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双腔气管插管体会(共含10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冰沙小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新生儿的身体是脆弱和敏感的,同时新生儿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当医生遇上一些难以用平常医疗手段进行救治的新生儿疾病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有的新生儿由于胎位不正或者出生时的护理不周,导致新生儿的心扉衰竭,此时,就需要进行新生儿气管插管来确保新生儿的心肺复苏。那么,新生儿气管插管好吗?有什么副作用呢?
新生儿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选择气管导管的原则是插入后的气管导管远端应距气管隆突0.5~1cm。这样即可以吸取气管深部和两侧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又不会把气管导管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导致另一侧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如果新生儿体重在1.0kg以下,选用管径为2.0mm的气管导管;体重在1~1.5kg,选用管径为2.5mm的气管导管;体重1.5~2.5kg,选用管径为3mm的气管导管;体重2.5kg以上,选用管径为3.5mm的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新生儿的体位极重要,要使患儿仰卧,头颈伸直。使口、咽、喉、气管弯度减少。由于新生儿头大颈短,头呈前屈位。所以,寰枕关节只要充分伸展即可。用环形枕头或头圈垫在枕部下作固定用即可。切忌使新生儿的头极度后仰,因为这样可使口轴和咽喉轴不成直线,反而不利于气管插管操作。
由此可知,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手段。因为新生儿身体的脆弱性,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激反应,那么就要立刻停止手术,在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之后再进行,否则,就有可能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或者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气管插管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管通畅,减少气道阻力,有利于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量,为给氧加压人工呼吸及气管内给药提供了条件。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呼吸的病人,均宜行气管插管术。
(一)用物
喉镜 有成人、儿童、幼儿三种规格,镜片有直、弯两类型,常用为弯形片。
气管导管 有橡胶管和塑料管两种,其长度及粗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口插管时,成年男子一般用f36-40号,女子用f32-36号,经鼻插相应小2-3号,且不带套囊。14岁以下儿童按以下公式选择;导管号数=年龄+8。
导管管芯 用细金属条(铜、铝、铁丝均可)。长度以插入导管后其远端距离导管开口0.5~1cm为宜。
另备牙垫、喷雾器(内装1%地卡因或其它局麻药)、10ml注射器及注气针头、血管钳、宽胶布、消毒凡士林、听诊器、吸引器、吸痰管、人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
(二)方法
1.病人仰卧,头后仰颈上抬,使病人口咽、气管基本重叠于一条轴线,此为插管操作的标准头位。
2.术者站于病人头侧,用右手拇指推开病人下唇及下颌,食指抵住上门齿,以两指为开口器,使嘴张开。
3.待口完全张开,左手持咽喉镜,使带照明的喉镜呈直角倾向喉头,柄偏右,顺右侧舌缘插入。镜片抵咽喉部后,使右偏镜柄转至正中位,并轻轻将喉镜向左靠,使舌偏左,扩大镜片下视野,此时可见到悬壅垂(此为暴露声门的第一标志),然后顺舌背将喉镜片稍作深入至舌根,稍稍上提喉镜,即可看到会厌的边缘(此为暴露声门的第二标志)。
4.看到会厌边缘后,如用弯形喉镜片,可继续稍作深入,使喉镜片前端置于会厌与舌根交办处,然后上提喉镜即可看到声门如喉头张开不全时,可由助手把环状软骨部或上气管从皮外向下强压,即可看清。声门呈白色,透过声门可以看到暗黑色的气管,在声门下方是食管的粘膜,呈鲜红色并关闭。
5.暴露声门后,右手拿气管导管(其头端事先已涂好凡士林),将其前端对准声门,在病人吸气末(声门开大时),顺势轻柔地将导管插入,导管插过声门1cm左右,迅速拔除管芯,将导管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4cm,小儿2cm左右。
6.在气管导管旁塞一牙垫,然后退出喉镜,术者将耳凑近导管外端,感觉有无气体进出。若病人呼吸已停止,可用嘴对着导管吹入空气或用呼吸囊挤压,观察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并用听诊器试听两肺呼吸音,注意是否对称。如呼吸音两侧不对称,可能为导管插入过深,进入一侧支气管所致,此时可将导管稍稍退出,直至两侧呼吸音对称。
7.证实导管已准确插入气管后,用长胶布妥善固定导管和牙垫。
8.用注射器向气管导管前端的套囊注入适量空气(一般注入5ml左右),以不漏气为准。用血管钳关闭气囊管。套囊充气可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以免机械呼吸器在向肺内送气时漏气,也可防止呕吐物、分泌物等倒流至气管内。
9.用吸痰管向气管导管试吸分泌物,了解呼吸道通畅情况。
气管插管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气管插管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㈠、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⑴经口气管插管
(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漏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4)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
(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⑵经鼻气管插管
除了紧急抢救经鼻插管外,余同经口插管。
㈡气管插管的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有喉头急性炎症,由于插管可以使炎症扩散,故应谨慎;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则操作要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如果有鼻息肉、鼻烟部血
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
(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和器械。
气管插管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篇2]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经口气管插管
