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830675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共含24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83067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1: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收集早晨的露水洗眼睛、洗脸……

粽子是用糯米和粽叶做的。糯米要用水泡两、三天。粽叶要水洗干净,再用剪刀把粽叶的尖尖和头头剪掉,再把粽叶弄成漏斗一样的形状,底底不能通着洞,再把糯米放到漏斗一样的粽叶里,用筷子把糯米压紧,再把粽叶盖上,用线绑起来。最后把粽子放在干净的水里面泡上两、三天,再放到锅里煮,要煮一、两个小时才能把粽叶里的糯米煮熟、煮透。煮好以后,要把粽子拿出来凉一会儿,再把线解开,把粽叶扒开,就可以看到白生生、香喷喷的粽子。吃粽子可以撒上白糖、红糖或蜂蜜。咬一口,香香的、甜甜的、黏黏的,非常可口。

有些人在端午节天刚刚亮的时候,会到田野里收集荷叶和花上、树叶上、禾苗上的露水回来。如果你的眼睛不好,就用荷叶和树叶上的露水洗一洗眼睛,眼睛就变得很明亮,如果你的皮肤不好,就用花上和禾苗上的'露水洗一洗皮肤,皮肤就会像花朵一样美丽。为什么端午节早晨的露水这么神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夜,月宫里的嫦娥会让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

我多么希望端午节快点来啊!

篇2: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做梦都想过端午节。听奶奶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每逢到端午节人们首先要把由红、黄、蓝、白、绿、黑做成的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上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最热闹的就是包棕子了,各家都有自己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妈妈包棕子了。先把绿油油的棕叶洗得干干净净,在热水里煮一下,再用热水把糯米淘一下,然后把煮好的花生,红豆和糯米混到一起,左手托着粽叶洒卷成漏斗型状的,右手舀起混合的材料放进去,然后包的严严实实的,最后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粽子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房间,等不到煮熟我已经垂涎欲滴了,不一会儿开锅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感觉真是幸福无比。我不光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更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端午节这一天过的真快乐,我多么想留住这宝贵的一刻呀!

篇3: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古时楚国诗人屈原投江而死。这一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在电视里看龙舟赛。

说到粽子,我家年年都包,这是我们过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都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奶奶是大忙人,我是小忙人。因为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最好,叫她帮忙的人也很多,而我是奶奶的心头肉,自然要在一边帮忙喽。每次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总是左手拿着粽叶,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锥体,然后用右手抓糯米,把米放进空心的锥体里,把肉馅放在中间,直到把糯米装满为止。接着,奶奶用粽叶紧紧裹住锥体,用一根稻草把粽叶紧紧扎住。我呢,就在旁边帮助奶奶剪去多余的稻草。就这样,奶奶包了很多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在锅里去烧。可惜,我没等到粽子熟了,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奶奶等我起床后,把已剥好的粽子放在碗里等我吃。哇!香喷喷的粽子可好吃啦,我一口气吃了两个呢!除了粽子,桌上还有咸鸭蛋,鲜鸡蛋等,足够我一家吃个痛快!

我喜欢端午节,不是因为有粽子吃,还有爷爷肚子里有许多关于端午的'有趣故事,从战国时吴国大将军伍子胥掘墓鞭尸到越王勾践演习水师;从东汉时期的烈女曹娥到楚国诗人屈原……爷爷真不愧是一位读书人,他说他的故事能一直让我听到老呢!我

爱端午节,它既让我快乐又让我感到神奇。

篇4: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屈原的尸首不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做了粽子,来喂鱼虾。就这样五月初五就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我们家有一个包粽子高手--奶奶。今年,我十岁了,还不会包粽子,我下定决心叫奶奶教我包粽子。

第一个粽子我先看。只见奶奶熟练的把粽子叶卷成圆锥形,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了起来,可卷来卷去还是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一旁指点我说:“左手要捏住棕叶的.一角,右手将棕叶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棕叶。后来奶奶教我在里面放上糯米、肉、干贝,直到把它填满,我又用绳子捆了两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一个粽子包好了。

粽子放在高压锅里面蒸半个小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啊!它真好吃。大概一半是粽子的美味,另一半是自己劳动的快乐吧!

篇5: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端午节,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但过法却不一样,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想知道我的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吗?请跟我来吧!

