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制作包子的心得感想900字(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虹巧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早上我们可以当早点,下午肚子饿也可以用来充饥,但是亲手制作包子,我还真是第一次尝试!
在我心中,我的妈妈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全能妈妈!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中,她都是最优秀的。看我的身材,就知道我的妈妈有一手非常好的厨艺,无论是日常食谱的家常菜,还是饭店中的一些美味佳肴全都难不住我能干的妈妈!
但是今天她碰到难题了,我那挑剔的爸爸,想吃妈妈亲手包的包子,这下可把妈妈难住的!她什么做会做,唯独不会做包子,但是做为一个好太太,她是不会让爸爸失望的。鼓足勇气,妈妈就拉上我去准备食材了!
我发现做包子其实还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想做鲜美可口的包子,食材必须要新鲜,肉最好选用肥瘦适中的五花肉,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肉切成碎丁呢?这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把肉先切成一片片薄片再切成条,最后再切成丁,这样就比较方便了,再稍微剁几下就差不多了。之后再把需要搭配的葱以及各种调味料全部放入盆中。要想做出汤包的口味,妈妈还分三次往馅料里面加了一碗水。
现在妈妈从保温箱里拿出已经发酵成功的面团,用力揉出面团里面的空气,搓成长条,再切成一块块短圆柱体。这个步骤最简单了,不一会儿就全部切好了。沒想到,随之而来的擀面皮工序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妈妈说:面皮儿要擀得又圆又薄,中间要厚、边缘要薄,这样包出的包子才能外形美观味道可口。妈妈边说边擀,眨眼功夫已经擀出了好几张,但是无论怎么小心,擀出的面皮是参差不齐,就像一块破抹布,最后只能放弃!
终于面皮全部擀好了,马上就要包了,但是我跟妈妈都是第一次包,感觉有点难,妈妈只好边看手机边教我四指托住面皮,左手捏住面皮边,一下一下地捏着,不一会儿,我人生中第一个包子就成形了,太激动了!终于可以上锅蒸煮了,20分钟后,香喷喷的包子就完美出炉了!奶奶,爸爸边吃边夸我们做的好吃!
太厉害了!我的妈妈又一次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人生中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做的事情,我们不一定一定能够迎来成功,但是这也是一段很好的经历。
我第一次包包子是在一个假期里,那时候我一家人都待在一起。有一天,姐姐突发奇想的朝着大家说道她想来包包子。我一家人都没有人包过包子,不过姐姐的这个提议不一会就迎来了我们所有人的赞同。
既然大家都想包包子了,于是首先就得要去准备包包子的所有材料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包包子,爸爸还特意去网上查了资料,去查了查包包子该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以及在和料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样的比列等等。当爸爸将这些资料总结出来了后,我们也都提着食材从外面回来了。
一家人就这样全都围在厨房里,一起捉摸着要如何做包子了。我们将现将面粉放在一个盆子里,然后又往里面放入泡打粉……我们将面团和好了之后,接着就是等了。不过我们又准备起了食材,毕竟包子也是有很多馅的。我一家人准备了青菜馅,准备了榨菜馅,也准备了肉馅。
一切都可以了之后,我们就开始第一次包包子了。圆圆的包子,又白又胖,一个又一个的包子被我们捏了出来。包完后,我们就开始蒸包子了。火很大,蒸笼里散发出来的热气也很多,不光我,我家里人也都期待着包子出笼。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我们几乎都能闻到包子的那种独特的味道。当妈妈拿出了一碗包子放到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有点失望,因为我们包出来的包子没有蓬松感。原本我看到这些小小的包子的时候,心里是失望的,但是当我吃下一口后,顿时被惊住了。没想到这个包子的外形虽然不好看,但是口感还是不错的。
第一次包包子,也算是有了一段不错的经历。
