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了沈阳陨石山景点导游词(共含7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ba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沈阳陨石山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您参观沈阳古陨石旅游区。
沈阳古陨石,分布在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至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镇管辖区内的太古代花岗质岩石上,成群成带分布在168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找到21个古陨石集中区。
沈阳古陨石,已经被命名为:沈阳市十大科普基地之一、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观之一、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辽宁省八大新、奇、特旅游资源之一。已申报辽宁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准备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沈阳古陨石,在宇宙中形成于45亿年前,陨落于19亿年前,属石陨石类。它的重量达200万吨,比世界上最大的现代石陨石(吉林陨石)大数百万倍,被誉为“中华瑰宝、世界奇观”。它是珍贵的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科学、美学价值,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们尚不能到宇宙旅游之前,在地球上首先能看到的“宇宙来客”,是得天独厚的认识宇宙、认识自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回归大自然的极好地方,是普及天文学、地质学、陨石学的天然大课堂。在沈阳古陨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沈阳古陨石科学普及工作,修建了时空隧道、科学殿堂(通天洞)、观象台、保护角砾岩工程,并集资修建了陨落馆。使沈阳古陨石科学普及工作离于旅游休闲和娱乐之中。沈阳古陨石科普基地,由沈阳古陨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滑石台山古陨石、馒首山古陨石和缓冲区内的台子山古陨石构成。它是沈阳古陨石旅游区“寓教于游”的最佳场所。
这里交通极为方便。从沈阳南塔公共汽车站至馒首山古陨石28公里。从沈阳站公共汽车站至台子山古陨石37公里,姚千户屯火车站距台子山古陨石4公里。滑石台山古陨石距台子山古陨石6公里,距馒首山古陨石3公里,距沈阳31公里,有各种旅游专线车,往返非常方便。
沈阳古陨石科普基地内,滑石台山古陨石、馒首山古陨石和台子山古陨石地质景观,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互补性。处于长白山脉西南千山山脉的余脉之中,地热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海拔高度由70米到217米,为低山丘陵地区。植被区系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植物种属丰富。该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全年主风向,夏季偏南或西南风,冬季偏北风。可谓山势宜人,风景秀丽、气候温和。
馒首山古陨石,现存于李相镇馒首山中。馒首山海拔高度为127米,相对高差约30米,形成孤单的馒头形,故得名馒首山。馒首山古陨石长170米,宽60米,深95米。在馒首山古陨石的北侧长300米宽100米的地段中,已揭露出17个规模较小的古陨石;这种分布和排列的特点,显示出古陨石在空中爆炸,以陨石雨方式由北向南陨落的事实。
馒首山古陨石位于剥蚀作用形成的丘陵顶部。目前看到的古陨石只是原始古陨石残留部分。陨落作用形成的陨石坑地貌特征已经完全被剥蚀掉。然而,放射状的沟谷和略显环状的地形,依旧能显示出撞击作用的遗迹。由于古陨石致密坚硬不易风化,才使其在山顶出现。其下部仍埋在地下,此乃为古陨石撞击地入地下而又被抬升后,深部的残余部分。古陨石与靶岩——太古代花岗岩的接触处,形成陨击角砾岩带,出击角砾岩在陨落体下部呈似环状分布,并随古陨石的形态变化而变化。
在滑石台山古陨石上,可以看到古陨石形态、产状、规模和千姿百态的陨击奇观。滑石台山古陨石出露在滑石台山顶部及南部的'冲沟中,长160米,宽50米、深40米,估计其原始重量约200万吨。由于风化和剥蚀作用,古陨石在滑石台山顶部被剥蚀出来,远远望去象一顶“王冠”景观别致,弓队入胜。
在台子山古陨石上,保存着人工采石留下的开采场。从中可以看到,古陨石砸入太古代花岗岩后,形成古陨石坑的形态;古陨石爆炸碎裂后,花岗岩熔融贯入古陨石角砾中,形成陨击角砾岩的实际情景。
滑石台山古陨石由于科研程度较高,揭露出的地质景观比较典型,因此被沈阳市命名为沈阳古陨石科普基地、旅游考察19个陨落景观。从南门向北走15米,到达第2号景观。
景观2:陨击角砾岩显示出古陨石撞击后的遗迹。从景观2沿旅游路线向东走5米,到达第3号景观。
景观3:人工揭露出陨击角砾岩与太古代花岗岩接触面,倾向西,倾角65度。沿旅游路线向东走穿越接触面,到达第4号景观。
景观4:被古陨石撞击的太古代花岗岩一靶岩。太古代花岗岩靠近古陨石的地方,显示出重结晶现象,经采样用全岩Rb—Sr法测定其表面年龄为18.137亿年。沿旅游路线向东走3米到达第5号景观。
景观5:椭圆状元根石,这是古陨石在深部爆炸时,以弹射方式进入太古代花岗岩中的产物。沿路线向北走30米,到达第6号景观。
景观6:石包石,这是古陨石质角砾的一种特殊状态一壳状构造内包着坚硬的古陨石。沿路线向西走5米,到达第7号景观。
景观7:石包土,这是石质外壳包着呈上状的古陨石风化物。沿路线向西走20米,再向北走20米,到达第8号景观。
景观8:科学殿堂(通天洞),里边保存着科研工作中的取样位沿路线向东走10米,到达第9号景观。
景观9:“一步登天”(陨石坑西侧),陨击角砾岩与太古代花岗岩接触面,倾向东,倾角70度。在花岗岩内有晚期石英脉穿插。陨击角砾岩中的古陨石质角砾具十分明显的棱角状。沿平路向东走20米,到达第10号景观。
从沈丹公路的刘千户大桥西端道口向北走70米,到达台子山陨击角砾岩第1号景观。景观1:太古代花岗岩与陨击角砾岩接触界线,出现在河床西靠路旁附近。向北5米到第2号景观。
“世园会”建设将分为两大板块,即园艺观赏区和休闲娱乐区。具体由四部分内容组成:
