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实习心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奶酪奶茶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装实习心得(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奶酪奶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电装实习心得

篇1:电装实习心得

一、实习内容:

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在电路板上焊接元件。实习目的:初步掌握焊接技能,为后续实习打下扎实基础。实习要求:焊点要成型牢固可靠、圆滑光亮,成半球形,元件排列整齐。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1.电烙铁:由烙铁头.加热管.电源线和烙铁架组成我们使用的是内热式电烙铁,功率在20―30w之间,其优点是功率小,热量集中,适于一般元件的焊接。由于焊接的元件多,烙铁头是铜制。

2.钳子、镊子各一把。

3.焊锡丝:由37%的铅和63%的锡组成的合金。焊锡丝有熔点低,易与铜、铁等金属结合,焊接强度合适,电阻率低等优点因此是用于焊接合适材料。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印刷电路板(pcb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钢制电路,可将一些电子元件焊在其上。印刷线路板的原料主要是铜箔,粘结剂,极板。

5.细铜丝。

三.原理简述:

电烙铁是加热工具,可将烙铁头加热到250摄氏度左右,在此温度下,焊锡便可融化为熔融状态,此时便可将与锡相亲的铜制元件与pcb板上铜制电路焊接在一起。

焊锡线为锡铅合金,通常用于电子设备的锡焊,其锡铅比为:60:40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烙铁头在正常使用下氧化得很快,清理办法是:将烙铁头在有松香的烙铁板上轻轻摩擦。

四.实习步骤:

步骤1:准备焊接将烙铁头和焊接物靠近焊接物

步骤2:焊接物加热将烙铁头接触焊接物

步骤3:焊接溶解将焊丝接近焊接物使之溶解

步骤4:焊丝离开见到焊锡中之助焊物流出时,将焊丝拿开

步骤5:烙铁离开将烙铁头按照箭头方向加速离开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电烙铁头、焊锡丝尖与焊盘三点要接触在一点上,焊接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经过对焊接技术的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焊接方法与技术要点并对电路板的基本构造和电路元器件有了初步认识。听了老师讲的技术要点再经过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摸索,我们由不会到会,焊点从不均匀到均匀。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三秒而已。锡量也要进行控制,太多容易造成虚焊,而太少又有可能会容易折断。并且在焊接结束时应先将锡丝拿开后再将烙铁拿开,否则易使锡丝粘在集成板上。通过一上午的练习,我了解了焊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四:简单印制电路板设计

一、实习内容:

根据电路图,自主绘制印制电路板图。

二、设计要求

1.印制电路板图的大小为100mm*100mm;

2.插孔直径为1mm,焊盘直径为1.5mm-2mm,铜箔宽1mm;

3.根据通过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印制电路板连线宽度(1mm宽导线可按2ma电流量计算);

4.设计印制电路图形应考虑减少干扰,维修方便;

5.印制电路板四周要空出5mm-10mm的边框;

6.电源线与接地线粗一些,布线密度大时可使用过渡线;

7.布线尽可能短,尤其是晶体管的极极,布线拐角一般为圆角;

8.输入、输出的印制导线应尽量避免平行,以免发生串绕;

9.高低电频悬殊的信号线应尽可能短,且间隔大些;

10.公共地线尽量分布在板子的边缘,尽可能保留铜箔做地线。

三、实习步骤:

1.认真了解电路图的组成和结构,首先要了解电路原理,以及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和大概的位置,并对照要求的电路板大小来确定大致的电路图构成。同时要考虑到各个器件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2.整体布局与印制板结构的确定。

3.根据电路图先做简单的草图设计,画出相应的草图。考虑到跨接线,元件焊接点,还有地线走位等因素,进行修改。最后观察整体布局是否合理。

4.根据草图在正式的图纸上绘图,这时可以根据坐标纸上的网格来确定具体的走线和元件位置。另外,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元件的实际尺寸,注意设计要求的规定,注意线与线不可以相交。

四、实习小结及心得: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在前两次实习的基础上根据电路图绘制印制电路板图,首先要求我们对电路图有深刻的理解,然后在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根据实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完成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在初次完成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使其更科学,更方便,实用性更高。刚开始设计时,布线时过渡线太多影响实用性,通过思考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本次实习,我知道了怎么根据电路图设计简单印制电路板,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牢靠的基础;也懂得了在学习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力求做到做好。

更多实习相关文书请点击:实习心得

相关阅读推荐:

器材厂会计实习心得范文

急诊实习心得

实习生工作心得

应届毕业生实习心得

大学生毕业实习心得

篇2:电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装配DT830B数字万用表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电子元件如,色环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等的认识;通过焊接电容电阻等元件在电路板上,来理解元件与电路板的接合,以及电烙铁的工作原理以及,达到锻炼学生操作认识能力。

二.实习内容

1. 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 掌握DT830数字万用表的装配,测试以及调试的方法;

3. 掌握电烙铁的焊接原理,通过电烙铁来焊接各种小型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

4. 掌握锡焊的原理与方法;

5. 通过已装配好的数字万用表来测试220V交流电源;注意事项

1. 电烙铁要充分预热,在短时间内没有用电烙铁时要将其放稳在老铁架上,一定注意不要让电烙铁烫伤自己;

