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浪费粮食的作文记叙文高二作文(共含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555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国时诸葛说:“勤以养德,俭以修身。”北宋司马光说:“成由勤俭败由奢。”3月_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道德新标杆,也告诫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淫逸为耻”可见,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节俭品德的养成。现在,我们却有很多中学生以为,时代进步了,生活富裕了,勤俭节约过时了。因而生活中中学生乱花钱,浪费饭菜等现象随处可见。
也许有人认为,节约就是吝啬,就是贫穷,其实不然,节约并不意味着吝啬,更不代表贫穷。它实际上是对家庭幸福生活的精打细算,对社会义务的严格履行。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这启示我们要让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产量也在不断消耗。经济发展迅速,种田的农民少之又少,现在大多数都在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粮食。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浪费粮食的现象愈来愈严重。每天,每家每户桌上都有一大堆食物,可是,这么多吃得完吗?不过多久,就被倒入垃圾桶了。请朋友吃饭,为维护面子,要去大饭店。点一桌子菜,显得自己大方富有。到最后,又能吃得了多少。每人每天浪费的粮食不知道可供多少山区里的孩子吃上多久。虽然人们生活富裕了,但有些偏远山区里的家庭还要面临着资源短缺,饥饿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为这些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什么又要逃避呢?我们把这些浪费的食物给节约下来,那么那些山区里的人就不会被饿死了。何不救救那些人呢?
珍惜粮食就是珍惜自己或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怎么能忍心践踏一个人的成果。让我们共同来节约粮食,来帮助世界各地需要的人。让世界各处都能留下每个人幸福的笑脸。共创和谐家园,减少因饥饿而带来的伤害。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这个暑假,妈妈让我写作文。我写了一篇作文后隔几天就找不到本子了,写第二篇时,我又拿了一本新本子,写第三篇时我还是重新拿一本。
一段时间过去了,当妈妈要检查作文时,我居然只能拿出一篇。她很不高兴,她说小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学会整理,更不能浪费。她不停地唠叨,我默默地整理书桌和书柜。心想:惨了!如果找不到作文本,我就得重写了。以后再也不到处乱扔了,浪费本子等于浪费资源。我累的满头大汗,终于找到了那些作文本,我把它们抄写在同一本本子上,其余几本都请橡皮帮忙恢复原貌了。
浪费粮食作文150字
今天下午,吃完饭,我还想吃一个面包夹鱼,妈妈同意了,吃的过程中,鱼刺老是卡我牙,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吃了。
妈妈就把面包扔进垃圾桶,我正准备写作业,爸爸又把我叫回来说:你以为这个面包是白白的捡来的,这是用钱买来的!爸爸批评了我,以后我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就要多少,不要眼大肚子小。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洗衣服,洗完衣服后,一大盆的水,我准备倒掉时,妈妈连忙叫起来:“等等,等等!把一半水倒进马桶里,把一半水倒进水桶里!”“为什么呀?”我迷惑不解地问。“节约用水呀,用一半的水冲洗马桶,另外一半的水可以拖地。”妈妈解释道。我心想:原来洗衣服洗完后的水,还可以干这么多的事呀!
观看完了“小气鬼”妈妈的“小气故事”,你该知道我妈妈为什么成为“小气鬼”了吧!因为她很爱护环境!
小猪欢欢胖乎乎的,平时很爱帮助别人,但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很不节约,喜欢浪费,不信我就给你讲一讲吧!
