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课外活动方案设计(共含18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宝贝鲜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英语课外活动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上级教育部门对教育的指导精神,积极落实《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学校对科组教育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英语课外活动方案。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 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英语阅读的教学可开展阅读英语报刊实践的教学活动;结合口语教学可开展英语角,英语辩论赛等活动,结合写作教学开展英语小说读后感,外贸信函写作等活动。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规划方案《英语课外活动方案》。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将会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与社会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主要通过开展英语报刊阅读课,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4、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广播、课外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机构建设
综合实践课程组长:
组员:英语老师、班主任
五、具体安排
周次 活动
1 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3 英语角
8 英文商标、标识介绍会
13 英语剪报、板报展览
17 英语演讲比赛
19 写实践活动小结
六、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书写活动的体会,提高英语写作能
活动时间:周一下午4:20——5:00
活动地点:五年级2班教室
参加班级:五年级2班全体同学
活动目的:练习巩固形容词最高级形式
活动规则:老师或组长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为成一个圆圈,活动主持人手拿一个写有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的词卡,各组即按该词的提示推选本组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参加评比,待各组代表选齐后,主持人宣布后面的名词,最符合条件者即获胜。例如:
主持人:Who’s got the longest …(省略名词)?
(各组):猜测后面的名词,如T—shirt, hair, neck, arm, legs, feet 等等,统一意见后分别推选本组最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出来参加竞争。
主持人:Who’s got the longest leg?
(各组): 各组代表分别进行比试,竞相说“I’ve got the logest leg.”最后选出腿最长的代表为获胜者。
主持人在黑板上小组积分栏里画一面小旗,然后再给出另一个形容词,并按上述程序反复进行。
注意:在活动刚开始时,教室可配给特征明显的词语,如longest hair,biggest eyes, smallest hands 等,待学生兴趣调动起来后,即可给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搭配,如longest eyelashes, shortest fingers 等,以增加游戏的娱乐性。
我实习的学校位于承德兴隆山区,交通闭塞,资条件缺乏。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听说能力较差。因此,作为新一代英语教师,我深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生活动,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组织了多次课外教学活动,下面就其中的两次进行总结。
一、“我是明星,我爱英语”
角色配音,角色模仿是英语口语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们欣赏电影《人鬼情未了》里的经典对白,让学生大致了解故事情节。在听三遍之后,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进行角色配音,角色模仿,看哪一组模仿得像,模仿的好。
在上边试听模仿环节之后,学生会对故事情节及对白更加了解。下一环节就要将表演带劲活动中了,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学生在表演故事情节中的对白之外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听说机会。
在此项活动中,我总结了四项注意事项:
1、让学生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
2、对于一些较难的句子,老师要领读,领读时语音语调要有感情色彩,要尽量把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3、随着情节的发展要有贴切的动作,逼真的表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要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使学生表演时更有真实感。
看英文电影,模仿声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听说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滴水穿石之效,充分体现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二、getting started(play a game learn english songs)
初中生的英语课本有时课文内容很枯燥,单词量大,学生掌握其起来很困难。因此,我设计了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unit7一单元中就有许多关于国家和地球的单词,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单词,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放学后,学生自带凳子到操场做成一圈。
2、教师站在当中,将学生编号,并开始游戏。
首先,按照数字的顺序将学生编号为1、2、3。这一过程有点像体育课上的1、2报数反复要求学生记住自己的号码。
然后,向学生交代游戏规则。站在圆圈中间的人负责喊一个号码,被叫到号码的同学需要马上站起来,和同一号码的同学交换座位,不准坐回自己的座位。在交换座位的时候,站在圆圈中间的人要设法找到空位坐下,最后没有座位的同学将留在圆圈中间,而这位同学必须拼写出学生提出的本单元的五个单词,完成之后,游戏继续。
当游戏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要有必要将学生的编号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设法融入更多的本单元的
知识。
3、当学生在游戏中被充分激发了兴趣同学逐渐掌握所有单词之后,将同学们围城的大圈逐渐缩小,然后组织学生学唱本单元的英文歌,先跟录音机模唱,然后再自己试唱。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较好的掌握了第七单元的单词,对本单元有了更深的印象,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现代课堂英语教学十分重视“任务型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交际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同时,组织课外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也有利于密切师生感情。
希望所有实习生和老师高度重视课外活动对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作用。不断提高组织课外教学活动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思想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忘现象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
英语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首先,它与英语课堂教学接轨,有助于巩固、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并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次,它融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积极思考各种感兴趣的问题,发展了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另外,它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5.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三、活动要求
1.活动对象: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现定为四――五年级的20位学生;
2.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固定,时间定为周二到周五中午的读报写字课;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破坏、损坏活动室的财产;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教师要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
四、活动内容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重视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努力把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了给爱好英语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1.语音教学;
2.词汇学习;
3.学唱少儿英语歌曲,做英语游戏,看、听、学、讲、演英语小故事等;
4.小诗、短文的阅读与欣赏。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阅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阅读目的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和范围,让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2.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3.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用语并增加学习兴趣,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4.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全面展示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果,建立自信、激发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阅读对象:五年级学生
1 . 注重单词词组的积累,让学生自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所学的单词,词组或小语法等,以便经常翻阅,复习,防止遗忘。
2.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英语小报。
五、具体目标
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六、保障措施
1.创设阅读氛围
可以向学生征集英语方面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将书带到教室,方便学生阅读。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展示经典佳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营造诵读的氛围。
2.指导阅读方法
指导读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经常引导、鼓励、熏陶、点拨。
一、评价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评价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应该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1.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英语学习档案本”
为了反映学生成长的过程,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档案要体现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结合。形成性评价可由图表曲线表示,阶段性评价以定性描述的形式展示。
档案主要包括: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听写成绩、基本学习策略;这五方面可以以周、月为单位,用图表曲线进行评价。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测试成绩,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小品表演。基础学习策略,包括课外讲英语和自觉学习的方面,都可用等级进行评价。
2.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评定包”,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评定包中装什么呢?
