,去家里,去学校……一天,上级同意我回乡,回家团圆。我乘着X15-13式光速飞机,回乡看看。

以前的那低矮的教学楼现在拔地而起,137层的教学楼令人惊讶。我走入电梯,按下了137楼,嗖的一声就到顶楼。往下面看,下面的车子像芝麻般的大,我估计有1000间教室,不会像以前很拥挤,水泄不通。

教室桌桌摆着电脑,却找不到插座,原来是装了超能量电池,一块最少用5年。电脑虽然可以打游戏,但有一个无线关闭游戏控制器在讲台上。电脑采用无辐射屏幕,不让眼睛近视,内含课本内容,学习方便又好用。椅子防摔防断,坚硬无比,桌子有抽屉、防小刀划痕、被笔墨沾到用毛巾一擦即可消除。厉害吧?

操场为了省地面,建造在地下,面积有4572平方米,跑道采用最新的劲弹防伤跑道,脚底不再受到冲击,摔倒不会在重创。空气来自于空气吸收器,空气吸收器安装在1楼,用箱子盖上,用空气管传输到地下。空气吸收器牛爆宇宙高科技机器,电源来自于有害空气,吸收使用。

这就是2032年的学校。

篇7: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看拼音写词语。(10分)

àomìwǎnluchǎnkāizhuānji花括nnén

()()()()

zàntànxìnxiāntànsuǒyèmùshājūn

()()()()()

二、我会比一比,再组词。(8分)

曾()殖()悬()迫()

增()植()县()怕()

藻()警()较()恋()

澡()敬()校()峦()

三、我会给多音字组词。(6分)

四、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虽然……但是……只有……才……不仅……而且……

如果……就……即使……也……

1.()多读多写,写作能力()能提高。

2.这件衣服()合体,()漂亮。

3.()明天下雨,我()不去游泳。

4.()你的成绩再好,()不能骄傲。

5.王老师()病了,()她仍然坚持来上课。

五、我会重新排列句子,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直到我们叫她,她才发觉我们进来了。

()走了进去,看见王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批改作业。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小红来到了王老师的家。

()她连忙端来了茶水给我们喝。

()王老师家的门虚掩着,我们轻轻地推开门。

六、我会填。(6分)

久晴大雾必阴,。

,明天太阳红。

日落胭脂红,。

,无雨山没腰。

我还能写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6分)

3.“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一词意思相近。(2分)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2分)

5.选词填空:(2分)

比喻数字比较假设

第二自然段除了用外,还用了方法说明太阳很大。

6.太阳的`中心温度真的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吗?为什么?(2分)

(二)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小白兔真可爱。两只眼睛红红的,真像两颗闪闪的红宝石。高高竖起的两只耳朵,不时地转动着。小小的三瓣嘴,吃起草来可神气啦!它的尾巴,短短的总是向上翘着。它的前腿短后腿长,走路总是一蹦一蹦的,像是立定跳远。

1.这段话共有()句话,是围绕第()句来写小白兔的()的。(3分)

2.作者写小白兔的特点是通过、、、、等几个部分的描写来表现的。(5分)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比作。(3分)

4.把你喜欢的一个句子写在横线上,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要做到不写错别字,语句要通顺。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提供的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篇8: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3.感受到动物能为大自然贡献力量,对大自然的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为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热情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趣揭题。

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在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你都见过或听说过那些鸟类朋友呢?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种有特殊本领的鸟——会植树的鸟。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解决生字。

三、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你喜欢植树鸟吗?为什么?

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班内交流汇报。

抓住第5和第7自然段描写植树鸟支书是的一系列动词,体会植树鸟的可爱。

第二课时

一、整体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种会植树的鸟,他们植树时那认真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小卡西,也感动了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动让我们再读课文。

二、升华情感。

结合自己的体会,发自内心的对植树鸟说几句话吧!

三、资料交流。

课下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鸟类的资料,现在让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资料交流,教师补充。

四、写作提高

写爱护鸟类的宣传语。

篇9: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以文中人物小卡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鸟,它们以其特殊的植树本领,高超的植树水平,严谨的植树态度以及执着的植树情感征服了小卡西,更征服了大自然。

二、教学目标:

1.正确地认读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让学生了解自然界有一种会植树的鸟,通过植树鸟的举动,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课前准备:

搜集会植树的鸟的相关资料

搜集一些其他有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资料:送奶鸟、灭火鸟、吃铁鸟。

四、课时建议: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鸟的种类很多,而且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你知道哪种鸟,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种鸟“会植树的鸟”,想认识这种鸟吗?那就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

读了课文,你对植树鸟有什么看法?你喜欢它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再读感悟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

你喜欢会植树的鸟吗?为什么呢?