“净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餐餐世间味,最是此物鲜”。包子象征着团圆和美好,虽然包子只有在春节吃,但这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体验生活经验,老师为我们组织一次包包子活动,同学们开心极了。
下午,我们刚刚走近教室,一股浓郁的韭菜味便向我们袭来。怎么回事?走近屋内,发现教室中央多了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碗筷、饺皮、韭菜等东西。
老师安排我们坐在那“变小”的桌子旁边,就开始教我们包包子了。当老师递给我一片白白的,圆润的面皮时,我伸出那干糙的手接过面皮时,才发现忘记洗手了。
我羞红了脸跑出门处,急忙跑到了水池前面,把手放在水龙头下,水“哗哗……”地流了下来,我把手打上肥皂细心地搓着,生怕一会儿包子里有一丝丝细菌。洗完了手,大步流星地朝教室走去。我一屁股坐到了座位上,然后仔细地注视着老师的动作。老师从塑料袋里拿了一摞饺面皮儿,我就从中精挑细选出了一张外卖相不错的包子皮,放在掌心。老师从装满水的碗里沾了点水,涂抹在包子皮周围,我就像蜻蜓点水似的用小拇指往水碗里一点,细心地将小拇指上的水一点儿不剩的涂在那光滑的包子皮上,它好似个乖娃娃一样的躺在我的手心上,老师用勺子弄了少许馅儿放在饺皮上,我也跟着做,但我弄的馅却很淘气,放一勺感觉多了,于是弄一点下去又少了,唉!真是个顽皮的的小家伙。老师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饺皮,往上一拉,圆圆的饺皮变成了半月形,用手将两面轻轻按压,“铛铛铛铛……”一个包子就完美的诞生了,我大吃一惊,眼睛瞪得像铜铃般,嘴巴也情不自禁的张大,仿佛一嘴就可以塞十个包子。我艰难地回忆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尽可能的将一个包子捏成了,就这样,一个包子界中的瑕疵品就诞生了!就这样,几个同学“叽叽喳喳”地包了起来,奇形怪状的包子一个又一个躺在了案板上……
开始下包子了,我抓起两个包子就从锅边放进去,尽管我已经够小心翼翼了,但还是会有水花溅出。其他同学也把各自包的包子放在水中。在沸腾的热水中,包子白白胖胖的,似乎银鱼一样在水中嬉戏。
包子下好了,我们每个同学都像饿虎扑食争先恐后地嚷嚷着要吃包子,老师无奈,只能按照顺序来分,刚拿到包子的同学回转身子,向没拿到的同学做了个鬼脸,而没拿到的只好以跺跺脚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同学们将适合自己口味的调料放入自己的碗内,坐到座位上后,开始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可我偏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先不加调料,我尝了一口带馅的包子,嗯,不咸不淡,豆角的清新也正好中和了肥肉的油腻,可好似少了许味道,我又将醋倒了些许,尝了一口,心里想:刚才缺少的不就是这种味道吗?大家吃着自己包的包子,心里指不定有多开心呢!
包子,代表着美好,团圆。包包子的快乐,留在了同学们的心中!
学校将在周一举行包包子活动,这个消息让大家都很兴奋。周日下午,我一直呆在电脑前学习包包子的方法,眼睛又干又燥但还是一眨不眨盯着屏幕,把那些方法烂熟于心。不打没准备的仗,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包出特别的包子!
来到一楼餐厅,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跑到大桌子旁,铺上桌布,摆上各自带来的各种食材,又去水龙头前洗干净手,便各显神通,看起来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把镜头转向我们这一小组,庄柔佳带来的紫包菜馅,难得一见的紫色菜伴着肉末等配料光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到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首先轻轻把包子平摊在左手心,为了不出错,我盯着皮子,脑子里先想方法,右手还在半空“翻来折去”,决定先做“三角饺”。舀了少许馅放入包子皮中间,然后把皮子平分三点往中间捏,凑到一起的边缘再捏合。我包得很仔细,每条边都捏得紧紧的,不让馅露出来,等煮的时候也就不会进水了。吴蝶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哇!好厉害啊。”我包好第一个,放在台布上,让组员照样子做。接着又开始琢磨第二种包法——“钱包饺”。我把已经包馅的包子皮对折捏紧,再从右边开始把边缘慢慢卷成麻花状,一个新包子又诞生了!
