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湍急的流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共含2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湍急的流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

篇1:2022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

1、文化遗产,世代保护。

2、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3、千年文明博大高深,后人爱惜薪火传承。

4、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5、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6、传承文化遗产,共创和谐社会。

7、传承文化,保护遗产。

8、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9、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10、关注参与,共享文化遗产。

11、中华文明,和谐传承。

12、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13、保护古迹,义不容辞。

14、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15、接续文化薪火,传承中华文明。

16、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17、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8、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根源。

19、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20、感悟文化精髓,体味现代人生。

篇2:2022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

1、呵护千古文明,共享和谐生活。

2、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3、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4、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5、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6、保护文化遗产,尊重文物历史。

7、秉承精神财富,装典和谐家园。

8、继承文化遗产,传承遗产文化。

9、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10、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11、薪火相传,万代共享。

12、文化熏陶心灵,遗产影响世界。

13、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

14、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15、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6、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17、传承历史遗产,弘扬华夏文明。

18、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

19、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

20、文化遗产,精品精华。

篇3: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

1、保护文化遗产,有你更精彩。

2、文化耀千古,遗产传万年。

3、爱我中华文明,保护文化遗产。

4、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5、传承历史遗产,弘扬华夏文明。

6、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7、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8、共同的家园,共有的财产。

9、华夏文化遗产,世界闻名精髓。

10、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11、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明和谐。

12、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13、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

14、中华文化,遗产为先。

15、人类的日记本,历史的教科书。

16、文化遗产,和谐社会的明信片。

17、弘扬民族文化,关注文化遗产。

18、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19、请珍惜祖先留下的财富。

20、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21、龙的传人,文化传承。

22、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23、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24、呵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25、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志。

26、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延续未来。

27、留驻历史印痕,保护文化遗产。

28、文化遗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凝聚人类文明的恢弘史诗。

30、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根源。

31、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32、留祖先声音,创和谐社会。

33、继承文化遗产,传承遗产文化。

34、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35、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化遗产。

36、华夏五千年,文化永流传。

37、保护古文化,发掘古文明。

38、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39、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40、秉承精神财富,装典和谐家园。

41、传承历史文化,永续文明薪火。

42、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43、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44、留住文化根脉,托起华夏未来。

45、接续祖先步履,传承文化薪火。

46、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47、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48、保护遗产,真爱地球。

49、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50、文化遗产,和谐之源。

51、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52、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53、保护文化遗产,尊重人类创造。

54、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55、文化遗产,历史记忆。

56、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57、文化遗产,文明之源。

58、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59、传承文化遗产,飞扬华夏丰采。

60、文化熏陶心灵,遗产影响世界。

篇4: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

1、呵护千古文明,共享和谐生活。

2、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3、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4、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5、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6、保护文化遗产,尊重文物历史。

7、秉承精神财富,装典和谐家园。

8、继承文化遗产,传承遗产文化。

9、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10、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11、薪火相传,万代共享。

12、文化熏陶心灵,遗产影响世界。

13、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

14、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15、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6、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17、传承历史遗产,弘扬华夏文明。

18、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

19、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

20、文化遗产,精品精华。

21、文化遗产,世代保护。

22、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23、千年文明博大高深,后人爱惜薪火传承。

24、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25、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26、传承文化遗产,共创和谐社会。

27、传承文化,保护遗产。

28、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29、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30、关注参与,共享文化遗产。

31、中华文明,和谐传承。

32、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33、保护古迹,义不容辞。

34、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35、接续文化薪火,传承中华文明。

36、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37、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38、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根源。

39、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40、感悟文化精髓,体味现代人生。

篇5: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

为纪念6月11日“文化遗产日”,澳门特区将在多个世遗景点、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举办系列活动,免费对外开放,提升民和游客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澳门特区文化局近日宣布,为贯彻今年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局将举办摄影明信片展览、藏书展览、音乐会等多种活动,鼓励市民及游客游历澳门历史城区,发现生活中的文化遗产。

其中,澳门档案馆将于6月10日起举办“凝影存图澳门与亚非葡语地域摄影明信片”展览,展出馆藏中精选的摄影明信片,以广阔的视野展现安哥拉、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等多个葡语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建筑、民族、历史、自然和经济上与澳门的关联。

此外,澳门还将举办“伯多禄藏书展”专题展览、饶宗颐学艺馆绘画活动、澳门中乐团《中国狂想曲》彭修文作品音乐会等。

中国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1日是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

