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口号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衣柜花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夏民族口号(共含1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衣柜花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华夏民族口号

篇1:华夏民族口号

关于华夏民族口号

1、安居水城我们是一家,民族团结不分你我他。

2、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

3、传承爱国民族精神,开创科学跨越大业。

4、创先争优助推发展,团结奋进实现跨越。

5、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水城。

6、发展缔造水城速度,团结展现水城高度。

7、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共建和谐小康社会。

8、各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

9、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0、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1、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2、共栽夏都民族团结之花,共享水城繁荣发展硕果。

13、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

14、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水城繁荣发展。

15、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16、华夏子孙根连根,民族儿女一家亲。

17、汇聚民族团结之力,创建和谐文明水城。

18、基层党组织要成为民族团结的坚强堡垒。

19、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

2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21、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繁荣民族经济。

22、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水城经济。

23、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各族人民。

24、加强双语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25、坚持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26、讲团结,学典型,争当民族团结楷模。

27、科学跨越体现新疆效率,后发赶超凝聚民族力量。

28、民族团结“昌”达天下和谐发展“吉”祥万家。

29、民族团结促和谐,长治久安谋发展。

30、民族团结花常开,和谐水城春常在。

31、民族团结精彩有约,和谐水城魅力无限。

32、民族团结你我同创,美好家园大家共享。

33、民族团结人人讲,国家和谐更富强。

34、民族团结手牵手,和谐发展心连心。

35、民族团结相爱相亲,共创和谐同德同心。

36、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谐发展一条心。

37、民族团结助推跨越发展,繁荣富强给力百姓民生。

38、努力开创水城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39、平等是民族团结之本,和谐是民族发展之魂。

40、谱写民族团结篇章,争做民族团结楷模。

41、全面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42、群策群力打造美好家园,同心同德创建和谐水城。

43、热爱伟大祖国兄弟同德,建设美好家园你我有责。

44、人人是民族团结宣传员,处处是跨越发展风景线。

45、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46、认认真真抓民族团结,扎扎实实搞民生建设。

47、手牵手维护民族团结,心连心共建和谐水城。

48、树立典型,学习先进,争当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49、树模范,创典型,学先进,促团结。

50、同谱民族团结曲,共唱和谐水城歌。

51、团·聚民族心,结·缘水城情。

52、团结的花儿绽放绿洲,奋起的庭县跃舞天山。

53、团结稳定筑就昌盛之基,携手发展创造吉祥之福。

54、为建设团结和谐的民族大家庭而努力奋斗。

55、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56、我以我心爱水城,我以我行促团结。

57、携手共建,努力推动水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58、心是船,爱是帆,民族团结是港湾。

59、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60、重视民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61、做民族团结美妙音符,奏文明城市和谐乐章。

篇2:华夏民族口号

华夏民族口号

1、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团结稳定筑就昌盛之基,携手发展创造吉祥之福。

3、团结的花儿绽放绿洲,奋起的庭县跃舞天山。

4、携手共建,努力推动水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5、我以我心爱水城,我以我行促团结。

6、群策群力打造美好家园,同心同德创建和谐水城。

7、加强双语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8、发展缔造水城速度,团结展现水城高度。

9、创先争优助推发展,团结奋进实现跨越。

10、热爱伟大祖国兄弟同德,建设美好家园你我有责。

11、树模范,创典型,学先进,促团结。

12、年风雨同舟,六十年辉煌成就

13、感恩伟大祖国,讴歌辉煌成就

14、与日俱增谋发展,携手并肩奔小康

15、树立典型,学习先进,弘扬正气

16、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17、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

18、团结之花绽放***大地,后发赶超提升幸福指数

19、军民团结一家亲,试看天下谁能敌

20、团结就是力量,进步就是方向

21、爱国爱疆团结奋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22、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3、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24、各族人民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共建繁荣和谐

25、爱国爱疆爱箭乡,同心同行促和谐

26、讲团结、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

27、传承爱国爱疆精神,开创察布查尔科学跨越

28、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9、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30、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31、与君同铺华夏路,邀您共享天寰宇。