在文中画出来读一读,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引导孩子着重体会第5、7自然段)

动词:啄、刨、挖、飞、衔、放、盖,体会植树鸟使用浑身解数一丝不苟的植树的过程。

体会植树鸟丑陋的外形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植树工具,从而启发他们领悟“一切事物并非美丽就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第9自然段爸爸的话:使学生感受到植树鸟执着的精神和他们虽短暂却充实的生命意义。

指导朗读。

四、扩展延伸,升华情感:

你想对会植树的鸟说些什么呢?

五、课外实践:

实践活动:(两个活动任选其一即可)

1.调查本地鸟类或野生动物有哪些特征,对环境保护有哪些好处。

2.搜集一些其他有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资料,积累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交流自己搜集的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资料。

二、识字教学:

调动学生动脑识字,逐步掌握识字方法。

如找形近字方法:“约——均——匀”“盖——盘”“爪——瓜”“季——李”“翻——播”“带——草”

三、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篇10: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21课《太阳》知识点

一、填空

1、太阳的特点是:远、大、热。

2、课文第4自然段开头的“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是(过渡句)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雨雪的形成离不开太阳)、(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太阳光可以杀菌)。

3、课文开头引用了神话故事,这样写是为了吸引读者。

4、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来说明太阳究竟有多大。

5、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这句话用(列数字和举例子)来说明太阳的热。

二、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文中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好处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举例子

使抽象的数据具体化,容易理解。

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 用人们熟知的地球和太阳比较,

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列数字 更加准确、直接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用大火球作比喻,形象生动。

三、读片段,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 )和( ),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 ),到处是( ),没有( )○( )○( )○( ),没有( )○( )○( )○( ),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 )世界。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词语。

2、在文中○中打上标点。

3、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 )──( )( )──( )

4、这一段是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第一句话是从(正面)说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句话是从(反面)说的,最后一句是(总体说明太阳的重要性)。这样反复强调,更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5、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因果)关系。用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

(因为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所以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6、用“如果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说一段话:

7、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如果没有太阳,动物和植物都无法生存,人类就没有食物。这是对全文的总结,说明太阳的重要性。)

第22课《月球之谜》知识点

字:谜

词:降临、悬挂、皎(jiǎo)洁、荒漠、鲜嫩、费解、探索

重点句子:

1、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

2、古往今来,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3、再看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4、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练习题:

一、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景象,写写你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课后诗句要熟背。)

二、我会填合适的词语

( )的夜空( )的月光( )的努力()的生命

( )的阳光( )的水藻( )的遐想()的溪流

三、读了课文,我知道月球是一个这样的世界

这里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却________________。月球上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任何_______。月球是__________。

四、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1、月球上的尘土是否有杀菌本领?

2、为什么不同作物在月球尘土上生长情况不同?

3、月球的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4、月球的火山活动是否比地球早?

五、文中第7自然段的省略号说明(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

第23课《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知识点

字:教、哪、愣

词:跨上、新鲜、便捷、购物、有趣、网络、迫不及待、情不自禁

重点句子:

1、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爸爸告诉我:“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

2、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

3、网络真的这么神奇?我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打开电脑,进入网络。不一会儿,米老鼠的形象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4、妈妈又教我发电子邮件。我试着给远在国外的表姐发了一封我自己用电脑画的贺卡。爸爸看着我,羡慕地说:你们这一代真是大幸福了。

5、我恋恋不舍地下了网,愣愣地看着爸爸妈妈,心思还在那种奇的网络世界里呢!爸爸说:“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部分,网络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呢!”我听了,更加喜欢网络这个新朋友了。

一、填空

1、“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就是指(我家的电脑上网了。)

2、“它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这句话中的“它”是指(电脑网络),“它”的喻体是(蜘蛛网)。

3、“五湖四海”在文中是指(世界各地)。

4、“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这句话概括点明了电脑网络的作用。

5、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是说网络将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无论相隔多远,人们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保持联络。)

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聊天游戏、看新闻、查阅资料、收发电子邮件、访问各种网站、听音乐看电影、购物、学习辅导……)

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三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篇11: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chán jiào xīn shǎnɡ shènɡ fù jiào liànɡ

( ) ( ) ( ) ( )

fēnɡ suǒ pào chá fèn nù rónɡ yì

( ) ( ) ( ) ( )

二、辨字组词。(8分)

钟( ) 渐( ) 碎( ) 赵( )

种( ) 惭( ) 摔( ) 超( )

守( ) 搂( ) 矿( ) 澡( )

村( ) 楼( ) 旷( ) 躁( )

三、变字小魔术。(8分)

例:骨——(骺)(髓)(滑)(鹘)

票——( )( )( )( ) 乔——( )( )( )( )