6月11日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日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天的活动安排。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今年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将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宗旨,组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回访参加研培的学员、开展传统工艺专家巡回讲习、中泰手工艺交流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月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全国各地也将组织开展800余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展示宣传活动,包括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等。

他表示,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振兴传统工艺”两项新工作,探索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有效措施。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既是对一段时期以来非遗保护丰富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上述两项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将进一步促进这些保护措施的落地和执行。与前两年相比,此次文化遗产日活动选取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强调了非遗保护融入当代生活的基本导向,扩大了高校和专家的深度参与,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受众范围更加面向普通大众。马盛德透露,今后还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力度。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表示,按照惯例,今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在文化遗产日当天举办主场城市活动,主场城市设在河北承德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所在地。除了文化遗产日承德主场城市活动,全国各地文物部门在文化遗产日都要举办一系列相关文化遗产日活动。

此外,由苏州市文化广播电影新闻出版局、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承办的“锦绣邻邦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将于6月11日在苏州丝绸博物馆举行。

篇6: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

关于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

1.齐心保护文化遗产,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2.保护文化遗产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保护好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

5.给自己多点责任,给后代多些财富!

6.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7.文化遗产保护是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工程。

8.保护人类精神家园,构建美好和谐世界。

9.人类失去了记忆,世界将是一片荒芜——保护文化遗产,珍爱精神家园。

10.保护文化遗产,您关注了吗?

11.保护文化遗产光荣,破坏文化遗产可耻。

12.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13.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4.增强文化遗产意识,告别急功近利开发。

15.保护国家之根 延续民族之魂。

16.守护人类共有的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17.文化遗产——城村魅力之源,社会和谐之源。

18.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19.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20.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受益。

21.祖先的我们的.子孙的——请保护文化遗产。

22.我们继承的遗产,子孙的子孙还能看到吗?

23.保文物传文明,代代相传;小家庭大社会,人人有责。

24.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25.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26.多留文化遗产,少留精神遗憾。

27.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28.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29.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每一天的行动。

篇7:中国文化遗产日的霸气宣传标语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霸气宣传标语

1、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2、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3、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4、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5、我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6、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7、文化遗产保护:尊重历史,造福今天,开创未来。

8、保护古迹,责无旁贷。

9、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每一天的行动。

10、祖先的 、我们的 、子孙的——请保护文化遗产。

11、古迹属于你,属于我,是我们的共同财富。

12、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13、纵有金山银山 , 难买文化遗产。

14、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15、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6、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20、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21、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22、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23、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24、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25、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26、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27、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28、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29、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30、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31、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32、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33、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34、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35、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36、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37、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38、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39、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40、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41、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42、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43、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44、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

45、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46、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47、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48、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49、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50、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51、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52、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53、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54、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55、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56、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57、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58、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59、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60、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61、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62、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63、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 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64、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65、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66、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67、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68、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

69、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70、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

71、文化铭千古,精神传万年。

72、保护文化遗产,古老历史重现。

73、传承历史文化,光大民族精神。

74、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75、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我们的根。

76、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祖国文明家园。

77、一片文化遗产,一片美丽芬芳。

78、文化遗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9、文化遗产是见证一个民族历史,体现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

80、思尘封文明,扬华夏文化。

81、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篇8: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口号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7日在古代“海丝”起点城市福建泉州举行。来自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希腊、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的60多名专家学者、政要名人与会,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其间热点话题。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政策与法规执行部申报及预备名单主管亚历桑德罗巴尔摩萨指出,丝绸之路的意义不能以单一国家的范畴来考虑,而是应该站在全局来理解。

亚历桑德罗巴尔摩萨在会上做题为《从世界遗产公约角度看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旨发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路线网络(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他以此为例提出,在参与丝绸之路为命题的申报准备中,参与国可以意识到他们与丝绸之路相连的文化进程,同时尊重并推进人类文明在多元基础上的共同进步。

“根据累积的经验,现在是时候着手形成概念文本,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工作作铺垫了。”亚历桑德罗巴尔摩萨说。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说,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全力推进中国“海丝”联合申遗,作为中国项目组织申报。根据申遗计划,今年9月份,泉州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遗文本;上半年,遗产专家将实地考察各个遗产点。目前,已经初步选定出30个申遗文物点,其中泉州占了一半多。

“长期以来,泉州人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爱惜“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泉州市市长康涛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泉州就着手开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于、两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口号