有一天晚上,小猪请小公鸡到家里做客,它拿出准备好的两盘玉米,一盘给小公鸡,一盘留给自己。只见它一下子就把自己的一盘倒进嘴巴,玉米像水滴似的滚了下来,很多都落在了地上。小公鸡说:“农民伯伯种地非常辛苦,请珍惜粮食。”但是小猪不听劝告,小公鸡只好把掉下的玉米一粒一粒地捡起来。小猪对此非常不屑一顾。
冬天到了,北风呼啸,小猪家的粮食全没了,于是它向别的小动物去借粮食,但是它们都不愿意给,还说:“不节约粮食的小猪,可恶!”小猪感到很后悔。
这时,只见小公鸡抱着一大袋玉米对小猪说:“拿着,这是你平时掉在地上的粮食,你可要好好珍惜呀!”小猪羞愧地低下了头。
有了这一次教训,小猪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它终于成为了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猪了。
有一天,我在家吃饭的时候,看见表妹每天都吃不完,有剩饭剩菜。很多时候,我和她说:“不要浪费粮食,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的,那我们浪费多少粮食啊?”她说:“给狗吃不就行了吗!”我去看一了下大约有三碗饭。天哪!够山村的小朋友吃一天了,好浪费啊。我要让她改正过来。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喝茶,我看见了很多人浪费很多粮食。有一张桌子的人点了很多东西,如:叉烧包、排骨、干蒸、烧卖、油菜、凤爪、炒粉……,他们吃剩很多东西,买单的时候,剩饭不打包,真是浪费啊!大约够3个人吃顿饱的。
如果将家里和外面浪费的食物收集起来一年可以让山村的小朋友吃很多天了。所以大家不要浪费粮食。浪费粮食是一种罪过。
一天中午,我正看着电视。可没想到这一看,竟使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可能是碰巧,电视里正播放一组食物浪费的广告。看着人们大吃大喝,看着一盘盘瓜果蔬菜、鸡鸭鱼肉被倒掉,我出离愤怒了:难道人们认为这不是食物是垃圾吗?他们也不想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吃什么!冷静下来,我决定以身作则,让大家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
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去吃饭。吃了一会儿,我就连连打饱嗝,妈妈又吃了一点也吃不动了。服务员问:“打包吗?”我抢着说:“打包。”这下,不但不浪费,晚上也有东西吃了。一举两得。
这是我迈出的第一步,今后我一定要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精神发扬到每个人的心中!
这个暑假,妈妈让我写作文。我写了一篇作文后隔几天就找不到本子了,写第二篇时,我又拿了一本新本子,写第三篇时我还是重新拿一本。
一段时间过去了,当妈妈要检查作文时,我居然只能拿出一篇。她很不高兴,她说小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学会整理,更不能浪费。她不停地唠叨,我默默地整理书桌和书柜。心想:惨了!如果找不到作文本,我就得重写了。以后再也不到处乱扔了,浪费本子等于浪费资源。我累的满头大汗,终于找到了那些作文本,我把它们抄写在同一本本子上,其余几本都请橡皮帮忙恢复原貌了。
今天下午,吃完饭,我还想吃一个面包夹鱼,妈妈同意了,吃的过程中,鱼刺老是卡我牙,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吃了。”
妈妈就把面包扔进垃圾桶,我正准备写作业,爸爸又把我叫回来说:“你以为这个面包是白白的捡来的,这是用钱买来的!”爸爸批评了我,以后我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就要多少,不要眼大肚子小。
小时候,我吃饭的时候,手总是抓不好饭碗,所以饭总是偶尔掉下来。
再吃晚饭的时候,我一只手撑着椅子,一只手拿着筷子,大口地吃饭。看到一颗珍珠般的米粒接连撒在太子身上,撒在大队上。妈妈看到后生气地说。“洋洋,你为什么又把饭吃完了?我心不在焉地回答。”那没关系。反正吃桌子也没关系。“我开始吃饭,又吃了几粒米粒在桌子上。妈妈看到更加生气,使劲敲桌子,生气地说。"不知道农民叔叔辛苦吗!他们要从早到晚工作,你现在帮我背一遍《悯农》。“我知道再诡辩,我就要吃‘竹笋烤肉’,所以我硬着头皮背。”锄头,锄头。一天。“真奇怪!平时背的香瓜熟了,但今天背的为什么这么尖,这时不听话的眼泪一直流下来。
妈妈拍着我的额头擦拭眼泪,说:“农民叔叔务农不容易啊!””收紧了重心。(威廉莎士比亚,农民,农民,农民,农民,农民,农民,农民,农民)不要认为我们现在过得这么好。但是有些地方又累又落后。那里有很多人吃不饱饭,绝对不能浪费粮食。“知道了,妈妈!”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吃饭了,我也不敢浪费粮食了。
小时候我们就读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谁做到了不浪费?有时,你碍于面子,去餐馆吃饭的时候,将剩下的剩菜剩饭浪费,被无情地丢进了垃圾桶,你可曾想过全国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嘴很挑。那些绿色蔬菜我都不想吃,可我的妈妈告诉过我“民以食为天,这个‘食’包括肉、蔬、果,你不能挑食。”我只能接受,可是苦瓜、西兰花,还有韭菜我真的是接受不了,每次吃饭就会把它偷偷攥在手心里,等吃完饭再丢到窗外。但却被妈妈发现了,他没有说什么,抱起我去看新闻。他指了指屏幕正在播放闹旱灾的新闻:“你看他们饿得快要死了,如果你继续浪费,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饿得面黄肌瘦。”我想了好久,向妈妈道歉。