(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4)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道食管漏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
(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2、经鼻气管插管:除了紧急抢救经口插管外,余同经口插管。
气管插管的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有喉头急性炎症,由于插管可以使炎症扩散,故应谨慎;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则操作要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如果有鼻息肉、鼻烟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
(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和器械。
气管插管对于病人来讲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一定要注意插管后的护理措施,那么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一定要了解插管前的检查工作,而且插管后,患者的饮食方面也是要注意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关于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措施我们来了解下吧。
1.插管前检查:A检查喉镜-喉镜片与镜柄已经正确卡接,镜前灯已亮起。B检查导管套囊-用注射器向导管前端的套囊充气,确定套囊没有漏气,然后抽空套囊。C用软布沾润滑油抹导管头端及套囊表面,用毛刷沾润滑油涂抹气管内侧以便于导管滑动。
2.将模拟人仰卧,关后仰,颈上抬,使口、咽,气管基本重叠于一条轻线
3.操作者立于模拟人头侧,左手持喉镜,使带照明的喉镜呈直角倾向喉头,将喉镜片顺舌背深入至舌根,稍稍上提喉镜,看到会沃边缘后,将喉镜片前端置于会厌与舌根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即可看到声门。
4.暴露声门后,右手拿导管,将其前端对准声门,顺势轻柔地将导管插入气管,导管插过声门1cm左右,然后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4cm小儿2cm左右。
上述关于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措施的分析,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家属也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护理措施,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不要让患者有心理负担,家属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尽早的康复。
急救气管插管临床中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论文
气管插管是保证呼吸通畅最有效、最确切的急救操作,是抢救心肺复苏和病危患者的一项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及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急救。因此能否迅速成功插管是抢救成功。作者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对急救气管插管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1操作步骤与护理配合
1.1术前准备
1.1.1物品准备(器具物品):喉镜、牙垫、气管导管、导管蕊、开口器、吸引器、简易呼吸器、各种接头、注射器、吸氧设备,局麻药、喷雾器、无菌碗2个,生理盐水、吸痰管2根、4条大小不同规格的胶布(其一长3~3.5cm、宽0.6~0.8cm,其二长11~13cm、宽1.5cm,另两条大小相等的长30~35cm、宽1.5cm)、抢救车,呼吸机。
1.1.2心里准备:做好家属及清醒病人的心里准备。传达插管的必要性以及基本操作步骤,消除患者和家属恐惧心里,以便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治疗的配合。
1.1.3体位准备:取下床头板,使病人头部靠近床头。将病人头后仰,颈上抬,使口、咽、气管基本重叠于一条轴线(标准头位),必要时可在肩背部或颈部垫一小枕,使头尽量后仰,这种体位为插管操作的修正头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
1.2喉头麻醉及面罩吸氧:如条件许可时可递给操作者喉头喷雾器进行喉头麻醉,使病人舒适、安全地耐受气管内插管,并使插管操作平顺,同时予以面罩纯氧通气2—3 min,以便增加体内氧含量,但心跳骤停患者需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除外。
1.3气管插管的配合: 插管时,护士做好医生的助手,递给操作者已安装好且明亮、大小适宜的喉镜,连接好吸痰管,打开吸痰装置吸尽患者口腔及咽喉部痰液。迅速递给操作者已上好内芯、大小适宜(男性一般为8.0—8.5,女性一般为7.0~7.5)的一次性硅胶气管导管。利用喉镜显露声门,显露声门后右手以持笔状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的插入气管内,直至套囊全部进入声门。插管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迅速处理。
1.4掌握好插管深度,稳妥固定:在明视下把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插管后一边保持好插管位置,一边加压给养,观察胸廓起伏大小,听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若不对称应调整好导管位置后再固定。立即给予气管内给氧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用两条长胶布交叉固定导管和牙垫,未固定好之前操作者必须用双手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出。
2常见的不当操作引起的.并发症
2.1误入食管是插管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因声门暴露不清或遇到肺水肿、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不断从呼吸道涌出分泌物或遇到消化道频繁溢出胃内容物遮盖咽喉部。使操作者看不清声门,将导管误入食管。
2.2 呼吸道梗阻和呼吸道漏气,在插管中较多见。呼吸道梗阻可因气管分泌物多,插管时没及时吸净或牙齿脱落误入气道,舌后坠未及时拉出而堵塞呼吸道。漏气可由于选择导管过细或气囊内注气过少,或气囊漏气使气道封闭不严而漏气。
2.3误入一侧支气管多由于插管过深滑入一侧支气管而致对侧肺不张。
2.4机械性损伤多因插管时操作不当,喉镜用力过猛或插入过深而损伤口唇至气管各部。造成门齿松动或脱落、喉水肿、咽后壁粘膜损伤引起血肿、出血。
