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吃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枯草芽孢杆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小吃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共含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枯草芽孢杆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家乡的小吃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

篇1:家乡的小吃作文六年级

“吃”文化在我国也可排得上是国粹,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嘛。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小吃,而我个人认为,家乡的风味小吃中最独特的就是——扁肉。

扁肉不仅吃起来香,而且看到它的色相,也不得不让人垂涎三尺。翠绿的葱花点缀在米白的汤面上,而晶莹剔透的扁肉则摇曳在汤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葱花是堤岸环绕的树木,汤就是明净的湖,扁肉则是那一只只正在湖中央快乐嬉戏的鸳鸯。那么,这一碗扁肉看上去怎能不吸引人呢!

你们可别看扁肉的制作过程容易,可要是自己亲手做起来,恐怕感受又会大大不同:先是把薄面皮摊在手上,然后用做好的秘制肉馅,用筷子夹一些放在面皮的中间,再把它用手包起来,口要封紧。这样,一个扁肉就做好了。待到顾客来的时候,只要先把调料放在碗里,再把包好的扁肉放进烧开水的锅中,盖上锅盖,煮上一两分钟后打开锅盖,用漏勺把煮好的扁肉捞起,再放入碗中,最后浇上汤水,撒上葱花,一碗香喷喷的扁肉就制作好了。倘若不怕酸,可以把醋倒进汤中,用勺子搅拌,香气扑鼻,味道也更好。

每一次吃扁肉时,我几乎整个人沉浸其中,品尝每一个扁肉带给我的无穷美味。而且每一次吃,头脑中都会有不同的回忆,不一样的滋味,真是百吃不厌。

记得有一次,太馋嘴了,狼吞虎咽吃起来,谁知一不小心呛到了气管,没把我憋过气去,现在想想都后怕。

家乡的风味小吃——扁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即使曾远在他乡。每次回到故乡,我就要痛痛快快地吃上一回。

篇2:家乡的小吃作文六年级

我的家乡在绍兴,那里山美,水美,人也美。不过,最美的是绍兴城中的小吃了。

绍兴城中有许多好吃的食物:油炸臭豆腐、绍兴一品茴香豆、绍兴干菜烧饼、咸菜烧饼、超薄煎饼、绍兴梅干菜、绍兴有名的酸辣鱼汤、炸莲藕片、莲子。应有尽有,让你说也说不过来,数也数不过来,看也看不过来,吃也吃不过来。

我喜欢吃绍兴的油炸藕片,那味道是非常香的,五里之外你都可以闻见那香味了。

每当初夏,人们就去自家的池塘中去看藕,有没有长大。当藕已经长大,人们就赤着脚去池塘中挖莲藕,那时挖出来的莲藕又大又长,可好看呢!挖到了藕人们就马上回家将藕洗干净,用刀把藕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切的都非常精细。切完后又用洗干净的长竹签串起来,然后推着小车去大街上卖,马上就有人来买,过不了多久就卖光了。不过你可别以为这是真卖光了,其实人家车上还有几串莲藕呢,大家可能会问,既然还有那么多,为什么不拿出来呢。人家是要给自己留几片回去,自己吃吧!在油中一炸可好吃呢!瞧!那位小弟弟的口水都流出来了,还想再吃呢。

我爱吃绍兴的棕子!

绍兴的棕子品种可多了!有肉棕、红枣棕、糯米棕、豆沙棕。味道可美呢!

人们先去自家竹林中摘来新鲜、肥大的竹林后回家,用水把竹叶上的脏东西洗干净,然后将以浸泡为一两天的糯米拿出把竹叶围成一个三角形,把糯米放入其中,你也可以再放入一些红枣之类的东西包好后,有麻绳扎好放入锅中蒸,蒸好后剥开竹叶就可以开吃了!

我爱吃绍兴的油炸莲藕片也爱吃绍兴的粽子,但我最爱的是名扬四海的油炸臭豆腐!

制作豆腐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将成熟了的大豆或黄豆放入坛子中加水浸泡一天,然后将大豆取出用石磨,将大豆磨成粉,然后在粉中加入石灰粉和水,放入蒸笼蒸,等泡沫不多了后取出过一会,豆汁凝结了就成了白白的、软软的、嫩嫩的豆腐块了,再将凝结了的豆腐快放入油中炸,炸好后可以在上面涂上一点甜酱,味道就更好了。

我爱绍兴的特色小吃!

