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是接班人北斗峰会课个人心得(共含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宇宙尽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家是小国,国是千万家,疫情面前我们要维护好小国成就大家。
那天中午,奶奶像往常一样打开冰箱,却发现里面的食物已所剩无几。于是,奶奶二话不说,拿起钱包就往外跑。这时爸爸急忙拦住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您不能出去。”奶奶有点生气地说:“不出去,家里东西都吃完了,你准备喝西北风”这时,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大家别担心,看我七十二变”我们满脸疑惑地盯着妈妈,异口同声地问:“怎么变?”妈妈神秘道:“你们都落伍了,现在买菜都不用出门了,点开手机,找到APP下载,就可以了”。妈妈熟练地打开软件,我马上被那个软件界面吸引住了,哇!太神奇了,简直就是一个大超市,里面东西应有尽有,没一会儿工夫,我们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奶奶在一旁怀疑地问:“就这么三两下,就有菜送到家?”妈妈笑着说:“敬请期待。”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家里的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一个戴着头盔、穿着绿色马夹的年轻小伙子提着两大袋东西站在门口。奶奶马上接过袋子,看着那么新鲜的蔬菜惊讶道:“中国科技,太了不起!”
是呀!国家的强大让人民生活有了保障,科技的进步令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场疫情终将过去,每一次的困难都会化作前进的动力,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智慧遥隔时空的接力
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星宿特别为人们所熟知,它就是北斗七星。古时,认星歌说“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可见,北斗星,自古为中华民族定方向、辨四季、定时辰。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故名“北斗”。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深邃夜空,斗转星移。1994年中国启动了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北斗二号系统启动建设,北斗三号系统启动建设,6月23日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昔有指南之针,今有北斗导航,这是中国智慧遥隔时空的接力。
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8月12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应“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邀请,接受总班主任郭晓芳访谈。
值得一提的是,杨长风是湖南益阳南县人,1977年毕业于南县一中;冉承其是湖南常德石门县人,1985年毕业于石门一中127班。从湖南的县城走向北京直至星辰大海,两位“北斗人”都是湖南学子、湖南骄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整个访谈洋溢着湖南的乡音、乡情,“新时代北斗精神”“青春梦想”“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追星就追北斗星”“希望青少年朋友立志航天”?......两位设计师的深情讲述与分享将在8月29号“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开学第一课《追梦》为您一一呈现。
中国“星网”,导航全球。“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必将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铸就闪亮的精神坐标。
同学们,北斗梦,中国梦,每一位北斗人都把自己的梦想与伟大的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像一颗颗闪闪的星星汇聚成整个灿烂的星河。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不断载走成功的过去,带来辉煌的明天。随之,中国的科技也逐渐变得发达起来,那说明科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啊。所以,我爱科学!
翻开那厚厚的历史书,在上面清楚地记着,在世界的近现代,英国在19世纪就成为世界的工业化国家和世界经济,科技中心;美国也在独立战争后余百年间由经济落后的殖民地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就连日本也在明治维新后几十年间就跨入世界列强的行列……想想看,这些国家无一不是紧紧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契机,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同时,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的长远发展战略。这也是他国胜于我国的重点所在不是吗?21世纪的青少年们,未来的祖国靠我们,既然科技是发展的希望,我们就必须抓住这一点,重视科学,热爱科学,将我国的科技搞上去。
其实回头看看,我们国家的科技在这几十年来也发展起来了,就说“神州”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我国有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并先后成功进行了“神州”六号和“神州”七号载入航天飞行,我们在于探索太空征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受到国际社会普遍的关注,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CNN,《联合早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世界各大媒体都竞相进行跟踪报道。
历史已经表明,一个国家如果选择闭关自守,不仅科技要落后于世界,整个国家也将会面临落后,甚至是瓦解。所以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所以我们应当热爱科学,并积极的去挖掘科学中的奥妙,勇于实践,敢于拼搏,这样才会得到科学所带给自己的快乐和财富!
时代召唤人才,祖国期待英杰。我们要磨砺意志,放飞理想,勇挑重担,立志报效祖国,创造美好人生。
21世纪的我们,是否该有所行动了呢?