2.5心动过缓或心跳骤停,插管时镜片顶端及导管刺激会厌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使部分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心跳骤停。
3护理要点
3.1物品准备齐全,术中与操作者配合默契,动作徐速,保证供氧。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病人的缺氧状况及氧饱和度的变化,时刻注意患者胃区有无胀气,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做好护理记录。还要做好气道护理,保持气道的通畅,及时吸痰,保证无菌操作。
3.2预防病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时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因插管引起的感染、咽喉炎、喉水肿等并发症。
4体会
对病人进行紧急有效的供氧是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措施,因而紧急气管插管在各种急危重症抢救特别是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操作规程及减少创伤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急救时,医护之间的配合默契能有效地缩短插管所需时间,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因此急诊护士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基本步骤的配合和护理知识,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
通畅的气道是心肺复苏的首要环节,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急诊科护士往往是心肺复苏术的第一实施者,掌握气管插管术可以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急诊科护士是病人的第1接诊者,对于心跳呼吸停止者则是心肺复苏术的第1实施者。急诊科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术,可以赢得宝贵的时间。本组75例病人插管所需时间平均为1min,快者20 s内即完成,一次插管成功率96%,这大大提高了初期复苏的成功率。例如,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因呼吸肌麻痹突然呼吸停止,护士果断地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15min后意识恢复。又如,1例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护士在20 s内插管完毕,经心脏按压、除颤、溶栓等治疗痊愈出院。
急诊科护士应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巧,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巧,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呼吸机、心电监护等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与医生默契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诊科护士气管插管的训练方法
组织理论学习,掌握上呼吸道的局部解剖结构、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操作方法、所需物品、注意事项等。先在医生指导下训练1~2名骨干,在模特上进行模拟训练,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及正规操作手法后方可进行病例操作。然后由骨干带教全体护士,紧急情况下气管插管时不可能有较多护士围观喉镜下直视操作,只能采用一带一的带教方法,逐步使全体护士掌握操作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互相交流体会,提高操作技巧和成功率。
气管插管的技巧
为了体现急救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平时就使各种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气管插管盘内用物齐全,特别是咽喉镜保持明亮,备好各型号一次性气管导管、管心、牙垫、空针、听诊器、表麻喷雾器、简易呼吸器等。正确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方法。护士在接诊需紧急气管内插管的病人时,必须迅速作出判断,果断决定气管内插管。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选择适当的气管导管型号,正确摆位,病人头部后仰,口、咽、气管基本重叠于一条轴线,充分暴露喉头、声门,右手持气管导管,对准声门,在病人吸气末顺势轻柔将导管插入声门下约4~5cm。放置牙垫,退出喉镜,用呼吸囊挤压,听诊器听两肺呼吸音,注意是否对称,调整深度,套囊内注入5ml左右的气体。用长胶布妥善固定导管和牙垫,以免滑脱。
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动作需迅速而轻柔、准确,保持气道通畅等。
关于可视喉镜在临床医学实习生气管插管教学中的优势论文
摘要:
目的:评估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优势。方法: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分别采用传统喉镜和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教学,通过比较学生掌握技术所需时间、尝试次数以及问卷满意度,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教学可以显著缩短学生掌握技术所需时间,减少尝试次数,并且满意度明显增高。
关键词:
可视喉镜;麻醉教学;气管插管
根据临床医学实习大纲,所有的本科生都必须掌握气管插管这项临床麻醉和急救工作的重要操作技术,这也是麻醉学实践技能教学的重点。但是缺乏经验的气管插管易造成患者的损伤,所以临床老师在实习生带教中一直面临两难境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带教老师用Macintosh喉镜演示,因为插管时间有限,无法照顾每个同学,导致流于形式。多数学生不能理性地直视会厌、声门等重要解剖结构,很难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在实习期末的反馈中意见较多。自从我们科引进便携式可视喉镜后,不仅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给麻醉的实习教学提供了更高效的途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兼顾病人安全和有效学生带教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比较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差别,以利于扩大可视喉镜的应用范围,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借鉴。
一、资料与方法