2. 在焊好接点以后等一会,用钳子剪电子元件的多余部分时不要让其飞溅到眼睛上等,剪下的多余部分要集中放在一堆,一遍实验完后打扫时要将其放在指定的地方;

3. 焊接时不要是焊接的时间太短,不要使焊丝撤离的太迟,导致其被熔在焊堆上,要使焊料加热充足;

三.安全实习

各类产品装接与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子仪器等,同时还要接触危险的电压。 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用电。

在实习过程中确保人身、设备和实习器材的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触电及其危害程度

人体触及或过份靠近带电体,电流流过人体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

电击:电流对人体的内部器官造成的伤害。 电伤:电流对人体的外部组织造成的伤害。

电击

电流流过人体,严重影响人体呼吸、神经系统和心脏,造成肌肉痉挛(抽筋)、神经紊乱,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室性纤颤,严重危害生命。

电伤

电灼伤:电流的热效应导致人体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神经的发红、起泡、烧焦、坏死。

电烙伤:电流的机械和化学效应导致人体皮肤表面的肿块。

皮肤金属化:金属带电体颗粒熔化后渗入人体皮肤内,呈现相应金属的特殊颜色。

电流的路径

凡是电流流经人体的脑、心、肺等重要部位的,都是致命途径。 常见的最危险电流途径是从左手流径心、肺到前胸。

人体状况

流经人体电流相同的前提下,每个人的触电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区别。

体弱多病者所受伤害程度>体格强健者。 老少者所受伤害程度>中青年。 疲劳者所受伤害程度>精神饱满者。

人体电阻较小者所受伤害程度>人体电阻较大者。

人体的`电阻

人体电阻=体内电阻+皮肤电阻。皮肤电阻所占比重很大,皮肤电阻是非线性电阻,受各种因素影响。

人体承受的电压越高,皮肤电阻越小。 人体通电时间越长,皮肤电阻越小。 人体皮肤越潮湿,皮肤电阻越小。 人体皮肤越厚,皮肤电阻越大。

在人体承受的电压为36~220V之间,人体皮肤较干燥,人体皮肤厚薄程度一般时,人体电阻一般取为1700Ω。

三、常见触电方式

1、单相直接触电

人体某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人体另外部位触及零线、或接地体、或大地而发生的触电事故。此时,带电体、人体和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回路。

直接触电:人体触及正常带电体。

间接触电:人体触及不正常带电体

2、两相触电

人体的某两处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此时,两相带电体与人体形成一个回路。

3、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时,在接地点的周围土壤中产生了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电压,即跨步电压,在高压线故障掉地处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遇到这种情况时,应采用双脚并拢跳跃的方式逃出导电范围。

四、常见触电防护措施

1、保护接地

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接地体或大地相连。这种方式用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防止发生间接触电事故。

2、保护接零

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保护中性线(保护零线)相连,这种方式用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防止发生间接触电事故。

注意:电子电路中的“接地”是指公共参考点 “零电位”, 而非真正的接地。

保护接地

当设备外壳漏电时,保护接地可大大降低设备金属外壳的对地电压。从而有效防止人体接触带电外壳引起的触电事故。

保护接零

当设备外壳漏电时,电源相线通过接零的设备金属外壳形成短路,使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有效防止人体接触带电外壳引起的触电事故。

一、文明实习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性

遵循实习的科学规律,创造一个保证实习质量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内部条件主要指实习要有节奏,要有均衡,实习时间和实习步骤的安排要科学合理,要适应于保证质量的需要。

外部条件主要指实习设备和工具、实习环境、照明光线等。实习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工具放置整齐,实习环境的整洁卫生,照明光线的适度都有助于保证实习质量。

二、文明实习的主要内容

1、精神文明

在实习活动中,做到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紧密配合,积极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良好生产氛围。

2、环境文明

同学们着装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实习现场干净、整洁,努力创造舒适的实习环境。

不用的物品不摆放在现场,保持所需物品清洁、现场环境整洁。

三、文明实习的具体要求

1、整理

实习结束时把通电的设备和工具要及时断电。 把实习设备和工具分类摆放整齐。 座椅摆放整齐。

2、清洁

自觉清扫桌面上的垃圾,并用抹布清扫桌面的灰尘。 分组打扫地面卫生。使实习场地保持清洁。 将不要的东西及时放入垃圾桶内。 四.文明实习的素质培养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没有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就是开展了也坚持不了。通过持续进行文明实习活动,逐步使每位同学都自觉养成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爱护设备和工具、保持实习场地卫生清洁的习惯,并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工作场所。 电阻标称值的标注方法:

四色环

五色环

五色环标注法中,第一道色环与电阻的引脚距离最短。 无色表示没数字,或者允许误差为20%。

5、固定电阻的检测

用万用表测量,两表笔分别插入“COM”和“VΩ”孔中,把旋钮拨到“Ω”中所需的量程,表笔接在所测电阻两端,测量中不得用手接触电阻。在“200”档时单位是“Ω”,在“2K”

到“200K”档时单位为“KΩ”,“2M”以上的单位是“MΩ”。带蜂鸣器的档在测量时,电阻值低于50会发出蜂鸣声。屏幕显示“1.”表示阻值超过仪表测量范围,需换档后再测量。应先根据色环读出其阻值,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测量。 测量值与标称值相差不大,表明电阻是好的。 测量值接近于零,表明电阻短路损坏。 测量值接近于无穷大,表明电阻断路损坏。 红表笔是(表内电源)正极, 黑表笔是(表内电源)负极。 在 挡进行测量,当PN结完好且正偏时,显示值为PN结两端的正向压降 (V)。约5XX~7XX。