篇3:家乡的小吃作文六年级

每当看见有人在卖板栗,每当闻到板栗发出的香味,我都会停下脚步。那阵阵板栗香使我想起了家乡的板栗树,这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买一些板栗品尝,可是,这儿的板栗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板栗香。

我老家的院子很宽敞,几间平房一溜排开,院子里种着一棵板栗树,它高大、粗壮,像一名威武的军人,雄壮、挺拔,它不怕风欺雪压,生命力非常顽强。

春天,板栗树长出了嫩生生的芽儿,那些芽儿多得数不清,只要芽儿多,秋天便能大饱口福,我心里暗暗自喜。

夏天,板栗树的叶子长茂盛了,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可以在树下乖凉。盛夏,板栗树开始开花结果,那花可漂亮,可香了。花儿落了,便会结果。刚长出来的果子又青又小,咬一口,涩涩的,味道差极了。

初秋,板柴渐渐成熟了,由青色变成了棕色,但还是要过一阵才能吃呢。深秋,树上的板栗个个咧开了嘴,邻居们都来帮我们敲板栗。这下我可乐了,但是这样敲多费劲呀,我拿个梯子爬上去,开始了摘板栗游戏,妈妈在树下喊:“下来,小心摔下去!”我哪肯啊,便答:“没事,稳着呢。”

把采下来的板栗剥去壳,加点儿糖,开始炒,此时,整个村庄都沉浸在炒板栗的香味中。炒好之后我一口一个,都不用吃饭了。我妈妈包了好几袋,说要给那些去外地打工的人带上几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冬天,雪花纷飞,而板栗依然挺拔地屹立在大雪中,我真怕它会冻死。但是,来年春天,春风一吹,它便又吐出了新绿。

啊!,我家乡的板栗树,你现在该是又到了飘香的时候了,好想念你啊!

篇4:家乡的小吃作文六年级

我的家乡——兴蒙,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其中,我最爱的就是太极黄鳝,可能你会觉得,黄鳝很可怕,不好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家乡的黄鳝可是以色、香、味俱全,而远近闻名哦!

听长期做太极黄鳝的大厨介绍:“太极黄鳝的做法非常复杂。第一步,先把鳝鱼捞出,用盆子装好,再将蒜、姜、葱分别切沫,第二步,热锅,将黄鳝连盆扣到锅中,等黄鳝不跳后,再拿开盆子;第三步,将黄鳝铲出,倒入油,再把黄鳝放入锅中煎,加盐,使黄鳝卷起,形成太极的图案,等黄鳝两面煎黄时,放酱油、味精蒜沫、姜沫;第四步,将葱花、紫苏略炒几下。最后,橵胡椒粉,放芝麻油,少许生茶油,翻炒几下,便可以出锅。

家乡的太极黄鳝样子非常好看。当一盘香喷喷的黄鳝端来你面前时,一看,一条条黄鳝微微卷起,形成了一幅形象的太极图案,还有那翠绿的香菜,鲜红的辣椒,还没尝上一口,就令人垂涎三尺,在黄鳝的周围,是用紫苏围成的圆形图案,煞是好看。

黄鳝不仅外观好看,味道更美,用鼻子闻一闻,一股香味就钻在鼻孔里,让人情不自禁地拿起筷子,轻轻一咬,嗯……真是五味俱全、鲜嫩香辣、味美爽口,让人越吃越爱吃,,吃完后,还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太极黄鳝的吃法非常讲究,夹起黄鳝,不能直接下口,而是要挽起袖子,用手从中间撕开,将内脏取出,其余部分便可以直接食用。

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看到旁边的小吃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的外国人还专门到兴蒙吃太极黄鳝哩;有的人还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狼吞虎咽。可见,家乡的太极黄鳝是多么的好吃,多么的有名。我爱吃太极黄鳝,不仅仅因为黄鳝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品尝着太极黄鳝,会有一种家乡的味道。

太极黄鳝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以黄鳝形成太极图案而得名,如果你来到兴蒙,别忘了一定要品尝这道小吃哦!

