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遇难记小学四年级作文(共含1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天地一沙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校园遇难记小学四年级作文
唉,要不要往下跳呢?呜……呜……好怕,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7月27日早上,我起了个大早,今天要给那个二年级的老师帮忙呀!呵呵,我还是挺乐意的,因为有同学做伴嘛!可是,这位可爱的的同学竟没有来。哼,气煞我也。
唉,算了,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她吧,可怜的我就独自一人猛干吧!
要把这个班级所有人的健康情况和奖惩打进学籍管理器里,确实是件苦差事,不过我自幼就有纯熟的电脑技术,可以两三下就搞定,不一会儿,我就打完了健康情况,接下去就容易多了,十分钟就足以完成。这时,在办公室的`老师和我说再见了,办公室里就剩下我一个,就在我快要完成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楼梯口的铁门“刷”得关住了。那一刻,我打完了,连忙用椅子压住门,跑下楼,天哪!铁门已经关住了。oh,my god!我好苦的命啊!我知道地走进办公室,一看到那电话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扑上去,拨了老师的电话。“嘟……
嘟……嘟……”打不来啊。我眼睛向四周扫视,有看中了那台电脑,上qq吧!qq上总有我们班的同学上的吧!找一个同学过来帮我开门!我又笑了,但是我马上又笑不起来了,应为根本就不能上网,老天真可爱啊,偏偏要跟我过不去。顿时,我脑子里像塞了乱麻似的,没有一点头绪。
办公室里没有可以救我的东西,我真是太可怜了,连忙关上了门,走在走廊上找出口,我跑遍了六个楼梯口,可没有一可是开着的。我又想到了跳窗,一楼的窗户全用钉子钉牢了,根本打不开,二楼的窗子虽然全都打得开,但我宁可相信“不摔死也骨折的真理,也不敢往下跳。俯视下方,那是绿油油的花坛,看着都感觉很舒服,我的双脚都已经站上去了,可我发现在抖,又下来了,因为,我输给了恐惧。
“呜……呜……”谁能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啊!!
作文 小老鼠遇难记
雨过天晴,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中。一只饥饿的小个子老鼠偷偷地从洞里钻出来,悄悄地躲在垃圾堆旁,正找东西吃得津津有味呢!只见小老鼠的`小眼珠子一直转个不停,因为小老舅想要看看周围有什么动静。突然两只在玩耍的小狗发现那只小个子老鼠在找东西,它们马上就把周围围起来,可怜的小老鼠东跑西跑,小狗怎么也不放过它。直到小老鼠快要找到入口的时候,有一只小狗的速度超快,就把小老鼠的尾巴死死地踩住,然后另一只小狗狠狠地就凶那只小老鼠,小老鼠吓得吱吱吱吱地叫个不停,就这样活活被吓死了!
超市遇难记六年级作文
呜呼!今天的游记有一个好开头糟结尾,是神马遭遇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散步去超市购物,挺浪漫的。当时天气谅爽,很舒服,可天公不作美,推着一大车东西刚迈出山超市一步,好像故意要我们在超市待久点,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把我的半身淋透了。没办法,只好拿了几张纸冲进雨帘……
我们“逃命”到了KFC,避雨,妈妈去打车。我们等了半天,“逃命”的希望来了!我抡起一袋零食拉着两个妹妹飞出去上车我们全成了落汤鸡……
度过了八十一难,终于安全到家。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出门前一定要看天气预包报!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三)深入深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
(“……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①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②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作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①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②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所有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③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总结拓展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船长伟大的品质。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从题目,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课文记述了“诺曼底号”这艘船在海上遇难的事。我想知道“诺曼底号”是一艘怎样的船?它为何遇难?结果怎样?)