反偏时,显示 。 2数字万用表测量 判断B极和管型

拨至二极管档,红表笔接某个管脚,用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管脚。两次显示都在0.7V左右,则表明红表笔所接为B极且该管为NPN型。

黑表笔接某一个管脚,用红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管脚,两次显示都在0.7V左右,则表明红表笔所接为B极且该管为PNP型。

如果两次显示中,一次为0.7V,另一次为“1.”,则表明红表管所接不是B极,应改换其它管脚重新测量。

一、元器件引脚去氧化处理

1、去氧化处理的重要性

去掉元器件引脚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避免引起虚焊。处理后的引脚表面光滑,无毛刺和焊剂残留物。

2、常用方法

用镊子夹住元件引脚跟部,然后拉动镊子,利用摩擦效果去掉引脚表面的氧化膜。

二、电子元器件的插装方式

1、卧式插装

将元器件贴近印制电路板水平插装,具有稳定性好、安装牢固、散热性好、占用面积大等特点。

2、立式插装

将元器件垂直插入印制电路基板安装孔,具有插装密度大、占用面积小、拆卸方便、稳定性差等特点。

篇3:电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内容:

1)了解规范操作及安全用电的常识,学习识别简单电子线路,学习正确的焊接方法,认识收音机的组成。

2)了解收音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以及设计电子器件的工作流程,了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掌握如何正确选择电元器件。

3)学习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练习并掌握电子焊接技术。

4)分发与清点电子器件,学习使用工具测试电子器件,检测器件是否正常工作。

5)学习读解电路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调试收音机正常工作。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1、旧电话一个:

a)、二极管11个,三极管9个,发光二极管3个

b)、电容:10n电容2个,100n电容4个,22n电容3个,100μF容1个,10μF电容1个,4、7μF电容3个,1μF电容1个

c)电阻:18Ω,75Ω,150Ω,120Ω,560Ω,470K,1K,5K,2K,10K电阻各三个470Ω,7K,200K,9K,4K,15K,6K,20K,27K电阻各一个,33K,100K,820K,100Ω电阻各两个;

d)、集成块:HM91710A(IC2)一个,GL6840A(IC1)一个;

e)、开关:压簧开关一个,拨线开关一个,拨纽开关一个;

f)、保护电阻一个,排线一根,按键板一个,电话机壳一个,电烙铁,焊锡丝,镊子,斜口嵌,螺丝刀等

2、新PCB板

3、电烙铁

4、焊锡丝

5、工具箱

6、数字万用表:用来测量电压、电流、二极管、三极管及电容/

7、电话线一截,使用电话与交换机连接起来

三、原理简述:

无线电原理

1)声音信号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处理就向空中发射,则所有电台的声音信号将混在一起,将互相干扰变成杂音而无法接收。因此必须利用调制将不同信号调制的不同频段上。

2)低频电磁波传输距离不如高频电磁波,且要求较长的发射天线。通过调制可以将低频信号变为高频信号。

调频调谐原理

1)AM工作原理: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O―3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XA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本振信号是有IC内电路5脚外接B1,C8,CO―4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有B2与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C23耦合到喇叭上。从IC23内输出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

2)FM工作原理:调频信号64―108K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L1与C1送入Q1预选放大,又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输入回路,得到64―108KHZ范围的选择,在竟C4到IC12脚。输入高频波得到高频放大,有L4,CO―1组成高放回路,选择接受FM电台节目。FM本振回路有L5,CO―2组成。CO―1和C0―2是有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10、7MHZ。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成统一中频载波。在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和附加回路B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鉴频输出的10。7MHZ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13,送入IC6脚来实现的。

四、实习步骤:

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察元件是否齐全;

2)组焊收音机

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起作用;

3、学习收音机调频调幅的工作原理;

4、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与之对应的位置处;

5、装配完毕后,通电进行测试,若各项功能齐全则进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则用万用表进行检查并纠正;

6、作一些基本的调试;

7、把应该固定的地方牢固的封住;

8、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组装;

9、检查验收。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

2)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

2、了解整机安装的一般步骤。

3、学习焊接成批元器件的操作程序。

技能目标:1、学会用万用表检测印刷线路板和电阻。

2、掌握一批电阻在印刷板上的焊接六步操作。

3、完成所有电阻在印刷板上的焊接。

情感目标:1、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2、激励学生好学向上、追求科学、树立理想。

实验三、电话机的组装

一、实习内容:

将旧电话电路板上部件拆下装到新电路板上,然后组装成一个新的电话。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旧电话一部,新电路板一个,集成块底座两个,电装实验工具一套等。

三、原理简述:

电话通信中实现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由送话器、受话器和发送、接收信号的部件等组成。发话时,由送话器把话音转变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到对方;受话时,由受话器把接收的电信号还原成话音。电话机一般分为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类。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a)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b)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c)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d)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通过互联网能打电话到普通电话上,关键是服务供应商要在互联网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电话网关。所谓电话网关,是指可以将Internet和公共电话网连接在一起的电脑电话系统,其一端与Internet连接,另一端是可以打进打出的电话系统。当用户上网后,使用专用的网络电话软件,可以通过麦克风和声卡将语音进行数字化压缩处理,并将信号传输到离目的地最近的电话网关,电话网关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公共电话网上传送的模拟信号,并接通对方电话号码,双方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网关通话了。