篇5:家乡的小吃作文六年级

在武鸣、邕宁、平果、马山一带,壮族民间流行小吃酸榨粉 ,往往是节日或农闲时才得以制作。小时候,时常见到吃到,印象中每家每户都有榨粉用的家伙,简称也是”榨“,一次下来需要好几个人同时配合,很能增强人们相互协作精神,呈现和谐氛围。

壮族酸榨粉圆细、爽滑、柔韧,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做工考究, 先将精心挑选的上好大米放到50——60度的温水里泡1——2天,把米泡软、泡透;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洗三遍,装进尼龙袋保温1——2天,让大米发酵;发酵结束,把大米取出晒干,之后碾成粉,揣成粉团煮到五分熟后,再用压榨机把粉团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 酸榨粉的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由于经过发酵,还有酸甜的香味,经常食用可以起到祛风去寒、通窍醒食和兴奋精神的作用。其吃法多样,最讲究的是卤水的制作, 其工艺各家有异, 大致以猪、牛骨、枸杞、生姜、十三香、白糖、鸡精、米酒等佐料熬煮而成, 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酸榨粉的风味也不同。过去酸榨粉店卤水多以大量豆豉为主,不用味精,伴以姜、八角、草果、甘草等一起熬制而成。如今粉店普遍用上了味精,其味难及当年。

用浸泡过的上好大粽和配料拌匀,以洗净的粽叶或竹叶包成扎好,用火蒸煮后即可食用。南宁的香糯粽品种多、味道美,豆子粽、板栗粽、莲蓉粽等。

”酸嘢“ :指腌制的果蔬,即酸品。南宁人吃酸历史悠久。 ”酸嘢"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令人垂涎。

篇6:家乡的小吃作文500字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小吃,小吃刚好代表了这里的特色。吃小吃就能吃出这个地方的风味。

嵌糕就是家乡小吃的一种。太阳刚升起来,街上就有人开始摆摊。一张桌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馅料,旁边堆着一大段糕,用塑料布遮得严严实实的。不一会儿,就有人来买了。只见卖主打开塑料布,迅速切下一小段糕,把塑料布再盖回来。再用手把糕放在桌子上搓成长条状,用手按压,压成一个糕包,尾部粘起来,再根据客人的要求放上馅,接着把旁边都粘起来,只剩下一个口子,浇上汤,就很好吃了。又香又韧又柔,回到家乡一定要吃一个,才有回家的感觉。

炊圆也是家乡的小吃。但只在有喜事的时候才能吃的。炊圆做工精细,先是把糯米粉掺上水,和成一大团,再使劲的揉几下,直到已经有点韧性时就可以了。再取出一小块,揉成圆形,用大拇指在中间按压一个窝。接着在窝里放已经炒好的馅料,再把窝口封住就好了。然后放进笼里蒸。这可大有讲究,如果不按指定时间蒸好,汁就会溢出来。

食饼筒原是端午节的时候吃的,现在慢慢演变成家乡的小吃了。做食饼筒可简可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卷食物的面皮。面皮既要薄又要韧,如果韧性不够很容易破掉如果太厚,吃起来口味就差多了。做面皮先是要把麦粉加上水和在一起,调成面糊后,用手取一团,在加热的熬盘上涂成饼,过一会儿再翻个面,就烙成了薄薄的面皮,呈圆形。把烙好的面皮平摊在桌面上,把炒好的菜一样一样地夹来放在面皮上,菜品越多,口味就越好,然后在卷起来,卷到一半把尾部叠起来,吃的时候就不会漏出来了。

假如你来到我家乡,我会让你吃到家乡的所有小吃,让你流连忘返。

篇7:家乡的小吃500字作文

我的家乡椒江有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有香喷喷的蛋饼,香香脆脆的泡虾,又又辣又鲜的姜汤面,还有那令人暖到心里的姜汁调蛋……家乡的小吃数也数不尽,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青团。