一是园艺展示。这是“世园会”的主体和核心,将在满足AIPH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和发挥。也建设内容包括园区主入口广场、两个室外国区(国际园区和国内园区)、两个室内展馆(综合馆和热带雨林馆)、二十个专题园、特色花街和绿谷。
二是休闲娱乐。即在植物园东侧拓展区内建设休闲娱乐区,用花草树木打造休闲娱乐区的环境,使园林艺术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体现另一种类型的园林风格。其标志性建筑是大型演出广场,还包括不同国家风情的农业庄园、大型游乐场、儿童乐园、世界标志性建筑微缩群、世界风情街和动感影城等休闲娱乐设施。
三是综合服务。将与园林建筑融为有机整体,建设内容包括旅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旅游纪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咖啡厅和酒吧等。
四是展会活动。将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包括庆典活动、馆日活动、文艺演出、展示交易、学术交流、竞赛评奖和休闲娱乐活动等。 主题--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与自然,组成世界。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动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为彼此的环境、和谐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来。
“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主张、是召唤、是姿态,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引属“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内,距沈阳市中心40公里,据102国道、沈哈高速清水台站9公里,占地面积9.33平方公里。石人山系长白山哈达岭山脉南延部分,石人山最高峰海拔441.3米,为沈阳行政区域内第一峰。九十九座峰峦,集山、水、潭、瀑、峡、洞为一体,汇观音台、双泉寺、雷锋时代的战备山洞、藏仙阁、南天门、仙鹤池等景观,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之胜地。森林茂密,空气湿度大,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怡人,是避暑消夏的最佳去处,是沈阳周边唯一的天然次生态森林和天然氧吧。
在南天门南侧悬崖峭壁旁,有一巨石如人举手向西指去,顺着方向朝前方笔直望去,可见半山腰间,有一峰如同一个元宝倒扣与层峦叠翠之间,回头再看那险峰巨石之下,腾空飞起一座楼阁,这便是石人山又一名阁——藏仙阁。后人发现,唯有登临此阁方能看见元宝山,下得阁来,元宝山便无影无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如此珠联璧合,不由人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正是:踏遍石山不见仙,皆因名利存心间,浪子回头金不换,心中自有元宝山。
辉山风景区位于沈阳市东北部,距离市中心17公里,辉山系长白山的一个支脉,风景区规划总面积142平方公里。风景区内山峦起伏、溪谷迂回、树木葱郁,秀湖四面环山、湖水碧澈,林海松涛,气象万千,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秀湖之水,宽阔清澈,碧波荡漾,似一颗明珠镶嵌于群山环抱之中。
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颇受旅游者喜爱,成为广大游客休息、度假、观光游览的风景名胜。 辉山风景区是集青山、秀水、密林、奇石、幽洞、古迹和现代建筑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风光秀丽,辉山、棋盘山、大洋山、石人山四山对峙,各领风骚,形成逶迤起伏七十多平方公里的茂密林带;位于辉山风景区东北部的石人山海拔441.3米,是沈阳最高峰。石人山有各种经济植物和药物植物数百种,有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水曲柳、野大豆、核桃楸、黄柏等;有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3种,占辽宁省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的27%。景区交通十分便利,东辉、沈铁、毛望三条主要公路通向风景区。
辉山晴雪、棋盘远眺、向阳红叶、龟岭晓霞、飞虹夕照、秀湖烟雨、芳草云天、碧塘风荷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向阳寺、南天门、仙人洞、点将台、妈妈石、高丽城等历史遗迹与晴雪楼、望湖阁、观棋阁、鸟林和一批度假村、宾馆等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景区人文景观的主体。现代化的度假村、别墅和立体化的游乐项目为景区增添了浓厚的现代气息。 以辉山风景区为中心,连同福陵、沈阳植物园、沈阳怪坡风景区、沈阳虎石台温泉疗养中心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沈阳东部旅游路线。
异度视界奇幻艺术体验馆是韩国独资创建的展馆,管中墙体的绘画作品均来自韩国知名艺术家的精心创作,艺术家们使用特殊涂料将极度写实的作品由平面绘画变成立体作品。
它打破了传统艺术馆的固有参观模式,我们鼓励和指导参观者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让自己完全融入到绘画中去,彻底成为画中故事的主人公;您就是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者,这便是异度视界奇幻馆为您带来的美妙艺术之旅。
异度世界分为:名画恶搞区、镜子幻觉区、生活错位区、错觉体验区、动物亲近区、想象体验馆。可通过观看,触摸。体验等方式在摄影世界里让您感受到超级震撼与奇妙的乐趣。
异度世界曾先后在韩国、日本、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示。被人们称之为艺术熏陶的窗口、释放压力的良方、休闲娱乐的平台、此次登陆沈阳是首度进入中国内地。
中街严格来说不算一个景点,是一个沈阳人休闲购物的好去处。但是从今天中街的面貌来看,你又完全可以把他当做一个景点,你可以到处去逛逛、去看看、去玩玩,而且你大可不必为此产生任何花费。