(1)每周/月交一次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2))每次的小测验;
(3)每周/月交一次英语手工作品;
(4)每周/月“脱口秀”、“演讲稿”整理后交上;
(5)个人英语学习档案本以及阶段性评价表使用完后,也收入评定包中。这样学期结束时,打开评定包,学生走过的一步步脚印清晰可见,也可把它作为送给家长的“厚礼”,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
3.期中阶段性的结合评价
期中,要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口头、书面作业,小品表演,基本学习策略,可采用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的方法,对学生前半期学习进行总结检查,总结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以利师生共同调整教学,这种阶段性综合评价可以表格式出现,采用等级制和定性描述相结合。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通常是与优劣、与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学生、教师的焦虑),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可起到提高学习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教学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终结性评价通常以测试为主要形式。
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小学英语教学重视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兴趣上。根据这一精神,小学英语测试的方法可分为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两种类型,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1.听力测试
小学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对句子、语段的理解能力。听力材料要注意选择真实的、难易适当的,确保测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2.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或初步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言能力测试的重要手段。口语测试的设计应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注重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型的多样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能体现交流需要的测试环境,以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
三、评分方法
小学英语测试的评分方法可分为:分解评分和整体评分。
分解评分是把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测试的表现分为若干个要点,不同的要点可以作不同的加权处理,各要点的得分总和即为测试总分。分解评分信度较高,可以诊断学生的某项技能的缺陷,但费时较多,有时会忽略学生的总体表现。
整体评分也叫人们常说的印象评分,即教师按照较为笼统的标准,根据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的总体印象打分。这种评分方法速度快、省时,但是如果掌握不当,评分信度就值得怀疑。因此,这种方法大多采用多人参与评定,以求公平。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多采用语言描述性的等级评定来反映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如excellent!verygood!good!等等。无论是听力测试还是口语测试,测试的时间都不应太长。听力测试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口语测试控制在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三至五分钟。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校园”,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酷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结合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相关意见,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小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好读书,读好书,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更新教师观念,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总结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2.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班级、在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落实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目标。,构建理想的学生成长文化环境。
三.活动步骤:
1.营造读书氛围
各班要充分利用黑板、展板等宣传读书好处,在图书角设置醒目的标语,增添图书种类,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2.制定“读书计划”
开学初各位语文老师根据本班实际和阅读量的要求制定班级读书计划,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读书计划,要求有读书篇目和读书时间,确保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
3.上好“读书指导课”
每位语文老师要在必读书目中选择一本自己认真阅读,阅读之后设计阅读指导课教案,总结课外阅读的方法,本学期的公开课和相互听课每人都要围绕读书指导课进行。
4.保证读书时间。
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坚持阅读15分钟,每天在家阅读半小时,每周五的读书课语文老师和学生要静心阅读,保证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5.提倡“亲子阅读”
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号召家长参与到读书的活动中来,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共同进步。
6.坚持“三分钟”演讲
利用早读前三分钟时间进行“三分钟”演讲,要求学生将昨天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同学,激发读书热情,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巩固读书成果。
7.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各班可以利用黑板、展板等宣传读书好处,营造读书氛围。定期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如制作读书推荐卡、读书手抄报,读书推荐活动、好书分享活动、读书交换活动,跳蚤市场等,以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8.读书成果分享
各班要以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方式鼓励学生记录读书过程,语文教研组要在3-6年级开展一次阅读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评选各年级的阅读之星。六一儿童节以课本剧、朗诵等形式汇报读书成果,学校根据各班平时读书表现评选“书香班级”并颁发奖状。四.实施办法:
1.在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具有“书卷味”的同时,切实做好阅读方面的常规工作,使之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质量。
2.确保每一个学生有书可读,要求学校图书室定期开放,安排好各班借书还书时间。积极建设好班级图书角,班主任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使图书角的图书不断更新,不断流通。
3.确保每一个学生有时间读书,每天早读前15分钟可以让学生畅游书海,自由阅读;也可以由教师导读、讲述故事等方式进行阅读,切不可挪为他用。
4.积极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学校图书室开辟“好书推荐”栏目,定期为学生推荐新书;班级建立图书角,可以集体购书,也可以学生互相交流个人图书,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向学生推荐优秀书、报、刊,鼓励学生积极购书读书。教师利用晨读课、阅读课向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读物;利用班级板报等阵地,辟出栏目,让学生来推荐喜欢的'书籍。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为英语爱好者提供用英语交往、交流的机会。
2.通过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诗歌、讲英语小故事、说有关英语的笑话、猜英语谜语、等才艺表演为英语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3.使学生热爱英语,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随时随地地获取英语知识。
●活动地点:多功能教室
●参加人员:3―6年级英语爱好者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话:
今天我们3―6年级80多名英语爱好者(每班4―8人)集中在这里,大家高兴吗?目前,语数教学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和中心,因此像今天这样的活动,我们学校开展的较少。所以,你们要珍惜今天的机会,好好表现,积极学习。由于今天人多,大家要特别注意纪律。希望你们在今天的活动中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二.交朋友,取队名:
将各班男女生均分,组成每组20人的新队,每个队中各班人数相等。新队成员就是你要交的朋友。
㈠从以下方面向本组成员介绍自己:
1.What’s your name?
2.Where are you from?
3.Which ca are you in?
4.Which grade are you in?
5.What woud you ike to do?
6.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favorite teacher、favorite friend、favorite sport、favorite coor and favorite food?
7.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grow up?