四、实习步骤:

1、了解电话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认识电路图,学会如何认识元件,如三极管、二极管如何判断好坏,还有元件的正常标准;

2、将元件从旧的PCB板上拆下,拆卸时应从高到低,从大到小,然后检查各元件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更换新的。将万用表调到欧姆档测量电阻看其是否与所给的参数相符,同样将万用表调到二极管档测量二极管、三极管是否正常。

3、装配并焊接电话机各元件,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焊接元件,电解电容、二极管应注意正负极。焊接完成后,检查是否有漏焊、错焊、虚焊,若有及时补救;

4、将万用表放在电压档上,接通交换机测量在摘机和挂机状态下的电压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重新检查电路是否有错焊、虚焊;

5、电路检查无误后,让同学拨打你的号码,看振铃、话筒是否正常,再给同学拨号,看按键、话筒是否有问题,若有问题,应检查电路和元件,看元件是否坏了,是否有错焊、虚焊;

6、检查无误后再通话,在接通状态下测量振铃的电压并记录。再分别测量各拐角的电压并记录,然后将电话机组装好。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有了前面组装收音机的经验,我和同伴合作装起电话来就觉得比较得心应手了,但初装成功后,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电话只时指示灯亮,而不能拨打,没按键音等等,但在我们的反复修理过程中,学到了好多知识,对电话机的原理更加清楚,学会万用表测量技术等等,这为以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实训为期不长,但内容丰富,包含了多种能力和技术的训练,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元件识别能力、安装焊接能力、万用表测量能力等等。现在实训已经结束,但它的影响却留存长久,它让我们自己动手,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我们对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们的学习决心,它让我们做了一回成功的自己,有着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通过我的检查与修理,使许多的同学的电话机也能正常使用,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面对以后的学习与人生,它给了我们开拓进取的动力。

篇4:电装实习目的

一、实习内容:

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在电路板上焊接元件。实习目的:初步掌握焊接技能,为后续实习打下扎实基础。实习要求:焊点要成型牢固可靠、圆滑光亮,成半球形,元件排列整齐。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1.电烙铁:由烙铁头.加热管.电源线和烙铁架组成我们使用的是内热式电烙铁,功率在20―30w之间,其优点是功率小,热量集中,适于一般元件的焊接。由于焊接的元件多,烙铁头是铜制。

2.钳子、镊子各一把。

3.焊锡丝:由37%的铅和63%的锡组成的合金。焊锡丝有熔点低,易与铜、铁等金属结合,焊接强度合适,电阻率低等优点因此是用于焊接合适材料。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印刷电路板(pcb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钢制电路,可将一些电子元件焊在其上。印刷线路板的原料主要是铜箔,粘结剂,极板。

5.细铜丝。

三.原理简述:

电烙铁是加热工具,可将烙铁头加热到250摄氏度左右,在此温度下,焊锡便可融化为熔融状态,此时便可将与锡相亲的铜制元件与pcb板上铜制电路焊接在一起。

焊锡线为锡铅合金,通常用于电子设备的锡焊,其锡铅比为:60:40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烙铁头在正常使用下氧化得很快,清理办法是:将烙铁头在有松香的烙铁板上轻轻摩擦。

四.实习步骤:

步骤1:准备焊接将烙铁头和焊接物靠近焊接物

步骤2:焊接物加热将烙铁头接触焊接物

步骤3:焊接溶解将焊丝接近焊接物使之溶解

步骤4:焊丝离开见到焊锡中之助焊物流出时,将焊丝拿开

步骤5:烙铁离开将烙铁头按照箭头方向加速离开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4.设计印制电路图形应考虑减少干扰,维修方便;

5.印制电路板四周要空出5mm-10mm的边框;

6.电源线与接地线粗一些,布线密度大时可使用过渡线;

7.布线尽可能短,尤其是晶体管的极极,布线拐角一般为圆角;

8.输入、输出的印制导线应尽量避免平行,以免发生串绕;

9.高低电频悬殊的信号线应尽可能短,且间隔大些;

10.公共地线尽量分布在板子的边缘,尽可能保留铜箔做地线。

三、实习步骤:

1.认真了解电路图的组成和结构,首先要了解电路原理,以及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和大概的位置,并对照要求的电路板大小来确定大致的电路图构成。同时要考虑到各个器件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2.整体布局与印制板结构的确定。

3.根据电路图先做简单的草图设计,画出相应的草图。考虑到跨接线,元件焊接点,还有地线走位等因素,进行修改。最后观察整体布局是否合理。

4.根据草图在正式的图纸上绘图,这时可以根据坐标纸上的网格来确定具体的走线和元件位置。另外,画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元件的实际尺寸,注意设计要求的规定,注意线与线不可以相交。

四、实习小结及心得: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在前两次实习的基础上根据电路图绘制印制电路板图,首先要求我们对电路图有深刻的理解,然后在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根据实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完成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在初次完成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使其更科学,更方便,实用性更高。刚开始设计时,布线时过渡线太多影响实用性,通过思考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本次实习,我知道了怎么根据电路图设计简单印制电路板,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牢靠的基础;也懂得了在学习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力求做到做好。