青团是一种三月清明时的特产。它的外形有的像大大的饺子,有的像圆圆的球。正宗的青团可讲究了,碧绿的粉团外包着一种带着锯齿的树叶,叶子通常有三片。撕开叶子,清晰的叶脉印在绿粉团上,叶子留下的清香味却弥漫在青团里。青团那惹人喜爱的颜色来自哪里呢?哈!原来青团除了米粉外,还夹着一种叫“青”的野草。这种草开着黄色的球状小花,叶瓣下会有一层白白的茸毛。我们上次去找春天的时候,妈妈和阿姨就在田野里发现了一大片的“青”呢!但是在青团的粉团上,你是看不到这种草的,因为它已经经过了煮烂,捣碎,最后揉和在米粉里了,留下来的,只有那碧绿的颜色和那无比清香的气味。青团的味道有两种,一种甜,一种咸。甜的里面有甜甜的豆沙泥和香香的桂花。咸的就更丰富了,它里面有脆脆的春笋,新鲜的肉丁,软软的豆腐丁和红红的萝卜粒,咬一口香喷喷的油汁会直接打动你的味蕾。

要说青团最好吃的是哪家店呢?我外婆家。但是只供品尝绝不外卖哦!每年的清明节,外婆就会花好几天时间去准备这些食材。等到清明那一天,我们大家都去外婆家帮忙做青团。妈妈的一个常住江苏的阿公也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做青团。

青团,这一年只吃一次的美味小吃,它那无比清香的美味留在我的唇齿间,也印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篇8:家乡的小吃500字作文

我出生在北京,对北京的小吃比较感兴趣。前几年来,爸爸经常骑着自行车带我逛胡同,经常会看到小吃店。

今天,我进了一家小吃店,许多老北京的泥人,重现了大街上东西的情景。有的人在卖炸糕,有的人在卖冰糖葫芦,还有的人在卖茶汤的,好像回到了过去。我走到了柜台前,看见了许多小吃,有驴打滚、有糖火烧、有艾窝窝、有面茶、有豆面丸子汤、还有芝麻火烧。我们要的是:糖火烧、豆面丸子汤和芝麻火烧。

糖火烧看起来是圆形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咬上一口,会感觉到特别甜,像是吃了一口蜜一样。再咬上一口,就更甜了,像是泡在蜜罐了一样。糖火烧还有一段来历呢?相传远在明朝年间,有个叫刘大顺的回民,来到了通州开了一个店,然后用料也特别讲究,油要通州的小磨香油,桂花要天津的甜桂花。我看到了这段来历知道了糖火烧为什么那么甜了。因为它的用料都是上等的,所以这么甜。

接下来说说豆面丸子汤。豆面丸子汤的丸子也是圆的`,可咬上一口,你就会清楚的看到里面有粉条,吃在嘴里滑滑的。再放上点韭菜,酱豆腐汤和麻酱,我感觉味道会更好。这时候,再咬上一口,会感觉比以前更入味了。接下来再说说豆面丸子汤怎么做?首先泡粉条,不要泡的太软,然后把粉条和豆面拌在一起,再加上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再把面做成丸子的形状炸,就开始煮,直到煮成奶白色为止。

最后来说芝麻烧饼。芝麻烧饼也是圆的,咬上一口特别柔软,再吃上一口芝麻那么香。我感觉这就是一种享受,心里特别舒服。

从小吃上看,老北京人的手怎么这样巧,做出了这么可口的小吃。我爱家乡北京!

篇9:家乡的小吃小学作文

说到吃,哼!当然是我最拿手的了,我可是吃遍天下无敌手,瞧!我这身材就是吃出来的,你不信,那你就看好了,就拿我家乡来说,他的小吃没我不知道的哦!

嘻嘻!先说我从小最爱吃的叉叉果吧!别看它只有单调的白色。却又着特殊的味道,卖叉叉果的阿姨总会用红色的小碗帮我装好叉叉果,另一个碗则是倒上调好的酱油,如果你喜欢吃辣可以加上蒜和辣椒。你可别小看这一小碗酱油,它可是叉叉果美味的关键,你不信就尝尝,雪白的叉叉果沾上酱油,叉叉果中透着甜却又有着香油的味道,而叉叉果又不失它那甘甜清口的味道,如果你放上了蒜末和辣椒就会透着······对!就是辣,味道更佳。

下面,我要介绍美味的艾粿了!你吃过吗?没有?那就太可惜了,不过也没关系,下面就听我的介绍吧!艾粿外表是绿色的,这就是它与米粿的区别。那艾粿的那皮就使用艾艾草做的,看上去有一种大自然的感觉,令人馋延欲滴,而且它有三种口味,我最喜欢的是豆沙馅的。还有的就是:豆腐干,酸菜还有永安的特产笋干。不错吧!吃起来可香了。还有最后一种就是放点辣椒吃起来可带劲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那绿绿的外表有着淡淡的艾艾草味儿,不错吧!吃起来感觉倍儿棒,我是吃一个想一个。

最后一个特色小吃—米冻果。油锅发出滋滋地响声,一块块像果冻的米冻果放在上面慢慢的煎,沾点酱油,吃起来可棒了,那米冻果中有特殊的味道,香香的吃起来还很有弹性,简直就是佳肴啊!白中带黄的米冻果中有着像糯米一样的味道,很好吃的,不信你尝尝。

呵呵!我这食神的称号不是白给的哦!

