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穹隆山导游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快乐大汉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州穹隆山导游词(共含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乐大汉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州穹隆山导游词

篇1:穹隆山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赵涛,你们可以叫我小赵。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穹窿山景。

穹窿山位于苏州西郊,光福镇旁边吴中区西北部,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苏州市最高峰。1993年建立东吴国家森林公园,设立穹窿山风景管理区,现为国家5A级景区吴中太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位置

穹窿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部,跨吴中区光福、木渎和胥口3镇。

地名典故

“穹,是穷尽、大、深、高的意思,故而引申可作‘天’讲,所谓‘天形穹窿,其色苍苍’(《尔雅·释天·注》)。进而把‘穹’字解释为‘隆然上高也’(《说文解字系传》)。于是‘穹窿’就被用来形容‘中间隆起,四边下垂’。”一名穹崇山。因山形‘中间隆起,四边下垂’,形似穹窿,故名。

穹窿山(图)

历史沿革

汉《越绝书》称穷隆山,载:“由钟穷隆山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姑苏志》:曰“穹窿山,比阳山尤高。《五湖赋》云:穹窿纡曲,盖此山实峻而深,形如钗股。……山东岭下有盘石,高广丈许,相传朱买臣读书其上,后人号为读书台,穹窿寺在焉。其北有紫藤坞、百丈泉、海云菴。西址有白马寺。” 自然地理(一级目录)

穹窿山脉呈北西走向,长约7.5公里,北高南低,北宽南窄,最宽处有4公里,平面图形似“耳”字。山体由泥盆纪石英砂岩构成。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

开发保护

穹窿山现为国家4A级景区,设有东吴国家森林公园,茅蓬坞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有朱买臣读书台、上真观上院遗址、孙武苑等古迹、纪念地。

1981年8月,穹窿山茅蓬坞被列为江苏省自然保护区;1993年,建立东吴国家森林公园。20,吴中区将230省道以南、绕城高速以西的藏书镇区域10.5平方公里单独设立为穹窿山风景管理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

景区简介

1月,苏州市吴中太湖旅游区荣膺国家AAAAA级景区。原4A级景区穹窿山成为5A级太湖旅游区的重要景区。

穹窿山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拾阶而上,步移景易,或苍松翠竹,或泉水潺潺,环境极为清幽静谧。612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茅蓬坞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博物馆,拥有牛鼻栓、短穗竹、紫楠等名贵树种以及穹术、三七、党参、灵芝、何首乌等药用植物,已探明的药用植物就有151种。穹隆山景区还是苏州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林间氧气充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达2万个,是一般空间负离子含量的400至500倍。

穹窿山景区历史悠长,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其又一资源优势。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更相聚于此观景赏月。

好了今天景点的解说就到这里,下面是大家自由游览的时间,祝大家玩得开心!

篇2:穹隆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游览天下第一智慧山苏州穹窿山——《孙子兵法》诞生地,乾隆六次祈福地。我是景区讲解员 (自我介绍)这次的穹窿山之旅将由我全程为大家讲解。在旅程中,假如您碰到什么疑难或者问题可以跟我提出,希望我的解答能让您满意。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来苏州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吧!其实,把苏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苏州是鱼米之乡,有古典的园林,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那么,今天我们在穹窿山即能探索到丰厚的历史文化,又能领略到优美的自然风光。

首先我给大家来介绍一下穹窿山景区的概况:穹窿山是天目山东北延伸的余脉,山体由石英砂岩构成。山形北西走向,长约7.5公里,北高南低,北宽南窄,最宽处有4公里,在平面图上,整座穹窿山形似“耳”字。穹窿山位于苏州西南部二十公里处,在2月份正式对外开放,其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景区总面积达18平方公里,是吴中地区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的一座山。因此被称为“苏州第一山”。穹窿山不但历史悠久,景色优美,而且人文景观众多,主要景点有御湖、望湖园、孙武苑、朱买臣读书台、上真观、宁邦寺等。

篇3:穹隆山导游词

吴中洞天胜地--穹窿山,高峻挺拔,地域宽阔,巅坡高耸,最宽处4公里。主峰箬帽峰高约341.7米,为太湖东岸苏州地区群山之冠。穹窿山有苏州地区四大之誉,一即主峰341.7米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二为苏州地区最大的山,有最幽深的山坞;三为拥有苏州地区唯一的也是最长的盘山公路,约12公里;四为苏州地区唯一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保护植物及中国特有植物楠木等217种植物和名贵树木,药用植物151种。是国家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拥有着“天下第一智慧山”的称号。

穹窿山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身。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相聚于穹窿山赏月。全长12公里的盘山公路可直达山顶,贯穿各个景点。