电烙铁头、焊锡丝尖与焊盘三点要接触在一点上,焊接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经过对焊接技术的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焊接方法与技术要点并对电路板的基本构造和电路元器件有了初步认识。听了老师讲的技术要点再经过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摸索,我们由不会到会,焊点从不均匀到均匀。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三秒而已。锡量也要进行控制,太多容易造成虚焊,而太少又有可能会容易折断。并且在焊接结束时应先将锡丝拿开后再将烙铁拿开,否则易使锡丝粘在集成板上。通过一上午的练习,我了解了焊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四:简单印制电路板设计

一、实习内容:

根据电路图,自主绘制印制电路板图。

二、设计要求

1.印制电路板图的大小为100mm*100mm;

2.插孔直径为1mm,焊盘直径为1.5mm-2mm,铜箔宽1mm;

3.根据通过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印制电路板连线宽度(1mm宽导线可按2ma电流量计算);

更多实习相关文书请点击:实习目的

相关阅读推荐:

土木工程实习目的

建筑色彩写生实习目的

电机实习目的

自动化生产实习目的

篇5:电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实践课程。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对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有个总体的认识,同时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本的认识。

二 实习内容

1、常用电子元件的认识 2、常用测试仪器的使用 3、焊接技术初步 4、学生焊接技术练习

5. Multisim中电路原理图的创建 6. Multisim中元件库、虚拟仪器的使用

7. Multisim中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直流扫描分析

8. Multisim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三 实习日记

电焊学习

首先我们在陈建容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 PTH、SMD、SIP、DIP、PCB、PCP、引脚、单面板、元件面、焊接面、焊盘、双面板、层板、空焊、假焊、金属化孔(PTH) 、冷焊、桥接 等常用术语的定义。然后我们又具体学习了 电阻、的定义、作用、表示方式、常见类型(排阻、可变电阻、敏感电阻、水泥电阻),并且学会了如何读取电阻的阻值。还认识了电容、电感、变压器、晶振、液晶显示类、继电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IC插座。

主要学习了焊接工艺,并熟练掌握了。焊接分为:电阻焊、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热风焊接、波峰焊接、手焊接:使用烙铁加热焊料,使焊料在被焊 接物上熔化后,冷却后形成焊点。使用到工具 主要为烙铁。焊接技术经验总结:将焊件在焊板上放好后,等到电烙铁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用那钢笔的姿势拿起电烙铁45度倾斜并靠在焊板上同时加热焊板上的铜和焊件的金属脚,将锡条从另一端靠近(加锡),为了让锡尽量少每次加锡时只要点一下,当锡足够时移去锡条,电烙铁迅速向上拨起。这样焊出的器件不仅美观还节约材料。 在焊电路图的时候首先规划一下整个电路的布局以便下一步焊接,当器件接脚间的距离为2到3小格时可直接用锡连接,否则要用漆包线连接,导线不能裸露!焊接时应要按一定的次序焊接,以减少焊接是出现漏焊的失误。

软件学习

一、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电压表内接测试电路

要求:设置电流表内阻为1Ω,电压表的内阻取10kΩ,RL分别用阻值为1Ω和1.2KΩ现实电阻替换,调动电位器,记录3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计算RL的平均值

第一组:I 4.401mA V 4.725V

第二组:I 8.756mA V 9.381V RL平均值:约为 1.076kohm 第三组:I 0.013A V

14.072V

第一组:I 0.267A V 0.267V

第二组:I 0.369A V 0.369 V RL平均值: 1 ohm 第三组:I 0.554A V 0.554V

结论:当被测电阻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是采用电压表内接法测电阻更精确。

2、电压表外接测试电路

要求:设置电流表内阻为1Ω,电压表的内阻取10kΩ,RL分别用阻值为1Ω和1.2KΩ现实电阻替换,调动电位器,记录3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计算RL的平均值。

第一组:I 0.267A V 0.533V

第二组:I 0.369A V 0.738V RL平均值:约为2. 0 ohm 第三组:I 0.554A V 1.107V

第一组:I 3.938mA V 4.729V

第二组:I 7.818mA V 9.390V RL平均值:约为1.2kohm 第三组:I 0.012A V 14.085V

结论:当被测电阻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是采用电压表外接法测

电阻更精确。

3、求解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

要求:分别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a、b两点间的开路电压值和短路电流值,计算戴维南等效电阻的大小

戴维南等效电阻R=U/I=5.396/0.269=20.01Ω 画出戴维南和诺顿的等效电路如下:

4、求解电路的节点电压

要求:显示出电路的节点,启动Analyses下的DC Opertion Point…命令,分析节点号为1,2,3,6的节点电压。

1,2,3,6的节点电压如下图所示:

5、一阶RC电路

要求:通过控制开关J1的反复开闭,在示波器上显示电容充放电的曲线,观察动态电路的变化过程

通过控制开关J1的反复开闭,在示波器上显示电容充放电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6、测量交流电路参数