篇10: 家乡小吃作文

我爱吃碗团。一段时间,每天下午都让妈妈带我去吃荞哥碗团。在离石随便走走就能看到卖碗团的小店铺,比如超市旁边、公路旁、三轮车上。离石碗团真可谓百吃不厌。

外婆以前也给我们做过碗团,外婆告诉我,做碗团先要把荞面和水按照1:3的比例倒在一个盆子里,待搅成糊状后,舀在一个个小瓷碗里,放在屉上蒸十多分钟。出锅后,用小刀压着软软的面酱刮一圈,面酱就贴在碗边上了,待晾凉后,倒些佐料就可以开吃了。

吃碗团得先舀芝麻酱、辣椒、花生米和黄瓜丝,把这些必备的作料倒在做好碗团的小碗里,拿一把小刀把调料抹均匀,接着把碗团划成小碎块,然后用刀尖扎一块便可入口。家住广州的表妹回离石时曾吃过一次碗团就恋上了,再回离石时就天天吃两三个碗团。一次我们乘飞机去广州,专门给表妹带了两箱用礼品盒包装好的碗团。不几天,表妹就把24个碗团吃光了,表妹可真是个小吃货啊!

外地小朋友们,你们想吃碗团吗?想吃的话就快来我们这吃来吧!

篇11: 家乡小吃作文

外婆的家乡在龙游。龙游在浙江西部,是一个美丽的小县城,也是一个美食天堂。这里有五花八门的小吃,有远近闻名的发糕,有香气扑鼻的葱饼,有大名鼎鼎的衢州三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外婆做的葱花馒头,里面是浓浓的家乡味道。

龙游的葱花馒头圆圆的,糯糯的,捏上去软软的,像弟弟的小脸蛋。它和我们平常吃的馒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滚圆的肚子里,塞了满满当当的馅,咬上一口,满嘴鲜美,回味无穷。

葱花馒头的精华在于它的馅。每次做葱花馒头的时候,外婆会先准备各式各样的馅料,有猪肉、笋干、香菇、葱……外婆先把馅料切成丁,然后把馅炒熟,放凉备用,光看馅就很好吃了。接着我们需要把馅塞进馒头。外婆先用筷子在馒头上戳一个洞,用手把馅塞进去,把馒头的肚子塞的鼓鼓的,一个馒头就大功告成了。要吃的时候,就把馒头放在锅里蒸上十分钟,热气腾腾的葱花馒头就新鲜出炉了。

这葱花馒头呀,我敢保证只要你咬上一口就会彻底爱上它,葱花馒头里有外婆满满的爱,是幸福的味道呀!

篇12:家乡小吃作文

“民以食为天,柴米酱醋盐”。客家菜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而传统客家三大菜分别是:盐焗鸡、梅菜扣肉以及最传统的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久负盛名,鲜嫩滑香,营养丰富,是我们客家人的头道送酒菜,也是过年时必须上的菜式。

酿豆腐有两个传说,一说为(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应岭南少麦,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便已豆腐代替面粉,将猪肉塞入豆腐中,犹如面粉裹着肉馅儿。因其味鲜美,于是成了客家民菜。

另一说,很久以前,有两个好兄弟,因在一次点菜时发生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后来,聪明的店家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制作出酿豆腐。

正宗酿豆腐的豆腐一般是由黄豆做的,无任何添加剂,一般是用刚从自家田中摘的黄豆,新鲜,再把黄豆,放进石磨子里,与水一起磨,直至把豆榨出浆水,而剩下的豆渣可做粥等食物,再将豆水,倒入大锅里煮,豆腐也算成形了,但还是个半成品,把豆腐放在个容器里,用大石头压,压出剩余水份,然后,把豆腐成品切成一块一块,接着,便是重要的“酿”。