肖——( )( )( )( ) 垂——( )( )( )( )

四、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字。(12分)

(受 收)获 训(练 炼) 一(显 现)身手

(会 恢)复 (健 建)康 千变万(花 化)

粗(糙 草) 暴(燥 躁) (峦峦 恋恋)不舍

(振 震)怒 积(攒 赞) 一干二(净 静)

五、补充词语。(6分)

全( )贯( ) ( )目( )神 ( )慌( )忙

晕( )转( ) ( )重( )长 ( )翼( )飞

六、照样子,写词语。(12分)

例:虎背熊腰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例:承前启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例:前仰后合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七、我会用句子中划线的词造句。(4分)

1.他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膝盖磕破了也毫不在意。

2.他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石匠把三个孩子藏起来。

三个孩子被石匠藏起来。

1.小狮子爱尔莎用前爪轻轻地把我扑倒在地上。

2.我把爱尔莎送回了大自然。

3.我从岩石缝里把它抱出来。

九、按原文填空。(6分)

夏天好,大河水宽好____。敢和鱼儿来____,哪怕它浪头一个更比一个高。风吹日晒真____, 上睡个安生觉。啊,____,虎背熊腰,油亮的脸蛋像____大红枣。

十、阅读乐园。(19分)

送回大山

一阵狂风暴雨之后,山洪滚滚而来。

王敢站在村口,呆呆地望着滔滔洪水和洪水携带来的种种杂物:折断的树枝、打落的果子、拔起的'庄稼……

这时,他发现,水面一根大树枝上,落着一只小鸟,小鸟紧紧地抱住树枝,随着洪水上下起伏,全身的羽毛都被打湿了。王敢毅然跳下水,救出了小鸟。

王敢把小鸟带回家里,给它擦干身上的雨水,用暖暖的棉花包裹起来。小鸟得到温暖,很快恢复了活力,一跳一跳地好像在向王敢表示谢意。

在王敢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小鸟一天天长大,它长成了一只小孔雀!长长的双腿,漂亮的羽毛,五彩缤纷的尾巴,王敢很喜欢它。但他想,这孔雀是从大山里漂来的,它应该属于大山,属于森林,属于所有的人们。于是,在一个明媚的早晨,王敢把小孔雀送回了大山,送进了森林,送还了人间真情……

1.依照上文填空。

( )的树枝 ( )的果子 ( )的庄稼 ( )的早晨

( )的棉花 ( )的羽毛 ( )的尾巴 ( )的双腿

2.造句。

无微不至:

3.用“——”把你喜欢的词语画一画,写一写,至少写四个。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谈一谈。

十一、作文园地。(15分)

写一写你最熟悉的一个朋友。可以写你们的友情,也可以写你们之间发生的矛盾、误会等。要把事情写具体,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

三、票——(飘)(漂)(瓢)(剽) 乔——(侨)(桥)(娇)(骄)

肖——(消)(梢)(哨)(宵) 垂——(棰)(锤)(捶)(睡)

四、受 炼 现 会 建 花 草 燥 峦峦 振 赞 静

六、1.莺歌燕舞 虎头蛇尾 狐假虎威 狼心狗肺

2.能屈能伸 三长两短 口是心非 争先恐后

3.来龙去脉 出生入死 大同小异 大惊小怪

十、1.折断 打落 拔起 明丽 暖暖 漂亮 五彩缤纷 长长

4.例:王敢的做法是一种保护动物的具体表现。你对动物的关爱之情真令人敬佩呀!

篇12: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备课时间:2015年12月1日上午第四节课

二、备课地点:校大办公室

三、参加人员:

四、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字,会写37个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扩大对各民族的了解。

六、执笔教师分配: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5、语文园地一

七、教材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课文从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叙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八、学生分析:

这一组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从理解上比较容易,学生读一遍课文就知道说了一件什么事,但课文中有些词语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帮助理解。第一组教材是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衔接问题。通过本组学习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学习。

九、学情分析及学法研究:

参与性是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因素,参与其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主人,是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所以,三年级上册教材在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在学习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后,以学生的口吻自主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因为是初次安排综合性学习,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示示范、加以引导,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参与,激励学生愿意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教学认识的字时,采用学生预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读生字,组词,换偏旁等,在课文中认识,与生活相联系认识。

2、教学掌握的字时,在课文中学习,与词语和句子相联系,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查字典、向同学请教等等。

3、教学课文时,加强词、句的训练;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阅读感悟的过程;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才用齐读、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男女生比赛读等。

4、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多采取鼓励和肯定的方法,先展示后交流谁写得好,我该怎么写等。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作文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发言稿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范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研究报告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六单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的发言稿(推荐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中心的发言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