景区内现有开放景点:孙武苑、朱买臣读书台、望湖园、上真观、乾隆御道、洞天福地、宁邦寺、玩月台、御湖景区等。山上有度假别墅、特色餐馆、孙武茶楼等休闲配套设施。

东吴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制,正式对外开放。整个景区3739亩,位于灵岩山西5公里藏书镇西南一公里,北沿苏福公路。

三茅峰状若浮笠,俗称箬帽峰。山有东西两个铜岭,百英荟萃,氛围恬静。山上有泉四眼,双膝泉涓流不息,挂杖泉静影澄碧,法雨泉直奔农田,百丈泉清醇甘甜。茅蓬坞的涧水,霪雨过后,飞流猛撞,触石作声。

茅蓬坞自然保护区属国家森林公园,林海千亩,树高景深,层次丰富,环境幽雅清静。枫香、紫楠、黄檀、苦槠、栓皮乐、珂南树、野雅春、三角枫等30多种乔木及20多种灌木、草本组成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北亚热带地带性植物被类型的典范。树木的气味芳馨,吸之沁人心脾;树木的奇特姿态,观之令人心旷神怡。“空岩已及万仞半”的茅蓬,相传是西汉朱买臣故宅。今存盘石一方,上有明正德己巳年(1509)都穆题刻“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处”十个大字。清乾隆帝六次临山,并在望湖台留有御碑。近代名人李根源、章太炎、于右任等也曾来此游览、作诗,并留有多处摩崖石刻。

篇4:苏州石公山导游词

石公山,位于西山岛东南角。因昔有巨石如老翁而得名。论山高,石公山是微不足道的,海拔不过50米;论山势,石公山也是不足挂齿的,谈不上什么险峻雄伟。然而它却是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风姿,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游客。

石公山是一座青石山,背倚丛岭,斗突太湖...,山衬水映,美景天成。石公山怪石嶙峋,岩壁陡峭,洞穴众多。明朝万历进士袁宏道云:“西洞庭之山,高为缥缈,怪为石公,丹梯翠屏,此石之胜也。”清朝文人沈盼则说:“太湖七十二峰,名者八九。包山之胜数十,石公最著名。”

归云洞座北朝南,面向烟波浩瀚的太湖,遥天螟色、幻形恍惚,景致美丽动人。“朝随白云飞,暮共白云宿。千峰回斜阳,顷刻变紫绿。松顶奏笙竽,石根喧琴筑。欲知动生静,此心即虚谷。”这是明代万历进士沈琼给归云洞的写照。

夕光洞高约4米左右,面积6平方米有余。洞口朝南,顶部有两条裂隙。其中一条裂隙呈东西方向,每当太阳西下时,阳光透过树隙射到洞里,色彩浓淡有致、耀耀生辉,故名夕光洞。

夕光洞位于石公山的东部,面朝太湖。洞前有一片场地,地形较高,是观赏夕阳的理想之地。明人沈琼《夕光洞口观落日》诗曰:“天光射水水射天,万象摇动群峰前。日车似避水伯怒,欲落不落空中悬。金波百道流血鲜,上下两镜断欲连。转瞬两镜成一镜,阳乌轩翥金雅联。云霞红紫态万千,瞑色忽销苍苍烟。黯惨休嗟景不延,回头月出东山巅。”石公山的落日之美,给人以不饮自醉的感觉。

一线天在石公山中部南坡。原名“风弄穿云涧”。两壁青苍,石隙成缝,狭小仅容一人上下。有阶石五十三级,取佛教“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一线天”三字,由苏州著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手书,何根金石匠镌刻。一线天通山顶。明人沈伯英《一线天》诗云:“须臾盘折出木杪,如晦而卧日方晓。人生休歌引路难,历尽崎岖见坦道。

蟠龙洞在石公山西南崖上,濒湖临波,水退则现,水涨则没。湖水拍击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如鼓如瑟,优美动听。

明月坡是石公山东北部的一声整块的灰黑颜色的大理石板。它南高北低,倾斜入湖。古时常有文人雅士在此赏月,因名“明月坡”。清人沈彤说:“明月坡广可容数百人,月夜可箫彭其上。”经丈量该石板面积5600平方米。据地质学家考证:该石板偏北倾斜,坡度5度,较平缓。表面光滑如磨。板基由上晚石碳世纪船山组灰岩级成。岩石年龄距今约3亿年左右。石板上还有几厘米厚的一层砖红色的角砾岩。角砾岩成分以石英质类岩石为主,粒度大小悬殊不等。大者八九厘米,小者毫米之下,圆度中等。据此现象推断,明月坡可能是层间滑动的产物。