要求:

a、从元器件库中调出R=51Ω、C=33μF元件串联起来,启动Plcae Input/Output 命令,调出两个输入/输出端,与串联的电路相连。选中全部电路,用Replace by Subcircuit 命令创建名为ZX 的子电路。

b、用三表法测量仿真,求出ZX 的交流参数,阻抗的模OZO(=UMI),功率因素

2

cosφ(=PMUI)和等效电阻R(=PMI=OZOcosφ)。

阻抗的模OZrO(=UMI)=51.27 功率因素cosφ(=PMUI)=

2

等效电阻R(=PMI=OZrOcosφ)=

7、串联谐振电路

说明:a、这是一个串联的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为:,串联谐振电路的带宽

BW?fH?fL,其中fH和fL分别是电流I下降为峰值的0.707倍(-3dB)时所对应的上

下限频率。

要求:a、用波特图仪显示出幅频特性曲线,适当调整面板参数,读出谐振频率f0,fH和fL。 b、显示出电路的节点,用AC Analysis…命令,设置Vertical Scale为Liner,Output Variables为节点4,在其对话框上点击Simulate,出现Analysis Graphs窗口,在窗口工具栏中找到显示指针的图标,由图标读出f0,fH和fL,结果与波特图仪的结果比较。

用波特图仪读出谐振频率f0=1000Hz fH= 1.479kHz fL=707.946Hz

用b方法测出的f0=1000Hz fH= 1.5197kHz fL=699.9362Hz

讨论:与a方法比较b方法能更简单的测出精确的数值。

二、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1、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

说明:学习DC Sweep Analysis命令,有关参数设置如下: a、在Source1中的参数,

Source:vvce(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作为横坐标) Start value:0V Stop value:8V Increment:0.01V

b、在Source1中的参数, Source:iib(基极电流) Start value:0A

Stop value:0.0006A Increment:0.0001A

c、在Output variables中的参数,选择vvce#branch,这是流过电压源Vce的电流,vvce#branch=-Ic(Ic是集电极的电流); 要求:a、仿真得到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b、使用后处理命令Postprocess对得到的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处理,得到符合正常习惯的NPN晶体管的伏安特性输出曲线。

仿真得到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符合正常习惯的NPN晶体管的伏安特性输出曲线如下图所示:

2、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

说明:打开AC Analysis对话框,Output Variables设置为10(负载RL的输出电压),其余保持默认。

要求:1、通过仿真分析得到此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2、将虚拟的晶体管换成现实的2N2222A晶体管,再次观察结果,与虚拟的晶体管比较有何区别?

通过仿真分析得到此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虚拟的晶体管换成现实的2N2222A晶体管后的电路图:

通过仿真分析得到此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讨论:

与虚拟的晶体管相比,现实的2N2222A晶体管的曲线更加不稳定。

3、电压串联型负反馈放大电路

说明:C3与R11组成了电压串联负反馈网络。在Us电路输入端接一个信号发生器,其参数设置,正弦波1KHz,幅值5mV;在输出负载RL接一个示波器,R8设置为25%。 要求:

a、在开关K闭合(有负反馈)和K打开(无反馈)两种情况下观察示波器的输出图形。b、将波特图仪接入电路,观察在有、无负反馈的情况下的幅频特性曲线,读出两种情况下的放大倍数和上下限频率。

开关K闭合(有负反馈)示波器的输出图形:

开关K打开(无反馈)示波器的输出图形:

4、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

要求:这是一个可调的三角波和方波的函数发生器,通过控制A、B键来控制 输出波形的频率,在示波器上观察结果。

不同频率下的示波器上观察结果:

第三部分

1、74LS00N测试电路之一

说明:这是一个4封装2输入的与非门电路。

要求:a、在Digital Simulation Settings中分别设置Ideal和Real两种仿真模式,

观察示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

b、在电路中增加一个数字接地端,再次比较Ideal和Real两种仿真模式 的输入/输出波形。 模拟接地端

Ideal仿真模式示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

Real仿真模式示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

结论:模拟接地端Ideal 与Real仿真模式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相同

数字接地端

Ideal仿真模式示波器的输入/

输出波形的变化

Real仿真模式示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

结论:数字接地端Ideal 与Real仿真模式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不同。

2、计数到十的电路

说明:这是一个使用10VCMOS数字元件的循环计数10的电路。使用了一只含有施密特触发器的四2输入与非门和4017BD十进制的计数器 要求:a、运行仿真开关后,按空格键,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变化。 b、把4017BD的输出端改成总线的输出方式。

讨论a:当按下空格键闭合开关后发光二极管从LED1

到LED10依次发光(发光时间很短),这样不断重复。

当开关断开后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工作,其他发光二极管不工作。

3、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

说明:图中由555定时器和外接元件R1、R2、C1、C2构成多谐振荡器,利用电源通过R1、R2向C1充电,C1又通过R1放电,产生震荡。电容C1在1/3Vcc和2/3Vcc之间充放电,输出的信号时间参数是:T1=0.7(R1+R2)C ,T2=0.7R*2C,T=T1+T2,通过改变R1、R2的大小来得到不同占空比和频率的方波信号,一般要求R1、R2均应大于或等于1k欧姆,但R1+R2应小于或等于3.3K欧姆。

要求: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计算时间参数T1,T2,与输出波形的时间参数是否一致。

因为:

T1=0.7(R1+R2)C T2=0.7R*2C T=T1+T2

由以上公式可算出T1= 0.714mS T2= 1.428mS T=2.142mS

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如下:

如图所示: T1=57.2ms T2=57.1 T=T1-T2=0.1ms

4.ADC-DAC

说明:这是一个Multisim环境下的A/D与D/A应用电路。采样频率取决于SOC端 的方波信号源的频率,右下角的蜂鸣器用来显示采样的最大值,设置为14V,2KHz。 要求:观察U3和U4显示的ADC数字信号变化情况,其显示的数值是十六进制数。

结论:数值从0逐渐变化到峰值(到达峰值时会发出两声滴滴声),又从峰值变化到0,这样一直不断重复。

心得体会

刚开学的时候就听说了要电装实习特好奇、兴奋,心里老师琢磨着电装实习时什么样的实习呢?当真正来到实验室的时候有点失落,我们是大学生怎么还学电焊呢?班上有同学风趣的说我们是有文化的工人,一阵欢笑声中感觉到自己在大学里学这个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呢?!上课好一阵子了还是心不在焉的,听完理论指导后我们便开始了电焊训练,埋头苦干了好一阵后我四处张望着,突然发现自己的作品简直不堪入目,不仅焊得不整齐(上下参差不齐),而且进度落下一大截。心里很是难受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不是白痴级的!直到唐凯导师问了我们一句:“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

这一句问得全班茫然,有人抱怨道: “我们这个专业收到轻视了,很多老师问`电科`是什么样的专业?”我心里又是一阵失落。唐老师的回答震惊了我:“你们是学集成电路的,下回有人问你们专业是做什么的,你们要自信的回答你们是搞集成电路的。”这个回答真的改变了我。上午的训练结束了,我沉思着……

到了下午我变得积极了通过向身边同学交流和认真观摩老师的亲手示范,我的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作品不仅美观了很多,而且速度远远超过了身边的同学,当我不断的把作品交给老师点评时,他对我的评价只有一个:焊锡多了点。我不断改进,也有了自己的焊接方式,在最后一次考核中虽然我是第4个完成任务的(有点不满),但是我后来知道我的作品后来成为了下一个训练班的优秀模板。

通过电焊实验我明白了信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当你满怀信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会做的很好,自信,耐心,总结出自己特有的做事方法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篇6:电装实习心得体会

电装实习心得体会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实习目的

(1)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使用范围。

(4)学会读电路图,熟悉电子元器件符号的识别,组装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

2.实习要求

(1)焊接时不能出现有假焊、气孔的现象。焊接要均匀美观。

(2)正确放置元器件并完成电路板的焊接。

(3)正确组装收音机并且调试收音机正常工作。

二、收音机工作原理

1.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由天线接收的信号经输入回路选频后与本机产生的正弦波振荡信号(其频率总比输入回路选出的信号的频率高465khz),共同送入变频级进行混频,产生一个固定的差频信号,即465khz。465khz中频信号经过几级中频选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后,加至检波级进行检波。解调出的音频信号经前置低级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级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出声音。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

1 超外差式收音机基本组成

hx203t fm/am集成电路收音机电原理图如下:

图2 hx203t fm/am集成电路收音机电原理图

(1)输入调谐(即选台)与变频

由于同一时间内广播电台很多,收音机天线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台的信号,是很多个电台的信号。由于各个电台发射的载波频率均不相同,收音机的选频回路通过调谐,改变自身的振荡频率,当振荡频率与某电台的载波频率相同时,即可选中该电台的无线信号,从而完成选台。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超外差式收音机,选出的.信号并不立即送到检波级,而是要进行频率的变换(即变频,目的是让收音机整个频段内的电台放大量基本一致,因为频率稳定放大倍数也就相对稳定)。利用本机振荡产生的频率与外来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频,选出差频,即获得固定的中频信号。

变频级担负着把输入的广播电台高频载波信号变为465khz的中频载波信号的重要任务。它的工作正常与否及指标优劣将直接影响后级电路和整机的性能,因此它是收音机的关键部分。

(2)中频放大与检波

将选台、变频后的中频调制信号(调幅为465khz,调频为10.7m)送入中频放大电路进行中频放大,然后再进行解调,取出低频调制信号,即所需要的音频信号。

中级放大级是指变频输出至振幅检波器之间的电路,其作用是放大中频信号,它是收音机的“心脏”。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及音质都有直接影响。

在调幅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检波器的作用是从中频调幅信号中检出低频(音频)

信号,送到低频放大器进行放大。检波级输出的拨动直流成分信号能反映输入的高频信号强弱,将它经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后去控制中级的增益。这样可使高频信号强时中级增益下降,从而使输出音量不随高频信号强弱变化而发生变化,也使中级工

作稳定,性能提高。

(3)低频放大与功率放大

解调后得到的音频信号经低频和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或耳机,完成电声转换。

检波器与功率放大器之间的电路称为低频放大器,主要作用是放大低频信号,激励功率放大器,使功率放大器有足够的输出功率。

功率放大器是收音机的最后一级,主要任务是把低频放大器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足够的功率输出去推动扬声器。

2.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优点

(1)中放可采用窄带放大器。可以较容易地实现很高的增益,工作也比较稳定。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直接放大式的高放必须采用宽带放大器,在增益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其实现较为困难,而工作也不稳定。

(2)中放级采用窄带放大器,经多个谐振回路选择。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较高的信噪比。

(3)由于不论哪一个电台的广播信号,在接收中都变成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在放大,因此,对不同电台具有大致相同的灵敏度。

