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以杀止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共含8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以杀止杀”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篇1: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诠释奉献的力量。战疫一线就是检验青年人的最好考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无论是奔赴武汉抗疫一线,还是留在家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个战线、各个角落都有广大青年奋战的身影,他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为病患分忧痛苦;他们戴上普通的口罩入户走访,用脚步丈量着对群众的责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也怕被传染,但是他们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奉献是他们靓丽的青春底色。

凝聚奋斗的力量。“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墓如雪。”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才更有价值。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场抗疫中,广大青年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本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经过抗疫战火洗礼与淬炼的青春,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青春必将在奋斗中闪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严峻的战“疫”中,广大青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战“疫”青春!

篇2: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我校学子主动请缨志愿,共筑抗疫防线。他们不负韶华,帮助身边的人共同抗疫,向这场防疫大考交出了合格的答卷。他们积累了经验的同时,更收获了满满的感谢与感动。

近日,我校收到来自共青团水湾镇委员会的来信,这是一封感谢信,也是一封表扬信,信主人翁是我校级机械工程系学生张云富。信中对该生在疫情防控战期间所做出的付出和贡献表示感谢,向学校表达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感激之情。

张云富同学,烟台市高端青年赛会志愿者分队长、烟台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追梦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主要成员、青益岗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代表。在此次疫情中,被学院选为抗击疫情青少年典型。

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响应学院党委团委向全院大学生发出的倡议,于1月27日经过测体温、审查接触史等程序合格后到无棣县水湾镇张家村防疫值班室报到,服从村委安排,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志愿者。

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居民小区协助村里基层干部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劝返、宣讲、测体温等工作,在村内巡环防疫宣传,提醒村民做好自身防疫工作,按时给村内垃圾箱、值班室等地方进行消毒。

在村委会召开的防疫会上,他提出,设立共青团员先锋岗,调动全村大学生、共青团员积极投身战“疫”一线;在村内设置“一站式超市购物车”;建立微信“张家村物资空投群”等想法,并向村委会共提出22条建议。

篇3: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从未想过,90后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聚光灯下。

和前一样,疫情突如其来,但这一次,守护大家的,是当年被守护的那群孩子。他们白衣逆行,奋战在救治一线;他们挺身而出,承担起志愿服务;他们坚守不退,阻挡住疫情传播,在战疫的最前线,到处都有90后的身影。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这场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90后的勇气与担当。这些年轻的面容,洋溢着朝气,也写满了坚毅。心怀家国、肩负使命,青春力量,在战疫中崛起。

“想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2月17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90后姑娘常县荣和战友们搭乘高铁抵达武汉。彼时,这个被按了“暂停键”的城市显得格外安静。

常县荣并没有把来武汉一线的事告诉身在老家的父母,在和父母视频通话时,她还要“伪装”成人在西安。常县荣说,身为党员,冲在前线义不容辞,她“想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二科病区,常县荣体验了许多人生中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套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第一次下班后看到脸上被勒出的深深痕印,第一次从红区出来时止不住想呕吐……摸着脸上的“沟壑”,常县荣偷偷流过眼泪,可第二天,她就把这些抛在了脑后。

常县荣所在的病区是重症科室,病人基本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除了日常护理工作,常县荣和战友们还要为病人喂饭、换尿不湿,负责消杀病房、处理垃圾,工作无比繁重。她们一边开着玩笑,说忙起来像踩了“风火轮”,一边日复一日,事无巨细地照顾每一位患者。

每当听到患者病情好转,对她说“孩子,谢谢你”,常县荣都倍感欣慰。她的眼神明亮而坚定:“90后不再是羽翼下的孩子,而是穿上防护服就能随时参加战斗的战士。胜利,一定是这场战斗唯一的答案。”

“任务来了,就义无反顾”

12月的一个凌晨,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卫生应急队队员刘漫接到疫情处置命令,第一批参与防控工作,第二天一早,她便出发前往华南海鲜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面对未知的疾病,刘漫背着包在华南海鲜市场及其周边小诊所一遍一遍走访、记录,调查感染的可能来源,找寻第一批重要线索。