㈡用bue team、red team、yeow team、white team给各队取名。
三.以组为单位,进行才艺展示:(可唱英语歌、朗诵英语诗歌、讲英语小故事、说有关英语的笑话或猜英语谜语)
1.小组内个人才艺展示。
2.小组内评选参赛人员。
4.确定参赛节目,进行表演,评选先进队。
四.处处留心皆学问,就以下问题的回答,选出优胜队。
1.你坐公共汽车时记住了哪些英语站名?
2.你看电视时,记住了哪些栏目的英语说法?
3.你吃各种食品水果时,记住了哪些包装盒上的英语名字?
4.你穿新衣服时,留意它上面的英文了吗?试着说几个。
5.你会用英语说哪些节日名字?在不同的节日里,如何用英语祝福?五.学习经验交流:
㈠以组为单位,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并选代表发言:
1.你是怎么记单词的?
2.在时间安排上,你如何协调英语与语数之间的关系,保证足够的英语学习时间?
㈡各组选代表发言
六.教师总结。
浅谈英语课外活动教学
浅谈英语课外活动教学_英语教学论文教学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统一体(谢云锦,王萱,)。过去,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忽略了课外活动对英语教学的帮助。虽然这种状况现在有所改变,但是并未引起多数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将课外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英语课外活动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英语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1、英语课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身处改革一线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角色,调整教学策略;还要求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整合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加强对新技能的学习培训(李英、黄艳明,)。课外活动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朗诵会、演讲比赛、参观访问、实地调查、生活Party、小型运动会等等,都可适时地引入英语教学。语言教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Leech,1983)。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通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如果英语学习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
2、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袁桂林,)。
(4)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英语课外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目前,“任务型教学活动”受到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任务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的交际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张建伟、陈琦,)。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它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任务去学习,学生是任务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在任务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心灵深处将学习变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需求;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都能得到很快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还可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且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学习的潜能。为在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中真正把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原则: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任务内容要真实、自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出点。
(3)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
(4)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任务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5)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2、教学实践案例
“任务型英语课外活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实践证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任务型),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教学案例]
・设计背影:初二下学期以后,随着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增强,学生已经可以接受一些社会调查任务通过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信息。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教师提供的小资料或是教材课文JEFC Book Ⅲ Unit 3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Unit 11.Planting Trees),在实践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决有关问题的办法,并且用英语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出来。
(3)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列举周围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与个人调查
・活动过程:(1)组织学生调查周围环境情况
可根据学生所在社区、兴趣小组或是个人意愿,将活动成员分为4-5组,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好记录,每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大家介绍各小组调查情况。(可以从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英文材料)
如:我们的团队有:(name) 、 、 、 、 、
小队长(Squad Leader):
个人调查记录:
。
(2)了解调查对象对环境、人、动物和植物的危害:
由于每组调查对象的不同、决定了调查报告形式的多样性。该环节学生的自主性特别强、也乐于被他们所接受,所以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有学生问――“白色垃圾”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一些地方老能见到它们?对环境、人、动植物有何危害?知道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还有同学自己设计了调查表
调查对象 地点 时间 问题产生原因 备注
思考 讨论结果: 签名:
*虽然该表略显稚嫩,但是为后面的用英语整理结果,进行口语汇报、讨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汇总各小组调查成果,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
该环节重点突出了“做中学”、用英语做事情。各小组成员首先逐次口头汇报调查报告,组内进行初步的交流。在每小组理清思路后,写出小组报告,并推选一名报告人与其他各组代表进行陈述和交流讨论。
例如:一些学生通这次调查活动,还做了一些任务延伸。有人写了故事形式的说理小短文,有人把它们办了黑板报,还有一些人建议把“保护环境”问题和团队活动结合起来。校园的英语角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热烈地讨论。笔者明显感觉到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地增强,原先觉着难学、枯燥的课文,也成为他们学习的需要。
・活动小结
通过学生交上来的调查报告,笔者感到欣慰。在他们的活动体会中,见到了许多这样的句子: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English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our English study.
All these activities will make our oral English more fluent.
I was very much impressed by it.
(1)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更加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每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情感态度的发展目标较好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
(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学生在对主题任务理解与活动内容构思的同时,主动活用过去所学,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4)加宽了信息渠道,增加了语言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5)学生各自体验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成功感。
新课程、新标准、新尝试。这以任务活动为模式的课外活动教学自然有它的局限性,需结合教学实际去辩证地接受和运用。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研究:
(1)活动成效受区域差异、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影响。
(2)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3)英语课外活动的教学评价问题。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更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克服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提高教师素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每一位教师奋斗追求的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师素质是外语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所在。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关系到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成败(孙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扩大知识领域,了解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新信息,还要多方位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3、研究英语课外活动教学的工作考评
对英语课外活动实施考评,主要是对教师素质、教学工作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综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课外活动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选择任务型模式于教学的始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提倡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英、黄艳明 《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Leech ,G.Priciples of Pragmatics [M]. England:Longman,1983
4、袁桂林 《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4)
6、谢云锦,王萱 《中学英语典型课示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孙鸣 “外语情感教育中的沟通策略”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5)
浅谈英语课外活动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进一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模式正在发生内在的变革。国家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2001)。《标准》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强调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统一体(谢云锦,王萱,2000)。过去,在“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观念下,忽略了课外活动对英语教学的帮助。虽然这种状况现在有所改变,但是并未引起多数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将课外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英语课外活动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英语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1、英语课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随着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身处改革一线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角色,调整教学策略;还要求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整合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加强对新技能的学习培训(李英、黄艳明,2002)。课外活动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朗诵会、演讲比赛、参观访问、实地调查、生活Party、小型运动会等等,都可适时地引入英语教学。语言教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Leech,1983)。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通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如果英语学习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
2、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
[1] [2] [3] [4] [5]
Some students like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They think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school life. By going in for such activities, they can learn what they cant learn from book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m in the future.