中街——沈阳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她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至1631年(明祟帧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后金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王宫之左是祖庙,王宫之右是社稷坛,王官正面朝南,王官后设市场)之说,将原来的“十”字型两条街改筑为“井”字型4条 街。
即今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 当时,中街路称四平街,东西两侧建有钟 楼、鼓楼各一座。街长579.3米,宽11.7 米。 如今的中街已成为我市第一条步行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买卖兴隆,一派欣欣向荣之意。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
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仅存的满族风格宫殿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即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先后经过3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沈阳故宫东路
东路建筑,主要有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格局上看他们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11座帐殿排列在广场中。这种建筑形式脱胎于女真等游牧民族中的帐殿制在皇宫建筑上的反应。其排列形式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决定的。
大政殿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又叫“大衙门”。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下有约1.5米高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青石围栏,上有各种精美雕刻。正门前两侧柱子上盘绕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金龙。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重檐上下各有8条五彩琉璃垂脊。殿顶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8条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象征“八方归一”。
殿内有8根绘有云龙的巨柱支撑殿顶。中间是皇帝御用的九龙金漆宝座屏风。上方“泰交景运”匾额,为乾隆御笔。
大政殿作为17世纪初的建筑杰作,融汇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是沈阳故宫的著名建筑。
十王亭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列,每边5个。分别是左翼王亭、右翼王亭、正黄亭、正白亭、正红亭、正蓝亭、镶黄亭、镶白亭、镶红亭、镶蓝亭。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亭主办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举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集结之处。
沈阳故宫中路
中路共有三进院落,分别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的附属建筑。是满、汉等多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融合。
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无间硬山式建筑,式当时文武官员候朝的地方,也是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崇政殿
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的地方。崇政殿为无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槅扇口,前后出廊,围以石雕栏杆。
凤凰楼
它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清入关后,曾用以存放帝王画像、行乐图及清初皇帝玉玺。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福气是从东方盛京而来。
清宁宫
整个后宫建在高台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传统和习惯。
清宁宫,原名“正宫”,为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就在南炕“无疾端坐而终”,终年52岁。东侧第二间的北窗下设两口大锅,南面宫门旁设一口锅,是祭祀时煮肉和烧炕用的。西侧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是帝后日常饮食起居及会见、宴请亲眷的厅堂。
沈阳故宫西路
沈阳故宫西路,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的需要而增建的一组建筑,主要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和仰熙斋等,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
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撰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的地方。文溯阁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从外面看是重檐2层,从里面看则是3层,明显带有江南建筑风格的样式。与沈阳故宫内的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上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 吉林陨石的导游词
★ 沈阳故宫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