端午节到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悬挂着“欢庆端午”的条幅,商店里的大促销活动又开始了。柜台前,为庆祝端午做准备的人络绎不绝。

每到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好吃的粽子。会包的一定会亲自动手包一些个儿大、馅儿多的粽子;实在不会的也会买些粽子来解馋。粽子有肉松馅的、火腿肠的、黄瓜馅的等,我全都爱吃。所以,每次端午节从老家回来时,我的小肚子都是饱饱的。

端午节那天的饭桌上,不仅有我喜欢的粽子,还有爸爸的最爱――雄黄酒。有的大人还把雄黄酒洒在厨房的边边角角,据说可以防止蚊虫滋生。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绿豆糕,一边说说笑笑,拉拉家常,真开心!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篇6: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家乡的端午节可热闹了!“爸爸赛龙舟,奶奶包粽子,爷爷撒白糖,妈妈插艾叶,小伙伴们乐呵呵。”这是我家过端午节时必唱的儿歌,也是我家过端午节的真实写照。

据说,端午节可以叫做端阳节或重五节,很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相联系。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锁。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家也不例外。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其实,我感兴趣的要数包粽子、吃粽子了。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奶奶就会大显身手――包粽子。记得去年的端午节前夕,奶奶像往年一样在包粽子,我的心里痒痒的,于是学着奶奶的样子试着学包粽子。虽然只包了一只粽子,比起奶奶包的粽子也逊色多了,可奶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也不时露出甜蜜的微笑。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自己包的那一只品尝起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终于看到了关于端午节的许多资料,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及其相关习俗,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了学习屈原的崇高精神和爱国情怀。

我期盼着今年的端午节赶快到来!

篇7: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现在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每家每户的端午节似乎都一样。

每到端午节,妈妈就会带我上街买粽子,有豆沙馅儿、枣馅儿。我最爱吃豆沙馅,到家以后,我迫不及待的挑出一个豆沙馅的粽子,解开捆在粽子上的绳子,剥开粽子叶,大口大口吃起来。奶奶说在她小的时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里包的',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把它们放在锅里蒸熟,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但奶奶说过去她家里过去人口多,总是吃不够。

今年的端午节马上就到了,奶奶小时候连粽子都吃不够,现在我们是多么幸福呀。

篇8: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正当麦子成熟,旷野飘来麦香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民间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端午节的清晨,我家的窗户和大门的门楣上遍插上艾条。妈妈会在前一天的晚上为熟睡的我系上五彩线,清晨会为我戴上香包。每个香包里会放一些艾叶,说这样就能除邪防病,天天平安。早饭吃的是妈妈包的粽子。端午节的粽子花样真多,有赤豆粽、豌豆粽、洋芋粽、枣泥粽、火腿粽、糯米粽……各具特色,其味各异。当然更少不了鸭蛋、鸡蛋什么的.。

端午后闲暇时,妈妈会给我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拯救同胞的希望破灭,便含恨投江,民众鸣锣击鼓,荡龙舟竞渡寻找,由此演变成现在的端午龙舟赛。每年端午节,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江河之中,以示对屈原的纪念。

我想,端午的艾叶能除邪防病,屈原的故事在今天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

篇9: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端午又名端阳,是夏历的五月初五,民间在这一天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跳江自尽的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节日。多年来,慢慢地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挂菖蒲、艾蒿、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买回些材料准备自己包粽子,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包,没有经验,把所有材料都浪费了。最后我和妈妈商量决定到超市里面去买。

妈妈骑车载着我一会儿就到了超市门口,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粽子看的我们眼花缭乱。有肉馅的、黄糖馅的、还有大枣馅的……我们都不知道该买哪样好,最后我对妈妈说:“干脆我们每样都买一些吧!”妈妈说:“好吧!”于是我和妈妈把每样粽子都买了些。我们又来到卖蛋的地方买了盐蛋和皮蛋,我和妈妈满载而归。

到了中午,爸爸摆上了丰盛的菜肴,妈妈忙着切盐蛋、拌皮蛋,我也帮着剥粽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别提多快乐了!

