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心得体会个人感想8篇
9月3日,对每位中国人而言,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周年,无数革命先烈面对侵略者的怒吼声依稀在耳边回响,战争给国人带来的心里创伤并未完全磨平。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然吹响,作为华夏子孙,要继续铭记抗战历史,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奋力谱写新时代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不忘来时的路,擦清历史的镜子,以史为鉴,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在民族存亡之际,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挖地道、埋地雷、扒火车,拿起最简陋的武器保家卫国;他们运送粮弹、救护伤员、为抗战竭尽微薄之力;他们用坚强的身躯、犀利的文笔、无畏的情怀迎面抗击敌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用血肉铸就长城,为抗战决一死战。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无数志士仁人奔赴前线,不抛弃,不放弃,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3500万宝贵的生命就此终结。多难兴邦,玉汝于成。落后就挨打,只有自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时代在变,家国情怀从未改变;时光流逝,红色血脉并未中断。新时代的火炬已经交到我们手里,只有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才能让我们奋斗的姿态更加有力。
走好当下的路,种下希望的种子,奋勇直追,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精神历久弥新。化苦难历史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把握当下,负重前行。在新的历史时代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奋进正当时,从老、旧、慢的“绿皮车”时代,到四通八达的高铁网;从航天领域的零基础,到第一颗导弹的发射成功;从C919国产大飞机问世,到5G技术领先全球,再到“每颗螺丝钉都100%国产化”的北斗三号……中国人民用坚强的斗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中国方案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和掌声,在国际的话语权在逐步提高。埋下希望的种子,才能让发展的后劲更加坚强有力;赓续红色血脉,才能让红色精神历久弥新。
展望未来的路,照亮心中的阴霾,砥砺前行,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信仰坚定执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不忘历史,不忘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勠力同心,奋勇向前。展望未来的路,要讲好“中国故事”,保护红色资源,建好红色阵地,让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国家命运、民族大义牺牲奉献的故事代代流传。展望未来的路,要传承“中国精神”,迎难而上,愈战愈勇,攻坚克难,建设伟大工程,让一代代科学家、工程师的敬业精神和爱国情怀代代相传。展望未来的路,要让红色信仰坚定且执着,从革命传统中传承红色基因,追寻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汲取革命先辈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砥砺前行。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奋进伟大新时代!
岁月如歌,可歌可泣。__来到河南信阳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峥嵘岁月,看望慰问红军后代。一个政党之所以伟大,在于对历史的铭记和认同,在于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信念如铁”。百年传承,初心不变。从浙江红船起航,行过危机四伏的草地,翻过人迹罕至的雪山,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令人敬佩的故事。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铁关键是要勤修内外功,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开展“__、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多学__、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斗争精神”。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还是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再是改革开放高歌猛进书写中国奇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外部环境云谲波诡,国内社会深刻转型,需要新时代党员干部一脉相承斗争精神,牢牢把握伟大斗争的方向、立场、原则,直面各种考验风险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拿出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底气方能“乱云飞渡仍从容”。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无我之境”。“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状况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今年3月__的深情表达迅速刷屏,赢得广泛赞誉。平凡之中见伟大,正是一个又一个像张富清、像雷锋、像黄秀文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无我之奉献,行国之大业。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红色基因传承__载,书写风华正茂时。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几多记忆,几多变迁,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我们大中国的巨大变化。我们家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并对此有着不一样的记忆底色。
红色的历史记忆
红色代表着鲜血。我的老爷爷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多次战斗。他说:“打仗的时候,部队的条件非常差,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在野地里待很长时间,不能与家人相见。”直到今天,老爷爷的肩膀上还有子弹留下的疤痕。由于在战争中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他老人家的腰和腿就会隐隐作痛。正是这些革命军人英勇无畏为国战斗,才造就了我们现世的安稳。
棕色的历史记忆
我认为棕色代表了苦难,但并不完全为黑暗。这段苦涩得像没有加糖的浓咖啡的历史,我是从奶奶那里得知的。奶奶说,她小时候过得很苦,很小的时候就去帮大人干活,也没有钱去上学,吃的都是粗粮,但家里孩子多,粗粮也常不够吃。在奶奶的记忆中,她怀着我爸爸的时候还要不停地干活。虽然穷,但家人之间却没有任何隔阂,当时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乐趣。这一段低沉又透着一丝光亮的历史,为未来指引了方向。
黄色的历史记忆
黄色代表着温暖。这段历史是我妈妈所经历的。她那时候的生活和之前比好很多,家里不是特别穷,小孩子都是在放学后再去帮大人干活。那时候学校也没有寒暑假,只有麦假和秋假。放假的时候,他们去帮大人割麦子、掰玉米。这段记忆虽然仍没有现在好,但也满溢着幸福和快乐。
蓝色的历史记忆
蓝色代表了明亮进取、坚持不懈。这段历史也不是我所经历的,而是通过爸爸得知的。爸爸说,他们那个年代,孩子上学都是在自己村里或周边村里,大家都走着去上学,长大后去镇里上学时也都要自己走着去,夜晚写作业点的是煤油灯,后来才有了电灯和电视机。那个年代的人们,锐意进取、坚持不懈,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绿色的现实记忆
绿色是快乐、幸福和明亮的。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上学搭乘汽车,出外旅行坐飞机,思念远方的亲人时,通过手机,亲人就能“近在眼前”。我们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我家的五色记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记忆,每一段历史都烙上了时代的印章,而每一个时代都缔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面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非常地团结,他们平时每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王华等英雄。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在这最美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盼啊盼,终于盼到了七月四日,我的井冈山夏令营开始啦!