32、华路天宇,精诚合作,共赢未来。

33、智行华夏成长路路,勇搏财富振天宇。

34、抛砖引“宇”,华丽的致富路。

35、同德同志同心同业,华表华图华路天宇。

36、华路天宇,我们努力开拓,总想给您更好的生活。

37、始于中华之路,屹立世界天宇。

38、华路天宇,华路携手,共赢天宇。

39、华路天宇:人本拓华夏,商贸赢天下。

40、华路天宇,中华大路通天通宇宙。

41、让商业华路,屹立天宇之间。

42、纵横四海万千路,商赢天下德为先。

43、华路天宇,始于中华,通达天宇。

44、放眼四海天地宽,胸怀天下志高远。

45、华人商路,纵行天宇华路通四海,天宇商机来。

46、走中华之路执着品质,探求未来,华路天宇,你值得信赖。

47、讲团结、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

48、爱国爱疆爱箭乡,同心同行促和谐

49、华夏童年,成就孩子的明天。

50、华夏童年——成就明日精英的摇篮。

51、华夏童年,成就人生的摇篮。

52、走进华夏童年,踏上成功之路。

53、华夏童年教育,造就国家栋梁人才。

54、华夏童年——奏响生命第一乐章。

55、华夏童年,成就明天的摇篮。

56、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

57、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8、团结就是力量,进步就是方向

59、年风雨同舟,六十年辉煌成就

60、感恩伟大祖国,讴歌辉煌成就

61、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62、树立典型,学习先进,弘扬正气

63、与日俱增谋发展,携手并肩奔小康

64、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65、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篇3:华夏民族端午节演讲稿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以驱蚊蝇净化空气。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篇4:浅谈华夏民族的百家姓氏