2、了解作者雨果。(出示圆明园里的雨果雕像的图片,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尤其注意外国的人名和地名比较难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山脉(mài)剖(pōu)开机械(xiè)师调遣(qiǎn)穿梭(suō)
读两艘船的名字:诺曼底号玛丽号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腹、窿、卑、宰、遣、梭”,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腹”是左右结构,右边中间是“日”,最下面的“”不要写成反文。“窿”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穴”,下面右边“生”上面的小横不要漏写。“卑”注意笔顺,第六笔是“丿”,最后一笔是悬针竖。“宰”是上下结构,下面是“辛”,下面的横短,最后一笔是悬针竖。“遣”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笔顺,第六笔是“丨”。“梭”是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地、人、事。同桌间互相交流。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不幸被“玛丽号”撞伤。在这次猝不及防的海难中,在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人群面前,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最终救出了众人,但自己却以身殉职。)
2、初步感知故事线索:夜航―遇难―组织逃生―最后二十分钟―牺牲
文章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9):“诺曼底号”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0~40):哈尔威船长指挥众人脱险。
第四部分(41~43):英雄船长遇难。
第五部分(44~46):高度评价船长的壮举。
3、认识灾难:浏览课文,找到描写灾难情况的段落读一读。概括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指导朗读。
默读描写灾难刚发生时情景的段落,静下心来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描述面前浮现了哪些场景:
(1)谈一谈自己看到的画面。(2)这一幕幕场景,带给你什么感受?(3)请你把这感受融入课文中,反复读一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4)读“一刹那间……”(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给“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一句画线,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引导深入体会: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到害怕?“惊恐万状”的人们有什么表现?
4、人群面对灾难:“诺曼底号”正在慢慢下沉,所有的人都会葬身鱼腹,人们是怎么面对这场灭顶之灾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生:“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生:“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播放《泰坦尼克号》视频,感受海难来临时人们的惊慌失措。
指导朗读。
5、课文内容真实感人,情节扣人心弦,读起来就像看电影似的,读完后好多场景留在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那么,哪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轮船在海上遇到了危险(板书:遇险),哈尔威船长指挥大家逃生救援(板书:救援),最后时刻的沉船(板书:沉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连成一个悲壮凄美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到1870年,带回到那个大雾弥漫的夜晚。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2、出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
惊恐万状汹涌湍急一窝蜂你推我搡简短有力井然有序
惊慌失措须臾阴惨惨凝视
指名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些词语有新鲜感。
五、课堂小结
课文为我们描写了一起猝不及防的海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沉着感人的英雄形象。准确生动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悲壮感人的场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也给了大家巨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深入地探究学习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外貌、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诺曼底号”遇难带来的震撼。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在灾难来临、人群慌乱时,是谁救出了所有人。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场景一:下达命令。
默读第12自然段,找出船长下达了哪些命令。用“”画出来。说说你从这些命令中体会到了什么,在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旁边写写你的感悟。
阅读时,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词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场景二:对话指挥。
指导朗读“简短有力”的对话。(第16~30自然段)
从船长与机械师、大副的对话中,你都了解到哪些情况?(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船失去了动力。船还有二十分钟就会沉没。逃生过程中,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就会被打死。)
体会写法,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助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些对话对你推我搡的人们有用吗?哪句话可以说明?(有用。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现在你感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威严、机智、果断。)
分角色朗读第16~30自然段。
听到这段对话,那些想自己先获救的男人,会怎样想?那么妇女们会怎样想?(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从哪句话能感受到人们是怎样想的?(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是啊!哈尔威船长,这个伟大的灵魂,巍然屹立在指挥台上,给在危急时刻的人们巨大的安全感。船长把每件事、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除了他自己……
3、场景三:救克莱芒。
指名读课文第35~37自然段。
船长还做了什么?(指挥救出见习水手克莱芒。大难临头,船长没有忘记船上的任何一个人,他想得那么细致周到,神情那么镇定自若,始终坚守在船长岗位上。)
4、在这次组织逃生过程中,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仔细阅读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句子,做批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英雄品质。(关心每一个人、尽职尽责、舍己救人、无私忘我、临危不乱、镇定自若、高度的责任感……)
5、再次默读全文,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连成一个悲壮凄美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到1870年,带回到那个大雾弥漫的夜晚。船长和他的“诺曼底号”长眠于大海,连雾也是阴惨惨的。这阴惨惨仅仅是形容雾吗?(还有人的心情)找出文中描写雾的词句。
第1自然段: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第3自然段:雾越来越浓了……
第6自然段: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
第7自然段: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第43自然段: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
从文中看出雾是造成海难的直接原因,多次写雾,还渲染了灾难的气氛,烘托了人们的心情。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沉浸在那一个个感人的场景里,跟灾难接触,和船长对话。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挽救了一船人的生命,自己却悲壮地与船同沉,这样的举动彰显出他高尚的品质。(板书:品质)
补充资料,升华对船长的认识:
(1)一百多年前,作家雨果这样评价他,(课件展示: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读――
(2)一百多年来,每一个读了这个故事的人忍不住这样评价他,(课件展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再读――
2、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哈尔威船长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几十人的生命,而自己却沉入大海,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3、用克莱芒的日记结尾:
亲爱的哈尔威船长,我的师傅,我的父亲,您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莱芒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名船长了,走的就是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每次经过这里,我都要鸣笛三声。这笛声是问候,是感激,是力量。如今同行们都说我是这条航线上最出色的船长,我知道,那是因为我心中永远屹立着一尊黑色的雕像。