“夜望北斗知北南。”自古以来,北斗七星就被人们视作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如今,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定位导航。“目标是星辰大海”的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从“北斗”中找准精神坐标,凝心聚力奋斗,做新时代讲大局、勇担当、善创新的组工“星星”。
树牢大局意识,发挥“聚”效应。北斗“天网”是在55颗有独特功用又“甘为人梯”的卫星共同配合下,才能够达到精准定位、精准导航。“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组织工作是政治工作,组工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甘做基础之“星”。要坚决服从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铭记自己是九千多万党员中的一员,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将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之中;要坚持团结协作,牢记“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只有“上下一盘棋,全员一条心”,整体效应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实现组织工作成果“1+1>2”。
强化担当意识,锤炼“严”作风。各司其职的55颗卫星织就出庞大的北斗“天网”系统,但若其中任何一颗出现故障,“天网”都将不再牢固。组织工作原则性、政策性强,容不得一丝马虎,组工干部更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严谨对待工作,万万不可在责任面前“失灵”、利益面前“脱轨”。要始终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将责任意识融入灵魂,以不尽职责、怕事躲事为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要自细微之处着手,锤炼专心致志、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不存“过得去”念头,更不当“差不多”干部,遇事果断、迎难而上,争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
坚持创新意识,提升“新”本领。从面对国际垄断到实现弯道超车,“闪耀的北斗”背后彰显的是对“自主创新”的目标追求。组织工作强调因循传统和规章制度,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要想有所作为,组工干部也必须与时俱进、常干常新。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善于在学习中汲取新知识,要向书本、向同事学新知,要向实践、向人民学新路,全方位“海绵吸水”,成为组织工作“专业通”“政策通”;要紧密联系基层实际,善于用“搭桥过河”的好方法破除“摸石过河”的旧习惯,用业务工作新的突破反过来指导具体实践,为改革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实现赶超跨越。
中国的科技也有了日新月异的提高,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反应堆技术的掌握,原子弹、氢弹的建造,人造卫星上天,载人航天火箭的发射,这些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科技提升使中国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特别是1965年9月17日中国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实现人工合成胰岛素,获得了一项科学前沿研究的世界冠军;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几百亿斤粮食,暴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绿色革命”;1980年5月18日上午,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一枚运载火箭获得。这些科技无疑给那些自满的外国人以沉重打击,并且使中国从那些落后的`国家中脱颖而出,使落后的科学水平得到迅速地提升。
我们国家虽然步入了强国的行列,但是存在的依然不少,就拿我们所居住的金坛来说吧!我们金坛城市的空气质量很差,现在有不少大排量的私家车,它们排出的二氧化碳量让人为之惊叹,城市每天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量十分大,而且有些厂家直接把工业生产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但那些污水并没有净化过,所以河流水质也被污染了,河中的鱼虾全都死了,有些人误食污染河中的鱼,误喝了污水也会中毒。
我们的城市有着不小的问题,但却依旧十分,城南风景区的风景十分优美,拥有那水质清澈的长荡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未打磨过的镜子,我们的城市只要在我们的保护下便能增添不少美丽的风景,少一些不必要的污染。
中国科技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需要大家一同。
“泰山北斗人皆仰”,北斗人把工作看作神圣的事业,用匠心打造精品,才使中国北斗不断刷新纪录,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有梦想的人,永远年少;肯努力的人,终得回响!北斗梦圆,星耀全球,举国上下为之欢腾。北斗问天的征程上,有夜以继日的拼搏、有技术攻坚的挑战、有愈挫愈勇的执着,因为有精神领航,有梦想为伴,北斗人不懈奋进,努力创新,扫清了北斗飞天路上一个又一个难题。7月31日,中国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北斗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笔,也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历史就是一代代人的奋斗史。精神应当传承,梦想理应延续,同学们,现在,北斗带你们走天下;未来,你们带着北斗走全球。
在未来 星耀全球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研人员,不惧困难、团结创新,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也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凝结了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更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经过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共同努力,北斗的今天已愈发璀璨。如今,北斗的产业化应用已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北斗的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带来更多机遇。湖南坚持三高四新,已是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三大示范区域之一。
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曾说“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浩瀚太空,55颗卫星昼夜不断,运转不息,它的未来,必将大有可为、大放异彩。北斗系统的背后,站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科技和创新,织就不会迷失的“网”,用信念和担当,写就辉煌灿烂的北斗故事。课堂上,合唱团的同学们为心中的北斗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愿:《夜空中最亮的星》。
灿烂星空,北斗闪耀。中国“星网”,导航全球。培育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为湖南科技创新提供了长远保障,也激扬起了更多青少年的北斗梦、科技梦。同学们,让梦想种进心底,让想象插上翅膀,北斗的未来需要每一个同学去努力、去创造。让我们一起,奋力奔跑,接续奋斗,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星河浩瀚,立志树方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从迷茫探索到蓝图明晰,北斗人在摸索中坚定为之奋斗的方向,建设好北斗系统即是北斗人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干工作也应如是。干事创业要明确奋斗目标,树方向才可谋长远,统筹谋划各项工作,合理制定长期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并为之矢志奋斗。干事创业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强基固本之策,党员干部要坚定为人民谋发展图创新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如“北斗人”般立足岗位,年复一年、行稳致远。干事创业要一心一意,党员干部要强化岗位意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昙花一现”的工作态度要不得,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专注。