还有一个视频也让我改变了看法。杨六斤,一个长在深山里的孩子,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一个人守着一座破屋,除了叔叔每年给的500元,全靠邻居们的救济。帮人放牛放猪才能换来一些吃的,一碗米饭,一点辣椒,几片野菜,就是他一天的简餐,想吃肉就只能用矿泉水瓶做个捕鱼工具,捕点鱼吃,几条小拇指长的鱼,就是他最美味的佳肴。多么心酸的故事!再看看我们,炸鸡、汉堡、可乐、薯条,满满一桌都嫌不好吃,学校垃圾桶里都是没喝完的牛奶,咬了一口的苹果,打开却不吃的面包,吃一半泼一半的八宝粥,两种生活,两种行为,节约与浪费,就在一念之间,我们无法体会杨六斤的艰辛,但我们却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节约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最有品质的修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里就已经会背了。然而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过没有,每天中午学校开饭后,就会在食堂里发现很多同学桌上、地上会留下米粒或饭团;有的甚至因为菜不合胃口,只有吃了几口,就把剩下的.饭菜倒在学校的塑料桶里了,这实在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不珍惜粮食是不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不热爱劳动人民,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任劳任怨,在田野不缀劳作,好不容易才生产出粮食来。上面的那首古诗,不正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真实写照吗?
记得长辈们经常提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某些原因,国家大量缺少粮食,有的人因为没饭吃,只得啃树皮,吃野菜,甚至活活饿死。”不知同学知不知道,现在非洲还有很多饥民,许多孩子被活活饿死。这些情况也许在有的同学看来是无法想象、不可能的事。认为自己家的米多得吃也吃不完,浪费一点算什么。但是,同学们是否想过,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产生出粮食,要经过多少工序,将生米煮成熟饭,而我们却白白地把它浪费了。我们是否为这种行感到羞耻呢?
浪费饭粒也会助我们养成铺张浪费之风,有碍于同学们良好情操的陶冶。我们可以这样计算一下:一个学生浪费一口饭,像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人在食堂吃饭,一天就要浪费十几斤饭,一年就要浪费上千斤粮食。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这在我们目前还不富裕的国家里是一个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啊!况且,和目前国家提倡的节约型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这样看来,同学们也许就会认识到浪费粮食的确不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了,小事非小,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琐小事做起,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爱惜每一粒粮食,懂得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真正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这个暑假,妈妈让我写作文。我写了一篇作文后隔几天就找不到本子了,写第二篇时,我又拿了一本新本子,写第三篇时我还是重新拿一本。
一段时间过去了,当妈妈要检查作文时,我居然只能拿出一篇。她很不高兴,她说小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学会整理,更不能浪费。她不停地唠叨,我默默地整理书桌和书柜。心想:惨了!如果找不到作文本,我就得重写了。以后再也不到处乱扔了,浪费本子等于浪费资源。我累的满头大汗,终于找到了那些作文本,我把它们抄写在同一本本子上,其余几本都请橡皮帮忙恢复原貌了。
今天下午,吃完饭,我还想吃一个面包夹鱼,妈妈同意了,吃的过程中,鱼刺老是卡我牙,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吃了。”
妈妈就把面包扔进垃圾桶,我正准备写作业,爸爸又把我叫回来说:“你以为这个面包是白白的捡来的,这是用钱买来的!”爸爸批评了我,以后我不能浪费粮食,吃多少就要多少,不要眼大肚子小。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洗衣服,洗完衣服后,一大盆的水,我准备倒掉时,妈妈连忙叫起来:“等等,等等!把一半水倒进马桶里,把一半水倒进水桶里!”“为什么呀?”我迷惑不解地问。“节约用水呀,用一半的水冲洗马桶,另外一半的水可以拖地。”妈妈解释道。我心想:原来洗衣服洗完后的水,还可以干这么多的事呀!