四、布置作业(选择一项完成)
1、拓展练笔: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点什么?请写下来吧。
2、读后感:可以写写读了本文的感想或感受。
学生视角
文章题目使人想起那部家喻户晓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那雄伟壮观的场景,凄美动人的音乐,惊惶失措的人群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那么“诺曼底”号又是怎样遇难的?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阅读。
难点
大部分学生未经历过海上航行,对文中所述知之甚少,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教师思考
以极具震撼力的文字叙述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以准确、简短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硬汉形象。教学时,可从学生情感视角出发,以他们初读后对哈尔威船长壮烈的死所怀有的惊叹、敬佩之情为突破口,进行思想教育与语言训练,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重点
1.学习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2.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及写作技巧的渗透。
设计特色
合作学习,讨论明理。
信息资料
师生搜集体现舍己为人精神的故事。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精神。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奔中心人新课
师交待课题并读雨果原著的最后一段。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引导学生说出对最后一句话的想法,再想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雨果原文的最后一段正是文章中心所在。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提前延伸课文内容,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并以中心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二、在合作学习中质疑、解疑、明理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1)以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不懂的字词。
(2)想想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成员轮流读文,正音。
(2)谈谈哈尔威船长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3.全班合作学习。
(1)指名读文,全班正音。
(2)把在小组中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3)再谈对哈尔威船长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不同范围的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接纳、理解,同时注意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以多种形式诠释文章的中心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之情。
1.绘制电影《“诺曼底”号》的宣传画(含文字)。
2.设计哈尔威船长的碑文。
3.写哈尔威船长葬礼上的悼词。
4.以见习水手克莱芒的口吻写一篇纪念哈尔威船长的文章。
5.说一说哈尔威船长的表现使你想起了谁,并以《哈尔威船长与X X X》为题写写对比后的感受。
(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为学生提供了释放情感、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天空;并使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艺术的升华。)
四、课堂练习.
写出表示恐惧的五个词语。
——————————————————————————————————————————————
五、实践活动
找雨果的其他作品阅读,并在读书汇报会上交流。
板书
“诺曼底”号遇难记
人们 哈尔威船长
惊恐万状 忘我救援
你推我搡 果断命令 坚强的意志
惊惶失措 镇定自若 伟大的灵魂
默默凝视 徐徐下沉
“诺曼底”号遇难记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诺曼底”号游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
[教学目标]
(一)语文训练方面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二)方法习惯方面
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文范读录音带、录音机、字幕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游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欲知详细情况,请看第9课。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等)
(三)深入探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①工作安排的有顺序,有目标;②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都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做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样?
(①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②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③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人的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为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总结拓展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布置作业]
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设计理念
围绕“质疑、解难;讨论、交流;读书、感悟”开展教学;通过激情导入、图片展示让学生“乐中求知”;相机点拨、随机评价、有感情诵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 认识本课6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训练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育渗透点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美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显示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学法指导
教师教法:启发谈话,相机点拨,充满激情的描述、诵读。
学生学法:自渎感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理解“诺曼底”号遇难后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从而认识他崇高的品质。
解决办法:
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文范读录音带、录音机、“诺曼底”号挂图、哈尔威船长挂图。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激趣导入(5分钟)
(同学们:在这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心情好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心情来努力学习吧!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教室里和往常有什么不同?)
1、出示帆船图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揭题,板书课题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会给你答案的。
3、引导学生认识阅读课文符号﹡
(﹡同学们认识吗?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们进行比赛学习,老师先宣布比赛规则:把全班分成“鹏程”组、“万里”组,哪一组同学表现好,就获取一颗星,最后,哪一组荣获的五角星最多,哪组就获胜,领取我们最后的大奖——五星红旗。同学们,那就让我们一起携手起飞,鹏程万里吧!)
二、整体感知(5分钟)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知故事内容。
相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惊恐万状汹涌湍急不可开交井然有序
惊慌失措镇定自如你推我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你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深入探究(15分钟)
1、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用小黑板出示讨论题目:
(1)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
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
A. 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援工作的?
B. 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C. 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2)船长给你流下了什么印象?