斗转星移,砥砺永奋斗。“仰望星空,矢志奋斗。”20多年的坚持,44次的发射,中国终于成功完成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常言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目标方向确定了,就要为之矢志奋斗。要树立永久奋斗观,“北斗人”20多年的坚守换来55颗北斗卫星组网成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也要有一马当先、永久奋斗的“北斗精神”,立足岗位,树立奋斗幸福观、永久奋斗观。要树立终生学习观,学无止境,党员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紧迫感,跟领导学、跟同事学、跟群众学,既能在书海遨游也能在田间地头唠嗑。要树立迭代创新观,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过期”率越来越高,党员干部要想做到知识保鲜,就要跟紧时代潮流,因时因势不断创新,勇立时代潮头。
万里苍穹,长远谋大局。“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北斗系统的组网成功为世界卫星导航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速度”,“北斗精神”激励着我们干事创业应有不偏安一隅的大局观。干事创业要有奉献精神,五千年岁月悠悠,因为一代代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人矢志奋斗,中国才能发展至今,党员干部要为人民奉献、为岗位奉献,在砥砺奋斗中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干事创业要有担当作为之魄,新时代是属于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党员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线任务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星河滚烫,让“北斗精神”指引我们砥砺前行。
对于科技,我们并不陌生,如五彩缤纷的电视、功能齐全的电话、无所不能的电脑、神奇莫测的航天器等等,这一切,让我们受到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巨大幸福与成就感,同时科技对大自然的改变令人敬畏,如大江截流修三峡,开山辟地交通发达,科技让历史飞速进步!科技让人类引以为豪!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历史,但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继承与创新。通过在学校学习物理、数学等学科,使我掌握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触摸到了科学的大门。如:看到飞船宇宙遨游,航母的威武远航,数字信息的神秘莫测等等,一个个科学现象,越来越激发我向科学攀登的愿望。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的生活。
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如电视、电脑,从大块头变成超薄型,从简单的功能变成智能型的服务。新能源替代技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汽车智能操作技术等等,已经让人目不暇接。科技在不同领域里发挥出重大作用。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如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取代了传统能源的紧缺,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让大米、大豆、蔬菜等产量、质量飞速提高……
这一切的变化,正是科技工作者的辛苦工作的结晶,我们人类正享用着这些科技的成果!由此可知:科技创造了历史,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奇迹,这些辉煌,都以成为过去。想想这些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不是一次失败就可以取得成功,他们是用一生在证明一个结果,他们是用一生的劳动收获一个成功,也许,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一生没有成果,但我在内心是敬仰他们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在学校打基础的求学阶段,更应当如此,不应害怕一次次的失败,不要再意一次次的成功,只要一种勇往直前的态度,我们就一定能为成功作好准备,为我们人类的发展,贡献出一朵小小的浪花,只有拥有这样的理想,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被打造的更加美好。
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给我们新时代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将在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大潮中,作为其中的一员,去迎接挑战。确定学习方向,树立远大理想。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短期计划,在学习的困难中,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科技不仅在我身边,更在我心中。愿我们同行在新的世纪里,立足学业,勤奋学习,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如果历史是前人创造的,那么,我们就是未来的,我愿意担当这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夺取这一份历史的荣光!
航天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廉洁报国。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x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
1、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由于美国和欧洲颁布的禁令,我国很难从国外获得关键的航天技术,中国也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航天事业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风险面前,中国航天员表现出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顽强拼搏的斗志。航天员这次出舱面临着失压、缺氧、辐射和巨大温差等诸多困难。他们用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榜样。
2、学习航天人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神舟七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焊接缝,到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标准、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这种不允许失败、不准有丝毫瑕疵的严谨工作作风,保证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
3、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漫步太空,这个在当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神七”升天意味着将打破这种局面。当我们沉浸在“神七”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时,当我们为航天事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在航天事业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的精神。