这个夏令营路途遥远,要坐一夜的火车才能到达。晚上八点,我们上了火车。我把大包小包放上行李架,就爬上我睡的中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兴奋极了。怎么也不想睡,翻来覆去,好不容易到了11点多,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哐铛哐铛”了一夜,终于在第二天的早晨到了井冈山。井冈山是革命胜地,它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景色也很美,比如五龙潭。
五龙潭就是五龙五潭,从上至下分别是碧玉潭(青龙瀑),锁龙潭(黄龙瀑),珍珠潭(赤龙瀑),飞凤潭(黑龙瀑)和仙女潭(白龙瀑)。他们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特色。我最喜欢的是第五潭——白龙瀑和仙女潭。白龙瀑就象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头上戴了一顶漂亮的礼帽,穿着一条长长的白纱裙,一手伸出,托着明珠,含情脉脉,婀娜多姿。仙女潭的水分外的清澈,恰似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太美了!
红军造币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里是造出第一枚中国红军自己钱币的地方。图案都是依照墨西哥的——苍穹中有一只雄鹰,张开强健有力的双翅,向下俯冲叼住了一条蛇。只不过我们红军的钱币,在鹰的翅膀上多了一个“工”字。第一可以区分两国钱币,第二表示中国是工人与农民作主的。望着这枚年代已久的钱币,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跟随着__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
我们还去了黄洋界哨口、百竹园、革命烈士纪念陵园、革命博物馆等地方,目睹了当年的党和红军情况。
回来路上,我们学了两首红歌——《井冈山下种南瓜》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大家唱得可有劲了,还用两根魔尺做成了一面党旗——锄头镰刀。
这一次“红色之旅”不仅使我丰富了知识,还令我开阔了眼界,真有意义!
中华民族崇尚红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我们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中国人民喜欢红色,是不忘历史的表现啊。”我恍然大悟,决定沿着革命先烈的脚印去寻找那红色的记忆。
我和妈妈来到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参观,进入景区就看到了“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牌,我认真地读着上面的介绍,让我明白了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在剑门关激战,攻克了剑门关,这儿是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拾级而上,一抬头就看到了雄伟的“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高高的碑体下是白色的底座,上面雕刻着红军在这次著名的战斗中的英勇故事,我一幅幅地看着,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的红军战士在炮火中奋勇向前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红旗在剑门关高高飘扬着……这碑上凝结着红军魂,闪烁着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仰头看那几个金色的大字,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我进入纪念馆,用心地看资料,认真地听讲解,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精心布置,用兵如神的故事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对他们的敬意就更深了。
从纪念馆出来,我来到两位英雄的雕像前,他们的身躯那样高大,目光那样坚定,我带着对他们的敬意和他们合了一个影,我要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一滴一滴的泪,像蒙蒙细雨一样,洒落大地,眼前闪过的画面让我永无难忘,那是一篇难以忘怀的历史纪录,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记忆!当我合上《长征》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根植于我的心里。
在历时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长征途中,战士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征服了一切困难。没有埋怨和叹息;没有懦弱和退缩,战士们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抒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我们永远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历史的身影渐渐远去,此刻重新聆听《长征》的故事,感动之余更是对战士们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和崇敬,同时也对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到更神圣和光荣。其实生命是一条美丽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也有荆棘丛生,要想人生美丽辉煌,就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一路虔诚地走过,一路播撒希望的种子。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也是一座英雄的山。从小妈妈就给我讲过许多革命的故事。那里便成为我向往的地方。我真想去看看那片红色的土地。想了解当年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使的革命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就在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井冈山的黄洋界游玩。
到了黄洋界,向远处眺望:那漫山遍野的翠竹,远处的青山犹如翠绿的屏障,山峦连绵起伏仿佛是层层波浪。在黄洋界上还有当年的哨口,有黄洋界保卫战的纪念碑,有那是战斗用的迫击炮,还有红军休息的营房。
黄洋界不但有许多景点还有许多惊天动的的故事。1928年7月国民党5个团,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二次“会剿”。红军的两个连凭险据守,打退了多次猛攻。国民党组织进攻时,红军用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轰击后续部队。国民党以为红四军主力会山,连夜撤回炎陵。便有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为此还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来记念这次战斗的胜利。读着主席的题词,好似回到了那个胜利的夜晚。
一天的旅程即将结束。这段红色之旅会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久久烙印在心。
★ 红色记忆作文优秀
★ 教师红色记忆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