2、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小结:“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却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四、诵读课文(10分钟)
(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想不想把这些“精彩”送给我们可敬可爱的哈尔威船长,那就让我们用朗朗的读书声来表达对船长的崇敬之情吧!)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连线,明白各部分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介绍“诺曼底”号油船紧张危急及混乱惊慌的语气
撞船部分船长镇定威严的语气
最后一段无限感激、崇敬和无比沉痛的心情
开头部分轻快平和及赞美的语气
2、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听。
五、总结拓展(5分钟)
1、假如哈尔威船长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让学生开“新闻发布会”。
2、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仔细研读完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吗?我把它整理成了一首小诗:
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
谁也不能预想:前方的风景怎样?
或风平浪静,
或惊涛骇浪,
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
遇到惊涛,或是骇浪,
你不必惊讶,不必胆怯;不必畏缩,不必退却。
你要冷静,临危不惧,
你要沉着,机智勇敢。
只有这样,你才是真正的舵手。
才能掌握好自己的行驶方向,
到达成功的彼岸!
3、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学后所获。
板书设计
9﹡《“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 临危不惧 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
诺曼底号遇难记五年级作文
人们悲壮地站在“玛丽”号上,悲壮地看着舰长和船一起慢慢往下沉。就在这时,奥克勒福大副喊道:“船长,虽然船没了,但是你的船员们还在,你的乘客们还在……”就在这时,船沉下去了。人们默默地望着平静的湖面,突然,海面上窜出一个人,人们晴一看“是船长、是船长!”时都欢乎开来。克莱芒抓起一个救生圈朝船长投过去,救生圈一下子落在船长的身边。船长套着救生圈游了过来。船长上船后,大家就一拥而上,你亲我抱。过了一会儿,船长打电话给他的上级,上级早听说了这件事,嘉奖了他。通完电话后,船长对奥克勒福大副:“克勒福,刚才上级表扬了我,我现在要表扬你,要不是你喊那一句话,让我想通了,我早就死了。”福大副说:“本来就是吗!你是多么优秀的一个船长,如果下一次国家再造艘船,一定还会让你当船长的”这时,几艘轮船赶来,把“诺曼底”号上的人接回去了。
回去后,他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大家都学他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不荒不忙、舍已救人的'精神。最后,他果然当上了另一艘漂亮的轮船的船长,和他的船员们一起,在大海上航行着。
童年·遇难记-叙事作文600字
在童年中,我体验过喜怒哀乐,感受过酸甜苦辣。但是不可能永远过得快乐,永远?得快活,人生必须要经历磨难,才能使我们成熟。
每个星期天都是我运动的日子。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运动完,看看天色,还不算晚,我想到那个过年才开的游乐场玩。谁知妈妈却不同意,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才答应我去玩一会儿。我使劲推着那没启动的海盗船,它开shi摇摆。之后,我就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踏上甲板,眼看就要成功了,前脚却把后脚跘了一下。我顿时失重,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后背就已经碰到那柔软而又带有几分坚硬的地面。疼痛遍及了我的'全身,随后便是妈妈焦急的声音:“怎么了?没什么事吧?”“??”我张了张口,声音却卡在喉咙里发不出来。“水。”半响,我才说了一句话。弟弟把水瓶递给了我,我喝了甘甜的水,感觉好多了。
“快起来,伤到了哪?”妈妈的声音与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在我的耳畔里回响。一片空白的大脑使我充耳不闻,呆在原地。刺痛把我从恐惧中拉了回来。我挣扎着了爬起来,我的大腿酸痛无力,大脑传来一阵阵刺痛。妈妈一边仔细地检查我的伤口,一边命令我再喝些水,不过我此刻已经被疼痛折磨得筋疲力尽了,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觉得有人给我灌了两口水。
妈妈发现我的伤势并不太严重,除了后背有点儿擦伤之外,其他的地方安然无恙。“哪里痛?”“右大腿。”我疲惫不堪地从嘴里吐出几个字。我觉得大脑的痛楚是暂时的,所以也就没在意。但我完全想错了,剌痛慢慢变成了剧痛,当我告诉妈妈时,妈妈说:“没有那么严重,不用去医院。”我半信半疑,但过了一天后我的头就慢慢恢复了。
人人都想过得快乐,可这怎么可能啊?人生总不能一帆风顺。
小学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评课稿
这篇是雨果的小说,本文以事命题,围绕“遇难”,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遇难前夜色正浓薄雾弥漫的环境,告诉我们灾难是骤然降临的;接着写遇难后船下沉,船上人员为逃生一片混乱,船长哈尔威忠于职守沉着指挥人们脱险;最后写船员和乘客顺利脱险,哈尔威船长却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了深渊。
今天侯老师讲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侯老师首先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接着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孩子有的'说镇定自若、有的说临危不惧、有的说舍己救人等等。在这个环节上,侯老师让学生写出这些词语,在这点浪费了时间,但我觉得应该让学生直接说出这些品质,因为孩子通过读文和预习应该可以做到。
环节二:细细品读船长的这些品质,写好批注。孩子们写的非常好,记得郭伟强同学还引用了名言来回答: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鲜花留给别人,把荆棘留给自己,当时有很多同学给他鼓掌。
环节三:此时此刻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侯老师配上了泰坦尼克号的片尾曲。我发现有许多学生都被感动了。
总之,侯老师这节课,课堂气氛很融洽,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2、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话语,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3、学习作者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的理解及感悟。