Others, however, dont lik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t all. They think that a students work at school is lear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nothing else. Taking part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is a waste of the valuable time at school.
In my opinion, every student should engage in som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ecause from these activities we can learn many valuable things that we wont learn in classrooms. School is not just a place for lear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e” or “lay”, or what caused the hours of the daily schedule.
Finally,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roaden our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No amount of ordinary school work can take the place of friends acquired in the informal familiarities of activities.
[英语作文:课外活动]
一、指导思想: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开设小学英语课外活动小组。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日后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三、活动内容:(每次确定一个主题)
1、进行课文朗读训练。
2、学生自我介绍,及学生唱英语歌。
3、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及表演。
4、英语词汇大比拼训练。
5、学唱英文歌。
6、讨论英语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英语去表达,做1-2分钟的口语表达。
7、根据话题,进行讨论,编对话表演。
8、自由对话(用英语交流)。
四、活动要求:
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
五、活动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朗读训练,并积极开展朗读比赛。
2、开展有效的游戏比赛,学生进行词汇大比拼。
3、利用校园小广播,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际。
4、活动前教师要确定好主题,让学生能够按主题进行活动。
一、评价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评价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应该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1.为每个学生制定“个人英语学习档案本”
为了反映学生成长的过程,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档案要体现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结合。形成性评价可由图表曲线表示,阶段性评价以定性描述的形式展示。
档案主要包括: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听写成绩、基本学习策略;这五方面可以以周、月为单位,用图表曲线进行评价。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测试成绩,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主的小品表演。基础学习策略,包括课外讲英语和自觉学习的方面,都可用等级进行评价。
2.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评定包”,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
3.期中阶段性的结合评价
期中,要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口头、书面作业,小品表演,基本学习策略,可采用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的方法,对学生前半期学习进行总结检查,总结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以利师生共同调整教学,这种阶段性综合评价可以表格式出现,采用等级制和定性描述相结合。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通常是与优劣、与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学生、教师的焦虑),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可起到提高学习质量的动机作用,更何况终结性评价也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教学效果。所以,终结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终结性评价通常以测试为主要形式。
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小学英语教学重视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兴趣上。根据这一精神,小学英语测试的方法可分为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两种类型,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1.听力测试
小学英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对句子、语段的理解能力。听力材料要注意选择真实的、难易适当的,确保测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2.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或初步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言能力测试的重要手段。口语测试的设计应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注重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型的多样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能体现交流需要的测试环境,以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
三、评分方法
小学英语测试的评分方法可分为:分解评分和整体评分。
分解评分是把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测试的表现分为若干个要点,不同的要点可以作不同的加权处理,各要点的得分总和即为测试总分。分解评分信度较高,可以诊断学生的某项技能的缺陷,但费时较多,有时会忽略学生的总体表现。
整体评分也叫人们常说的印象评分,即教师按照较为笼统的标准,根据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的总体印象打分。这种评分方法速度快、省时,但是如果掌握不当,评分信度就值得怀疑。因此,这种方法大多采用多人参与评定,以求公平。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多采用语言描述性的等级评定来反映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如excellent!verygood!good!等等。无论是听力测试还是口语测试,测试的时间都不应太长。听力测试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口语测试控制在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三至五分钟。
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先导,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重过程、重创新,实验性、示范性”的总体要求, 立足县情、校情,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多元化 多姿多彩的英语特色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搭建展示英语才能的舞台,发展学生联系英语与生活进行创新与实践能力。
实施原则:
1.配合教学
英语学科特色实践活动被列入课程计划,成为真正的英语第二课堂,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课内教学配合,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学以致用、用中提高
英语学科特色实践活动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出发,实施中努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语言教学规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活动内容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
4.活动内容要突出优质性、适应性、功能性和发展性
5.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英语活动课要使英语爱好者和有英语特长的学生有用“武”之地。通过活动课使他们充实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才干,把他们培养成学习、活动的骨干,去影响、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具体实施:
一、创设校园英语环境
1. 校园标牌双语化
为给学生创设英语氛围,把校园、班级、处室的标志牌、标语牌进行英汉双语标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英语语言,不懂得地方可以通过对照汉语、询问同学、老师等方式进行理解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掌握这些语言。
2. 校园内设固定的英语角(English Corner)
每月进行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一个话题,学生围绕话题事先收集与话题有关的资料,在英语角活动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3. 校园内设英语宣传栏
创设学生英语表演的舞台,让学生Show出自己。学生们自主确立主题、写主持台词、出宣传海报,体验成功,感受语言的魅力。
4. 校园英语名言工程
精选许多英语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布置于走廊台阶。学生踏进校门,从大门口,到楼梯,到走廊,处处都能见到英语格言,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习得环境。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老师的办公室也是他们熟悉的环境。英语标注学生们天天都能看到。 通过构建“英语无处不在”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校园英语活动的开展
