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华山百岁宫导游词-安徽导游词(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你现在的样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百岁宫,座落于插霄峰(东峰)之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百岁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海玉,字无瑕,云游至九华山。
“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无暇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
时过三年后,恰逢王钦差来山进香,夜见霞光,因起视之,见无瑕结迦趺坐,面色如生。于是将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并奏闻朝廷。明思宗祟祯三年(1630年)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慧广和尚因就以此建佛殿,造戒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庵为寺。
百岁宫,座落于插霄峰(东峰)之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
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它的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百岁宫建于明代,清末民初屡次修葺、扩建。为九华“四大丛林”之一。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属中国重点寺院。
现在的万年寺为五层古典走马通楼,雄居在悬崖绝壁之上,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形势十分壮观。
百岁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海玉,字无瑕,云游至九华山。“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无暇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时过三年后,恰逢王钦差来山进香,夜见霞光,因起视之,见无瑕结迦趺坐,面色如生。于是将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并奏闻朝廷。明思宗祟祯三年(1630年)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慧广和尚因就以此建佛殿,造戒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庵为寺。
九华山:中国佛教名山“九华山”蜿蜒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方园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山间古刹钟声,香烟缭绕,灵秀幽静,古木参天。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为首的是十五峰。天台,天柱,独秀,花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莲花,芙蓉,翠屏,以微,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姿“间耸航”,“雄叫天门”等茂石更是神工鬼。山间秀溪萦环,银瀑飞,景色迷人。优美传奇的舒印月和九子泉声更富山水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大王洞:位于贵池城西南58公里处牌楼乡穿山村,主洞长22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以水景石景相交融的大型溶洞。洞内规模宏大,景色旖旎,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莲花等千姿百态。进口洞海拔135米。出口洞海拔65米。起伏变化大。河水落差达70米,因而洞内形成瀑布、水帘喷泉、碧潭等水景奇观。洞外有两座自然岩桥横架。一曰天桥,长40米,宽40米,高68米,桥面与公路相接,可通汽车,桥下溪水穿流,桥穹钟乳倒佳。一曰通天桥,一端连接峰巅,一端伸向洞口,气势雄伟、壮观。距九华山80公里。
天池寺:是求全家平安的寺庙,位于九华街上,风格和江浙一带的寺院有些不同,可能是由于地处山间,空间不够广阔,大殿的格局并不是一进一进的,而是平行的,不过殿内的佛像倒是没有什么不同,宝相庄严。
九华山百岁宫,为九华山古寺建筑的代表,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明朝,初名“摘星庵”,又名“百岁庵”,为九华“四大丛林”(包括百岁宫、祗园寺、甘露寺、东崖寺)之一。供奉海玉肉身。
海玉又名无瑕,万历年间到九华山在东崖峰北摩天岭结茅而居,取名“摘星庵”。天启3年9月14日,海玉安详而逝,终年110岁。众徒将其置于缸中。天启6年,他的徒弟屡见缸中透出霞光,于是开缸,见其颜面如生,于是涂漆供奉。传说民国初期,百岁宫举办大型法会,香客多,斋堂缺少饭碗,每每排队用餐,影响佛事。情急之时,突然江西景德镇瓷窑厂师傅送来一车子共4800只百岁宫碗。这是怎么回事呢?据送碗的师傅讲:九华山一位形体枯瘦的老法师来到窑厂,连坐三天不说话,厂里人问老人,是否要钱造庙,要多少钱?老人说:我不要钱,我要一支笔,一只碗。想写几个字。放在你们窑里烧,结果出窑时,所有的碗上都有“百岁宫”的字样,一点数量,4800只碗。于是便送到九华山百岁宫来。这些印字的碗,出家人都讨去留作纪念。现佛教学会尚存一百只左右,上述都是康熙五十六年的事。现九华山文物馆,有展览印字的碗,让游客观看欣赏。
如今百岁宫殿宇宏伟,法相庄严,香火旺盛。殿宇与山体有机结合,巧夺天工。
百岁宫,座落于插霄峰(东峰)之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
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它的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百岁宫建于明代,清末民初屡次修葺、扩建。为九华“四大丛林”之一。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属中国重点寺院。
现在的万年寺为五层古典走马通楼,雄居在悬崖绝壁之上,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形势十分壮观。
百岁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海玉,字无瑕,云游至九华山。“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无暇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时过三年后,恰逢王钦差来山进香,夜见霞光,因起视之,见无瑕结迦趺坐,面色如生。于是将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并奏闻朝廷。明思宗祟祯三年(1630年)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慧广和尚因就以此建佛殿,造戒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庵为寺。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摩空岭。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佛教寺院。我们到九华山游览,大概都知道九华山以肉身菩萨而闻名天下,那为什么有些人死后尸体不会腐烂?至今这个问题还没有科学的解释。但九华山出了很多位肉身菩萨是确有其事。九华山首位肉身菩萨,是金地藏,这个金地藏就是大愿地藏菩萨金乔觉。金地藏以后,第二代就是无瑕禅师,也就是百岁宫里供奉的这位高僧。
