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心理教育下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策略论文(共含3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众鼠天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引言
职业院校在以往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坚持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但是在对以往工作的总结中发现,德育工作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即使思想德育课程内容变多、学校德育教师队伍阵容在不断扩大,与之相反的却是班主任工作量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因此职业院校班主任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管理理念,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开展工作和研究,做到教育活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心理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
二、适应新环境、树立心理教育理念
第一,坚持和谐的心理教育理念。心理教育本应成为职业教育中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职业教育学校孤立的以德育论德育,割裂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作为学校如果要培养出一个合格、心智健全的人才就必须取得学生的心理和品德双重健康,这样才符合教育本身培养人情感品质的特定目的。20世纪初期,心理学者将心理健康教育对象转移到全体学生当中,开始集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第二,以精神成长为教育目标理念。精神的'成长贯穿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够得到强化,精神品质能够提升。从本质上讲心理教育的方法原理便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要充当学生心灵的关怀者,根据以往的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来看,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和精神层面的所有问题会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缺乏学习和规划的目标、没有学习动力、缺少精神支柱是所有职业院校的学生共同的特点。职业院校班主任对于后进生的启发和鼓励都要从关怀其心理精神层面做起,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起来。第三,以全体学生为心理教育和服务对象。职业院校应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通过适宜的措施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师资队伍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三是从根本上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以全体学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才能担起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水平,增强学生的心理机能,最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在以全体学生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同时,也要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注和积极心理矫正,这样才能做好全面的服务。第四,多元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理念。多元化和智能化的评价就是要改变以往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单一评价模式,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原有学习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取得很大的发展,通过心理机能的调试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通过多元智能的原理和积极心理学的刺激,在正确看待职业学生的前提下塑造和培养他们成为社会合格的人才。职业院校的班主任要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现实发展,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另一方面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用积极地心态评价、看待管理学生事务。
三、树立心理教育理念提升班主任工作有效性
第一,积极发挥班主任工作优势。通过根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并把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能力、知识、思想道德上不断的提高。班主任工作中如果遇到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有异常状况,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或者转变,学生的品行和学业就得不到改善,因此班主任应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只有扮演好“心理专家”的角色,班主任才能取得心理辅导和针对学生的成功调试,首先班主任是教育对象和要素之间的中介,通过日常与学生的接近不断地影响学生,通过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隐蔽性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并且在心理问题的转化中,班主任一定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开启心灵对话打开学生心扉。班主任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要展开心理的沟通与对话,对学生心迹进行观察以及心理特征的把握。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特点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班主任需要真正做到打开学生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不能以居高临下命令的口吻进行交谈,而是要对学生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微信、QQ、Email等现代网络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更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第三,激励学生提高进步的动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拼搏的理想,并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化成学生进步的动力,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挑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不断地坚定自身的理想,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保证学生拥有持续不断的内部驱动力。第四,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班主任应该坚持对每一名学生都充满热情和期待,侧重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处理情绪和压力,针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等等,所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自觉意识,最大限度激发和挖掘自身的心理潜能,最终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
