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显卡六年级作文(共含2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你是不是江湖骗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显卡六年级作文
显卡,又称Gpu,是Pc里面必不可少的几个部件,分别是内存条.主板.显卡.CPU,相必玩游戏的人再熟悉不过了,玩游戏卡怎么办?换显卡!
显卡的生产厂家主要分为两大家,分别是NAIDIA和AMD,NAIDIA又名英伟达,虽然有中文名,但是他们都是美国的公司,没办法,高新技术最厉害的也就是美国了!目前消费级的主要是英伟达的GT系列和AMD的R系和HD系,显卡双雄一直打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部,最近英伟达推出了全新的GT10系显卡,就规格而言简直无敌!AMD也同样跟进了,推出了R94系显卡,随干不过10系,但是干过9系绝对是可以的,而且AMD的HBM显存技术可谓强悍,不仅能将显卡长度大幅度缩小,位宽也达到了惊人的5000多BIT,要知道,英伟达10系最强卡GTX1080也不过512位
显卡挑选一定要谨慎,现在奸商一抓一大把!
今年的大招基本放完了,那么明年又会有那些黑科技呢?让我们期待吧!
软件方面:
如果是在玩游戏、处理3d时才出现花屏、停顿、死机的现象那么在排除掉散热之后可以先尝试着换一个版本的显卡驱动试下,同时建议使用通过whql 认证的驱动,因为显卡驱动与程序本身不兼容的原因或驱动存在bug可能性确实也是很常见的。针对部分显卡还可以尝试在主板bios里关闭agp快写( fastwrites)以及边带寻址(agp sideband)。
倘若上面方法均未奏效,那就只好重装,在日常维护中通过重装可以解决不少。安装后还要按正确的顺序来安装驱动程序:windows xp sp2--主板驱动--显卡驱动--声卡以及其他pci设备驱动--外设驱动,
当驱动安装顺序不正常时,也有可能产生一些,驱动的安装顺序与底层设备驱 动、注册表键值和gart映射列表等都是有关的。
硬件方面:
首先确认一下启动过程是否正常,假如一开机显示就花屏死机的话则先检查下显卡的散热,用手摸一下显存芯片的温度,检查下显卡的风扇是否停转。再看 看主板上的agp/pcie插槽里是否有灰,金手指是否被氧化了,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清理下灰尘,用橡皮擦擦一下金手指,把氧化部分擦亮。假如散热有的话就 换个风扇或在显存上加装散热片,或者进入bios看看电压是否稳定。
对于长时间停顿或是死机、花屏的现象,在排除超频使用的前提下,一般是电源或主板插槽供电不足引起的,建议可更换电源试一下。对于电源,目前diy市场上很多品牌(包括目前比较响的几个大品牌)的电源标称300w,但实际输出功率却只有230w左右。很多显卡已经属于高频率、高温度、高功耗的 产品了,对电源的要求也随之加大。建议有条件的玩家们购买时注意查看计算实际输出功率,最好不要买杂牌电源。也尽量不要图便宜购买不到200元的机箱加电 源。此外对于主板设计缺陷造成的显卡插槽供电不足,可以尝试在主板bios里加大0.1v的电压。
如果经过以上方法后显卡还是花屏的话,则你可以尝试着刷新显卡的bios,去显卡厂商的主页看看有没更新的bios。对于一些杂牌厂商的显卡来说,你可以试下用大厂商的bios刷你的显卡。
优化显卡,让你的机器跑动所有的主流游戏.进行下面的两步优化,让你的机器更加无敌.
1.及时升级显卡的驱动程序
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有60%的用户自从购买显卡后,就没有对其显卡的驱动程序进行过更新,实际上,将原有的显卡驱动程序升级到最新版本,不仅可以修正旧版本中的Bug,而且可以进一步挖掘显卡硬件的功能,使得部分硬件功能(特别是Direct 3D部分)得以充分发挥。
在进行升级时,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显卡的型号,然后上网到有关厂商或大的驱动站点下载最新的显卡驱动程序,
下载时,一定要注意型号的对应,同时要注意这个驱动程序是“For Windows 9X”还是“For Windows ”的版本,否则可能在升级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应该说,升级显卡的驱动程序是提高显卡性能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方法。
2.显卡BIOS的更新
显卡的BIOS升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升级显卡本来品牌的BIOS,其作用如同升级主板的BIOS一样,是为了使显卡提供更多的功能,消除原BIOS中的Bug;二是将原有小厂的显卡BIOS换为知名品牌显卡的BIOS(但显卡的芯片必须一致)。当然,显卡BIOS更新的危险性很大,你最好在升级显卡BIOS时,请一位高手帮助。
电脑的显示卡故障是我们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显示卡故障都会伴随有黑屏等其他问题出现,这也为我们的检修造成了麻烦。一出现黑屏,可能会让大多数朋友束手无策,除了把电脑搬到电脑城维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么?其实很多显示卡小故障只要我们自己动动手就可以解决的,根据笔者多年使用电脑经验,显示卡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类,下面就请根据您罢工的显示卡的具体状况对症下药吧!
一、接触不良
显示卡接触不良是导致显示卡不能稳定工作的原因之一,而出现接触不良主要是有以下的四种可能造成的。第一,不少价格低廉的主板的AGP插槽用料不是很好,AGP槽不但不能和显示卡PCB紧密接触,有的主板还省略AGP插槽的卡子,这就让我们的显示卡在插槽中有了松动的空间。其次,就是在安装显示卡的过程中,一些劣质的机箱背后挡板的空档不能和主板AGP插槽对齐,在强行上紧显示卡螺丝以后,过一段时间可能导致显示卡的PCB变形,这是AGP显示卡和插槽接触不良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有就是我们通常谈到的显示卡'金手指'本身的问题。不少劣质的显示卡的金手指上的镀层金属厚度不够,在多次插拔显示卡后,镀层金属已经脱落,导致显示卡的金手指在潮湿的空气中氧化。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灰尘在AGP插槽周围堆积,使得显示卡金手指和主板的接触出现问题。随着大功率的显示卡风扇的出现,这个问题已经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了。
解决办法:针对接触不良的的显示卡,如果根据判断发现是显示卡在尺寸上和机箱不能'兼容',只要尝试的去松开显示卡的螺丝就可以了。如果你担心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撞击、移动而导致电脑运行产生问题,那么你可以使用宽胶带将显示卡挡板固定在它的位置,如果还不放心就把显示卡两边的机箱都装上,把显示卡的的挡板夹在中间。如果你的显示卡金手指遇到了氧化问题,那么解决的时候可能要麻烦许多,首先你要使用绘图橡皮把金手指上的锈渍除掉,如果清除以后你的显示卡能够正常工作,那么你是幸运的,如果显示卡还不能正常的工作,我们就需要使用除锈剂清洗金手指,然后在金手指上轻轻的敷上一层焊锡,以增加金手指的厚度,注意不要让相临的金手指之间短路哦。
二、供电问题
和CPU升级的时候遇到的问题非常相似,当初设计的电路往往不能应付后来出现的硬件设备的供电需求。随着显示卡功耗的迅速增加,显示卡升级的时候总会有可能会遇到AGP供电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GPU巨大的功耗对于主机电源、主板的供电电路都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您在运行大型的3D游戏的时候,经常遇到黑屏的问题,而且这个时候您有刚刚升级了显示卡,笔者建议您有必要检查下主机电源和主板供电的问题。如果您的显示卡在冬天运行良好,而到了夏天则非常的不稳定,那么除了检查下显示卡本身的散热,还应当注意下供电问题,因为在炎热的夏天,开关管电源和主板的MOS管会比冬天的时候工作'辛苦'许多。
