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传统节日的作文(共含1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宝莉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扫除茅舍涤尘器,一炷清香拜九宵……我一边读着戴复古的除夕,一边等待着春节一家人团圆的时刻。
等待了好几天,总算到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一大早我就起床了,穿上新年的衣服,我赶紧往楼下跑,因为我昨天就答应爷爷帮她贴春联,到了楼下就看到了忙碌的身影,爷爷看到我来了就马上招呼我过去,我一会儿帮爷爷拿胶水,一会儿帮爷爷递春联,忙得团团转。这时哥哥和姐姐正好来了,他们一下车就看了我帮爷爷贴的春联直夸我做得很棒!
累了一上午饿得,我肚子呱呱叫一上楼我就闻到了午饭的香味,我狼吞虎咽的吃了两口就跑去找哥哥姐姐玩了,我一会儿陪哥哥看电视,一会儿和姐姐玩电脑游戏正当我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奶奶叫我们过去帮忙做年夜饭了,我和姐姐洗菜哥哥在帮忙切菜,我们仨分工明确不一会儿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就完成了,有红烧大黄鱼,芹菜饺子,清蒸螃蟹,油闷大虾……全是我们爱吃的食物,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开心极了!
春节是中国人团圆的大日子,爷爷教会了我贴春联,我还学会了帮奶奶做饭,帮助家人,团结友爱,让我懂得了家和万事兴,愿每年的春节家人们都其乐融融,和和美美!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在春节里,人们往往会吃饺子包饺子拜年、穿新衣、发红包、收红包,如果在我的老家,每到过年就可以放鞭炮了。
春节快要到了,我和爸爸商量着购买一些年货,于是我们就商量着买什么呢?我们列出了一份购物清单。上面有很多的东西。比如有小米、大米、面粉、鸡蛋、青菜、水果。我们买了以后回到家,我很期待新年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到了除夕,我十分开心,因为晚上要做好吃的,嘻嘻,我可真是个小吃货。时间又一转到了晚上啊,终于开始做好吃的了,我一闻到食物散发出来的香气,我就两眼发光,不由自主地走向厨房,哇噻,好香啊,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要开始我的偷吃计划了,趁爸爸不注意把爸爸炸的豆腐吃掉,当爸爸把刚炸好的豆腐捞出油锅时,他就会发现刚才炸豆腐不见了,我幻想着,可是我刚吃了一块儿豆腐,爸爸就发现了我,我当时很尴尬,只好灰溜溜的跑出厨房,不过不得不说,爸爸炸的豆腐可真好吃。
只有在春节,人们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人团聚,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人们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其乐融融。
我喜欢春节这个热闹的中华传统节日!
【小学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7篇】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有重阳节。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每到春节,我的家乡都要举行舞龙大会。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舞龙大会。我们来到广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龙灯,有火龙、有毛龙、还有板凳龙。有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还有一对漂亮的龙角,黄色的龙身闪闪发光,我伸手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是威风极了!
这时,一阵阵锣鼓声响起,那条龙舞动起来了,时而在空中腾飞,时而在地面盘旋,真像一条鲜活的龙来到了我的家乡,给我们带来欢乐吉祥。锣鼓锣鼓声渐渐清了,舞龙慢慢地停了下来,人群中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
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逛灯会、猜灯谜。
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春节和元宵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置办年货,贴对联、福字……人们以最隆重的方式迎接这个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这里过年的讲究可多了,农历腊月初八要做腊八粥,表示从现在开始年的脚步近了。腊月十九日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腊月二十,开始买年货,置新衣服,蒸年糕、做面筋、炸豆腐、炖鱼、炖肉、炸果子……食物的香气充斥着家中的每个角落,馋得人直流口水。大年三十,一家人就开始包初一早上吃的饺子,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过年最快乐的是三十晚上放鞭炮,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大人小孩子都要到院子里放炮,五彩缤纷的花炮在空中绽开,象征着我们幸福的生活!
对我来说,年的味道是家人备年货时的快乐;是铁锅中不断飘出的肉香;是炮竹声音中对新年的期待。新年即将到来,我在美食的香味中许下了自己的愿望,预祝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我们全家吃完年夜饭,来到中心街放烟花。
这里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了,我迫不及待地从袋子里拿出神奇棒,小心翼翼地点上火,害怕我正在点火时,突然爆开。等火焰开始燃烧,就可以在空中画画,画就会飞向高空,向四周散开,哗哗的响声,可有趣了!