浅谈华夏民族的百家姓氏

摘要:华夏民族姓氏的产生源远流长,发展分支从多,以姓氏为纽带的血缘关系永远也无法割断。姓氏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从古到今,华夏子孙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姓氏,字形字音都不能随意更改,就像古代人崇拜图腾一样,崇拜自己的姓氏,因此,姓氏成为血缘关系传承的一种文化栽体。 关键词:华夏民族 姓氏种类 姓氏渊源 汉人姓氏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50前的原始社会,上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姓氏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姓氏研究热。 本人出于对姓氏知识的爱好,研究姓氏已十余年,深感姓氏文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几年来广泛搜集、多方征求汉人姓氏,已经搜集到的汉人姓氏有四千多个。拉出了《汉人姓氏字典》的草稿,对姓氏的产生发展,有了较深的探索。下面就姓氏中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几个方面介绍如下。 一、汉人“姓”与“氏”的区别与统一 姓与氏不是同时代的产物,姓的出现远早于氏,姓,产生于女子为中心的母系社会,它是母系社会的象征,子女们都得姓母亲的姓,所以最早的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姚、姜、嬴等。氏的产生比姓的产生要晚,它是姓之下的支庶,氏是男子为中心,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如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都是男性英雄。 由姓到氏的发展繁衍,归纳起来可分为几种情况:⑴祖辈有功,名气大,以其名或字命自己支庶的姓氏。⑵以封邑名或封国名命姓氏,⑶以世袭的官职命姓氏。⑷以祖辈的谥号、封号命姓氏。⑸以所居之地命姓氏。其它也因某种原因,而改变姓氏的。如因避祸避仇、避讳、少数民族或外国人入住中原等改变姓氏。 二、以祖辈的封号、谥号、或名、或姓而命的姓氏 马服,复姓,产生于战国,赵国良将赵奢,因战功被封为马服君。后来秦灭赵,把赵奢的孙子赵兴迁徙到咸阳。其后人便以马服为姓。仓姓,黄帝时有个史官姓侯刚(复姓)名仓颉,因发明文字被称为史皇,被赐姓仓,因此仓姓即为仓颉后人。车姓,汉武帝时有个人叫田千秋,官做到丞相,四朝为臣,到汉昭帝时,因年迈德高,皇帝特许他可坐小车出入宫廷。时人称为车丞相,他的子孙后来就改为车姓。林姓,周平王有个儿子名姬开,字林,他的孙子以祖父字为氏,姓林。 三、根据自己祖辈所任的官职而命姓氏 以祖辈的官职而得的姓氏有: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将军、冠军、都尉等。如司马,三皇五帝时有颛顼帝,他的后裔中有个叫休文的,任过司马(三军司令)之职,而且立过很多战功,他的子孙中有的为纪念他的功勋,便以司马为姓氏。司空,大禹在未做帝王时,曾任过司空官(公安部长),他的`子孙后来有的就以他任过的官职为姓。司寇,春秋时卫灵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郢,在卫国任司寇官,他的儿子公孙兰就以他父亲的官职作为姓氏,叫司寇亥。 四、为纪念自己的诸侯封国而命姓氏 应姓,出自平顶山,湛河区薛庄乡是春秋时的应国故地,都城硌簦后来应国被灭之后,其后代族人便以应为姓氏。毕姓,原为姬姓,周文王有个儿子叫高,武王时被封在毕国,称毕公高。他的后人就是毕氏。梅姓,商朝时有个诸侯小国叫梅国,国王梅伯因向商纣王直言劝谏而被杀。他的后人便以国名为氏。以自己的国名而命姓氏的还有很多,如:曹、邾、储、邓、江、郜、鲁、鄂、虞、韩、藿、贾、焦、许、甘耿等,这些姓氏,都是由国名而后改为姓氏的。 五、因避祸、避仇、避讳而改的姓氏 炅、炔、桂、Q四姓音同字异,原来是一姓。东汉末年时,有个大臣叫炅横,成阳人。获罪被诛,他有四子,一个在家守墓,仍姓炅;其余惧罪出逃,一子避难于徐州, 改姓Q;一子徙居幽州,改姓桂;一子徙华阳,改姓炔。光姓,战国后期燕国田光之后,田光因为帮助燕太子丹招募刺客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后,田光子孙为避难就以光为姓。有一位现代作家叫光未然。贺姓,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庆封,后来庆氏在齐国争权失败,逃往吴国。东汉时庆氏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的讳,改为同义字贺为姓。 六、根据当权者的好恶,为褒奖或惩处而赐姓或贬姓 皇帝把自己的姓氏赐给功臣,以示褒奖。唐代开国功臣徐懋功,因为功劳大,李世民为嘉奖他,赐姓李,改名李蕖:罄从钟猩偈民族首领归唐后,也有赐姓李的。明代朱元璋,把他的爱将廖文忠,赐姓朱永忠。痛氏也是一个奇姓,据传周穆王时,娶了盛国国王之女,称为盛姬。美而贤,周穆王宠爱有加,后来不幸早逝,穆王哀痛不已,并改其族人谓之痛氏。 有些是带有惩罚性的姓氏。例如蝮姓,蝮本是一种毒蛇,《新唐书》记载,太宗之子郁林王李恪,随太子作乱,兵败后被杀,家产被抄,还改李恪之子李仁的姓为蝮姓。蛸姓,本姓萧(音同),蛸也是一种毒虫,南齐时,有一王子叫萧响,在四川巴东反叛,后改其萧姓为蛸氏。还有枭姓,枭是一种凶鸟。隋炀帝时他的族人杨玄感反叛,被诛后,隋炀帝改其杨姓为枭氏。 七、根据自己所居之地的地方方位而名姓氏 这类姓氏大多是复姓,例如:东门、东关、东郭、东宫、东方、东陵、东里等。如复姓东门的来历,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名遂字襄仲,居住于曲阜城东门旁边,他的儿子公孙归父,因鲁国之乱逃到齐国,便以原住地东门为姓氏。东郭,相传齐桓公有子孙住在临淄外城,时称东郭大夫,他的后世子孙便以东郭为氏。东陵,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于东陵山中,后人便以东陵为氏。 八、第、第一、第二……第八等序号姓氏的来历 姓氏中除了“第”姓之外,还有第一、第二直到第八等表示序号的复姓,这些姓氏的郡望都在陇西。它门的来历值得一提。 刘邦建立西汉,齐国田氏贵族(田横)归附最晚,他怕这些贵族在山东再滋事作乱,就把他们统统迁往关中地区,便于监督和管理。迁徙时由于族系庞大,支庶众多,就把他们编成八部分,分批行动。后来田氏不少就以自己所在的编号作为姓氏。于是出现了第一、第二、第五到第八等复姓。现在姓氏书中有记载的还有,如:东汉时有司空第五伦,唐代宰相第五琦,唐玄宗时有中尉第二从直,元代有学者第五居仁,现在电视节目七频道有主持人第七修。这些复姓中,也有人后来改为单姓第的。 九、以事取姓或以声取姓 因为某个事件,而取姓氏,古代也有,例如窦姓,源出于姬姓,夏朝时帝王相即位不久,被叛臣寒浞杀死。王后带着身孕中从后墙挖洞逃回娘家。后来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联合诸侯又恢复了夏朝统治。为纪念母亲从洞中逃出,少康便让自己的小儿子龙改为窦姓。洪姓,为共工氏之后,共工氏上古时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水神。后来他与帝颛顼争天下。大禹时又因作乱被放逐到江南。共工氏的后人为纪念祖先作过水神,在共旁加水,成为洪姓。 十、外国及少数民族汉化后的姓氏 有一些姓氏,如呼延、沙陀、叱干、尉迟、贺兰、宇文、屋引、步鹿根、步六孤等,这些姓氏,都是少数民族入住中原,逐步汉化,姓氏也随了汉人习惯,固定下来。大多是复姓和三字姓。还有少量的四字姓和五字姓。例如呼延,原来是北方匈奴族的一个部落名,进入中原之后,把族名作为姓氏。沙陀,原是西方少数民族的国名,进入中原后,以自己的国名为姓氏。叱干、叱罗、叱卢、叱列等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留下的姓氏。 有些外国人来到中国,定居后也随汉人习惯,起了汉姓。如竺姓,古代印度为天竺国,有印度僧人传教来到中国,定居下来,取国名改为竺姓,例如东汉有个印度僧人叫竺法兰,明代有竺渊。 参考文献: [1]何承天.姓苑[M].南北朝(刘宋). [2]张自烈.正字通[M].明代. [3]通志氏族略[M]. [4]续通志氏族略[M]. [5]凌迪知.万姓统谱[M].明代.