文化遗产,文明瑰宝

文化遗产遍天下,大家都来保护她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促进文明和谐发展

保护文化遗产共同监督,构建文明和谐全民受益

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构建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文明守护文化遗产

精心打造精神家园

继承文化遗产,弘扬优良传统

建设精神家园,倡导先进作风

文化遗产人人保护,精神文明个个受益

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建设和谐家园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化遗产见证辉煌

留住民族记忆!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保护不可再生的遗产,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之魂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之根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精神文明

文化遗产,传承文明

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保护文化遗产,守卫精神家园。

文化遗产,精神财富之源。

保护精神文化遗产,让中华文明更加灿烂。

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人文在这里延伸

关注文化,关爱遗产

文化改变生活,遗产共同呵护

与文化零距离,与遗产面对面

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的

与新老朋友共享文化遗产

共同的家园,共有的财产

文化古往今来,遗产惊天动地

文化熏陶心灵,遗产影响世界

遗产属于全人类,关爱呵护靠大家

有限的遗产,无限的享受

历史的轨迹不可再生。

千古悬于弹指间,文明需要代代传

民族的自信,世界的遗产,人类的脚印。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发展

文化遗产,传承。沟通。超越

传播遗产文化,造福人类世界

文化遗产,让生活更贴近未来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精神遗产永放光芒

保护文化遗产,争当文明卫士

保护文化遗产,创新中华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

扩展阅读

11日,正逢“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9日起,金沙遗址博物馆将举办“金沙遗址遗产保护图片展”,展览将展出博物馆如何利用科技对文物进行动态化的保护、管理、监测,最大限度地保存并延续金沙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11日上午,博物馆将举行“我们的太阳神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宣讲,让公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有更深入的了解。

6月8日至9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品牌活动“草堂一课”将主题锁定在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上,草堂工作人员将教会小朋友如何自制端午香囊,并准备了“诗乐礼心”迎端午诗歌音乐会。

6月11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一整天都安排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不仅邀请了“哈哈曲艺社”为观众带来相声专场,还有成都糖画大师现场为游客演示糖画制作技艺。身着传统汉服的“小小讲解员”们也将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民俗知识和三国文化讲解。

在自贡,端午节期间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贡井区陈家祠堂将举办驻场文化惠民戏曲演出,让市民知晓当地民俗、传承传统文化。

展览

版画与当代艺术同城“打擂”

“手作匠心首届西南青年版画创作推动计划”展览已于6日在四川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百余位国内外著名版画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包括广军《有水得游》、姜陆《冬去春来》、李焕民《守望》等名家名作,以及云、贵、川、渝四地青年版画家的获奖、入选作品150余件,全面呈现了当下中国版画创作的全貌与西南青年版画创作的独特面貌。

此外,“别处郭燕作品”也已在成都蓝顶美术馆新馆开幕,呈现了曾在成都生活了十年有余的艺术家郭燕近年来创作的约30件作品。

演出

各式演出、比赛“闹”端午

6月9日至10日,成都汽车音乐节将登陆秀丽东方公园。今年的音乐节不仅邀请到了黄致列、狗哥、SwingGirls组合等韩国艺人,许巍、黄家强、徐佳莹等实力歌手也将登台。不仅如此,在每晚的主演出结束以后,DJ还将带来电子音乐盛宴,引爆观众的夏日激情。

6月10日晚,由省人艺青年演员李智颖、朱晰源主演的爱情话剧《写给爱情的信》也将在省川剧院上演。两位演员将带领观众“穿越”回用书信传情的年代,话剧将演绎两个相爱的人30年间用230封信表达“我爱你”。

6月9日至11日,在乐山聚贤广场舞台将举行“粽飘香,舞端阳”汉文化活动。

篇9: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标语

20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标语

时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

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延续未来。

留住中国记忆,传承文化薪火。

共同的家园,共有的财产。

请珍惜祖先留下的财富。

传承历史遗产,弘扬华夏文明。

文化相连,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万代共享。

保护文化遗产,尊重文物历史。

接续文化薪火,传承中华文明。

不老的.文明,绽放新的光彩。

五千年文化,至始永无价。

传承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继承文化遗产,传承遗产文化。

文化遗产是人类第一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根源。

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感悟文化精髓,体味现代人生。

文化熏陶心灵,遗产影响世界。

全民总动员,文化永留传。

共同的财富,共同的责任。

呵护千古文明,共享和谐生活。

传承文化,保护遗产。

呵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秉承精神财富,装典和谐家园。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华夏未来。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