解决办法:如果是因为AGP供电不足而引起的显示卡工作不正常,可以在CMOS设置中关闭AGP加速功能,让我们的显示卡做为一块普通的没有AGP加速功能的显示卡来用,如果你觉得在性能上损失比较大,我们也有折中的办法,就是将AGP总线加速速度降低一个层次,比如AGP4X可以使之运行在AGP2X。较低的AGP总线速度比起较高的AGP总线速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如果您所购买的主板能够调节AGP电压,那么恭喜你,也许您可以通过提高AGP电压来满足显示卡比较高的供电需求。一般来说,将AGP电压提高0.1~0.2V,不会对硬件造成什么伤害,但是AGP的供电却比原来稳定许多。最后要谈到的是我们还可以听取主板厂商的建议,打一个客户服务电话或者上一下厂商网站的论坛,也许会有让人兴奋的收获。笔者的一位朋友曾经遇到过显示卡供电不足的问题,他所使用的主板是某知名厂商一年半以前的产品,在使用各种'软性'办法不能解决以后,该厂商的工程师主动提出把主板邮寄回厂,由工程师帮忙修改电路以增强AGP的供电能力。至于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这样的'好事',那还要看看你的运气了
三、CMOS设置不合理
世界上没有哪件产品是完美的,硬件产品也是如此,
显示卡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不少新的特性和功能,对于我们的硬件系统来说,不仅不能完美支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电脑的稳定性。边带寻址功能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利用闲置的总线带宽来增加显示子系统的带宽,但是VIA毕竟不是AGP标准的创立者,所以,对于大多数的VIA显示卡来说,边带寻址功能的支持都不够完美,不少主板生产厂商为了稳定起见,在出厂的默认设置中就关闭来该功能,如果你在VIA系统的CMOS设置中把边带寻址打开了,那么它十有八九就是影响你电脑稳定性的罪魁祸首。 再就是主板的ACPI高级电源管理系统里有一个项目叫做VIDEOOFFMETHOD,通过它我们设置显示器的关闭方式,遗憾的是不少的主板对新的显示卡支持有限,所以在显示器进入休眠以后经常出现难以唤醒的黑屏现象。www.pcpxp.com电脑之家
解决办法:在CMOS设置中把出问题的选项关掉^_^,要是不怕麻烦的话可以吧BIOS刷到最新版本,可以解决不少的兼容性问题哦。
四、VGA插头上的隐患
显示卡上的VGA插头在多次插拔以后可能会导致针孔中的簧片变松,使得其不能和显示器的信号线公头良好接触;还有就是对显示器信号线的暴力拉扯,也可能导致VGA插头信号传输问题。对于常见的15针的VGA插头,1、2、3脚分别对应红、绿、蓝三色信号,其正常的电压波动范围是0.03V~0.06V;13、14脚分别对应显示器的行扫描信号和场扫描信号,对于行扫描输出信号,正常工作的时候电压应该为3V~5V,场扫描信号不应该高过1V。如果你在对VGA插头暴力操作以后,显示器黑屏,经过测量后发现VGA插头的针脚输出电压异常,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VGA插头出现了问题。
解决办法:碰到VGA插头内部簧片松动的情况,可以使用焊锡把显示器信号线公头上的针脚加粗,让松动的簧片重新和显示器信号线紧密接触。对于检查出中现问题的VGA针脚,可以顺着VGA插头找到PCB板上的对应焊点,发现断路,重新补焊就可以了。
五、刷新BIOS和更改驱动程序引起的故障
曾经有一段时间,DIY群体中兴起了一阵显示卡BIOS替换的热潮,不少人希望通过把名牌显示卡的BIOS文件刷到自己显示卡中这样的手段来提高显示卡性能。这样的做法也许有效,但是本质上讲,使用名牌显示卡的BIOS文件所带来的硬件性能的提升不过是BIOS文件中对显存的频率以及延迟的重新设置造成的,大多数主流的显示卡BIOS文件已经相当完善,不可能通过更改BIOS文件来取得性能上巨大的提升,相对于硬件性能微乎其微的提升,稳定性上的我们的损失可能会更大一些。就是同一厂商同一型号的显示卡,他们的BIOS文件也是不相同的,厂商也会根据该批出厂的显示卡的具体情况对BIOS文件进行一定的修改,以增强产品稳定性,而我们手中的这块和名牌显示卡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的显示卡,在用了别人的BIOS之后,出现稳定性问题也是正常的了。如果您在更新显示卡BIOS以后,经常性的出现黑屏、游戏中自动退出或者屏幕上出现有规律条纹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您刷的BIOS有问题。
解决办法:刷回原来的显示卡BIOS文件就可以了。除非你真的需要通过刷新显示卡的BIOS文件来解决兼容性问题,否则,还是尽量让显示卡使用原来的BIOS吧,毕竟刷BIOS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对于主流的显示卡,刷新BIOS文件不会有性能上的提升,否则,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高性能显示卡选购文章就不会只谈到显示卡的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而不谈显示卡BIOS的版本号了。 以上就是应付简单的显示卡故障的几条不传秘籍,相信您在'进修'完这篇文章之后一定可以大声的说出:'让黑屏走开!'当然,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严重,比如显示卡芯片上有焦糊味道或者PCB上的电容一个个的都变'啤酒肚',那你还是赶紧拿到显示卡的维修点去吧,因为这已经不是显示卡常见的一般故障了
什么是显卡
显卡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得图形加速卡。它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可以说它是一个“中间人”,它工作在CPU和显示器之间。一台高品质的图形工作站,它的CPU可能不是最快的,但是足够用,重要的是在于这样的电脑肯定都拥有一块非常优秀的`专业显示卡,其单独处理图形的速度远超过CPU,内部复杂程度也不相上下。目前工作站显卡几乎全部采用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接口。有AGP1X、AGP2X、AGP4X、AGP8X几种规格。如下表
典型的工作站显卡:
相关术语:
*显存
块显卡上,除了GPU(图像处理单元)、显存、及各种外部接口,如:VGA、DVI、TV、金手指等以外,还有个最重要的功能 模块,即:电源转换模块,以及配套所用的电容,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显卡是由主板上的AGP插座供电的,本身没有电源补充,也没有电池等东西来供应所需的工作能量,由 显卡上的金手指通过电脑主板的AGP插座来获得所需的工作能量;对于部分高端显卡产品因为耗电很厉害,如:GeForce 6800等,通过主板上的AGP插座获取的能量已不能满足显卡的要求,于是,人们又想到直接由PC电源引入一组插头 来为显卡供电,如图所示。
显卡上的电力无论是通过AGP插座由主板上引入,还是直接由PC电源引入,这些电源的标准值均为:+1.5V、3. 3V、+5V及+12V,不可能正好符合显卡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因为一块显卡正常GPU核心供电要1.2V-1.4V,负载能力 10多安培(A),显存供电正常是2.5V,负载能力3~5A,接口驱动部分有的元件需要+3.3V,有的需要+5V,各不相同 ,而且随着GPU型号及显存型号的不同,上述前两项的工作电压还有些细微的差别,于是这就涉及到显卡上直流电源模块的设计问题。
直流电源模块,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输入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它都能稳定地输出一个预先设计的平滑的电压值,并可 带动一定的负载。
一个理想的直流电源模块,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转换效率尽可能高,至少要达到80%以上。2、带负载的 能力能够满足需求。3、输出端的纹波尽可能小。4、发热量尽可能小。5、所用的元器件尽可能少,满足成本控制的需求。
下面我们按照这5项要求,分别对显卡上所用到的电源模块进行介绍
显卡上的直流电源模块通常分两大类:线性电源方式和开关电源方式,
它们的工作方式都是采取降压工作方式,即:输出端 电压要低于输入端。线性电源模块由1支集成调节器件加上输入、输出端的电容所组成。集成调节器是它的核心,是由一只英文名为Re gulator的元件,实际上就是一只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稳压器。