篇5: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分为许多部落,活跃于黄河、长江流域,自黄帝时统一为华夏部落联盟。传说,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少昊、颛顼、帝喾(高辛氏)、祝融等。其中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发展至后来为炎帝和黄帝共主。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又称“华”、“诸华”、“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

篇6: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1、从凝聚核心来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其他少数民族的核心汉族。

2、从促进民族融合的主次原因来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主要原因,而政治因素是次要因素。

3、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格局是逐步形成的,有一个逐级形成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尤为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中国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等。周从殷礼,对殷商文明存在着继承关系。

篇7:华夏民族的审美观与水(二)

华夏民族的审美观与水(二)

水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审美观照对象之一,对华夏美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中华独特的审美观念--意境说和性灵说的形成,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水所具有的优美与崇高之美,也在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中以“阴柔”与“刚阳”的'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水还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意象”,在与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对接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义.

作 者:金戈  作者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300170 刊 名:海河水利 英文刊名:HAIHE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B832.9 关键词:水文化   审美   中国  

篇8:华夏民族的审美观与水(一)

华夏民族的审美观与水(一)

水在华夏民族的审美观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远古时代,中国先民以有意识的功利观点来看待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先民对自然之水的审美意识逐渐强化.到了魏晋时期,由于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隐逸之风的盛行、玄风的蔚然,逐步形成了华夏民族的山水审美意识.