文化遗产,和谐社会的明信片。

关注参与,共享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和谐传承。

文化遗产,世代保护。

保护遗产,真爱地球。

情系文化遗产,心铸民族未来。

传承历史,永续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明和谐。

社会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并举。

保护古文化,发掘古文明。

守望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

传承文化遗产,共创和谐社会。

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

文化遗产,精品精华。

漫漫五干年,悠悠古文化。

传承历史文化,永续文明薪火。

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博大精深。

留驻历史印痕,保护文化遗产。

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再铸华夏辉煌。

文化遗产,和谐之源。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尊重历史,憧憬未来。

保护民族精髓,延续华夏文明。

凝聚人类文明的恢弘史诗。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尊重人类创造。

保护文化遗产,振兴中华之源。

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关注参与,保护共享。

弘扬民族文化,关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爱我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守住我们的根,留下我们的情。

华夏五千年,文化永流传。

保护文化遗产,有你更精彩。

文化遗产,留一点,知一代。

把根留住,用爱呵护。

文化大观园,遗产代代传。

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志。

让文化遗产永远的活下去。

篇10:世界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

世界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50句)

1、齐心保护文化遗产,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2、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

3、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4、保护文化遗产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保护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7、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每一天的`行动

8、给自己多点责任给后代多些财富

9、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0、文化遗产保护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工程

11、我们继承的遗产子孙还能看到吗

12、保文物、传文明,代代相传;小家庭、大社会,人人有责

13、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14、人类失去记忆,世界将一片荒芜——保护文化遗产珍爱精神家园

15、文化遗产您关注了吗?

16、保护文化遗产光荣破坏文化遗产可耻

17、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活动

18、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19、多留文化遗产少留精神遗憾

20、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21、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22、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3、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24、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25、人人是保护文化遗产宣传员,处处是和谐精神家园风景线。

26、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27、保护人类的精华部分,为子孙留下教育素材。

28、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29、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30、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31、神奇与伟大相映,智慧与力量天工。

32、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33、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34、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35、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36、你出力,我出力,保护文化遗产齐出力;你添彩,我添彩,精神家园更精彩。

37、文化遗产,民族的根。

38、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39、先人的智慧万古的沉淀,历史的见证后世的财产,智慧的化身历史的叠现。

40、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41、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42、守卫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

43、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44、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45、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46、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47、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48、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

49、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50、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

20、增强文化遗产意识告别急功近利开发

篇11: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口号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口号

保护民族精髓,延续华夏文明。

凝聚人类文明的恢弘史诗。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尊重人类创造。

保护文化遗产,振兴中华之源。

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关注参与,保护共享。

弘扬民族文化,关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爱我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守住我们的根,留下我们的情。

华夏五千年,文化永流传。

保护文化遗产,有你更精彩。

保护文化遗产,尊重文物历史。

接续文化薪火,传承中华文明。

不老的文明,绽放新的光彩。

五千年文化,至始永无价。

传承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继承文化遗产,传承遗产文化。

文化遗产是人类第一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根源。

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感悟文化精髓,体味现代人生。

文化熏陶心灵,遗产影响世界。

全民总动员,文化永留传。

共同的财富,共同的责任。

呵护千古文明,共享和谐生活。

传承文化,保护遗产。

呵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秉承精神财富,装典和谐家园。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华夏未来。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

文化遗产,和谐社会的明信片。

关注参与,共享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和谐传承。

文化遗产,世代保护。

保护遗产,真爱地球。

情系文化遗产,心铸民族未来。

传承历史,永续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明和谐。

社会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并举。

保护古文化,发掘古文明。

守望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

传承文化遗产,共创和谐社会。

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

文化遗产,精品精华。

漫漫五干年,悠悠古文化。

传承历史文化,永续文明薪火。

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博大精深。

留驻历史印痕,保护文化遗产。

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彰显中华文明。

保护文化遗产,再铸华夏辉煌。

文化遗产,和谐之源。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尊重历史,憧憬未来。

时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

文化传承历史,遗产延续未来。

留住中国记忆,传承文化薪火。

共同的家园,共有的财产。

请珍惜祖先留下的财富。

传承历史遗产,弘扬华夏文明。

文化相连,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万代共享。

文化遗产,留一点,知一代。

把根留住,用爱呵护。

文化大观园,遗产代代传。

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志。

让文化遗产永远的活下去。

篇12:中国文化遗产日口号标语

1、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2、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3、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4、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财产,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财产。

5、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6、保护文化遗产,风华精神家园。

7、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8、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9、文化恒久远,非遗在人间!