四年的急性传染病控制工作,让90后的她褪去了稚嫩,多了一些“江湖气”,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时,她能迅速打开局面,获取信息。为了揪出病原的蛛丝马迹,刘漫与市场商户攀谈家常,逐渐把话题深入到病例的生活工作和就诊情况,从中一步步辨识出重要信息。

“流调工作是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救治,让密切接触者尽快得到排查,这是防止更多人被感染的一个关键措施。”刘漫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像破解案件线索一样。”

作为国家、省、市疾控中心联合流调组数据小组成员,刘漫每天要汇集各路数据信息,现场访谈、流行病调查、专题调查、疫情网络数据,汇集的各路数据信息,将会被整理成情报,成为相关部门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与传染病打交道,刘漫坦言自己也会害怕。但她深知自己的工作对控制疫情的意义。“这是我们疾控人的使命,任务来了,就义无反顾。”

“年龄不是成熟的标志,担当才是”

1月23日,武汉封城,江汉区北湖街建设社区副主任徐智鹏接到命令回社区值班。出于安全考虑,他第一时间让妻子带着儿子回了娘家,自己留下和6名同事一起,开始了艰难的战疫。

徐智鹏今年29岁,是街坊眼中的“年轻伢”。可担子落下来,总要有人去扛。“这时候谁都能退,党员不能退。作为党员,我必须顶上。”徐智鹏说。

为确保每一个属于“四类人员”的人能够被及时发现、隔离、送医,他和同事必须摸清每一位居民的身体状况、家庭信息,帮助疑似和确诊病例迅速就医。排查、登记、打电话、爬楼梯,这些成为徐智鹏每天工作的常态。

社区战疫,潜在的感染风险如影随形。而在徐智鹏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社区所有的“四类人员”全部被送往医院或隔离点,没有一例拖延。“年龄不是成熟的标志,担当才是。如果遇事逃避,就永远无法成长。”回顾起惊心动魄的几个月,他觉得自己多了一份淡定和坦然。

抗击疫情是时代给90后的一次大考,也是90后的成人礼。不负青春,砥砺前行,90后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舞台中央。

篇4:携手全球抗疫彰显中国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国际社会的友谊,中国铭记于心。中国不会忘记,国际社会给予我们的宝贵理解和支持,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柬埔寨首相洪森多次力挺中国,特意来华访问,体现了牢不可破的中柬友谊;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作为疫情发生后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专程来中国表达慰问和支持,是中蒙两个邻国守望相助的生动诠释;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发声向中国表达支持,克服困难提供宝贵物资捐助……患难见真情,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给予了中国宝贵的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铭记于心。

对外抗疫援助,中国尽己所能。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通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的蔓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国尽力而为的与世界各国加强抗疫合作,分享疫情防控信息和经验,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加强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一批批医疗物资,一条条防治经验,一队队医疗专家组,将中国与各国患难与共的情谊传向四面八方。

行动助力抗疫,彰显大国担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全球“大考”,中国始终与各国携手合作,并肩作战,积极分享抗疫经验,伸出援手提供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医疗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奔赴各国分享抗疫经验,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大国担当。

危难当前,唯有各国并肩抗疫,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谱写出人类命运与共的乐章,方能彻底战胜疫情,共建美好家园!

篇5:携手全球抗疫彰显中国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疫情无情人有情。不少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缺少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中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多国对此表示感谢。

非洲是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的薄弱环节。中国援助18个非洲国家的抗疫物资6日运抵非洲,包括呼吸机、N95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医疗设备和防护用品;由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54个非洲国家捐赠的大量医疗物资近日也陆续抵达非洲。非洲联盟表示,这些医疗物资将极大增强非洲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

同样收到中国物资援助的还有中东地区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伊朗。伊朗卫生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部长阿萨迪拉里表示,当前伊方抗击疫情已进入关键时期,中方此时给予援助十分重要,有效缓解伊面临的物资短缺等困难。

据悉,中国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充分开展国际合作,向法国等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援助,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大国担当。

篇6:携手全球抗疫彰显中国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在欧洲国家中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每天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防护物资紧缺。截至目前,中国先后派出三批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分享抗疫经验。

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主席罗西衷心感谢中国专家组专程赴意驰援,认为中方捐助的物资切实解决意大利燃眉之急。他说,在意大利疫情大规模蔓延时期,中方及时施以援手,这是意中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真实写照。