吃饭间,妈妈对大家说:“明年端午节我们到金堂看划龙舟。”我高呼起来,“好啊!好啊!”爸爸笑着说:“今年的端午节还没过完呢,又在望明年的端午节了……”

篇10: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大家都早早地起来用竹筒装好米扔下江里喂鱼和虾。因为在古代楚国的一位诗人屈原投江自杀,所以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就扔竹筒下去喂鱼、虾吃。

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和喝雄黄酒,雄黄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为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人们希望去邪的时侯多少会喝点雄黄酒。

我的家乡在过端午节的时候有很多习俗,早上奶奶买了粽叶、糯米包各不相同的粽子,有甜的蜜枣、红豆等粘糖吃,有咸的肉粽子,可好吃了!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头上挂上艾叶,为了防止蚊虫咬人,所以在门上悬挂艾叶。

奶奶还用五彩线缝了一个香囊,还能避邪又好看又能发出浓浓的香味。

每年的端午节是我们每个孩子的期盼!

篇11: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再过几天就到了端午节了,在我的家乡浏阳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壁上粘贴各种诗作、吃粽子、悬钟馗像、扎艾人、喝雄黄酒、戴香囊以祛百病。

端午的前一天,家里所有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在端午节前好些天就要准备好粽叶和粽叶,粽叶有点像竹叶,我问过奶奶问什么要用粽叶而不用其他的叶子,奶奶说因为粽叶本省带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包出的粽子格外的香。全家人这时会坐在一起包粽子。我们把粽叶轻轻卷成锥型再放少许洗干净并泡好的糯米、在放入绿豆、花生、芝麻、红枣等的馅,几乎不放肉,这样的才清淡又美味。再把剩余的粽叶当盖把粽子包成菱形。等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就开始拿大锅在炭火上煮粽子,这一煮可不简单,通常是12小时还要保证火候充足,这样的出来的`粽子才色香味俱全。

到了晚上,妈妈会用艾叶、山胡椒烧水洗澡说是免暑天生痱子。还要用雄黄在我额头上画个“王”字;在厨房撒上雄黄水,说是杀虫。

我还记下一首儿歌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到了那天,因这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舅爷会带我上山采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备用。

家乡的端午节可真热闹啊!

篇12: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在甘肃,一座美丽的城市。这座城市非常有特色,而最与众不同的要数端午节了。常听爸爸说,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最热闹了。

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家里要吃香香的糯米饭,小孩子还要带香包呢。听妈妈说,我曾经在甘肃过过一次端午节,那一年我才四岁。端午节那天,舅舅把我和妈妈接到外婆家里。一进门,外婆就把一个红色的、椭圆形的香包戴在我的胸前,这可是她亲自为我绣的,我很高兴,看着香包也想到了外婆做香包时的辛苦,所以就特别珍惜,那个香包至今我还保留着。外婆还做了一个五颜六色的花绳子,也给我戴在了手上,说是戴了的小孩会变聪明,可见,外婆是要我好好学习呢。

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外婆给我们做了一大碗香香的.糯米饭,上面还放了红枣、花生米。妈妈说当时我吃的满脸都是,就像一只小花猫。听妈妈这样讲,我多么想回家乡过一个我记忆里的端午节啊!

篇1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现在就由我来介绍我家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这天早上,我跟妈妈学习包粽子。妈妈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里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的时候不是把粽叶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一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握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爸爸着两只小馋猫一闻到香味就围着锅子,问妈妈:“妈妈,妈妈,什么时候能吃呀?”妈妈总会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小’馋猫!”

瞧,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

篇14: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每到端午节,人们就会举行一些好玩的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端午节的儿歌,我想应该有许多小朋友唱吧:“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许多地方的人都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上、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洗澡,吃鸡蛋,吃粽子。插艾草、蒜头,穿新衣服。端午节也称端阳……我还知道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每次端午节,妈妈都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端午节充满传奇,充满色彩。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篇15: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重五节、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我的家乡青岛过端午节的时候,大人们早早的就把粽子包好了,有豆沙馅的、枣泥馅的、花生馅的、肉丁馅的,再煮上一些鸡蛋,那鸡蛋散发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好吃极了。

再就是人们会在早晨的时候,采摘一些艾蒿插在门框上,据说可以驱邪。

还有就是大人会把一些红、黄、蓝、绿、橙五彩线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寓意能够长命。