1. 每两周举办一次学校英语手抄报展览
要求全体学生参与,通过涂涂画画、填空、排序等方式进行手抄报的创作。通过展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展示在学校宣传栏上。
2. 每周固定进行校园英语广播
可由学生轮流主持,内容包括日常英语、魅力音乐、英语天地等,借此提高全校同学的英语听力水平,扩大信息量,开阔视野,提升英语素养。
3. 开展英语兴趣小组
每班级成立英语兴趣小组,定期进行活动,通过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游戏、日常会话、英语故事、英语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英语特长生,并以点带面,带动全校同学共同进步。
4. 手工制作式的庆贺活动
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和圣诞节等节日来临之前,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制作一 张贺卡,并用英语写上美好的祝愿,在活动课上进行展览、交流、评比。
5. 每日一句(一词)
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教室,在黑板上每日书写一个英文句子或单词,让学生记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由教师或英语能力特别强的同学每天在黑板上规范地书写一个学过的或没学过但较常用的句子或单词,在早上晨读时领读几遍,然后要求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会读、会用。
6. 课本剧表演
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熟悉台词,策划动作,分小组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和合作精神。
7. 作业秀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正确的书写规范,在输入语音,训练标准的语音、语调的同时加强书写训练。课外不定期地组织优秀“作业秀”,把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流畅、格式精美的作业本展示在全校师生的面前。让同学们有了书写的标准,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形成正确、优美的书法。
8. 写作竞赛
我们要求学生以课文为例,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比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9. 演讲比赛
例如:Talk about my name. Talk about sbs past. Something about sb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
10. 歌曲比赛
通过课堂内外教学歌曲、向学生推荐英语歌曲录音带等方法让学生接触大量的歌曲。同时不定期地举行英语歌唱比赛,选拔出优秀的英语歌手。在举行英语歌曲比赛的过程中发动更多的学生学英语、唱英语,激起学英语的高潮。
11. 英语收集活动
英语收集活动包括收集英美国家的邮票、英文包装纸、英文说明书、各种英文标识等。收集英语国家的邮票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这些国家的概貌,并提高审美情趣。收集英文商标、包装纸和说明书也是一项课外学英语的有益活动。
12. 举办富有英语特色的节日活动
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学习英语语言本身,还应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通过举办富有英语特色的节日活动介绍异国风情,不仅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培养和提高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在圣诞节 “Merry Christmas”、万圣节“Happy Halloween”、感恩节 “Happy Thanksgiving Day”之际,张贴宣传海报或表演精彩的英语节目,并在英语广播中介绍各个节日的背景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令学生沉浸于英语学习的快乐中。我们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在必要时给予孩子们帮助和指导。
13. 借助媒体学英语活动
教师可选择一些内容简单、趣味性强、适合学生的英语节目推荐给学生。也可播放英语电影让大家欣赏。
课外活动英语作文
As college studnets, we can live an eased and colorful life after the final high school exams.Most of us choose to study in other province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parents' care.We should think about a quesiton how to enjoy our leisure after classes over.My opinions are as followings:
We should learn more konwledge from our extracurricular active.Here is a good example for us: Taking part in English corner once week is really good for you.We can practise our oral English and extend our views through chatting with foreigners.
We should bulid up our bodies from some physical exercises.Suppose you were a girl,take some gymnastics is good for you keeping slim.At the meantime,if
you were a boy,playing baksetball or football is also available for you.
We should expand our interests through taking some meaningful activities. Suppose you were a science student who lacks of some interests of literature.It's good for you to join in a literature group.Your ideas about literatuere and Humanism will be enlared via discuss with the group members.
In a world,as youth,as college studnets, we should live a meaningful and colorful life via controling our extracurricular time effectively.
Some students like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They think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school life. By going in for such activities, they can learn what they can't learn from book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m in the future.
Others, however, don't lik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t all. They think that a student's work at school is lear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nothing else. Taking part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is a waste of the valuable time at school.
In my opinion, every student should engage in som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ecause from these activities we can learn many valuable things that we won't learn in classrooms. School is not just a place for lear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e” or “lay”, or what caused the hours of the daily schedule.
Finally,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roaden our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No amount of ordinary school work can take the place of friends acquired in the informal familiarities of activities.
Some students like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They think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school life. By going in for such activities, they can learn what they can't learn from book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m in the future.
Others, however, don't lik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at all. They think that a student's work at school is learn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nothing else. Taking part in after class activities is a waste of the valuable time at school.
In my opinion, every student should engage in some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ecause from these activities we can learn many valuable things that we won't learn in classrooms. School is not just a place for lear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e” or “lay”, or what caused the hours of the daily schedule.
Finally, after class activities broaden our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No amount of ordinary school work can take the place of friends acquired in the informal familiarities of activities.