10、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11、文化遗产是稀世珍宝,一旦毁坏将万世遗憾。

12、中国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13、留住文化古迹,给子孙点回忆。

14、让文化遗产完整无缺,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5、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16、保护文化遗产靠大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大家。

17、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

18、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19、人人参与保护中华民族遗产,人人继承传统华夏文明文化。

20、保护文化遗产,造福子孙万代。

21、保护古文化,遗产遍天下。

22、保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社会。

23、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24、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25、珍惜文化遗产,构筑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26、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化遗产。

27、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28、中华文物传承华夏文明,炎黄子孙共建和谐社会。

29、同护文明薪火,共享和谐生活。

30、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精华。

31、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32、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33、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34、金贵银贵文化遗产最贵,千好万好精神家园最好。

35、文化遗产,世界骄傲,宣传保护,构建和谐。

36、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37、同撑文化遗产保护伞,共筑精神家园防火墙。

38、文化见证中国,遗产惠及子孙。

39、文化遗产,东方神韵,用心呵护,源远流长。

40、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41、文化见证兴衰,非遗彰显魅力。

42、认识保护意义,增强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

43、同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家园。

44、文化流芳百世,保护永记心间。

45、发展国民经济是硬道理,保护文化遗产是软环境。

46、凝聚历史精神,熔铸文化辉煌。

47、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48、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49、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50、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脉,保护文脉就是保护国脉。

篇13:中国文化遗产日口号标语

1、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财产,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财产。

2、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3、同撑文化遗产保护伞,共筑精神家园防火墙。

4、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5、保护文化遗产,风华精神家园。

6、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7、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8、x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9、金贵银贵文化遗产最贵,千好万好精神家园最好。

10、传世芳华,惠泽后人。

11、同心强化遗产保护意识,牵手创建遗产保护机制。

12、让文化遗产完整无缺,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3、继承文化遗产,和谐当今社会,泽披华夏万世。

14、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15、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16、携手历史文化,爱我锦绣中华。

17、承前启后保护文化遗产,继往开来放飞和谐梦想。

18、薪火相传,文明不灭,爱我遗产,共建和谐。

19、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20、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传承华夏文明不遗余力。

21、传承文化遗产,飞扬华夏丰采。

22、珍藏历史,延续文明。

23、弘扬祖先文化,构建现代和谐。

24、保护文化遗产靠大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大家。

25、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26、文化遗产是稀世珍宝,一旦毁坏将万世遗憾。

27、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28、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29、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30、文化恒久远,非遗在人间!

31、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32、麒麟献瑞,保护文化遗产;鲲鹏展翅,构建和谐社会。

33、生命痕迹,历史脚步;文化遗产,共同关注。

34、保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社会。

35、民族瑰宝,华夏奇葩。

36、文化见证中国,遗产惠及子孙。

37、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38、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39、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化遗产。

40、认识保护意义,增强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

41、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42、文化流芳百世,保护永记心间。

43、发展国民经济是硬道理,保护文化遗产是软环境。

44、文化遗产,让中国更有魅力。

45、保护文化遗产,造福子孙万代。

46、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47、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

48、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49、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50、同护文明薪火,共享和谐生活。

篇14:中国文化遗产日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而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20XX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旨在从全民的高度将文化遗产的薪火传承不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中国历史文化根脉的永续发展贡献切实的力量,为此,我们作为上海、北京、西安的大学生向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日”的认知,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现状,充分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成立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社团,在广大师生中间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定期组织报告及演出等活动,促进老艺人与师生的交流。

三、探讨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常态性机制,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深厚国学根基,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四、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积极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公益活动,加大社区宣导力度,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通过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六、高校与政府及民间形成合力,认真贯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为了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请您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篇15:中国文化遗产日倡议书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最隽永的诗篇,凝炼着祖祖辈辈的故事,承载着独特的精神基因,润泽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湖北XX镇、江西XX镇、河南XX镇和广东XX镇是明清时期享誉华夏的“中国四大名镇”,丰富的文化遗产穿越历史的河流,至今仍熠熠生辉。历史慷慨赠与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宝藏,同时也赋予我们更多的保护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一些城市由于保护不力,不少历史文化遗产在大拆大建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在惋叹之余更觉任重道远。因此,值“中国四大名镇”城市文化经贸交流合作会议在XX隆重召开之际,作为历史上的“中国四大名镇”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XX、XX镇、开封、XX四市,联合向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社会发出倡议:

强化责任担当,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坚持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总体布局,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良好机制。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让文物、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不可再生资源经受岁月考验尽展芳华。

强化宣传引导,让城市文脉绵延不断。大力宣传文化遗产方针政策,引导市民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做起,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监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强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合力。全面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知识,开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让市民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爱上历史文化遗产,守卫历史文化遗产,让城市文脉蜿蜒不断。

强化区域合作,让文化宝藏更加璀璨。在坚持维护城市的独特文化品格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间深化各领域多层面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让市民感受到更多不同城市文化的精彩,让城市文化在交流融合之中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强化传承创新,让文明种子生机勃发。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朝着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继往开来,不断创新传承方式,大力挖掘文化遗产潜在的丰富内涵、社会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让传统历史文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不断发展更新,具有更旺盛、更长久的生命力。

文化遗产是一条源自远古、流向未来的丰沛河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的润泽,城市价值提升离不开它的支撑。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呵护我们的母亲文化,培育我们的根。让我们共同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XX市人民的政府

20XX年6月7日

篇16:中国文化遗产日倡议书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住开来的文化渊源,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就在你我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XX,鹤山瓯水,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石文化之都和浙江鱼灯之乡。勤劳智慧的XX人民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XX石雕、XX鱼灯、XX传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XX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肩负着全县文化遗产的普查、宣传、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等职责。现有县文物保护点198处、县级文保单位76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馆藏文物——元代龙泉青瓷葫芦瓶选入特种邮票发行,9件青瓷文物珍品载入国家文物精品集;先后编纂出版7本XX文物史料书籍。近年来,内冯县委诞生地旧址、北山吴氏宗祠、万阜夏超旧居、阜山裕堂别墅、石门洞刘文成公祠、高市陈诚故居、鹤城刘府祠、龙现吴乾奎旧居等一批文物建筑得到合理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我县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7个、市级26个、县级78个;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20个、县级20个;传承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3个、县级传承基地20个;省级经典景区1个。目前,还在积极申报世界人类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然而,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强势文化不断冲击,社会成员流动频繁,价值观念急剧变化,我县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承载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不断遭到损毁,一些饱含民族思想感情美丽结晶的艺术品种、传统工艺在悄无声息地消逝——能不能将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完好保存并传予后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

文化遗产保护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任重道远。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值此第X个全国文化遗产日(6月9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态度重视文化遗产,关注文化遗产,走近文化遗产,参与文化遗产,热爱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之魂,为“建设美丽村居、构筑和-谐家园、打造幸福侨乡”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篇17:中国文化遗产日倡议书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日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根据20XX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之规定,自20XX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是人类千百万年来积累起来的最丰富的连接历史记忆、应对未来挑战的发展资源。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作为惟一没有中断、连续50发展至今的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留下了数不清的珍贵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我国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社会的转型和急速的现代化正无情地吞噬着传统文化,使许多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正逐渐消失。当我们的传统节日变成其他民族的申请专利,而我们的青少年却沉浸在西方的节日对传统节日置之不理,这怎不令人哀恸;当我们的文物陈列在他国的博物馆里,而在我们国度的文物却沉落在某个角落,这怎不令人惋惜;当我们的传统文化变成他人的盈利工具,而许多人却还在哈韩哈日,这怎不是我们民族的遗憾……因此,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第X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家文物局提出了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文化遗产保护,中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地下文物第一,地上文物第二”的盛誉,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遗产、为了我们民族的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文博事业的接-班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呼吁同学们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特提出如下倡议:

1.提高自己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3.主动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比如用相机记录您看到的文化遗产,并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4.如果遇到正在遭受破坏的文化遗产,请主动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

5.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遗产景点时,文明参观,不乱画乱刻,破环文物。

文化遗产是滋润现代科学、教育、文化和民族自尊心的源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丢弃,终将导致精神的贫乏和历史记忆的缺失。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于这些依附着民族魂魄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只有倍加保护,才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的继往开来。让我们携手共同保护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使我们民族的文化能源远流长。

