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谈诚信个人心得通用(共含5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aoshilulu”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哈哈………”可奶奶还是不死心,又说:“你们公司在那里呀!”大叔还是微笑着说了,奶奶又转过头来对爸爸说:“儿啊,我觉得我们还是明天亲自去他们公司交钱吧,我不放心啊!”我本来想为大叔说句话的,可谁叫我在家没有发言权呢?哎,我心里很不好受,这事肯定是谈不成了,因为爸爸是孝子,奶奶说1,他是不敢说2的,可我个人认为盲目服从是不对的。于是这事就这样黄了。
大叔走后,爸爸叹气说:“妈,那人不是骗子,我看得出来的。”我也乘机说:“是啊,奶奶,那人真不是骗子啊”可奶奶说:“你们懂什么!你就知道那人不是骗子,……(以下省略5个事例)”爸爸有事,就和妈妈一起出去了,我对奶奶说:“难道你就觉得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下猜忌吗?”奶奶说:“你知道什么!本来就不可信,可你非要去信,你是不是傻了啊!”我又说:“难道你们觉得人不可信吗?一个人都不可信?”“当然,反正我这一生就只相信我自己”我这时感到可笑。也就没再去分辨什么。
可我真的觉得,诚信无法用实际来称量,但我知道,信任是人交好的桥梁,如果世界真的没有了信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无法想象,我也不敢去想象。我认为,聪明的人是让别人想象的,但同时也是相信别人的,因为人的一切,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我希望每个人都变成富人,但我更希望这些是在拥有足够精神财富上建立起来的物质财富!!!!
西罡初三:蔚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题记
从公开的数据上看起来,近几年来,我们总自夸“诚信待人”,是事实;后来又不自夸了,只希望他人不欺骗自己;现在是既不自夸,也不寄希望于他人,反而天天提心吊胆,害怕被他人欺骗,甚至于想着如何欺骗他人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某杂志上就有人刊文曰:现代人失掉诚信了。这篇文章还列举了种种事例:大头娃娃奶粉、病猪肉火腿肠、工业酒粉制假酒……
如果单从这一方面来看,诚信早在古代就已失掉了:秦王为了得到赵国的美玉;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晋公子夷吾不顾当初逃亡时的诺言,最终被秦穆公俘虏。
但中国人果真失掉诚信了吗?我看没有。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光明磊落的百姓,有一言既出的国君,有实事求是的孩子。曾子的杀猪守信,季布的一诺千金商鞅的立木为信,晏殊的诚信对答。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啊!正是在当下这人人提心吊胆,不敢“帮扶”不敢“出手”的社会中,有不占别人一分钱便宜的包子铺老板——平老静,有年前四处奔波借钱偿还农民工工资的孙东平,有生死面前,还不忘在手腕上写上自己的欠债的刘德云……
要论现代人的诚信程度,光看那些披露出来的新闻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观察,从身边人观察,去看看自己和他人的道德品质,将诚信的态度推己及人,所以,我认为现代人还没有失掉诚信。
子曰:“主诚信。”意思就是说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诚信的贬值丝毫不亚于当年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元。难道说诚信真的成了一文不值的教条了吗?让我们看看古人的例子。
春秋战国时,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诚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树立了一根一丈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者都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能得到这么高的赏赐,结果竟没有一个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了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给了他50两赏金。商鞅这一举动在老百姓心里树起了威信,几年后,秦国统一了中国。
在此之前4,却发生过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相貌美若天仙,周幽王为了博她一笑,下令在都城的二十几个烽火台上点起了火,各部将领看到匆匆赶来,弄明白原来这个昏君是为了博妻一笑,根本没有人来侵犯后愤然离去。五年以后,西夷攻击周,周幽王点起了烽火,结果谁都没有来。幽王被逼在国内自刎。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诚信是一切的基础,有了诚信,才有成绩,有了诚信,才是堂堂正正的人。浩浩天地,朗朗乾坤,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精神之本。
“诚信”既诚实守信。“诚”是一个人思想与精神方面的道德操守。而“信”则是指一个人为人处事方面的行动准则。“诚”与“信”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生境界。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判断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在我国,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阶层的行为准则。我国为在全国范围内培养良好的诚信风气,已在各地广泛推行“失信黑名单。”一些在过去危害公共秩序,却无明法制止的行为,如:公共汽车逃票。在当今社会虽构不成犯罪,但是,该公民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限制权利。这些相关政策将公民个人的诚信与其自身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诚信在现代社会不仅象征个人名誉,而且更是影响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诚信可贵,不仅关乎个人的基本利益,而且是立国之本。战国时期的“商鞅南门立木”便是很好的证明。商鞅以南门之木和运木之金换来百姓之信,这微不足道的一步成为推动商鞅变法顺利实行的重要一步。在这件事中,立木不关键,关键是立木之举树立了诚信之形象,诚信之形象正是国家富强,繁荣发展的基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坚守诚信呢?其实“言必信行必果”只是第一步,而成为诚信之人的关键一步是善于诚信。面对诚信与道德理论原则的冲突,我们应该正确施行诚信,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这并非失诚失信,而是诚信更高的体现。
诚信乃人之本,国之根,让我们诚信做人,共筑诚信原则大厦。
诚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在我班上,就发生了一件与诚信有关的事。
语文课上,当久违了的语文试卷发到我手上时,一种无比的喜悦涌上了心头。88分!这个成绩对于语文成绩一般的我来说有多么大的意义是可想而知的了。当我知道全班最高分是90分时,这种感觉也愈加强烈。。我美滋滋地坐在座位上听着老师讲评试卷。然而这种喜悦并没持续太久。当老师讲到一道阅读短文题上时,我的那种喜悦却怎么也找不来了。
怎么了呢?因为这道题我错了。当大多数同学为在这道题上丢掉的2分暗暗叫苦时,与他们答案半斤八两的我却在这里独自高兴。怎么办?去改分?当改分这个念头出现在我脑海中时,随即又孕生出了一串与之对抗的想法“多好的分呀!改了怪可惜的!”“正没人知道,你又是何苦呢!”是的,我要是不去改分,也许没人会知道,可是……
可是当我在座位上做了好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伴随着下课铃声,我来到了实习老师面前,最后看了一眼那88分的成绩。“老师,这道题我错了。”“啊?”“该减两分。”老师诧异地望着我:“别人都来找我要分,你来找我倒找分,真行!”说着,那红笔在后面写了个“-2”变成了86分。坐在座位上,望着这86分的成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成绩、名次与诚信哪个更重要?是的,如果我不去改分,我也许是会拿到靠前的名次与别人的赞美,可我却失去了心中的坦荡!
下午,当老师提到卷子复查时有一半人都被查出分数算错时,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诚信,是衡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能做到讲诚信,对自己负责,我们初一(1)班一定会越来越好。
★ 谈诚信主题演讲稿
★ 初中作文谈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