活动时光:6月20日
参加人员:全体活动小组成员
主要资料:观看电影
活动纪实:
一、播放
二、用英语写下了观后感
三、观后感演讲比赛
四、评选优秀作者和演讲者
有的同学这样写道: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 have ever seen 。I saw the film Roman Holiday on Monday morning。 It was a beautiful and sad story。 Audrey Hepburn played very well in his film。 As a young princess, Ann was beautiful and out-going。 She wanted to be free but there were so many duties and she had to be responsible for her people and country。 That nearly drove her mad。 So she left the palace and met another main character Joe。
看原版影视,成为活动小组成员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看原版电影,提高了他们英语阅读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英语阅读的潜力,收益匪浅
活动时光:6月18
参加人员:初一年级八班
主要资料:了解感恩节
活动纪实:
一、主持人介绍:
Thanksgiving Day in America is a time to offer thanks, of family gatherings and holiday meals。 A time of turkeys, stuffing, and pumpkin pie。 A time for Indian corn, holiday parades and giant balloons。
在美国,感恩节是一个感谢恩赐,家庭团聚,合家欢宴的日子;是一个家家餐桌上都有火鸡、填料、南瓜馅饼的日子;是一个充满了印第安玉米、假日游行和巨型气球的日子。
Thanksgiving is celebrated on the 4th Thursday of November, which this year is November 27th。
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在今年(2008)则是11月27日。下方让我们来看看感恩节的由来吧:
The Pilgrims in Mayflower set ground at Plymouth Rock on December 11, 1620。 Their first winter was devastat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llowing fall, they had lost 46 of the original 102 who sailed on the Mayflower。 But the harvest of 1621 was a bountiful one。 And the remaining colonists decided to celebrate with a feast -- including 91 Indians who had helped the Pilgrims survive their first yea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ilgrims would not have made it through the year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natives。 The feast was more of a traditional English harvest festival than a true “thanksgiving” observance。 It lasted three days。
1612月11日,旅行者们在“普利茅斯石”登陆。他们的第一个冬季是灾难性的,第二年秋天来临时,原先的102名乘客只剩下56人。但16他们获得了大丰收,这些幸存的殖民者们决定和帮忙他们度过困难的91名印第安人一齐飨宴庆祝。他们相信,若没有当地居民的帮忙,他们是不可能度过这一年的。这次节日的盛宴不仅仅仅是一个“感恩”仪式,它更像英国传统的丰收庆典。庆典持续了三天。
Another modern staple at almost every Thanksgiving table is pumpkin pie。 But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first feast included that treat。 The supply of flour had been long diminished, so there was no bread or pastries of any kind。 However, they did eat boiled pumpkin, and they produced a type of fried bread from their corn crop。 There was also no milk, cider, potatoes, or butter。 There were no domestic cattle for dairy products, and the newly-discovered potato was still considered by many Europeans to be poisonous。 But the feast did include fish, berries, watercress, lobster, dried fruit, clams, venison, and plums。
此刻,几乎每家感恩节餐桌上都有南瓜馅饼──感恩节的另一种主食。但在当年的第一次庆典上却不可能有这种食品。因为面粉奇缺,所以面包、馅饼、糕点等食物都没有。但他们却吃了煮南瓜,并用收获的玉米制成了一种油炸面包。也没有牛奶、苹果酒、土豆和黄油。第一次庆典上有鱼、草莓、豆瓣菜、龙虾、干果、蛤、鹿肉、李子等。
Americans still get together on this day to remember the reasons to be thankful。
如今,美国人在这一天欢聚并列举值得感恩的理由。这是感恩节最值得庆祝的理由之一。
二、表演呈现:配合主持人介绍,小组其他成员表演新移民获得丰收,与印第安人共度节日的场面。
三、组员互动:主持人邀请组员说出各自值得感恩的理由。
透过该活动,学生形象地了解了英美国家节日的文化资料,学会感恩,情感上得到了一次陶冶。不少学生提到了感激父母,感激朋友,感激挫折等有价值的感想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①,也是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与密度的有效途径。搞好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说过:“课内所设置的情景不管如何逼真,都是假的,只有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才能真正掌握语言②。”陈琳教授强调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强调课内课外相结合,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英语课外活动该如何搞好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英语课外活动
教育观念是一切教学行为的主导,不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就无法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潜力。课外活动有益培养学生的各种潜力,个性是创造潜力和动手潜力。更新教育观念,尽快建立起新的教学的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了解搞好英语课外活动的理论,解决认识上的问题,真正使教育做到“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③。”
1、课外活动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用的过程
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潜力的同时,让学生构成自主学习潜力,就要完全改变传统教学中“讲解——理解”,把语言当作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师注入式、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要以知识为载体,透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参与知识构建过程的探究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懂得如何处理学习问题的学习者,获得主动探究知识和自主学习的潜力。
2、课外活动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把课外活动过程本质看成是师生交往,用心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益用心的补充。
“交往---互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外活动变为课堂的延伸,让课外活动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交往互动意味着教师从主要地位转向同伴主角。这样学生才能张扬个性,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语言知识学习应立足语言实践活动,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交往---互动”能否真正开展起来,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和是否有潜力参与课外活动。
3、课外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是为每个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外活动同样是面向全体同学的语言潜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思维潜力、想象潜力和创新潜力,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促使学生按素质教育的培养规格健康发展。在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不仅仅关注全体学生知识、技能和潜力的发展,还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格的养成,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建立和谐、开放性的师生关系
搞好英语课外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协作,因此务必建立和谐、开放性的师生关系。首先,树立民主作风,实现民主。师生之间就应相互尊重,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践证明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平等、和谐的情感桥梁。“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还愁不能“乐其道”吗④?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对“差生”态度更要慎重,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会让他们尝到甜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要使学生对英语课外活动持续良好的用心情绪,务必建立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越融洽,学生的情绪越益于趋向稳定、用心。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一上来先批评学生,不能客观地对待学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紧张感和恐惧感。如果有遇到学生说错时,教师一味地纠正、指责,学生会感到羞愧,害怕再错,而不敢开口说、大胆讲了。从而降低了课外活动效果。