教学难点:含义深刻的议论性语句的理解。
一. 导入:
1.听写: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 一片混乱
镇定自若 巍然屹立 —— 井然有序
2.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海难发生时,乘客们惊恐万状、惊慌失措,而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巍然屹立,使一片混乱的场面转为井然有序的救援场面。
二. 读课文3----7自然段。
还记得灾难来临时的那一刻吗?“沉沉的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蜂),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
1.自读3——7自然段,说说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况危急)
2.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3.交流找到的句子,感受危急。(重点指导读第7自然段)
4.品读第7自然段,体会“危急”。
三. 读课文8——39自然段。
在这惊恐万状,一片混乱中,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呢?自读课文8——39自然段,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
1.自读8——39自然段,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2.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同桌读,说说你眼中的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1) 果断(舍己为人、关心妇女)
对全船人员下达命令:乘客先走,船员断后;乘客中的妇女先走,其他乘客随后;决定救出60个人,忘记了自己。在危难时刻,船长首先想到的是乘客,是弱者,是他人。
(2) 沉重、镇定、精明、指导有方。
船长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并对大副下了开枪的命令,分角色朗读对话,体味语句的简洁。
(3) 威严、有人情味(关心孩子)
船长直至沉入海里,始终没有离开船长的岗位,沉船之前,还特意指示救出年幼的见习水手克莱芒。
反复品读,评读。
3.感受船长高贵的品质。
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请大家看插图: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创设情景,品读此句,升华感情。
师:面对灾难,船长哈尔威是那样镇定。谁来读?
生:哈尔威船长屹立……
师:面对死亡,船长哈尔威毫不畏惧。请你读
生:……
师:“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船长已完全忘记了自己,他就像一尊雕像。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四. 拓展延伸。
哈尔威船长一生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俗话说“危难见英雄”。同学们,对这位英雄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
学习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二)配乐朗读 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印象最深)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说说为什么)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围绕中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
(“……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那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作声,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法救不出去。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疑惑一: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疑惑二: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
4、揭开两个疑惑我们逐渐开始了解哈尔威船长,我们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深化认识 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什么?
2、如果你是船长,当你随着船慢慢下沉,你会在心里说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五)总结拓展 布置作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3、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板书设计
21、“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 临危不俱、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
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有感作文
一次次自然灾难,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为 失去亲人而痛苦……灾难无处不在,厄运随时到来。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驾驶着“诺曼底”号在海上行驶着。雾很大,行驶十分费力。这时,一艘万吨巨轮“玛丽”号飞驰而来,与“诺曼底”号相撞了。在生死攸关之刻,老船长救了所有的人,自己却与船同归于尽了!这一刹那间,我被震撼了:哈尔威船长多么伟大呀!他舍己救人、忠于职守!船长的行为令我感动:船上实际共有61人,他把自己给忘了。老船长真的忘了自己吗?不,他是一个临危不乱的人,不会把自己忘了。他是要与船共生死,当他踏上“诺曼底”号第一步时,就许下了这个誓言。生活中,人们却不会懂得舍己救人。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发生在新疆的事情:一天,老师带着三好学生去演出,忽然起火了!当众人惊慌失措时,广播响了:“领导先走!”多么可笑的声音、多么愚蠢的'声音!结果大火吞噬了许多幼小的生命,他们是一批会开出艳丽花朵的“花苞”啊!为什么当时没有一个领导说“让孩子们先走,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我们并不重要。”多么愚蠢的选择呀,他们与哈尔威船长有天壤之别!一次次自然灾难,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危险并不可怕,厄运要去挑战。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有感作文450字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