把一块半肥半瘦的大猪肉挑瘦去肥,剁成末,这剁肉也是我儿时的游戏,再依个人喜好,放入香菇、或虾米、或大葱等,再使双筷子,把猪肉“戳”进豆腐块正中处,这“戳”肉也有一定技巧的,不能将整块豆腐戳戳穿来放,不然煎出来的就孬了,最后,把所有酿好的豆腐放入锅中小火慢煎,火要适度不可大或小,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此时的豆腐可是香喷喷,金黄耀眼,但还在煲仔里焖一下,煲锅底可放大蒜苗、芹菜,全依据个人喜好,可在豆腐上放几片香菜,用来点缀所用,即可上桌。

酿豆腐一上桌,便“顾客盈门”,我家吃酿豆腐时,喜好沾上蒜末和酱油,这酿豆腐便有了些辣味和咸味,豆腐滑嫩,净白;猪肉味鲜,硬中带柔,柔中带刚,豆腐送入嘴中,滑溜,再咬一口猪肉,美味无比,真乃最佳搭配。

豆腐营养丰富,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律止渴、清洁肠胃,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猪肉用途多,用于温热病后,热退津伤,肺燥咳嗽,干咳痰少,咽喉干痛;补虚、润燥、润肌肤、止消渴。

豆腐的平淡,显出了客家人的淳朴,朴实,客家人不求于功名利禄,勤俭持家,这也是酿豆腐在客家文化上长期保留的原因之一。

篇13:家乡小吃作文

提起我的故乡连江县丹阳镇的小吃,当属肉燕最为出名,许多人慕名而来品尝购买。但有一样特色小吃能与之相媲美,那就是坑口村的手工线面。坑口村的线面纯手工制作,有近百年的历史,家家户户都会做。线面洁白如玉、面条细匀、落汤不糊,把煮好的线面泡在排骨、猪脚或鸭子汤里,加点自家酿的青红酒,味道醇香,充满味蕾。

手工线面虽然好吃,但制作过程复杂。从我记事起,一到晴好天气,爷爷和父亲母亲从头天晚上就开始忙碌了,准备好面粉、食盐等,和好面后早早睡下。凌晨三点左右起床开工。首先是过条,只见爸爸的双手不停地搓面,面条像一条长蛇般不停地蠕动,妈妈随着爸爸的节奏把搓好的面条盘在大瓷缸里,盘完后把大瓷缸放在木架子上。过条通常要过两遍。其次是圈条。圈条很好看,妈妈首先拿出两根竹棒,把它们插在木架的窟窿里,然后从瓷缸里取出面条,把面条圈在左边竹棒与架子交接处,接着再圈在右边的竹棒与架子交接处,以这样的方式匀速左右不断地循环。面条在她手中不停地飞舞着,直到把两根竹棒排满。圈好后再把它们放在由两块直立的木板组成的架子里。最后是拉面,拉面是将圈好的面条拿到室外大木架子上拉,木架子有两米多高,妈妈将圈面的竹棒一端固定在木架上,一端夹在手中,用力拉至变细,再固定在架子另一边的窟窿里。接着她用两根竹棒从中间将粘在一起的线面分开,用力要均匀,否则三四米长的面就会从中间折断,然后再拉至分开,她手中的竹棒像两根指挥棒,起起落落的线面像是跳动的五线谱……最后一道程序是晒干。一天站下来让人腰酸背痛。每当我放学回家,瞅见妈妈在黄昏的余晖中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一阵感动,妈妈爸爸辛苦了!

近几年丹阳有些地方出现了机械线面,它的成本只有手工线面的一半,但做工粗糙极易断裂。更糟的是有人以机械线面冒充手工线面出售,虽然多赚了钱,却使这个竖立了百年的招牌有毁于一旦的危险。不过,现在县里也开始重视这一现象,联合村里出台了一些措施保护这个传统手艺。

我爱手工线面,希望它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家乡的民间小吃小学作文

家乡的小吃作文

写家乡的小吃

幼儿园家乡小吃说课稿

家乡美味小吃作文700字

于家乡小吃作文600字

一年级作文600字:家乡的小吃

小吃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家乡-500字

家乡美景小学500字作文

家乡的小吃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合集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家乡的小吃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