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是搞好课外活动的关键
课内教学活动即课堂教学,课内教学我们就应灵活处理教材,在对待课堂练习应尽可能不让学生机械地、直接地套用课文材料,稍加改动或增加实际情景,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把真实情感表露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高涨,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英语也就用心主动而且大胆了。如初中英语第一册(修订本)第26单元第102课在学习第一部分后,让学生自演很多主角,然后演示动作,让学生互问互猜,由于动作的多样化,他们用心主动地应用各种器官,耳听、口说、眼看、脑动、手动,这样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们能大胆地表达自我的观点。常见的活动有跟读、回答、链式回答、替换、变换、转换、齐读等⑤。这些活动和练习难度适中,节奏快,密度大,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全班每个同学基本上都有机会参与,调动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热情。当学生潜力有所提高后就更加用心大胆的投入英语学习或英语课外活动中,也期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用心大胆参与英语活动习惯就培养起来,课内的教学活动中尽量多地模拟日常生活情景,大胆动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如问路、购物、邀请、采访别人等情景既要搞笑,又务必要为学生所熟悉,也要与课文主题相关。学
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结合课文中语言表达形式,用心主动参与活动,这种潜力构成之后,能够迁移到课外活动中,就有利于搞好英语的课外活动。而课外活动资料和形式要根据课内教学资料来确定。因此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搞好课外活动的关键。
四、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
笔者曾在本校做过“英语教育现代问卷调查”82%的中学生承认课后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基本上不接触英语。80%的老师认为产生英语“聋哑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香港的中学生口语水平比内地中学生的口语水平要高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香港英语电视节目多,电台英语广播24小时播放,英语报刊、杂志比比皆是,即使普通的香港市民,在日常交谈中,也会讲一两句英语,或者在一个汉语句子里有一两个英语单词。这些为香港的中学生用英语、说英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香港的中学生课后用英语、说英语成为他们自觉的、没有压力的行为,长期坚持下来,中学生英语水平自然就会提高。因此我们要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开展课外活动,促进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1、创设开放性语言环境
1。1 实物情景
借用直观教具——实物是最简单的情景设置方式。不仅仅超多的名词能够透过实物来表现,一些方位介词也可借助物体使表达简洁、明了。创设实物情景组织“辨认物品”,“指明方位”之类话题的教学和训练,能够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象真实,学生印象深刻⑥。教师除了携带一些实物,模型以外,更就应充分发挥教室内各种物品的作用,包括学生的学习用品,所穿衣服及教室里的教学用品等。学校能够在校园内建立一条模拟的“商品一条街”,当课内学到购物的对话资料时,孩子们就会在课外活动时来到“商品街”,走进“糖果店”“文具店”,“商店”里货物还真满全呢!但标价都是英文,买卖都用英语,操场的另一角是“动物乐园”。当教到有关动物的课文时,孩子们就会进来参观那里的形象逼真的珍禽异兽。讲解员用英语讲述多种动物的习性,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很多搞笑的知识。在“钓鱼结对”
、“五花八门”、“智破魔方”、“踩脚印”、“英语沙龙”、“60秒智力大冲浪”等活动中,孩子们觉得个个都搞笑好玩⑦。
1。2 图画情景
实物情景有时受到条件的限制,有些东西教师不便带进教室,这时图画情景就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如交通工具,家庭摆设等。个性在描述一个事件,表达一串连贯思想的时候,图画情景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当场画简笔画,那效果则会更好。用心创造环境,就是让孩子们在趣味盎然的玩中学英语。你瞧,孩子们上英语课外活动时还要填写“护照”呢;原先他们这是准备乘“飞机”去“漫游世界”。教室里,有模拟的登机楼,有巨大的世界地图,模拟的餐厅和一些代表各国特征的画,诸如埃及金字塔、澳大利亚的绵羊、荷兰的风车、丹麦的美人鱼。在模拟的飞机起降的轰鸣声中,孩子们兴奋地游览各国风光,识别各国国旗,领略异域民俗风情,找找各国动物,猜猜各国建筑,集游戏与知识于一体,营造自然而然说英语、用英语、使英语课外活动顺利地进行,使他们不仅仅有了切身体验,而且增强了使用英语的潜力。
1。3 开设英语角
在校园某一地方,在规定的时光里,有外籍或英语教师组织学生谈天说地。能够是老师主讲某一件事,学生能够提问,或就着一个问题进行辩论,或者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交谈,谈感兴趣的话题。英语角为学生带给了一个听英语、说英语的场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只有听的机会,参加人数有限。为便人人参与,很多学校将原先校园里“请说普通话”的标记改为“请说英语”要求老师带头在课外说英语,能用英语表达的就不说汉语。低年级的同学,从一句汉语句子里夹有一两个英语单词,提高到能用几个英语句子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搞好英语课外活动创设出开放性的语言环境。
2、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创设语言环境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种媒体引入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活动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如今教师能够端坐在教学媒体前,键盘一按,鼠标一点便能够“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形象直观,引人入胜⑧。教师可利用幻灯片和录音,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电视录像的声、画结合的动态方式传送语音和非语言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活动资料,加深听力理解和记忆。教师运用适当的演播方式如无声观看,只听不看,定格观看,创设信息图的方法,再配合其他的活动(小组讨论,选取回答,主角扮演,再创表演等)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各种潜力。之后根据学生的观看回答进行课外写观后感比赛,引入竞争机制。由于多媒体声音图像同时介入,媒体信号强烈,学生的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再加上讨论的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事,因而在接下来讨论中,个个思维敏捷,发言踊跃,对整个的课外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英语课外活动进程中,借助多媒体这个利器,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使他们在简单的氛围中,理解把握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课外活动的效率。在神奇多媒体的帮忙下,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为课外活动创设情景,培养语言表达潜力,
开辟了广阔的渠道,如看了一段录像或电视把声音去掉,让学生借助画面,发挥想象并用英语表达。多媒体更为我们建立语言环境带给了全新的方式,使课外活动的情景更形象更逼真,又易操作。
3、运用日常会话创设语言环境
听说是英语交际潜力的组成部分,抓好听说训练,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增强语感。让学生尽量多地进行日常会话,透过日常会话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对口语中的错误不必过多地纠缠,以打破“聋哑”窘境。学生从自我的进步中得到鼓舞,用心地投入听说交际,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和听说潜力的加强,逐步提高说话的水平,这样有利于英语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
4、开展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外语比赛
开展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外语比赛是搞好英语课外活动的主要资料之一。课本剧的表演能使课外活动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使学习简单愉快。要将课本资料生活化,透过学生的表演才表现出来,将英语知识与生动搞笑的表演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交流,不但能使学生很快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透过表演,他们亲身体验了教学资料本身,从感知理解到掌握运用语言。如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的The
Sun;the Wind and the Rain一课,在pair work,group
work中,学生交流意见,互相提高。在学生的表演下,课文变得妙趣横生,使人忍俊不禁,太阳的高傲自大,风的不甘示弱,雨的谦虚谨慎,以及顽皮的小孩,让大家捧腹大笑,同时对这个寓言故事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本资料在愉快简单的环境中被学生掌握。同样《农夫和蛇》、《丑小鸭》、《神笔马良》等寓言童话故事和生活小故事,在学生的表演下惟妙惟肖。表演是对课文资料的升华,在表演中,学生发挥想象,融入自我的感受和想法,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在表演中,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表演,增长了知识,激发兴趣⑨。
外语比赛除了课本剧表演之外还有为英语壁板比赛,抄英语谜语比赛,让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互相帮忙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持续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课外活动的搞好。