1.教学对象。选取南京医科大学7—12月在麻醉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两组。由同一高年资主治医生分别进行带教,一组为可视喉镜教学(G组),另一组为传统的Macintosh喉镜教学(M组)。
2.教学方法。所有学生均接受统一的理论知识授课(文字、图片和视频),了解相关解剖结构(舌根、悬雍垂、声带等)。然后带教老师在气管插管模具上进行操作,G组采用可视喉镜,M组使用Macintosh喉镜暴露声门进行教学。最后每位学生亲自操作,记录操作成功所需时间、尝试次数,实习结束进行问卷满意度调查,两组数据比较评估教学效果。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所有学生均完成实践操作,两组男女学生比例相似(2=0.63,P=0.23),使用可视喉镜组(G组)学生操作成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使用Macintosh喉镜组(M组)(t=-30.5,P<0.001),并且G组学生插管成功时共尝试次数明显少于M组(t=-26.1,P<0.001)。
教学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G组有90%的学生对教学过程十分满意,而M组只有25%学生表示十分满意。
三、讨论
气管插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操作技术,掌握这门技术不仅需要清晰的理论知识,包括解剖结构和操作规范,而且对动手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使用Macintosh喉镜要求技巧和熟练程度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直观、形象以及可共享等优点的可视化教学逐渐受到带教老师的欢迎。可视喉镜的发明不仅给临床工作提供便利,更是给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带来福音。在临床实习中,可视喉镜发挥了极大优势。它提高临床教学的效率,对张口度、牙齿情况和口咽喉部空间要求比Macintosh喉镜低;它也极大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兴趣。研究表明,视觉接受信息量很大,但人类的目光只能走直线,而可视喉镜就是眼睛的延伸,犹如从喉镜的镜头处看向目标解剖结构,实现“转弯”的视线,便于快捷地找到气道的主要解剖标志。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找到成就感,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出于医学伦理的限制,目前还无法做到临床教学完全在患者身上实施,所以此次教学研究仅采用模拟人的途径进行对比是一大缺憾。但庆幸的是随着计算机模拟系统的更新换代,可视喉镜引导管插管教学的软硬件会越来越逼真地呈现近似患者的操作条件,更加适应临床医学的教学,也会使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四、结论
可视喉镜作为可视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麻醉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双学双严体会
双学双严体会(宋罡)
党章,是一个政党的立党之本,是一个政党的旗帜,也是每个党员必须遵守的准则。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章的地位和作用,从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到党的二大诞生第一部党章,再到党的十八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回顾党章历史,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与时俱进,先后 16 次对党章进行了修订。这充分的说明了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章程的党,一个重视与时俱进的党。
年 11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将党的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新部署和对党员、党的组织、党的干部的新要求写入党章。党的章程的修订,是在党的十七大以来,根据党的建设和发展,总结出的一些成熟思想,写入党章,对我们党今后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学习党章、学习党史等内容,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党员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的途径。 “ 学党章守纪律 ” 活动,让我们这些基层的党员在对党章、党史等问题上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是我们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一个很好途径。
“ 学党章守纪律 ” ,是一个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活动,结合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是要对党无限忠诚 。忠,就是不反对,诚就是不说假话。党是我们每个党员的组织,是我们赖以坚持信仰的媒介。作为一名党员,对党、对组织要实事求是、毫无保留。对党的忠诚,体现在积极拥护党的章程、贯彻党的方针、执行党的决定。对党的忠诚,需要我们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将政治理论学习贯彻于工作学习的各个阶段。党员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党员是党组织的一份子,党的理论方针的贯彻实施,需要每个党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爱护党、维护党、宣传党,将党的理论方针向群众普及,让老百姓熟悉我们的政党。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每个党员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政治学习都不能放松,工作中,要积极按时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生活中,多关心党的大事、多读党报党刊,充实自己的理论底蕴,从更高的层次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二是要对工作充满热情 。党的事业,是每一个党员共同来完成的。每个党员的能力有大有小,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完成党交给的任务,那我们都是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具体到个人来讲,在工作需要我们有谨慎冷静的头脑,也要有感于吃苦的精神,各种安全检查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出差,工作干长了,或许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没有成就感。但是,想问题,看事情,不能简简单单的从一个狭隘的角度去想,站在安全大的角度上来讲,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有些或许是能看得到的,更多的是安全生产的良好运行。