作 者:金戈  作者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天津 300170 刊 名:海河水利 英文刊名:HAIHE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2002 “”(5) 分类号:B832.9 关键词:水文化   审美   中国  

篇9:《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阅读答案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占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⑥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

⑦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⑧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⑨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15.这篇文章以“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为标题有何作用?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17.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史记》和史学家的论述,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盐。

B.第④⑤两段介绍“盐政”,说明盐进一步促进了国家与民族的整合。

C.第⑨段介绍历代对私人售盐的严厉惩治措施,其目的是说明盐私售的巨大威海。

D.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各种史实为例,使说明更具体、更可信。

18.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而本文记叙较多。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下记叙和说明的关系。

参考答案:

15.点明了说明的对象,强调了盐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16.时间顺序.本文在介绍盐对促进华夏民族的形成和政府禁售私盐时,以时间为顺序进行介绍,一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二是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内容概括不作为本题扣分点,作用一点1分)

17.C

18.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记叙为说明服务”即可。示例:第⑥段记叙秦国通过食盐专营变强大,并灭了六国的过程,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人或叙事,而是为了说明盐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在说明文里,记叙是为说明服务的。

篇10:《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阅读答案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 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占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 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⑥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

⑦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⑧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⑨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篇11:《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阅读答案

15.点明了说明的对象,强调了盐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16.时间倒序。

17.c

18.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记叙为说明服务”即可

篇12:《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阅读答案

15.这篇文章以“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为标题有何作用?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17.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史记》和史学家的.论述,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盐。

b.第④⑤两段介绍“盐政”,说明盐进一步促进了国家与民族的整合。

c.第⑨段介绍历代对私人售盐的严厉惩治措施,其目的是说明盐私售的巨大威海。

d.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各种史实为例,使说明更具体、更可信。

18.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而本文记叙较多。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下记叙和说明的关系。

篇13:口号

1。怀学生心,做最强人。

2。传承体育精神,共享竞技成功。

3。扬奥运精神,争班级荣耀。

4。有激情就有可能。

5。乘运动之帆,为学生喝彩。

6。张开理想的翅膀,打造生命辉煌。

7。海到尽头天为岸,山登绝巅我为峰。

8。放心去飞,勇敢去追,追一切我们为完成的梦。

9。奋斗改变命,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

10。激流永进,永不言弃。

11。大踏步向前,让生命实现我们的光彩。

12。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携手奋进,共创佳绩。

13。在奋斗的路上切莫徘徊,在拼搏的途中切莫踌躇。

14。挑战自我,征服自我,超越自我。

15。济师精英,顽强拼搏;运动健儿,志在必得。

16。赛体育真谛,扬奥运精神。

17。青春似火,激情无限。

18。戮力同心,扬我班威。

19。执着=成功。

20。用奋斗的'汗水,编制多彩的梦。

21。斗志激昂,勇攀高峰。

22。团结自律最为高,永不言弃是英豪。

23。热爱生命,珍视运动。

24。自信、努力、超越、成功!

25、勇争第一,团结一心,共创佳绩

26、强身健体,立志成材,2班2班,非同一般

27、扬帆把舵,奋勇拼搏,看我三班,锐不可当

28、与时俱进,奋力拼搏,齐心协力,争创一流

29、铁心拼搏,争创一流

30、团结拼搏,争创伟绩,飞跃梦想,自强不息

31、挑战自我,超越梦想,团结互助,共创佳绩

32、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超越刘翔,从我做起

33、九班九班,勇夺桂冠,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34、团结进取,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争创一流

35、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36、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37、励精图治, 争创一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8、八年二班,猛虎出山, 八年二班, 锐不可当

39、奋力拼搏,扬我班风,努力学习,勇争第一

40、八(4)精英,敢闯敢拼,齐心协力,争创佳绩

浅谈华夏民族的百家姓氏

口号

天地会口号

银行口号

口号比赛

运动口号

口号 客服

水果店口号

初中生口号

诚信口号

华夏民族口号(精选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华夏民族口号,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