四、结束语
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复杂,管理难度大,班主任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也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心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洪维明.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两个核心[J].职业,(06).
[2]朱成健.给中职班主任工作支“四招”[J].职业,(26).
谈教育心理学理论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论文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班主任管理工作如同日常教学一样,虽无定法之说,却有方法之论。现就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实际,谈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要注重班主任较强的角色意识。
班主任的角色意识是指班主任对其担任的角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和必须执行的规范的认识。角色意识作为一种认识,它以观念的形式贮藏在班主任的头脑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能动性,对班主任的行为起着调节和驱动作用,指导班主任“做什么”,“如何做”。一个班主任对其角色理解得愈明白、清晰、准确,就愈能冷静、客观地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提高自身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反之,就会发生角色偏差和冲突。
一般来说,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包括以下三种:一是责任意识,它突出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爱,班主任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求知,做事,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二是管理与服务意识。班主任是集体的组织者,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服务者,必须具有明确的管理与服务意识,班主任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双向信息交流,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作风,正确应用自己的管理权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三是沟通与协作意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能否在学生身上发挥长远的效果,关键在于这三方面的影响能否保持相对协调。班主任是联系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是促使各方面形成合力的实践者,应具有开放的教育意识,主动沟通各方面的信息,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调动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的干扰。四是完善与发展意识,班主任是学校教师中的一员,既是学生素质的教育者,也是自我教育者。自我完善意识是班主任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班主任还应具有的发展的意识。班主任只有不断地调整、充实、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
二、注重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
1、开设好心理辅导课。
中学生心理辅导包括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发展辅导和心理教育三个基本方面。中学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是一个生理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内外急剧的变化往往伴随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果缺乏科学的引导,学生往往感到惶惑与迷惘,并伴随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我觉得从现代健康观点来看,心理辅导课对于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实在是必不可少的,从班主任工作角度来看,这一课对于班级建设也大有裨益的。
作为班主任必须注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每次大的活动或事情在心理中引发的不同程度的反应,除了事前做出积极的预测外,主要还是通过各种形式调查研究学生当时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调整,避免产生不良后果,使班级健康有序地发展。
2、注重对个案的进行单独的辅导与咨询。
同是年青人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性格不同,加上各自经历不同,因此会表现出各种不同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做好个别辅导与咨询工作。在个别辅导前应全面仔细了解他的性格、心理状态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认真分析在深思熟虑之后再进行交流,这样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封回信往往会花很长时间,因为要有好的效果,只凭几句劝说远远不够的。但每当我看到事后的张张笑脸,也就欣慰了,因我的心血毕竟没白费。
三、注重对班主任自身不恰当言与行的调适。
首先要明白学生那较强的逆反心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说是由于主体受到干扰而产生的,为此要慎言“不”字,学生受到知识和学历因素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这样在行为上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早恋、吸烟、酗酒、拉帮结派、纪律散漫等。面对这些,我们不能直接命令学生“不准谈恋爱,要谈回家谈”,“不准吸烟,否则处分”等等,因为这样的命令口吻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与教师情感对立,只会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切忌行为强硬,当命令不能达到目的时,不能对学生采取强硬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如罚款、罚站、请家长等。这样加压不但不能改掉学生的毛病,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他认为你羞辱了他,学生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就是让老师把我怎么着”。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坚持“避实击虚”“以柔克刚”的原则。要忌的是:一言一行,与违纪学生谈话时,教师一上来就侃侃而谈,既不了解一下掌握情况是否属实,也不让学生分析评价,更不观察学生神情反应,误以为是认识错误接受自己的教育了。或者满足于学生唯唯诺诺了事,不懂青少年心理特点。二是语言粗俗“走火”,如当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往往不假思索,想到什么说什么,反而会失去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对学生不要苛求,偏爱和冷淡等,对不同学生要对其提出适当的要求,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学生,强迫学生干他们无法干好的事,对于好学生亲近些无可厚非,但不能过度,在学生面前不能流露于言表,对多次谈话收益甚微的学生或对个别冲撞过你的学生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碰见时视同陌路。这种冷淡行为会刺激学生的心灵,平淡中潜藏着报复的私愤,这一切无疑会给工作增加难度