它分为固定输出(如:+2.5V、+3.3V等),及可调输出两大类;顾名思义,固定输出的线性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 是恒定的,设计时不能调整,可调输出的线性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是可调节的,它是通过调节2只外接电阻的阻值,通过一个固定的计算 公式,来获得理想的电压值。即,这个理想的电压值是由2只外接电阻的阻值之比来确定的,并可由一个理论的公式来进行计算。
线性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压差通常只要大于1.5V即可正常工作,若大于1.5V太多,虽然也可以工作,但不 够理想。因为线性电源工作时输入输出端的压降都是由稳压器来承受,而稳压器通常都是把这个压降转化成了热量散发出去。这就是为什 么线性电源模块发热量大,工作效率低的缘故。
但是,由于集成稳压器已经使用了数十年,大多数厂家生产的元件脚的功能定义、外形封装尺寸都是兼容的,因此采购方便 、供货及时。这就形成了线性电源固有的优势,即:工作稳定可靠,成本低廉。
通常我们在一些低端产品上普遍使用线性电源,但近年来随着显卡工作频率的迅速提高,需要带动的负载越来越大,导致线 性电源模块发热量猛增,从而时常引起系统频繁死机,即使对产品加了散热片或风扇也是如此;发热量剧增还直接导致了电源模块的效率 下降。
为了弥补线性电源的这些不足,人们将目光逐渐投向了开关电源模块。开关电源模块具有效率高(可达90%以上),发热 量小(或基本上不发热)的特点,但造价也相对于线性电源高了许多。
接口类型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
,而且也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显卡发展至今共出现ISA、PCI、AGP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而采用下一代的PCIExpress接口的显卡也将在正式被推出,届时显卡的数据带宽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大,以解决显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
频率:
频率就是显卡处理数据的速度,是与GPU交换数据的速度,单位是ns或MHz,1ns=1000/1MHz,显存的频率越快,通道的数量越多,可以同时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大,显卡的性能就越好。
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衡量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带宽越大数据传输速度就越快,单位是字节/秒。在频率相同情况下,带宽高的.显卡性能也会越好。
流处理器:
流处理器就是像素渲染管线和顶点着色单元,也有叫SP单元的,作用就是处理由CPU传输过来的数据,处理后转化为显示器可以辨识的数字信号,当然了,流处理器也是越高越好。
显卡TV-OUT不正常
问:我的显卡是NVIDIA GeForce FX5200,支持TV-OUT功能,把它和一台21英寸彩电连接起来,形成双屏显示,机器启动时可以在电视机屏幕上看到自检画面,但进入Windows系统后,电视机屏幕上的画面定格了,好像死机一样。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这是因为电视制式和分辨率设置不正确造成的。可在系统显示属性的控制面板内将电视制式设为“PAL-D”模式,如果电视有画面但效果不好,则将TV信号的图像分辨率调整为640×480或更低,刷新率调至60Hz以下,
如果还无法解决建议更换一台较新型号的电视机作为辅助显示设备
我的CD-ROM支持ATA66吗?
问:前几天我用测试软件检查CD-ROM,测试软件显示CD-ROM支持ATA66,但当前速度却是ATA33,为什么不是ATA66?我该如何解决呢?
答:要让CD-ROM运行在ATA66传输模式下需要主板、数据线、操作系统、CD-ROM本身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行,如果你肯定CD-ROM支持ATA66传输模式,那么更换一根80芯的数据线就可以了。
适合玩吃鸡游戏的显卡推荐:七彩虹iGame1060 烈焰战神X-6GD5
参考价格:2399元
七彩虹iGame1060 烈焰战神X-6GD5属于七彩虹iGame系列的,该系列有着极高的性价比表现。外包装还是一贯的烈焰战神风格。这款显卡的整体风格是跟1080烈焰战神X非常相似的,整体以黑色为主色调,采用三风扇设计,且风扇上面均印有iGame的LOGO。显卡背面采用镂空背板,整体显卡长度还是比较长的,购买的机型的需要要注意这个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显卡具有等效效果,显卡采用6+6Pin供电接口,支持一键超频功能,性能表现还是比较出色的,高流畅运行绝地求生大逃杀这款游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规格方面,七彩虹iGame1060 烈焰战神X-6GD5采用基于Pascal构架的GP106核心,采用16纳米制造工艺,拥有1280个流处理器,拥有6GB显存容量和192bit显存位宽,核心频率大小在1506-1709MHz之间,显存频率为8008MHz。接口方面,拥有3个DP+1个HDMI+1个DVI接口设计。
[绝地求生显卡推荐]
显卡的作用是什么
一、什么是显卡?显卡的作用是什么?
总的来说,显卡就是控制电脑图像的输出,大家喜欢将它与视频挂钩,其实视频也是图片的组合,通过一贞显示多幅连续的图片组合成视频,所以专业的说显卡就是图形适配器,大家只要知道显卡和电脑显示的画面有很大的关系即可。
专业的说,显卡又可称为视频卡、视频适配器、图形卡、图形适配器和显示适配器等等。它是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作用是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来的影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认识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器形成图像。显卡主要由显示芯片(即图形处理芯片Graphic Processing Unit)、显存、数模转换器(RAMDAC)、VGABIOS、各方面接口等几部分组成。
显卡按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独立显卡,一是集成显卡。独立显卡是指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单独做在一块电路板上,自成一体而作为一块独立的`板卡存在,它需占用主板的扩展插槽。独立显卡按接口类型分为ISA显卡、PCI显卡、AGP显卡、PCI—E显卡。PCI—E显卡是现在正在流行的显卡,它的接口传输速度是相当快的。集成显卡是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都做在主板上,与主板融为一体;集成显卡的显示芯片有单独的,但现在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桥芯片中;一些主板集成的显卡也在主板上单独安装了显存,但其容量较小,目前绝大部分的集成显卡均不具备单独的显存,需使用系统内存来充当显存,其使用量由系统自动调节;集成显卡的显示效果与性能较差,不能对显卡进行硬件升级;其优点是系统功耗有所减少,不用花费额外的资金购买显卡。
由于独立显卡有自己的模块,包括自己的缓存,并且稍微好点的独立显卡都有散热风扇,所以从中我们有可以看出独立显卡在技术上也较集成显卡先进得多,比集成显卡能够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性能,容易进行显卡的硬件升级;其缺点是系统功耗有所加大,发热量也较大,比较适合对配置显示性能较强的游戏用户选用,而集成显卡主要适合对电脑性能要求不高。
二、电脑可以没有显卡吗?
很多刚学会电脑的朋友经常认为电脑里没有显卡,其实就是指没单独选用独立显卡,但主板中至少有集成的显卡,如果电脑连图形适配器都没有又怎么能显示画面呢?所以电脑里是不能没有显卡的。
三、电脑主板中有集成显卡还能用独立显卡吗?