观看完了“小气鬼”妈妈的“小气故事”,你该知道我妈妈为什么成为“小气鬼”了吧!因为她很爱护环境!
从进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我们一首古诗:“锄和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此我便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因为我们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民伯伯一年到头在田里干活,流了许多汗水,才浇灌出我们离不开的粮食。他们多么辛苦,我们怎么能不珍惜粮食呢?
节约粮食应该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从小,我们都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教育我们要知道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发族的传家宝,是民族崛起和国家昌盛的法宝。勤俭节约不仅能积累财富,还能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很浪费。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我有一个玩具还想再买一个,就故意把它弄坏。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要再浪费了。
今天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可是今天中午吃完饭之后,我们有几个同学争着抢着去送没吃完的饭桶,本来这是一件好事,这几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饭桶掉在了地上,饭菜都洒了出来,浪费了很多的粮食,真叫人心疼。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以后要小心做事,不要在那么莽撞了。
星期六,爸爸妈妈和小云一起去欢乐颂吃饭。一进门,他们就坐到了饭桌的凳子。
爸爸穿着蓝色的衬衫和牛仔裤。妈妈穿着紫色的衣服,粉红色的裙子。小云穿着粉色的裙子。他们点了碧绿碧绿的西兰花,火红火红的胡萝卜,又小又黄的玉米粒。
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但是他们看见桌子上的饭菜还剩很多。小云想起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而且这些都是用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的钱买来的,小云就叫来服务员打包。服务员穿着粉红色的围裙,拿着打包盒和筷子走过来,轻轻地把菜装进打包盒里。爸爸轻轻摸摸小云的头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小朋友们,要向小云学习,不要浪费粮食。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人们传颂了几千年的古诗,也许同学们在幼儿园就背的滚瓜烂熟了。
我们应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小就树立“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的观念,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如今,经过那些乡村小道,总会看到那些黄金色的水稻。它是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很难看见水稻的收割过程,从而忽视了这些粮食的重要性。
我们从小就开始背“锄禾日当午,汗滴河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听着爸爸妈妈念叨,不可以浪费粮食,这可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然而现在渐渐长大了,也对这个理论有了不少淡化。
当我看到电视新闻里的严重旱情,土地分裂、颗粒无收,那一幕幕触动着我的心弦。贫苦地方还有人无粮食可吃,只好吃那些树皮草根等之类的东西,而此时的我们只想着怎么吃那些美味佳肴。尤其是自助餐,这也成为了浪费大户,所以,我们吃自助餐的时候,应当吃多少拿多少尽量不浪费。
我记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过,他要让水稻长得与高梁一样,让所有人都能温饱。我坚信,“爱惜粮食”并不是喊口号,唱高调,而是我们每个人,踏踏实实应该做到的。那些农民伯伯们的劳动背影需要我们铭记,并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不可浪费每一粒粮食。
那一幕幕浪费粮食的场面,真令我痛心不已!
★ 不要浪费粮食作文
★ 浪费粮食标语
★ 浪费粮食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