三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于个人而言,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有干劲、有拼劲,对自己要有高要求。这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完成党交予事业的需要。如果我们放松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在意,有可能你的无意之举也会给自己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对单位造成不良的影响。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问的事不问。工作中,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要把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弄通学精,善于钻研,要树立创新意识。和同事的相处,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理解他人,多宽容他人,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要讲原则,强化廉政意识,工作生活中,要始把持廉洁自律这个原则。
宋代 吴文英
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柑手。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
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酒。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花瘦。
译文
她唱罢一支新制的曲调,我们一起雨金斗畅饮美酒,正是秋霜初降的时候,她伸出纤纤素手,深情地为我剖开了黄柑。乱红满窗,她倦于窗下引针刺绣,轻轻地唱起一曲又一曲缠绵多情的春词,歌声中,红烛渐渐短小,熏香袅袅,被子已经温暖,如此良宵,真害怕时光就那么轻易消逝过去了。
拂晓时吴地的鸿雁穿过彩云飞去后,我百感交加,情思无限,顿时连酒都喝不下去。什么时候如果还能一见到她翠袖韵舞,彩扇纷飞,我一定要在她的歌声中喝个烂醉,我的醉魂将在梦里化作挺拔瘦劲的梅花,陪伴她在梅树旁翻唱新曲。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新腔:新创作的曲调。
金斗:即金勺,一种酒器。
柑(gān)手:果名,橘属。
红窗:闺房中的窗子。
春词裁烛:烛下吟诗。春词,指情诗;裁烛,剪去烬馀的烛心。
夜香温被:用熏炉烘被子。
银壶:银制的漏壶,古代计时器。
吴天:犹言吴地。
云飞:喻情人分离。
疏:稀少。
赏析
词的'上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词人与爱妾往昔的浪漫情事。“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甘手”二韵,开笔逆人,描写昔日欢聚之乐。黄柑荐酒,纤手分擘。这双分柑纤手,永留在词人的记忆里。
“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二韵,继续渲染昔日二人温情。芳香弥漫,温暖罗被,词人害怕春宵太短。前韵勾画出一幅“美人倦绣图”,“怕减”二字,写出了春宵苦短的心理活动。
词的下片,抒发爱妾去后,词人的“百感情怀”,“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俱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吴天雁晓云飞后。百感情怀顿疏酒”二韵转入今日,抒写姬去之悲。“顿”,形容姬去的忽然,词人顿然失去一切情趣。酒逢知己才有兴味,如今孤身一人身心疏懒,所以喝酒的情绪也没了。与开首“新腔一唱双金斗”形成鲜明对照。
“彩扇何时翻翠袖,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二韵,以梦幻收笔,写出对爱妾强烈的相思之情。“何时”二字,写出词人当年与爱妾曾经共同度过的狂歌醉舞,缱绻难忘的浪漫的爱情生活,如今人去楼空,魂牵神萦,只能在醉梦中相见,但醒来之后只会倍添相思的愁苦。
这首词在结构上很清晰,上片写往日欢乐,下片写今日愁思。全词言情婉丽,文心曲妙,又真实而亲切,于疏快之中见韵味。
创作背景
该词当写于淳祐三年(1143)词人离开苏州后不久。词人在拂晓时看到鸿雁穿过彩云飞过,心中想起了和逝去的爱妾在苏州的日子,心中顿然失去一切情趣,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
CT在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气管插管后气管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PVS气管插管后气管的CT征象,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PVS患者气管插管后的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对最后确诊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T表现。结果 共确诊气管软化患者68例,CT上气管多呈“剑鞘”状,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部分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结论 CT能清晰显示PVS患者气管软化的形态、程度,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气管软化;PVS;CT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临床确诊为PVS并行气管插管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扫描观察气管及肺内情况,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
1.2方法 给予本组患者应用CT 图像检查,检查时应用使用Aquila 16 螺旋CT 扫描仪。扫描时由患者声门至气管隆嵴下约4cm位置,扫描参数为:120KV,200mA,层厚5mm,层距为5mm,螺距15,纵隔窗(窗宽400,窗位40),肺窗(窗宽900,窗位-850)。同时应用肺和软组织算法进行重建, 并对所提取的影像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比较。
2 结果
确诊气管软化患者68例,其中48例为脑外伤患者,9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例为脑梗死患者,5例为肿瘤患者;年龄20~85岁;男49例,女19例。CT表现:软化的气管多位于插管以下、气管隆突以上,气管多呈“剑鞘”状,管腔大小不一,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部分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图1,2)。
图1,2 同一PVS患者CT 气管插管后气管呈“剑鞘”状改变。两肺上叶可见斑片状感染灶(部分陈旧性TB),两侧胸腔内见积液影。