还有意大利网友写道:“中国一直向意大利提供援助。‘一带一路’的纽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

除意大利以外,中国还向伊朗、伊拉克、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内瑞拉、老挝等国派遣了医疗专家组。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近日在电视讲话和社交媒体中对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表示欢迎,并说“这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援助,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委人民的支持”。

中国与世界各国并肩抗疫,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所说,未来几天、几周以及几个月将“考验我们的决心,我们对科学的信赖和我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应对疫情的要点是同舟共济。

篇7:携手全球抗疫彰显中国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南非目前是非洲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面对当地日趋严重的疫情,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日前组织了中国专家视频交流会,与南非卫生系统官员及专家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南非卫生部长穆凯兹感谢中国“雪中送炭”。

截至目前,中国已同全球多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举行类似的视频会议,主要围绕病毒检测、病例追踪、防控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中国在防控疫情方面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非常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各国应分享抗疫经验和疫情信息,互相借鉴学习,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篇8:携手全球抗疫彰显中国担当个人心得体会

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曙光就在前面,然而新冠病毒在其它国家开始肆虐,总体前景十分堪忧。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很多瘟疫,一些大瘟疫及其影响,往往会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我们都知道,欧洲14世纪中叶, 曾经爆发过黑死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鼠疫。一般认为,当年蒙古军队打到了今天乌克兰这一带,把瘟疫带到了欧洲,后来又经商人传到意大利,于1347年在意大利西西里群岛爆发,随后蔓延到整个欧洲。不久前,我记得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但“不一定发源在中国”。其实,这种情况历史上常有:欧洲黑死病的发源地不是欧洲、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发源地也不是西班牙。

14世纪意大利大作家薄伽丘写过一本名著《十日谈》,他亲历了黑死病给自己的城市佛罗伦萨带来灭顶之灾,80%的佛罗伦萨居民死于这场瘟疫,薄伽丘是幸存者,他写道:街上行人走着走着就突然倒地死亡,死者皮肤上都是黑斑,城市瞬间变成人间地狱。这场瘟疫肆虐十多年,造成至少2500万欧洲人的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瘟疫之后是饥荒,是盗贼四起。

当时在欧洲,很多人都把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当作替罪羊,指责他们传播瘟疫,结果导致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种族主义迫害浪潮,无数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被活活烧死。这场瘟疫对后来的欧洲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创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天主教会统治,很多人不再相信宗教虚构出来的天堂,为欧洲走出漫长的中世纪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同时,也为后来西方盛行的种族主义、种族灭绝等埋下伏笔。

这让我想到欧洲国家对美洲的殖民以及天花的肆虐,对印第安人来说,这是灭顶之灾。印第安人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位于今天墨西哥的太阳金字塔,位于今天秘鲁的纳斯卡荒原巨画,位于今天危地马拉的玛雅古城蒂卡尔等等,都有着历史久远的神秘莫测之感,也有一种文明惨遭摧残的凄凉和悲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1492年,此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印第安人的主要文明如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等,被欧洲殖民者摧毁殆尽。

来自欧洲的殖民者,起初想让印第安人皈依__,成为奴仆,但没有成功,之后就大开杀戒,而欧洲人带来的天花等瘟疫又成为他们征服印第安人的超级帮手。这些瘟疫在欧洲存在上千年,欧洲人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但印第安人对这些瘟疫毫无免疫力,很快就被殖民者的枪炮加天花彻底击垮。有许多资料记载了当时殖民者故意向印第安人传播天花的行为:一些殖民者主动把天花病人沾染过的枕头、毯子等作为礼品送给印第安人,造成了瘟疫的迅速蔓延。殖民者却幸灾乐祸,认为这是上帝对异教徒的惩罚。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屠杀和天花,灭绝了2500万印第安人。15世纪,在现在的美国境内,大约有100万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仅剩下25万人。

抗疫心得体会

社区青年抗疫事迹材料

抗疫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

抗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青年大学习抗疫团课个人感悟

抗疫志愿者心得体会感想

抗疫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抗疫精神心得体会观后感

抗疫第一课学生心得体会

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心得体会

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投身抗疫书写青年担当个人心得体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