五、创造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围
英语的课外活动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光,有的家长认为课外活动是无关紧要,简直是浪费时光。就可能出现许多干扰搞好课外活动的因素,因此要搞好英语课外活动当然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围。
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围,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分别召开学生和家长会,说明搞好英语课外活动的目的、要求、好处和困难,引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用心投入,求得家长支持,化阻力为助力。在家庭教育氛围影响下,家长既能够当课外活动的参与者也能够当活动的组织者,这样让英语课外活动搞得更好更出色。
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情绪
情绪与课外活动效果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学习心理卫生科学,掌握教育规律,培养学生持续健康稳定的情绪,使课外活动收到良好的预想效果。学生课外活动的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外活动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有双重的作用:既能促进、增强学习的效果;也能减弱、降低学习的效果。这是因为情绪这种心理活动本身具有两极性,即用心性的增力和消极性的减力⑩。课外活动中愉快的情绪可驱使学生用心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是用心增加的情绪,提高了人的活动潜力。根据这一理论,活动中我们应多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这样就配合教师搞好英语的课外活动。
七、建立合理评价课外活动的体系
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的更贴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绪与文化。其中有些教学目标或指标能够用常规的语言测试方能进行评价与检测。如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情感和策略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的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务必引入新得评价手段与方法⑾。构成性评价的科学利用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揭示个体学生在学生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透过各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中表现的兴趣、态度,语言发展状态和学习状态和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用心性,促进教师搞好英语课外活动。
构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透过教师观察、座谈、访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记读书笔记、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形为、学习潜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持续性的评价⑿。心理学研究指出,课堂学习中有三种学习需要在发生作用:成就的需要;被赏识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英语课外活动也是如此。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用激励的委婉的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成就需要和被赏识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认知需要⒀。当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或在课外活动中有其他突出表现时,他们期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扬等构成性评价;当在活动中尝试解决问题后,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或指正。学生正是在“参与活动---得到评价---修正思维---再次参与活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地让学生体验课外活动的过程,并从中积累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出色搞好英语的课外活动,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活动效果作出正确和有效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已已经掌握了什么,还应当学习什么。学生就会更深层次地投入到课外活动性中去,使英语课外活动的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让学生在构成性评价作用下构成持久的英语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完成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功的愉悦。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坚持构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终结性评价包括听力、口试在内的期中、期未考试等,而构成性评价(手段)包括课堂上反馈、检测、作业、课外参与英语活动程度和表现等,教师还能够透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自评或组内互评等来完成。构成性评价的成绩可作为半期考,期考的成绩的一部分,这样更会让学生感受到:原先他们进行的课外活动的表现所取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和策略等方面是那么重要。于是他们会利用平时时光锻炼从事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从而提高自我参与课外活动的潜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每节课都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并评定小组竞赛成绩,它反映各学生主动用心参与课外活动的量与质。
在进行英语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于每次的课外活动很难发现自我的不足之处,所以教师要及时客观评价学生,对学生所取成功进行肯定,让学生明白那里发挥较好,以后在课外活动中再发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愉悦。他就会更热情、更大胆的投入到英语的课外活动中去。对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缺点要指出,以便于学生改善和发扬,明确努力方向。在评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评、互评,然后,教师做总结性评价,而不是放任自流。透过合理评价,教师不但检测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语言的潜力,而且也是学生的自我诊断,激励学习的手段⒂。激励好学生“能飞则飞”,进一步发展特长。
课外活动是课内活动的延续,如何搞好英语课外活动要透过教师、学生、社会和家庭的紧密协作。搞好英语课外活动能促使学习英语到达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潜力,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
伴着鸟语花香,和着柔风细雨,本学年的“快乐英语”社团活动也拉下了帷幕,为发扬成绩,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意识和英语能力,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英语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特总结如下:
一、水滴穿石的“金手指”效益让我们品尝到了收获的琼浆
可以说,如今每一位英语社团的成员都有一种“One Small Point of Prise”(一点点的骄傲)。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学习中达到心眼口的和谐统一,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活动中所要求的让学生每学一个新单词、一个新短语、一个新句型、一篇新课文,必须口读到哪儿,手就指到哪儿,眼睛就看到哪儿的教学策略已经开花结果了。实践证明,这种看似简单的“金手指”法,是集中精力,掌握基础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学期有新加入了2名成员,使英语社团成为最受学生喜欢和向往的活动团体。
二、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社团活动中选择了新颖恰当的教学内容,收到了事半功倍效益。另外,还根据学生们对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感兴趣这一特点每次活动都特别奉献一两句经典英语,如“Take time to think, it is the sourse of your power.(花点时间去思考,它是你智慧的源泉)等。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快乐中汲取着知识的琼浆,在快乐中提高了英语的能力。孩子们那日渐地道的英语会话流能力,就是学生英语素质已经提升的了的见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英语社团一定会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Here in no lack of beauty in the world,but notice(世界并不缺少完美,而是缺少发现)
学生在英语社团活动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行为习惯与人生境界的升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受益终生的一件大事。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的勤奋与上进,一定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活动过程中,我对每个单词、短语、句型、课文都不厌其烦地教,直到学生掌握为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在我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动机。
★ 英语课外活动方案
★ 英语课外活动总结
★ 课外活动计划
★ 课外活动工作计划
★ 课外活动总结
★ 课外活动计划
★ 课外活动方案
★ 课外活动作文
★ 课外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