一般朋友都会认为一台电脑只需要一个显卡,不能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显卡,其实不然。当整合平台电脑无法满足游戏需求时可以单独加独立显卡升级性能,电脑显示性能会大大提升。
GPU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 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几何转换和光照处理)、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T&L技术可以说是GPU的标志。GPU的生产主要由nVidia与ATI两家厂商生产。
显存
显存是显示内存的简称(类似于主板的内存)。其主要功能就是暂时将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完毕的数据。图形核心的性能愈强,需要的显存也就越多。以前的显存主要是SDR的,容量也不大。市面上的显卡大部分采用的是GDDR3显存,现在最新的显卡则采用了性能更为出色的GDDR4或GDDR5显存。
显卡BIOS
显卡BIOS(类似于主板的BIOS)主要用于存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序,另外还存有显示卡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等信息。打开计算机时,通过显示BIOS 内的一段控制程序,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屏幕上。早期显示BIOS 是固化在ROM 中的,不可以修改,而多数显示卡则采用了大容量的EPROM,即所谓的Flash BIOS,可以通过专用的程序进行改写或升级。
显卡PCB板
就是显卡的电路板(类似于主板的PCB板),它把显卡上的其它部件连接起来。功能类似主板。显卡分类集成显卡集成显卡是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都做在主板上,与主板融为一体;集成显卡的显示芯片有单独的,但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桥芯片中;一些主板集成的显卡也在主板上单独安装了显存,但其容量较小,集成显卡的显示效果与处理性能相对较弱,不能对显卡进行硬件升级,但可以通过CMOS调节频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实现软件升级来挖掘显示芯片的潜能。集成显卡的优点:是功耗低、发热量小、部分集成显卡的性能已经可以媲美入门级的独立显卡,所以不用花费额外的资金购买显卡。集成显卡的缺点:不能换新显卡,要说必须换,就只能和主板,CPU一次性的换。
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是指将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单独做在一块电路板上,自成一体而作为一块独立的板卡存在,它需占用主板的扩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
独立显卡的优点:单独安装有显存,一般不占用系统内存,在技术上也较集成显卡先进得多,比集成显卡能够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性能,容易进行显卡的硬件升级。
独立显卡的缺点:系统功耗有所加大,发热量也较大,需额外花费购买显卡的资金。
PCI接口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接口由英特尔(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标准。此标准允许在计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从PCI标准的扩展卡。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133MB/s(33MHz * 32bit/s),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总线,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PCI接口的速率最高只有266MB/S,之后便被AGP接口代替。不过仍然有新的PCI接口的显卡推出,因为有些服务器主板并没有提供AGP或者PCI-E接口,或者需要组建多屏输出,选购PCI显卡仍然是最实惠的方式。
AGP接口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像处理端口)接口是Intel公司开发的一个视频接口技术标准,是为了解决PCI总线的低带宽而开发的接口技术。它通过将图形卡与系统主内存连接起来,在CPU和图形处理器之间直接开辟了更快的总线。其发展经历了AGP1.0(AGP1X/2X)、AGP2.0(AGP4X)、AGP3.0(AGP8X)。最新的AGP8X其理论带宽为2.1Gbit/秒。到,已经被PCI-E接口基本取代(大部分厂家已经停止生产)。
PCI Express接口
PCI Express(简称PCI-E)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已经在正式面世。早在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0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
常见品牌
显卡业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各类品牌名目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牌子,仅供参考:
蓝宝、华硕、迪兰、丽台、索泰、讯景、技嘉、映众、微星、艾尔莎、富士康、捷波、磐正、映泰、耕升、旌宇、影驰、铭、翔升、盈通、祺祥、七彩虹、斯巴达克、双敏、精雷、昂达JCG、金辰光
其中蓝宝、华硕是在自主研发方面做的不错的品牌,蓝宝只做A卡,华硕的A卡和N卡都是核心合作伙伴,相对于七彩虹这类的通路品牌来说,拥有自主研发的厂商在做工方面和特色技术上会更出色一些,而通路显卡的价格则要便宜一些(注:七彩虹、双敏、盈通、铭和昂达都由同一个厂家代工,所以差别只在显卡贴纸和包装而已,大家选购时需要注意),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像华硕的“为游戏而生”,七彩虹的“游戏显卡专家”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显卡的定义]
,
显示器指示灯为桔黄色,无字符。
分析处理:这是显示控制信号未正常传输至显示器。检查一下显示器与显示卡的连接情况。
继续询问:未发现接触不好的现象。
分析处理:那可能是显示卡与主板插槽之间的接触不良,拔下显示卡重新插入试一试。
对于每一位追求电脑性能的DIY来说,显卡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样配件,在这个显卡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可选择的显卡芯片厂商减少了,这里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显卡的性能参数,如何根据这些参数确定显卡的性能,希望你在下次选购显卡时能更好的选到自已所需的产品。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对于一块显卡来说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这里排除显卡对整个系统显示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包括了CPU、内存、主板和驱动软件。这样一个平台必须处理大量几何运算,如大家常听到的TL即光源和变形处理技术就需要强劲的浮点运算并占用主存储器带宽。如果显卡不带硬件TL功能,这部分任务就全部落在CPU、内存和主板组成的工作组上。在图形帧幅计算时,顶点和纹理通过总线(即PCI或者AGP 1x、2x、4x)传送至3D卡。这时如果这个平台越快,所传输的帧幅也越多。这些影响显卡性能的外因并不是我今天想讲的,对于显卡本身最重要的是其芯片提供的像素填充率和它的显存带宽。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它们:
像素填充率的最大值为3D时钟乘以渲染途径的数量。如NVIDIA的GeForce 2 GTS芯片,核心频率为200 MHz,4条渲染管道,每条渲染管道包含2个纹理单元。那么它的填充率就为4x2像素x2亿/秒=16亿像素/秒。这里的像素组成了我们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画面,在800x600分辨率下一共就有800x600=480,000个像素,以此类推1024x768分辨率就有1024x768=786,432个像素。我们在玩游戏和用一些图形软件常设置分辨率,当分辨率越高时显示芯片就会渲染更多的像素,因此填充率的大小对衡量一块显卡的性能有重要的意义。刚才我们计算了GTS的填充率为16亿像素/秒,下面我们看看MX200。它的标准核心频率为175,渲染管道只有2条,那么它的填充率为2x2 像素x1.75亿/秒=7亿像素/秒,这是它比GTS的性能相差一半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家知道了,填充率的大小取决于显示芯片,目前只要买正规厂商的显卡都不会在芯片上有什么机关,一分钱一分货,而我下面重点要讲的显存就没有这么透明了。
我们在购买显卡时常可以看到关于显存的参数,主要有显存的速度,以纳秒为单位;显存的工作频率,以MHz为单位;显存的数据位宽,以bit为单位。这里显存的速度决定了其工作频率,如-7.5ns的显存标准频率可上133MHz ,-5ns的显存标准频率可上200MHz。但在显卡上有时显存工作频率与其速度不成正比,如Geforce3普遍采用3.8ns的DDR显存,标准应该是263MHz ,因是DDRAM则标准频率为526MHz,而我们知道Geforce3的显存标准频率为460MHz,给用户预留了很大的超频空间,