九华山佛教供奉肉身菩萨的风俗来源于唐代的金地藏大师。此后,凡是九华山的和尚圆寂,都要将遗体保存一段时期,看能否成为真身,也就是看一看能否让肉身保留长久,最后成为肉身菩萨。装殓方式也很特别,和尚圆寂后,将其遗体擦洗干净,盘成打坐式装殓于特制的陶缸中,在遗体的周围塞满木炭,头部放置石灰包,再合上缸盖用黄泥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存放。密封的陶缸隔绝空气,木炭汲取遗体内的水分使之脱水干瘪,这种装殓方式叫做坐缸。
一旦遗体腐烂散发异味,说明肉身已经不能保留,就将陶缸底部的发火孔掏开,引燃木炭把遗体火化。坐缸只是形成真身的外部条件,其内部原因取决于他们生前的修行。长年吃素不沾荤腥,注重修炼,持久坐禅,必然气脉贯通,加上临死前,大师们为了坐化成功,保留肉身,一般都是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进,使腹肠空空,体内脂肪和水分极少,这为死后的肉身长久保留奠定了基础。即便如此,能成为不腐之身的也是寥寥可数。只有极少的僧尼一直保存着肉身,这样在3年后打开缸,就可以看到“肉身菩萨”了。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无瑕禅师从五台山云游到九华山,在摩空岭搭了一座茅草屋,长年以野果为生,不食人间烟火,并花费二十八年,用自己的舌尖血和着金粉,抄写了一部《华严经》,这部血经至今保存完好,它不仅受到佛门的顶礼膜拜,更是国之瑰宝,永远为九华佛山添光溢彩。无瑕禅师活了100多岁,被称为“百岁公”。
他圆寂之前嘱咐弟子把他的肉身放入缸内,三年后再取出。三年之后,弟子打开缸,无瑕禅师还是如同圆寂时的样子,肉身一点也没有腐烂,面容与生前也没有什么差别,弟子们大为惊叹,于是把他的肉身涂上金粉保护起来,并上奏朝廷。明崇祯三年,无瑕禅师的弟子在九华山专门建了一座佛殿,来纪念无瑕和尚,并把他的肉身移到殿内供奉,因此这座宫殿叫做“百岁宫”。后来,百岁宫遭遇到了多次火灾,但神奇的是,大火并未对寺庙造成严重毁坏,甚至无瑕禅师的肉身、明清帝王所赐的金章、玉印和《血经》等都完好无损。后人也都认为这是受到了无睱禅师的保佑。
百岁宫是一座典型的安徽西部民居式寺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实际上其建筑是极具匠心。在凹凸不平的悬崖上,一共盖起了九十九间半的殿宇。由于屋顶采取同一高度,而基线却随山势的高下依附于岩石之上,远望轮廓整齐,墙身挺拔有力,犹如一座威严的城堡。这种形式在我国现存寺院建筑中极为少见。百岁宫的墙壁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安排巧妙,建造精美。除了外观,它的内部结构更为巧妙,游览时您不妨留意一下,从正门下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这么高,大殿东侧的厢房是两层楼,通高只有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有五层楼那么高。这是人工建筑与天然岩石结合为一体的极好范例。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监太平湖。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世界更具盛名。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为首的是十五峰。天台,天柱,独秀,花台,云外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莲花,芙蓉,翠屏,以微,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姿“间耸航”,“雄叫天门”等茂石更是神工鬼。山间秀溪萦环,银瀑飞,景色迷人。优美传奇的舒印月和九子泉声更富山水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九华山百岁宫缆车坐落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风景区九华街内,系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缆车下起丛林寺庙祗园寺,上至供奉明代无瑕和尚真身的千年古寺百岁宫,全套设备从奥地利吉拉克·格拉文达公司引进,为国内第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缆车系统。
天然睡佛位于九华山花台景区,睡佛头枕天台群峰,面仰天际,睫毛可见,鼻梁高耸,面庞饱满,下颌圆润,喉结突出,整个面部慈善可亲,形象十分逼真,真可谓“横看是山,竖观为佛”。百岁宫缆车上站观景台为最佳观赏处。
导游词优秀范文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们光临九华山参加游览。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们的导游,陪同各位领略九华山人文风光的神韵,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们的九华山呢其实原来并不叫九华山。在唐朝的时候叫九子山,因为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因此叫做九子山。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两次到过此地,先后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华山之名因此而得并且一直用到了今天。
九华山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华山发展,佛教更加兴盛。在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最后选在了我们的九华山修行。夜间露宿在山上的山洞里。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饿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黄精。最后在他99岁的时候圆寂。佛教界认为他生前苦行,圆寂后与佛经里所记载的地藏菩萨相合,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时候姓金,所以大家都称为金地藏。九华山也就自此被辟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唐代后,九华山佛教声明渐著,经过历朝历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经有150多座了。祗圆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四大丛林,香火之盛甲天下。改革开放以后,古老的佛山旧貌重辉。现有寺院90多座,僧侣600多人。是一个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好了,我们九华山的游览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对小王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快到九华山,大家先听小柯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样待会到了,我们就可以更快的进行游览了。
九华山在皖南青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登上九华山后,对其赞叹不已,认为天下名山均不能与九华山争长。李白曾三上九华山。九华山的特点是山奇峰秀,佛寺众多。
游九华山,首先要到九华街,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上的村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商店、学校、旅店、农舍,游人可以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00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好了,我们九华山的游览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祝大家一路顺风!
★ 导游词九华山
★ 九华山导游词
★ 九华山导游词
★ 安徽导游词
★ 九华山导游词优秀
★ 关于九华山导游词
★ 九华山简单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