共青团XX大学历史学院委员会

XX大学历史学院学生会

20XX年6月12日

篇18: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

6月11日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日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天的活动安排。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今年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将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宗旨,组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回访参加研培的学员、开展传统工艺专家巡回讲习、中泰手工艺交流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月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全国各地也将组织开展800余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展示宣传活动,包括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等。

他表示,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振兴传统工艺”两项新工作,探索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有效措施。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既是对一段时期以来非遗保护丰富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上述两项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将进一步促进这些保护措施的落地和执行。与前两年相比,此次文化遗产日活动选取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强调了非遗保护融入当代生活的基本导向,扩大了高校和专家的深度参与,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受众范围更加面向普通大众。马盛德透露,今后还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力度。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表示,按照惯例,今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在文化遗产日当天举办主场城市活动,主场城市设在河北承德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所在地。除了文化遗产日承德主场城市活动,全国各地文物部门在文化遗产日都要举办一系列相关文化遗产日活动。

此外,由苏州市文化广播电影新闻出版局、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承办的“锦绣邻邦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将于6月11日在苏州丝绸博物馆举行。

5月11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将于6月11日举办,主场城市选定在河北承德。

武烈河大桥宛如一条玉带连接两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及新修建的22个山体休闲公园似粒粒珍珠镶嵌在市区周围,承德已经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山水园林城市。图片来源:河北日报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朱晓东介绍,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共设置“保护文化遗产 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 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 需要你我呵护好”、“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最美乡愁”、“避暑山庄:和合承德”五个口号。

留住乡愁,也成就了最美乡村,江西婺源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朱晓东说,今年主题的选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深刻的必要性。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化古迹到乡村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城乡记忆的有力物证,是城乡价值的重要体现。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避免城乡记忆消失的有力保障。同时,城乡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一个个城乡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避免城乡面貌趋同,深厚历史积淀,彰显城乡个性,提升城乡品位的重要抓手。

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有没有布达拉宫即视感?

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承德还是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剪纸之乡。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据了解,除了主场城市活动外,在文化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均将推出众多相关活动。由于时间上与今年的端午小长假契合,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有望成为假期的一道靓丽风景。

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自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创设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机制,此前已在杭州、苏州、济宁、郑州等地成功举办过多次。

篇19:中国文化遗产日策划书

今年6月13日是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根据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为组织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

二、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文物局)

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

2.承办单位: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

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

3.责任单位:塘沽博物馆、塘沽文化馆、塘沽文物保护所、大沽口炮台博物馆、大港文化馆、汉沽文化馆

三、活动时间

6月13日

四、活动安排

(一)20“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1.地点: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门前广场。

2.时间:年6月13日上午10::00,

3.主题: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4.内容:滨海新区文化遗产图片巡回展和天津抗战纪实展开幕暨百名艺术家滨海新区文化遗存采风启动仪式

5.现场布置: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入口处树立彩虹门,入口至炮台遗址博物馆之间升空10个下悬宣传标语条幅的空飘球,沿道路两侧到主会场布置滨海新区文化遗产图片展(约120块展牌),安排宣传桌椅,向到场观众发放《文保法》和《非遗法》等宣传材料。炮台遗址博物馆门前设背景板,背景板内容为活动主题及主承办单位。台前设20米×50米表演区。

6.观众组织:组织全市艺术家、滨海新区群众等300人参加活动。

7.活动议程:

(1)10:00 非遗展示表演活动(汉沽飞镲和大沽龙灯表演队伍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2)10:30 由滨海新区领导主持并介绍活动总体情况。

(3)请领导嘉宾为滨海新区部分区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团队)颁发证书。

(4)请市文广局领导宣布相关活动启动。

(5)领导参观展览,艺术家开始采风第一站活动:参观大沽炮台遗址。

(6)11:30活动结束,采风艺术家和外请领导等共用自助午餐。

(7)艺术家继续采风活动

8.拟请领导和嘉宾:

黄永刚、白文源、于景森、郭景平、张永珍、赵忠、张长海等有关领导;

市局有关处室领导、各承办单位和各区县文化局有关领导等。

9.拟邀媒体: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滨海电视台、滨海广播电台、今晚报、渤海早报、每日新报、滨海时报、滨海网。

(二)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展览

1.滨海新区文化遗产图片巡回展

6月13日启动仪式后,滨海新区文化遗产图片巡回展将在大沽口炮台博物馆、泰达图书馆、汉沽文化馆展厅、大港美术馆、空港文化中心展出,以图片形式集中展示滨海新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板尺寸统一为90厘米*120厘米,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负责)