哥哥点燃爱心烟花,啪啪几声飞向天空,这可把我弟弟吓得躲在了哥哥身后,真是个胆小如鼠的家伙。这时,大家都抬起头望着那个爱心,嘴角露出灿烂无比的笑容,笑容和烟花一起展开翅膀飞向远方。
“真美啊!”我赞叹道。
于是,我开始浮想联翩:爱心烟花布满夜空,有几个调皮的小仙女用魔法棒在空中画出一个巨大的蛋糕和许多面包,多得布满整条街!人们每天都能轻松地得到一个奶油面包,大家的生活甜滋滋的,好幸福!
夜深了,哥哥拍拍我的肩,我这才晃过神来,笑了笑,和哥哥一起回家了。
这真是个既五彩缤纷又奇妙的烟花之夜啊!
春节年初二一大帮亲戚预定在外婆家聚会。临近中午了,我把全部作业写完,正准备下楼,就听见有人说:“全体成员,集合!”我走下楼梯,才发现是爸爸在呼唤家人。我走进厨房里,发现一个个饺子在锅里欢乐的嬉戏,原来爸爸在包饺子啊!
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可以吃了吗?”爸爸说:“要等大家到齐了才可以开吃。”于是我赶紧跑到一楼打开电视,准备迎接客人。等我准备好了。饺子已经全在桌上了,1、2、3、4、5……哎呀!这些碗实在是多的数不过来了。看来客人也会很多的。
当我们都围坐大桌子上吃饺子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实在是多么幸福的!不仅饺子好吃——那面皮,以及韭菜、猪肉、大虾仁馅,那么鲜美,那么q弹,而且吃饺子时的温馨气氛,每人脸上都泛着愉悦的表情。爸妈对我们小辈说:“在新的一年里,你们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有更美好的生活,到时我们大家再聚一次。”“哈哈……”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有人喜欢端午节,有人喜欢重阳节,而我却喜欢大年三十的春节。
过春节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习俗就是贴窗花和放鞭炮了。我记得我家有一个挂在墙上的一个钟,里面有一个福字,这个福字是倒着的,寓意是:福倒(到)了。
接下来和你说说放鞭炮。我和爷爷拿了一些钱下了楼,到小店买了一些擦炮和一个打火机,来到了小河边放擦炮。我拿出一个擦炮,点燃了它,赶紧扔进河里,生怕炸到自己。过了一会儿,河里炸出了水花,我突然异想天开,觉得炸鱼应该没问题。这样的话,今天晚饭就有着落了。嘻嘻,说干就干,我一连点燃了好几个擦炮,一起扔进水中,小河里的水立刻像小喷泉一样喷出来。再仔细一看,不仅鱼没炸到,却把我身上弄湿了,但是我玩得还是很开心的'。
晚上,妈妈煮了一大盘饺子,我迫不及待地蘸着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就这样,我愉快地度过了春节之夜。
春节那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烟花。烟花飞到天上像花瓣一样绽放开来,五颜六色的,“啪、啪、啪”的声音响个不停。它们有的像老鹰一样冲向天空,有的像绽开的星星一样,还有的到了空中一根根往下落,发出像老虎低吼一样的声音……漫天烟花诉说着节日的喜庆。
贴对联了。爸爸端着一碗黏糊糊的东西走到门前。
我一边在心里猜想,一边指着它问爸爸:“这是什么?”
“这是粥。”爸爸回答。
“啊!我猜对了!”我说。
“米饭和粥都是天然胶水哩!”爸爸说着,又贴起了对联。真有趣,食物居然可以当胶水!
到晚上,我们吃起了年夜饭。年夜饭可丰盛了:肥美鲜嫩的鳜鱼,翠绿多汁的青菜,爽滑味美的牛柳……我都不知道先吃哪一盘了。
过春节真开心。
相信大家都知道春节要贴春联吧,而我和爷爷贴春联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跟我来体验一下吧!
大年三十,爷爷辛苦地贴完春联,便在床上睡了一觉。刚回来的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心想:这东西真丑,还红红的,上面写的字看也看不懂,想着我便动手把春联撕下来了,还对自己说:“我真棒,撕得真干净呀!”