而也有显存速度标为-7ns的,本应为143MHz但却默认工作频率为166MHz ;有的显存速度标为-4.5ns却不能上222MHz。所以在购买显卡时单看显存芯片上标识的速度值并不可靠,一定要询问清楚显存的默认工作频率。
显存的数据位宽是一项经常被用户忽略的参数,但是其重要性甚至要超过显存的工作频率,因为位宽决定了显存带宽,而显存带宽已经成为现在制约显卡性能的瓶颈。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就是显存的带宽,单只芯片有强大的处理能力, 但显存带宽不高的话,显存将制约着这块芯片无法达到其设计处理能力。我们把Geforce3的显存频率超到500MHz,这时带宽高达8GB/s,但是在一些复杂图形环境一样会因显存带宽不够而影响到处理速度。在显卡工作过程中,Z缓冲器、帧缓冲器和纹理缓冲器都会大幅占用显存带宽资源。带宽是3D芯片与本地存储器传输的数据量标准,这时候显存的容量并不重要,也不会影响到带宽,相同显存带宽的显卡采用64MB和32MB显存在性能上区别不大。因为这时候系统的瓶颈在显存带宽上,当碰到大量像素渲染工作时,显存带宽不足会造成数据传输堵塞,导致显示芯片等待而影响到速度。目前显存主要分为64位和128位,在相同的工作频率下,64位显存的带宽只有128位显存的一半。显存带宽的计算方法是带宽=工作频率X数据位宽/8。这也就是为什么Geforce2 MX200(64位SDR)的性能远远不如Geforce2 MX400(128位SDR)的原因了。许多显卡广告中对64位显存避而不谈,采用不告知政策,用户在采购显卡时应该问清楚这一问题,在相同的频率下, 16M 128bit的性能可能比32M 64bit还要好的,因为显存带宽对于显卡性能太重要了。对于未来显卡性能提升,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显存的带宽问题。
由于现阶段内存芯片价格极低,许多厂商开始在显存容量上做文章。采用64MB显存的显卡越来越多。不过好像有一款Geforce2 MX400虽用了64MB显存,但却不采用MX400标准128位显存而改用了64位显存,这样在性能上不会有提高。个人觉得这种做法有诱骗用户的成份,以显存容量吸引用户,却不告知用户关于性能上的实情,用户得花比正规32MB显卡要多的钱去买他蓄意降低性能迎合市场的产品。但对于这个厂商在成本上也确实要高一些,最终落得双方均不划算,这种市场手段太失败,主要原因是因为策划者没有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去替他们着想,只顾玩弄市场手段,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已。
以上我尽自已所知在选购显卡需注意的地方提供一些参考,希望每位朋友都能选择到自已真正需要的好显卡。
笔记本开机不亮故障诊断
随着笔记本电脑价格的不断下降,如今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涌现出来了――由于笔记本电脑是一个复杂、精密的系统,而且有不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或者存在一些误区,因而笔记本电脑的各个部件非常容易发生故障。虽然说,在城市里找一家笔记本电脑维修点不麻烦,但是对于住在偏远地区的人来说却是个大问题;而且在笔记本维修行业存在价格不透明、乱收费等问题,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金钱。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对于笔记本电脑的一些常见故障,用户完全可以进行初步诊断,动手能力强的还可以进行维修。我们来说说笔记本电脑的常见故障,并且分析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
一、开机不亮:
这也许是笔记本用户遇到最多的问题――按下开机按钮结果电源指示灯不亮、屏幕也是黑的。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首先看看你的笔记本电脑是否接通电源:电池是否安装到位?适配器是否顺利连接上电源?电源插座上的按钮是否切断电源了?许多用户碰到的往往是这些让人虚惊一场的问题。
接下来可能是真的发生了一些故障导致笔记本开机不亮,这里可分成好多种情况:处理器、内存、显卡、主板显卡控制芯片、主板BIOS、信号输出端口、电源适配器损坏都会导致笔记本电脑无法开机的情况。
这里面有一个检测方法,可以判断到底是笔记本主机出了问题还是适配器出了问题:如果是电源适配器的问题可以用替换法来判断,不过只限于同型号相同规格的电源。要是换了一个电源适配器笔记本依然不亮,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笔记本主板上的故障了――这时候就需要拆机检查了:这需要维修者具备丰富的电路知识和维修经验。如果您的笔记本出现了上述故障,最好找一家有实力的维修中心送修,以免人为损坏,扩大故障。
开机系统不运行、死机等故障
二、电源指示灯亮但系统不运行,屏幕也没显示:
如果笔记本电脑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亮了,但是屏幕没有显示――这时候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将笔记本连接一台显示器,并且确认切换到外接显示状态:如果外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则通常可以认为处理器和内存等部件正常,故障部件可能为液晶屏、屏线、显卡和主板等。如果外接显示器也无法正常显示,则故障部件可能为显卡、主板、处理器和内存等。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户在升级内存时,没有将内存插接牢靠;也有可能是显示屏的排线松动导致的,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三、开机或运行中死机、系统自动重启:
很多用户在使用笔记本时往往会遇到死机或者系统自动重启等问题,这一般来说是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等软件问题――系统文件异常,或中病毒;机型不支持某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冲突导致系统死机。
当然也有可能是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干扰因素――比如在炎热潮湿的夏天,笔记本电脑死机、自动重启的情况就很多――原因很简单,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环境过热。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给笔记本清灰、使用散热底座或者在空调房内使用笔记本电脑均可。也有可能是有些笔记本电脑具备定时关机功能,看看是否设置了定时关机。
USB接口故障以及音箱故障
四、USB接口无法正常使用:
USB接口无法正常使用具体表现为无法正常识别、读写外接设备。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是USB接口本身的问题还是外接设备的问题:在其它电脑上使用这个外接设备,如果也无法正常使用,则是这个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如果在其它电脑上可以用这个外接设备,那么就是笔记本本身的问题了。
这时候,就要检查主板上其它的USB接口是否存在相同的问题?如果都有故障,可能是主板问题;接着,要检查是否存在USB接口损坏、接触不良、连线不导通、屏蔽不良等问题;或者使用其它的USB外接设备测试,如果使用正常,可能是兼容性问题;检查某些USB设备的驱动程序是否正确安装;在BIOS设置中检查USB口是否设置为“ENABLED”。
五、电脑没有声音、有杂音:
开机之后发现笔记本电脑没声音的情况也很常见,这时候要分清是电脑音箱的问题还是声卡的问题:电脑内置音箱没声音,外接音箱输出正常,一般情况是内置音箱损坏造成的。电脑内置音箱、外接音箱同时无声,则可能是主板、声卡驱动等相关问题。电脑内置音箱播放杂音、声音“卡”,可能是内置音箱、主板、驱动存在问题。
如果不是因为硬件问题导致笔记本没有声音的情况,首先检查声卡驱动:右击“我的电脑”――“属性”―― “硬件”―― “设备管理器”――“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右击“ReaItek”――“更新或扫描,卸载重新安装”。
如声卡驱动装不上解决方法:“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Windows Audio”――启动类型设置为“自动”再启动它。
屏幕显示故障、触控板故障
六、屏幕显示不正常:
在笔记本使用过程中,屏幕变暗、或者出现花屏、蓝屏等情况也时常出现:如果开机时的画面显示为“花屏”,连接外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则可能是液晶屏、屏线、显卡和主板等部件存在故障;连接外接显示器无法正常显示,则可能的故障部件为笔记本的主板、显卡、内存等。
如果在笔记本电脑的运行过程中,不定时出现白屏、绿屏之类的相关故障,则很有可能是显卡驱动兼容性相关因数导致的。而出现“蓝屏”的情况则往往是软件问题或者是系统过热导致的。
至于笔记本屏幕变暗的原因:首先检测调节显示亮度后是否正常;其次要检查显示驱动安装是否正确,分辨率是否适合当前的笔记本屏幕。如果进行了以上两个步骤地检查之后屏幕依然不亮,那么很有可能是笔记本背光控制板的故障了,这就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解决了。
也有一些情况会造成笔记本屏幕变暗:比如电脑休眠开关按键不良,一直处于闭合状态;液晶屏模组内部的灯管无法显示以及其它软件类的一些不确定因数。
七、触控板无法使用或者使用不灵活:
触控板无法正常使用,可能是因为快捷键关闭或触控板驱动设置有误、主板或触控板硬件存在故障、接口接触不良问题或其他软件或设置问题。触控板使用过程中鼠标箭头不灵活,可能是机型问题、使用者个体差异或触控板驱动等软件问题。
遇到上面的情况,首先要检查是否有外置鼠标接入并用MOUSE测试程序检测是否正常;有能力拆机的朋友可以检查触控板连线是否连接正确;检查键盘控制芯片是否存在冷焊和虚焊现象。