三、整机组装与系统调试

1.焊接

(1)电烙铁的使用

电烙铁是焊接的主要工具之一,焊接收音机应选用30w-50w电烙铁。新烙铁使用前应用锉刀把电烙铁头两边修一修。并将电烙铁头部倒角磨光,以防焊接时毛刺将印刷电路板焊盘损坏。如采用长命烙铁头则无需加工。电烙铁修改完成即可接通电源,在温度渐渐上升的过程中,给电烙铁头部上锡,使电烙铁上粘附一层光亮的锡,电烙铁就可以使用了。

(2)焊接基本步骤

①准备施焊:焊接前的准备包括焊接部位的清洁处理,元器件安装及焊料、焊剂和工具的准备。左手焊锡丝,右手握电烙铁(烙铁头要保持清洁,并使焊接头随时保持施焊状态)。

②加热焊件:应注意加热整个焊件整体,要均匀受热。

③送入焊锡丝:加热焊件达到一定温度后,焊锡丝电烙铁从对面接触焊件。 ④移开焊锡丝:当焊锡丝融化一定量后,立即移开焊锡丝。

⑤移开焊铁:焊锡渡润焊盘或焊件的施焊部位后,移开电烙铁。

(3)焊接注意事项【电装实习心得体会】

①在焊接前,电烙铁应充分加热,达到焊接的要求。

②用内含松香助焊剂的焊锡进行焊接,锡接时焊锡丝的量要适中。

③焊接时两手各持电烙铁、焊锡丝,从两侧先后依次各以45度角接近所焊元器件管脚与焊盘铜箔交点处。待融化的焊锡丝均匀覆盖焊盘和元器件管脚后,撤出焊锡丝并将烙铁头沿管脚向上撤出。待焊点冷却凝固后,剪掉多余的管脚引线。

④每次焊接时间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应尽量短(最多三秒)。时间太长,容易使焊盘铜箔脱落,时间太短,容易造成虚焊。

(4)焊接质量要求

良好的焊点要求焊料用量恰到好处,外表有金属光泽,无拉尖、桥接等现象,并且不伤及导线的绝缘层及相邻元件,良好的外表是焊接质量的反映。表面有金属光泽是焊接温度合适、生成合金层的标志,这不仅仅是外表美观的要求。典型焊点的外观应该是:外形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匀称成裙形拉开;焊料的连接呈半弓形凹面,焊料与焊件交界处平滑,接触角尽可能小;表面有光泽且平滑;无裂纹、针孔、夹渣。

要求焊接的质量是为了避免出现焊料引起导线间短路(即桥接)、虚焊导致焊接不牢松动、焊盘剥落等现象,造成安全事故。为之后收音机的组装提供更好的前提条件。

2.收音机的组装

hx203t fm/am 装配图如下图所示:

3 hx203t fm/am 装配图

(1)元器件的检测:装机之前,对所使用的每个元器件一一进行严格的检查,看看有没有遗漏或损坏的元件。

(2)元器件的安装:先将四联、中周、滤波器按老师指点装在指定位置,然后按照电路图将剩下的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焊到指定位置,遵循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里后外的原则。插元器件时,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极性以及二极管的管脚,防止插错。

(3)将电位器、耳机插孔安装在指定位置,并用烙铁焊好。要注意使电位器处于一个平面内。

(4)最后将扬声器和电源线焊好。

(5)检查焊接是否正确。元器件装插正确,不能有插错,漏插;焊点要光滑、无虚焊、假焊和连焊。

(6)安装焊接完毕后,仔细对照电路图和电路板图核对每个元器件位置和引线极性,另外还要注意有无搭锡的地方。

(7)再把天线,螺丝之类的都装上,再把外壳弄好。

3.收音机的调试

收音机组装后都应当按照调试工艺规程进行调试,以保证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避免出现故障。收音机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中周的调整、频率范围的调整和同步跟踪调整等内容。

(1)中频频率的调整

收音机的中频变压器的初级与槽路电容组成谐振回路,只有每个谐振回路都谐振与465khz,才能保证整机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如果收音机能收到电台,只是灵敏度低、收台少、声音小,可以在低端收到一电台,从后级往前级依次调整各中周,使收到的声音最大。再改收弱电台或改变收音机的方向,反复调几次就可以使各中周基本谐振于465khz。

中频调好以后,可以在磁帽上滴几滴白蜡加以固定。

(2)调整频率范围(对刻度)

收音机每一个波段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中波段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525-1605khz。调整频率范围的目的就是要让调谐指针所对的频率刻度与接收到的电台频率对应。调整时一般先调低端频率,再调高端频率。

用一台频率范围正确的收音机做样进行调整,先将样机在低端收到一电台,将被调机的调谐指针也调至该频率刻度位置,用无感起子调节振荡线圈的磁帽,直至被调机接收到与样机相同的电台。然后再将样机在高端选择一电台,将被调机的调谐指针也调至该频率刻度位置,调节本机振荡电路中的微调电容,使被调机收到与样机相同的电台。反复调几次,就可使高低端的频率覆盖调好。

(3)三点统调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与输入回路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频率应保持。

电装实习总结

电装个人实习总结

电装实训心得

电装专业笔试

关于装维的实习心得

焊装车间实习心得体会

家装公司实习日志

建筑装装饰实习报告

家装顾问实习报告

电商实习报告

电装实习心得(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电装实习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