篇16: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又到端午节了,今天早上爸爸把我早早的叫了起来,我疲倦的说:“干什么?让人再睡一会嘛!”爸爸说:“今天是端午节,要早早起床。”我一听是端午节,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说:“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我很快洗涮完毕,妈妈拿来了粽子、彩蛋、香包、花线,我一看,哇塞!这么多好东西啊!我问爸爸:“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系花线和戴香包又是为什么呢?”爸爸说:“为了避邪呀!”一会儿,我们还要折柳枝呢!我一听几口就吃完了粽子和彩蛋,戴上香包和花线,和爸爸一起去摘柳枝。回家以后,我问爸爸:“摘柳枝干什么呀?”“要把它插在门上面呀!”爸爸边说边插起来,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插柳枝,可是我个子矮,只能站着小板凳插,等插玩后我已经大汗淋漓了。

中午,我看见路上的孩子都戴着香包,我低头看了看我的香包,是匹小马,头伸的长长的,脚也伸的长长的,像是在飞奔。我感觉过端午节真是高兴。

篇17: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闽侯上街,那里的节日多姿多彩,其中最热闹的就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每家每户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中。每年过端午节时,我的家乡都会举办龙舟比赛。这一天,我们吃过午饭不约而同的来到清阳河旁。来观看龙舟比赛的人真是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比赛开始了,只听到一声锣响,龙舟就争先恐后地出发了。伴着震耳欲聋的鼓声和呐喊声,参赛队伍都齐心协力想超越他们的对手。

有的龙舟像离弦的箭,有的龙舟像奔腾的巨龙,还有的像飞驰的赛车。它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站在船头的人用力敲响他们锣鼓鼓动他们的斗志,而龙舟上健儿们奋力的挥动着木浆,站在船尾的人镇静地掌舵,龙舟笔直平稳地往前冲。

快到终点了,大家竭尽全力地往前划,只见落在后面的一条龙舟像一条觉醒的巨龙一样飞快地往前直冲,船上的健儿们一口作气地超越其他对手。在阵阵震耳欲聋的鼓声和呐喊声中,他们终于夺得冠军。原来他们开始时一直都在保留体力,到了最后再冲刺啊!要想赢得龙舟比赛,除了平时要加强锻炼,还要掌握比赛的技巧。

就这样赛龙舟在阵阵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赛龙舟,你也来介绍一下吧!

篇18: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南,是个鱼米之乡。这里有许多美好的传统习俗,就拿端午节来说吧,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家人过得最热闹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每年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旗、挂蒲剑,吃粽子,赛龙舟,还要喝雄黄酒呢,等等。听说这些习俗还都有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呢!

就拿喝雄黄酒这个故事来说,它源于白蛇传这个神话故事。事情是这样:许仙和白娘子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端午节时许仙让白娘子陪他喝酒,可没想到白娘子是一条蛇精,喝了雄黄酒以后就现出了原形,离奇曲折的神话故事就展开了。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妖魔鬼怪只要喝到雄黄酒就会现出原形。因此端午节的雄黄酒能帮助人们识别和降除妖魔的习俗也就被延续下来。

还有吃粽子、赛龙舟那是纪念爱国爱民大诗人屈原的。插艾旗、挂蒲剑是消灾辟邪的。艾旗,中华医学上说有杀菌保健康的功效,蒲剑据说有斩除妖魔的法力。除此以外儿女们还要携带礼物回家看爸妈。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总之,家乡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习俗都充分反映家乡人们祖祖辈辈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爱中华传统的习俗,我更爱有着优秀传统习俗的中华民族!

篇19: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妈妈要去姥姥家过端午,吃粽子。

吃过早饭,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姥姥家,妈妈和姥姥在家泡糯米,洗红枣。我和姥爷划船去白洋淀摘苇叶。我们专摘大苇叶儿,不一会儿就摘够了。回到家姥姥先把苇叶洗干净,再用开水煮到翠绿,捞出就可以包粽子了。姥姥和妈妈包粽子,我在旁边也学着做。先把长长的苇叶折叠,围拢好,把糯米、红枣、蜜枣放进去,包出四个角用线捆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很不好看。姥姥看着我的“杰作”直发笑。可是我不灰心,终于包出了一个我比较满意的粽子。

粽子包好后就开始下锅了。先用大火煮一小时,再用小火煮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焦急的等待着。因为从锅里飘出的棕香,馋的我直流口水。当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时,我高兴极了。我包开赶紧咬一口吃,真是又香又甜。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特别高兴。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我很开心、很难忘。

篇20: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夏天到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到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在这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有赛龙舟的活动。