文章小结:
上面总结了笔记本电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七种故障,还是得重复一开头的话:笔记本电脑是一个复杂、精密的系统,各个部件非常容易发生故障;这些故障可大可小,如果笔记本还在保修期内,送厂商维修是最佳选择。如果笔记本过了保修期、而且在遇到情况不能解决时,不要盲目拆机,否则对笔记本伤害很大。
[笔记本显卡故障]
显示卡需要与主板进行数据交换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就必须有与之对应的总线接口,常见的有AGP接口和PCI接口两种,和即将流行的PCI-Express接口。通常所说的AGP是Intel的标准:主要特征是可以调用主内存作为显存,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不过没有真正的显存性能好,
AGP技术又分为AGP8X,AGP4x,AGP2x和AGP1x等不同的标准。AGP8x,4x,2x技术才支持显示卡调用系统主内存作显存;至于AGP1x嘛,只有采用独立的接口,不占PCI带宽这个好处啦。目前,显卡的总线接口正向PCI-Express过渡。PCI-Express接口将具有更大的传输带宽来满足图形技术日益增加的数据量。
显卡的优化1.及时升级显卡的驱动程序
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有60%的用户自从购买显卡后,就没有对其显卡的驱动程序进行过更新,实际上,将原有的显卡驱动程序升级到最新版本,不仅可以修正旧版本中的Bug,而且可以进一步挖掘显卡硬件的功能,使得部分硬件功能(特别是Direct 3D部分)得以充分发挥。
在进行升级时,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显卡的型号,然后上网到有关厂商或大的驱动站点下载最新的显卡驱动程序,
下载时,一定要注意型号的对应,同时要注意这个驱动程序是For Windows 9X还是For Windows 的版本,否则可能在升级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应该说,升级显卡的驱动程序是提高显卡性能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方法。
显卡的优化2.显卡BIOS的更新
显卡的BIOS升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升级显卡本来品牌的BIOS,其作用如同升级主板的BIOS一样,是为了使显卡提供更多的功能,消除原BIOS中的Bug;二是将原有小厂的显卡BIOS换为知名品牌显卡的BIOS(但显卡的芯片必须一致)。当然,显卡BIOS更新的危险性很大,你最好在升级显卡BIOS时,请一位高手帮助。
显存容量也叫显示内存容量,是指显示卡上的显示内存的大小,显示内存的主要功能在将显示芯片处理的资料暂时储存在显示内存中,然后再将显示资料映像到显示屏幕上,显示卡欲达到的分辨率越高,屏幕上显示的像素点就越多,所需的显示内存也就越多,
而每一片显示卡至少需要具备512KB的内存,显示内存可以说是随着3D加速卡的演进而不断地跟进。而显示内存的种类也由早期的DRAM到主流的SDRAM及DDR,以及即将普及的DDR2/DDR3。
什么是显卡插槽
接口类型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不同的接口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并且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
目前各种3D游戏和软件对显卡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板和显卡之间需要交换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过去的插槽早已不能满足这样大量的数据交换,因此通常主板上都带有专门插显卡的.插槽。假如显卡插槽的传输速度不能满足显卡的需求,显卡的性能就会受到巨大的限制,再好的显卡也无法发挥。显卡发展至今主要出现过ISA、PCI、AGP、PCI Express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其中推出的PCI Express接口已经成为主流,以解决显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而ISA、PCI接口的显卡已经基本被淘汰。
另外说到显卡插槽,有一种情况需要说明,就是有些主板受芯片组的限制,本身无法带有专门的显卡接口,比如AGP或者PCI Express接口。但是主板厂商通过特殊方式,在主板上做了相应的显卡插槽,可以连接相应接口的显卡,不过这种插槽实际远远无法达到应有的速度,只能算比没有略好一些,典型的例子就是下边提到的AGI、AGU插槽。什么样的主板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一般是使用集成了显卡的芯片组的主板才会有这种情况,例如使用了845GL的主板;而没有集成显卡的主板几乎不会有这种情况,只有极个别例外,例如使用VIA PT880 Pro芯片组的主板如果带有PCI Express插槽,那么速度只能是4X,而不是应有的16X。而对于集成了显卡的主板,其显卡插槽是否名副其实,主要看芯片组的支持,其中非Intel芯片组很少有这种情况,具体可以通过下边的连接查看各个芯片组的详细资料。
相关术语:PCI接口、AGP接口、PCI Express接口、AGI与AGU接口
显卡容量也叫显示内存容量,是指显示卡上的显示内存的大小,显示内存的主要功能在将显示芯片处理的资料暂时储存在显示内存中,然后再将显示资料映像到显示屏幕上,显示卡欲达到的分辨率越高,屏幕上显示的像素点就越多,所需的显示内存也就越多,
而每一片显示卡至少需要具备512KB的内存,显示内存可以说是随着3D加速卡的演进而不断地跟进。从早期的512KB、1MB、2MB、4MB、8MB、16MB,一直到TNT2的32MBSDRAM,以至nVIDIAGeForce3、4而言,都有64MB的版本。而显示内存的种类也由早期的DRAM到现在广泛流行的SDRAM及DDR。
什么是显卡类型
目前笔记本显卡主要有独立与集成两种:
ATI系列:ATI一直是笔记本电脑显示芯片的霸主,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均采用ATI Mobility Radeon系列显卡。此产品与nVIDIA的Geforce GO系列在设计出发点上有所不同,主要针对笔记本电脑的特点,在不提高功耗的前提下优化3D性能。虽然ATI Mobility Radeon不支持硬件T&L,在3D性能上要略逊于Geforce GO系列,但它的功耗只有2.2W,并且带有类似Intel笔记本专用CPU的SpeedStep节能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根据用电情况选择核心频率和电压。
由于以前笔记本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至于笔记本显卡在娱乐,特别是3D游戏方面的欠佳表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注意。人们更关心它的功耗和2D性能,似乎笔记本电脑天生就与3D游戏无缘。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功能不断强大,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大,家庭用户成为了笔记本电脑的庞大消费群体,这样一来,提高笔记本显卡3D性能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最新推出的ATI Mobility Radeon Graphics已经可以达到主流的台式机显卡的水平。Mobile Radeon拥有台式机专用Radeon绝大多数的特性,并且在主板上集成了64M DDR显存。完善的2D效果和超强3D水平试得它已经成为高端笔记本的首选显卡。
nVIDIA系列:作为显卡芯片王者的nVIDIA顺应潮流,推出了多面手型的Geforce GO系列显示芯片,这也是nVIDIA推出的移动显示芯片。众所周知nVIDA在台式机显卡中以优越的3D效果已经是广大用户的首选。Geforce GO系列的架构与Geforce系列相同,只是在MX的基础上降低了频率和功耗,Geforce GO系列的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虽然Geforce系列比要低一些,但远远超出了ATI Mobility Radeon。打破了笔记本不适合玩游戏的说法。
而Geforce GO搭配的显存有SDRAM和DDR两种,最多支持64/128位 64M显存,最大带宽2.6GB/S。将DDR技术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的显卡中,可以算是一种飞跃了。Geforce GO系列还支持硬件的T&L,使3D游戏表现得更加精彩。但是Geforce GO系列的功耗十分惊人,2.8W算是目前笔记本显卡芯片的最高记录。而且Geforce GO不支持内嵌式的显存,只能使用外部显存,整个显示系统占用的空间就会偏大。一般超轻薄的笔记本无法采用该系列显卡。
集成芯片:目前使用Intel、SIS和ALI的主板的笔记本有部分是集成类显卡。这种集成显卡可以充分的缩小空间和降低笔记本的成本。其性能也完全能胜任一般商业用户,不过要是运行较大型的3D游戏当然会非常的吃力。
故障现象:
我有块小影霸TNT2 PRO显卡,听说了装丽台的显卡驱动程序后玩游戏画质特别好,而装了艾尔莎的显卡驱动程序做CAD非常快,于是我上网把丽台和艾尔莎对应的显卡BIOS、Windows 98驱动程序下载下来,梦想着让自己的显卡“麻雀变凤凰”。然而,一场悲剧就此发生。我把刷新程序和ROM文件复制到D盘根目录下,然后重启进入MSDDOS,键入D:NVFLASH -FE2D20500.ROM,系统提示后,我果断地按了Y键。键盘上的指示灯开始从10倒数到0时,重启。五六秒后,主板上的蜂鸣器响了,显示器指示灯变成黄色……显卡刷新失败了!我再按RESET键重启,主板报警,再重启,电脑还是不能启动。完了,搞不好显卡就此“牺牲”了!