说着我便往垃圾桶的方向去了,谁知爷爷正出来散步,出了家门,看见有点不对劲,自己拍了一下大腿说:“是谁动了我的春联?”
一扭头就看见我手里拿着一团红色的东西,便指着我:“吴雪儿,你过来!”
“急死我了,你干什么爷爷?”
“我的春联去哪儿了?”
“我觉得春联太难看了,于是我就撕下来了,对不起爷爷。”我可怜巴巴地说。
“今天你别想去河边玩了!”爷爷生气地说。
说着,爷爷把我推进了屋里去关禁闭了。
“爷爷,我再也不敢了,呜呜,呜呜……”
怎么样,这件事很有趣吧!
在北方,有一个隆重的节日,叫春节。
在春节那天,每家每户都吃年夜饭,年夜饭是饺子,每年妈妈包饺子时,都会在其中一个里面面放一个硬币。
这一年,我们家和其他家不一样,因为我们的饺子里面放的是枣儿。
这次有福气的人换成了哥哥,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有福气的人的意思,对吗?我来告诉你,意思是谁吃到饺子里面放的东西,谁就有福气,而这一年换成了哥哥。
吃完年夜饭,我们去拜年了,我看到了一个小孩儿已经从一家出来了,他捧着一个血红血红的红包,那个小孩儿的笑容,像是在说:“看看我手中的大红包!”我看到了他的红包,心里想着快点儿得到红包。一会儿,我们到达一个“地点”。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和妹妹兴奋不已,眼睛都快要眯成一条缝。得到了红包,我们又去了许许多多的地方领得红包。我们在路上听着别人放鞭炮的声音。
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要过春节,因为呀,过春节,提醒着我们新的一年要开始了。
我喜欢春节,你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的千古名句。他在中秋月圆之夜,望着月亮,想起了远方的弟弟。
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赏月是这个节日里非常重要的习俗。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聊天……每个人心里都充满温暖和幸福。
每一年中秋节,我们一家都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听妈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总是在想:“我一定要当一名宇航员,去月亮上看看有没有嫦娥和玉兔。”奶奶会给全家人准备好各种口味的月饼,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奶奶就会很开心。可是,这样的团圆再也不会有了,奶奶已经离开了我们,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想对奶奶说:“我最亲爱的奶奶,我们全家人都会想念你!”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比较喜欢的是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大家都会划龙舟,做粽子,每个人身上都充满活力。
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就是包粽子啦,每次做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吃粽子,一走进厨房就能闻到了一股香味,果然厨房里在煮粽子啊!只听见“吱!吱!吱!”声,各种馅的粽子在锅里煮,真是形态各异,绿色的粽子像一排排穿着军装的军人,我看见这些整齐的粽子,心里想:“如果吃到嘴里肯定是很美味的。”于是忍不住就拿了一个,剥开那碧绿的粽叶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张开嘴咬了一大口,这味道真的是太美味了!
除了吃粽子,我还喜欢看他们划龙舟,每当这时,桥的两边站满了人,可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好不容易挤进人群中看到一艘艘龙舟,你挣我夺地冲向终点,周围人群叫喊着:“加油!加油!”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了。
端午节真是又有趣又热闹。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这天,大家可以吃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祝大家开开心心吃元宵,高高兴兴猜灯谜。
在二零一九年的二月,爸爸妈妈带着我、外婆和奶奶去长白山过了一个北方的春节。
年三十的那一天,我们去了一个当地人的家里吃年夜饭。一个阿姨说我可以跟他们一起学包饺子。她让我把手洗干净,学她包饺子。阿姨先取了一张饺子皮,把它放在左手的手心。再用右手拿着筷子,搛了一点肉做的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左手小心翼翼地托着饺子皮上有馅的地方,像摇篮托着小婴儿一样。接着,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几下饺子皮的中间。她用手指把饺子皮从右边往中间推一下,捏紧,再推一下,捏紧。重复几次,直到右边的饺子皮都被捏紧了为止。然后再换左手,重复刚刚的动作。最后,调整一下它的形状,一个雪白滑润的月芽饺子就完成了,躺在蒸笼里,散发出小麦的香味。我心想:原来做饺子这么简单呀!
后来,我包的饺子一个比一个好看,我在我包的饺子上作了记号。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脱掉鞋子爬到炕上,围着桌子盘腿坐下。在吃饺子的时候,我还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呢!我感觉自己亲手做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我觉得非常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