3 讨论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气管插管后,若能早发现并给予治疗,对患者通气症状有质的改变。但若不及时治疗和处理延误治疗时机,也可能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随着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被引进的应用于该症状的治疗,为及早发现该症状、并对症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检查方法,较大程度弥补了患者应未检出该病症状,从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的遗憾。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脑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特殊意识状态。1972年Jennett[1]首次用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描述一种持续觉醒而无意识的状态。这类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多伴有呼吸功能的减弱,因此多需行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虽然气管插管可改善呼吸,但往往也伴随一些肺部感染、气管软化等病变,增加了PVS患者的生存风险,本研究旨在用CT检查早期发现PVS患者气管软化的形态、程度及其临床意义。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unjs.com】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外伤和变性,以及代谢性疾病、神经发育异常疾病患者有明显增多迹象,又由于医疗抢救水平的提高,一些极危重患者,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从而导致植物状态患者增多。1996[2]年及2001[3]年南京PVS会议明确了我国植物人的诊断标准如下:①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接受指令;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③有睡眠-觉醒周期;④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⑤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⑥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⑦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以上状态持续一个月以上者即为PVS。本组12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由于原发损害于急性期均进行了气管插管。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作为临床重度意识功能被阻碍,一般由患者昏迷转化成的,患者临床表现通常是丧失了基本认知功能,但有睡眠和觉醒周期。由于临床对该病的发病机理等没有进一步认定,也使得相对治疗有滞后的现象。因此临床有部分该症状患者未能得到康复,使得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的治疗感到茫然。同时PVS患者因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几率也较高,当前由于肺复苏技术的进步,也促使基层医院也创建了专科治疗该病。这给该症许多重症患者意识恢复和及时救治带来了福音。虽然在传统观念里认为该症状属于不治之症,但临床还可见该症状通过有效的护理和积极配合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意识功能的恢复。因此对于该症状的早发现和积极提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使许多生命体征平稳,没有治疗禁忌症PVS患者,对早发现和早做出诊断并积极治疗建立了信心。
因PVS患者原发损害往往较重,气管插管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患者气管壁硬度降低,管径变大,导致气管软化[4](塌陷),此时拔管,可能引起气管完全塌陷而至患者呼吸困难或窒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拔管前应对患者的气管进行评估,可对发生气管软化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
螺旋CT由于其密度分辨率高,成像快,费用相对低廉而优于MRI检查,常用于PVS患者的追踪监测,尤其是胸部检查,具有MRI不可替代的`优势,且由于PVS患者往往需要一些监护仪器,这些不可能进入MRI检查室的仪器,在CT扫描室里不受任何干扰,因此本组患者评估气管时均采用CT检查,120例PVS患者中共68例确诊为气管软化,通知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患者因并发梗阻而死亡,另外由于气管软化,气管插管呼吸道开放,气管内痰液不易咳出,易伴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病变,CT可清晰显示这些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可以指导临床及时用药,提高PVS患者生存质量。
总之,PVS患者易患气管软化,对这类患者的护理要特别细致,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得当,患者将有生命危险。由于螺旋CT有较高的密度辨识度,而且还具有成像快的优势,被应用于PVS患者的追踪监测,对能相应减少患者治疗所需费用,其中对于患者胸部的检查,则是其他检查如MRI不可比拟的。CT检查能早期发现和诊断气管软化,并可显示软化气管的部位和程度及相应伴发的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Jennet B,Plum F.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after brain damage: a syndrome in search of a name[J].Lancet,1972,I(7753):734-737.
[2]《制定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PVS)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会议纪要[J].急诊医学杂志,1996,5(2):95.
[3]《关于修订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PVS)诊断和疗效标准》专家会议纪要[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4):241.
[4]周毅清.气管软化症1例报告[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2,9.
★ 双学双严体会
★ 体会
★ 双神将作文
★ 双11总结
★ 双线索范文
★ 双十一脑筋急转弯
★ 双告知承诺书
★ 双11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