老师看到了我们的“设计作品”说:“哟,你们这组挺有创意的,来,让我拍下来。”咔嚓一闪光,留下了我们快乐的笑容。我们更有信心了,“只求创新,不求速度”是我们组的座右铭。一会儿,龚老师也来了,一眼的惊讶:“这些包子谁做的啊?”顺着组员们手指的方向,老师的眼光看向我,对我笑了笑。我顿时觉得好自豪,这可是赞许的目光哦。yes!我们组受到了认可,大家都格外兴奋。
看着包子装上餐车,我们又激动又担心,“皮会不会破?”“味道会怎么样?”一脸馋样的吴蝶凑近剩余的紫包菜馅端详了一会,两眼发光,问庄柔佳:“这个馅应该很好吃吧?”“对啊,很好吃。”可惜是生的,只能等待了。我踮着脚尖,伸长脖子,视线越过前面人的头顶,跟着餐车进了厨房。
“包子出来了,出来了!庄柔佳抢先一步,把满满当当的紫色包子端了过来,热气腾腾的,我们都感觉到暖暖的。洗完手开始吃喽,我随手拿起一个钱包饺,咬了一小口,紫包菜在里头睡得可香呢。我毫不吝啬地再咬下去,包子皮不是很硬,也不是很软,两个字形容:筋道!包子馅,不是很甜,也不是很咸,两个字:好香。组员们嘴里塞满了包子,满脸的幸福状,含糊不清的口齿说着同样的字眼:“好吃,太好吃了!
同学们的兴奋与和谐让整个活动精彩不断;大家亲手做出的各种花样包子伴随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不仅让我们饱餐一顿,更是暖人心田哦,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
无聊的我做完作业后,听见厨房里发出奇怪的声音:“咚咚咚,啪啪啪……”时而快时而慢。
哦,是妈妈。妈妈在厨房里待了很久。我静静地,脚步轻轻地到了厨房门口,看见忙碌的妈妈。“她又在做什么好吃的呢?”我偷偷瞄了一眼。
突然,调皮的臭弟弟,一蹦一跳地到我的身旁,吓了我一跳,弟弟说:“姐姐,你说妈妈是不是又在做黑暗料理呀?”我说:“有可能,走,咱去看看。”
妈妈看见了我们,吓了一大跳。说:“到一边儿去,别打扰我。”弟弟说:“妈妈你又在干啥?”妈妈说:“包包子呀!”我和弟弟都特别期待。妈妈说:“我很忙,我在配馅料。”我说:“有什么馅儿啊?”妈妈说:“一会儿再告诉你。”
两个小时后,妈妈把准备好的材料放上桌。有一盆发好的面,胖乎乎的有很多小孔,像蜂窝一样。三盆馅,香气扑鼻。馅有:鲜肉馅,香菇青菜馅,腊肉咸菜馅。
妈妈说:“去洗手,洗完手后再来包。”我洗好了,看见妈妈手上抹了点儿油,把盆里的面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用刀切下一块,用手搓成长条,然后又用刀切成小块。我的任务是把妈妈切好的剂子揉成圆团。小姨说:“我的任务是擀皮儿。”妈妈说:“边上薄一点儿,中间要厚一点儿。”弟弟的双手、手肘都是抹的油。妈妈说:“不要你弄,一边儿去。”弟弟有点儿不高兴。
妈妈拿起一张皮儿放在手里,舀了一勺馅放在皮儿上,轻轻松松就包了一个包子,上面有许多小褶子,顶上还有一个小窝窝,真好看。可我一点儿也不会,我就先试了一下,一揪一揪的捏好了。可是跟妈妈的不像呀,就是一个坨坨啊!然后我又观察妈妈,只见她左手大拇指压着菜,右手灵活地一揪一捏,一捏一揪,就包好了。于是我又跟着学,一揪一捏……
妈妈说:“你看你自己,揪的太长了,底儿变薄了,两边和头上皮儿又厚,不好吃,待会儿蒸的时候底要破。”
“哦——”。我不紧不慢地包完手里这个。小姨说:“你包的真像一个福袋。”然后我就照妈妈的样子继续包,有一点点像了,可是还是不完美。
肉馅包完了,换了一盆腊肉咸菜馅儿,这个有点儿难,因为它没有肉馅结实,它是散的,我连续包了好几个都包不好,都捏不实,要么皮上就是咸菜和葱,活脱脱就像一个“花脸包子”。
“你要一只手轻轻揪捏皮,不能揪得太长,另一只手要用巧力,一点一点往里压。两手分工,一边捏,一边转,一边压,封口的时候要把粘在手的菜包进去。”妈妈说。我们包了大概二十几个,妈妈就拿去蒸了,需要二十分钟,还有的慢慢包,要不然先包的时间久了,皮儿会硬,不好吃。
时间到了,包子熟啦!我们一人一个往嘴里塞。哇,真好吃。
嘿嘿,今天学到一门技术,真开心!
★ 制作心得
★ 制作折纸心得
★ 制作心得作文
★ 笔记制作心得
★ 包包子作文
★ 买包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