分析与维修:
怎么办?苦苦思索后,我想起《电脑报》上曾介绍过,显卡刷新失败后可以借助一块ISA或PCI显卡启动,重刷AGP显卡。我立刻借来一块ISA显卡装上、接上显示器,开机进入MSDDOS,再运行刷新程序准备把显卡刷回去。又是“嘀”的一声响,刷新程序提示“CAN NOT FIND EEPROM OR DO NOT MAP EEPROM”。难道显卡烧了?我不甘心,又进Windows 98,却出现了找到新硬件TNT2 PRO显卡的提示,
莫非显卡又好了?我立刻装上TNT2的驱动程序,关机,在AGP显卡上接上显示器,再重启,显示器屏幕一片漆黑,分明不能启动。此后再用尽各种刷新程序,结果毫无收获。这时我只能坐在椅子上发呆……我慢慢站起来,把这块TNT2 PRO显卡拆下来仔细观察,它的EEPROM是采用32脚PLCC封装的,编号是MXD29F001T,现在显卡不能工作,估计是EEPROM里的信息有误,而不能重新写入是由于EEPROM里的写保护电路打开了。其实显卡上的EEPROM和主板上的CMOS电路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封装形式不同而已,既然CMOS电路可以通过放电清除信息,那显卡上的EEPROM呢?显卡上可没有电池,但……有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开机时在EEPROM的WE脚上加上低电压就可以对EEPROM清零。于是我立刻找来MXD29F001T的参数,发现它的WE脚是第31脚,第16脚是接地。查PLCC32的封装可知,从标志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数可找到WE脚。于是,我插上烙铁,找了一根导线,仔细地把第31脚和第16脚焊起来。开机通电后再关机,把导线剪断,然后再重启,进入DOS后执行刷新程序,真的可以重新刷写了!我的显卡终于刷回去了!
启示:
经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刷新用的显卡BIOS文件一定要到生产厂家的网站下载(这次刷新失败估计就是由于下载的显卡BIOS文件有错)。如果刷新不成功,先不要慌,一般只是EEPROM里存储的文件有误而导致其自身保护罢了,只要对它重新清零即可。各种存储电路的电器引脚定义不一,可找资料查阅。最后,祝各位DIYer刷新时交上好运!
什么是显卡类型
目前市场上的台式电脑有两类显卡供选择: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
独立显卡有它自己的显示芯片和显存颗粒,不占用CPU和内存,独立显卡的好处在数据处理不需要CPU来帮助完成,释放CPU的占用率,本身自带GPU可以处理数据3D性能突出。缺点是独立显卡的性能虽强,但发热量和功耗比较高,需要格外投资购买显卡,而且好显卡的价格很高。
集成显卡是指芯片组内集成显示芯片,使用这种芯片组的主板可以在不需要独立显卡的.情况下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用户购买显卡的开支。集成的显卡不带有显存,使用系统的一部分主内存作为显存,具体的数量一般是系统根据需要自动动态调整的。显然,如果使用集成显卡运行需要大量占用显存的程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会比较明显,此外系统内存的频率通常比独立显卡的显存低很多,因此集成显卡的性能比独立显卡差很多。
对于广大的普通用户来说,一般来讲,若不做3D图型设计或其他专业用途,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性能基本上差不多,一般家庭用是感觉不出来它们有什么不同的,集成显卡的性能完全适合他们日常办公娱乐,而且优良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适中的价格以及技术的不断优化等都是集成显卡的优势。独立显卡只是对那些真正需要高速高质显示的专业用户和游戏发烧友才显得有必要。
笔记本、一体机产品能否更换显卡
1、笔记本、一体机产品的显卡绝大部分为集成在主板上(即板载),无法更换
2、极个别机型的显卡是可拆卸的,但因为其物理接口不统一,不同型号的电脑之间无法通用;对于同一接口,厂商也不提供更高配置的显卡,所以也无法更换
台式机产品能否更换显卡
1、台式机显卡能否更换,取决于主板有无空余的显卡插槽,
显卡能否更换
,
如果有,您可以加装独立显卡;如果没有,就无法更换显卡
2、显卡的更换、升级,除了要考虑物理上是否可以安装外,还涉及电源供电、散热设计等因素。为了确保更换显卡后电脑安全稳定的运行,我们强烈推荐您联系就近服务网点,由工程师为您量身定做最佳的替换方案。
,
所以想升级一块独立显卡,请高手帮忙推荐一下,N卡,A卡都可以,只要是主板支持就好,价位大约在300元左右就好,谢谢!
映泰Tservise 6100的显卡插槽是PCI-E的,是754的类型的CPOU座,CPU是个屏颈,最多好象也就能上2800+吧,我建议你可以这样升级下,因为电脑是个整体单一的升级某个硬件效果不是很明显的,你可以再插根内存,(现在内存也很便宜)显卡你可以考虑以前的7600或者6600都可以,因为CPU是个屏颈,我觉得上8系列以上的显卡跟我说的7或者6系列的效果差不多。
显卡驱动怎么装?五步骤完成驱动安装
现在许多网友都应CPU电压使其过热、灰尘太多、打雷、停电等从而导致显卡被烧坏了,就想换个显卡,但却不知道显卡驱动怎么装?那么如何装显卡驱动呢?下面就给你们详解怎样装显卡驱动、显卡驱动装在哪?