每年的端午节也是我们全家聚会的日子。端午节前一天,奶奶和妈妈就会去买粽子、发芽的蚕豆、腌鸭蛋、大蒜……回家后,奶奶把所有的东西放到一口大锅里,再在锅中加满水放到火上煮。不一会儿,空气中就飘满了粽子、大蒜的清香。爸爸呢,在门头上挂早已准备好的菖蒲和艾草。姨妈、姨父、舅舅、舅妈、哥哥、姐姐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我盼望已久的美食终于端上桌了。呀,真丰富!粽子有豆沙馅的、花生馅的、火腿馅的,还有切成片,用油炸得金黄金黄的白米粽。切开鸭蛋淡绿色的皮,露出了黄黄的、流油的蛋黄……全家人围坐在桌边吃着美食、聊着天,真开心啊!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端午节。

篇21: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心中,端午节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吃粽子了。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邻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艺。每逢端午节前夕,奶奶总要带着我去集市上挑竹叶,回到家奶奶把竹叶洗涤干净、晾干,接着准备糯米、花生等包粽子的原料;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戏,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出炉了,里面的馅更是花样百出,当香味飘出来,把我们这些“小馋猫”馋得直流口水,使劲的用鼻子闻着那股粽香味。

端午节这天,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奶奶讲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现在,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

如今端午节已然临近,可奶奶已经去世,我是多么的想念奶奶,想念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的情景。

篇22: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最快乐的事就是能吃到香香的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妈妈吃完饭,把朱萸草挂在门上,传说它是避邪祈福的。挂完后,妈妈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的窝状,再放入糯米、花生、鸡蛋等食物,然后包成一个个小粽子。妈妈的动作好娴熟啊!一会儿工夫,竹竿上就挂满了粽子。“什么时候才吃粽子呀?”我在一边直嚷嚷。妈妈微笑着说:“很快很快,你这只‘小馋猫’!”

只见妈妈提起一串粽子,放到锅里煮起来。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气味从炉子上飘了过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我忙叫爸爸、爷爷、奶奶、姑姑、姥姥一起吃粽子。

爷爷拿起粽子一边吃一边问:“小馋猫,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我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嘛!”大家听了全笑起来,齐声说:“小家伙,知道得还不少!”

今天真开心啊!

篇23:写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大人说,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为了寄托哀思,有了龙舟竞赛。人们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拿米团投江,后来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我非常喜爱家乡的端午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会回到老家。老家每家每户门前插艾叶,吃艾叶蛋、粽子和大蒜。妈妈说:“吃了端午粽,棉袄慢慢送。”天气热了,细菌多了,艾叶和大蒜都是有杀菌作用的,吃了防病。小孩子穿上盛装,串亲访友,好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鸟,“考查”着各家准备的端午美食。

我们家乡的习俗。杀鸡宰鹅、包粽子,最有特色是粽子,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用新鲜的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里面放有配料,有咸、甜两种口味.甜的有莲蓉,豆沙,枣泥:咸的有,猪肉,鸡肉,蛋黄等.包好的粽子在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苇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每逢佳节倍思亲,满桌丰盛的酒菜外加粽子,满屋的欢声笑语。我美滋滋地吃着,听着端午节的传说:吃粽子的来历和龙舟赛的故事,欢乐的笑声伴随宴席的香味,构成了和谐幸福的家庭欢乐曲。

故乡的端午节,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篇24:写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贵阳市,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并且有着相当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风俗形形色色。每当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包粽子、赛龙舟、划独木漂、挂菖蒲、艾叶、洒雄黄粉、游百病。

我认为包粽子是最有意义的,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首先把粽子叶洗干净,然后取两张粽子叶卷成锥形把糯米和腊肉装进去,用筷子把糯米插紧,用棉线把它绑好,放进锅中煮熟。粽子就散发着清香,味道好极了。

端午节这天清晨,家家户户的.门窗边上挂着菖蒲、艾叶,房屋里的旮旯角落洒上雄黄粉,据说这样能驱出蛇鼠蚁。

每当吃晚饭之后,大家就会相约一起出去游百病,在路上就会采摘一些蒲公英、车前草等中草药带回家熬水擦洗身体,听长辈们说这样能驱除百病。

还有赛龙舟和划独木漂比赛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每年的端午节都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都是那么的热闹。

三年级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优秀

写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写家乡端午节的作文

家乡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

优秀作文家乡端午节风俗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

三年级家乡的优秀作文

家乡四季三年级优秀作文

作文端午节300字三年级优秀

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合集2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