旱井在归云洞背后的山顶上。巨石直立围拱,犹如水井,因无积水,故称旱井。它实际上是一个被淤泥堵塞的石灰岩溶洞口。经初步探测,洞深30余米,是一个很有观赏价值的朝天洞。

云梯在石公山东侧。一块巨石直上山顶。上有不规则的天然石蹬,状如梯子,故名云梯。清末林屋散人秦敏树《云梯》诗云:“山梯若苔迹,直上浮云端。青天亦可阶,独立愁高寒。

篇5:苏州石公山导游词

石公山位于太湖中的岛屿,属于苏州的吴县市。因山前有巨石,状若老翁而得名“石公”,因此也有个美丽的“石公石婆”传说;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三傍晚,可观“日月双照”奇观,全国可观测到此 奇景的地方不到十个,甚为稀罕和奇特,因此每年不少游客也会为之赶至石公山来观看。

游玩景点:

1、石公寺:石公山位于西山岛的东南端,三面环水,一面背倚丛岭,满山翠柏浓郁,如青螺伏水,似碧玉浮湖。山村水映,美景天成。论山高,石公山微不足道,只有49.8米,仅算是一座矮山;论山势,石公山 也不足挂齿,谈不上险峻雄伟 ,然而它却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景致,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的游客。

2、浮玉北堂:原为佛教接待女施主之所,石公山风景优美,早先四面环水,玉浮于湖中而得名。每逢暑期,众多江南游客都会赶至石公山避暑纳凉,欣赏美丽的太湖风景,站在石公山上,太湖尽在眼底,大有一览 众小的感觉,顿时心胸开阔,故而也有游客戏称石公山是可以放松身心的旅游圣地。

3、断层崖:由断裂活动造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断层崖不一定就是断层面,常常是断层面被剥蚀后退而形成的陡坡。较新的断层往往在地形上表现为断层崖。较老的断层也可以造成地形倒置的现象,形成断层崖线,石公山的断层崖地球板块活动所致,不禁让人惊叹自然之神奇。

4、一线天:距今1亿年前后的地壳运动是地层产生断裂形成一线天,石缝狭窄,仅一客上下,曾有游客尝试过带小孩一起,最终只能前后前行。石公山也因一线天而闻名,一线天的存在也给石公山赋予了更加神 奇的色彩,可与林屋洞的洞内景观相媲美。

篇6:苏州石公山导游词

本周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石公山秋游,每位同学都背了满满一书包好吃的,准备好好玩一番。

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石公山景区。一进门,我就看到了石公山的真面目,虽说是一座山,可它并不高,沿着石阶往上走,我就看到了一座亭子,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橘香亭”,亭子的顶是四角形,就像一把大大的雨伞。周围还有四根大大的柱子,感觉特别结实!

我们边走边看,可是同学们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所以大家就找了一处地方边吃边休息,坐在高高的石坡上,我看到了波光粼粼的太湖,湖中还有一条小渔船在捕鱼,真是美极了。

填饱肚子后我们就来到了“明月坡”,其实“明月坡”是一块又大又平的石头,估计上面能站好几千人,我们全班咋坡上合了影,好多同学还做了鬼脸呢!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一块大草坪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绿油油的草坪软绵绵的,真像一块大大的绿地毯。同学们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着,他们有的玩跷跷板,有的玩过独木桥,有的玩荡秋千……大家笑着喊着,开心极了!

篇7:苏州石公山导游词

本周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石公山秋游,每位同学都背了满满一书包好吃的,准备好好玩一番。

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石公山景区。一进门,我就看到了石公山的真面目,虽说是一座山,可它并不高,沿着石阶往上走,我就看到了一座亭子,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橘香亭”,亭子的顶是四角形,就像一把大大的雨伞。周围还有四根大大的柱子,感觉特别结实!

我们边走边看,可是同学们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所以大家就找了一处地方边吃边休息,坐在高高的石坡上,我看到了波光粼粼的太湖,湖中还有一条小渔船在捕鱼,真是美极了。

填饱肚子后我们就来到了“明月坡”,其实“明月坡”是一块又大又平的石头,估计上面能站好几千人,我们全班咋坡上合了影,好多同学还做了鬼脸呢!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一块大草坪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绿油油的草坪软绵绵的,真像一块大大的绿地毯。同学们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着,他们有的玩跷跷板,有的玩过独木桥,有的玩荡秋千……大家笑着喊着,开心极了!

看了我的作文,你想不想和我去石公山玩呢?

苏州导游词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

苏州英文导游词

苏州名胜导游词

苏州园林景观导游词优秀

苏州狮子林英文导游词

苏州甪直导游词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精选

苏州护城河导游词经典

苏州太湖珍珠导游词

苏州穹隆山导游词(集锦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州穹隆山导游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