1、怎样知道自己显卡型号,
a.右击桌面―属性―设置―“显示:”下面写的就是你这台电脑上用的显卡型号,接着打“高级”,窗口上方显示的“即插即用监视器”后边一串字符和数字,就是你这台电脑上用的显卡型号。
b.也可“开始”―“运行”―输入 dxdiag, 打开“DirectX诊断工具”―显示,从打开的界面中找。
c.借助优化大师查找,打开优化大师,在“系统检测”界面--计算机设备--显示卡--右边显示的即是你这台电脑上用的显卡型号;点击“视频系统信息”可查看该显卡的详细参数。
d.使用鲁大师、驱动精灵等专业软件查看,
2、如果你手里有随机附送的显卡驱动,将显卡驱动光盘放入光驱,右击“显示卡” 下的?号选项,选“更新驱动程序”,打开“硬件更新向导”,选“是,仅这一次”---“下一步”---“自动安装软件”―“下一步”,系统即自动搜索并安装光盘中的显卡驱动程序,如果该光盘没有适合你用的显卡驱动,再换一张试试,直到完成。
3、从专业下载网站下载驱动。如果没有合适的光盘,可到显卡的 、驱动之家、中关村在线、华军等网站下载。从网上下载的驱动程序软件,下载驱动一要看型号,二要看适合不适合你的系统使用,要多下载几个备用。
4、显卡驱动下载的程序软件,一般有自动安装功能,按软件要求去安装,就能顺利完成。不能自动安装的,解压备用 ,要记下该软件在磁盘中的路径,如D:…… ……。打开“硬件更新向导”―去掉“搜索可移动媒体”前的勾,勾选“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下一步”,勾选“在搜索中包括这个位置”,在下拉开列表框中填写下载的显卡驱动文件夹的路径(如D:…………)---“下一步”,系统即自动搜索并安装你指定位置中的显卡驱动程序。
5、装上显卡驱动之后,再去调分辨率和刷新率。
接口类型,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而且也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显卡发展至今,共出现了 ISA、PCI、AGP 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也是依次增加。而采用下一代的 PCI Express 接口的显卡,也将在 年正式被推出。届时,显卡的数据带宽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大,以解决显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
显卡的接口类型1、ISA 接口
ISA 接口是基于 ISA 总线(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的扩展接口,其颜色一般为黑色,比 PCI 接口插槽要长些,位于主板的最下端。其工作频率为 8MHz 左右,为 16 位接口插槽,最大传输率 8MB/sec,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以及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其缺点是 CPU 资源占用太高,数据传输带宽太小,是已经被淘汰的插槽接口。目前还能在许多老主板上看到 ISA 插槽,现在新出品的主板上,已经几乎看不到 ISA 接口的身影了。
显卡的接口类型2、PCI 接口
PCI 是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PCI 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 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 5~6 个 PCI 插槽;而小一点的 MATX 主板,也都带有 2~3 个 PCI 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
PCI 是由 Intel 公司 1991 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 是在 CPU 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 10 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 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 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 PCI 总线,工作在 33MHz 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 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 年又提出了 64bit 的 PCI 总线,后来又提出把 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 66MHz。目前,广泛采用的是 32-bit、33MHz 的 PCI 总线,而 64bit 的 PCI 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由于 PCI 总线只有 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 PCI 接口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 PC 上才有,厂商也很少推出此类接口的产品。
显卡的接口类型3、AGP 接口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形接口。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PCI 总线日益无法满足其需求。英特尔于 年 7 月正式推出了 AGP 接口,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局部总线。严格的说,AGP 不能称为总线,它与 PCI 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 AGP 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 AGP 总线。AGP 接口是基于 PCI 2.1 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工作频率为 66MHz。
AGP 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 PCI 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 3D 图形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 PCI 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 133MHz 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 CPU 访问系统 RAM 的同时,AGP 显示卡访问 AGP 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
AGP 标准,在使用 32 位总线时,有 66MHz 和 133MHz 两种工作频率,最高数据传输率为 266Mbps 和 533Mbps。而 PCI 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 133Mbps。目前,最高规格的 AGP 8X 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 2.1GB/s。
AGP 接口的发展,经历了 AGP 1.0(AGP 1X、AGP 2X)、AGP 2.0(AGP Pro 和 AGP 4X)、AGP 3.0(AGP 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 AGP 1X 的 266MB/S 的带宽,发展到了 AGP 8X 的 2.1GB/S。
显卡的接口类型1) AGP 1.0(AGP 1X、AGP 2X)
1996 年 7 月 AGP 1.0 图形标准问世,分为 1X 和 2X 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 266MB/s 和 533MB/s。
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 66MHz PCI 2.1 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 66MHz,工作电压为 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这种规范中的 AGP 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在前几年的老主板上还见得到。
显卡插槽接口类型,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而且也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显卡发展至今,共出现 ISA、PCI、AGP 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而采用下一代的 PCI Express 接口的显卡,也在 2004 年正式被推出。届时显卡的数据带宽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大,以解决显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
1) PCI 接口
PCI 是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PCI 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 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 5~6 个 PCI 插槽,而小一点的 MATX 主板也都带有 2~3 个 PCI 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
PCI 是由 Intel 公司 1991 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 是在 CPU 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 10 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 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 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 PCI 总线工作在 33MHz 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 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 年又提出了 64bit 的 PCI 总线,后来又提出把 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 66MHz。目前广泛采用的是 32-bit、33MHz 的 PCI 总线,64bit 的 PCI 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由于 PCI 总线只有 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 PCI 接口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 PC 上才有,厂商也很少推出此类接口的产品。
2) AGP 接口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形接口。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PCI 总线日益无法满足其需求。英特尔于 1996 年 7 月正式推出了 AGP 接口,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局部总线。严格的说,AGP 不能称为总线,它与 PCI 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 AGP 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 AGP 总线。AGP 接口是基于 PCI 2.1 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工作频率为 66MHz。
AGP 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 PCI 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 3D 图形数据传输速度,
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 PCI 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 133MHz 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 CPU 访问系统 RAM 的同时,AGP 显示卡访问 AGP 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
AGP 标准在使用 32 位总线时,有 66MHz 和 133MHz 两种工作频率,最高数据传输率为 266Mbps 和 533Mbps,而 PCI 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 133Mbps。目前最高规格的 AGP 8X 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 2.1GB/s。
AGP 接口的发展,经历了 AGP 1.0(AGP 1X、AGP 2X)、AGP 2.0(AGP Pro、AGP 4X)、AGP 3.0(AGP 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 AGP 1X 的 266MB/S 的带宽,发展到了 AGP 8X 的 2.1GB/S。
3) AGP 1.0(AGP 1X、AGP 2X)
1996 年 7 月 AGP 1.0 图形标准问世,分为 1X 和 2X 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 266MB/s 和 533MB/s。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 66MHz PCI 2.1 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 66MHz,工作电压为 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这种规范中的 AGP 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在前几年的老主板上还见得到。
4) AGP 2.0(AGP 4X)
显示芯片的飞速发展,图形卡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呈几何级数成倍增长,AGP 1.0 图形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技术的进步了,由此 AGP 2.0 便应运而生了。 年 5 月份,AGP 2.0 规范正式发布,工作频率依然是 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 1.5v,并且增加了 4x 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 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5) AGP Pro
AGP Pro 接口与 AGP 2.0 同时推出,这是一种为了满足显示设备功耗日益加大的现实而研发的图形接口标准。应用该技术的图形接口,主要的特点是比 AGP 4x 略长一些,其加长部分可容纳更多的电源引脚,使得这种接口可以驱动功耗更大(25-110w)或者处理能力更强大的 AGP 显卡。这种标准其实是专为高端图形工作站而设计的,完全兼容 AGP 4x 规范,使得 AGP 4x 的显卡,也可以插在这种插槽中正常使用。AGP Pro 在原有 AGP 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 AGP 插槽的功能。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 AGP Pro 细分为 AGP Pro 110 和 AGP Pro 50。在某些高档台式机主板上,也能见到 AGP Pro 插槽,例如华硕的许多主板。
即显卡接口标准,常见的有AGP2X/4X/8X,还有最新的是PCI-ExpressX16接口,
显卡插槽标准
,
★ 双显卡的知识介绍
★ 六年级作文
★ 作文六年级
★ 六年级作文
★ 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