十二五以来滨海新区文物保护成果介绍,包括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公布的滨海新区109处国保、市保、区保和未定级文物点的图片介绍。(塘沽文保所负责)

滨海新区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介绍(塘沽文化馆负责)

滨海新区各博物馆介绍(各参展博物馆负责)

2.《津沽御侮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

6月13日至年底,由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联合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临时展厅举办《津沽御侮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

(三)百名艺术家滨海新区文化遗存采风创作活动

组织全市百名文学、摄影、书法、美术、楹联等门类艺术家,参加本次“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艺术家参观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午餐后,将顺序参观大沽船坞、塘沽火车站旧址和黄海学社等处。

五、工作分工

1.天津市文广局负责邀请市文广局、市文物局领导。

2.滨海新区文广局负责邀请滨海新区领导及各区县文化局领导。

3.滨海新区文广局负责活动应急预案及安保方案地制定及申报,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做好保障工作。

4.塘沽博物馆、塘沽文保所负责展览图片征集和展板制作,艺术家采风工作地组织、协调工作。

5.塘沽博物馆负责活动现场布置,活动背景制作及搭建,活动展板布置工作。

8.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负责音响安置、活动现场维护及服务工作。同时落实天津抗战纪实展相关准备工作。

9.塘沽文化馆、汉沽文化馆、大港文化馆负责展览图片地提供,非遗表演队伍及采风艺术家的组织工作。

10.塘沽文化馆、大沽街道、塘沽街道负责现场观众的组织工作。

11.滨海新区文广局负责活动领导的接待工作。

12.滨海新区文广局负责媒体的通报及接待工作。

六、前期准备

1.6月12日,活动展板运至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13日早晨6点开始现场布置。12日下午4点前,完成仪式主席台及背景搭建布置工作,由文化处验收。

2. 12日下午5点前,完成活动现场地清洁整理以及电路检查工作,做好领导休息室的布置工作。

3.13日早晨8点前,完成彩虹门及氦气球的现场布置工作,完成现场音响的安置工作。

4.13日早晨9:50,花会表演队进入现场,做好表演准备。

5.13日早晨10点,参加活动的艺术家及社区群众进入活动现场。

6.花会队伍10点开始表演,至10:30结束。

7.10点开始在入口处迎候领导,设专人引领至休息室。

8.做好艺术家采风活动线路规划及参观项目协调和讲解工作。

篇20:关于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

近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1日在承德市举行。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旨在通过举办公众广泛参与的系列活动,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据介绍,文化遗产日当天活动将在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举行。主要活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和向守护者致敬展览、为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授牌、为全国长城保护员代表颁发装备、举行承德民族团结清文化展览馆暨承德市博物馆建设工程奠基仪式等。

本次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集中展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成果,其中包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同时还将集中表彰一批长城保护员,并发放巡查专用装备。此外,在文化遗产日前期预热阶段,还将举办公众参与集中整治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周边环境、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览进校园进社区、长城保护员誓师大会、避暑山庄文化使者评选等群众活动。

相关阅读

关于公布第三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的通知(金文化〔2016〕26号)

索 引 号: 330700--1104-20160530-0001 发文时间: 2016-05-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主题分类: 服务对象:

附 件:

内容

金文化〔2016〕26号

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关于公布第三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的通知

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体、社会发展)局:

在各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我局材料审核、实地评估、综合评审并公示无异议后,确定金华金年火腿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第三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现予以公布。

希望各基地认真贯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进一步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积极促进非遗贴近百姓、融入生活,为我市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第三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名单

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6年5月17日

附件:

第三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名单

序号

属地

基地名称

1

金东区

金华金年火腿有限公司

2

金东区

金华市古婺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3

东阳市

浙江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

4

东阳市

浙江东阳市东白竹编厂

5

东阳市

浙江省东阳市方中古典园林有限公司

6

东阳市

东阳市吴宁火腿厂

7

东阳市

东阳市吴宁沈巩强砖雕工作室

8

永康市

永康一本堂艺术品有限公司

9

浦江县

浦江金贸火腿有限公司

10

武义县

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

11

武义县

武义婺州窑陶瓷研究所

12

磐安县

浙江磐五味药业有限公司

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口号

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

国家安全日宣传标语

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

慈善日宣传标语

土地日宣传标语口号

土地日宣传主题标语

土地日宣传活动标语

世界读书日宣传标语

博物馆日的宣传标语

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精选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精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