总之,要当好班主任应该在教育心理学上多下功夫,及时了解、洞悉学生的心理并能给予很好的辅导与帮助。这样不仅能带好班级,且能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对促进班级管理将起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郭志宁 宁夏灵武市新华桥学校
每个人的行为,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透视着他们心理的个性,单亲家庭的孩子尤为突出。如何驱赶他们心中的阴影、不悦,使他们生活的更阳光、更自信、更健康,家庭学校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家庭教育。面对父母离异、丧偶或父母两地分居等情况,孩子的心理充满了怎样的惆怅呢?
内心的仇视抛向同伴。
王佳俊,男,上小学一年级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从上学起,就表现了不安分。常常是逗逗这个同学,欺负那个同学,自以为是,天王老大我老二的思想。
有一次,放学回家后,因为吃饭、干活等原因,他和奶奶发生了冲突,奶奶动手打了他,他心中不满无处发泄,破罐子破摔。等到第二天早晨来的学校,他就开始挑逗后面的一位同学,尽管那个同学在读书,不想理睬他,可是他看到同学不理睬,心里更加仇恨。于是他就狠狠的将拳头砸向那个同学的脸部,不幸的是砸中了眼部,顿时,眼球下部肿胀成紫泡。这时的他才算罢休。
孩子的怒火是从家里来的,他将满腔的愤怒洒向了弱者,我被人打了,我也要打人--发泄。做家长的应多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家庭的矛盾焦点聚集到孩子身上,孩子是无辜的,他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平时的他,每天都与几个孩子发生矛盾,大多是他挑逗他人,故意打人,用脚踢,用绳索勒人等。
这个孩子,我接任他的班主任是四年级了,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我实在是无能无力了,我曾经想放弃,但看到他那脏兮兮的衣服,作为单身教师的我,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楚,那种无奈无言以对。我觉得他可怜,所以我觉得不能放弃他。我要改变方式方法,让他要感受到爱,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要同老师、同伴分享快乐,幸福生活。
给他一点爱,他就能飞起来。
我开始找他谈话,不是说教式的谈话,而是谈家庭,谈内心的想法,给他出招,怎样不让奶奶打,不让爸爸骂。他给我谈到他的妈妈,说自己很想很想自己的妈妈,可是家人不让认。有一次,他的妈妈来看他了,他告诉我说千万不能告诉他的爸爸,我答应了。从此孩子信任了我,有话想跟我说。我们拉钩说做好朋友,一定,永远。
孩子总归是孩子,他的转变需要过程,有时候也犯老毛病,当犯“傻”时,我提醒他,你现在变好了,可不能再这样了,如果再养成以前的习惯,同学可不喜欢你了。你生病的时候,同学是怎样帮助你的,你还记得吗?我们要学会感恩,“手”千万不能伸向同学,他们是我们朝夕相处的人,知道吗?他表现好时我在班里表扬,让同学来评评他,听到同学们的称赞,他欣慰的笑了。
可怜的他,在课堂上讲自己的心愿时,竟然说自己的愿望是希望奶奶和继母不要再骂架了,他想有个安宁的家。愉悦的心情、安静的学习环境、稳定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说如果继母不管他了,他怎么办。我告诉他,继母不可能离开你的,你看你现在多懂事啊,她舍不得你的,不信你瞧。结果继母留了下来,他高兴的告诉了我。现在的他,班里的好多事他都操心,每天放学检查窗户关好了没有,还锁教室前后门。有一次教室的讲台水泥掉了一块,谁也没在意,就是他在我上课前几分钟拿起笤帚簸箕扫掉了。
他在变,同学、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如果大家都给他一点爱,他会生活的更阳光,更健康。心灵的沟通,互相信任,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我是一个坏孩子。
吴瑞,男,父母离异,随母亲在姥姥家生活。他的记忆里没有父亲的影子,家长会一直是外公来开的,在班里调皮捣蛋,不服输,嘴不饶人,手不饶人。当我找他谈话时,他自己说自己是坏孩子。我说你怎么认为自己是坏孩子了,他说是舅舅说的。我说你怎么了舅舅才说你坏了,他说是我弄小表妹,舅舅就说我坏,心眼多的很,我就坏了。我说你不坏啊,上次XXX同学绊倒了,你还把他扶起来了,可见你是有爱心的孩子。以后逗小表妹玩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惹舅舅生气,好不好?他答应了我。可见,大人的语言对孩子成长有个心理定势,别人说我坏,我就坏了,如果不坏,还真对不起别人给我下的结论呢。
从此,他的表现稍微好点,我就在班里表扬他,张扬他的这种做法。有时候我找他谈话,用欣喜的语气告诉他最近的表现。他那灿烂的一笑,是那么可爱。他在悄悄的变,变的能完成作业,不再是那么的淘气。做教师的要有一颗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别吝啬那赞美的语言。
嫉妒油然而生。
纪春耀,男,母亲去世。随父亲和继母生活。表面上他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融洽,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满的情绪,背后常常用脚随便踢人,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还不相信他会是随便打人,踢人的一个同学呢。
班里有个同学口才非常好,说话常常出于强势,有人称他为铁齿铜牙,常说我妈给我怎么样了,我妈说等等语言,而他呢听着不舒服,就在回家的路上拦截他,打了他。我找他谈话,他说XXX同学说他妈如何了,在班里好牛气的,我就想打他。我对他说,你继母对你挺好的,你从一岁多,她把你搂在怀里睡,背在背上干活,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你清楚吗?你也很自豪,有这样继母,那点比亲妈差了。你好好的回忆一下,你能感受到她对你的爱的,他点点头。可见,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母爱是多么的重要,谁都希望自己有个亲妈。爱能让人底气十足,充满朝气。学会感恩,你才能感受到爱。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掠不去的阴影
杨欣茹,女,不到一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和继父生活。因母亲的教化,而不愿认父亲。孩子说她小的时候,父亲不要她,把他抛弃在了沟边,是母亲把她捡了回来,才有了生命的延续。所以,她亲爹来认她时,她不认,理由就是她妈说他抛弃了自己。父亲流着泪说,我没有那样做啊。可是孩子就是不肯面对父亲。根本不领父亲的情。因父亲心中过意不去,认女儿的心情迫切,就给老师放下了50元钱,要老师天天帮他给孩子买吃的。吃的买来了,她不吃,说是自己的母亲不让。在众多老师的劝说下,她吃了。第二次,他的父亲来了,东西孩子是吃了,就是不肯认爹,爹很失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引导,对她讲,就这些小吃的,天天都这样,你知道吗?这里包含了你父亲对你的深深的爱,他和你妈妈那是大人的事情,等你长大了,你就能理解你父亲的一片情的。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父亲来了,孩子肯见父亲,还是不叫爸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她会感谢这个给予她生命的男人。孩子心中的阴影,需要人帮她化解,需要人帮他疏通,需要人帮她去驱赶。赶走了乌云,艳阳才能高照。
在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要本着耐心,细心,不厌其烦的说教,帮孩子分析矛盾焦点,多给孩子点爱心,让他相信你,让他树立信心,感悟生命的价值。能让他们飞起来的,绝不让他们落下来。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透析及教育对策 班主任工作论文(六年级)]
★ 心理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